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事迹材料 > 嘉兴支队司务长材料

嘉兴支队司务长材料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5:50:38 | 移动端:嘉兴支队司务长材料

嘉兴支队司务长材料

强素质、尽职责,争做合格司务长

(zz支队zzz)

尊敬的各位领导、战友们:

你们好!我叫xxx,于xxxx年12月入伍,服役xx中队,20xx年9月份考入zz指挥专业,毕业后任命为xx支队z大队一中队司务长,任职两年来,我深刻认识到司务长工作责任重大,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中队的“管家婆”。能否发挥司务长职能作用对于中队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今天大会安排我发言,我感到万分荣幸。下面我就争做合格司务长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敬请大家指正:

一、要当好一名合格的司务长,必须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入学时我学的是指挥专业,对于后勤工作从来没有接触过,当兵时我在杭州指挥学校警通中队警卫班,是一名实实在在的“门外汉”。接手司务长工作后,面对那一本本帐、一张张表、一个个章,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都不知该从何下手,面对这些困难我也曾经疑惑过,但是我并没有选择放弃,我常常想:领导把我放在这个岗位上,就是对我能力的肯定,不管担子有多重我都要挑下去,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绩来向领导汇报。在不断的实践中,在不断的挫折中我认识到要干好司务长必须去学:一是向书本学。我曾花很多时间在中队的图书室、财务室去翻阅各种相关书籍、资料,有些资料找不到我就去其他中队借,还自己订阅了《财务与会计》、《会计学》、《营养学》等书籍;通过自己对这些资料的学习、研究,我感觉充实了很多,但更加感觉到干好司务长离不开学习。二是向他人学。中队给养员炊事员都有较长时间的工作实践经验,我放下“干部”这个架子不耻下问,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为了使自己的工作能上一个台阶,我通过打电话、上门

请教的方式向业务股室和其他中队的司务长学习,去看人家如何去干、去听人家如何去说、去问人家如何去做以此来给自己积累经验,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三是向实践学。我首先到厨房从最简单的工作开始干起,从中了解后勤人员每日的工作内容和安排分工落实情况,以方便我在日常工作中的更好的发挥后勤人员作用;其次是坚持经常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随时了解市场蔬菜种类价格等行情,为制定食谱、调剂伙食、落实制度打好基础。

通过学习我业务理论得到丰富,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并根据自己的实践写了《如何提高后勤人员素质》、《搞好伙食调剂之我见》、《如何加强营产管理》等心得体会文章,总结了一些通过自己实践得出的好方法,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积累了经验。

二、要当好一名合格的司务长,必须务实作风,增强责任心。司务长责任重大,每一个细小的差错都可能造成无法估计的影响,可以说司务长的工作内容复杂,息息相关,为了避免出现问题,我在担任司务长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着手:一是帐务处理日清月结,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接手司务长工作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将会跟钱打交道,为了防止出错,我坚持当天工作当天完成,并记好每一笔帐,随时清楚现金开支情况,保证自己清楚库存现金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担任司务长的两年时间里没有出现长短款问题,并在201*年工作检查中得到总队领导的好评。二是坚持跟班作业,模范带头,做好表率。我在日常工作中并不因为自己是一名干部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干工作必定和战士们一起做,这样既能指导工作、把握标准,又能监督工作落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记得有一次中队落实正规化试点工作整改,厨房有一个卫生死角不好清理,有些战士就

说没法搞好,我看到后就二话没说自己过去干,几名班长看到后自觉加入帮忙,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才使得一些工作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也有人说:“司务长这些小事就让战士去做好了,你休息一下,看一下就行了,又没有人会说什么的”。但我认为事无大小,一样都是工作,自己这样只是在落实“五同”,尽自己的职责而已,并没有刻意的去做什么。

三、要当好一名合格的司务长,必须摆正位置,强化服务意识。随着后勤有关制度的改革,通过调整,司务长由士官担任,支队现只有我一名干部司务长,在同批战友看来,基层的干部编制中已经没有司务长这一职务,都有些不理解,问我怎么不去向领导汇报一下,换个岗位。但我始终认为:我首先是一个兵,其次才是一个司务长,所以我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安排,会更加努力的去干好本职工作,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干部司务长。从我接手司务长以来,我总结出一点:要想把工作干好,关键在于摆正心态;要想摆正心态,关键在于树立服务意识。在中队上有队长指导员,下有班长战士,怎样正确处理其中的关系,这很重要,我觉得首先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为广大官兵服务上,而不是只是为领导、其他干部服务;其次应该在工作态度上树立一种一视同仁的思想,正确看待工作安排和需要。当过司务长的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后勤班战士和战斗班战士的关系不太容易相处,容易产生误会,相互不能理解,战斗班执勤任务重,训练量大,后勤保障工作没跟上,战士有怨气;后勤班工作辛苦,起早摸黑,得不到战斗班支持理解,心中有苦衷;为了融洽战友间的关系,我经常有意识的下战斗班,征求战斗班意见建议,请他们来订食谱、提意见。中队执勤哨兵交接哨时间长,我把最好的饭菜留给哨兵。夏天训练量大,

我就要炊事班每天把绿豆汤送到训练场,碰到雨天寒气重,炊事班就烧姜汤,后勤班的真诚服务打动了战斗班的战士,战斗班的战士用支持后勤工作来回报后勤班的真诚。

四、要当好一名合格的司务长,必须遵规守矩,强化纪律观念。在刚当司务长时就有人说这个位置油水很多,是一个享福的工作,但我认为要想干好司务长的工作首先就要遵规守矩。我所在的中队的编制是xxx人,实力有xxx人,伙食开支标准是每天xx元2角,加上用兵单位补助x元5角,每天x元7角的伙食费已经较高了。就拿日常买菜来说一天就要买八九百块钱的菜,也就是说一年将近有二三十万的开支,中队买菜数量比较大并且集中在一个菜场,因为这样就有许多商贩来找我说:只要固定在他们的摊位上购买蔬菜、商品,每月就供应我xxxx。也有些人以其它理由请我出去吃饭、喝茶或者送礼等,但是都被我给拒绝了,在担任司务长的两年时间里我没有收他们一分钱,没有参加过一次请吃。

我认为作为一名司务长还要坚持敢于原则,按章办事。在日常工作中我能够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把好财务审核关,对于中队干部拿来的发票能认真审核,按规定办理,向干部尤其是主官做好解释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以上是我当司务长以来的几点体会,和在座的领导、同志们相比还有差距,请各位领导、战友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扩展阅读:嘉兴海洋经济发布会材料

南湖红船驶向大海海洋经济战略嘉兴探索

新闻发布会

目录

1、南湖红船驶向大海海洋经济战略嘉兴探索

新闻发布会日程………………………………………………12、南湖红船驶向大海海洋经济战略嘉兴探索

新闻发布会议程………………………………………………23、新闻发布稿一:

南湖红船驶向大海海洋经济战略嘉兴探索中共嘉兴市委新闻发言人、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马雪腾…………………………………………………………44、新闻发布稿二:

南湖红船驶向大海海洋经济战略嘉兴探索嘉兴市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嘉兴港区党工委书记王照祥…………………………………………75、背景资料一:嘉兴市基本情况………………………………136、背景资料二:嘉兴市滨海新区基本情况……………………167、背景资料三:嘉兴港区基本情况……………………………208、背景资料四:采访点介绍……………………………………24

省委外宣办新闻发布会发布稿一

南湖红船驶向大海

海洋经济战略嘉兴探索

中共嘉兴市委新闻发言人、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

马雪腾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欢迎大家来到党的诞生地嘉兴,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嘉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九十年前,嘉兴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九十年后的今天,作为红船启航地的南湖儿女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开拓进取,奋发有为,谱写了科学发展走在前列的新篇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滨海开发建设优势日见显现。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标志着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规划》,浙江将把海洋经济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按照“一个中心、四个示范区”的发展

目标,着力构筑“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格局。《规划》指出,要以环杭州湾产业带为北翼,加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对接,融入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成为引领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嘉兴作为国家长三角区域发展、海洋经济发展两大战略的交汇点,作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北翼”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历年来,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自1986年实施乍浦港开发以来,嘉兴始终坚持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201*年,召开了全市第一次海洋经济工作会议。201*年,市委、市政府又作出了实施滨海开发的重大部署,并把滨海开发列入全市“十一五”六大发展战略,推动嘉兴从“运河时代”迈入“海洋时代”。同时,我们还先后制定了《嘉兴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环杭州湾产业带嘉兴产业区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涉海规划,通过规划的引领和控制,提高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滨海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嘉兴市最具发展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极。201*年,滨海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89亿元,滨海新区以全市近二十分之一的土地,创造了全市近十分之一的工业产值。

根据嘉兴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滨海开发带动战略已经确立为七大发展战略之一,在“十二五”规划文本中,“滨海”两字出现18次之多,在城市定位上,嘉兴将大力建设杭州湾宜居型滨海新

市,在产业布局上,嘉兴将努力打造沿杭州湾北岸产业带。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滨海开发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嘉兴陆海联动、海河联运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快港口开发建设,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完善涉海基础设施网络,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创新海洋综合开发体制,使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做到海洋经济发展全市一盘棋,加快海洋经济强市建设。

记者朋友们,希望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通过你们的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嘉兴海洋经济、嘉兴滨海新区的发展。也希望你们多到嘉兴走走看看,支持嘉兴经济社会的发展。再次对各位记者朋友表示感谢!

省委外宣办新闻发布会发布稿二

南湖红船驶向大海

海洋经济战略嘉兴探索

嘉兴市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嘉兴港区党工委书记王照祥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与各位新闻界的朋友相聚在嘉兴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并向大家介绍嘉兴滨海新区发展的情况。借此机会,我要衷心地感谢浙江省委外宣办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也衷心地欢迎和感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嘉兴滨海新区、嘉兴港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嘉兴滨海新区作为嘉兴海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近年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已经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应该说,我们在发展海洋经济上有优势,也有基础,更有潜力。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嘉兴滨海新区位于沪杭苏甬四个城市的中心,嘉兴港处在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之间,是浙北地

区唯一的深水良港和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港口腹地辐射浙北、上海、苏南、皖南等地区。目前,已初步形成包括公路、内河航运、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

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嘉兴市海岸线总长约121公里,嘉兴港所辖岸线74.1公里,其中深水岸线23公里,目前拥有外海生产性码头泊位32个。同时,嘉兴的滩涂资源丰富,从岸线至理论基准面的滩涂资源达17万余亩。自201*年以来,嘉兴市已完成围涂面积4万亩。同时,在旅游、海岛、海洋等方面资源也较为丰富。

规划建设体系基本形成。编制完成了滨海新区总体规划、嘉兴港总体规划、滨海新区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电力设施布局、路网系统等专项规划。滨海新区五年来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8.3亿元,构建了滨海新区临港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临港产业基础扎实。201*年,滨海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89.3亿元,占嘉兴全市的比重近10%,形成了以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新型建材等依托港口发展的产业集群,特别是作为嘉兴滨海开发的主体嘉兴港区,已被评为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浙江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浙江省首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浙江省生态化建设与改造试点园区。

当前,海洋经济的号角已经吹响,全省各地都在为“海”而动。嘉兴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中的一员,下一轮经济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在哪里?毫无疑问,必将是滨海新区。如何用好、

用足海洋资源?如何充分挖掘“海洋生产力”?我想应该把握三个关键词。

联动。我们深刻体会到,嘉兴滨海开发的五年,是港口、产业、城市不断融合互动发展的五年。要深化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就要坚持以海带陆、以陆兴海、海陆联动,形成滨海与腹地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具体来说,就是四个联动,一是坚持港产联动,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以产业发展推动港口建设;二是坚持港城联动,以港口建设促进滨海新城的人口集聚和城市功能的完善;三是坚持海河联动,打造独特的海河联运枢纽港;四是坚持海陆联动,做到海洋经济发展与嘉兴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化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结合。

创新。近年来嘉兴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成果就是通过创新发展取得的。我们创新产业发展思路,走产业链招商和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生共融;创新港口发展思路,坚持错位竞争、多元投入和争做“最佳配角”等发展理念,提前五年实现了港口货物吞吐量发展目标;创新经营城市理念,通过建设全高层公寓安房,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等方面实现了多赢。同时,我们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加快体制创新,进一步完善海洋综合开发体制,积极申报国家级发展平台,打造创新引领的示范区。

生态。我们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坚持绿色发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合理开发与严格保护相结合,把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速度与资

源环境承载能力相结合,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完善化工园区产业循环体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加强生态河道和绿道建设;大力落实污染防控和治理,争创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三个新”的发展目标,把滨海新区打造成为国内特色临港产业新高地、长三角国际化现代新港口、环杭州湾和谐生态新港城,也就是力争再通过10年努力,到2020年,滨海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060亿元,财政收入115亿元,工业产值2800亿元,把海洋产业发展成为嘉兴市重要的支柱产业,把滨海新区打造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实现再造一个经济大嘉兴的目标。

国内特色临港产业新高地。认真按照浙江省提出的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四大建设”的要求,深入实施嘉兴市提出的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企业“三大倍增计划”,重点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兴产业,以核电关联为核心的重装备制造产业,以港口仓储、大型专业市场为基础的现代物流业,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把滨海新区打造成全市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大平台。“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0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确保700亿元;到201*年,规上工业产值超过1800亿元,其中产值超100亿元企业7家,超50亿元企业10家,超10亿元企业40家。新能源、新材料和核电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现代化临港服务业基地基本形成。目前,我们正着手编排“三大倍增计划”的详细方案。

长三角国际化现代新港口。港口是滨海开发的龙头,“十二五”期间,嘉兴港发展将做好聚焦、错位、合作三篇文章,推动港口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实现从千万吨大港到亿吨大港的跨越。一要聚焦项目。在全省“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中,嘉兴已有煤炭、石油化工品、钢材、石(木)材、粮食、生产资料等6个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项目纳入其中,我们将重点打造这六个项目,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力争成为全省重要的储运配送基地。二是错位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科学谋划嘉兴港定位目标,与周边其他港口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甘做配角,做出特色。三是合作共赢。进一步深化与宁波港、上海港的合作,借船出海,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和浙江“港口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嘉兴港计划水运建设投资约80亿元,规划建设各类外海生产性码头泊位33个、内河码头泊位42个。“十二五”期末,全港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200万标箱。随着嘉兴港26.5公里生产性岸线的有效利用,嘉兴港将拥有码头泊位131个,货物吞吐能力约1.5亿吨/年,集装箱吞吐能力约500万标箱/年。

环杭州湾和谐生态新港城。滨海新城作为嘉兴市打造“1640300”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的六个副中心之一,我们将大力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加快实现从千年古镇到滨海新城的华丽转身。加快推进滨海新城商贸金融中心建设,积极发展企业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重点建设一批富有港口元素和滨海气息的服务中心、商务中心等城市地标性建筑。依托乍浦古镇的文化底蕴,大力开发海滨休闲、海港观光、海鲜美食、海上运动等海洋旅游产

品,加快建设以“山、海、港、桥”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观带,打造海洋旅游品牌。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各项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服务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打造宜居新港城。

今年以来,嘉兴滨海新区紧紧围绕招商引资转型年、项目推进攻坚年、城市形象提升年“三年”活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平台建设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嘉兴海洋经济发展排头兵的作用发挥越来越充分。今年一季度,滨海新区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27%;规上工业总产值114亿元,同比增长24%;合同利用外资1.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300万美元,利用市外内资1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5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27亿元,同比增长20%。

我们将继续抓好各项开发建设工作,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同时,嘉兴市正在起草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进一步加大对滨海开发的支持力度。

记者朋友们,嘉兴滨海新区的发展离不开媒体的关心支持,希望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通过你们的报道,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嘉兴海洋经济、嘉兴滨海新区的发展。在此,我对在座的记者朋友们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真诚地欢迎各位到滨海新区进行实地采访,对嘉兴海洋经济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省委外宣办新闻发布会背景资料一嘉兴市基本情况

嘉兴地处浙江省东北部,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陆域面积3915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为450万人,下辖南湖、秀洲2个区,平湖、海宁、桐乡3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2个县。

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因遭受法租界巡捕房的袭扰而被迫中断,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举行。在这艘画舫上,“一大”审议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航船从此扬帆启航。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九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湖儿女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红船精神”的激励下,大力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奋发有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嘉禾大地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繁荣安定、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嘉兴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境内马家浜文化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春秋战国时期嘉兴为吴越争战之地,有吴根越角之称,秦时县称由拳,三国吴时更名嘉兴。“地美多俊木、水秀育英才”。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的1800名全国名人中,嘉兴占了80余人;清代浙江共出进士2800多人,嘉兴就有695人;近现代涌现出王

国维、徐志摩、茅盾、丰子恺、陈省身、金庸等一大批名人;现有嘉兴籍“两院”院士39名。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既凝炼了“崇文厚德、求实创新”的人文精神,又彰显了“越韵吴风”、“水乡绿城”的文化底蕴和生态特征,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在这里相互融合、交相辉映。

嘉兴是浙江省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作为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最前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嘉兴主动顺应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合作日益加强的趋势,牢固树立“与沪杭同城”理念,深化接轨上海扩大开放,坚持以构筑大交通网络、高层次接轨平台为抓手,加强规划对接,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与上海等长三角城市在综合交通、能源供应、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对接与融合,不断将区位功能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以接轨上海推进创业创新,加快嘉兴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着力打造上海的“金南翼”。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企业落户,有近30家世界500强在嘉兴投资。

嘉兴是浙江省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行之地。区域城乡发展均衡。全面实施“1640”工程,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所辖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前32位,三分之二的镇进入全国千强镇。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行动纲领及七个推进体系文件,以被列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探索创新以“两分两换”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的“十改联动”,扎实推进“两新”工程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在前列。201*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7487元和14365元,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七年高于城

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1:1。经济社会发展协调。20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296亿元,人均GDP达到9958美元;财政总收入33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6.8亿元。社会发展水平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及所辖五县(市)均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行列,全部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县城)、省级教育强县(市)称号。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推行“全民社保”,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镇村全覆盖。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实现创建省级平安市、平安县(市、区)“五连冠”。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突出发展转型、发展惠民的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统筹协调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全面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大力实施与沪杭同城、城乡一体化、创新引领、服务业优先发展、滨海开发带动、生态立市和文化兴市战略,着力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满意度,加快把嘉兴建设成为长三角创新型经济强市、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杭州湾宜居型滨海新市,全力打造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努力实现转型升级走在前列,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加快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省委外宣办新闻发布会背景资料二

嘉兴市滨海新区基本情况

为适应世界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战略部署的新形势,201*年10月,嘉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战略决策,并将滨海开发作为嘉兴市“十一五”六大发展战略之一,嘉兴市也由此从“运河时代”向“滨海时代”迈进。市委、市政府又将“滨海开发带动战略”列为嘉兴市“十二五”七大发展战略之一,滨海新区作为我市“十二五”发展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发展区域,必将成为嘉兴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的前沿阵地,成为贯彻“港航强省”战略、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承载平台。

滨海新区开发建设范围:东起平湖金丝娘桥,西至海盐西塘桥、元通街道与武原街道交界处,北至杭浦高速公路,区域面积约227平方公里(其中平湖片区103.8平方公里、嘉兴港区55.8平方公里、海盐片区67.4平方公里),涉及平湖市、海盐县、嘉兴港区的独山港、新仓、林埭、当湖、曹桥、乍浦、西塘桥、元通等8个镇(街道)71个村(社区)委会,区域内总人口约23万。

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现行体制机制:滨海新区开发建设实行“四统两分”的开发原则,即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协调、统筹宣传,分主体开发、分步实施。为加强对滨海新区统筹开发

建设的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平湖市委书记(市长)、海盐县委书记(县长)、嘉兴港区管委会主任和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嘉兴港区管委会代为行使办公室的职能。

滨海新区开发的优势条件:滨海新区具备较好的优势条件,一是滨海新区的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嘉兴滨海新区距上海洋山港53海里,宁波北仑港74海里,01省道新线和乍嘉苏高速公路、杭浦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贯穿境内,基本实现了与周边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二是滨海新区拥有丰富的港口、岸线和滨海陆域资源。嘉兴港作为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的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拥有自然海岸线约74.1公里,具有良好的深水岸线和建港条件。目前,全港建有万吨级码头泊位22个,千吨级码头泊位10个,年货物吞吐能力达3054万吨。同时,嘉兴港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海河联运港。三是滨海新区具有良好的临港产业基础。目前,滨海新区已拥有1个国家级嘉兴出口加工区、2个省级乍浦、海盐经济开发区、1个市级平湖独山港区以及国家级九龙山森林公园、省级九龙山旅游度假区2个旅游风景区,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客商前来考察和投资。

滨海新区的发展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和嘉兴市域总体规划“一主五副一新城”的要求,滨海新区总体规划确立了把这一区域建设成为“长三角的重要港口,环杭州湾的产业新区,嘉兴市的滨海新城”的目标,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见成效,十五年再造一个经济大嘉兴”的要求,争取

到2020年滨海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060亿元,财政收入115亿元,工业产值2800亿元。同时,随着嘉兴港26.5公里可建岸线的开发建设,嘉兴港的目标是建成码头泊位131个(其中生产性码头泊位115个),货物吞吐能力约1.5亿吨/年,集装箱吞吐能力约500万标箱/年。届时,滨海新区将拥有“一港三区”、“海河一体”、“成百上亿”(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近百个,货物吞吐能力超亿吨)的杭州湾北岸东方大港。

滨海新区的发展目标、定位及战略: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滨海开发带动战略,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致力于构筑大平台、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培育大企业、建设大港口,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工业化促进新型城市化,全力打造和谐生态滨海新城。滨海新区“十二五”时期发展定位为:国内特色临港产业新高地、长三角国际化现代新港口、环杭州湾和谐生态新港城。按照“十二五”时期总体发展要求,滨海新区将在全市滨海开发带动战略引领下,深入实施联动发展、新型城市化、创新强区和生态立区战略。

滨海新区201*年及201*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201*年,滨海新区累计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16.9%,是201*年的2.9倍;规上工业总产值489.3亿元(占嘉兴全市的比重为9.5%),同比增长27.4%,是201*年的3.4倍;全年合同利用外资4.8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同比增长35.7%,利用市外内资38.3亿元,同比增长33.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50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8.5%,基础设施投入35亿元,同比增长28.7%;全社会用电量25.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5%,占嘉兴全社会用电量的9.21%。201*年嘉兴港实现货物吞吐量4432万吨,同比增长27.2%,是201*年的2.6倍;完成外贸吞吐量447万吨,同比增长27.3%,接卸集装箱突破35万标箱,同比增长72%,是201*年的24.3倍。

201*年一季度,滨海新区经济运行情况良好,企业效益进一步提升。1-3月份,滨海新区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26.9%;累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4.34亿元,同比增长24.1%;合同利用外资1.2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337万美元,引进市外内资16.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5.14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27.35亿元,同比增长19.6%,基础设施投入6.57亿元,同比增长0.5%;滨海新区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7.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3%,占嘉兴全社会用电量的9.7%;嘉兴港吞吐量实现1137万吨,同比增长18.1%,集装箱完成10.9万标箱,同比增长72.7%,完成外贸吞吐量132万吨,同比增长25.3%,主要生产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省委外宣办新闻发布会背景资料三

嘉兴港区基本情况

201*年7月,嘉兴市委、市政府调整乍浦开发管理体制,设立嘉兴港区党工委、管委会,统一领导嘉兴市港务管理局、嘉兴出口加工区、乍浦经济开发区和乍浦镇,管理范围为乍浦镇域54平方公里和嘉兴市74.1公里岸线。嘉兴港区区位交通条件优越,乍嘉苏高速、杭浦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和01省道、07省道新线贯穿境内,基本实现了与周边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特别是已建成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沪乍杭铁路,使嘉兴港区成为了“长三角”沪、苏、杭、甬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港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深入实施“以港兴产、港城互动、生态立区、和谐发展”四大战略,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乍浦步入了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已成为嘉兴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1*年港区实现生产总值86.76亿元,是201*年的1.9倍,高于嘉兴市平均增速;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7亿元,是201*年的3倍,年均增长24.1%;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57亿元,是201*年的2.8倍;“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8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倍;“十一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16亿美元,

利用市外内资43.1亿元人民币。

港口码头形成集群。嘉兴港于1986年开始启动建设,1992年正式开港,系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为国家中型港口。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嘉兴港码头集群正在形成,已基本形成了公用、专用泊位相配套、中小泊位齐全、内外贸兼营、集装箱、散杂货及油品装卸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港口。“十一五”期间,嘉兴港累计完成水运建设投资42.5亿元,建成泊位15个,改、扩建泊位3个,新增年货物吞吐能力1392万吨。到201*年底,嘉兴港拥有外海生产性码头泊位32个,其中万吨级泊位22个,年货物吞吐能力3054万吨。港口对外合作发展取得新进展,海盐港区与宁波港集团、独山港区与上港集团的合作加快推进,浙能集团参与投资独山港区煤炭中转码头工程。同时,港口生产大幅提升,201*年嘉兴港实现货物吞吐量4432万吨,是201*年的2.6倍,接卸集装箱35万标箱,是201*年的24.3倍。全港集装箱航线发展至7条,嘉兴港已成为大陆对台开放的63个港口之一。

临港产业加速集聚。乍浦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经过近年来的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英荷壳牌、日本帝人、德山化工、韩国晓星、新加坡美福、以色列化工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和嘉化工业园、三江化工、浙江信汇、嘉兴石化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已相继落户,形成了以化工新材料、港口物流等依托港口发展的产业集群。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规上企业总数由“十五”期末的55家上升到目前的110家,亿元以上企业29家,2家企业海外上市。工业结构向重型化转变,化工新材料成为了主导产业,201*年单个行业实现产值超100亿元,

占港区工业总产值比重由“十五”期末的22.1%提高到44.8%。第三产业稳步发展,201*年实现增加值16.0亿元,年均增长19.0%,占GDP比重达16.8%。港区已被列为浙江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

嘉兴出口加工区于201*年3月10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一期1.3平方公里于201*年2月28日正式封关运作,是嘉兴市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已引进企业14家,其中外资企业11家。以嘉兴桑迪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生物制药、研发、服务外包项目的成功落户,为出口加工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产业支撑。201*年,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突破1亿美元。

滨海新城初具规模。乍浦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历史悠久,自古就有“江浙门户”、“海口重镇”之称,在清代就是浙北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门户。乍浦滨海新城是嘉兴市建设“1640300”网络型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超50亿元,形成了五横六纵的26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框架,建城区面积由2.46平方公里扩展到14.7平方公里。地下管网、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初步建成,文化、教育、卫生、商贸、旅游休闲等城市功能性设施日趋完善。绿化建设大为改观,城市绿地面积达262万平方米,绿地率达26.9%,占地258亩的汤山公园建成并对市民开放,初步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城市人气进一步集聚,城市形象得到提升,新兴的生态宜居滨海新城初具规模。

“十二五”期间港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创新强省、创业富民”总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型,以嘉兴市滨海开发带动战略为引领,大力实施联动发展、新型城市化、创新强区、生态立区战略,将港区建成国内特色临港产业新高地、长三角国际化现代新港口、环杭州湾和谐生态新港城,着力增强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富民强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国内特色临港产业新高地。加快化工新材料大企业的集聚,纵向延伸价值链,横向拓展产业链,形成产值千亿元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将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打造成国内化工新材料产业新高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探索生态型化工新材料发展新模式,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长三角国际化现代新港口。推动港口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实现从千万吨大港到亿吨大港的跨越,不断优化港口结构,提高集装箱货物比例。大力推进口岸开放,积极发展国际物流业务,加快港口国际化进程。深入实施“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港口现代化水平,成为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

环杭州湾和谐生态新港城。加快推进滨海新城商贸金融中心开发建设,积极发展企业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商贸金融服务业,集聚城市人气,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嘉兴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副中心。努力培育城市的滨海特色,正确处理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和发展临港产业的关系,打造生态型新港城。

省委外宣办新闻发布会背景资料四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简介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位于杭州湾北岸,区位条件优越,与上海、杭州、苏州、宁波距离都在100公里左右。交通运输便捷畅通,是“长三角”沪、杭、苏、甬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沪杭高速、乍嘉苏高速、杭浦高速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在这里交会穿越而过;铁路有沪杭铁路,正在规划建设沪乍杭铁路;园区紧靠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嘉兴港,港口现建有专为化工园区配套的液体化工码头,码头后方建设有内河港池,与乍嘉苏航道、京杭大运河相通,为各种原材料及产品进出提供了有利条件。

园区是浙江省乍浦经济开发区的主要功能区块之一,于201*年被列为浙江省级化工园区,是浙江省“十五”期间发展的三个重点化工园区之一,目前开发面积约4.5平方公里,区内重点发展以工程塑料、有机硅、新型阻燃剂、聚氨酯等为主导的化工新材料产业。

化工园区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各项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基础设施投入已累计超过20亿元。化工园区内公共管廊、蒸汽、冷却水、废气及各种原辅材料管道等系统齐全,区内企业已实现全部集中供热,污水统一收集处理,重点企业用电双回路等设施配套,完善的配套设施为入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到201*年底,入区的主要化工企业达30余家,其中外商投

资企业涉及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荷兰、以色列、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如英荷壳牌,日本帝人、德山化工,以色列化工,韩国晓星、湖南石化,新加坡美福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已相继落户,累计吸引外资超过10亿美元;国内知名企业如嘉化工业园、三江化工、合盛化工、金燕化工等一批投资在10亿人民币左右的项目也相继落户投产。特别是近两年,随着信汇合成、协成硅业以及嘉兴石化PTA等一批投资达数十亿的超大项目落户,为港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从201*年化工园区当年产值仅8亿元开始起步,至201*年,化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已达115亿元,年均增长46%,化工园区产值已达嘉兴港区总量的45%(不含嘉兴电厂占比达到61%),成为嘉兴港区的第一支柱产业,一个临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

园区在不断开发、开放的同时,始终坚持发展与节约并重,把发展循环经济与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相结合,以加快技术进步、转变增长方式为根本,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化园区。通过努力,目前园区已基本形成了以工程塑料、有机硅、环氧乙烷等为主的3条循环产业链,在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在余热利用、冷凝水、低浓度酸以及氢气、氮气、二氧化碳、三氧化硫等回收利用方面已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成效。

201*年,园区被列为浙江省生态化建设与改造试点园区;201*年,园区被列为嘉兴市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1*年,生态化试点园区规划方案正式获得省发改委批复通过,并向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1*年8月,被中国化工协会授予首个“中国化工新材料园区”;201*年,列为“浙江省工业

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1*年,列为首批“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浙江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

嘉兴港简介

嘉兴港(原乍浦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省北部杭州湾北岸,地处沪、杭两市中间地带的嘉兴市。嘉兴港是浙江省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浙北地区唯一的出海口,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嘉兴港自然岸线长度74.1千米,规划生产性码头岸线约26.5千米(其中深水岸线约23.0千米、非深水岸线约3.5千米)。近年来,嘉兴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良好的自然条件、独特的集疏运优势、发达的腹地经济,港口建设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继建成了一批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在浙江省和嘉兴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初步显现。到201*年底,嘉兴港拥有外海生产性码头泊位32个,其中万吨级泊位22个,年货物吞吐能力3054万吨。201*年嘉兴港实现货物吞吐量4432万吨,接卸集装箱35万标箱。

随着浙江省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嘉兴港将进一步加大港口开发建设力度,全面推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港口综合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以大宗物资、集装箱运输为主的港口物流业,推动港口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实现从千万吨大港到亿吨大港的跨越,把港口建设成为长三角国际化现代新港口。到201*年,嘉兴港将拥有各类外海生产性码头泊位65个,万吨级以上泊位49个,货物吞吐能力达7776万吨/年;拥有内河码头泊位57个,货物吞吐能力达2360万吨/年。“十

二五”期末,全港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200万标箱。

嘉兴港集装箱业务发展情况:嘉兴港现有集装箱泊位2个,泊位长380米,在建集装箱泊位1个。外海集装箱泊位布有集装箱桥吊4台,后方拥有20万平米集装箱堆场,布有15台场地龙门吊。嘉兴港集装箱业务起步于201*年,201*年引进宁波港集团,签订港口合作协议共同拓展集装箱业务,开通了嘉兴宁波集装箱内支线,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迈入“快车道”。目前,嘉兴正常运营的集装箱航线为7条,其中内支线2条(分别至上海港、宁波港)、内贸线4条(北到天津港、营口港,南至泉州港、钦州港)、近洋航线1条。201*年、201*年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完成10万标箱和20万标箱,连续翻番。201*年,嘉兴港集装箱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全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5万标箱,创历史新高。

嘉兴港海河联运情况:嘉兴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海河联运港口,嘉兴港的直接经济腹地为杭嘉湖地区,而杭嘉湖地区素有“江南水乡”之称,河流纵横交错,湖漾星罗棋布,航道连片成网,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地区内河等级航道里程达5000多公里,杭、嘉、湖三市平均每100平方千米中有20千米内河航道。与嘉兴港直接相连的内河航道,独山港区有黄姑塘和独山海河直达南排枢纽,乍浦港区有乍嘉苏航道,海盐港区有长山河南排、杭平申线、何家桥线等,通过这些河道,都能与密布的杭嘉湖航道网相沟通。目前,乍浦港区一期围堤陆域已建有内河港池,嘉兴港独山、乍浦、海盐三大港区海河联运

项目均启动。乍浦港区内河航道(东段)于201*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年内完成东段航道工程和桥梁工程。海盐港区何家桥线改造工程于201*年12月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海盐港区连通腹地的海河联运大通道。独山港区南排应急航道将于今年主汛期前全面竣工。独山港区黄姑塘改造项目正积极推进,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嘉兴港在独山港区的海河联运。海盐港区C区黄家堰至曙光(疏港)公路于201*年7月开工,计划年内竣工,项目建成后将打通海盐港区东段围区通往后方腹地的陆向通道。根据嘉兴港“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嘉兴港将重点建设三个港区4个内河港池及42个码头泊位、4个连接航道、3个通航公路闸桥以及航运相关设施,计划投资6.8亿。

嘉兴港“三位一体”港航物流体系建设情况:按照浙江省的部署和要求,我市“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也正在积极推进之中,有6个交易市场项目纳入全省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中,总投资61.9亿元,共分为两类,一是提升项目,包括嘉兴中国杭州湾钢贸城、嘉兴长三角国际石(木)材交易市场和嘉兴煤炭交易市场等三个项目;二是启动项目,包括浙江嘉兴石油化工品市场、嘉兴粮食交易市场和浙北生产资料交易市场等三个项目。于今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的浙江省“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推介会上,我市有3个项目纳入签约中,有9个项目纳入推介中。3个签约项目,总投资73亿元:1.由嘉兴市人民政府与浙江省能源集团签约,由浙能集团控股、嘉兴地区国有企业参股组建项目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嘉兴港独山港区煤炭中转码头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2.由海盐县人民政府、杭州钢

铁集团公司签约,依托杭钢在海盐新建的2个5000吨级(兼靠10000吨级)海运码头以及嘉兴港其他码头,项目总投资10亿元。3.由平湖市人民政府与浙江省交投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对平湖市独山港区内专属合作开发范围进行整体开发,项目总投资40亿元。9个推介项目,项目总投资100多亿元,分别是:嘉兴市港城金融商务中心、浙江嘉兴石油化工品市场、嘉兴市化工新材料物流中心、嘉兴市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项目、平湖市独山港综合物流园区物流项目、嘉兴市嘉兴港区集装箱综合物流项目、嘉兴市嘉兴港区商贸综合体项目、嘉兴市临港产业培训教育基地项目、嘉兴市港口景观项目。

嘉兴中国杭州湾钢贸城简介

嘉兴〃中国杭州湾钢贸城由浙江杭州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嘉兴市商品交易市场“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的专业市场之一,也是嘉兴港区自开发建设以来第一个大型钢材专业交易市场,总投资11.5亿元,总占地1000亩商业用地,分三期进行建设,总规划容纳1500户企业。

第一期201*年5月动工,规划建设14万平方米,投资3.2亿元,规划招商300户;已开发建设了7万平方米,建成28幢商务楼、5幢交易服务楼、1幢综合楼;同时开发建设杭州湾物流码头及仓储中心,占地138亩,设计钢材年吞吐量300万吨,已经竣工投入使用。

第二期于201*年5月正式动工建设,计划投资3.3亿元,用地187亩,规划招商500户。建设13万平方米,拥有标准厂房、

室内仓库、露天堆场、加工配送、商业办公等多功能的大型物流园。

第三期海港码头项目已于201*年8月上报审批。建设以海港码头、铁路仓储为主,多种交通运输、仓储和电子商务相结合的长三角钢材集散中心,计划投资5亿元,规划用地550亩,其中港口用地400亩,铁路仓储用地150亩,招商700户。届时,将形成完备的海、河、陆、铁立体仓储新格局,货物运输便捷、物流成本低廉。

杭州湾钢贸城已于201*年10月18日正式开业,已成功招商入驻企业近400户,201*年度实现交易额59亿元,市场内担保公司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越的融资平台,解决中小商贸企业融资难问题。杭州湾钢贸城落户嘉兴港区,除了引进直接投资,还能够聚集人气,扩大区域影响力,解决就业1500多人,有效带动物流、金融、咨询、娱乐、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港区经济发展将带来较大的推动作用。

杭州湾钢贸城已于201*年1月被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201*年3月被嘉兴港区评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01*年还特别出资设立800万元教育发展基金,支持港区教育慈善事业发展。通过发展,杭州湾钢贸城将创建浙江省“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打造成一个全新的集钢材交易、物资流通、融资担保、电子交易为一体的长三角地区现代化钢铁区域物流中心和钢铁贸易信息中心。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嘉兴支队司务长材料》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嘉兴支队司务长材料: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嘉兴支队司务长材料》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6567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