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市商务局201*年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工作总结
广汉市商务局
201*年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工作总结
201*年7月省政府川府发[201*]58号文件出台后,我局及时由局长江涛同志带队到省商务厅向省厅领导汇报我局的各项商务工作,了解了省商务厅各处室的情况,明确了各分管副局长直接联系省商务厅分管领导,各职能科室也直接与省商务厅的各处室加强沟通,及时了解掌握省上的最新要求,并要求各科室加强业务学习,尽快熟悉掌握了“扩权强县”后的工作职责。省商务厅谢开华厅长及相关处室也到广汉进行了专题调研。
扩权强县四年来:我市的商务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商务工作,一些下放的权力还需要全部落实到位,并配套相应的政策措施。
一、有力推动了我市商务工作的迅速发展
扩权强县后,我市外贸发展迅速,201*年进出口3.4亿美元,其中出口:2.42亿万美元,201*年进出口7.27亿美元,其中出口2.56亿美元、201*年1-6月进出口5.09亿美元,其中出口1.85亿美元,预计今年进出口达9亿,力争达10亿美元。
外资审批方面:实际利用外资从201*年1183.3万美元
上升到201*年3150万美元。
国内贸易:以“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为理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万村千乡”农家店覆盖100%的乡镇和60%的行政村,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金额累计达到2.1亿元,销售台数逾9201*台。各类市场在我市相继落实开建,逐步构建起大开放、大流通、大服务的现代商务工作新格局。
二、扩权强县后,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
扩权强县后,减少了管理层次,省商务厅的政策信息直接到我局,我局能直接参加省商务厅的会议、培训,我局对政策掌握更透彻、准确、全面,上下沟通更便利,提高了行政效率,信息反馈更及时,对企业的服务更到位,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扩权强县后,各项权力落实情况
我局能直接参加省商务厅举办的外贸、外资各项会议、培训,涉及外贸的政策也能直接到我局,我局能够将我市企业情况及时上报省商务厅。
绝大部份专项资金项目能够直接上报受理,部份专项资金项目需通过市州上报。
外资审批方面存在的问题:3000万美元以下的国家鼓励类、允许类项目的外资审批权下放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没
2有下放“合同、章程审批专用章”,还无法完全自行审批外资项目;由于省上对于涉及外资项目审批的单位下放权限不一致,造成外资项目入驻时有关手续审批的复杂和繁琐。如扩权强县后发改、商务、环保等部门相应的下放了审批权,但技监、工商、外管等仍没有放权,还需在德阳办理。
二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扩展阅读:关于我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情况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确定对户县、韩城等15个县(市)实施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三年来,效果究竟如何,围绕这一问题,最近我们深入省级有关部门,以及华县、凤翔等试点县进行了跟踪调研。
一、扩权强县(市)改革效果良好
调研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我省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行政效能。调查发现,扩权改革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减少了项目审批的层次和环节,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行政效能,有效避免了管理效率递减。三年多来,15个扩权县(市)直接办理的审批、核准、备案类项目逐年大幅增加。比如,华县金钼集团移民新村项目,从201*年提出立项到开工,仅仅用了10天时间,而此前这类项目一般需要8个月到一年时间。与老百姓利益直接相关的证照,在县(市)可直接办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随着权限的逐步扩大,扩权县(市)政府,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工作作风、服务质量,以及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省级职能部门与扩权县(市)之间的业务对接关系渐趋理顺,扩权县(市)从省上获得项目信息的机会、以及申报项目成功率也有了一定提高,一批事关扩权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好项目,如华县丁二醇项目,凤翔县污水处理厂及排污主管网建设项目等,被列入全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对推动扩权县(市)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二)县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年15个扩权县(市)GDP平均增幅达17%,201*201*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及深度影响下,平均增幅仍高达18.5%和1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和1.2个百分点,其中凤翔、韩城等4县(市)去年增幅在16%以上,高陵县增幅高达27.1%。201*年,扩权县(市)GDP超过100亿元的,由201*年的3个增加到201*年的5个。华县县域经济总量由扩权前的37.25亿元,增加到201*年的6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扩权前的201*年2.67亿元,提升到201*年的4.88亿元,年均递增25%。调查发现,随着扩权改革的深入推进,扩权县(市)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额大幅提升。201*年,凤翔县县城新区、长青等“一区八园”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带动县域工业化进程加快、水平不断提升。神木县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化工、载能、建材为骨干,特色鲜明的县域工业体系。该县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中,一举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改写了我省没有全国百强县的历史。到目前,我省进入西部百强的县由201*年第一届的1个,扩大到201*年第十届的11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由最初的一个也没有,扩大到现在有神木、府谷、靖边等3个县。(三)促进扩权县(市)深化县情定位,科学调整发展战略。调查发现,扩权改革后,各扩权县(市)积极谋划和调整发展战略,着力把扩权的政策优势,转化为推进县域经济再上台阶的强大动力。凤翔县提出,以“百亿甲醇、百亿二电、百亿东岭、百亿西凤”项目为支撑,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实现“撤县建市,跨入西部百强,建设关中明星城市”目标。华县确立了做大做强钼产业、精细化工业、石板材加工业、菜畜果产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的发展战略。(四)县域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招商引资成绩斐然。扩权改革后,随着扩权县(市)获得愈来愈多的审批权限,以及投资管理权限,带来的投资洼地效应也进一步显现。调研中,扩权县(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扩权改革明显提高了县级政府的地位,强化了县(市)对外开放的整体形象,已成为县域对外招商的金字招牌。201*年西洽会上,15个扩权县(市)抓住商机,展示产业优势,推介项目招商,取得了显著成效。凤翔县当年签定招商项目30个,引资总额高达93.5亿元,取得历史性突破。华县引进9大循环经济产业47个项目入驻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近65亿元,荣获201*年度“陕西省招商引资先进县”、“渭南市项目建设先进县”称号。
(五)城乡统筹能力普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明显增强。调查中,各地普遍反映,通过扩权改革,他们不断加大县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破解“城乡分治”难题。201*年,15个扩权县(市)城镇化率平均值达44.8%,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其中高陵、神木、靖边、韩城城镇化率超过50%,神木县高达60.6%。凤翔县坚持以规划引领建设,在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的基础上,通过经营土地、捆绑项目资金、无形资产运作等方式,三年累计投资10亿元,实施100多个城建项目,旧城得到全面改造,新区建设全方位推进,县城功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局面日渐成型。随着扩权县(市)财力的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也显著提升。据调查,15个扩权县(市)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增幅,连续三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年,华县、吴起等试点县农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上年增长20%以上。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我省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总体进展良好,但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仍不够到位,支持力度依然不够大。省级有些职能部门和一些设区市,对扩权强县(市)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仍不够到位,把《决定》规定的一些本应下放的管理权限没有真正放下去,下放的权力也是“虚”多“实”少,导致部分扩权政策难以落实或落实不畅。甚至一些设区市对扩权县(市)的支持力度不增反减。比如,对扩权县(市)申报的、需要市上资金配套的项目,一些地市不愿承担配套责任。另一方面,有的扩权县(市)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等、靠、要”思想,工作责任心不够强、劲头也不够大,开展工作缺乏创造性;有的甚至在认识上产生误区,认为扩权后,省里要另眼看待,给开小灶,偏吃偏喝,一味强调“重点支持”、“特殊照顾”。个别扩权县(市)因怕失去设区市的支持,不敢放手用权,工作推进力度不大,导致扩权强县(市)改革进展不够平衡。
(二)缺乏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扩权执行力度不够。到目前为止,除环保、物价等省级部门和个别设区市,制定了贯彻落实《决定》的实施意见外,大部分省级部门和设区市,尚未制定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致使省市县三级业务对接出现“挂空档”现象。有的省级部门和设区市目前仍然沿用“老套路”安排工作。更值得重视的是,一些厅局的处室同志办事时,依然要求扩权县(市)出具设区市的相关文件和证明。一些应该下放到县(市)的管理及审批权限,没有真正下放,仍需到市里办理,扩权政策执行不够到位。有些地方“两头热、中间冷”现象比较突出,致使一些扩权县(市)左右为难。调查中,扩权县干部群众最迫切的心愿之一,就是盼望省政府扩权《决定》提出的、项目计划单列等政策,能够落实到位。(三)新旧体制交错,关系难以理顺。由于扩权县(市)扩大的主要是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而人事权仍在市上,使得多数扩权县(市)在处理与市上的关系时,喜忧参半,行动上进退维谷。本应直接向省申报的事项,扩权县(市)同时还需向所在设区市申报,形成一文两报。参加了省里的会议,还要马不停蹄地参加市里同类会议,由原来的“一头跑”变成“两头跑”,有些事情变得更为繁琐。
(四)垂直管理部门放权定位不甚明晰。税务、金融、土地、工商等垂直管理部门,对扩权县(市)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些部门行政管理体制特殊,扩权政策无法适用和体现,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实。比如,金融部门对县上批复、核准、备案的项目基本不予认同,仍要求提供县以上部门的立项文件。扩权县(市)建设用地指标,也是如此,县乡反映强烈。垂直部门的管理权限如何定位,如何放权,亟待进一步研究和明确。三、搞好扩权改革的对策建议
扩权强县(市)改革要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扩权放权力度,认真加以推进。
(一)加大放权力度,在制定完善实施细则基础上进一步扩权放权。一是制定完善实施细则。建议省政府责成省级有关部门按照扩权《决定》要求,尽快研究出台与《决定》相配套、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已出台实施细则的,应结合试点情况,进一步增强操作性。各设区市政府及部门,亦应研究制定扩权《实施方案》或《意见》,注重操作性,搞好对接,抓好落实。二是进一步扩权放权。按照“责权统一、能放就放、创新突破”的思路,借鉴外省扩权放权经验,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扩权的领域、范围及事项名录,一一落实到位。三是扩大试点范围。可在全省再选择7-10个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较强的县(市)进行扩权试点,促其加快发展。
(二)加大扶持力度,激发扩权县(市)发展活力潜力。一是省上尽快建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扩权县(市)优势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以及节能减排等项目建设。二是省市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尤其在项目布局、资金安排、税收管理、用地、矿权管理、以及园区建设等方面,向扩权县(市)倾斜。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全省发展战略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省市发展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三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规范的转移支付资金来源,促使扩权县(市)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内生动力。四是借鉴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经验,对部分扩权试点县(市)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激发扩权县(市)发展潜力。
(三)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一是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省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扩权改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建立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扩权改革试点工作,纳入省级部门及设区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制定考核实施细则,力促扩权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扩权县(市)引入试点竞争和退出机制。四是创新方式,切实加强监管。定期不定期对省级相关部门、各设区市、以及扩权县(市),贯彻落实扩权《决定》情况,进行督查指导,确保扩权改革试点顺利推进。
(四)加强培训指导,努力实现扩权政策有效对接。省级有关部门和各设区市,应结合各自放权事项,有针对性地对扩权县(市)相关部门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切实加强业务指导和服务,使扩权县(市)政府及部门,熟悉并掌握省级职能部门的工作业务,以及操作程序、流程,强化其行权能力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提升政策水平及工作能力,以用足用活扩权政策,确保各项扩权政策贯彻落实,取得实效。
(五)推进相关领域配套改革,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在继续推进扩权强县(市)改革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大扩权相关领域改革力度,尤其应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审批制度、县域金融管理体制、土地使用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在减少政府审批事项,促进职能转变,改进工作作风及工作方式等方面,下更大的气力,逐步理顺条块关系,为试点县(市)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四、需要研究探讨的几个问题
一是在搞好“强”县扩权试点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弱”县扩权强县改革模式。从我省及全国许多省份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看,目前选择的扩权试点县(市),基本上都是侧重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这样选择,有其合理性,可以促进经济基础好的县(市)率先再上台阶,但不利于探索相对落后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我们认为,经济欠发达的“弱县”扩权走强,更值得重点关注。为此建议,我省在搞好现有综合实力较强县(市)扩权改革试点的同时,今后亦应考虑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进行试点。通过“弱县”“扩权”,实现“强县”目标,全面体现扩权强县(市)改革的政策效应。二是积极探索开展扩权强镇试点。镇是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加速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我们认为,在搞好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的同时,应在全省选择部分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条件较为成熟的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进一步释放乡镇政府的活力和潜能。通过扩权强镇,辐射带动全省镇域经济发展,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加快西部强省建设进程。三是探索省直管县(市)体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201*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从目前我省及全国大多省份实施财政省直管县,以及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看,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省直管县(市)体制。我们认为,我省应整合扩权强县(市)、以及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政策,在先期试点的两类37个县(市)中,选择部分县(市),进行全面的省直管县(市)改革试点,使其基本形成省直管县(市)体制雏形,为推行省直管县(市)行政体制探索经验,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省直管县(市)的体制。
四是积极创造条件,调整行政区划,增设地级市、县级市数量。据调查了解,与我省毗邻的四川和山西省,多年来积极创造条件,调整行政区划,增加地级市和县级市数量,以新增地级市、县级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增强。目前,四川省县级市达14个,山西省县级市11个。而我省仅有韩城、华阴、兴平等3个县级市。我们建议:在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顺利推进,逐步做大做强重点扩权县(市)的基础上,可对部分县(市)的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划进行适当调整,增加地级市和县级市数量,促进地级市、县(市)布局优化升级。先期可在关中等条件较好的地区试点,对关中大县撤县设区、设市,经济强县(市)可直接升为地级市,并对新设立的地级市、县级市(区),给予重点扶持,全面提升我省城镇(市)化水平。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广汉市商务局201*年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广汉市商务局201*年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