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201*.9--201*.7小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201*.9--201*.7小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3:38:40 | 移动端:201*.9--201*.7小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201*.9--201*.7小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生活中的数学”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七星一中朱洪艳

“生活中的数学”是以“疑问”作为中枢开展教学活动的:即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学生在教师创设最佳认识活动问题情境下,引发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对学生的心理智力产生刺激,从而促其积极自主能动地发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同时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课堂上改变了过去偏重结果,则更加重视知识的生成、发展的动态过程。在和谐的氛围环境下让学生通过自身情感去体验获取知识,是一种着力于创造性思维,增强实践能力和自信心培养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一、理论依据

我校“生活中的数学”的研究是根据教育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工作问题讲话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精神,确定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实践,以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为方向,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心理认知学和结构主义”以及现实主义数学和人文数学等教学理论为实验课题的理论依据。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积极促进学生在教学中获取学习数学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获得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二、实验目标

初步确立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研究如何把“问题解决”作为教会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合作交流学习的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确保“减负增效”,推进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三、实验探索

课堂教学是实施“生活中的数学”的主渠道。下面谈谈对“生活中的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初浅认识和体会。(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提供学生发问的前提条件,是培养提问题能力和养成提问习惯的有效措施。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学会创新的切入点。如何创设较好的问题情境,激发

探索的兴趣呢?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实例入手,采用故事、游戏、儿歌、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内容)与生活的实际内容(直观情景)紧密联系起来,把握最近发展区,营造学生认知心理上的悬念,让学生有问题可提,激活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心向。

(二)教给质疑方法,诱导学生提问

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悬念,就会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因此,教学中不仅要创设情境,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发质疑,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解决,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地调动他们不断探索真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会质疑,进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1、让学生掌握结构,明确质疑方向

在领会教材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地处理教材,从教材结构入手,把握知识之间联系,以此作为指导学生质疑的重点,做好示范提问,教给质疑的方法,为今后学生学法迁移,独立质疑做好铺垫。

2、让学生把握要点,提高质疑水平

学生明确质疑方向,通过正确迁移,已具备了一定质疑能力,并不意味着每个问题都能问在重点处、点子上或问得恰到好处。因此,还要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要点。一是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为值得怀疑的地方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二是已经理解的学生可以提问,考考教师和同学;三是在知识的“生长点”上,即在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四是在知识的“结合点”上质疑,即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比较上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五是在“认知冲突”中找疑点,即新知识同自身原有认知结构矛盾冲突的地方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六是大胆猜想、联想、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七是从课题、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定律和公式上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样一来就为学生提供发展潜在能力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人机会得到锻炼,从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在这样民主和谐氛围的课堂里,就会为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而自豪,学习的积极性势必倍增。

(三)引导、类推、迁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质疑和释疑的关系。质疑是一种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学生有了质疑的能力后,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生成的过程,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步骤,才能逐渐独立地策划学习活动,自己学习同类知识,从而真正地发

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四)加强实践活动

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尽量多让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体验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真正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①结合学具制作和演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②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它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积极地参与生活实践。

(五)初步成果

1.培养了教师的多项能力。

教师基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说课、备课、上课能力及创新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

2.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实施“生活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能乐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合作交流积极探索,并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问题,学习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尤其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实践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数学学习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我的“生活中的数学”课题实验工作还在实验探索完善模式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待于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实验方法的改进提高。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更上一层楼。

201*

年7月

生活中的数学课题实验总结

七星一中

朱洪艳

扩展阅读:201*.9--201*.7小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生活中的数学》课题试验总结

七星一中朱洪艳

一、努力加强理论学习。

本课题是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开展的,通过学习课程改革理论和生活数学的理论,理解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充分认识到本课题的主导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课题研究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个教学科研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这一年我学习了《构建有效的课堂》、《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探究性学习的认识》、《自主学习的理论》等多部书籍,认真钻研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章,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二、注重新的教学方式

1、改过去的讲解式为现在的探讨式,改单一的课堂教学为多样化的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我们一直提倡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但我们的课堂教学始终是围绕着教材,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单一、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在实验中,应该打破这种教学方式,提倡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能象原来那样只围绕着教材来备,还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牵线的作用,而真正的主人是学生,让他们学会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自主探索,提高课堂效率,不布置课外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外多参加一些活动,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这样将单调的教学变为丰富多彩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变学生的厌学为乐学。

2、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改过去教学手段的单一性为现在的多样性

以前,我们教师就是依靠一支笔、一张嘴进行教学,近年来,由于多媒体工具的推广,教学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多媒体工具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在课堂上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能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直观地展示,所以在本学期的试验过程中,我使用了大量的教学可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三、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活动,总觉得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1)活动次数虽多,但质量还有待提高。

虽然活动次数较多,但有时活动的研究专题性不强,针对性不强,如果能够针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研讨并提出解决方法,这样研究的实效性就更好了,也更有利于实验教

师的真正进步。

(2)资料汇总工作欠缺。

201*年7月3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9--201*.7小课题实验阶段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9--201*.7小课题实验阶段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9--201*.7小课题实验阶段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54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