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课程实习报告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实习报告
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实习单位:
报告题目:汉语言文化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浅谈
汉语言文化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浅谈
内容摘要:汉语言文化专业的课程学习中,我们经常会徜徉在
古典汉语言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唯美世界中,无论是《诗经》还是四大名著,乃至唐诗宋词,我们总能在斟酌推敲之后领略到那些不朽的作品从字里行间里传达出的情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西方文化相互渗透,而互联网又开创了一个全民发声的时代,这让我们的新闻写作面临着一个非常宽泛的文字报道环境。笔者进行了局部范围内的交流调查以及思考后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新闻写作应准确严谨又不失时代环境特色,这样即能尽到新闻报道的职责又能让读者感觉新闻更加贴近生活,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交流传达作用,同时又将汉语言文化进行提炼和传播。由于本人专业知识局限和实战经验有限,文中观点有不当之处还望老师批评指教。
关键词:新闻汉语言文化语言环境
刚进入报社的前几天,我的师傅并没有让我跟着去跑新闻,而是让我看了很多报社以前报道的一些新闻。看过几天后,师傅在我的恳求下带着我到市里的某小区采访了一些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采访结束后,师傅让我回家写一篇300字的报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我递上了我十分满意的“作品”。谁知师傅摇摇头说:“你写的是抒情散文,老太太看不懂的。”之后的日子里,师傅在不断的重复着类似的语言。在后来的实习过程中,我利用业余时间向报社的很多前辈请教如何写好各类新闻,得到的回答众口一致:“弄清你是写给谁看的,
再思考你要怎样表达,当你学会怎样表达最合适后,你就能写这类新闻了。”
达尔文在《进化论》中表述了一个很明确的观点:适者生存,我想,这并不只适用于生物的生存发展,同样对于各种事物生存也能有用,包括我们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新闻是运用在一线的汉语言文化的传播方式,我们在这样一些要素齐全的文章中不仅是作为一个围观者在看热闹,看这大千世界的喧嚣浮华,看着别人的家长里短,更多时候我们也能在报道中的某人某事看到自己的一些影子,这时候新闻如是能有更多的亲和力,将会受到更多读者的青睐。这种新闻取材于生活,描述生活,读者感受着这种生活,汉语言文化就在这样一种交流和提升中逐渐形成。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各种文人骚客以自己华丽奇异的想象向世人描绘出了一幅不可企及的蓝图,将汉语言文化通过华丽辞藻的的堆积推向了一个脱离生活的境地。首先,对于这样的现象我本人不予置评,但是在我看来,一个全民的语言文化习惯,或者说形成的汉语言文化环境,才是主流的文化现象,而这是我说的当下的汉语言文化。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领略到的更多的文学作品是在反应当时人文风貌,在那样一些特定的时间点上,我们的古人和我们各自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化现象。这就是为什么“之乎者也”只会出现在古人的对话中,而“神马”、“浮云”以及类似于“打酱油”一类的说法会风行于当下的年轻一代口中了。我相信,在这样一群创新力十足的年轻人的带领下,汉语言文化将会在这样一个文化冲击的时代中找到自
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地位。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明确一个事实,尽管民众是语言文化的主导,然而作为转播和记录这样一种文化的新闻媒体才是将语言文化发扬光大的有效途径。如何让语言文化以一种健康的形式形成和保留乃至于传承,新闻报道也占据着不可磨灭的领导地位。
首先,汉语言文化形成于普通的民众,新闻应还原于民众。新闻以一种贴近生活的形式报道出来会更加让群众满意,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新闻的传播率,对民众来说也能更加及时全面的了解身边发生的事儿。借助世界文化的激烈碰撞的良好机会,新闻在这场大交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多数外国人或许并不知道孔子到底是何许人,他到底经历过怎样的沧桑蜕变,但是孔子文化的风行却是不争的事实。在我看来,孔子的弟子将其言行整理成书用以传扬孔子的思想,孔子的话语才会穿越时空镌刻在你我心中。“书”是我要说的文化载体,而新闻也是文化载体。作为一种传达工具的同时,新闻也起着诠释的作用,作为一种推广中国语言文化的载体,担负着向世界诠释中国的使命。从各方面来看,新闻必须与时俱进,与当下的语言环境相匹配,用前辈们的话说,就是,“弄清你是写给谁看的,再思考你要怎样表达。”
其次,新闻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前面已经讲过新闻是传播当下语言文化的载体,其传播的文化应该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然而,现实的语言环境是极其复杂的,作为新闻编辑应时刻注意新闻用语的严厉把关,确保用自己的笔传播健康的语言文化。由新浪率先
发起的微博模式已经席卷了中国,民众通过这样宽泛的平台充分行使了言论自由的权利,在当下的中国真的形成了有啥说啥的言论环境。然而,问题也随之产生,语言环境是自由的,很多过于情绪化的语言甚至是过激言论也随处可见。尽管,民众大多数人是有自我判断力的,但更多的人是没有主观判断能力的,或者处于辨别不清的灰色地带,这很大程度上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隐患因素之一。因此,我认为新闻应以正面、专业的角色为民众把关,将语言文化的健康部分传播出来,让大家能有一个模仿学习的对象,也让外国朋友能理解中国主流的汉语言文化。
最后,新闻也是主导汉语言文化的有效因素之一,不同的新闻媒体以其不同的新闻形式影响着民众语言文化习惯。不管是幽默,还是严肃的语言习惯,我们的谈论方式与文字表述习惯并不是因人而异,相反,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写同样形式的文章,不同的是,每个人的思想各有不同。否则,什么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也不会有明确的划分。一个好的作家,一种大众接受的方式,足以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比如韩寒,比如郭敬明。新闻作为一种实用写作模式,在具备自身特点的同时也能成为主导语言文化的因素之一。在08年地震袭来的时候,我们随处可以听到一种句式:“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都会变成很小的事,再小的帮助乘以十三亿都会帮上很大的忙。”这就是新闻传播的力量,经过筛选和传播后,新闻让这样的语言文化得以传承。
总的来说,新闻作为最贴近老百姓的实用文体,有着他必须承担
的责任,这不仅是说传达时事,也包括语言文化的传播。汉语言文化不是用以束之高阁的装饰品,是民众生活智慧精髓的提炼,我相信,新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服务于民,一定能将汉语言文化进一步提升和传播出去。同时,新闻本身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也将更大程度上的得到发挥。
扩展阅读:汉语言文学本科班实习报告、论文
201*届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社会实践(实习、调查)
题目: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陈军贤学号:096201*255621电大分校:定西分校工作站(教学点):渭源工作站学生所在单位:渭源县会川学区论文指导教师:张海楠甘肃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社会(实习、实践、调查)成绩评定表
分校:定西分校工作站:渭源工作站班级代号:201*16201*0603
姓名实践形式实践单位实践时间陈军贤分散实习定西市渭源县会川中学201*年10月201*年11月社会实践单位鉴定意见在校表现良好,实习成绩优秀。签字(盖章):文庭俊201*年11月26日指导教师评语及评分签字(盖章)年月日学号096201*255621届别201*届分校社会实践领导小组鉴定意见签字(盖章)年月日省电大集中实践环节指导委员会审核意见签字(盖章)年月日说明:1.此表附于封面之后。2、此表由分校、工作站自行复制。
实习报告
我于201*年10月15日至11月25日,在定西市渭源县会川中学实习了40天。本次实习目的是通过教育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在电大远教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初步掌握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和技能。了解现今初中生和教育的现状。实习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包括备课、上课、修改作业、批阅试题。做一个语文教师所做的事情。在整个实习期间,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教学情况总结。一、听课,虚心求教
怎样上好语文课,这是实习的重点。头两个星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听课,认真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我的体会是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主动地学习。我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一位活泼,一位严谨,从效果来看,前者要好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分析,而这个学校学生的素质普遍比较差,对抽象分析较难理解继而引发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即使部分能力强、愿意学的学生能够理解、接受这些分析,也违背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于这些十四岁左右的初二学生来说,最容易接受、最需要的是丰富的感性体验。正如指导老师对我说的,像《听潮》这样的抒情散文,只要老师读好了,把文中的感情读出来了,课就上好了一大半。心理暗示的作用很大,老师讲课有激情,学生不会不受感染。
二、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1、备教材
要做到在快乐中学习,不能孤立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奋点。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有课时,我往往是凌晨五六点就起床备课,查资料,写教案,直到上课前还在考虑各种细节问题。例如我在讲授“安塞腰鼓”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认识和理解安塞腰鼓”,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我觉得如果准备时间充裕的话,讲课时会发挥得更好。老师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要有一股气势,要有较好的气质。我给自己定位为清刚之气:直率、真挚、刚强而不失温和。我认为男老师一定要有一点硬气,这样言传身教,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发展。提问后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往往问题一说,就要学生举手回答,而且我的语速、教学的进程都比较快。我认为语速、教学进程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重要性和大多数学生的适应程度灵活掌握,该快则快,应慢则慢。
2、备学生
一方面,农村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普通话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我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很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3、备教法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有的课用讲读方法比较好,有的课自读老师进行引导比较好,有的用电教手段比较直观形象等等,每节课都有比较适宜的方法,在备课时我都认真的进行研究。
4、备课的体会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三、授课,启发兴趣,创新方法
1、课堂教学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散文单元,我上的是《白杨礼赞》第一课时,由于准备不充分,文章线索没有讲清楚,但是我注意到自己的朗读。学校有课文朗读的磁带,但我还是在课堂上自己读了一遍课文,虽然没有专业朗读人员读的好,但我尽了自己的全力。指导老师后来说,老师应该自己读,这样让学生感到亲切,不能自己不读,又说学生读的这不好那不好。
在启发学生课堂兴趣时我采用如下方法:以良好的态势激发兴趣,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适用的身体语言,包括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诚然,中学生思想品德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等号;以形象幽默的漫画激发兴趣,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
2、课后辅导
语文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3、作业批改
批改作业,我纠正每个错误,在批语中强调订正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勉励之,开导之。对那些在我要求订正之后依然不订正的学生,我在其作业本上写明,为了不浪费时间、精力、感情,我不改这次作业。我的指导思想是要不断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要允许学生在改正错误,追求上进的过程中有反复,但不能“苦口婆心”,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要根据学生的变化,相应地调整措施。改作文,我花的心血更多,我注重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性格、生活、爱好等各方面情况,评语不拘泥于文章形式。我认为表达的通顺与否、有无错字和内容的分量对初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他们最突出的问题。学生写作文并不怎么讲究章法,他们感兴趣的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如果老师把写作文看成纯粹技术性的练习,不关心作文的内容,就会失去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绝好机会。作为教师,要时刻牢记教书是为了育人,不要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作为语文教师要确立“大语文”的指导思想。4、授课的体会
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以上就是我在实习期间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八年级语文上册《听潮》教案
【教学构想】
鲁彦的《听潮》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优美散文,它着重从听觉的角度,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表现了大海落潮时静态的“柔美”和涨潮时动态的“壮美”,讴歌了大海的伟大力量。表达了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海潮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
本文无论是其结构设计,还是语言表达,无论是其题材的选取,还是其主题的开掘,都可谓是匠心独具。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本文的语言极具吸引力。用评点批注法教学本课是比较合适的。
针对以上的分析,教学中拟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课前布置预习任务:
1.学生自主疏通、积累生字词。
2.把文中你认为精妙的佳词美句用笔圈、点、勾、画出来。
3.发下关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第79——83页的复印材料,并布置几个小问题:①小说中的“眉批”、“夹批”、“旁批”的说法究竟有哪些?你能全找出来吗?②这些文字是干什么用的?
其次,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形成对文章佳词美句的评点。主要是从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并结合对文章结构设计、文章主题深化等角度来展开。
再次,鼓励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整合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一起解决问题。
最后,加强朗读背诵,丰富积累,习得语感。【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描摹事物的方法。2.学习本文运用文字描写声音的方法。3.学会用“评点批注法”。
二、过程与方法
I.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疏通重点的词句。
2.反复朗读课文,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进行评点批注。3.学习有表情地朗读,注意重音、速度、节奏和语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作者通过描写大海的雄壮美,来表达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熏染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和不怕挫折、不断进取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结构美和感情美。【教学安排】两课时1.反复朗读课文。
2.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字、词、句圈点勾画出来,进行点评。3.运用“问题法”,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同学们,你们读过《红楼梦》吗?(大部分人表示看过电视剧,少数人坦言读过原著)你们可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吧!今天,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古人是怎样解读和评论《红楼梦》的,好吗?
投影呈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第79——83页内容。
请同学们归纳出“批本”中“批”的方式。前后四人小组可以合作交流,讨论概括。明确:有圈点、眉批、旁批、夹批。再引导学生了解“尾批”,并简介评点手段的特点和具体功用。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来为《昕潮》大批点吧。首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自主、合作解决生字、生词。
二、初读课文
(自主、合作,积累字词)
1.掌握“棂、黯、睑、汩、罅”等字的音形义。窗棂líng云汀tīng眼睑jiǎn芳醇chún汩汩gǔ罅隙xiá嗥叫háo深谙ān
2.弄懂“观光、领略、欣幸、芳醇、溺爱”等词的语义。三、再读课文眉批
1.请班上一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伴着轻音乐朗读全文。
2.教师亮出幻灯片。
思考题:请以眉批的方式在课文的题目旁边、正文以上的空间可写出文章给你的整体感觉。提示:从文章语言、结构、形象等任_方面来写。可以先打草稿,用铅笔写在书上。写完后,前后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明确:眉批
题目:为什么要以“听潮”为题,而不以“看潮”为题?
文章以房中听潮开始,以房中听潮结尾,时间是在晚上。通篇大部分笔墨用文字塑造声音的形象,故而日:“听潮。”
语言上:
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有美感。
②有很多动词、形容词用得恰到好处,使文章表达效果极佳,给人印象极深。
结构上:
①简洁、清晰。第一部分(1--4自然段),点出听潮的时间、地点和潮来时的概况。
第二部分(5__2l自然段),描写落潮、涨潮初起、涨潮达到高峰时的情景,对大海尽情赞美讴歌。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直抒胸臆,表达作者溺爱大海尤其是溺爱海潮的感情。②文章以房中听潮开始,以房中听潮结尾。体现了文章巧妙的首尾呼应。
四、研读课文旁批、夹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运用夹批、旁批的方法在文中圈点、批注出你认为好的地方。每人至少批点两处。
个人批点完后,前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然后举荐组内代表发言。明确:第一部分:
1.画“这是一间靠海湾的楼房,位置已经相当的好,还有一个露台突出在海上,朝晚可以领略海景,尽够欣幸了”。
夹批:“靠海湾”,因而有突出在海上的露台,可见“位置已经相当的好”。“朝晚可以领略海景”,并不是人人都能遇到这样的好环境,故而听潮人既感到高兴,又感到幸运。
2.点、画“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
旁批: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方面写潮来时的声音、形态、气息、动作。句中用“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对海浪冲击岩石而溅起的飞沫作连比,写出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轻纱般的柔美。用“冲”、“粘”、“润湿”三个动词形象地写出潮来时的动作,准确得体。
第二部分:1.海睡图。
①画“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陇欲睡似的”。夹批:一个“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②画“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廓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去”。
旁批:这是将视觉转化为幻觉,透露了作者愉悦、欣幸的心情。③点、画“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夹批、旁批:这组比喻将听觉转化为视觉、触觉和味觉,写出了落潮时大海的静柔、清丽。如:把海睡时声音的低、轻,用“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种温柔来作比,把海的沉吟与情人芳香纯正的蜜语来作比,既有触感,也有味觉,具体形象,真实可感。“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两个比喻极言海的沉吟低、轻、柔的特点,有一种如梦似幻的美感。这些句子,以形绘色,以形绘声,细腻传神,充满柔情,读来令人陶醉。
④画“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山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旁批:用岛、山、星星的入睡来衬托大海进入了梦乡。
2.海醒图。
①圈“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夹批:这是过渡句,也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②画“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夹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海刚刚醒时的情态。
“喘、转侧、打呵欠、伸、抹”这一系列的动词很形象地描绘出了海的动感。
③圈“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和“用牙咬着”。
夹批:为了冲破岛屿的障碍,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把大海惊醒后向四周施展力量的神态写得惟妙惟肖,展示出了大海粗犷、豪放的性格。
3.海怒图。
①画“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旁批:作者的想象驰骋千里,各种音响,各种动态,像千军万马的疆场,像你死我活的搏斗,血雨腥风,怒吼厮杀。
②圈“疯狂”、“汹涌”、“吞没”、“泼溅”、“响雷般的怒吼”等。夹批:海浪的“疯狂”、“汹涌”、“吞没”了远近大小岛屿,接着写海浪“响雷般的怒吼”,将血腥的浪花“泼溅”到人们身上。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海潮激起心潮,作者由此发出“这样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的由衷赞叹。至此,全文主题得以升华。
五、课堂小结
在用评点批注的方法学习鲁彦先生的名篇《听潮》的过程中,大家表现很积极,发言很踊跃,而且说得也不错。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六、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在课后依照这节课所学的方法,继续评点和批注课文的剩余部分。
2.背诵精彩段落:617自然段。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第一课时结束之前,可以布置学生自练的作业。不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第二课时要对这一作业给予适当的检查。一来看看学生做的情况,二来使学生课上课下都在想着、说着且用着评点批注教学法,这样可以使这_方法的效果更加显著。在夹批和旁批时,以夹批细品,以旁批小结,使之既不至于过于分散,又不至于过于笼统。)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检查作业情况。
二、交流作业
三、再读课文尾批
请同学们继续评点和批注课文。
明确:第三部分:
1.画“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听着外面隐约的海潮音,也觉得满意,算是尽够欣幸了”。
尾批: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溺爱大海尤其是溺爱海潮的思想感情。
2.文末:
尾批:总结作者描写声音的方法。一是从感觉的角度,重在写视觉和听觉;二是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三是妙用“掀”、“冲”、“吞没”等动词。(朗读有利于评点批注,评点批注又反过来促进朗读。学生在朗读与评点批注中,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反复咀嚼、思考,能够有所发现、有所质疑和有所创造。)
四、回读课文
师生质疑、探究,然后共同整合出有价值的问题。问题呈现:
1.作者为什么把大海比喻成“伟大的乐章”?
提示:1928年,鲁彦到南京国民政府宣传从事世界语翻译工作,对于蒋介石的种种倒行逆施,十分不满,他将“蔡公时惨案”一事如实地向世界作了报道,被撤了职。1929年夏来到上海,这年,他和夫人到浙江普陀山度暑假。鲁彦正是带着由于时势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寻常的心情来到这里的,面对着澎湃的海潮,耳为所感,心为所动,海潮与心潮并起发出了震撼心灵的最强音:“这样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反映了作者渴望战斗以及对幸福生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2.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鲁彦的笔下,无论是海睡还是海醒、海怒,都充满了美的色彩,这字里行间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认为海潮无论是凶猛的来时,还是平静的去时,都是“一样的美”。这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对战斗的渴望的思想感情,是作者追求进步思想境界的具体体现。(以上两个问题与文章主旨联系得很紧。可见,在充分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学生们能够直奔主题而设疑。“疑”是开启思维大门的钥匙。设疑贵在巧,巧在以疑诱发、点拨和引爆众人的思维。教师可借此疑来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发散性、创新性和凝聚性;疑亦贵精,精在突出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在这三点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疑深、疑透、疑广。精巧设疑,是为了引思、引议、提出思考题后组织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学生在探讨时,既有冷静思考,又有热烈争论,使课堂呈现出既轻松活泼又镇定有序的良好状态。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修正,活跃了课堂,也激活了思维。)
五、总结课文
我们运用“评点批注法”,对文章的佳词妙语进行了精彩的评点,相信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今天,我们透过优美的语言,读懂了鲁彦先生的情怀:热爱大海,不仅仅是因为大海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更主要的原因是大海对于历经坎坷的他来说,就像神奇莫测的人生,领略大海就是领略人生,热爱大海就是热爱人生。
六、布置课外作业
请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学习小结(或心得)。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汉语言文学课程实习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汉语言文学课程实习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