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文献综述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文献综述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5:12:31 | 移动端: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文献综述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文献综述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文献综述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服务贸易蓬勃发展。其发展速度已经超过国际商品贸易。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是整个服务贸易研究的基础,其建设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是对前人有关服务贸易统计的工作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发展,它的结构以及我国的服务贸易统计进行综述。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BOP统计;GATS统计;二元构架;模式4统计

一、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发展

在前资本主义时代,虽然在某些历史时期有过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统计调查活动,但尚无科学的、系统的经济统计。

19世纪中叶以后,产业革命的升级和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国家间统计的系统交流和比较成为必需,遂催生了国际统计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了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贸易总协定为支柱的世界经济体系,而与这一经济体系相联系的是以国民核算体系(SNA)为核心的一整套经济统计制度及其实践。

1995年1月生效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列举了4种服务提供方式,将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以下4种模式:①跨境供应②境外消费③商业存在④自然人移动。

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等6个参与机构的配合下,于201*年编写《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手册》从GATS归纳的服务4种提供方式出发,对SNA在地原则了局部突破,完成了国际服务贸易统计范围从属地原则到属人原则的变化,构建了BOP服务统计和FATS统计互为补充的服务贸易统计二元构架。

二、服务贸易统计二元构架

用“BOP服务贸易统计+FATS统计”的二元架构去落实GATS要求涵盖的4种提供方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简化的策略是:1)如果国外附属机构非常接近于商业存在实体的概念,可通过FATS统计获取有关第3种服务提供方式的信息。2)就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交易而言,BPM5规定的BOP统计已然涵盖了第1、2种服务提供方式的全部和第4种服务提供方式的一部分。

三、GATS模式4服务贸易的统计

BOP统计和FATS统计对模式4的核算仅提供了部分范围。因此,针对模式4的自然人服务贸易统计是需要进一步开发的领域。对模式4内容进行统计需要两方面数据:一个是通过模式4自然人流动(流量)并在国外暂时存在(存量)的人数,另一个是在该模式下提供服务的价值。

四、中国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我国现行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是根据IMF《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中的定义所建立起来的,即BOP统计体系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全面、客观采集到我国服务贸易收支数据的统计体系。为适应WTO对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要求,我国今后也必然要与GATS统计体系接轨。为此,我国统计工作者应深入研究GATS统计体系的内在精神,借鉴国外在服务贸易统计方面的经验,规范和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统计。

扩展阅读:国际服务贸易期末文献综述

中印服务贸易综合竞争力之比较

摘要: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加强,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越来

越成为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来,“金砖四国”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四国中,又属中印两国的发展最值得关注,在研究中印两国的文献资料中,我们发现关注度最高的就是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在这些文献资料中,我们注意到学者们关注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就是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第二,就是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之比较;第三,针对中印服务贸易发展的差距,为中国提高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以这三个方面为线索,对研究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中国印度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文献综述

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亚洲两个相互竞争非常激烈的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更是存在许多相似性,201*年中国GDP排名世界第三,印度排名第十二位,虽然在GDP总量上两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两国的人均GDP都很靠后,中国排名第97位,印度137位。近些年随着中印两国对外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迅速崛起,“金砖四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中国和印度分别以“中国制造”和软件外包而闻名,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同时认识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背后的实质,许多学者对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经济竞争力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的焦点主要有:一、中印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二,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三,针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提出改革措施。

一,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980年以来,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开始上升,但呈现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1980年代的快速上升和1990年代以来的徘徊上升,印度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相对中国来说一直保持稳定上升。如果仅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来衡量,似乎印度服务业总体上比中国发达,印度已经率先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后工业社会)。但是印度服务业比重比中国高并不能说明印度服务业总体上比中国发达。魏作磊(201*)认为,中国服务业比重低是由于更快的工业发展速度导致,而印度服务业比重高是由于工业发展相对较慢所致。尽管印度的服务业比重高于中国,但是其农业增加值和农业就业人数仍然远远超过了服务业,大量农村贫困人口仍是印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业就业比重的下降是步入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的必要条件。虽然印度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较快,但和中国一样,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落后的农业仍然是整个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印度距离服务经济社会的路程还很遥远,印度不可能跨过工业化而直接进入服务经济社会。

杨广(201*)研究发现,1998-201*年的10年间,中国与印度服务贸易总体上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丁平、徐松(201*)研究认为,这与两国都大力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息息相关。

从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的角度看,中国服务贸易总额虽然不断扩大,却出现了连续10年的贸易逆差,印度服务贸易在201*年以前也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但是之后开始出现顺差。与中国相比,虽然印度服务出口的总额低于中国,但其出口增长速度却较快。同时,从服务出口占本国总出口的比重来看,中印两国差距较大。丁平、徐松(201*)认为,印度服务出口的迅速增长,得益于其服务业的大力支持,印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其服务贸易的发展。

从服务贸易在本国经济中的地位来看,1998年以来两国服务贸易占GDP的比重都在不断提高,印度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中国。杨广(201*)认为,服务贸易在印度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重要,而对于中国来说,商品贸易则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中国制造”和印度的服务贸易闻名世界的原因。

进一步从服务贸易进出口比重、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速、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的角度对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内部构成发展现状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服务贸易的出口比重方面,运输、旅游、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务服务是印度服务贸易的主要部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与商务服务业都属于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魏作磊(201*)认为,这两大服务业行业在印度的快速发展说明技术对印度服务业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强,其中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印度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201*-201*年间,运输和旅游业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且旅游业比重下降幅度较大。与之相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继续保持传统优势,比重略为上升,一直处于第一大出口部门的位置。而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比重中,运输、旅游、其他商务服务一直是最主要的三个出口部门,201*年旅游业占据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半壁江山,之后逐渐下降,但仍旧是中国第一大出口部门。传统服务业仍占据两国服务业的主要部分,这表明两国服务业的层次从总体上看仍然较低。

从服务贸易的进口比重看,运输、旅游、其他商务服务是印度的三大进口部门,旅游比重稍微下降,运输业比重逐渐上升,其他商务服务比重上升较快。在中国服务贸易的进口比重中,也是以运输、旅游、其他商务服务为三大进口部门,7年间,运输业比重逐渐上升,取代旅游业成为最大的进口部门,其他商务服务业比重也略有上升,旅游业比重下降较快。从服务贸易内部各部门出口增速上看,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运输业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最快的3个部门,其他部门除通讯服务业外增速都保持在10%以上。印度各出口部门增速差别较大,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是印度出口增速最快的两个部门,但是建筑服务、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却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这表明中国服务业部门总体出口增速比印度要快。进口部门中,中国各部门增速相对较为均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是中国进口增速较快的3个部门,其他部门都有10%以上的增长速度。印度的其他商务服务业进口增速最快,金融服务进口持续减少。从中国服务贸易的差额上看,旅游、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总体上表现为顺差,且顺差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总体表现为顺差,但顺差不断缩小。通讯服务在201*年之前是顺差,但之后一直表现为逆差,运输服务一直处于逆差。从印度服务贸易的差额上看,旅游、通讯、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总体上表现为顺差,且顺差在不断扩大,其中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顺差递增最快,金融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分别在201*年从逆差转为顺差,且差额不断扩大。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差额总体表现为顺差,但印度服务贸易各部门发展不均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表现突出。

二、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国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在国际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尤其是进入1990年代以来,服务贸易更是以高于商品贸易的速度快速增长。在全球服务贸易兴起的背景下,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也保持了快速增长,但从增长速度上看,中国的服务出口增长比印度快。

从在全世界的地位来看,1982年以来中国占全世界GDP比重不断上升,而印度占全世界GDP比重变化趋势不明显。随着中国占世界GDP比重的上升,中国占全世界服务出口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尽管印度占世界GDP比重徘徊不前,但是印度占全世界服务出口比重却有上升趋势。但是这一比重不仅低于本国GDP占全球的比重,同时也远低于中国占全世界的比重。因此,从整个服务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来看,中国服务业的分量更重。魏作磊(201*)研究认为,和中国相比,服务出口在印度国民经济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而中国商品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从服务出口的内部构成来看,计算机与信息服务、旅游、交通运输和其他商务服务是印度的主要出口行业。而旅游、其他商务服务和交通运输业是中国的主要服务出口部门,在服务出口的内部各行业中,印度的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业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其中主要是IT服务及服务外包(即ITESBPO,ITenabledservices.BusinessProcessOutsourcing)。同样在服务出口的内部各行业中,中国的其他商务服务业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这些行业主要包括广告、咨询、审计、会计、法律等现代生产服务业,对比中印两国的服务出口结构可以看出,交通运输都是两国的主要逆差部门,旅游业都是两国的主要顺差部门。魏作磊(201*)认为,和中国相比,印度的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业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中国的其他商务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则明显高于印度。

衡量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国际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其国际市场占有率,即该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总出口的比例,它反映了一国服务出口的整体竞争力。1998年以来,两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总出口的比重都有上升趋势,表明两国服务出口在世界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丁平、徐松(201*)认为,这与两国都大力推行对外开放政策,扩大服务贸易有关。中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总出口的比重一直高于印度,但两国差距有缩小的迹象,但是,中国商品出口在世界的影响力要远高于印度。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反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反映了相对于世界市场由其他国家所供应的一种产品,本国生产的同种产品是处于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的程度。杨广(201*)研究后认为,从总体上看,中国服务贸易不具有比较优势,中国服务贸易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总体竞争力较弱,处于国际竞争的劣势地位,且改善速度较慢,而印度贸易竞争力指数则改善速度较快,表明印度在保持服务贸易高速发展的同时,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也得到了相应提升。

从服务贸易各行业来看,行业竞争力差异较大,中国在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新兴行业普遍处于竞争劣势。印度的行业竞争力总体上优于我国,在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一些新兴行业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杨广(201*)研究后认为,我国的技术、资本、知识型服务产业十分薄弱,国际竞争力亟需进一步提升。

杨广(201*)研究后发现,两国的旅游业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运输业、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竞争力都比较弱。中国的其他商务服务业具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印度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竞争力较强。两国的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的比较优势地位正好相反,印度的一些现代服务业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要优于我国。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RCA)是能反映一国产品或服务的出口与世界产品或服务平均出口水平进行比较的一个指标。从服务贸易总体的RCA的比较来看,中国和印度的差距比较明显,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很弱,而印度的服务贸易表现出很强的比较优势。从服务贸易RCA分项比较来看,中国在旅游业方面比较优势明显,而在其他商业服务和运输业方面上,中国的比较优势不显著。

丁平、徐松(201*)认为,虽然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份额比印度要大,但服务贸易的总体竞争力却比印度低。中国在传统的旅游服务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印度则在其他商业服务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两国在运输服务上都不具有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较弱,并且印度的劣势更为显著。

三、提升中国服务竞争力的措施

从以上综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虽然在服务贸易总量上超过印度,各部门发展相对均衡,在国际上影响力也比印度高,但是中国服务贸易并不具有比较竞争优势,且增长速度较慢,尤其是技术密集型部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层次仍然较低,发展依靠的主要是传统密集型行业,这对于中国服务贸易长远发展极为不利。而且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缺乏完善可靠的市场环境和相关立法,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相关人才也欠缺。借鉴印度通过优化结构发展服务业,从而使整个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经验,我们提出以下改善措施:(一)大力培养服务贸易人才

目前,中国面临着高素质人才的短缺和流失,应加快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大力培养复合型、国际型的服务业人才。要加强国内服务业人力资源的保护,通过优惠政策增强国内服务业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同时加快服务产业硬、软件建设和投入,特别是服务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以此来不断增强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二)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市场

要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市场,依靠技术进步促进消费性服务业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化,通过使企业现存的大量内在化的服务不断外在化,来实现增加生产者需求,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三)有效发挥政府在环境创造和行业导向上的作用

政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应对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实施政策支持,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同时,应该对具有战略意义或处于幼稚期的服务业实施适当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可靠的市场体系,完善管理规则,提高市场交易的可靠性,限制垄断,尤其是行政垄断,为服务业在竞争中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吸引外资的力度,在与外国同行的竞争与合作中迅速提升服务水平。此外,在服务业的发展中,要引导服务业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相结合,提升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抓住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交叉,积极发展生产型服务。

四、结论

本文主要就中印两国近年来的服务贸易总体现状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从总体上看,两国服务贸易发展都非常迅速,中国服务业比印度发达,中国在服务贸易总量上超过印度,在世界市场上的影响力要高于印度,发展相对均衡,但并不具有竞争优势,且改善速度也较为缓慢。相对而言,印度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技术密集型部门表现突出,而中国则比较逊色,政府需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吸引海外人才,培养更多相关人才,加强相关立法鼓励外资和私人资本投资相关产业,建立完善可靠的市场体系。在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印度表现出一定的领先性,在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一些新兴行业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印度通过调整服务贸易结构逐渐改善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印度服务业之所以给人以发达的印象,魏作磊(201*)认为,主要是工业发展缓慢衬托出来的。而中国服务业发展之所以给人以落后的印象,关键是工业发展速度太快而掩盖掉了。对中印两国服务业更切合实际的认识应该是印度服务业相对本国工业发展更快,而中国服务业相对本国工业发展较慢。

参考文献

[1]丁平、徐松,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第8期。[2]魏作磊,中国与印度服务业发展比较,国际贸易问题(201*年3月)第24卷第3期。[3]杨广,中印服务贸易发展比较之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第2期。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文献综述》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文献综述: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文献综述》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6246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