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教学团队建设办法
会计系教学团队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学术沟通,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和中年教师的骨干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升我系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团队的组成
针对我系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财务信息管理、会计电算化、金融与证券三个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及其之间的关系,将组建相应的教学团队。根据目前我系专业建设具体情况,201*年将组织建设以下教学团队:
1、财务会计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为袁敏老师。成员有:江周贵、李红云、彭淑芳、王建美、黄发生等。
2、会计电算化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为魏睿楠老师。成员有:聂嘉、彭波、邓如星、马天娥等。
3、财务管理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为黄发生老师。成员有:彭波、江鸿漩、潘华辉、林青等。
4、基础会计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为聂嘉老师。成员有:罗艳琴、彭淑芳、江周贵、李红云、王建美等。
二、教学团队的任务
1、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创建具有特色的教学团队。
2、团结合作,保质保量完成学院及系部下达的各项教学任务。3、根据会计系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要求,编写或修订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
4、在团队带头人的组织安排下,编写或选择本团队承担课程所使用的教材。
5、按照学院及系部的安排,建立并及时更新相关课程的考试题库,
完成主干课程的统一评卷工作。
6、改革创新教学内容,选择和推广适宜本团队课程所使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7、组织落实学院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本团队青年教师的成长。
8、建立适宜本团队开展学术交流、培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丰富教师社会实践经验、促进团队教学水平提高的基地。
三、教学团队的管理
1、各教学团队在系主任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相关活动。2、教学团队实行团队带头人负责制。团队带头人应及时向系主任提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建议和对策,征得同意后组织实施。
3、教学团队带头人实行任期制,每3年为一个任期,期满考核合格者可以连任,不合格者予以更换。
4、对教学团队带头人的考核,一是依据前述教学团队任务的完成情况,二是团队成员对带头人的满意度。
5、根据学院的相关政策支持度,在出版教材、编写教学大纲、建立题库、制作教学课件等方面给予教学团队适当的资助。
6、对建设卓有成效的教学团队,如申报成功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获得学校教学观摩比赛一等奖等,将尽量争取学院给予相应的奖励。
本办法从201*年3月7日起试行。
会计系
201*-3-7
扩展阅读:东北农业大学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办法
东北农业大学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办法
为激励我校教师不断进取,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创新能力,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东北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学校决定组建教学团队,为进一步做好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一线教学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教学人才结构,完善学校用人机制,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新型本科教学队伍。
根据教育部教高[201*]1号、教高[201*]2号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组织201*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36号)要求,实施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形成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促进教学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
实施“本科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以建设系列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等为对象,以建设优势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为目标,积极培育优秀教学团队,依靠团队协作的整体效应,加强教学建设,搭建教学信息平台,拓宽教学互动渠道,建设一批“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示范中心”和“品牌专业”,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广大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校级本科教学团队20个左右,省级教学团队5个左右,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左右;培育一批本科教学团队带头人和教学名师。
三、基本要求
教学团队建设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以院系、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依托,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组成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团队应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教学研究与建设方面成果突出,在带动和激励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在团队建设方面特色鲜明。
团队成员应熟悉专业和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对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四、申报条件及职责(一)申报条件
每一团队设带头人1名,主要成员和成员若干名。1.带头人申报条件:
(1)在职教授,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致力于本团队建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承担团队核心课程主讲任务,教学效果优秀。
(3)熟悉本学科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教育教学改革趋势,有明确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改革意识强,目标明确。
(4)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指导本团队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5)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取得较大成绩,主持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或精品课程,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或教材奖。(6)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多的科研成果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在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成绩显著,在国内本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方面具有一定影响。
2.主要成员申报条件:
(1)担任本科教学工作,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主讲本科课程3年以上,完整主讲过团队系列课程或专业主干课程中的1门课程。
(2)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并在近三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厅局(校)级以上科技成果或教学成果,教学工作考评优秀。
(3)熟悉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前沿和本课程教育改革的趋势,有较强的改革意识,能积极参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有明确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并已取得一定成绩。
(4)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善于团结他人一起工作,指导研究生或青年教师,成绩突出。
3.成员申报条件:
(1)应具有教师资格或实验系列人员资格。
(2)近三年一直承担本科课程(包括实验实践课等),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学术水平,教学工作考评优良。
(3)熟悉所授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改革意识,能积极参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并已取得一定成绩。
(二)职责1.带头人职责:
(1)团队实行带头人负责制。在校、院领导下,领衔主持本团队所属优势特色专业或系列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力争在建设期间获得省级以上品牌特色专业或精品课程、示范中心等教育教学成果。
(2)负责规划和组织本专业或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建设期内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项,每年至少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篇,主持编写部级以上教材1~2部。(3)组织完善团队所属专业或系列课程等教学文件建设以及主要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建设。
(4)负责团队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制定建设规划和措施并付诸实施,为团队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在教学上指导青年教师2~3名。
(5)每学年讲授本团队所属专业主干或基础课程1~2门,本科教学总时数不少于64学时,教学效果达到优秀。
(6)定期组织开展团队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每学期至少主持1次教学观摩课,指导性听课不少于4学时。2.主要成员职责:
(1)在团队带头人领导下,积极参与本团队建设,承担课程、教材建设和实验室配套建设的相关工作;负责全面管理1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考核等项工作,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建设期内所负责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校级优秀课程的要求。
(2)组织并积极参与所负责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建设期内,主持1~2项校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公开发表2~3篇教学改革论文,主编校级以上教材1部。
(3)定期组织开展本课程的教学研讨、观摩和交流活动,每学期至少主持1次教学观摩课,指导性听课不少于4学时。
(4)积极参与团队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在教学上指导青年教师1~2名。
(5)每学年每名主要成员至少讲授所属专业主干或基础课程(包括实验实践课等)1门,本科教学总时数不少于32学时,教学效果达到优秀。
3.成员职责:
(1)积极参与所承担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参与课程、教材建设和实验室配套建设的相关工作。
(2)在建设期内至少参加1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公开发表1~2篇教学改革论文,参编1部教材。(3)每学年每名成员至少承担1门本团队所属专业课程或基础课程(包括实验实践课等),本科教学总时数不少于32学时,教学效果优良。
(4)坚持参加团队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同行听课不少于4学时。
五、组建程序和建设周期
教学团队的组织与建设要与学院教学基层组织(系)的建设密切结合,要根据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广泛发动教师踊跃参与团队建设,在完善教学基层组织和机构建设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教学团队的组建工作。
学校在学院申报、初步论证及评审的基础上,由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评议,遴选推荐学校建设的本科教学团队,并报校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
教学团队建设周期一般为4年。六、经费投入和使用
获得校级以上(含校级)的教学团队,学校将按期投入专项经费进行建设。
学校分别按校、省、国家三级教学团队每年投入3万元、5万元、7万元专项经费进行建设。根据团队性质和实际需求,按照立项资助的方式,由学校每年常规本科教学建设资金优先投入,以支持团队教学条件建设。
学校每学年初按60%建设经费划拨,年度考核合格后补拨40%建设经费,否则不予划拨。
被评为各级教学团队所获得的建设经费,必须专项用于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团队建设经费用途包括:教学条件建设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费、资料费、培训费和会议费等。
教学团队的建设经费原则上由团队带头人负责支配使用。
七、考核与管理
学校对教学团队进行考核,团队工作业绩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建设期考核。每年团队及其成员必须填写年度考核表,由学院组织进行年度考核和总结,并报教务部审核备案;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建设期满的团队,进行建设期综合考核。
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采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分阶段管理方式,项目在规定期限内建设完成后,学校组建专家组对项目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和验收。验收结果分为通过和不通过。
学校将积极鼓励教学团队采取措施进行建设,并做出优异成绩,为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创建本科教学优秀成果做出贡献。对建设成效显著、成果丰厚的教学团队,学校给予奖励。被评为省级、国家级教学团队的,一次性奖励教学团队分别为5万元、10万元人民币。
对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建设成效差的教学团队,学校将取消该团队建设资格。八、其他
本办法由学校教务部负责解释。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教学团队建设办法》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教学团队建设办法: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