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两会-食品安全
今年两会其中一个热议的问题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佩智表示,中国食品安全隐患主要是人主污染和“添加泛滥”。
最近食品安全问题似乎被层出不穷地曝露出来,面粉里面有荧光剂和增白剂,大米经过了化学漂白,蔬菜水果上喷洒了保鲜剂,存放了很久的肉经过化学品浸泡可以恢复新鲜的色泽。三聚氰胺,地沟油,济南的瘦肉精,上海的染色馒头,海南的毒豇豆,沈阳的毒豆芽,宜昌的“毒生姜”食品安全已经在整个社会各年龄层面都变得异常的严峻。
因此,在今年两会的热议中、以及之后,食品安全问题将会是重中之重。
自“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有关食品安全的制度建设一直在进行。201*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食品监管有了统一适用的法律;201*年2月9日,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三位副总理携15部长共保食品安全;201*年2月23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加重了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的处罚。
可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地被曝光出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儿?
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执行不力使得制度沦为一纸空文。1.基层检疫监管者失职,制度流于形式形成监管漏洞。派驻屠宰场的检疫人员对宰杀后的
猪肉没有进行“瘦肉精”检测,就直接打上“肉检”、“验讫”的印章,开具“动物产品
检疫合格证明”的情况时有发生;违规生产染色馒头的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监管部门一个月会抽查一次,来检查的时候,公司就把东西拿到办公室给他们检查,不让他们去车间。
2.多头监管、分段监管未能有效衔接,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尽管《食品安全法》对农业、质监、工商等部门的分段监管职责做了规定,但各省市规定不一,造成某些产品或环节无人监管或重复监管的情况。
3.虽然事故发生后,监管部门行动迅速、大力惩戒,但仍然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和事前监
管。二、企业自律不强,引发诚信和道德危机。
1.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进行相关检查后指出,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不强,没有按照法律要求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不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生产规
范、健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产品召回、索证索票方面的制度。
2.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在利益诱惑和行业“潜规则”的怂恿下,不顾法律和道德底线。近年来,社会舆论反复呼吁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企业家的血管里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三、中国食品安全信息长期不透明、不公开,缺乏消费者的参与和监督。
1.食品质量问题出现后,当地政府须向上级政府层层报告,而非对消费者通报,在处理过程和事后管理方面没有反映到消费者的意见
2.消费者不明真相,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加重,同时无法发挥对问题食品的抵制作用和对政府的监督作用
不过,越来越多的食品问题被揭露出来,一方面说明公众对生活素质、对自身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也有更高的水平和更强的意识来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媒体方面对食品安全也投放了许多关注,增强了舆论监督力度,这些都会迫使商家和厂家提升自身产品质量,提高食品安全。政府方面,不管是信息透明度、补救措施、执法力度等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了明显越来越好的转变。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食品安全会做到真正地安全!
扩展阅读:201*年两会思想汇报范文:关注食品安全
201*年两会思想汇报范文:关注食品安全
尊敬的党组织:
有人感叹“安全奶粉是奢望”,其实,何止奶粉,举凡入口食物,皆难放心,所以才会有微博上如此无奈调侃的广泛传播中国人一天的幸福生活:早起,买两个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胺奶;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再来一份人造鸡蛋和注胶牛肉,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尿素豆芽,彭大西红柿,石膏豆腐,甲醇兑酒,吃个硫磺馒头
看起来“欢乐”,实则伤心黯然,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不是一种、两种食物,不是一个、两个厂家,更不是一个、两个产业,是一整个产业链条,是人们对这整个产业链条的信心在逐渐崩塌。温家宝总理更斥责这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3月两会思想汇报范文节选!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肚子吃的饱饱,安全感就有了,若是再有美食可品,幸福感就油然而生了,世界上大概再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像我国人民这样对食物、美食有着如此源远又执着的追求。口腹之欲是人最原始、本能的需求,有此基础,其他更高层次的需求才能够再逐次被满足,以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如此简单基础需求,竟成“奢望”。
重振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迫在眉睫;食品治理与维稳,刻不容缓。
汇报人:xxx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思想汇报——两会-食品安全》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思想汇报——两会-食品安全: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