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调解工作调查问卷
行政调解工作调查问卷
1.你部门是否开展行政调解工作?A、是B、无
2.你部门年均进行行政调解案件数量?A、无B、1-5件C、6-10件D、10件以上
3.你部门实施行政调解的依据是什么?(多选)A、法律、法规、规章B、政策即规范性文件C、行政管理职能D、领导指示
4.你部门在行政调解工作中遇到的主要是哪些种类的争议?A、民事争议B、行政争议C、两者都有
5.你部门认为区政府是否有必要建立行政调解中心?A、有必要B、没必要C、可有可无
6.你部门目前是否建立专门行政调解机构?A、是B、无
7.你部门是否配备专职行政调解人员?A、是B、无
8.政府是否可以聘任专家学者担任行政调解人员?A、可以B、不可以
9.你部门在行政管理中是如何开展行政调解的?(多选)A、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开展调解B、主动建议当事人调解
10.行政调解协议签订后,当事人不履行怎么办?A、不再调解,告知其向法院起诉
B、施加压力,不履行协议就给予行政处罚C、不了了之D、无此情况
E、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11.你部门进行行政调解后,当事人履行行政调解协议状况?A、60%以下当事人能履行行政调解协议B、60%当事人能履行行政调解协议C、70%当事人能履行行政调解协议D、80%当事人能履行行政调解协议E、90%当事人能履行行政调解协议F、100%当事人能履行行政调解协议12.你部门认为行政调解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作用如何?A、作用很大B、作用一般C、没有作用
13.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者应如何衔接?A、在区政府建立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协调中心,协调案件转送、调解书确认等事项。
B、建立区政府调解中心,由区政府行政调解中心与人民调解机构和司法协调案件转送、调解书确认等事项。
C、其它。(请详细说明)14.行政调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5.关于我区行政调解工作有何意见、建议?
答卷人:联系电话:
答卷单位:(印章)
扩展阅读:行办法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行政调解工作暂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行政调解工作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行政调解工作,推动行政机关主动、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意见》的要求,结合阿坝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调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以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为依据,对与本机关行政职权有关的争议纠纷,通过对争议各方进行说服和劝导,促使各方当事人在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妥善解决矛盾纠纷的活动。
第三条阿坝州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和其他依法具有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以下简称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开展行政调解,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州、县、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所辖行政区域内的行政调解工作负总责。
州、县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加强对行政调解工作的指导、督促和协调;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发挥行政调解的主体作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主动开展行政调解工作。
第五条行政调解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自愿原则。行政调解应当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自愿应当贯穿于调解的全过程并尊重当事人对调解方式、方法的选择;
(二)合法原则。行政机关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公平、公正地化解矛盾纠纷,有效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超越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三)平等原则。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表达自己意愿和诉求的权利,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当事人,不得利用行政权力控制、影响调解结果,不得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方式和调解结果;
(四)积极主动原则。行政机关发现职权管辖范围内出现的矛盾纠纷,应当积极主动向各方当事人表明组织行政调解的态度,并尽量引导当事人接受行政调解;
(五)便民高效原则。行政机关应当积极履职,便民、高效地化解矛盾纠纷,使各方当事人的矛盾纠纷获得快捷、简便、有效、成本低廉的解决;
(六)依法调解与依法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对不属于行政调解范畴或者不宜调解的纠纷以及经行政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纠纷,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或者其他行政处理决定。
第六条在行政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享有下列权利:(一)自主决定接受、不接受或者终止调解;(二)申请有关行政调解人员回避;(三)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四)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第七条在行政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承担下列义务:(一)如实陈述纠纷事实,不得提供虚假证明材料;(二)遵守调解规则,不得加剧纠纷、激化矛盾;(三)自觉履行调解协议。
第八条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行政机关应当使用本地通晓语言进行行政调解。对不通晓汉语的当事人应当为其提供翻译或允许其自行邀请翻译。第九条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建立调解组织,根据本部门工作实际,制定具体调解办法,确定行政调解协调机构和行政调解人员,并在办公场所显著位置公布行政调解程序、规则和调解人员名单。
第十条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与人民法院和人民调解工作机构的沟通联系,做好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人民调解相衔接的相关工作。
第十一条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将行政调解工作列入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目标考核的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第二章行政调解的范围
第十二条对下列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复议机关可以进行调解:
(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二)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案件。
第十三条对下列属于行政机关法定职权范围内的特定矛盾纠纷,行政机关可以进行调解:
(一)依法可以调解的治安案件、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矛盾纠纷;
(二)土地、林木、矿产等自然资源经营、承包、流转等权益的矛盾纠纷;(三)土地、林木、草场等承包经营权的矛盾纠纷;(四)征用、征收土地、房屋发生的安置补偿的矛盾纠纷;(五)劳动、人事方面发生的矛盾纠纷;(六)消费争议、产品质量的矛盾纠纷;(七)医疗事故赔偿的矛盾纠纷;(八)其他依法可以调解的矛盾纠纷。
第十四条上级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与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纠纷可以进行调解。
第三章行政调解的程序
第十五条行政调解可以由一方当事人申请,也可以由行政机关依职权提出。但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征得各方当事人的同意。
第十六条行政机关处理矛盾纠纷时应当主动告知当事人有申请行政调解的权利。当事人申请行政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调解请求、申请行政调解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第十七条调解申请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后,行政机关应当认真审查有关材料,属调解范围的,应当予以受理,并在五个工作日内启动调解程序。同时告知当事人调解起止时间、依法享有的权利、应当遵循的程序以及注意的事项和正确途径,使当事人明确行政调解的有关要求,帮助当事人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行政复议过程中进行调解的,案件中止审理。
对被申请人不同意行政调解或者虽然同意行政调解,但不属于行政调解范围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解决纠纷的途径。
第十八条在未启动行政调解程序前,矛盾有可能激化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缓解疏导措施,防止矛盾的激化。
第十九条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都收到行政调解申请的,由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受理;都有管辖权的,由先收到申请的行政机关受理。行政机关对管辖权产生争议的,由同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指定管辖。
第二十条行政机关受理并启动行政调解程序后,应当及时将调解的具体时间、地点通知各方当事人,并指派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调解经验的专人主持调解工作。对重大复杂的争议纠纷案件,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应当主持行政调解;对于一般争议案件,可以由当事人选择调解人员或者由行政机关负责人指定调解人员进行行政调解。参加行政调解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
第二十一条行政机关调解纠纷,调解主持人应当积极引导当事人进行当面协商。调解的方式方法可灵活多样,既可以邀请行政机关的经办人员、主管领导参加,也可以邀请当事人所在基层组织以及其他与纠纷案件处理有关的社会力量参与;既可以根据需要邀请当事人所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参加,也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参与。调解跨县、跨单位的纠纷,相关县和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行政调解工作。
第二十二条争议纠纷涉及第三人的,调解的行政机关应当通知第三人参加。调解结果涉及第三人利益的,应当征得第三人的同意,第三人不同意的,终止行政调解。
第二十三条调解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与本纠纷案有直接联系或者与当事人、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的;(二)与本纠纷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纠纷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纠纷处理的。当事人发现调解人员有应当回避情形的,可以口头或者书面申请其回避;调解人员认为自己有应当回避情形,不宜调解本纠纷的,应当自行申请回避。调解人员的回避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
第二十四条行政调解开始时,调解主持人应当宣布行政调解纪律,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当事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宣布行政调解人、记录人的身份,询问当事人是否要求回避。
第二十五条在调解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提出不同意调解的,是复议案件的,恢复行政复议程序;是其他纠纷的,依法启动相应的处理程序。
第二十六条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应当提出证明事实的证据,如实陈述相关事实和明确的诉求,并对所提交证据的真实性负责;调解主持人及其他调解人员应当认真听取各方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质证,分析并归纳各方争议的焦点,据此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促使各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引导当事人达成解决纠纷的行政调解协议。
第二十七条行政机关调解争议纠纷,应当制作行政调解笔录,全面、真实、客观地记载调解过程、内容。行政调解笔录应当由参与调解的人员签名。
第二十八条调解达成协议后,各方当事人应当签订行政调解协议书。行政调解协议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住所等基本情况;(二)纠纷事实、争议焦点;
(三)各方当事人协议的权利和义务;(四)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五)其他需要约定的事项;
(六)当事人签名、调解主持人签名;(七)调解机关署名并加盖公章。
第二十九条行政调解协议经各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调解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诚实守信,自觉按照协议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行政调解协议书各方当事人各执一份,行政机关留存一份备案。
第三十条行政调解协议书签订后,是行政复议案件的,行政复议机关终止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是其他特定矛盾纠纷的,行政机关终止相应处理程序。第三十一条签订行政调解协议书后,当事人又反悔,不履行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寻求相关的法律救济途径。
第三十二条经调解未达成行政调解协议的,行政机关应当终止调解,下达行政调解终结通知书,并根据纠纷性质,告知当事人相关的法律救济途径。属于行政机关职权范围内的纠纷,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含裁决);属于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依法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一方当事人为了促成达成行政调解协议而所作出的让步或者不利自己的陈述,不能作为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的事实依据。第三十三条行政调解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终结。遇有特殊情况需延长期限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同意,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10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四条行政机关对达成行政调解协议的,应当及时对各方当事人履行行政调解协议结果进行回访,巩固调解成果,注意发现问题,督促行政调解协议的履行。
第三十五条行政调解案件应当归档编号,做到一案一档。文书顺序为:(一)行政调解卷宗目录;
(二)行政调解申请书或者口头申请笔录;(三)行政调解告知书;
(四)有关证据材料、调解笔录;
(五)行政调解协议书或者行政调解终结材料;(六)送达回证。
第三十六条行政机关进行行政调解时,需要当事人所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配合的,可以向当事人所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发出邀请。当事人所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接到行政机关邀请后,应当指派调解员配合行政机关开展调解。人民法院在进行司法调解时,需要行政机关配合的,行政机关应当积极配合。第四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七条行政机关应当严格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对在行政调解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突出贡献的个人,州、县人民政府应当予以表彰奖励。
第三十八条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不受理行政调解申请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职责,贻误纠纷调处时机,造成恶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调解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四十条本办法由阿坝州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四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
发布部门:发布日期:201*年08月05日实施日期:201*年08月05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行政调解工作调查问卷》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行政调解工作调查问卷: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