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IPQC巡检工作流程(新)

IPQC巡检工作流程(新)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5:57:02 | 移动端:IPQC巡检工作流程(新)

IPQC巡检工作流程(新)

IPQA巡检流程文件编号:HF-IPQA-001版次:1.0

1.目的

预防质量隐患发生,监督生产运作各环节,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2.适用范围

生产系统各个部门:SMT、生产部

3.IPQA对生产线进行巡检的流程/职责和工作要求

流程开始职责工作要求相关文件/记录插件过波峰炉及切脚二次过炉后焊IPQA对生产线在转拉生产或量产新机型时,根据生产线首件卡确认核对相应机型及相应机型的BOM、工程图纸及ECN更改资料和相关邮件反馈巡检日报表逐一核对。要核对每一工位是否按工艺操作,对工程工艺质疑的需提出,找PIE确认。作业员是否有戴防静电带,如无报与生产部处理IPQA巡检日报表对切脚的板进行抽检,不允许有脚过长,元器设备点检报告件被切坏的现象检查设备使用有效期,以及各参数设置是否符合工程设置作业员是否戴防静电带IPQA过波峰炉的板每小时抽检30PCS进行抽检,记巡检日报表录下短路、虚焊等不良现象,是否超出10%不良。设备点检报告超出10%不良时反馈插件拉处理。对过波峰的设备使用有效期检查对有堆板现象,需用防静电纸皮隔开,放在货架上,不允许乱堆乱放。作业时需戴防静电带IPQA根据生产线首件卡确认核对相应机型及相应机型的BOM、工程图纸及ECN更改资料和相关邮件反巡检日报表馈逐一核对。产线作业必须按SOP核对和焊接工设备点检报告位所焊元器件规格型号及方向是否正确。IPQC首件检验作业需戴防静电带作业,且保持桌面干净,所用报告工具必须在有效期内。第1页共4页IPQA巡检流程流程职责文件编号:HF-IPQA-001版次:1.0

工作要求相关文件/记录半成品测试抽检板时,若发现同一工位同一小时内有3-4PCS作业不良需开质量异常整改单,要求生巡检日报表产改善质量异常整改如有堆机,半成品需要有防静电纸板隔开,整单齐摆放好烙铁是否按时清洗IPQA核对每个工位是否按正确工艺测试,若对测试装配(带塑壳的)工艺质疑地方,需找QE确认。当同一问题在一小时内有5PCS不良时,需开单给工程分析原因,并跟踪结果和改善措施。对有堆机现象,带LED和LCD的PCB不可超过5层,对带有变压器的PCB堆层不可超过3层。且必需用防静电纸皮隔开,并作好状态标识。作业员必须戴防静电带,且操作工位需与作业指导书相符。IPQA核对工艺是否按正确作业方法操作,所用物料是否正确带静电带工位,须带静电带每次生产时,需拆壳2-3台组装好的成品,验证其工艺的可靠性,及是否存在隐患巡检日报表保持工作台面清洁是否按工艺卡测试方法测试成品测试IPQA检查所用仪器设备是否在有效期范围内实际操作工位与作业指导书是否相符当同一种问题每小时有5PCS不良,需开质量异常报告给PIE分析,并跟踪结果和改善措施,并把此项不良知会QA.巡检日报表巡检日报表包装IPQA包装时,各种包装物料必须核对,外箱标签要和样板核对是否正确。对各种包装方式,要验证其可靠性,跟踪QA跌落试验结果以及不良改善巡检日报表第2页共4页IPQA巡检流程流程职责封箱摆放文件编号:HF-IPQA-001版次:1.0

工作要求相关文件/记录巡检日报表对生产线包装好的机要弄清楚其状态,状态标生产、QA识要明确摆放卡板时最高不可超过6层。产报告提出的问题和纠正措施,各相关部门是否落实与执行。在巡检过程中,针对QA、客户投诉报告、试巡检日报表装车出货在出货装车时,需对车箱检查顶部是否会透光漏水,车箱底面是否潮湿,摆巡检日报表箱时要做到轻拿轻放,把整箱较重的要摆在底层。END第3页共4页IPQA巡检流程流程编制:谢慈善文件编号:HF-IPQA-001版次:1.0

职责审核:工作要求批准:相关文件/记录

第4页共4页

扩展阅读:IPQC的工作流程?及检验流程?七大手法?

IPQCIPQC(InPutProcessQualityControl)中文意思为制程控制,是指产品从物料投入生产到产品最终包装过程的品质控制。(属品质保证部)

1.负责首检和部分过程检查、制程中不良品的确认,标识及统计;

2.负责巡检,对整个生产过程物料使用、装配操作、机器运行、环境符合性等全方位的定时检查确认。IPQC工作流程

简单的说:工作内容包括:首件检查、各类变更文件的跟踪。4M1E的巡查。发现异常的提出、跟踪与验证。

详细的说:过程检验(IPQC,inprocessqualitycontrl):

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去继续进行加工。因此,过程检验不仅要检验产品,还要检定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要素(如4MIE)。实际上,在正常生产成熟产品的过程中,任何质量问题都可以归结为4M1E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出现变异导致,因此,过程检验可起到两种作用:1.根据检测结果对产品做出判走,即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格和标准的要求;

2.根据检测结果对工序做出判定,即过程各个要素是否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从而决定工序是否应该继续进行生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过程检验中常常与使用控制图相结合。

过程检验通常有三种形式:(1)首件检验:

首件检验也称为“首检制”,长期实践经验证明,首检制是一项尽早发现问题、防止产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通过首件检验,可以发现诸如工夹具严重磨损或安装定位错误、测量仪器精度变差、看错图纸、投料或配方错误等系统性原因存在,从而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以防止批次性不合格品发生。

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应该进行首件检验:一,一批产品开始投产时;

二,设备重新调整或工艺有重大变化时;三,轮班或操作工人变化时;

四,毛坯种类或材料发生变化时。

首件检验一般采用“三检制”的办法,即操作工人实行自检,班组长或质量员进行复检,检验员进行专检。首件检验后是否合格,最后应得到专职检验人员的认可,检验员对检验合格的首件产品,应打上规定的标记,并保持到本班或一批产品加工完了为止。

对大批大量生产的产品而言,“首件”并不限于一件,而是要检验一定数量的样品。特别是以工装为主导影响因素(如冲压)的工序,首件检验更为重要,模具的定位精度必须反复校正。为了使工装定位准确,一般采用定位精度公差预控法,即反复调整工装,使定位尺寸控制在1/2公差范围的预控线内。这种预控符合正态分布的原理,美国开展无缺陷运动也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在步步高工作期间,他们对IPQC的首件检查非常重视,毕竟国内从事AV家电生产的企业,工艺自动化程度低,主要依赖员工的操作控制。因此,新品生产和转拉时的首件检查,能够避免物料、工艺等方面的许多质量问题,做到预防与控制结合。

(2)巡回检验

巡回检验就是检验工人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路线,依次到工作地或生产现场,用抽查的形式,检查刚加工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图纸、工艺或检验指导书中所规定的要求。在大批大量生产时,巡回检验一般与使用工序控制图相结合,是对生产过程发生异常状态实行报警,防止成批出现废品的重要措施。当巡回检验发现工序有问题时,应进行两项工作:

一是寻找工序不正常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以恢复其正常状态;

二是对上次巡检后到本次巡检前所生产的产品,全部进行重检和筛选,以防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用户)。

巡回检验是按生产过程的时间顺序进行的,因此有利于判断工序生产状态随时间过程而发生的变化,这对保证整批加工产品的质量是极为有利的。为此,工序加工出来的产品应按加工的时间顺序存放,这一点很重要,但常被忽视。

(3)末件检验:

靠模具或装置来保证质量的轮番生产的加工工序,建立“末件检验制度”是很重要的。即一批产品加工完毕后,全面检查最后一个加工产品,如果发现有缺陷,可在下批投产前把模具或装置修理好,以免下批投产后被发现,从而因需修理模具而影响生产。

过程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如前所述,过程检验的作用不是单纯的把关,而是要同工序控制密切地结合起来,判定生产过程是否正常。通常要把首检、巡检同控制图的使用有效地配合起来。过程检验不是单纯的把关,而是要同质量改进密切联系,把检验结果变成改进质量的信息,从而采取质量改进的行动。必须指出,在任何情况下,过程检验都不是单纯的剔出不合格品,而是要同工序控制和质量改进紧密结合起来。最后还要指出,过程检验中要充分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要熟悉“工序质量表”中所列出的影响加工质量的主导性因素;其次是要熟悉工序质量管理对过程检验的要求。工序质量表是工序管理的核心,也是编制“检验指导书”的重要依据之一。工序质量表一般并不直接发到生产现场去指导生产,但应根据“工序质量表”来制定指导生产现场的各种管理图表,其中包括检验计划。

对于确定为工序管理点的工序,应作为过程检验的重点,检验人员除了应检查监督操作工人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及工序管理点的规定外,还应通过巡回检查,检定质量管理点的质量特性的变化及其影响的主导性因素,核对操作工人的检查和记录以及打点是否正确,协助操作工人进行分析和采取改正的措施。

3.IPQC一般是首检、巡检和抽检;是制程中巡回流动检验;属品质保证部管理.

生产过程检验(IPQC):一般是指对物料入仓后到成品入库前各阶段的生产活动的品质控制,即InputProcessQualityControl。而相对于该阶段的品质检验,则称为FQC(FinalQualityControl)。①过程检验的方式主要有:

a.首件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b.过程控制与抽检、巡检相结合;c.多道工序集中检验;d.逐道工序进行检验;e.产品完成后检验;f.抽样与全检相结合;

②过程品质控制(IPQC):是对生产过程做巡回检验。a.首件检验;b.材料核对;c.巡检:保证合适的巡检时间和频率,严格按检验标准或作业指导书检验。包括对产品质量、工艺规程、机器运行参数、物料摆放、标识、环境等的检验;d检验记录,应如实填写。

③过程产品品质检验(FQC):是针对产品完工后的品质验证以确定该批产品可否流入下道工序,属定点检验或验收检验。a.检验项目:外观、尺寸、理化特性等;b.检验方式:一般采用抽样检验;c.不合格处理;d.记录;

④依据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工序检验标准》、《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等等。

品质检验方法1、全数检验:将送检批的产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检验而不遗漏的检验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形:

①批量较小,检验简单且费用较低;②产品必须是合格;

③产品中如有少量的不合格,可能导致该产品产生致命性影响。

2、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的所有个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检验,并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断整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统计推断工作。①适用于以下情形:a.对产品性能检验需进行破坏性试验;b.批量太大,无法进行全数检验;

c.需较长的检验时间和较高的检验费用;d.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②抽样检验中的有关术语:

a.检验批:同样产品集中在一起作为抽验对象;一般来说,一个生产批即为一个检验批。可以将一个生产批分成若干检验批,但一个检验批不能包含多个生产批,也不能随意组合检验批。b.批量:批中所含单位数量;

c.抽样数:从批中抽取的产品数量;

d.不合格判定数(Re):Refuse的缩写即拒收;e.合格判定数(Ac):Accept的缩写即接收;

f.合格质量水平(AQL):AcceptableQualityLevel的缩写。通俗地讲即是可接收的不合格品率。

3、抽样方案的确定:我厂采用的抽样方案是根据国家标准GB2828《逐批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来设计的。具体应用步骤如下:①确定产品的质量判定标准:

②选择检查水平:一般检查水平分Ⅰ、Ⅱ、Ⅲ;特殊检查水平分S-1、S-2、S-3、S-4,一般情况下,采用一般水平Ⅱ。

③选择合格质量水平(AQL):AQL是选择抽样方案的主要依据,应由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

④确定样本量字码,即抽样数。

⑤选择抽样方案类型:如一次正常抽样方案,加严抽样方案,还是多次抽样方案。

⑥查表确定合格判定数(AC)和不合格判定数(Re)。

QC中文全称:即英文QUALITY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义是品质控制,质量检验。其在ISO8402:1994的定义是“为达到品质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有些推行ISO9000的组织会设置这样一个部门或岗位,负责ISO9000标准所要求的有关品质控制的职能,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就叫做QC人员,相当于一般企业中的产品检验员,包括进货检验员(IQC)、制程检验员(IPQC)、最终检验员(FQC)和出货检验员(OQC)。

QA中文全称:即英文QUALITYASSURANCE的简称,中文意思是品质保证,质量保证。其在ISO8402:1994中的定义是“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品质要求,而在品质管理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有些推行ISO9000的组织会设置这样的部门或岗位,负责ISO9000标准所要求的有关品质保证的职能,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就叫做QA人员。IPQC:即英文In-processQuality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思是制程检验,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叫做制程检验员。

JQE:即英文JointQualitEngineer的简称,中文意思是品质工程师或客户端工程师,或客户端品质工程师,即供应商花钱雇用的为客户工作的品质工程师,是客户SQE的眼睛和耳朵。

iDQA:即英文DesignQualityAssurance的简称,中文意思是设计品质保证,如DQA经理(设计品质认证经理)。

SQE:即英文SupplierQualityEngineer的简称,中文意思是供应商品质工程师。

此外,还有

DQC:即英文DesignQuality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思是设计品质控制。MQC:即英文ManufactorQuality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思是制程品保。IPQC的检验流程IPQC是指产品从物料投入生产到产品最终包装过程的品质控制。(属品质保证部)

1.负责首检和部分过程检查、制程中不良品的确认,标识及统计;

2.负责巡检,对整个生产过程物料使用、装配操作、机器运行、环境符合性等全方位的定时检查确认。

3.IPQC一般是首检、巡检和抽检;是制程中巡回流动检验;属品质保证部管理.

生产过程检验(IPQC):一般是指对物料入仓后到成品入库前各阶段的生产活动的品质控制,即InputProcessQualityControl。而相对于该阶段的品质检验,则称为FQC(FinalQualityControl)。①过程检验的方式主要有:

a.首件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b.过程控制与抽检、巡检相结合;c.多道工序集中检验;d.逐道工序进行检验;e.产品完成后检验;f.抽样与全检相结合;

②过程品质控制(IPQC):是对生产过程做巡回检验。a.首件检验;b.材料核对;c.巡检:保证合适的巡检时间和频率,严格按检验标准或作业指导书检验。包括对产品质量、工艺规程、机器运行参数、物料摆放、标识、环境等的检验;d检验记录,应如实填写。

③过程产品品质检验(FQC):是针对产品完工后的品质验证以确定该批产品可否流入下道工序,属定点检验或验收检验。a.检验项目:外观、尺寸、理化特性等;b.检验方式:一般采用抽样检验;c.不合格处理;d.记录;

④依据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工序检验标准》、《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等等。

品质检验方法1、全数检验:将送检批的产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检验而不遗漏的检验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形:

①批量较小,检验简单且费用较低;②产品必须是合格;

③产品中如有少量的不合格,可能导致该产品产生致命性影响。

2、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的所有个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检验,并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断整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统计推断工作。①适用于以下情形:a.对产品性能检验需进行破坏性试验;b.批量太大,无法进行全数检验;

c.需较长的检验时间和较高的检验费用;d.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②抽样检验中的有关术语:

a.检验批:同样产品集中在一起作为抽验对象;一般来说,一个生产批即为一个检验批。可以将一个生产批分成若干检验批,但一个检验批不能包含多个生产批,也不能随意组合检验批。b.批量:批中所含单位数量;

c.抽样数:从批中抽取的产品数量;

d.不合格判定数(Re):Refuse的缩写即拒收;e.合格判定数(Ac):Accept的缩写即接收;

f.合格质量水平(AQL):AcceptableQualityLevel的缩写。通俗地讲即是可接收的不合格品率。

3、抽样方案的确定:我厂采用的抽样方案是根据国家标准GB2828《逐批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来设计的。具体应用步骤如下:①确定产品的质量判定标准:

②选择检查水平:一般检查水平分Ⅰ、Ⅱ、Ⅲ;特殊检查水平分S-1、S-2、S-3、S-4,一般情况下,采用一般水平Ⅱ。

③选择合格质量水平(AQL):AQL是选择抽样方案的主要依据,应由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

④确定样本量字码,即抽样数。

⑤选择抽样方案类型:如一次正常抽样方案,加严抽样方案,还是多次抽样方案。

⑥查表确定合格判定数(AC)和不合格判定数(Re)。

QC中文全称:即英文QUALITY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义是品质控制,质量检验。其在ISO8402:1994的定义是“为达到品质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有些推行ISO9000的组织会设置这样一个部门或岗位,负责ISO9000标准所要求的有关品质控制的职能,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就叫做QC人员,相当于一般企业中的产品检验员,包括进货检验员(IQC)、制程检验员(IPQC)、最终检验员(FQC)和出货检验员(OQC)。

IPQC:即英文In-processQuality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思是制程检验,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叫做制程检验员。回答人的补充201*-10-2506:497大手法

一、检查表

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

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

②制定检查表;

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

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

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

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

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

①确定研究的主题;

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

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

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

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

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

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

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

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

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

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

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2、柏拉图的作用

①降低不良的依据;

②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

③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

3、实施步骤

①收集数据,用层别法分类,计算各层别项目占整体项目的百分数;

②把分好类的数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列,并计算累计百分数;

③绘制横轴和纵轴刻度;

④绘制柱状图;

⑤绘制累积曲线;

⑥记录必要事项

⑦分析柏拉图

要点:A柏拉图有两个纵坐标,左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右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的累积百分数;B柏拉图的横坐标一般表示检查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到右依次排列;C绘制柏拉图时,按各项目数量或金额出现的频数,对应左侧纵坐标画出直方形,将各项目出现的累计频率,对应右侧纵坐标描出点子,并将这些点子按顺序连接成线。

4、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

①柏拉图要留存,把改善前与改善后的柏拉图排在一起,可以评估出改善效果;

②分析柏拉图只要抓住前面的2~3项九可以了;

③柏拉图的分类项目不要定得太少,5~9项教合适,如果分类项目太多,超过9项,可划入其它,如果分类项目太少,少于4项,做柏拉图无实际意义;

④作成的柏拉图如果发现各项目分配比例差不多时,柏拉图就失去意义,与柏拉图法则不符,应从其它角度收集数据再作分析;

⑤柏拉图是管理改善的手段而非目的,如果数据项别已经清楚者,则无需浪费时间制作柏拉图;

⑥其它项目如果大于前面几项,则必须加以分析层别,检讨其中是否有原因;

⑦柏拉图分析主要目的是从获得情报显示问题重点而采取对策,但如果第一位的项目依靠现有条件很难解决时,或者即使解决但花费很大,得不偿失,那么可以避开第一位项目,而从第二位项目着手。

四、因果图

所谓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主要用于分析品质特性与影响品质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来促进问题的解决,是一种用于分析品质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又称为鱼骨图。

1、分类

1)追求原因型:在于追求问题的原因,并寻找其影响,以因果图表示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间的关系;

2)追求对策型:追求问题点如何防止、目标如何达成,并以因果图表示期望效果与对策的关系。

2、实施步骤

①成立因果图分析小组,3~6人为好,最好是各部门的代表;

②确定问题点;

③画出干线主骨、中骨、小骨及确定重大原因(一般从5M1E即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

法Method、测Measure、环Environment六个方面全面找出原因);

④与会人员热烈讨论,依据重大原因进行分析,找到中原因或小原因,绘至因果图中;

⑤因果图小组要形成共识,把最可能是问题根源的项目用红笔或特殊记号标识;

⑥记入必要事项

3、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

①确定原因要集合全员的知识与经验,集思广益,以免疏漏;

②原因解析愈细愈好,愈细则更能找出关键原因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有多少品质特性,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图;

④如果分析出来的原因不能采取措施,说明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要想改进有效果,原因必须要细分,直到能采取措施为止;

⑤在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每个因素的主要性;

⑥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5W2H的方法逐项列出,绘制因果图时,重点先放在“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原因、结果”,分析后要提出对策时则放在“如何才能解决”;

Why为何要做?(对象)

What做什么?(目的)

Where在哪里做?(场所)

When什么时候做?(顺序)

Who谁来做?(人)

How用什么方法做?(手段)

Howmuch花费多少?(费用)

⑦因果图应以现场所发生的问题来考虑;⑧因果图绘制后,要形成共识再决定要因,并用红笔或特殊记号标出;

⑨因果图使用时要不断加以改进。

五、散布图

将因果关系所对应变化的数据分别描绘在X-Y轴坐标系上,以掌握两个变量之间是否相关及相关的程度如何,这种图形叫做“散布图”,也称为“相关图”。

1、分类

1)正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也增大;

2)负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却减小;

3)不相关:变量X(或Y)变化时,另一个变量并不改变;

4)曲线相关:变量X开始增大时,Y也随着增大,但达到某一值后,则当X值增大时,Y反而减小。

2、实施步骤

1)确定要调查的两个变量,收集相关的最新数据,至少30组以上;

2)找出两个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将两个变量描入X轴与Y轴;

3)将相应的两个变量,以点的形式标上坐标系;

4)计入图名、制作者、制作时间等项目;

5)判读散布图的相关性与相关程度。

3、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

1)两组变量的对应数至少在30组以上,最好50组至100组,数据太少时,容易造成误判;

2)通常横坐标用来表示原因或自变量,纵坐标表示效果或因变量;

3)由于数据的获得常常因为5M1E的变化,导致数据的相关性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数据获得的条件进行层别,否则散布图不能真实地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当有异常点出现时,应立即查找原因,而不能把异常点删除;

5)当散布图的相关性与技术经验不符时,应进一步检讨是否有什么原因造成假象。

六、直方图

直方图是针对某产品或过程的特性值,利用常态分布(也叫正态分布)的原理,把50个以上的数据进行分组,并算出每组出现的次数,再用类似的直方图形描绘在横轴上。

1、实施步骤

1)收集同一类型的数据;

2)计算极差(全距)R=Xmax-Xmin;

3)设定组数K:K=1+3.23logN

数据总数50~100100~250250以上

组数6~107~1210~20

4)确定测量最小单位,即小数位数为n时,最小单位为10-n;

5)计算组距h,组距h=极差R/组数K;

6)求出各组的上、下限值

第一组下限值=X--min-测量最小单位10-n/2

第二组下限值(第一组上限值)=第一组下限值+组距h;

7)计算各组的中心值,组中心值=(组下限值+组上限值)/2;

8)制作频数表;

9)按频数表画出直方图。

2、直方图的常见形态与判定

1)正常型:是正态分布,服从统计规律,过程正常;

2)缺齿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3)偏态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4)离岛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5)高原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6)双峰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7)不规则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七、控制图

1、控制图法的涵义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有静态因素也有动态因素,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即时监控产品的生产过程、及时发现质量隐患,以便改善生产过程,减少废品和次品的产出?控制图法就是这样一种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方法,它利用现场收集到的质量特征值,绘制成控制图,通过观察图形来判断产品的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控制图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控制图又叫管理图,它是一种带控制界限的质量管理图表。运用控制图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观察控制图上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状况,分析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发生了异常,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消除,使生产过程恢复稳定状态。也可以应用控制图来使生产过程达到统计控制的状态。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是一种统计分布.因此,绘制控制图需要应用概率论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控制图是对生产过程质量的一种记录图形,图上有中心线和上下控制限,并有反映按时间顺序抽取的各样本统计量的数值点。中心线是所控制的统计量的平均值,上下控制界限与中心线相距数倍标准差。多数的制造业应用三倍标准差控制界限,如果有充分的证据也可以使用其它控制界限。

常用的控制图有计量值和记数值两大类,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每类又可细分为具体的控制图,如计量值控制图可具体分为均值极差控制图、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等。

2、控制图的绘制

控制图的基本式样如图所示,制作控制图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①按规定的抽样间隔和样本大小抽取样本;

②测量样本的质量特性值,计算其统计量数值;

③在控制图上描点;

④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有并行。

控制图为管理者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生产过程信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根据工序的质量情况,合理地选择管理点。管理点一般是指关键部位、关健尺寸、工艺本身有特殊要求、对下工存有影响的关键点,如可以选质量不稳定、出现不良品较多的部位为管理点;

②根据管理点上的质量问题,合理选择控制图的种类:

③使用控制图做工序管理时,应首先确定合理的控制界限:

④控制图上的点有异常状态,应立即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后再进行生产,这是控制图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

⑤控制线不等于公差线,公差线是用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而控制线是用来判断工序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

⑥控制图发生异常,要明确责任,及时解决或上报。

制作控制图时并不是每一次都计算控制界限,那么最初控制线是怎样确定的呢?如果现在的生产条件和过去的差不多,可以遵循以往的经验数据,即延用以往稳定生产的控制界限。下面介绍一种确定控制界限的方法,即现场抽样法,其步骤如下:

①随机抽取样品50件以上,测出样品的数据,计算控制界限,做控制图;

②观察控制图是否在控制状态中,即稳定情况,如果点全部在控制界限内.而且点的排列无异常,则可以转入下一步;

③如果有异常状态,或虽未超出控制界限,但排列有异常,则需查明导致异常的原因,并采取妥善措施使之处在控制状态,然后再重新取数据计算控制界限,转入下一步;

④把上述所取数据作立方图,将立方图和标准界限(公差上限和下限)相比较,看是否在理想状态和较理想状态,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必须采取措施,使平均位移动或标准偏差减少,采取措施以后再重复上述步骤重新取数据,做控制界限,直到满足标准为止。

3、怎样利用控制图判断异常现象

用控制图识别生产过程的状态,主要是根据样本数据形成的样本点位置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失控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①样本点超出控制界限;②样本点在控制界限内,但排列异常。当数据点超越管理界限时,一般认为生产过程存在异常现象,此时就应该追究原因,并采取对策。排列异常主要指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③连续七个以上的点全部偏离中心线上方或下方,这时应查看生产条件是否出现了变化。④连续三个点中的两个点进入管理界限的附近区域(指从中心线开始到管理界限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域),这时应注意生产的波动度是否过大。⑤点相继出现向上或向下的趋势,表明工序特性在向上或向下发生着变化。⑥点的排列状态呈周期性变化,这时可对作业时间进行层次处理,重新制作控制图,以便找出问题的原因。

控制图对异常现象的揭示能力,将根据数据分组时各组数据的多少、样本的收集方法、层别的划分不同而不同。不应仅仅满足于对一份控制图的使用,而应变换各种各样的数据收取方法和使用方法,制作出各种类型的图表,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发现了超越管理界限的异常现象,却不去努力追究原因,采取对策,那么尽管控制图的效用很好.也只不过是空纸一张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IPQC巡检工作流程(新)》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IPQC巡检工作流程(新):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IPQC巡检工作流程(新)》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6620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