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供电段实习报告

供电段实习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5:41:15 | 移动端:供电段实习报告

供电段实习报告

※※※※※※※※※※201*级

※※认识实习

※※※※

※※※

※※※※

认识实习报告书

姓名

杨少雄

学号201*7214院、系、部电气工程系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小学期参观实习心得

一、总结实习内容

我们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了电力安全生产,高压线路结构,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以及接触网等方面的一些知识。并于201*年1月12日下午,我们在校老师的组织下去石家庄供电段进行了一下午的参观实习,让我们更近距离的了解了电力方面的知识,使我们对电力及电力设备有了更深的体会。

首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元氏变电所,到了那里在相关的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们逐项了解了一些电力设备,包括变电所室外各个设备避雷针、一次设备、变压器等等,还了解了变压器上的一些组件,包括散热装置、保护装置等等;然后又进入高压变压室进行了室内各项部件的参观与学习;最后进入控制室参观并学习了整个变电站控制的设备,以及现代化的控制方法。

然后,我们前往高邑火车站进行实地的电网参观,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接触网。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下,我们逐步了解了接触网的一些结构及其作用,尤其对受电弓进行了仔细讲解,使我们学到真正实际的东西。

二、心得体会

这次小学期,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刻清楚地了解我们所学的专业的内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学校决定让我们去我们学校附近的供电段和变电所去认识学习。通过对元氏供电段和高邑变电站的参观与学习,使我大大地开阔了眼界,我们这次去了我们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只有专业人员才可以去的地方,看到那些复杂的线路和精密的控制柜,使我顿时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随后经过专业工程师的详细介绍和讲解,我对变电所和供电段有了一些了解,而且对以后的发展方向有了个更深的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还了解和掌握了变电所的主要结构、使用的电气设备和工作流程,以及产品生产技术资料、生产组织管理等内容,加深对变电所的工作原理、设计、实验等基本理论的理解,使我们了解和掌握更多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从而认识了自己专业在社会中扮演的位置,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在今后的学习我们应当多接触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气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努力使自己在毕业后成为能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一下午的参观学习然我们体会到要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这将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进行实地的学习,使我们更多的认识实际的事物,为我们将理论应用实际寻找更多的机会。

这次实习虽然看似只是简单的参观,但它对于一个人的认识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事物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的往往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很难对事物本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具体的了解,而实践才能让我们看清事物本身。通过这次生产实习,使我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了电气设备运行的技术管理知识、电气设备的制造过程知识及在学校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

在这次实习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门学科真是博大精深,它包罗万象,而且没一个细节都有这严谨的要求,不能存在一点马虎,而且对每一个操作人员

也有特殊的要求,他们日复一日的做着同样的事,可是仍旧不厌其烦,有句话说的好,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国家需要发展,民族需要富强,而这一切的重任都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所以我们必须扎实的学好专业知识和基本本领,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国家需要发展,民族需要富强,而这一切的重任都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所以我们必须扎实的学好专业知识和基本本领,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在实习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积累经验,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是要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中的,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社会,利用所学知识于实践中求真知。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扩展阅读:郭飞实习报告牵引供电系统检修工艺

牵引供电系统检修工艺

一、实习目的:

1、2、3、

掌握接触网各种设备抢修预案

掌握德国Re200接触网设备零部件名称、功能。掌握接触网各装置检修工工艺。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我于201*年在沈阳供电段实习,从事接触网设备安装调试、操作保养和检测维修工作。供电电网电压一般为110kV或者220kV,通过牵引变压器转换为275kV作为牵引动力机车的供电。现在普遍流行的牵引变压器种类主要有单相牵引变压器、Y-D11牵引变压器、阻抗匹配牵引压器、Scott变压器等。我国电气化铁道采用工频交流50Hz三相供电单相用电,其负荷牵引电力机车的功率大,速度、负载状况变化频繁,且具有不对称的特性,导致牵引电网具有功率因数低、谐波含量高、负序电流大等特点,不但自身损耗大,而且对公共电网及铁路沿线的其他电力设备也带来严重危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由此可以看出牵引供电系统检修工作的重要性。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1、

牵引供电系统抢修预案

应本着先通后复的原则制定抢修方案,以最快的速度设法先行供电,疏通线路,必要时可采取迂回供电、越区供电、降弓通过或限制列车速度通过等措施,缩短停电、中断行车时间,并及时安排时间处理遗留工作,使接触网及早恢复正常技术状态。在双线电化区段,除按上述先通后复的原则外,还应遵循先通一线的原则制定抢修方案,集中力量以最快的速度设法先通一线,尽快疏通列车。当故障停电区段有重点列车运行时,抢修方案还应遵循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首先使接触网脱离接地,尽快恢复送电,待重点列车离开故障供电单元时,再要点对故障地点进行恢复。为保证快速抢通,允许接触网满足最低技术条件开通运行。在开通线路、疏通列车后再申请天窗停电,尽快处理使设备达到运行技术标准。降弓距离应满足列车惰行运行要求。故障地段降弓时间一般不宜超

过24小时。为满足铁路运输需要,必须强化接触网抢修基地建设,纳入铁路应急救援体系规划。抢修基地应配备先进装备、机具和材料,不断提高接触网抢修速度和质量。积极推广和应用集设备运行、技术资料、信息传递、抢修预案等功能于一体的牵引供电抢修辅助决策系统,不断提高接触网应急抢修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电气化区段所有职工发现接触网故障和异状,应立即报告邻近车站、供电段(含供电外委维修管理单位,下同),并尽可能详细地说清故障范围和损坏情况,必要时应在故障地点采取防护措施。电气化区段所有职工发现接触网故障和异状,应立即报告邻近车站、供电段(含供电外委维修管理单位,下同),并尽可能详细地说清故障范围和损坏情况,必要时应在故障地点采取防护措施。2、

牵引供电系统各装置质量标准及检查内容

接触网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对支柱杆位进行定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为依据,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1号、2号道岔开始。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2~+1m,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

2站场横向测量中,同组软横跨支柱、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正线中心

线垂直;

3隧道口的起测点,为隧道口顶部水平线与线路中心线的交点;对隧道悬挂

点、定位点测量定位时,遇有隧道伸缩缝,不同断面接缝,石缝或明显渗水、漏水的地方应避开;悬挂点跨距可在+1~-2m的范围内调整,但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值。

4桥支柱垂直线路中心线应吻合墩台中心线。

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基坑坑形设计,并按其施工。坑形设计应包含拉线锚板坑。基坑开挖后,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设计、监理联系,共同确认变更,施工应严格执行变更设计。

混凝土搅拌和灌注以及直埋基础的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1严格掌握水灰比和配合比。

2在厚大无筋或稀疏配筋的结构中灌注混凝土时,填人片石的数量,不应

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

3混凝土各种配料的拌和要均匀,灌注混凝土时,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对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间歇时间不宜超过2h。基础的灌注应水平分层进行,逐层捣实。杯形基础应连续浇制,一次成形。4基础回填土,每回填0.3m厚的土层夯实一次。

5按设计规定装设横卧板和底板,横卧板应密贴支柱,不得有空隙及夹土。杯形基础连续浇筑,一次成形。同一组硬横跨的两个基础,先浇筑完一个,再以该基础基准,检查、校核相对应的另一基坑位置,确认无误后再浇筑。

承力索、接触线宜采用恒张力架设,承力索张力2~3kN,接触线张力3~4KN。新建接触网在架设后应进行超拉或其他措施以克服新线蠕变引起的初伸长。超拉完毕后,方可进行悬挂安装。

支柱装配计算,用原始数据的测量应在附加悬挂架设完成后进行。支柱装配计算应采

2在厚大无筋或稀疏配筋的结构中灌注混凝土时,填人片石的数量,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

3混凝土各种配料的拌和要均匀,灌注混凝土时,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对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间歇时间不宜超过2h。基础的灌注应水平分层进行,逐层捣实。杯形基础应连续浇制,一次成形。

4基础回填土,每回填0.3m厚的土层夯实一次。

5按设计规定装设横卧板和底板,横卧板应密贴支柱,不得有空隙及夹土。杯形基础连续浇筑,一次成形。同一组硬横跨的两个基础,先浇筑完一个,再以该基础基准,检查、校核相对应的另一基坑位置,确认无误后再浇筑。

承力索、接触线宜采用恒张力架设,承力索张力2~3kN,接触线张力3~4KN。新建接触网在架设后应进行超拉或其他措施以克服新线蠕变引起的初伸长。超拉完毕后,方可进行悬挂安装。

支柱装配计算,用原始数据的测量应在附加悬挂架设完成后进行。支柱装配计算应采

用《支柱装配、软横跨、吊弦预配计算》软件计算。支柱装配的预配应在预配车间的专用预配台具上进行。预配完毕,应进行复测,确保预配正确。

整体吊弦的长度计算应采用《支柱装配、软横跨、吊弦预配计算》软件

计算。整体吊弦的下料、测量、制作应采用整体吊弦制作综合装置,载流环应分别位于主线的两侧,压接应采用恒压力控制的接触网液压压力机。

整体吊弦安装位置的测量应从悬挂点向跨中,偏差积累在跨中。承力索、接触线经超拉后吊弦应竖直安装,未经超拉应按计算偏差安装。

预配件、零部件中所有螺栓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用于配合紧固的扳手应为专用扳手,严禁使用活口扳手。

先安装绝缘锚段关节的工作支部分的整体吊弦,后进行非工作支部分的调整。非工作支调整时,在悬挂点两边采用临时铁线悬吊,再将定位装置调整到位。中性段锚段的绝缘子串安装应从硬锚端向补偿端进行。

接触网送电开通前,采用2500V兆欧表,进行各供电臂的绝缘电阻测试试验和导通试验。送电开通的前一天,应按调度命令进行绝缘测试。

基础主控项目

运达现场的水泥、砂、石料、钢筋,应按批次进行检验,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与所配制混凝土的等级相适应。

检验方法和检验数量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的规定。

在同条件养护下,基础(含拉线基础)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0m3混凝土或每个小站一组混凝土试块(每组三块),大于500m3的车站每100m3混凝土一组试块。拉线基础每一车站、区间一组混凝土试块。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数量不少于一组。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做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查阅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试验报告。

基础、拉线基础位置、杯形基础内杯底距基础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水准仪、钢卷尺测量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同一组软、硬横跨的杯形基础底面及硬横跨实心基础底面高程应相等,相对误差不超过50mm。同组硬横跨两杯形基础杯底中心间距允许偏差为±50mm.硬横跨两实心基础间距应符合硬横梁跨长的要求,施工偏差±20mm且每个杯形基

础、实心基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

腕臂柱杯形基础的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偏差不大于30。

腕臂柱杯形基础杯底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0mm。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全部检查隧道下锚埋入杆、拉线锚栓,抽检桥钢柱和隧道定位埋人杆不少于10%。

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灌注应牢固可靠,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标准养护条件下,任一组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300组锚栓、埋入杆作一组试块,数量不足300作一组。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抽取数量不少于一组。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试验,监理单位检查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试验报告。

桥钢柱、拉线及隧道膨胀和粘结式锚栓,其粘结剂类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桥钢柱、拉线及隧道膨胀和粘结式锚栓的锚固抗拔力应不小于设计值.桥钢柱预埋螺栓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0

+50

mm。

桥钢柱锚栓螺纹完好,拉线和隧道锚栓埋入杆无锈蚀。砂浆表面平整、无脱落现象。

桥钢柱预留基础顶面高程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0mm。

桥钢柱预埋螺栓顺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垂直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两个方向的允许偏差均不大于30。螺栓呈竖直状态,螺栓外露长度、螺栓间距应符合表5.2.7的规定。基础螺栓预埋顶部向下300mm应采用一级热镀锌。

混凝土支柱运达现场应对其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铁道行业标准《电气化铁道横腹杆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柱》

横卧板、底板、锚板、坠砣的进场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抗压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的,不应低于C15;2外形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外表光洁平整,无破损、掉角、裂纹等缺陷;4横卧板Γ形螺栓,锚板U形螺栓应符合设计要求:

5坠砣每个重量误差应不大于±2%;

横腹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柱承载后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柱表面平整,无脱落等缺陷。

2支柱翼缘局部破损露筋1~2根可修补使用,露筋3~4根修补后降一级使用,

露筋长度大于400mm或露筋大于4根的不得使用。

3支柱横腹板破损露筋的修补后使用。

4支柱翼缘与横腹杆结合处裂纹及腹板裂纹宽度均不得超过0.3mm。

5支柱翼缘不得有裂纹,但网状裂纹、龟纹、水纹等不在此限。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支柱承载后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柱表面光洁平整,无混凝土脱落和露筋现象。2横向裂纹宽度应不大于0.2mm,长度不大于1/3周长。

3纵向裂纹宽度小于0.2mm可不进行修补,纵向裂纹宽度在0.2~1mm之间,修

补完好可使用,宽度大于1mm的支柱不得使用。

桥钢柱(格构及实腹式)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0,软横跨两根钢柱中心连线均应垂直于车站正线,偏差不应大于3。同一组硬横梁两钢柱间距应符合横梁跨长,施工允许偏差±2Omm。

钢柱底部主角钢下钢垫片面积不小于5Omm×100mm,片数不应超过3片,分节组装的钢柱连接应紧固密贴,中间无垫片,中心线与中间法兰联结平面不垂直度不应大于H/1000。连接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o

各种接地极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棒应离开地下电缆。避雷器的接地极距通信电缆不应小于3m,在地形受限时,应加绝缘保护,但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m,接地引线与通信电缆无法避免交叉时,交叉垂直距离不得小于0.5m,交叉角度为90。

接触网支柱接地线平直,无明显弯曲,防锈漆无脱落和漏涂现象,埋入地下部分不小于100mm。隧道内地线与隧道壁、拱顶密贴,防腐漆无脱落和漏涂现象。镀锌地线的镀层应完好。

接地极埋入地下深度不应小于0.6m,地面部分涂防锈漆,连接处应除锈涂电力复合脂,连接牢固可靠。

锚板型号、抗压极限强度、埋设深度及锚板拉杆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60

锚板拉杆与拉线在一条直线上,锚板垂直于拉线。锚板拉杆与地面夹角宜为450,特殊困难地段不得大于600,但锚板埋设深度应按设计要求相应加深。

锚板型号、抗压极限强度、埋设深度及锚板拉杆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锚板拉杆与拉线在一条直线上,锚板垂直于拉线。锚板拉杆与地面夹角宜为45,特殊困难地段不得大于600,但锚板埋设深度应按设计要求相应加深。

拉线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断股、松股和接头,两条拉线受力应均衡。

线材运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外观质量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镀锌钢绞线、镀铝锌钢绞线不得有断股、交叉、折叠、硬弯、松散等缺陷;如有缺陷应按规定进行处理;2镀锌钢绞线表面镀锌良好,不得锈蚀;3镀铝锌钢绞线镀层良好。

固定角钢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横向承力索至上部固定索最短吊弦处距离为400~600mm,简单悬挂的软横跨承力索与定位索的最小距离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100mm软横跨受力后,固定索及定位索应水平,允许有轻微负弛度。

横向承力索及上、下部固定索不得有接头,连接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双横承力索的软横跨,两根承力索应平行,受力均匀,V形联板无偏斜。

半斜链形悬挂软横跨的直吊弦在直线区段应在线路中心,曲线区段与接触线(拉出值)在同一垂面内。直链形悬挂承力索与接触线应在同一垂面内,调整螺栓螺丝外露长度应为2Omm至螺纹全长的1/2。钢绞线在线夹内的回头符合本标准5.8.7条的规定,软横跨固定索受力均匀。钢绞线和螺纹外露部分涂油防腐,电分段的绝缘子在同一垂面内。

简单悬挂的单腕臂安装位置及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腕臂宜水平安装,允许偏差±20mm。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温度变化时的偏移不应大于计算值。

双线路腕臂安装高度及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腕臂无下俯。允许偏差0~100mm。

平腕臂受力后应呈水平状态,允许偏差为

+300

0

mm;定位管的状态应符合设计

要求,允许偏差为±2%。

底座与支柱密贴,底座槽钢(或角钢)呈水平。腕臂各部件处在同一垂面内(不包括定位装置)。顶端管帽封堵良好,螺纹外露部分均涂防腐油。3、

接触网抢修工具材料

新建和改造电气化铁路,应结合线路运行要求和接触网设备特点,将抢修机构设置及人员、交通、通讯工具、机具、材料配置纳入工程设计。开通前,人员、机具、材料应配置到位。为保证接触网故障抢修指挥人员能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修,供电段、供电车间应配备故障抢修指挥汽车。供电段应设置抢修基地,配备接触网抢修车列。每组接触网抢修车列由放线车、轨道吊车各1台,平板车、综合检修作业车各2台组成。抢修列车的抢修半径一般为200运营公里。综合检修作业车应具有邻线或桥支柱下部等全方位的作业功能,以适应邻线有货物列车滞留时其上部接触网抢修的需要。提速干线的放线车应具备恒张力放线的功能。接触网工区应配置2台接触网作业车、1台平板车、1辆电力抢险工程车(以保证当接触网作业车无法及时到达故障现场时,人员、机具能先行到达)。铁路枢纽接触网工区的作业车应有1台为带高空作业吊篮的高空作业车;负责铁路大型客站接触网维护的工区还应配置高空作业汽车。接触网工区所在地、抢修车辆应配置必要通讯手段,以适应管内接触网抢修的通讯需要。供电段、供电车间、接触网工区均应配置夜间故障抢修用照明灯具,照度及数量应分别满足抢修线路201*m、1000m、200m的充足照明需要(平均照度达到100勒克斯以上,4个小时内连续使用)。个人照明工具应满足夜间作业需要。交通机具是保证迅速出动抢修的先决条件,应有专人管理,做好日常维修保养,时刻处于良好状态,保证有足够的燃料,随时能出动抢修。接触网抢修用轨道车辆、汽车,必须停放在能够保证迅速出动的指定地点。如必须变更停放地点,工区值班员要及时报告供电调度员和供电段生产调度员。冬季取暖的地区,车库应有采暖设施,保证及时出动。铁路局供电调度员和供电段生产调度员必须随时掌握抢修列车和接触网工区交通机具的停放地点、整备情况,交接班时进行交接,接班后要复查。供电段、接触网工区及抢修基地(抢修列车)应按附件3、4的标准配齐抢修材料、工具、备品、通讯和防护用具等,并随时注意补充。供电车间抢修用工具、材料原则上存放于所在班组料库。抢修用料应尽量组装成套,并与日常维修用料分别造册登记,分架存放。对较小的零部件(如线夹等)应集中装箱存放在固定地点。接触网工区值班员应有材料库的钥匙,交接班时交接并清点抢修用料具,以便随时取出抢修用料具。用后抢修人员应

负责将料、具及时放回原处。消耗的材料、零部件列出清单,交给值班员和材料员各一份,并共同确认。对抢修用料具,接触网工区工长每旬检查一次,车间主任每月检查一次,供电段材料、安全科(室)应组织抽查。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牵引供电系统检修工艺,对提高设备安全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系统自身效益、经济效益都至关重要。能否搞好牵引供电系统检修,能否在不增加检修消耗的情况下,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和健康水平,做到设备的技术状况心中有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检修的标准化,就设备检修的经验和事故教训,总结了以下几点:1标准化检修的必要性

标准化检修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标准,对所有的设备接头曾进行了拆、卸、打磨、涂敷凡士林、导电膏等工作。但到负荷高峰阶段,接头发热率较往年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许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下了如此大的力气反而效果不佳。结合现场实际,经过反复思考得出如下结论:线路设备检修工作没有量化的标准,只是凭经验、凭感觉,以经验和感觉为标准;同是接头处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做法,没有标准的程度和工艺;配电线路工作缺少仪器的检测和指导,检修犹如瞎子摸象,检修质量无法保证,配电线路设备的健康水平难以掌握,故障不断,严重影响配网安全运行。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仪器的检测指导检修工作的进行,以仪器的检测验收检修工作的质量;制定连接头处理工艺程序,规范每个人检修方式;参考变电站连接头检修标准,制定配电线路设备连接头检修标准,使检修工作从经验检修向标准化检修转变。经过标准化的线路设备检修,使配电设备接头发热量大幅度下降,直至基本上被杜绝。标准化检修因有明确的检修程序,详细的“工艺要求”,科学的检测标准,并且对检修终了的设备进行机械特性和电气方面的检测,使线路设备的检修质量置于仪器、仪表的检测监督下,从而保证线路设备的检修质量。

2标准化设备检修可造就一支正规的检修队伍

配电线路设备检修标准化,不但要规范检修过程中的技术因素,同时对检修人员的作风和行为也提出了要求。它要求检修人员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高度的责任感,严肃的组织纪律性,严密的检修组织计划和实施程序。现场标准化

检修培训具有生动、全面","p":{"h":18,"w":18,"x":327.723,"y":117.4

一次的工作中我体会到了安全的重要性。我曾在班组的安全活动记录上看到了许多对事故的反思,足可看到安全规程的重要性。虽然我也不曾统计过全国铁路每年因不遵守安全规程的事故有多少起,但我足以能够吸取教训,使之避免。所以我门电力车间在闲暇的是时候常组织学习安全规程。

总之,在这一段实习工作中,我收获了太多的东西,这其中的一点一滴,无论是具体的业务,还是各类活动,以及为人处事,都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在书本中没有的东西,这些都将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为我在以后的工作道路上奠定了基础。我也将继续努力工作,为现代化铁路出份力。

郭飞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供电段实习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供电段实习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供电段实习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64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