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汇报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汇报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5:20:37 | 移动端: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汇报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汇报

隆阳区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强化行政服务、优化经

济发展软环境”工作汇报

按照区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文化局的工作实际,针对“强化行政服务、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紧紧围绕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更好的服从和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路。将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作为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在巩固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规范自身行为,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

自201*年6月全市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隆阳区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西部)》及全市示范区创建规划的要求,稳妥、有序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对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西部)》6个大项26个小项,隆阳区已基本完成23项,未完成3项(文化站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网上三馆建设)。各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效。

1.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区图书馆、文化馆均已达到部颁

三级以上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设置率达100%,乡镇(街道)、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含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服务点)共配置27个,设置率达71%,规范化电子阅览室建设已配置电脑777台。

2.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大力实施文化惠民示范村、数字电影、送戏下乡、送科技文化下乡、循环书报进农村等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文化项目。依托商贸旅游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哀牢犁耙会、潞江泼水节、兰博会、篮球赛等民间活动,人均参加文体活动时间每周达3小时以上,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电影、每年看2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3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区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实现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有15个乡镇,199个村已建立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

3.公共文化组织支撑方面:成立了区级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先后下发了《隆阳区示范区实施方案》等7个关于加强文化建设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及通知。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办文化初具规模,已有民营文艺团体2个、从业人员35人,民间文艺社团13个、从业人员320人;有文艺团队12个,文艺队216个。201*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90万元乡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文化站和文化室建设;每年安排80万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近3年来,全区文化事业支出经费分别为890万元、1060万元、1368万元,增长幅度为15%、14%和

22%,文化支出增长幅度比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分别高1个、4个和8个百分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全部达到3个或以上;309个村(社区)均配有财政补贴的文化助理员。

4.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方面:实行文化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5.其他方面:体制机制建设、课题研究、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和涉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均稳步推进,基本达到了创建任务要求。

(二)、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严格执行公示的文化市场行政审批项目,对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不再列入审批范围。坚决实行文化行政审批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的规定,坚持实行“窗口首问负责制”和“办证帮办制”,热情为群众提供法规咨询。严格规定和执行办事时限,对符合现行法规不需要进行公示的文化经营项目,在申报手续、开办条件齐全的前提下,缩短办理时限,对需要向社会公示的文化经营项目,在按要求公示后,及时启动听证程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杜绝暗箱操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推行亮牌上岗,倡导微笑服务,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发生。

(三)、治理整顿文化市场,让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占领文化阵地。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方针,致力于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管理机制,规范经营行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

化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是重点施治,带动全局。在加强对文化市场全面监管的同时,牢牢抓住网络文化市场这个重点,对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要适时进行专项治理,查处大案要案。二是要辩证施治,疏堵结合。既严厉打击,更注重日常管理;既抓整顿,更抓繁荣;花大力气抓制度建设,抓法规培训,抓诚信教育,抓市场发展。三是依法施治,防止反弹。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执法的规章制度,防止非法经营活动的反弹。四是群防群治,巩固成果。在抓好自身队伍建设的同时,要争取广大群众支持和参与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强行风建设,紧密依靠群众,打击非法经营活动。

(四)、深入开展“打黄扫非”工作,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以查缴封堵政治性、邪教、淫秽色情、恐怖类音像制品和非法出版物为重点,加大对影响制品和出版物经营单位的查处力度。一是联合相关部门依法打击网吧、歌舞娱乐、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违规违法经营行为;二是会同工商、公安等部门取缔“黑网吧”、“黑游戏室”,严厉打击其他无证经营行为;三是加强对学校周边书报刊、音像制品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令下,我们紧紧围绕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的目标任务做了一些艰辛的努力和探索,但是,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求知、求乐的愿望更加强烈的形势和需求下,我们既感到优化

发展软环境工作大有可为,又深感责任重大。同时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局工作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区的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文化产品数量和文化服务的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设备落后;三是艺术创作力量薄弱、精品数量偏少;四是文化人才的教育培养任重道远;五是文化市场队伍建设力量薄弱,工作经费紧缺,技术监督管理措施与手段相对滞后,多部门联动机制不够畅通等矛盾难于适应文化市场发展的形式需要;六是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慢,规模偏小、总量偏少。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的工作开展中,我们将认真对照国家创建标准,逐条对照、梳理和解决,保证按期完成创建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提高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影响力。充分利用现有宣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全面铺开,提高示范区创建工作在全区的影响力;加强和省级、国家级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的沟通协调,将隆阳文化、隆阳区示范区创建亮点和特色进行深入报道和宣传,不断提高隆阳文化在省内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二)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软硬件建设力度。硬件方面:多方筹资,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度,确保在今年8月底前全部达标并投入使用;加快区级、乡镇、社区标准化公共电子阅

览室建设,将电子阅览室所需电脑及时配备到位;将农家书屋、乡镇自有图书、学校图书进行整合,新购部分电子图书,确保图书馆藏书量全面达标。软件方面: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农家书屋及公共电子阅览室使用与管理等制度建设方面的调研和探索,建立健全有关制度,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建设水平。

(三)促进城乡文化发展均衡化水平。整合项目和资源,加大对薄弱乡镇的倾斜。在工作中,挖掘各乡镇特别是薄弱乡镇的优势和潜力,在项目申报、项目安排、对外项目推介、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和支持,稳步提高硬件建设水平,打破城乡文化发展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

(四)积极扶持,做强做大文化产业。对永子公司等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将整合项目和资源给予扶持,做强做大,争取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7%以上。

隆阳区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二一二年六月七日

扩展阅读:关于优化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的评议报告

关于优化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的评议报告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下半年,市政协常委会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机关委室的政协委员,分成评议调研总课题组和7个评议小组,在市纪委、市优办的大力支持下,重点对市规划局、建设局、环保局、质监局、国土局、工商局、水利局等7个单位进行了评议调查。各评议调研组历时2个多月,深入到各区县(市)、有关部门单位和部分企业,采取问卷、座谈、个别走访、个案调查等形式,详细调查了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进一步改善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提出了意见和建议。9月15日至20日,主席会议成员和列席人员对初稿进行了认真审查修改。现就评议调查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的主要特点

自199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把此项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发展益阳经济的“一号工程”来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全市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取得了明显成效,来益投资的外商对益阳发展环境的满意率不断上升。201*年,我市在全省经济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测评中排名第五,仅次于长、株、潭、常四市,可以说,经济发展环境已经成为益阳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综合调查7个被评单位及有关部门的情况,我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行政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坚持集中、公开、透明的办事制度,市政务中心已进驻单位45家,占应进驻单位51家的88%,已进驻项目504个,占应进驻项目520个的97%,其中,35家为常驻窗口,7家为委托窗口,1家为定期窗口,2家为分厅。全市有8个县(市)区相继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行政服务网络。

(二)、投资软环境有了改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在税收、人才、信贷、土地等方面制定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先后出台了《益阳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七项制度》、《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实施意见》、《益阳市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办法(试行)》、《益阳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不准”》和《益阳市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员和监测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对行政执法、行政检查、行政审批、行政收费等行为进行了规范,执法环境与投资环境得到了明显优化。优化环境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的原则,对一些不符合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原则以及没有可操作性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实实在在为企业“松绑”。并对过去审批过程中部门和工作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审批前条件过多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解决。目前,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和实施主体逐步规范,审批时限进一步缩短。

(四)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对重点工程、重点企业实行“四个一”跟踪负责制,通过采取调查走访等形式,定期收集企业对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实行限时办理。健全损害经济发展环境黄牌警告及通报制度。近年来,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加大了打击力度,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在各级各部门及公务员中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近几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五)、舆论监督逐步加强。全市各新闻媒体将软环境建设的宣传和舆论监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我市出台的有关改善软环境的各类政策规定通过《益阳日报》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市民和企业监督;对软环境建设的好坏典型进行了宣传或曝光;纪检监察、市优办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对各类破坏软环境的行为进行了查处,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环境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二、七个被评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反映,7个被评单位在服务全市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期盼和投资者的愿望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主要的共性问题

1、玩权争利轻服务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一是部门权利利益化。有些部门在工作中考虑全市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大局问题上,过多地考虑本单位的权力和利益,以部门利益为重,在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发展条件的思路和措施上没有明显突破;有的干部甚至于玩弄特权,向企业索拿卡要;有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仍然存在有利的事争着干,无利的事互相推,尤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踢皮球”。表现在审批环节中“一站式”审批落实难,很多权力仍集中在部门手中。二是服务意识不强。企业反映一些职能部门存在着“管制多、服务少;检查多、帮助少;处罚多、关心少;摊派多、扶持少”等四多四少现象。目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在被评部门中还时有发生。有的对待基层和企业来办事的人员不是主动服务,排忧解难,而是摆架子,卖关子。三是大局意识不强。少数部门对投资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真正树立起亲商、安商、护商的理念。存在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单位忽视,部门领导高度重视、科室干部漠视的现象。一些实际操作的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工作标准不高,庸、懒、散、玩等现象或多或少存在。

2、行政审批环节依然过于繁琐。一是审批事项仍存在前条件多、手续复杂等问题。一些部门在审改过程中只是将同类项进行了合并,审批事项并没有实际减少。二是有些部门分工不明确,存在政出多门、互为前、推诿扯皮等现象。三是部分工作人员执行政策死板教条,缺乏主动性、灵活性,不能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的执行政策。四是有些部门的审批事项仍存在“体外循环”问题,在“中心”设立的办理窗口只是起到收件受理的作用,不仅增加了环节,而且延长了办理时限。五是并联审批制度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监管不力、执法不规范。政府投资项目中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三分离”的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不到位。投资与建设、建设与管理混为一体,行政行为直接融入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权力过度集中,在工程质量、财务管理、招投标等关键环节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难以实施有效监管。有的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不严格按程序办事,执法变成“关系化”,有的随意下达罚款任务;有些审批、许可执法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四乱”现象屡禁不止;审批的透明度不高,“暗箱操作”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罚款或收费不走法定程序,私下了结或个人说了算;甚至还有个别部门和单位以执法检查为名,行索拿卡要之实,强制收费,搭车收费。一些执法部门随意到企业进行各种检查,严重干扰和破坏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十分反感。此外,对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4、政策落实不到位。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但是,一些部门和单位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和文件打折扣,对本单位有利的就满腔热情地执行,不利的就想方设法变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相关部门对税费返还、征地拆迁补偿也没有及时落实。

(二)个案反映的主要内容

1、对市质监局工作的反映:一是行政执法检查多。存在多个业务科室、多批次陆续进同一企业检查的现象,增加了企业接待工作量。二是对待群众投诉处理不及时。比如,对房屋装饰材料质量问题的投诉案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处理、不过问,最后不了了之。三是行政处罚不规范。具体表现行政处罚案卷文书书写内容不具体、对处罚的后续处理无记录、处罚减免报告不规范、检测检验无采样记录单等。同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弹性过大,罚多罚少个人说了算。四是监管工作中,重特种设备的查处,轻食品安全监管。

2、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的反映:一是对违法违规建设监管还不到位。主要由于体制不顺,存在多头管理、权责不分的问题,导致有的未办理施工许可证、未经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审查擅自开工建设的事情发生。二是办事效率有待提高。不少企业反映报建手续繁琐,办结时间过长。三是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反映个别城管队员、质监人员文化和业务素质不高,执法简单粗暴,极个别人员有索拿卡要现象。

3、对市环保局工作的反映:一是环保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存在重大环境污染问题的查处迅速及时,而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噪音污染、小餐馆排污等小污染问题的查处还不够彻底,一些小污染问题处罚后还存在死灰复燃的情况。二是反映资阳、赫山两区有极个别执法人员利用自由裁量权弹性大这一权力,随意执法的极个别现象。

4、对市工商局工作的反映:一是市场监管与执法的力度还不够大。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集贸市场、中小学校周边地区的小商店,由于基层工商所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致使一些厂商把农村和学校视为推销积压商品的场所,以次充好,假药、假食品、假日用工业品充斥市场,坑农害农,“三无”玩具、“三无”食品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二是个别工商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工商部门停收两费以后,其职能也相应发生了明显变化,一些基层工商人员无所适从,感觉无事可做,工作松松垮垮,甚至个别人酒后执法,态度生硬,执法时不对群众做宣传解释,直接罚款了事;还有极个别人存在索拿和接受监管服务对象钱物、宴请、娱乐消费等现象,严重损害了工商队伍的整体形象。有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反映营业执照年度审验(年检)年检服务不到位。注册时由年检科修改的资料,第二年年检时又要重新修改,有时仅仅是一字之差,并不影响原文意思,而因为年检科要求修改致使企业每次年检时要多缴数百甚至一千多元费用。5、对市国土资源局工作的反映:一是行政审批把关不严。据反映,资阳区长春镇国土所在审查王裕林201*年12月15日申请的“村民私人建房用地申请书”中,对申请人“王裕林”的名字有明显改动痕迹的申请资料没有进行认真查对与核实就予以批准,导致目前房产纠纷不清。二是有的项目审批程序繁多,个别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熟练。据反映:今年3月中旬,某公司正式向市国土资源局提交申请办理政府划拨土地转工业用地手续,但国土部门要求企业先到市国土局提出申请,再由市国土局地籍科组织调查,核实地形情况,通过地籍科的例会后,再交纳评估费到益阳万源评估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地价评估,并由地产科组织进行调查审核,通过地产科的例会后出具相关文件方可进入政务中心国土窗口进行受理。此项目5月12日才进驻国土政务窗口受理。受理前要花两个月的时间,进政务窗口前审批程序太多、太烦琐。此外国土部门个别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水平跟不上国土工作发展的要求,对国家法律政策把握不准、不及时,有的甚至不熟悉,在受理业务时不能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使群众多走冤枉路。而且有的项目收费名目多,如一个房产的国土使用证,收费项目包括出让金、契税、营业税、印花税、发证费和交易服务费等等。三是相关服务还有待改善。比如用地单位办理土地测绘业务,只能到指定的市国土局二级机构国土资源规划设计测绘院进行土地测绘,因为只有此测绘单位才有国土部门的地籍测绘图或宗地图、现状图等相关档案信息资料,其它测绘单位没有这类档案信息资料而不能承接业务,造成测绘时效率低的问题。6、对市规划局工作的反映:一是要加强村镇规划工作,不能因政府投入少而轻视村镇规划工作。统筹城乡发展,首要的工作是加强村镇规划,而实际上目前我市还相对滞后。二是“四级联动”的拆迁行动需进一步加强。有群众反映,在十洲路有开发商擅自在大丰村范围内购买6亩地搞房地产开发,现已进入打桩阶段。三是执行规划的强制性严肃性还不够强。

7、对市水利局工作的反映:一是水利规费征收减免不够规范。存在同一行业同等规模企业之间征收或减免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二是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有多家企业反映,水利规费中水利部门征收的堤垸保护费与税务部分代征的防洪保安基金认为是重复收费,企业意见大。三是核定规费征收的标准欠科学。部分企业反映堤垸保护费征收费率是按上年度总的销售收入计算,而没有考虑利润率,企业认为这个有失公平。象步步高这样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利润率较低,相对利润率较高的烟草、地产行业来讲,很难体现缴费公平公正。如湘潭步步高百货去年堤垸保护费交的是2万,而益阳26万,后经领导多次出面协调交了9万元。

三、对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几点建议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上下形成共识,多层次全方位采取措施,才能取得实效。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化改革,转变职能,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建立起“管制更少,管理更好”的新型政企关系。凡是国务院、省政府取消的审批事项,对口部门不再保留;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对保留审批项目的前条件进行认真清理,该合并的要合并,尽量将前审批条件转向事后监管。积极推行行政许可代办制、并联审批、超时默许等制度。凡市内生产性投资项目,在资料手续齐全的情况下,由行政服务中心协调有关部门限时办结。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投资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自筹资金,符合环保标准的项目,由审批转为备案。要不断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政府各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其它公共服务项目,除特殊情况经市政府批准外,一律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实行“三集中、三到位”制度,即:各部门在内设机构职数不变的情况下,把所有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该科室整建制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把政务公开内容向行政服务大厅集中;做到服务事项落实到位,政务公开内容落实到位,部门对行政服务中心科室授权到位。要按照首问负责制、二问终结制、延时服务制等要求,配强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对办理的审批事项必须做到“只能讲怎么办,不能说不能办”,对审批内容做到“一次审阅、一次告知、一次办结”。对态度冷漠、政策不清、不适应在“中心”窗口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进行调整。对市政府推出的大项目提前介入,对项目审批实施全过程、全方位服务。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成立政务公开办,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中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重点解决。不断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形成“窗口统一受理、大厅协调督办、网上运行反馈、信息平台交换”的工作机制。要着力打造诚信政府。要按照法制型政府、阳光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结合各部门实际,建立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办事公开制、服务承诺制、绩效考核制、首问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追究制等比较完善的效能建设制度体系,切实提高机关效能,着力打造诚信政府。要加强企业和个人诚信建设。建立企业或个人不良记录信息库,提高失信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营造遵纪守法、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领导,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抓好政策的清理。对不具操作性和不适应我市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进行清理,予以修订或废止。要抓好政策的创新。抓住国家政策支持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有利契机,学习借鉴经济发达地区新出台的有关招商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优惠政策,制定出台更有利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性政策,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狠抓政策落实。市委、市政府应责成有关部门加强对各项政策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在用好、用足、用活政策上下功夫,下决心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截留和梗阻现象。各部门“一把手”要亲力亲为,确保各项政策在本部门的认真贯彻落实。建议市优办及“两办”督查室加强对各部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通过一定的形式或载体对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公布或曝光。对影响软环境和发展的人和事,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不能搞下不为例。要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一费制”,凡未公示和依据不充分的收费,企业有权拒交。严格执行“票款分离”、“收支两条线”的非税收管理制度。要实行信息发布制度。每月发布一次信息,及时向企业传递相关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信息动态。要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制度。对未经批准的检查,企业有权拒绝(安全例行检查和涉及生存环境、生产生活安全及社会稳定的突发性检查除外)。税收常规性检查也必须有计划安排。检查以教育为主,严禁乱罚款、乱收费。

(三)集中治理,强力推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软环境建设必须要有硬手段,通过严肃查处危害软环境的案件,强力推进。要严格治理“三乱”问题。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问题,治理少数部门和单位借执法服务之机巧立名目、搭车收费的行为,按照逐步“取消一批、降低一批、规范一批、剥离一批”的要求,全面清理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并向社会公布清理后保留的收费项目及标准。要严格治理审批项目多、环节多、审批程序繁而不清以及审批事项在“体外循环”、“暗箱操作”等问题。形成“简洁方便、公开公平、依法行政、效能优先”的行政审批机制。要严格治理违规执法问题。严肃查处一批危害经济软环境的违法违纪案件,提升行政行为的公信力。要严格治理政令不通的问题。把治理政令梗阻、工作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等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关键,大力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行业作风建设,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现象。要严格治理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国务院、省政府对政府部门行使自由裁量权有严格的政策规定,要强化学习,从严掌握。要把自由裁量权的把握由个人说了算、企业给了好处说了算,转变为部门集中研究、公平公正处理。尽量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的发展。(四)加强宣传,强化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新闻单位要把软环境建设宣传工作列入重点,周密策划,突出特色,既宣传软环境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例,又要对危害软环境建设的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建设舆论氛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开展进厂入企送服务活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只有到企业去才能知道企业的困难,了解企业的情况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因此,7个被评单位作为政府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部门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企业,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培养服务意识,多为企业排忧解难,多办实事。要强化环境对话制度、政风行风评议制度。进一步完善发展软环境建设评估体系。应把软环境建设同行政监察、纠风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制度建设。每半年举行一次发展环境对话会,广泛听取企业对我市投资发展环境的建议,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关心的问题;每年对列入年度政风行风评议的单位,由市行风办组织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对政风行风进行细化打分,测评结果列入年终目标考核。要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要号召社会各界、各阶层自觉投身到软环境建设之中,不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发展热情,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推动益阳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执笔人:益阳市政协经科委副主任刘伟秋)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汇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汇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汇报》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6313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