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小组工作总结

小组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4:53:10 | 移动端:小组工作总结

小组工作总结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论小组工作的定义为:

*

小组工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所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引导、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以获得相关经验,协调个人之间、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促成行为改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最终开发个人潜能,使个人获得成长的社会工作方法。

五、小组工作的功能

*

康复(rehabilitation)能力建立(capacitybuilding)矫正(correction)社会化(socialization)预防(prevention)社会运动(socialaction)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社会价值(socialvalues)

第二章小组工作的知识基础与理论视角

梅奥的行为科学与人际关系学派20世纪20年代以来,欧美企业管理理论与思想发证重大变化,即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调整工人和企业的关系、企业内部工人之间的关系和群体生活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梅奥的行为科学与人际关系理论反映在《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与《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两本书中,更以他在西部电力公司霍桑实验而闻名于世。霍桑实验

1、照明实验2、福利实验3、访谈实验4、群体实验

霍桑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

1、社会人理论:经济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社会交往、他人认可、归属某一社会群体等社会心理因素才是决定人工作积极性的第一位的因素。2、士气理论:士气,也就是工人的满意感等心理需要的满足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工作方法、工作条件之类物理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3、非正式群体理论:在官方规定的正式工作群体之中还存在着自发产生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有着自己的规范和维持规范的方法,对成员的影响远较正式群体为大,因此管理者不能只关注正式群体而无视或轻视非正式群体及其作用。

4、人际关系型领导者理论:必须有新型的人际关系型领导者,他们能理解工人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行为,善于倾听意见和进行交流,并借此来理解工人的感情。总之,霍桑实验对管理理论有相当的贡献:1、它让工人了解自己不全然只是机械的延伸;2、它引发产业界与学术界做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与研究;

3、它替管理学打开了一扇通往社会科学领域的门;

梅约与同僚由霍桑实验中领悟到,团队归属感也能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此外,赋予员工个人或团队对某项任务决策的责任,使得个人或该团队更愿意将该任务视为己任而全力以赴。此对小组工作的小组氛围凝造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工作者要把组员当

做社会人、当做个体尊重,努力为组员创造归属感和安全感;并努力使小组成为自助型小组,建立小组的自助支持网络。

帕森斯的AGLL模式理论

第三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与实践原则

社会工作意义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套信念体系,是对事物的欲求和偏好,是由个人或群体所持有的一套行为偏好准则,包括对目的、手段、生活状态等产生的强烈情感。二、

*何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1.人人平等的原则。2.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接纳个体的价值、尊严和特点。3.以人为本和个人自我决定的原则。4.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的原则。5.赋权的原则。6.发展的原则。

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小组工作中的体现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三大基本方法之一,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来实现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念:1、专业关系的不断发展2、自我决定3、协助个人需要的实现4、机制更加人性化5、对个人发展的负责赋权

赋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它实际上涵盖了三个层面:

个人层面的赋权,发展一个更加积极的更有影响力的自我意识;社区层面的赋权,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以便对个人周围的社会政治环境有一个更加具有批判性的理解;

社会层面的赋权,获得更多的能力和资源,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目标。赋权

世界宣明会“昆明市小额信贷扶贫实施计划”中建立的“贷款小组”。

不是一个单纯意义的监督还贷组织,它把接受贷款的下岗妇女组织起来,是为了鼓励她们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市场的压力,也使她们有一个分享经验、交流技艺、提升意识的机会,这种小组显然具有较强的社会支持功能。赋权

中华女子学院和香港大学合作在北京社区街道开办的单亲妇女自强小组。

为了帮助单亲女性获得自强自立,走出婚姻失败的阴影,重新开始新生活。在小组的设计中始终贯穿了“赋权”的理念。

第二节小组工作的实践原则

实践原则即实际工作经验的成果总结,其目的在于更好的指导实践。

小组及小组组员均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要顺利实现小组目标,不仅要坚持小组自身运作的实践原则,还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小组外社会环境和社会资源的积极作用,因此从小组与社会环境的角度,可以将这些原则分为小组外社会环境原则和小组内组织性原则。

小组外社会环境原则

1.遵从社会工作价值2.满足人类需要原则3.注重社区文化背景4.运用社会资源

小组内组织性原则1、小组形成的计划性2.明确目标原则3.建立专业关系原则4.重视个性化原则5.引导小组互动的原则6、小组民主自觉的原则7、小组功能的弹性原则8、循序渐进的活动原则9、评价的原则

拓展:小组工作在中国的运用中国的小组工作实务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伦理守则和工作原则,但是作为一个国际认同的职业,我们相信上述讨论的这些国际性的职业守则和原则

,对我们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们认为,在中国开展小组工作实务,至少要特别重视下列几个原则:

1.程序性的原则。所谓程序性,指的是小组工作者要具备专业知识背景和个人能力。初学者应该在导师的督导下进行实习。在小组过程中,小组工作者必须做到善始善终,从组前的访谈、小组的设计和规划、小组的开展、组后的跟进,到小组过程和结果的评估,都要严格认真,一丝不苟。小组工作者要用专业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要在实务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反思,获得自我成长。

2.知情的原则。组员有权了解小组的目的、内容、程序、方法等具体内容。3.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要对组员的个人资料进行严格保密,需要录音录像时,必须得到组员的书面同意;所有资料只能用于教学和科研。同时,要向组员解释清楚生命权和隐私权之间的关系。

4.尊重组员的原则。组员有权决定是否参加某些小组活动,有权决定是否中途退组。

5.理论联系实务的原则。在小组工作中,小组工作者不仅仅是一个工作者,更是一个研究者和知识的创造者。他们一方面要对小组工作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另一方面也参与了知识创造过程。

实务案例分析

案例三:小林参加了一个成长小组的活动,在参组前,她向社工询问了有关保密的问题,因为她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参加了社工小组。社工将保密原则告诉了小林。在小组活动中,小林表现得非常积极投入,向组员和社工袒露了自己的苦恼。原来,小林背着父母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并且有了性关系,她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她不愿让父母伤心,另一方面,她又不想欺骗自己的感情,同时她也知道自己这样的恋情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在一次小组活动结束时,小林突然昏倒了,社工和组员十分紧张,立即叫来救护车,将小林送进医院抢救。经诊断,原来小林是宫外孕引起了大出血,医生说,如果晚一点送来,就会有生命危险。由于住进了医院,并动了手术,小林的父母和亲戚朋友都知道了小林的恋情,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出院后,小林以个人隐私权受到侵犯为由将社工告上法庭。实务案例分析保密的相对性:

在社会工作中,我们强调保密的原则,但是,保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可以放弃保密原则的情形,包括:当事人的生命处在危险边缘时;当事人问题涉及刑事案件时;当事人未满16岁又是受害者时;当事人有犯罪意向,或工作员评估会危及自身或社会时;当事人心理失常时;当事人有自杀倾向时等。

为了让组员对这个原则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小组工作者有必要在开组前,通过口头和书面的方式向组员解释清楚,在了解了相对保密性原则之后,组员有权决定在小组中袒露多少个人隐私问题。

第四章小组工作主要模式一、社会目标模式是什么?

最早的模式,社区层面社会政治小组和组织小组

透过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培养成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知

在小组中强调参与、共识与任务

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强调自我了解和专业训练

。理论假设

社会是由个人和团体构成的,个人和团体出了问题,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系统的问题,同时,个人和团体的问题也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

它关注的重点是社会秩序、社会良知和社会价值,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整合。社会目标模式

总目标: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实现社会整合。

具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发展和提高小组成员的社会意识和潜能,同时也发展和提高他们实现社会变迁的责任心;

第二,发展小组成员的社会能力,提高他们应对社会环境方面的个人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社会能力;第三,培养当地的社区领袖,使他们有醒觉和能力去带领推动社会变迁。第二节互惠模式理论基础

系统理论和场域理论,互动和沟通理论

主要关注子系统(小组成员)和整体系统(小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同时也关注小组成员彼此的互动。场域理论定义

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

环境行为论、生活空间论和“此时此地”场域理论

考夫卡的环境行为论

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地理环境是指现实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又叫心理物理场,由自我和环境两极现象构成。考夫卡认为,行为产生于行为环境即心理物理场,心理学就是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

场域理论举例

一个人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骑马来到一家旅店,人问他从何方来,当他知道刚才走过来的地方正是令人恐怖的康士坦湖时,立即惊恐而毙。

这就是说旅客的不安心理和惊毙行为不是物理环境本身,而是由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构成的心理物理空间,是经验的、想象中的东西。场域理论

生活空间包含三层基本意思:构成生活空间的要素是人和环境,而这个环境只有在同人的心理目标相结合时,才起环境作用,即生活空间才成立;

生活空间具有动力的作用,表现为吸引力和排斥力,这种动力作用驱使一个人克服排斥力,沿着吸引力方向,朝着心理目标前进;

生活空间的动力作用是逐级展开的,行为者越过一个个带壁的领域,最后实现目标。

场域理论此时此地

只承认过去的生活经验会对现在的事件产生间接影响,而不是直接导致现在的行为,它更强调此时此地的期待、自我评价与记忆等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场域理论

小结

场域论相信人的行动被场域所影响。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

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而且这个场域是此时此地发生的。所以,互动模式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互相影响,以增强个人和社会的功能。

在小组中成员依靠其他成员作为自己解决问题、实现自己潜能和建立信心的资源。互惠模式

三个出发点:

小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与整体是一个人际关系网,小组成员彼此之间是互动的。

人类的发展并非在儿童期就停止了,而是终其一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人类除了生理的需求,还有归属、被他人和社会承认、参与等方面的需求。互惠模式目标:

满足社会归属的需要,在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和有关的社会系统之间,达到互助和开放。

通过互动,使个人和社会的功能都得到增强。

目标可能是预防性的、补充性的和复原性的

通过成员的交谈和讨论来决定具体目标。互惠模式

健全的小组:

提供成员之间彼此平等认同的机会;提供使多数人归属的温暖感觉;有表现自己、表达自我和维持独立性的自由;

有选择自己朋友的自由;

应向成员提供表现个性及与他人分享的机会;

向成员提供学习和独立生活的机会。互惠模式组员:

“将自己的需求感与小组集体任务的社会需求发生关联”。

组员在小组中达成共同的目标,分享和追求共同决策,这时的分享是在组员与工作者、组员与组员之间进行的。个人在小组中具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通过组员之间的联系达成共识,获得帮助。

总之,在此模式下组员是平等地位的个人。互惠模式工作者:

没有目标和政治方案,有的是彼此之间的会心、约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工作者应该使他们借助经验更加适应社会

工作者的角色是协调者,不设计方案,不直接控制小组,而是提供信息引导小组自主发展,帮助组员协商以使问题迅速解决。互惠模式工作者:

“调解者”“使能者”,是“工作者与案主体系”的一部分,既被影响,也能影响他人。

针对案主,为了案主,与案主一起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是深切地投入与情绪的承诺。

工作者需要具备自我袒露的能力和相关知识、工作热情,以及忠于职守的责任心。互惠模式

实践原则:

工作者作为协调者应启发组员主动思考问题,寻找共同点,自主确定

并强化发展目标;

工作者应该向小组成员澄清和说明自己与小组的角色,从而订立一个明确的契约;

工作者以诚实的态度提供信息、协调关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小组服务。互惠模式优势

这个模式注重成员的潜能和互助系统,突出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信念;

小组的目标来自成员互动和讨论,有利于成员发挥能动性和培养自决意识

成员自主选择恰当的介入策略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防止外界的价值干预。劣势

对小组中个人期望和个别化的关注不够,对成员个人改变程度的评估也是不足的。

工作者的权力是不足的,使工作者难以用自己的权力影响小组过程(这是一个两难的困局)。互惠模式

在中国的应用

本土化:“对质小组”和“情感发泄小组”

“在亲情与隐私方面,华人的家庭要求成员紧密连接在一起,彼此之间没有私人的时间、空间和界限,爱面子等”,直接的对质有负面作用,容易激化矛盾;

许多人“发泄完以后心理更堵”,“本来的目的是对事不对人,但许多人既对事也对人,甚至只对人不对事,泄私愤并进行人身攻击”。互惠模式

在中国的应用:

儿童、青少年群体的成长中年人生活工作压力方面

老年人的孤独感、适应晚年生活在人际关系、适应等方面有困惑和问题的人群

第三节治疗模式

也称做预防与康复模型,是以治疗个人作为小组工作的任务,同时也提供个人的预防和康复的一种干预方式。

它是社会工作的一大传统,即提供服务给不同需要的人。

它最充分地吸纳了精神医学、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提供的是与个案工作紧密联系的个人康复和改善的机会。案主中心的小组

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

假定:人类倾向于朝着健康和自我实现的方向去发展。小组中的个体成员,能够在小组领导者极少的帮助下,找到他们自己的方向。

案主中心疗法强调的是小组领导者的个人品质,而不是领导技巧。因为领导者的功能是创造一种有治疗作用的气氛,如小组中的共情理解、接纳、关心、真诚、非占有式的温暖、欣赏。当带领者表现出这样的态度,成员就会放弃他们的防卫,朝着具有个人意义的目标努力。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并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

方法而驰名

罗杰斯认为,“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能够达到这一种目标的人就是心理和谐的人。

罗杰斯的突出贡献在于创立了一种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体系,其流行程度

仅次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生而有之地具有自我实现的趋向,当由社会价值观念内化而成的价值观与原来的自我有冲突时便引起焦虑,为了对付焦虑,人们不得不采取心理防御,这样就限制了个人对其思想和感情的自由表达,削弱了自我实现的能力,从而使人的心理发育处于不完善的状态。

而罗杰斯创立的就诊者中心治疗的根本原则就是人为地创造一种绝对的无条件的积极尊重气氛,使就诊者能在这种理想气氛下,修复其被歪曲与受损伤的自我实现潜力,重新走上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心理康庄大道。应用:身体残障的儿童及其父母、智障儿童的家长、精神病患者、养老院的老人等。

案主中心小组的带领者不会为小组承担责任,而是经由提供同理的了解、温暖、积极关怀、接纳等治疗条件,鼓励小组成员们共同承担小组的责任。

核心概念:发展小组历程中的信赖,提供成员成长的治疗性条件,这个条件主要有三个因素,即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怀和温暖、同理的了解和倾听。

理性情绪治疗小组

代表人物:阿尔波特埃利斯每个人与生具有理性、直线思考和非理性、曲线思考的潜能。

情绪的困扰来自那些个人的自我挫败的非理性的信念。

为克服这些非理性的信念,理性情绪治疗采用大量主动性与教导性的技术,如说服、辩论、建议、指定家庭作业等。

同时也挑战案主的那些非理性信念,促使其以理性的信念体系取代非理性的信念体系。

小组的方式为成员提供了极佳的机会,互相挑战那些自我毁灭性的思考,并且演练不同的行为。

小组主要是帮助案主寻找其情绪困扰的根源,即个人的那些非理性的情绪。

艾丽思提出人格和情绪困扰的A-B-C理论。

A是直接的触发事件;

B是人们对该事件所持有的信念系统;

C是事件发生之后产生的情绪反应。

A并非必然导致C,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B导致情绪后果C。比如:两个人遭遇到同样的激发事件——工作失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产生了很大的情绪波动,在总结教训时,甲认为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一定要小心谨慎,防止再犯错误,努力工作,把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由于有了正确的认知,产生合乎理性的信念,所以没有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乙则认为发生如此不光彩的事情,实在丢尽脸面,表明自己能力太差,怎好再见亲朋好友,由于有了这样错误的或非理性信念,再也振作不起精神来,导致不适当的甚至是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不合理的信念主要包括: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因此,在小组过程中,教导成员学习A-B-C理论,当他们看到那些非理性信念如何影响人的情绪,带来情绪和行为的困扰时,就学习驳斥这些信念和价值观。

当驳斥生效,个人放弃自我减损的

信念,持有较理性和现实的生活哲学,以及对自我、他人、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有更大的包容性时,个人就会产生新的积极的情绪和行为。主要包括:

勇敢面对自己的坏情绪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学会自我暗示接受不确定性

理性情绪疗法过程可以概括为:A-B-C-D-E。

艾丽思相信理性情绪治疗特别适用于小组工作模式,因为

小组成员可以彼此提醒接纳现实;可互相提供建议、评论、假设,可互相发现问题,提供反馈;

可在他人的改善中学习和采取行动;可提供一个教、学、讨论与演练的实际环境。行为修正模式

行为修正模式是通过改变组员的行为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有效的小组工作方法。行为修正模式对某些特殊人群,如问题儿童、青少年犯罪者等效果显著。行为修正模式1、小组工作目标

行为修正模式的目的旨在通过小组活动,改变组员的偏差行为及病态行为。

行为修正模式2、基本价值观

认为个人的行为是从学习中得来的。

认为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人和人的行为都是可以受到控制的。行为修正模式3、实践原则

吸纳期,工作重点是帮案主确定其需要改变的不良行为,订立行为改变的先后顺序以及行为治疗的目标。

小组发展及治疗期,工作主要包括:确定小组规模;成立小组;订立小组目标;引导组员停止问题行为以及学习新行为。

行为修正模式4

、应用范围

行为修正模式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学校、家庭服务中心、社区中心、惩教机构等;对象为:儿童(弱智儿童)、家长、少年犯罪者、成人、老年人等;行为有:学习困难、饮食习惯不良、破坏课堂秩序、反叛性行为、恐惧症、忧郁症、焦虑症以及婚姻不和、性行为失调、沟通困难等。

第五章小组动力沟通的类型与功能沟通的类型:1、正式沟通与非

正式沟通2、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能、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沟通的功能:1、控制2、激励3、

表达情绪4、提供信息第三节小组的冲突

冲突的种类:内容

1、理性及秩序性的冲突:指围绕实现小组目标时发现的冲突,表达方式是理性的。

2、心理及情感性的冲突:指组员性格和行为不协调造成的冲突,或因为组员未能有效克制自己的情绪而产生的冲突。

3、权力及控制性的冲突:指组员间因争夺小组权力和影响力而产生的冲突。

第六章小组工作的过程

第二节小组工作的过程已开始产生。1、形成阶段一、第一次聚会时的特点2、开始阶段3、转换阶段小组初期成员的主要特征四、澄清目标

带领人宣讲小组目标成员来讨论小组目标游戏其他包容

4、工作阶段5、结束阶段二、开始阶段

1、开始阶段的小组成员特征(1)焦虑与挣扎(2)抗拒与防卫(3)冲突(4)挑战社会工作者第七章小组的形成阶段小组形成阶段主要任务1、需求评估和目标确定2、评估和招募组员3、小组的筹备工作4、小组计划书需求评估在需求评估过程中会出现两种情况:1、一种情况是机构要求开小组,工作者自己也有小组工作的训练,认为小组工作方法是最有效的助人手法。以此认为,案主的问题最适合用小组工作的手法解决。案例一:P140这个案例表明,所谓需求不是案主的真实需求,而是工作者自己的需要。用这样的态度和方法去评估需求其实是当前社会工作主流的“专业需求”评估。需求评估2、另外一种情况是我们极力推崇的需求评估方法,就是以案主的需求为本,通过与案主的“同行”,建立信任关系,评估他们的真实需要,在此基础上制定介入计划。案例二:P140案例三:P140以上两个案例充分说明,要找到案主的真实需要就必须深入认识他们,与他们“同行”,当信任关系建立起来时,真实需求就自然地呈现出来了。而社会工作只有找到案主的真实需求,才有可能真正地帮到他们,而不是满足自己的需要。

工作者找到案主的真实需要,确定目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包括:由谁决定小组工作是否要实施?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经历和技术来承担小组工作?机构和社区的资源如何?组员招募和领导等问题,从而为制定计划打下基础。过程目标概念各阶段分目标组员自身能力提高第八章小组初期第一节小组第一次聚会案例一:P163小组初期,成员聚集起来,相互熟悉,探寻小组目标和规范,组员或彼此吸引或相互逃避。

此阶段组员的关系为“趋避困境”、“捕捉情境”或“试探水流”。第一节小组第一次聚会这个阶段成员彼此尚未熟悉,成员的情绪起伏较大,经常呈现出焦虑的、恐惧的、封闭的、伪装的甚至是不很友好的态度。成员对小组缺乏信任,所以工作者要协助成员澄清期待和理想,认识个人需要。同时也得面对成员的抗拒和过度的依赖,要尽快打开局面,促成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发现和培养小组领袖,使小组顺利地过渡到成熟阶段。第一节小组第一次聚会这一阶段小组结构开始形成,成员渐渐熟悉以后,找到了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但领袖地位尚未巩固。

小组确定了目标后,相应的规范也

1、充满了两极情感2、过去的经验或经历会影响在小组中的分享3、试探一、第一次聚会时的特点1、充满了两极情感无论成员对于预期的聚会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第一次聚会还是会处于内心充满兴奋和焦虑的两难境地。成员一方面拥有独立性,另一方面又渴望与他人互动和交流,这种心情

是矛盾的、冲突的。一、第一次聚会时的特点趋避的心理:趋求和避免趋求:成员对新经验的好奇,希望从小组中获得满足,期待与他人和工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自己以开放的心胸进入小组,同意他人的看法,尽量去包容他人。

成员也在极力“避免”一些什么。例如,要小心地对别人,对他人感到陌生和害羞,不敢正面接触和交谈,盼望别人先提及自己,不敢主动发言,避开别人的注目,担心会被小组控制,恐惧他人的敌意,不相信自己会被喜欢,思考参加小组的代价,怀疑小组达成目标的能力。这时成员非常需要工作者的引导,帮助他们摆脱困惑,顺利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此时工作者方法得当,积极工作,成员的情感得到满足,小组就会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否则,一开始成员就会产生离心倾向,可能导致小组名存实亡或夭折。试探成员由于焦虑会提出问题试探性地向其他成员提出问题成员非常依赖工作者,会向工作者探询问题二、第一次聚会时的工作第一次聚会时,小组只能算做一群人的集合,工作者仍然是初级基本角色,处于中心位置.小组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很少有规范可循。

二、第一次聚会时的工作1、寻找相似性2、彼此交谈3、消除顾虑4、仔细聆听5、同理、真诚和接纳6、向成员解释清楚工作者自己的角色7、向成员解释清楚成员自己的角色8、掌握几种相互认识的活动并加以灵活运用促进相互认识的活动自我介绍、相互介绍寻找相似点多说问候语,唱一些流行的歌,利用聚餐、郊游、舞会、劳动等多种形式达成共识。一、开场白开场白和小组最初的舒适度有密切关联,领导者能够传递出温暖、信任、帮助、舒适、理解和积极的尊重。记住:开场的最初几分钟是最重要的!二、帮助成员彼此熟悉决定哪种介绍性练习,关键取决于小组的目标。轮流报名字重复轮流报名字二人小组,介绍同伴重复二人小组,介绍同伴我画我说三、设定积极的基调非自愿的团体:试图设立轻松的氛围

轻松的氛围:来自个人的感染力、轻松的活动进行、领导者的鼓励、关心和尊重

五、解释带领人的角色

教育者、促进者、使能者、倡导者、经纪人等

解释小组将会怎么样被指导:小组的会期、长短、内容、场地安排、采用什么样的理论流派等

六、帮助成员用语言表达期望担心:期望多元化

一般对于期望的讨论不超过10分钟

七、在第一次会面中使成员有所吐露促进成员融入小组、促进凝聚力的产生

维持带领人的中心地位

促进内向的人能够有机会表达方法轮流发言、书写练习、示范、自我揭露

八、在第一次会面中可以运用的练习轮流发言:列数字、移位置

二人小组结对子、三人小组、四人小组完成句子

在一个新团体中,我感到最舒适的时候是_____。

在一个新团体中,我最害怕的是_______。

在一个新团体中,我通常会____________。

在这个新团体中,我感觉带领人是__________。九、检测舒适水平

说到这个团体中的舒适感,你觉得用哪个词语可以最好地来形容你现在的状态。

在110的量表上,10代表最舒适、1代表最不舒适,你怎么评价你现在的感受?

是否有人可以谈论一下自己在这个团体中的感受?十、解释团体规则规则是什么?谁制定规则?

什么时候讨论规则?应当如何讨论规则?十一、解释术语

向小组成员解释一般术语的概念不因术语而导致讨论发生歧义4、恰当地运用几种游戏

同心协力:广西壮族和海南黎族的“竹竿舞”

集体作画,提高成员的合作精神突围与介入,使成员感受到凝聚力与压力赠送礼物

描述“我们的小组”总结

小组规范形成时期的游戏一定要围绕着增强凝聚力和包容别人进行,可以创造性地玩各种有趣的游戏;

但游戏结束后一定要有深入的分享,让组员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同时也要组员有足够的开放和包容心态。总结

在小组第一次聚会和规范逐步形成过程中,还要订立小组规则。

规则是大家充分讨论后的共识,有一定的约束性,在制定规则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小组规则是大家共同制定的,需要大家自觉遵守。但规则也应该有充分的弹性,在具体处境下只要组员同意也可以修改。案例六、七:P174

第九章小组中期

二、小组冲突时的工作

包容、冷静、理性、分享、稳定、焦点回归

工作者应该认为冲突是很正常的现象,是小组的自然整合过程,不一定是坏事,绝大部分小组都会经过这一

阶段,处理得当,坏事会变成好事的。千万不要一有冲突就如临大敌,好像“眼睛里揉不得沙子”,非要把矛盾公开化,迅速解决不可。包容

原因有两点:

其一,没有冲突的小组是不存在的,冲突是小组的正常现象;

其二,许多矛盾是可以自生自灭的,有时矛盾不公开化,反而有利于矛盾的解决,若不加思考就将冲突公开化甚至上纲上线,可能不利于矛盾的解决。

有些冲突是要解决在萌芽状态的。冷静

不做冲动的反应

让冲突在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化解,许多冲突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会自生自灭的。

善于利用冲突,冷静分析,循循善诱。遇到冲突时,工作员应该冷静和敏锐地觉察出问题症结所在,不宜有威胁、指责、挑衅或惩罚的行为。冲突有其积极的意义,工作者必须协助成员使用冲突,其方法是澄清冲突的本质,支持和协助成员去解决冲突所带来的紧张情绪。理性

所谓理性就是无偏见,就是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冲突。

这种冲突无论是成员之间的,还使成员对工作者的,都应该持有“公心”。分享

分享的含义很广,包括工作者能够体验他人的感受和情绪,分享他人的痛苦、快乐等。

工作者只有懂得分享,才会认真关注每一个组员的实际困难和他们的思想、情绪,也才会对他们提供实质性的援助。稳定

面对冲突,工作者为了整个小组的稳定,应该尽可能协调各种矛盾。在冲突阶段工作者应该以大局为重,表现出高超的协调能力,因为此时成员把工作者放在了“矛盾的焦点”位置,他们会把各种不满、指责、攻击等情感莫名其妙地发泄到工作者身上,这时工作者应该表现出高度的同理、诚恳和接纳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小组渡过危机期,顺利进入成熟期。焦点回归

就是把问题抛回给小组成员,让他们自我解决。

工作者不担任最终的决策者,而是一位提醒者和鼓励思考的媒介,他用启发性与示范性的表达以鼓励成员发表不同的看法,让任何引起争议的话题能透过共同的参与达成共识,也就是创造一个以小组为焦点的问题解决情境。游戏

认清价值观、修正信念的游戏价值拍卖、鳄鱼河、冰海沉船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互换、角色冲突其他

退却压制多数原则妥协团体整合,达成共识

(二)小组成熟阶段的工作1.对小组进行引导

3

它是指社工通过对小组提出建议和

忠告等方式,协助和引导小组,向既定的目标迈进,并最终实现小组的任务目标。(1)忠告

它是指在小组开展活动前,社工向组员提出原则性的建议和要求,并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提醒组员们注意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该注意的事项。

(2)咨询

它是指社工对来自组员的疑虑和困惑等问题,进行及时地解答,并最大限度地为组员们提供有用的信息。

2.为小组提供支持

(1)激发小组的内在动力,鼓励小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2)帮助组员解决互动中出现的问题;

(3)帮助组员解决互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3.适当地开展小组互动游戏(1)依赖游戏(2)探索自我游戏(3)自我表达游戏

第十章小组后期二、组员情绪反应否定

组员:一是无视即将结束的事实,继续采用一贯的方式互动;或明显的缺勤和冷淡

工作者处理:适当地肯定和揭露组员的情绪,告知有关经验,以淡化分离感受。

“到了快分别的时候了,大家似乎都有些恋恋不舍,小组过程中有过许多难忘的经历,此时大家可能会有一种失落感,也许谈一谈比闷在心里好过一些。”愤怒

组员:故意缺勤、迟到或早退,却仍然关心小组事物;故意忘掉工作者布置的任务;抱怨工作者的宣告中止。

工作者处理:工作员对有不满情绪的组员采取接纳的态度,而非直接的回击,可避免矛盾激化。用以退为进的方法让组员有个缓解自身情绪的余地,让组员能静下心来,对自己的表现做出恰当的自我评估。退化

组员:表现出依赖与退缩的行为,想以此来提醒工作者小组目标仍未达到、任务仍未完成、解散小组是不明智的和不适宜的。工作者处理:指出此类组员行为背后的含义,协助其客观地认识、评价不可避免要出现的小组分别的事实。压抑

组员:感性的组员会表现出忧伤、流泪,或对小组活动的反应呆滞、提不起兴趣或保持沉默工作者处理:与组员一起表达彼此对小组完结的感受,肯定组员在小组中

的成长、小组中良好亲密的关系、愉快的小组经验等,鼓励组员离组后与他人建立密切及愉快的关系,将目光投向未来,为离组后独立面对生活做准备。

接受最后经历的阶段讨论分享愉快的经验感受

协助组员回顾他们在小组中取得的成果

以欢送会等形式终结

祝福与道别、提醒保密、收集意见2、评估的分类

研究性的小组评估可以分为:

过程评估:又叫形成行评估,指的是对小组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组员的表现评估,

社工的表现和技巧评估等。

结果评估:通过收集组员对小组内容、工作方法、社工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以监测小组是否完成了其预定目标。

3、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评估可以指导干预方向,使得干预行动一直围绕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顺利进行。

第二,评估可以帮助社工和组员明白在小组过程中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实现的程度。

第三,评估为组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表达自己对小组的满意度和不满意度。

第四,评估可以帮助社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以后的干预提供依据和改进方向。

第五,对机构而言,小组评估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提高整个机构的服务质量提供了经验和资料,为机构的培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第三节工作者在结束阶段的任务工作者在结束阶段的任务有很多,其主要目标是巩固小组工作的成果,并帮助小组成员独立的、有成果地离开小组工作。

其重中之重是保持组员的正面经验并应用于其生活中,处理组员分离的情绪和感受,进行转介和评估。1、保持组员的小组经验

此阶段工作者可以利用很多方法来帮助组员达到这个目标:

模拟练习树立信心肯定正面感受跟进寻求他人支持鼓励独立比较两幅图,哪个孩子以后更有信心?

2

、处理分离的情绪与感受在处理组员离别情绪方面,目的并非是消除组员所有的负面情绪,而是协助组员认识及面对客观现实,建立对事实和即将面对的新环境的正面和积极的态度,运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去适应新环境。3、转介

工作者需要了解有关转介的程序和准则,了解其他机构的相关资源,并且同其他机构建立服务联系网络。在转介前,要使小组成员对此转介机构有所了解和准备,从而最大限度地适应该机构的服务。在工作者与小组成员对转介的需要达成一致的认识之后,才可进行转介服务。

转介完成后,社工与小组成员之间最好保持相应的联系,以进一步把握转介后的状况和成效。如果转介失败,或成员不能从新的服务机构中得到所需,他们应告知工作者以尽快采取措施。4

、评估

在小组评估中常用的方法有面谈方式、记录方式、精确的测量工具、问卷或评估表

这些可以纳入到小组结束活动的一部分。面谈方式

非正式的评估方法,是由工作者或专门的观察人员以小组或个人的方式与成员进行面谈,从而对小组工作进行了解,做出评估。面谈方式

非正式的评估方法,是由工作者或专门的观察人员以小组或个人的方式与成员进行面谈,从而对小组工作进行了解,做出评估。

文字记录指在小组进行的过程中,由专门记录人员将小组过程做摘要记录或逐字记录。

视听记录就是用录音或录影的方式将小组过程记录下来,然后再由工作

者或评估人员根据这些记录对小组做出评估。精确测量工具

个人行为改变的测量、小组改变的测量、环境改变的测量

第十二章

儿童小组工作3、儿童的问题

(1)环境伤害(网搜图片)贫穷:实现权利的最大障碍(生存权)污染:疾病营养:

趋势:营养不良(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营养过剩(发达地区)后果:营养不良影响身心发展;营养过剩人际交往困难、自卑、融入群体障碍

童工:贫困地区多见(2)发展障碍

学习压力:A、社会原因(文化传统、社会竞争、家庭结构、教育理念);B、策略(自主学习、创造精神)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

代际冲突:A、定义(两代人因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差异导致矛盾);B、类型(差异和冲突、无差异和无冲突)同伴交往:A、练习社会交往、提高交往技能;B、完善个性、发展行为、健康身心

道德发展:内化社会规则:社会公德(责任感、尊重他人)

低龄犯罪: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综合治理)

特殊境况:性侵害、流浪乞讨、吸毒及艾滋病影响和感染

第十三章老年小组工作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概念一.老年期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一般称老年群体中60~69岁的人为低龄老年人,70~79岁的人为中龄老年人,80岁以上的人为高龄老年人。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在身体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心理需求等方面都有不一样的特点。许多低龄老人并不需要特别的服务,而大部分高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需要一些社会服务。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在服务规划和提供上要做特别的考虑。二.老年人的需要

包括: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如重新就业工作、外出旅游等)、社会参与(如意愿表达、利益维护等)、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排等(如子女生活、财产处置、后事操办等)。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概念三.老年人的问题老年人问题,是由老化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包括因个人的老化而导致的问题,以及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问题。

1.由老年人的特殊情况而产生的老年人自身的社会问题,称之为老龄问题的人道主义方面的问题。2.由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上升,而导致的人口年龄化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问题,国际上称之为老龄问题在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国民寿命延长与老年慢性病增加;

(2)家庭结构改变与无人照顾老人增加(“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增加);(3)工业化都市的迅速发展与老人生活环境的恶化;

(4)教育文化进步与严重的代际隔阂;(5)医药发达与老人医疗费用负担;

(6)老人闲暇的增多与社会交往的

减少。

四.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

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既包括那些“空巢”(独居)、残疾、困难和高龄老人,也包括一般的健康老人,还有外围人群或组织机构。

我国老年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五.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1.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

在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要认真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学习有关老年学的知识,以便消除社会中认为做老年人的工作没有太大价值、对老人厌恶、歧视的错误理解和认识。2.反移情是老年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做老年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出现反移情,不仅会表现为对老人特别不好,缺乏耐心和关怀,还会表现为对老人过度保护,想要“拯救”老人。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注意反移情问题,时常反思自己对老人的反应。3.老年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自我意识与自我督导

在做老年人辅导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审视自己对老年人、对垂死和死亡的感受,首先要把自己的问题梳理好。

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概念

4.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多学科合作做老人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从事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培养团队工作能力。懂得协调、配合不同的学科共同开展老人服务工作,才能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老年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1.缅怀往事疗法

是指社会工作者引导老人回顾以往成功的事、过往的兴趣及痛苦的经历等,从而帮助老人完成“自我完整”的人生任务。此方法对于老人的抑郁症、自尊和社会化有积极的作用。2.人生回顾疗法

人生回顾疗法的重点既有一生中的正性事件,也有负性事件。它的目的是重新建构老人对人生历程一的感悟,使老人现在的生活更满意,更有建设性。在实施人生回顾疗法时,特别注意前测(建立评估基线)和后测(评估介入的效果)两个环节。第四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3.验证疗法

验证疗法是尊重头脑混乱的老人所感知的世界,运用他所感知的现实,而不是照顾人或社会工作者感知的现实,了解老人想表达什么。明白老人行为的意义,而不是让老人意识到现实是什么样,是应用验证疗法的要旨。验证疗法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对改善患痴呆症老人的行为和情感状态有成效,但它还是一个尚在实践中验证的疗法。

二.老年小组工作方法

1.老年人小组工作的独特之处首先,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老人在身体上的不便和知觉方面的限制。其次,还领者自始自终都要扮演一个比较积极的角色。

第三,老人小组工作的节奏要比年

轻人的小组慢许多。

2.专门适用于老年人的小组(1)现实辨识小组

现实辩识小组的成员一般是有轻度到中度认知混乱的老人,通过环境中的一些提示,帮助他们确认时间、方位或者是人。现实辨识小组一般是在护理院、医院或者成人日间护理设施中开办。

(2)动机激发小组

动机激发小组的目的就是要激发那些不再对眼前或将来感兴趣或投入的老人。小组活动是通过愉悦的活动,帮助老人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摆脱一直满脑子装的都是自己和自己的麻烦的状况。

第四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3.注意事项

包括:尊重老人的自决权,平衡好对小组和对个别组员所负的责任,尊重保密权,对老人造成伤害时采取介入措施等。

三.老年机构照顾1.老年机构照顾理论

包括:选择、优化与补偿理论和延续理论。前者注重采取措施抵消随着老人身体功能的减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老人减少选择的活动,把能力和精力重点放在少数能掌控的事情上,在这些事情上尽可能发挥最佳功能,并辅之以补偿措施。后者则强调老人在内在品性、爱好上的延续和外在的物理与社会环境方面的延续。在机构服务与环境能契合老人的内在与外在的延续性需要的情况下,老人便能对照顾机构的生活有良好的适应。2.老年机构照顾的实务模式(1)爱登选择模式

是摒弃养老机构僵化的院舍管理方式,倡导“家居”型的院舍环境和人性化的生活安排。其要点是:①认为孤独和无助造成了长期机构照顾的大部分问题;②建立一个“人性化居住”模式;③充实日常生活;④不强调自上而下的科层制权威等。第四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住房与服务模式

其要点是:①认为理想的居住环境应当与家类似,有私人空间;②对空间的使用和照顾工作的安排,这方面要比家居环境多一些限制,但也在最大限度内给老人提供选择和自由;③服务的性质及可获得性。总之,这一模式认为越容易得到服务,照顾就越好。

(3)以延续理论和选择、优化与补偿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模式

是要最大限度地发展给老人的照顾,最大限度地增加老人的选择余地,从而达到使老年人延年益寿的目的。四.老年社区照顾

老年人社区照顾主要分为医疗性照顾和社会性照顾两部分。医疗性照顾主要由医学专业的人负责实施,社会工作者工作的重点是社会性照顾。目前,社区照顾正在由服务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即基于服务对象的需求来提供服务。

社区照顾的步骤是:

1.了解本地社区老年人的基本需求。2.制订相应的服务方案。

3.落实服务方案并追踪和评估服务的结果。

扩展阅读:党小组工作总结

第四党支部第一党小组201*年度工作总结

在201*年里,第一党小组在支部的关心和领导下,团结一致、勤奋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工作主线,以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及时落实和完成了中心党委和支部部署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来源:)

坚持理论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下发和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两个条例》等材料,并在三次党小组会议上讨论学习心得,使党员和群众充分认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党的一系列重大决议精神。并要求每名党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在会议上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并进行思想汇报。在组织学习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学习效果,用会议精神来指导实际工作,把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通过讨论,加强了同志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了党小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发挥党小组的先锋模范作用

201*年是任务十分艰巨的一年。本小组成员所在的X处和XX处工作任务都十分繁重。受中心处室职能调整和改革的影响,两个处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XXX同志新任XX处长,对XX工作不是很熟悉,但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通过强化学习,如参加XXX党校学习等,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挑战。XXX同志和XXX同志作为XX处长和副处长,通过细化财务预算、加强培训和学习、强化服务意识和加强中心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使XX处工作非但没受影响,而是迅速跃上新的台阶,得到了中心领导肯定和全中心群众的认可。XX处承担了XX部“XXXXXXXXXX”和“XXXXXXXX”两大项目,任务繁重;同时在今年机构改革中,处室职能和人员都面临着重大调整。在面临巨大挑战的情况下,小组成员XXX、XXX、XX和XX等同志积极配合处长,出色的完成了项目,使项目工作得到了XXX部XXX领导的重视和肯定,争取到了XXXX投资规模在下一年度扩大一倍,并在XXX部首次成立了专门的XXXX机构;在机构改革中,这些同志能以中心利益为重,坚决支持和执行中心的改革方案,维护了中心改革大

局。由此可以看出,党小组和小组成员充分发挥了基层党小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圆满完成201*年工作任务和开创良好的工作新局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认真做好组织工作

党小组积极开展了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工作。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同志进行提前教育,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针对他们的思想和工作表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党史、党的基本知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以及怎样争取做一名共产党员的教育等。同时,做好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教育和考察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同志及时组织党小组会议对民主评议。今年党小组分别就推荐XX同志为入党积极分子和XXX同志按期转为正式共产党员等事召开了两次党小组会议,按照当事人自我评议,党小组讨论和民主评议,最后形成小组意见的程序,并向支部汇报。目前XXX同志已经光荣的成为了一名正式共产党员,在业务上积极配合处长,成了中心财务工作的中坚力量。XXX同志也在思想上和业务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成长为业务骨干。

四、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

民主生活会是我们党的一项政治生活,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与我们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分不开的。本年度结合发展新党员和小组活动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主生活会。在会上,大家都能够结合自己工作岗位,对照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深刻剖析自己,做到客观、坦诚,讲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达到了找出问题、弄清思想、团结同志的目的。

总之,本年度我们小组比较圆满的落实和完成了中心党委和支部安排的各项工作,小组的活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收效显著,全体小组成员也在一年中取得很大进步。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小组成员所在的处室人员少,业务繁重,没有时间开展更多形式更多样的活动。以后的工作中,要通过开展更加灵活多样的活动来强化和发挥基层党小组的作用。

请上级领导及时批评指正。

第一党小组201*年12月26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组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组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组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60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