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策略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策略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6:05:45 | 移动端: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策略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策略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策略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惠农区回民学校初中数学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李建忠

一年来,本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研究第一阶段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工作,201*年6月10日课题研究计划方案高质量地通过了石嘴山教科所和惠农区教研室领导的验收,进入实施阶段,为使下一阶段课题的顺利,有序开展,现将我们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完成情况

1、课题负责人拟定好课题研究报告和方案。2、课题组讨论修改、完善课题研究计划方案。

3、申请了开题报告会,聘请了专家进行指导,并提出修改意见。4、按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课题计划、方案。5、设计了调查问卷,明确了研究方向二、主要做法

(一)组建了课题组,撰写了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申请了开题论证会

针对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我们通过教研组会议,组织大家商讨如何改变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滞后状态,最后达成共识,成立课题组,开展《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策略研究》课题,并由课题负责人撰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通过对报告和方案的反复完善,申报自治区级课题,于201*年6月被自治区教育厅立项为重点课题,并于201*年6月经石嘴山市教科所和惠农区教研室审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二)调查研究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由于我校地处惠农区农村边缘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信息渠道狭窄,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绝大多数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教育方法落后,因此我校学困生的面相对其它兄弟学校来说更大,转化起来困难也就更大,为了使我们的教育与转化策略更有针对性,就必须要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更加深入详细的分析,所以我们通过对我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四百多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对学困生进行归类,寻找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根源,使我们的研究明确方向。我们针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和意志品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发现形成学困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准备不足,这是指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新知前的原认知结构存在缺陷,从而导致无法顺利完成新的学习任务;

2、学习目的不明确,许多学困生不知道自己到学校的目的是什么,对老师的要求只是处于应付状态;

3、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4、学习习惯较差,课下不能及时预习和巩固;5、意志力薄弱,稍遇困难就退缩,缺乏自信;6、学习主动性差,视学习为负担;

7、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家长不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或者只关心结果,不注重过程,或者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还有就是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不健全,对学习有强烈的逆反心理;

8、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确实也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少学生因此而厌学、逃学甚至辍学;

9、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水平,教学态度以及教师的心理状态等对学生造成的不良结果。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必须要转变学困生的思想认识、学习品质和学习方式,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试图通过开展《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可以找出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过程中偏差的方面,从而对学困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方式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评价观,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使更多的学困生脱“困”,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扩展阅读:《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总结(1)1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组负责人蒋同清

课题研究小组近一年的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效果,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把这项工作做的更好,现将开题以来研究成果总结如下: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课程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以学生为本,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个体差异,既要认清学生实际发展的潜能,又要正视学生现实存在的某些缺陷和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失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乐观公正的态度善待每一个学生,鼓舞每一个学生,并能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确定不同的培养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健康发展。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品质,使之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明确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因素对儿童学习的影响作用,促进教师改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教育不当而产生的学习困难学生,更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教学能产生指导意义。二、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小学数学学学困生的现实理解,把握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丰富当前教学理论。针对学困生的认知特点,转化已存在的学困生,减少新的学困生的出现,最大程度地提高及格率,从而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1、学困生成因问卷调查表:

从每个学困生问卷调查表明,造成学习困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智力因素(基础知识薄弱)占60%;(2)学习技能占20%;(3)(3)环境影响占20%。

从此点来看,主要在课堂上要提高学困生的听课效率。2、学困生转化调查表:

教师能对每一个学困生作总体情况分析(分析学习成绩水平、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学习兴趣、背景、纪律等),然后再对相应学困生采取具体辅导措施。从此点来看,教师能对每个学困生有了进一步了解。3、学困生制定目标表:

在教师指导下,每个学困生制定自己合理的成绩目标。从此点来看,学生在目标动力下,能勇于接受挑战,争取更好的成绩。4、数学教师召开“关爱学困生”主题班队会:

每个班级数学教师都召开了以“关爱学困生”为主题的班队会。班队会使学困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全体学生达成共识:不能鄙视学困生、要鼓励和帮助学困生、努力提高他们的成绩。

5、学困生阶段成绩跟踪:

每名学困生都有一张阶段成绩跟踪表,教师对学生的每次成绩(单元)测试都进行跟踪并进行分析(进步或落后的原因、养成习惯的培养)。分析后,对学生能够查找到学习薄弱的环节,以便在往后的教学中更好的转化学困生。

6、创新了工作方法,提高了教师帮困能力。

为加大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力度,除了以上所采取的方法外,我们创新工作方法,还向数学教师提出了学困生转化“六个一”的要求:每周教师找学困生谈一次心;数学教师给学困生提供一次表现机会;每周发现并表扬学困生的一个优点;每月与学困生家长联系一次(最好是家访),通报学困生进步的情况;每月教会学困生一个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数学教师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将其座位由教室角落调至前排,取消惩罚性作业,禁止侮辱性绰号等)。

7、提高了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的五位教师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本领,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近一年的时间里,五位教师承担了部分公开课任务,均获得了好评。三、问题思考。

1、学困生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形成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合力,但我们无法左右社会对学困生的影响。从目前来看,社会对学困生的负面影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我们也是非常无奈的。如何让社会发挥其应有的正面教育作用,这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2、学困生队伍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学生的转化成效不很明显,如何转化这部分特殊学生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策略研究第一阶段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策略研究第一阶段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策略研究第一阶段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66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