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探巷排放瓦斯工作总结
2102探巷排放瓦斯工作总结
201*年3月4日8点至15点安神矿通风科对2102探巷进行了排放瓦斯工作,现对排放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巷道简介
2102探巷总长度120米,巷道断面:净宽×净高=2.6×2.5m=6.5m2,属上山巷道,于201*年9月12日密闭,密闭时间174天;201*年9月22日实施抽放,抽放时间164天,抽放平均浓度12%,由于没有流量计,按每孔平均瓦斯纯量0.5m3/min计算,抽放量估计118080m3。
二、排放瓦斯工作顺序及时间
1、拆密闭外墙(8:00至8:50)共计50分钟
2、移局部通风机及其他准备工作(8:50至10:25)共计1小时35分钟
3、拆密闭排放瓦斯(10:25至14:45)共计4小时25分钟三、排放瓦斯量
排放过程中,风筒出风口最大瓦斯浓度5.16%,2106回风绕道汇合处最大瓦斯浓度0.7%,总回风最大瓦斯浓度0.45%(排放前瓦斯浓度0.22%),平均瓦斯浓度0.27%,风量4641m3/min,排放瓦斯时间265分钟,排放瓦斯量为614m3,巷道内平均瓦斯浓度为78%。
四、排放过程存在的问题及以后排放瓦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因上山巷道,对瓦斯量预计不足,预计排放瓦斯时间偏小(预计3小时,实际5小时)。
2、组织不到位,局扇在拆闭前应提前准备到位,并检查是否能正常使用,开始拆闭时,必须提前启动局扇。
3、警戒人员安排不到位,职责不清楚,存在瓦斯排放路线有人员作业现象,以后警戒人员安排及撤除统一由安全科派专人负责。
4、断电、复电工作以后由机电科派专人负责。
5、此次排放瓦斯工作是安全副矿长担任地面总指挥,以后排放瓦斯地面总指挥由矿技术负责人担任,井下排放瓦斯总指挥由通风科长担任。
6、排放瓦斯严格执行排放瓦斯,设警戒,停、复电负责人签字确认制度。督查科派专人督查措施执行情况。
扩展阅读:一次倾斜巷道高浓度瓦斯排放的总结
一次高浓度倾斜巷道排放瓦斯的总结
一、概况
2608下巷及切眼,需要排放瓦斯的巷段共880米,其中切眼长度130米。巷道为锚网支护煤巷,巷道为4.5×3.5米的矩形,断面15.75米2。下巷中间巷下口(标高-382.5米)向里360米处为巷道最低点,标高-392米,再向里为倾斜较大的上山,切眼下口标高-296.8米,切眼上端标高约-256米。该巷道掘进期间气温较高,封闭区内温度摄氏35度左右。
2608下巷的中间巷以里,在两个月前用木板封闭。9月26日,当准备掘进2608上巷与切眼贯通时启封了该密闭,并对巷道内积水区域外的瓦斯进行了排放。排放约200米,当时检查第一汇合点前巷道瓦斯浓度最大是17%,与预计的瓦斯浓度相差很大。分析该次排放,排放区域内的瓦斯浓度大大高于17%。这是由于排放区内巷道里低外高,温度较高的瓦斯气体在自然向外流动过程中逐渐与排放风流混合所致。到达检测瓦斯位置就已经混合很充分;还有,由于密闭必然存在一定的漏风,密闭内外的较高温差和瓦斯的自然扩散作用,密闭附近的相当距离内(巷道的最低点以外)浓度会较小;再者,最低处的积水封闭了积水区内部瓦斯的向外释放。
在第一次排放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充分认识到剩余区域的瓦斯浓度会更高,情况将更加复杂。
第二次排放剩余巷道长度约为580米。因为,在总长880米的基础上,除了上次排放的200米外,排除积水空间和排水过程中自然释放了约100米。
二、相关区域通风系统情况
为了安全的排放2608下巷、切眼内的瓦斯,我们对通风系统作了充分的准备,确保排放瓦斯地区的良好通风系统。首先,决定在形成2608中间巷以外区域的全风压通风系统,即980车场与2608贯通,2608上巷外段与外口段贯通后,调整为2608上巷进风,经过中间巷,由下巷进入2600煤层回风上山,排到总回风巷至地面;第二,在2608中间巷建造风门设施,为排放瓦斯和贯通后控制风量做好准备;第三,合理调整东翼地区的通风系统风量,排放期间适当增加了2608上巷的进风量和604车场对排放瓦斯所用局部通风机的配风量;第四,增加排放时间段内的观测力度,杜绝通风系统风流的波动,除了安排所有担任警戒的人员负责保证风门正常关闭外,还重申瓦斯员和生产单位注意正常使用风门,同时通防队专门安排了一名测风人员负责通风系统风流的观测。
排放瓦斯期间的相关风量情况为:2600煤层上山的风量2200米3/分;2608
上巷入风700米3/分,中间巷汇入了上巷风筒的回风,过风量1000米3/分;2608下巷、切眼排放瓦斯风量为100~500米3/分,这样2608下巷的风量为1100~1500米3/分(风机排放瓦斯时自动进行频率调节,增减风量)。
三、排放准备工作
第二次排放前,排除了2608下巷的大量积水。将2608上巷向前掘进到距离切眼5米,并用防产生火花的钻具施工了直径42毫米的钻孔。探测到钻孔内的瓦斯浓度为100%,氧气等浓度为零,风流(即瓦斯流)由钻孔向2608上巷工作面,速压较大。
在保证通风系统稳定的同时,我们准备了两套瓦斯排放方案。首先在2608下巷里段和排放瓦斯第一汇合点安设了高低浓度的瓦斯传感器,对2608上下巷的所有瓦斯传感器及监测系统、智能瓦斯排放装置进行了试验。
第一套方案,全风压排放,在2608下巷积水较大不能够进入人员采取措施时选择本方案。保持上巷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正常运转,利用2608中间巷的风门调节排放瓦斯送入风量,同时调整好贯通点孔洞大小,控制排出的瓦斯量,防止2608下巷与中间巷下口交汇点的瓦斯浓度超过1.5%。
第二套方案,整体连续排放方法,利用留在巷道内的风筒进行排放。配合这套方案,我们将2608上巷通风的2×30千瓦局部通风机改到下巷排放瓦斯使用,上巷使用2×15千瓦局部通风机通风。在2×30千瓦的局部通风机上安装了智能瓦斯排放装置,同时为了防止这种装置的异常情况,在中间巷指挥部附近准备了控制风量的三通风筒,安排了测定排放区出来的瓦斯和第一汇合点瓦斯浓度,2608下巷口瓦斯浓度的专职瓦斯检查人员。人工严密检测各环节的实际瓦斯浓度,确保各地点瓦斯浓度不超限。针对巷道内的复杂情况,参加了两个救护小队,通防队安排了足够的风筒移接、瓦斯检查、监测、测风等人员。为了应对智能瓦斯排放装置和瓦斯监测系统的故障,专门安排监测人员在排放瓦斯使用的局部通风机和第一汇合点附近待命,确定了电话联系方式。四、排放过程
9月30日晚班开始了第二次的瓦斯排放。根据救护队员探察的巷内情况,决定选择风筒整体排放的方案。回风系统停电、警戒等所有工作就绪后于21:00点开始送入风量排放瓦斯。排放过程中多次处理压坏的风筒,延长了排放瓦斯的时间。如表
由表可以看出,排放过程实际成为分段排放,即每个风筒破坏段相当于一段排放距离。
由进入巷道探察到宣布排放瓦斯结束,时间共25.5小时,其中排放瓦斯时间17.5小时,探察和处理毁坏风筒时间8小时。
9月30日~10月1日2608下巷切眼排放瓦斯过程简表时间操作备注2×30风机45.5Hz排放时探察处理间风筒时间小时小时1.50.70.81.01.02189月30日开603风门上巷入风70019:3021:0021:2221:4022:1023:55~1日0:350:43~1:331:352:052:137:40~8:388:409:4010:35~1:3012.1514:2515:00首次侦察连接水洼处断开风筒开始送入风量1第一汇合点瓦斯达1.0变频发生作用第一汇合点瓦斯3.8%,第二次探察人员进入处理巷内风筒开始排放瓦斯2瓦斯吹出来0.45%变频为极小第三次探察排放瓦斯3,稍后便停继续排放4第四次探察继续排放5观测上巷迎头钻孔瓦斯进入处理风筒接口2×30风机45.5Hz,送入风量200(三通控制2.910分钟)~400变频装置未动作短时间内为1.5~3.4%之前人工三通控制风量排放智能排放装置频率频繁变化风筒被压坏。短时间内迅速升高2:14稍变大由于风筒接口不严,排放无效钻孔出瓦斯浓度94%60.90.2开始排放距离切眼30米以里到18.20分时中间巷处检查到瓦斯,预计排15:557.5的瓦斯放巷段内均风8022:3022:4023:30合计时间2608切眼最后进入人员观测巷道状况迎头瓦斯2%宣布排放瓦斯结束10月2日5点30贯通17.5瓦斯浓度高,巷道距离长是排放瓦斯时间长的主要原因,而风筒被掉渣砸坏、脱节是又一个重要原因。
五、排放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排放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由于处理措施得当,确保了安全正常的排放瓦斯。
首先遇到的是智能瓦斯排放装置未及时动作。送入风量后20分钟内排放瓦斯巷道口观测瓦斯变化不大,之后迅速升高。当检测和瓦斯传感器显示第一汇合点瓦斯浓度达到3.8%时,智能排放装置尚未动作。随即断开送入排放区的风筒,然后使用三通控制送入风量,同时监测人员对智能瓦斯排放装置进行了检查,经过调试后达到了正常状态。21:40至次日排放瓦斯结束,一直使用该装置进行了瓦斯排放,运行安全可靠。分析智能瓦斯排放装置不动作的原因,是由于将排放区内高浓度瓦斯探头临时摘除,对系统造成了一定冲击导致的,后来恢复了该探头,重新启动了一下系统后得以正常使用。
第二,风筒被掉落的煤矸砸坏、砸断及脱节的问题。通防队在封闭时就考虑到排放瓦斯使用风筒,因而进行了彻底的维护,但由于风化的顶板岩石掉落和片帮煤仍造成了几处风筒的毁坏。在排放过程中,采取排放一段恢复一处,然后再排放一段的方法。
第三,潮热问题。由于巷道内的高温和潮湿,给恢复风筒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救护队员佩带装备轮流进入排放区,处理砸坏、脱节的风筒,每次需要40到50分钟的时间,出来时工装全部湿透,劳动强度很大,而且由于大量出汗,呼吸装备面罩产生雾气,影响视线,队员须倍加小心谨慎,这也是影响工作速度的一个原因。
第四,第一汇合点瓦斯探头处的瓦斯浓度波动太大,从瓦斯监测系统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排放过程中多次瞬时达到2%以上,回风流有一次超过1.5%,达到了2.5%,但2600煤层上山内始终处于较低的瓦斯浓度,最高达到了1.4%。这是由于排放开始阶段,巷道内排出风流速度较大,瓦斯探头监测数据有一定的反应滞后,加上涌出来的瓦斯浓度很高造成的。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排放过程中,安排专人对2608下巷口的瓦斯浓度进行观测,并及时与指挥部联系,经观测再没有发生瓦斯监测探头处瓦斯浓度超限。
第五,排放瓦斯末期,迎头风筒风量较小,排放量减少。由于迎头较排放瓦斯出口的位置高差达约140米,巷道内气温较外部高约10摄氏度,增加风筒内外的风压差,使风筒的通风困难,加上风筒通风距离远,漏风大,风筒到达迎头的风量必然较小。而迎头较高气温的瓦斯在较小的风流作用下难以正常的速度排放出来。为此,利用了现场的有利条件,采用压风从2608上巷钻孔进行吹风,增加排放速度。据估算,钻孔通入风量可以达到20米3/分。这部分风流直接吹向高浓度的瓦斯聚积区,有效稀释迎头瓦斯的浓度和降低温度,
使瓦斯风流较快的排放出来。下表是在钻孔通入风量后观测的切眼上部的瓦斯浓度:
六、排放瓦斯总量,巷道内瓦斯浓度的判断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2600煤层上山的瓦斯探头监测瓦斯浓度计算排放出来的瓦斯总量。
2600煤层上山瓦斯探头位于2608下巷口回风侧15米处,风流混合均匀。其风量几乎不受瓦斯智能排放装置调控风量的影响,较稳定。由于瓦斯探头在排放瓦斯前进行了标较,检测数据准确,又因我们选取的是该探头检测数据的差值,则检测结果的选取更加准确。
现场测量2600煤层上山风量为Q=2200米3/分;
我们取9月30日21:00至10月1日24:00这27个小时的监测记录,计算平均浓度值为0.361%,排放瓦斯前,该探头一昼夜的瓦斯浓度平均值是0.140%,且波动不大,则实际排出瓦斯的浓度增量是0.361%-0.140%=0.221%。这样:
10月1日2608上巷迎头钻孔瓦斯观测16.0016.1016.201*.3016.4017.00约20.3021.0321.5322.40钻孔通入风量前瓦斯浓度94%9086.883.680.6若停吹风,观测出风瓦斯浓度36%若停吹风,仍出风瓦斯浓度22%同上,15.0%同上,瓦斯5.3%,氧气19.6%微出,光干测2%,两用仪测2.5%氧气浓度12%氧气浓度18.2%停止吹入风,出风轻微排放瓦斯总量q=2200×0.221÷100×27×60=7876.44米3瓦斯积存巷道的容积V=580×14.5=8410米3
计算瓦斯积存巷道的瓦斯浓度为7876.44÷8410=93.7%。
这与从上巷钻孔观测的切眼瓦斯浓度94%基本相同。这表明,排放区域内的瓦斯浓度全部达到94%左右。
七、总结
这次排放瓦斯创下了我矿有史以来多个纪录:
1、排放量最多:前几年9900排放瓦斯的量仅仅有3000米3;这次排放量达到7876米3。
2、排放时间最长,9900排放总时间不到20小时。
3、首次使用瓦斯智能排放装置,而且比较正常的排放了瓦斯,大大减轻了操作风筒人员的工作量,尤其在排放时间过长的情况下,更有利于保持操作
煤层上山人员的体力,增强安全排放瓦斯的精力。
4、排放瓦斯巷道为上山且坡度大,在15度以上。5、排放区迎头和第一汇合点的标高相差大,约140米。
6、排放区条件最复杂,排放工作量最大:一是排放区内的积水将巷道堵严;二是排放区内气温潮热;三是巷道掉渣砸坏风筒较多;四是巷道的坡陡。
克服了上述很多很大的困难,并安全顺利的排除了瓦斯,我们的积累了经验。排放瓦斯是一项危险、艰苦的工作。在封闭之前就做了充分的考虑的,但是为了节约东翼地区有限的风量,不得不进行了封闭,而为了减小排放的工作量,节约时间,在维护好风筒后将风筒全部留在巷内,这样不但大大的节约时间,而且比一节一节的逐段排放法更加安全。
教训与不足。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尽量避免封闭瓦斯巷道,防止瓦斯大量积存;排放时间太长,一次携带的矿灯、呼吸装备都消耗完毕,参战人员的体力透支,不利于安全排放工作;排放区内的巷道顶板应该在封闭前就保持良好稳定的状态;应该对救护队员、风筒运送等人员的身体消耗大,需要更多的饮水有更多的准备。
小虎
201*年12月
10月1日2608上巷迎头钻孔瓦斯观测16.0016.1016.201*.3016.4017.00约20.3021.0321.5322.40钻孔通入风量前瓦斯浓度94%9086.883.680.6停止风吹,观测出风瓦斯36%停吹风,仍出风瓦斯22%同上,15.0%同上,瓦斯5.3%,氧气19.6%微出风光干2%,两用仪2.5%氧气12%18.2%,同上停止吹入风,出风轻微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102探巷排放瓦斯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102探巷排放瓦斯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