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东溪中学高中物理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报告

东溪中学高中物理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6:17:54 | 移动端:东溪中学高中物理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报告

东溪中学高中物理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报告

东溪中学高中物理组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报告

在东溪中学教科室的领导下,201*年春期东溪中学高中物理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顺利完成,本次活动高二二位教师同授高中物理选修3-2内容《安倍力》,他们分别是吴金花老师,钟秀刚老师。虽然所授同一节课,但风格各异,各具特色。本次活动在良好的氛围中,达到了优势互补,互相切磋的目的,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升。一、亮点分析:

“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本身的属性决定了授课教师风采形式的多样化。每位教师在备课时都秉着“立足教材,优化教材,超越教材”的理念,广泛搜集资料,深入研讨教材,整合资源,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

吴金花老师的课堂设计很精心,从导入到讲授到训练,环环相扣,浑然天成,注重了方法归纳和学生习惯的养成。时间把控相当精准,语言简洁明了,是一节干练的课;教学语言简练、亲切,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课堂组织结构,对知识把握、教材理解上看,都很到位,教师教态自然,思路清晰,表述清楚,语言规范,整节课设计自然流畅,板书规范、课堂反馈良好。钟秀刚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特有的教学风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亲和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位同学,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同时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理念,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整节课能使用严谨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现了老教师沉着稳重的风范;,教学目标明确,引语自然顺畅,反应敏捷,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物理问题,体现了新课标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次活动中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1、时间的分配上,如何更合理、更科学?对很多方面预想不足,导致多数教师在时间分配上不够合理,时间掌控上有些偏差,教学环节有些拖拉,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

2、板书的设计上如何起到强化提示的作用?教师在板书设计上以及该出现的时机还需精心设计,要体现板书的真正作用,不可随意性过大;

3、教学语言如何煅炼的更精练、更简洁、更生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情绪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要注重平时积累,使语言更规范、更严谨,同时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不能让学生只说教师的后半截话,过分的导其实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4、教师对课堂上临时生成的问题,缺乏教学机智。教师对新环境、新学生,要充分预设,充分备教材的同时更要充分备学生,对于临时生成的问题要有能力给予解决。

东溪中学高中物理组

201*年6月

扩展阅读:东溪中学高中物理同课异构总结报告

高中物理同课异构总结报告

东溪中学高中物理教研组

赵福举

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体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堂建设。学生从学生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东溪中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提出了四导教学模式。

在东溪中学教科室的指导下,201*年11月17日,高一物理备课组两位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课题都是《牛顿第三定律》;201*年11月25日高二物理备课组两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活动,课题为《动量守恒定律》。通过上课和评课议课,让我组教师受益匪浅。《牛顿第三定律》很多内容学生在初中都了解了一些,但是很多知识都是似是而非的,比如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学生都不假思索的说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是在一个具体例子中,让他们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时,却屡屡犯错。比如问“一个人在沼泽地里下陷时,受到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小满足什么关系?”时,竟然百分之百的学生有“压力大于支持力”这种错误的观点。就是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出这节新课。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探究,先让学生讨论、猜想(我觉得这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学生初中已经了解过,另一方面做实验前的讨论、猜想是必不可少的),再让学生从简单易行的相互拉弹簧测力计的实验做起,最后老师用力传感器展示,学生清楚明了的、自然而然的得出结论: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接着老师提示:分析力要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产生原因(性质)等方面着手。学生经过讨论总结得出一对相互作用力满足:大小相等(大小)、方向相反(方向)、作用在两个物体同一直线上(作用点)、同性质(性质)、同时产出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学生虽然知道了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但是要真正搞清楚,需要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是:1、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这正好是新课本加入的一部分内容),并且找出各个力的反作用力。2、具体的题目中分析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我找了两道典型题目,通过题目突破重点和难点,并且引出“一对相互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的比较。最后通过课堂评价发现学生大部分已经理解,这时再提出开始时的问题“一个人在沼泽地里下陷时,受到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小满足什么关系时”,学生百分之百的答对,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当然最后适当给学生解释一下“沼泽地中人为什么会下陷”是有必要的,备课中也确实注意到了这点。其实这跟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但是车可以向前加速的道理是一样的。

双边活动方面:我觉得这节课在双边活动设计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我认为学生动手实验、相互讨论、学生板演、投影,集体回答、个别回答等等都是双边活动。总之,学生能够动起来就好,不管是动手、动脑还是动嘴。

题目设计方面:设计每个题目都是有目的的,或突破重点难点,或引出新的内容。但是设计题目要避免知识性错误,比如讲这节内容很多人会想到利用“拔河比赛”为例介绍说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但是拔河的时候中间有绳,所以就不在是甲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了,而且拔河比赛赢的原因也不单单是摩擦力大小的原因,这儿还要考虑到重力,力矩等问题。而如果用马拉车,我觉得还是可以的,车一下子套到马上,所谓的绳子应该是车的一部分。

《动量守恒定律》一节内容,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是一个实验定律,教学难度较大。听了钟秀刚老师、吴金花老师同上这节课,感受到二位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以及教师课堂上的引导都有其独特的风格,虽然是同一课题,但其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却完全不同。

钟秀刚老师的课堂教学的流程是:大胆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应用提高。这堂课具有下面3个特点:①教学设计细腻。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能撞击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并积极引导学生处理课堂生成的各种问题。这位老师敢想敢做,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②师生活动热烈。学生回答的每一个问题都很疯狂,教师有魅力,有教学个性,更有激情,学生课堂上也能充分张扬个性。整个课堂不仅是氛围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物理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并获得成功而快乐,是一种内在的快乐,是一种成功而赋有暴发力的快乐。因为他追求的是“快乐物理”,课堂是“平等、和谐、沟通”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得到糖果、巧克力、易拉灌等。③课堂充实严紧。教师创设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整堂课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学生思维上的紧张、活跃,行动上的忙碌、充实,心情上的放松、愉快,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了学习过程,几乎每一个结论都是由学生自己实验、讨论、独立思考而获得的,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吴金花老师的课堂教学的流程是:猜想实验结论验证应用。这堂课具有下面3个特点:①教学设计新颖。借境激疑,用实验创设问题情景,一节课大大小设计了7个实验,其中有5个是自制教具实验,由自制玩具小车实验引出课题,又由自制教具超级弹球实验,展示其奇特的物理现象,学生课后运用本节学习的内容解释这一物理现象而结束课堂,使学生追根究底余味无穷。整堂课充分体现了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一个物理实验就是一个完整的物理情境,让学生亲眼看或亲手做物理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②充分体现主体。课堂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充分体验知识形成和获取的过程,感悟其中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一次实验的进行过程都是问题最多,学生讨论最热烈、兴致最高、收获最大的时候。③突出理性思维。7个实验围绕一个中心“动量守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规律,有教师问问题,有学生独立思考,有学生细声讨论,有学生积极回答,有学生独特的见解,学生都是很冷静去思考,理性回答,师生思维配合默契,强调理性思维。教师只是问题的提出者,学习的组织者,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和感悟,体验和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主题、有节奏、有层次地进行自主学习。

这几堂课虽然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和四导教学流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体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应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通过实验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四位教师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并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普通物品自制教具做物理实验,使学生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了学习热情。

这四堂课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的个性,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也体会到“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01*年12月13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东溪中学高中物理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东溪中学高中物理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东溪中学高中物理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67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