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总结
科技带来服务,服务推动发展
-----灌南县科技局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总结
现代服务业在我国兴起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与世界发达经济体相比具有一定的阶段超前性,是依托信息技术的阶段性成果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是信息和知识含量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它有别于传统服务业,其突出的特点是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
自20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的科技服务业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自主创新、产业化”的方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新灌南工作的总体部署,积极开拓进取,在科技对接、成果转化、产业延伸、网络建设、科技服务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一、完善创业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实施江苏省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不断完善我局的科技创业服务功能,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1、招商引资工作常抓不懈
我们坚持将招商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创业园的优惠政策、创业环境和超值服务,积极引进高科技含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原始创新的项目。历届科技洽谈会签约项目严格注重“三高两低”要求,精心准备、反复筛选。我局自身几年来完成招商引资工业项目6项。其中大盛板业、东森科技是我县近几年来引进的重大工业项目,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今年上半年,大盛板业新投入367万元用于实施农林生物质工程项目,省配套100万元,并新投入技改和厂区固定资产工290万元;东森科技新上设备和厂区建设新上200万元。同时,大盛板业正准备投资5000万元建设留言板生产线项目,正在进行项目调研和考察工作,东森科技准备投资201*万元上马绝缘板项目,目前正在考察生产线。
2、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种咨询和项目申报服务
一是积极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服务。邀请专家为相关企业开展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培训。二是积极组织、协助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针对企业不了解科技计划以及不知道如何申报项目的现状,我们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并帮助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同时在内部加强团结和谐,形成工作合力。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领导间的和谐。进一步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强化股室之间、干部职工之间的团结协作。通过沟通、配合与扶持,强化了科技局与企业间的通力合作,形成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科技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今年以来,我县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9项,获得国家级立项的项目2项、省级项目8项、县级项目立项21项。围绕中药材和林木两个重点支柱产业扩大科技成果项目推广覆盖面,组织推广许多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项目。
3、加强学习培训,构建服务平台
①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打造学习型机关。专题学习了国家和省科技大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知识等,并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科技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学习使干部职工转变了观念,为迎接新任务、新挑战树立了坚定的信心。通过走出去学习考察、组织干部职工集体学习形式,不断激发干部职工自学热情,使机关干部职工适时更新科技业务知识,提高驾驭科技管理工作的本领。
②加强科技信息宣传,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进一步加强对科技信息宣传队伍的学习培训,提高科技宣传队伍的素质,为科技宣传奠定人才基础。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宣传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宣传工作,在不断提高全民科技意识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科技工作显示度,使科技宣传向纵深化发展。止目前,灌南县科技局网站已发布信息38条,点击率近40000次。
③强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信息化来强化服务手段,不断完善科技局网站功能,应对企业、乡镇及社会的要求,以强化信息沟通为中心,以服务基层、社会为宗旨,不断更新服务内容,推进我局信息化建设,实现从联网到办公服务平台的跨越。加强完善民营企业联系制度,科技局每个股室负责联系2家民营科技企业,从科技计划立项、新产品申报、科技成果鉴定以及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等方面予以支持,从而增强了广大企业职工对自主创新的理解和参与科技创新的意识,促进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撰写有问题、有建议的调研报告,供上级领导参阅,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
二、突出自主创新,促进科技兴企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县科技兴企的重要任务。我局以知识产权工作为抓手,以提高专利申请量为目标,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
1、多渠道、多角度地进行调研,掌握各乡镇和企业科技状况及最新发展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一是由局长亲自带队深入规模以上企业对其企业发展现状、产品技术水平、项目研发情况和知识产权现状等方面进行详细调研,撰写了我县授权专利及其实施情况、科技兴企等调研报告;二是采取座谈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与各乡镇抓科技副职、企业负责人及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分析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探讨如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增强社会公众创新意识。一是以“知识产权宣传周”为契机,对我县专利技术或产品进行展览;二是组织企业负责人及局内有关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知识产权培训班,增强企业负责人知识产权意识,查找企业产品与专利申请的结合点,提高我县企业专利拥有量和质量;三是召开全县知识产权工作会。会议上印发了县政府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文件,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从促进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出发,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知识产权工作;四是为企业赠送《中国知识产权报》。止到10月份,今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20项专利,获批12项。平时经常有人打电话咨询专利如何申请,工作开展的很顺利。
三、加强产学研结合、引进中介服务机构
1、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在扶持科技型企业方面提供强大的人才、技术、项目支持;加大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力度,整合各项资源,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构筑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我局与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的发展以知识和技术的力量推波助澜。
2、自从政府出台了鼓励科技人员利用自有专利、专有技术等科技成果和资金兴办民营科技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我县技术市场日益活跃,全县已有各类技术贸易机构6家,从业人员65人,近5年技术贸易合同成交额达到250万元。科技中介根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引进企业需求的社会优秀服务机构入住,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我们还将引进相关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管理咨询公司等多家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以方便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动。
总体来说,我县的科技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总体实力以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们一定会做好本职工作,将我县的科技服务业提高到新的层次。
扩展阅读:关于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西湖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
区人大常委会:
为配合本次常委会审议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日前,区人大常委会吴兴根副主任带领财经工委相关同志,先后赴区发改局、商贸旅游局、财政局、科技局、招商局、统计局、三墩镇、灵隐街道等14个单位,对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评价
近年来,区政府坚持以发展三大经济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职能部门和镇街的共同努力,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201*年年底,我区共有服务业法人单位7300多家,占全区法人单位总数的77%;201*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10.04亿元,占全区GDP的75.3%;201*年以三大经济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对我区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达81.5%。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积极营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近年来,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鼓励扶持“三大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在继续强化社区服务、文化、体育、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同时,重点支持和发展八大门类,即:休闲旅游业、商贸物流业、信息服务与软件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文化服务业、房地产业与楼宇经济、金融服务业。确定了加快我区重点支持的八大门类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扶植力度。并大力强化政府服务,对重点骨干企业和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在用地、用房、用人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切实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二)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区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着力盘活用好现有存量资源。通过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抓住区内高校搬迁和工业企业外迁的机遇,积极调整用地性质,并用好矿山治理、土地整理、10%留用地等土地资源,优先用于现代服务业发展。通过加快重点区块建设,加大三大集镇、浙大科技园、科技经济区块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的力度,增加科研和商业用地,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的空间进一步得到拓展。据招商部门调查数据反映,截至201*年年底,我区已建楼宇65幢(其中6幢为单位办公用房或高新区招商楼宇),实际为我区招商的楼宇有59幢,目前实际可招商楼宇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在已入驻企业的45幢楼宇中,在我区纳税20家企业以上的有36幢。
(三)坚持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主导招商引资。从招商部门提供的资料来看,201*年全年引进内资现代服务业项目1266个,占内资引进项目1400个总数的90.42%;到位资金104.17亿元,占区外到位资金115.55亿元总额的90.15%。引进外资现代服务业项目41个,占外资引进项目48个总数的85.42%;合同外资31935万美元,占合同外资33582万美元总额的95.1%。以上数据充分说明,现代服务业在招商引资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引进的项目产业结构也更趋合理。
(四)坚持突出重点,发挥区位优势,现代服务业集聚效益明显。我区现代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地理位置、商务环境和基础设施有先天优势的城区街道,尤其是灵隐、翠苑、西溪、北山四个街道。据统计部门统计,仅四个街道就有服务业法人单位近5200家,占全区服务业法人单位总量的71.2%;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61亿元,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76.7%。街道区位优势明显,同时发展也各具特色。西溪街道主要发展批发零售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翠苑街道辖区内有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则重点推进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和技术服务等产业发展;灵隐街道则因浙江大学、肯德基浙江总部、世贸中心等大型服务业单位在其辖区内,大力发展教育业和住宿餐饮业;而北山街道作为省级行政中心的所在地,使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成为其发展服务业的主导行业。二、存在问题(一)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协调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一是全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导机构未发挥作用。201*年我区发文成立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但至今没有召开过一次会议来研究布置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虽然设在区发改局,但没有专门科室和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综合协调管理职能作用没有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现代服务业的健康、规范、有序发展。二是现代服务业行业归口管理的体制不完善。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区科技局一个部门现在分管现代服务业中的信息软件业、文化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两大门类,任务很重,人手却相对紧张;另外的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门类都没有明确哪个主管部门负责在抓。三是反映现代服务业运行情况的统计工作比较薄弱。虽然区政府根据杭州市对现代服务业的统计分类,把现代服务业定为八大门类,但是由于现在执行的统计方法制度与杭州市现代服务业统计方法有差异,难以全面掌握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和系统分析、预测、监测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而无法为政府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此外,镇街统计人员力量的薄弱,也影响了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开展。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有待夯实。一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划有待落实。规划是发展的龙头。目前各镇街和部门都在自主发展现代服务业,缺少一个统一布局的发展规划以及在发展规划指导下结合控制性详规的分年度实施计划。同时,在调研中有关单位还反映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扶持政策还不够明细,操作性还不够强,扶持力度还不够大,政策兑现周期较长,扶持发展的重点不够突出等。二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空间资源受限。10%留用地项目是我区农村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最主要平台空间,由于受10%留用地农转用指标分配限制,10%留用地发展项目难以得到落实。据了解,我区目前可核发留用地指标5625亩,其中市国土资源局已核发(包括预支)指标共计2905亩,约占可核发面积的52%左右,而拿到农转用指标的批准项目只有707亩左右,仅占已核发留用地指标面积的24%左右。以上数据说明,我区留用地发展项目的开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另据我们调查了解,目前之江地区空间资源缺乏,可供招商的楼宇资源较少,只有10%留用地项目的江口大厦约1.1万方面积的楼宇可供招商,区域内没有建成的高档次、高品位办公商贸楼群。三是黄龙国际商务区核心区块的楼宇内企业入驻率已达92%,可供招商的空余楼宇资源也不多。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空间、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一是空间结构不够均衡。全区服务业企业中占总额90%多的服务业增加值和占总数80%多的企业,全都集中在仅占全区面积10%的主城区的街道,这些街道大量的土地被省市机关、高校和居民住宅所占用,可供引进服务业或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商业办公大楼等十分有限,制约着街道服务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留下、三墩及之江地区占区域面积广,发展空间较大,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这些地区的发展潜力有待更深度的挖掘。西溪湿地公园内将近18万平方米的商业用房,还待开发利用。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从税收情况来看,201*年我区房地产业上交地方税收7.34亿元,占现代服务业贡献地税的比重为34%,房地产业占据了现代服务业的主导地位。房地产税收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要实现“以三大经济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保持在80%以上”的目标难度较大。另外从产业规模来看,201*年仅限额以上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增加值就达69.82亿元,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33.2%,而这些单位对财政的贡献率相对较小。
三、意见建议(一)建立健全协调引导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一是完善现代服务业管理体制。根据工作需要和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完善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切实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工作的领导和协调。鉴于现代服务业覆盖面广、工作多、任务重,领导小组办公室应配置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具体工作,充分发挥其综合协调管理的职能。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八大门类,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对口管理、协同合作,从而形成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分工配合、覆盖服务业八大门类的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如例会制度、调研制度、项目推进会制度等,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完善考核体系,加大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目标考核力度,充分调动镇街及有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加强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要建立切合我区实际的现代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建议在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中实行“四统一”,即统计方法统一,就是要执行以统计部门制订的法定统计方法制度;统计主体统一,就是要以镇街为统计主体进行统计,要切实行使以块为主、部门协调、属地管理的服务业统计体系;统计对象统一,就是要以“在地统计”为原则,即统计单位严格以实际经营地为准,确定统计范围;统计口径统一,就是现代服务业的统计数据由区统计局进行统一管理发布。此外,区统计部门要积极探索与工商、财政、地税、国税等部门信息资料共享机制,以确保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各镇街和社区也应配齐配强统计人员,做好各项统计工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监测、预测、分析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各部门自行开展的专项统计调查,有关统计数据在上报前,报统计局审核备案。(二)制订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一是加快制订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从我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环境、机遇等出发,进一步明确整体思路、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及发展举措,编制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并要注重增强规划执行的刚性和引导作用;同时要在发展规划指导下制订分年度实施计划,确保现代服务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二是完善扶持现代服务业政策。根据形势发展及时修订完善扶持政策,做到扶持力度大,透明性高,操作性强,便于宣传和兑现。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要重点突出,应结合我区区情特点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明确发展带有西湖特色的重点门类、重点行业的扶持重点。(三)切实做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拓展文章。要大力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和资源,结合道路有机更新和辖区高校搬迁,争取规划更多的公建用地,进一步优化空间利用模式。积极推进工业企业搬迁,整合盘活现有楼宇厂房资源,加快腾笼换鸟和“优二进三”步伐。完善现有楼宇资源动态管理系统,举办楼宇专场推介会,落实楼宇招商责任制,积极引进税源型服务业企业。针对10%留用地农转用指标落实难等问题,建议也要实行解决问题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核化的工作要求;要集全区之力协调攻关、合力攻坚,多渠道、全方位向上争取,切实保障现代服务业发展用地需求。(四)努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结构和档次。积极引进大型综合性旅游项目和综合性商贸项目,打造旅游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发挥产业项目的集聚效应。依托高校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深化区校合作,推进“一街、两带、六园”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开发利用湿地公园商业用房,优化湿地公园经营业态,丰富旅游产品,提升西溪湿地旅游休闲品牌和影响力。加大商贸服务业财政投入,大力改造提升农贸市场和商品专业市场,积极培育商贸特色街区。编制并实施全区群山游步道贯通建设规划,加强旅游业与农业互动开发,提升各类休闲基地档次。提升黄龙国际商务区向周边辐射能力,打造在全市领先的高税收的“现代服务业楼宇集聚区”。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科技局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科技局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