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农农场关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进两新组织的实施意见
古农农场关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进“两新”组织的实施意见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新型经济组织、新型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不断增多,“两新”组织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亟待跟进。为更好地服务全场经济、社会建设,推动综治工作向深度、广度发展,充分发挥“两新”组织保持社会稳定、维护治安秩序的作用,现就推进我场综治工作进“两新”组织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县综治委有关要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投资、谁负责”的原则,充分调动“两新”组织参加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场“两新”组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水平,努力使“两新”组织中的违法犯罪活动、群体性事件得到有效预防,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事故明显减少,周边治安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古农农场开发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投资、谁负责”的原则。
2、坚持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原则。3、坚持规范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4、坚持量力而为、因地制宜的原则。
三、加强“两新”组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机构建设(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两新”组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使“两新”组织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加大督导力度,建立工作责任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对本辖区“两新”组织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指导、检查与考核。
(二)强化管理责任。农场综治委与“两新”组织签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作为考核该单位综治工作的主要依据,分别抓好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综治机构的建设,指导“两新”组织完善综治工作机制,健全工作制度。
(三)落实工作责任。“两新”组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实行“法人代表负责制”。“两新”组织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对本单位发生的治安和安全生产问题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经济和行政责任。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列入企业或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尽好自己的责”。
(四)健全组织机构。“两新”组织要设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领导办事机构,用工人员在100人以下的“两新”组织配备综治工作联络员,100人以上的建立综治工作站,并配备专门工作人员从事综治工作。
四、坚持齐抓共管,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综治牵头,派出所、司法、民政、村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解决“两新”组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提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工作措施,不断增强对“两新”组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明确部门任务,规范管理平台。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归口管理”原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做好“服务、指导、监督、管理”等工作,推进“两新”组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落实。综治、司法部门要加强对“两新”组织矛盾纠纷排查的指导和员工的法制教育。派出所要帮助“两新”组织落实流动人口管理、治安巡逻等工作措施,督促其整改内部治安隐患,加强防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要不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处置的培训,使一些基本的治安案件能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切实发挥社会管理职能。劳动保障部门要督促“两新”组织规范用工行为,落实劳动保护措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督促“两新”组织落实各类安全生产措施,切实减少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服务意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综治办要主动调查了解“两新”组织综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业主的意见和要求,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情况,共同做好“两新”组织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派出所要在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的同时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两新”组织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活动,针对其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隐患提出工作建议,引导其诚实守信经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两新”组织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其他有关部门帮助妥善处理“两新”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资等问题引起的纠纷,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保护职工合法权益。通过各部门共同努力,形成党政领导,综治牵头,部门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
五、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一)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定期排查、及时疏导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引导员工通过内部调解组织调处纠纷或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事件的发生。加强信息沟通,指定专(兼)职信息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
(二)建立门卫值班和治安巡逻制度。健全安全保卫机构,固定专人做好门卫值班,规范交接班程序,严格出入登记。对重要部门和重点部位坚持24小时巡逻,相邻的“两新”组织可尝试联合值班巡逻。
(三)建立流动、暂住人口管理制度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制度。要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内部员工和进出单位的流动人员的管理,建立内部员工档案,实行流动人员台账管理,确保单位内部安全。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的法制意识和守法观念。配合司法、公安等部门做好刑释解教人员、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管理、教育、挽救和转化工作,落实帮教措施,积极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四)加强法制宣传。综治办要结合普法宣传定期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两新”组织可结合本行业特点定期聘请公安、消防、环保、安全生产、税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为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五)落实治安防范措施。在协助、配合公安机关打击单位内部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针对本单位的性质、特点和对防范工作的特殊要求,以防盗、防抢、防火、防破坏、防泄密、防事故为重点,落实防范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要害部位以及易燃易爆物品、剧毒有害物品的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六)加大科技防范力度。树立“科技保平安、投资创平安”意识,加大防范设施投入,在重要部门和要害部位安装防盗装置,提高物防、技防水平。有条件的单位应联网报警装置和电视监控装置,不断提高治安防范能力。六、建立奖惩机制,确保“两新”组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严格考评考核。将“两新”组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综治工作的考评内容,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对“两新”组织进行治安综合治理检查评比活动时,应加强与“两新”组织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的协调沟通,加强情况通报,要保证“两新”组织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二)坚持奖惩兑现。对工作措施落实、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农场综治委给予表彰奖励;对成绩显著的,由农场综治委推荐,县综治委或党委、政府予以表彰奖励,并由县授予“平安单位”称号。农场有关部门在对“两新”组织评选综合性荣誉称号和对法定代表人评先授奖时,应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和依据。
(三)严格责任追究。对不重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导致内部治安秩序混乱或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或发生严重刑事案件的“两新”组织及其责任人,综治办将情况报送县级综治委和公安、工商、银行等部门,有关部门视情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两新”组织及其责任人进行处罚,促其整改。
福建省国营古农农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年6月4日
扩展阅读:古农农场“两新组织”管理服务调研报告
古农农场“两新”组织管理服务调研报告
“两新”组织,是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无论是新经济组织还是新社会组织,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既依法享有各种权益,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要在国家法规规定之下依法经营,依法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古农农场自1990年创办工业区以来,历届领导注重招商引资,强化项目建设,加快园区建设,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投资吸引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场(区)内已落户各类工业企业118家,其中,外资企业45家,注册资金1.5亿美元;内资企业73家,注册资金14.6亿元;已投产企业有86家,上规模企业30家,成为长泰县三大重点工业区之一。古农农场“两新”组织的数量逐年快速增长,成为影响农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做实做细两新组织发展的优化服务管理工作,将使我场企业劳动关系更加稳定、环境关系更加协调、社会关系更加和谐。
一、现状和问题:当前,“两新”组织服务管理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两新”组织负责人认识不够。部分企业业主只是更多的注重经济效益,对社会治安和稳定工作重视不够,对稳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缺乏做好综治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建立两新党组织工作缺乏思考,缺少行动,无论是在扩大“两新”组织综治工作覆盖面,还是发展综治组织在两新组织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都还有差距。二是“两新”组织中的人员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多数“两新”组织为合伙制或公司制,人员来去自由,“跳槽”频繁,人员管理动态性强,而且办公场所也不稳定,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不固定;平时的普法宣传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等相对滞后,给社会和谐稳定造成很大压力。三是“两新”组织中的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严重不均衡。有的“两新”组织在多年实践和深入调研中,不断丰富基层组织活动,达到了组织与企业互促双赢的良好效果,如鸿泰塑胶、长石工材等企业;大多数“两新”组织规模小、从业人员少,同时,缺人才、少经费、无场所等问题也相对突出,而且由于其行业特点决定其从业人员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联系业务,造成各种活动难组织,有的“两新”组织虽然建立组织,但开展工作不够正常,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不适应“两新”组织的特点,作用发挥的不明显。四是督促检查不到位。为了落实好各项工作,县委、县政府与乡镇和县直机关单位都签订了许多目标责任书,这些责任书还未延伸到“两新”组织中去,因此工作责任靠的不实,目标任务不明确,要干啥、怎么干不清楚,平时的督查考核也不到位,因此,对“两新”组织的管理游离于各项管理之外,落实维护稳定、化解社会矛盾、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强。五是职能部门的管理服务不到位。对“两新”组织应按“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但职能部门重发展轻管理,没有做到即为“两新”组织提供良好的服务,又严格依法规范从事各项活动,成为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
二、措施和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场切实把社会管理的项目创新纳入全局工作,高度重视项目实施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周密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场综治副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各成员单位,明确各自职责,精心部署实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丰富组织载体。1、认真制定普遍建立综治、党团、工会组织行动规划。根据新经济组织在组织结构、用人制度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多样性、复杂性,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制定普遍建立综治组织组织行动规划,着力破解组建难问题,不断夯实新经济组织综治、党团、工会组织基层基础。2、深入开展综治、党团、工会组织组建集中行动。组织实施“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组建行动,采用规模企业“单独建”、中小企业“联合建”等灵活多样的组建方式,努力实现新经济组织普遍建立综治、党团、工会组织。3、积极发挥基层综治组织组织作用。注重创新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和活动载体,在新经济组织中积极开展活动,发挥思想政治上的导向作用,生产经营上的模范作用,依法经营上的促进作用,联系职工上的桥梁作用。
今年以来我场已在天星陶瓷设立企业综治工作站;新成立恒裕达等3个企业党支部,共有12个“两新”组织基层党支部;共有45家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尚有83家企业未建立工会组织,3个企业工会即将建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三是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组织实施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推进工程,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组织推进主体作用,促进劳动关系双方互利共赢、共谋发展;探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激励措施,为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和提高职工工资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积极探索职业化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引导支持企业和工会广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推动工资集体协商顺利实施。
四是依法规范用工。农场综治办联合派出所、商会等部门定期进企业举行普法讲座以及简易劳动合同签订培训会,督促企业签订并执行劳动合同;农场调解委员会积极做好辖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201*年共调解劳资纠纷6起,推动企业建立良好的工资发放监控机制,企业无拖欠工人工资现象,营造良好用工氛围;农场企管科指导并监督企业建立包括合同签订、工资分配、工时、休息休假、劳动保护、保险福利制度、职工奖惩办法以及企业内部的消防、治安、生产、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将规章制度向劳动部门报备;指导企业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在制定具体的生产规范中,明确规定劳动保护的特殊保护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与工作强度,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五是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服务社会就是回报社会,我场充分发挥商会、陶瓷协会等社会组织“面广、人多、线长”的优势,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扶困、助学等慈善事业,提高了农场人民的医疗卫生、教育发展、社会保障水平,也提高了企业的形象,缓解了与企业当地居民的矛盾。201*-201*的五年来,古农农场商会组织农场各企业在救灾抗灾,扶贫帮困和捐资助学等方面共捐资100多万元还积极配合各部门,积极开展包括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就业等各种帮扶活动。如坚持每年春节向农场贫困老党员、残疾人、孤寡老人送物送钱;201*年10月,古农农场中小学搬入新的教学楼,当时在教学方面的内部设施的配置方面存在一定的资金困难,农场商会企业家们踊跃捐款,筹集到了7万多元的资金;201*年底,农场陶瓷协会企业家们又免费地为农场小学所有的老师以及所有的孩子发放一套校服等。
三、建议和打算:对“两新”组织的服务与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认真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各地管理的成功经验,建立一定示范基地,不断宣传探索,使管理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对于新社会组织要从登记管理和日常管理入手,要深入对新社会组织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加强法律规范建设,进一步完善规定,做到既为新社会组织提供良好的服务,又严格依法规范新社会组织从事所登记的各项活动。
一、注重引导,推动“两新”组织培育壮大。一是强化认识引导。“两新”组织对于提升经济总量,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强化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和谐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此,要十分重视“两新”组织的发展,将“两新”组织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将“两新”组织管理纳入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和党建工作,在年度工作中,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各级上下在认识上要高度一致,各尽其责支持“两新”组织发展,形成“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坚持分类指导,简化办事程序,并通过财政扶持、税收减免、信贷优惠、开通绿色通道等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非公经济,鼓励兴办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三是强化信息引导。及时掌握“两新”组织需求,依托有关渠道,及时发布高质量信息。二、突出管理,规范“两新”组织管理秩序。坚持从两个方面抓好“两新”组织的管理。一方面,党委、政府把“两新”组织作为社会管理中的一个基本单元与政企事业单位同等看待,按照分级负责管理的原则,实施统筹管理。一方面,落实登记管理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业务管理体制。一是依法按制度管理。按照“两新”组织经营性质、类别和所处地域、行业等,层层落实管理责任,签订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实施年度目标管理考核。邀请民政、工商、税务、工商联以及政法部门对辖区“两新”组织负责人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知识的集中培训,针对部分“两新”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健全各种内部管理制度。二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登记管理机关要负责对“两新”组织进行“准入”管理和执法监督,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对“两新”组织进行日常业务管理。三是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主动深入“两新”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及时通报经济犯罪新动向、新方法,增强“两新”组织的自我防范能力,有效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三、重点帮助,打造“两新”组织特色品牌。一是优化环境。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生命线”,制定出台优化发展环境的相关制度,深入开展优化环境联合检查、治理,为“两新”组织发展奠定基础。二是高效服务。要通过整合服务力量,完善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模式,主动为“两新”组织提供高效服务。三是打造品牌,我场“两新”组织门类不多,布局合理,要通过多种引导和帮扶措施助推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各自优势的特色品牌,实现他们自身能动发展,也为农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四、建设完善“两新”组织管理长效机制。一是继续加强组织建设,将党团、综治、工会组织建设延伸到“两新”组织之中。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两新”组织发展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两新”组织重大问题协调联络制度、治安形势分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平安创建、执法监督检查等多种制度。三是落实保障激励措施。对“两新”组织中的法人代表、知名人士分别提名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候选人,政治上多关心,提高政治待遇;对一些社会团体实施财政资助政策;对在招商引资中做出贡献的组织及法人代表实行奖励。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初步构建我场“两新”组织管理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两新”组织管理格局。
201*年古农农场工业总产值16.48亿元,年均增长35.5%,税收3985万元,年均增长31.35%,工业产值和财政税收民营企业分别占据农场工业企业的65%,成为农场各类经济主体中贡献份额最大的经济成份,也是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保增长,加快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和支撑点。在新经济组织快速发展的同时,古农农场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主动履行职能,落实责任目标,实化工作措施,把“两新”组织的服务管理落到实处。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古农农场关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进两新组织的实施意见》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古农农场关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进两新组织的实施意见: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