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印刷质量控制与检测考试总结

印刷质量控制与检测考试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4:43:17 | 移动端:印刷质量控制与检测考试总结

印刷质量控制与检测考试总结

一、填空题

1、常用的印刷质量测量方法:密度色度2、数码打样的步骤:校准、特性化、色空间转换

3、影响印刷的要素:油墨因素、印刷机因素、滚筒包衬因素、环境因素。纸张因素、印版因素、润版液因素、操作因素。4、印刷机质量控制系统:CP201*5、瑞士的布鲁纳尔测控条

第一代出现在1968年,以三段为主,包括实地段、50%粗网区、微线标三部分。6、500张纸为一令纸

7、大度是8891194正度78710928、纸张的单位克每平方米

9、精细套印允许误差7、打样的作用

1)检验印前制作质量,为印前工序提供特性参数。2)模拟印刷为客户和编辑校队提供审校样张。3)进行试生产,为印刷工序提供标准样张。8、网点增大的印刷曲线93页9、网点增大严重的影响。

网点增大会改变画面反差并引起图像细节与清晰度的损失。在多色印刷中,网点增大会导致反差丢失、深谙的图像、网点糊死并引起急剧的色彩变化。10、实地密度、油墨亮、相对反差三者的关系,附图。

1)密度随着墨层厚度增加,到最大则不变。相对反差最大值墨量时密度刚刚最大。反差随着墨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到最大值时则随之减小。12、印刷故障背面蹭脏的主要原因1)油墨干燥不好2)产生静电3)印张叠放太高4)车间温湿度的影响5)印刷速度太快三、论述题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主观、客观、综合)主观评价:

1、墨色鲜艳,画面深浅程度均匀一致。2、墨层厚实,具有光泽。3、网点光洁、清晰、无毛刺。4、符合原稿要求,色调层次清晰。5、套印准确。

6、文字清晰、完整、不断笔缺道。

7、印张外观整洁,无褶皱、油迹和指印。8、印张背面清洁,无脏迹。9、裁切尺寸符合规范要求。客观评价:1、颜色,通常使用彩色油墨实地密度值、CIELAB值来表示颜色质量。2、阶调值,对于印刷品借调在现的质量,通常使用网点增大值来控制,

或者使用网点增大曲线描述。3、套印,评价套印直观的方法就是用放大镜对规矩线进行检验和判断。综合:1、首先确认目检价值的存在,包括印刷质量专家与大多数人自检印象的

一致性。2、根据客观评价的手段,以测试数据为基础。3、将测试数据通过计算、做表得出印刷质量的综合评价分。

英文1、色度计colormeter测控条controlstrip网点增大dotgain2、网点面积率dotarea灰平衡graybalance密度density3、色差colordifference

扩展阅读: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复习题201*)

《印刷图像检测与控制》教学大纲

MeasurementandQualityControlofPrintingImages

序号123456教学内容第一章颜色测量技术原理与应用第二章印刷复制流程的质量控制第三章影响印刷图像质量的变量第四章印刷图像质量测控技术第五章印刷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课程论文撰写与考试合计课堂讲课实践课堂讨论学时课时学时6464222442226课外自学学时22228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为印刷工程专业必修专业课程,作用是介绍印刷产品,特别是印刷图象的检测、质量控制和评价技术,使该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相关理论和全局的质量观念;掌握定量分析彩色印刷图像质量的测控技术及其最新进展状况。

第一章颜色测量技术原理与应用

1.本章主要内容:

1.绪论(国内外研究现状)2.密度测量技术及其误差分析3.色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4.色彩复制系统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密度测量原理分类2.色度测量技术

第二章印刷复制流程的质量控制

1.本章主要内容:

1.阶调的最佳复制2.彩色的最佳复制3.色彩管理

4.印刷图像复制问题及印刷特性的控制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阶调复制2.色彩管理

第三章影响印刷图像质量的变量

1.本章主要内容:

1.印刷色序和叠印率2.网点增大

1

3.实地密度4.相对反差5.灰平衡6.光泽度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最佳实地密度2.相对反差3.灰平衡

第四章印刷图像质量测控技术

1.本章主要内容:

1.海德堡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2.CP201*操作界面

3.罗兰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4.其他印刷自动控制系统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印刷画面在线检测

第五章印刷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1.本章主要内容:

1.评价的因素2.评价方法分类

3.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4.综合评价方法5.印刷质量测控条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综合评价方法2.印刷质量测控条

2

印品质量检测与控制

一、概述

密度有透射密度和反射密度之分。

色密度即颜色密度,依用途、目的不同,有各种表示方法。色度用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制定的测色系统X、Y、Z三刺激值进行计算。

色度用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制定的测色系统X、Y、Z三刺激值进行计算。

阶调也称调子或层次。是指原稿(成复制图像)上最亮部分到最暗部分的层次演变;

色调(即颜色阶调)是阶调的变量,也就是说色调是依附阶调的演变而呈现的色量。这种色量因不同原稿而异,如颜料、染料、成色剂等的连续调色颗粒,这种色量若转变成印版就是半色调网点或线画、实地密度。在复制工艺中表现阶调用阶调再现曲线表示。清晰度也称锐度,是评价图像边缘清晰程度的术语。

清晰度和解像力这两个概念,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指复制品表达细部的能力,但又各有所指。解像力是指分辨景物细部的能力,以一定宽度上所能分辨的平行线条数目来计算。所以解像力与采用的网屏线数直接有关,网线越细,解像力也就越高;而清晰度则是指图像像素边缘的税度,即轮廓是否清晰,相同的解像力可以有不同的清晰度。

一般能辨别相互接近的两条线的最小距离,称为解像力(或称分辨力)。用GATF的星标可测定解像力。

印刷品的颗粒性也可用不均匀性这一术语来表示。不均匀性可严格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纸的平滑度等引起的微观的不均匀性即颗粒性;另一类是因油墨的斑点和纸的质地斑块引起的宏观不均匀性,但这种宏观的不均匀性很少促成问题,所以单纯地所谓不均匀性,多意味着颗粒性,而颗粒性与清晰度有密切关系。文字的质量:文字的识读性①字型的稳定性

②线的粗细和间隔字号变化③文字的黑度:Coated1.5-1.7Uncoated1.2-1.4

纸张白度是指纸张受光照射后全面反射的能力,又有纸张亮度之称,用百分率表示。纸张的白度越高,其表面越能使油墨色彩的特性准确表现出来。

光泽的强度,可用正反射光的大小来表示,表示方法有镜面光泽和对比光泽两种。镜面光泽G是印刷品的正反射光量φp与标准面的正反射光量φs之比。对比光泽的方法将是采用正反射光量/扩散反射光量来表示光泽。

印刷品的印迹能够透过反面而看得见的晕影叫透印。另外,在纸张表面的油墨渗进纸内的叫“渗墨”。透印和渗墨是不同的现象,在测定时因为不易把两者区别开来,所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叫印刷透印。

印刷品经过充分干燥之后,轻轻摩擦印刷面颜料就剥落的现象叫粉化。如果油墨中采用的调墨油太稀,或者对纸张来说油墨的配比不适当,或由于干燥时间太长,都可使颜料不能很好地粘附到纸张上。

印刷品质量是指印刷品还原原稿的真实程度(即色彩、明暗、质感、形体、清晰度和透视感的程度)。

印刷品质量要求:

3

①线条或实地印刷品:墨色厚实、均匀、光泽好、文字不花,清晰度高、套印精度好,无

透印、背凸过重、背面蹭脏等现象。②彩色(网点)印刷品:阶调和色彩再现忠实于原稿、墨色均匀、光泽好、网点不变形、

套印准确,没有重影、透印、各种杠子、背面粘脏,以及人为的伤痕等现象。图像印刷品的复制质量:①印刷品对原稿的再现性;②印刷品与印刷品之间的一致性(复制质量的稳定性)。复制质量的再现性包括:

色彩再现性,阶调再现性,图像的清晰度以及表现质量(印刷的均匀性)。文字质量的特征参数:

不存在堵墨、字符破损、白点、边缘不清、多余墨痕等。有较好的识读性。图像复制质量的主要评价内容:

阶调再现、颜色再现、清晰度、表观质量(不均匀性、重复率平均质量)。(1)阶调再现。对于图像明暗阶调变化影象的传递特性,用阶调复制曲线表示。(2)颜色再现。用密度计测量或CIE测色系统的色度值表示。

(3)图像的清晰度。对于图像轮廓的明了性或细微层次。质感的能见度,用测试法或星标表示。

(4)印刷的不均匀性。对于图像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颗粒性或印刷中出现的墨杠、墨斑、墨膜不匀以及纸张故障所引起的画面不均匀的现象,用测微密度计或光学衍射计等测量表示。(5)印刷重复率。对于保持印刷中质量的稳定性要求达到极高的重复率,在生产中通过自动控制求出平均质量值,用统计法表示。图像复制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观评价、客观评价、综合评价

主观评价:是评价者以复制品的原稿为基础,以印刷质量标准为依据,对照印样或印刷品,根据自己的学识、技术素养、审美观点和爱好等方面的心理印象做出评价。

因地点、周围环境的不同,特别是观察复制品(与原稿对比)的照明条件不同及观察者的精神状态时所产生的视觉差异。主观评价内容:

(1)墨色鲜艳,画面深浅程度均匀一致。(2)墨层厚实,具有光泽。(3)网点光洁、清晰、无毛刺。(4)符合原稿要求,色调层次清晰。(5)套印准确。

(6)文字清晰、完整,不缺笔断道。

(7)印张外观整洁,无褶皱、油迹、脏迹和指印。(8)印张背面清洁、无脏迹。(9)裁切尺寸符合规格要求。

主观评价的结果往往以定性指标的方法表示出来。不同的人对各个印刷品按优、良、中、差分等级或者打分,最后进行总分统计。

客观评价:是以测定印刷品的物理特性为中心,通过仪器或工具对印刷品做定量分析,结合复制质量标准作出客观评价。客观评价的优点:

(1)可以用定量数据来反映印刷品的各种质量特性,特别是工艺系列化的随机控制更能稳定印刷质量;

4

(2)操作者的目的性明确,质量和责任分明,避免工序间因质量问题相互推诿的现象;(3)有利于各种故障的分析和经验的总结;

(4)促进质量管理的系列化,加快出版速度,降低成本。客观评价的内容:色彩再现阶调层次再现清晰度和分辨力网点的微观质量质量稳定性等内容

客观评价中可使用密度计、分光光度计、控制条、图像处理手段等测得这些质量参数。综合评价:就是以客观评价的手段为基础与主观评价的各种因素相验证的方法,亦即是使主观的心理印象与客观的数据分析相吻合,进而使评价标准更切合科学管理的方式。综合评价的特点:①首先确定目检价值的存在,包括印刷质量专家与大多数人目检印象的一致性。②根据客观评价的手段,以测试数据为基础。③将测试数据经过计算、做表,得出印刷质量的综合评价分。

密度测量:

密度测量实质上是对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大小的度量,是视觉感受对无彩色的黑、白、灰组成的画面明暗程度的度量。

密度计一般由照明光源、透镜、彩色滤色片、传感器、显示器等部分组成。密度测量的应用:

1.在印前部门,密度计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1)测量原稿密度。

(2)测量印前输出分色片的密度,检测分色片质量,并校准及线性化照排机。(3)分析打样样张的特性,有助于控制颜色和色调复制的变化因素。

(4)制版车间对于原版和印版质量的检测,可测量密度值、网点面积率等,以控制印刷制版质量。

2.印刷车间反射密度计的应用:

(1)分析印刷车间购入的材料,如油墨和纸张的性质。

(2)测量实地块的密度值,根据测量值来判断墨量大小。检查是否出现偏色。(3)测量网点面积或网点增大值。

(4)测量印刷油墨的叠印率,保证色彩还原。

(5)测量相对反差,使层次复制处于最佳状态,也能为灰平衡提供依据。密度计测量的不足:

首先,仪器之间的一致性差,这种差异就会导致不同密度计的读数不能进行比较,在交流沟通上很困难。其次,密度计不能提供与人眼灵敏度相关的心理物理测量,所以也就不能正确反映视感觉的明暗,密度计的分析测量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不能准确地表示出颜色的外貌。

色度测量:

色度测量是利用色度测量仪器对印刷品进行测量,得到直接描述印刷品颜色的色度数据(例如三刺激值)的方法。

色度测量是将人眼对颜色的定性颜色感觉转变成定量的描述,这个描述是基于表色系统。

5

色度计是仿照人眼感色的原理制成的,通过对被测颜色表面直接测量获得与颜色三剌激值X、Y、Z成比例的视觉响应,经过换算得出被测颜色的X、Y、Z值,也可将这些值转换成其它匀色空间的颜色参数。

色度计一般由照明光源、校正滤色器、探测器组成。不足:

a.由于视觉灵敏度跟滤光片-传感器不易调节,绝对精度不够;b.光电色度计中一般只有A光源或C光源,不能用于测透射原稿。区别:

a.密度计用三滤色片测量,且值取对数换算,色度计所得值不需对数转换;

b.色度计所用滤色片要模拟人的视觉函数;密度计所用滤色片一般不需要模拟人的

视觉函数,即:两者滤色片本身特性不同。

分光光度计测量颜色表面对可见光谱各波长光的反射率,将可见光谱的光以一定步距(5nm、10nm、20nm)照射颜色表面,然后逐点测量反射率,将各波长光的反射率值与各波长之间关系描点可获得被测颜色表面的分光光度曲线,每一条分光光度曲线唯一地表达一种颜色,也可将测得值转换成其它表色系统值。

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色散装置、光电探测器和数据处理与输出几部分构成。特点:

a.把色彩作为不受观察者支配的物理量进行测量b.可提供>16点的数据,精确度高c.测量结果可以判断同色异谱现象

d.测量光源类型多,采用D65光源可以测量带荧光的图象色度测量在印刷中的应用:

1.首先在印刷材料的质量控制上。

2.其次色度测量在对于印刷中灰平衡的分析测量、最佳阶调复制以及针对不同油墨、纸张

和印刷条件的校色方面也有很大作用。

3.此外利用这种方法还能分析打样张的色彩和印刷用纸的匹配情况,分析预打样工艺中所

用颜料的色度特性;分析一套油墨再现的色域和各套油墨再现色域的不同以及原稿和复制图像之间的关系。

4.通过对印刷品的色度测量,实现印刷过程中的色彩控制。5.在当前进行色彩管理时要用到色度测量。

(一)数据管理控制工具:

1.信号条主要用于视觉评价,功能比较单一,只表达印刷品外观质量信息。如晒版梯

尺、GATF网点扩大信号条等;

2.测试条是以密度计检测评价为主的多功能标记元件,有以视觉鉴赏和密度计测试相

结合,并借助图表、曲线进行数值计算的测试条,如格雷达固CCS彩色测试条;

3.控制条把信号条和测试条的视觉评价和测试评价组合在一起的多功能的控制工具,

如布鲁纳尔第三代控制条;

4.梯尺透射密度梯变排列,具有等差密度或等级网点的透射梯尺。控制晒版、印刷质

量的梯尺有连续调和网点百分比梯尺两种。如晒版梯尺和测试条中分辨网点传递的网点梯尺。

5.检标控制印品质量的一种工具。可单独使用,如GATF星标,还有与测试条组合的

各种检标。

6

(二)使用控制工具目的和作用:

1.控制晒版印刷质量;

2.确保印刷品的平均质量,使误差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3.缩小打样与正式印刷因条件不同所造成的差别;(三)使用控制工具注意事项:

1.根据印品的繁简,选用适合本厂设备条件的信号条和测试条;

2.在制版和印刷中采用统一的控制工具,使其来年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能够衔接。

(四)测试版的一般组成部分:

单色实地块:用于测量色调。

单色网点测试块:与实地块一起用于测试网点调值及网点增大量。多色套印的实地块:控制叠印率。

线条测试块:检测各方向的重影和滑版。

调值很低的网点块:最低的、可复制的网点调值。调值很高的网点块:最高的、可复制的网点调值。三色套印的网点块:即灰平衡块(至少三个单元)规矩线:每个色版套印的准确度。

影响印刷图像质量的变量

1.印刷色序和叠印率2.网点增大3.实地密度4.相对反差5.灰平衡6.光泽度

色彩管理:

为什么要进行色彩管理:图像在不同设备间传输、输出,以及不同色彩模式相互转换过程中为了少图像颜色信息的损失保持图像能真实复制所做的工作。客户色稿和印刷样张的颜色不一致,印刷样张和数码打样的样张不一致,相同的文件在不同的设备上效果会不同等等。

校准:使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和设备特征文件所描述的状况相一致特性化:(设备Profile文件)将设备的颜色特征作为特性文件记录下来

色彩转换:色彩管理系统利用每个设备的Profile文件,在以标准设备无关色空间为桥梁,在色彩失真度最小的状态下将图像色彩数据从一个设备转换到另一个设备

7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印刷质量控制与检测考试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印刷质量控制与检测考试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印刷质量控制与检测考试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5996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