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农村青年劳动力输出工作情况总结
##乡201*年科技培训总结
今年,我乡按照省、市、县关于三十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的精神和要求,以农村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养现代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强农村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点,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我乡按照省市县的要求,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领导小组由乡长赵建军任组长,经委主任赵谡普任副组长,乡业务干部及乡属机关负责人为成员。此项工程,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明确内容,逐项实施”的原则进行。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拟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及安排,以便指导和操作。同时,结合乡其他中心工作的轻重缓急,时间的松紧及实施内容来统筹安排部署,做到了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互不误。
二、加大投入,搭建培训平台
为提高我乡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提高新型农民素质,针对我乡实际和农民劳动者的现状,我们积极探索培训模式。以职业技能培训主题,按照《张掖市乡乡劳动培训示范基地建设意见》的制定标准,在原有乡农科教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建
成劳动力市场教室及其它房屋。今年,在培训基地开展了以裁剪缝纫、电焊修理、泥瓦工、计算机应用、钢筋架子工、家政服务等为内容的劳动力培训工程。共培训裁剪缝纫工100名;电焊修理工125名;泥瓦工300名;计算机应用人员110名;钢筋架子工25名;家政服务30名。经培训的电焊修理工、泥瓦工、钢筋架子工,今年在我乡新农村建设的工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乡新农村建设。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引导性培训2252人,使他们不仅掌握了务工的一技之长,还懂得了外出务工所应具备的自身素质及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农民工外出务工内在的和外在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使他们以苦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在劳动力培训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县职教中心和县直部门专业人员中聘请培训教师来培训,以期保证培训效果。今年,聘请专职教师7人,职业指导教师2名。培训结束都进行了技能考试,颁发培训证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书。在实施劳动力培训的同时,还为务工人员提供务工信息,政策法规服务,动员村组成立形式多样的互助组,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从而使务工人员能够输的出、稳的住、收入增。下半年,还举行了以高科技养殖、疫病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畜禽养殖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养殖能手和农民技术员50多人,以此带动其他农户,学技术、用技术的积极性,促使户均有一名掌握农业实用技术的明白人。
三、分类培训,增强针对性
根据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十项子工程的内容,我们将农村
教育基础工程、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分别部署到乡中学、学区、乡卫生院组织实施,领导小组督促检查。学区利用寒、暑假结合中英项目培训,选培中青年教师70多人,组织参加教体局举办的计算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50多人。从而逐年实施了新农村教育基础工程,又逐步实施了新农村人才智力援助工程。乡卫生院组织本院医护人员6人及所属各村卫生所医生19人,每月进行一次培训,每次培训不少于2天,重点就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常见病诊治、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培训,同时今年还选派一名本院医护人员到县中院进修。从而逐步提高了医护水平,规范了村医的职业行为,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逐步展开了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工程,我们乡上在实施过程中是贯穿全年工作之中。把此项工程作为抓好其它子工程的首要工程,重中之重。党员干部队伍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决定因素。为此,我们结合党员冬训,认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村干部述职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村班子及其党员干部接受群众勤廉度测评,对群众满意的村班子,乡党委支持积极开展工作,为群众服务;对群众不满意的村班子或个别党员干部,按程序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双推一选”和村委会主任进行“公推直选”,选出人民群众满意,党委政府信任,凝聚力、战斗力强的村班子。一年中,乡党委还利用召开各种会议、培训等时机,经常教育管理村两委班子成员,引导他们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灵活的方式方法,如农村党员“授岗定责”
等形式,加强了对农村党员的管理教育。因此,全乡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基础是好的,班子是稳定的。在农村政法人才队伍建设中,我们除司法所工作人员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的培训外,主要抓了人民调解员一季度一次的培训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乡党委及时集中分析各村的矛盾纠纷,按排专人及时有效地调处所发生的矛盾纠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同时,配合六坝派出所、六坝法庭,严厉打击个别不法行为,有利地维护了全乡的社会稳定。
以上是今年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中的一些做法,虽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是:
一、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涉及面广,涵盖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素质提高等各个方面,实施过程缺乏师资力量;
二、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人才保障工程的实施;三、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的制约,农民群众对人才开发培训等工程认可度、接受能力低,组织实施有一定难度。
扩展阅读:哈巴河县农村富裕劳动力工作总结
哈巴河县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转移增收工作完
成情况总结
今年以来,哈巴河县把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实现农民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不断措抓紧抓实。同时,紧密结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的有利契机,通过抢抓机遇,以提高农牧民素质能力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劳动者技能、双语、创业等培训为载体,积极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劳务创收创造条件,使劳务创收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各项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今年计划转移富余劳动力1201*人次。截至目前已转移10209人、10738人次(第一产业转移3094人,第二产业转移3324人,第三产业转移3791人),劳动力收入5915.1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794元。其中:少数民族转移6850人,占转移人数的67%;牧区转移3026人,占30%;女性劳动力转移4303人,占42%;稳定就业人数4412人,主要转移到第二、三产业(服务和矿业),有组织转移人数3602人,国外转移人数1174人。201*年截止目前,共组织培训总人数8900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4720人次,职业技能培训2280人(定向上岗培训900人),少数民族实用汉语言培训1900人。
二、主要措施及做法
(一)政府引领、组织保障,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一是加强领导,政策扶持,鼓励转移。领导重视是抓劳务输出工作的关键所在。哈巴河县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团委、劳动人事、农业、教育等23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安排一名县委常委具体负责,及时调整乡(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在每个乡(镇)都设立了劳务输出保障所,指定专职领导负责管理日常事务,配备了专职干部,从事劳动力转移和劳动保障工作。已建成了覆盖全县五乡一镇107个行政村的劳动力转移及劳动保障组织网络。
每年年初,县委、政府都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做全面的安排部署,并制定下发《哈巴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考核办法》,将转移任务以责任书的形式细化至各乡(镇),明确责任目标,完善考核办法。
二是畅通信息,保障机制。为保证日常工作经费开支,我县先后投入资金37万元,为县乡两级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及劳务派遣组织配备了自动化办公设备,实现网络化管理,建起了具有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就业维权等功能的劳动保障服务厅,并为每个乡(镇)拨付4000元的办公经费,配备4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开展劳动力转移工作。现已逐步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劳动力转移台帐》和《农村劳动力信息平台》。对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和求职意向等进行登记建档立册,做到了资源清、底数明,构筑
了县、乡、村一线牵动、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各劳动力输出组织与各企业及用工单位建立定期联系机制,及时准确地发布劳务信息,避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在97个行政村确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联络点,由村委会主任或村团支部书记担任信息联络员,畅通了全县劳动力转移信息渠道。形成了县、乡、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有人干事、有钱办事的有利局面。
(二)实施培训,提高技能,建立劳动力培训就业体系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坚强有力。
哈巴河县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各项政策,建立健全了党政齐抓共管、团委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乡(镇)团委及社区劳动保障站(所)分片包干的工作格局。
县团委结合县域实际,及时整合现有资源,扩大培训力度。以现有教育培训机构为主渠道,发挥多种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职业培训工作。以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为目标,着力推行培训体制、培训机制、培训模式创新,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技能人才,为哈巴河县经济长足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一是全力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提高青年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县团委根据市场和职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大力开展计算机、电焊、烹饪、汽车驾驶员、缝纫裁剪工、保安、农机维修、客房、餐厅
服务员、家电维修工、保洁员等11个职业工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按照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动预备制、大中专毕业生等不同层次开展培训,截止目前,共参加技能培训人有2280人,为他们今后的自谋就业和自主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着重做好了技能+双语和各种法律法规培训工作。做好少数民族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前提是做好技能培训的同时做好汉语培训工作,语言障碍是他们转移的首要困难,为减轻他们的困难,我县始终做好了技能+双语培训工作,首先给他们及时发放《农民工进城务工实用汉语手册》,专门安排双语老师,特开展了10多天的实用汉语培训,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今年共培训8900人,为他们今后就业减轻语言交流障碍,和实现更早、更好的就业奠定了基础。除次之外,安排相关工作人员,给学员讲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农民工维权书册等法律法规,使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今后转移就业时自我保护能力。
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改变观念。我们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手段加大对培训的宣传力度。通过全方位的宣传、动员、培训,农牧民的就业观念有了显著的改变,从以往“要我培训”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培训”的主动状态,逐渐形成了“先培训、后就业”的良好格局。同时我们还注重挖掘典型表率作用,采取抓点带面,充分发挥外出务工和乡土人才的“能人”效应,从全方位的宣传引导下,使各乡营造出“外出一人、富裕一家”、“外出一群、富裕一方”的良好务工氛围。
四是挖掘乡土人才资源、树立本土培训典型。目前,越来越多外出青年学技归来的本土人才回哈巴河县进行创业,他们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在民族刺绣、美发等行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组织有就业意向的农牧民进行中、长期的专业培训,使众多前来学习培训的人员在今后的就业有了一技之长,增强了就业竞争力。萨尔布拉克乡克孜勒居勒德孜村妇女巴哈提汗,则凭借儿子在哈国就业便利,将该村及附近村30余名妇女组织起来,制作哈萨克族刺绣品,以每幅挂件280元的价格销往哈国,使30余位哈萨克族妇女月均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
(三)依托项目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今年哈巴河县随着矿业和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增大,农村建设项目增多,县上将进一步加强和各企业及项目单位的衔接,使富余劳动力能够在企业就业一批,利用项目工程就地吸纳一批,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及外出务工有效转移一批,切实加大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今年企业及项目建设转移6667人。
一是抓住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地吸纳一批。如今年加依勒玛乡克尔达拉村、萨尔塔木乡阿克托别村、马迪村、玛胡村等村进行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为各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中短期务工岗位。
二是抓住项目建设,就地转移一批。通过县各乡水利建设、通油通达、招商引资等项目的建设,利用其岗位需求“散、短、零”的特点,农牧民的季节性劳动正好填补了它的需求。今年我
县项目建设就地转移富余劳动力1500余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劳动力转移对象的整体素质不高,与劳务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
2、农民工转移流动性大,跟踪服务比较困难。
3、少数民族劳动力由于语言、生活习惯、风俗等因素影响对外出就业存在顾虑。
4、一些乡村由于点多、线长、面广,给劳务用工信息的及时传递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影响了信息的时效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措施,把劳动力转移工作做细、做深、做实,积极为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步伐。
共青团哈巴河县委员会201*年10月28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镇农村青年劳动力输出工作情况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镇农村青年劳动力输出工作情况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