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档案数字化管理方式的实践和探讨

档案数字化管理方式的实践和探讨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7:19:00 | 移动端:档案数字化管理方式的实践和探讨

档案数字化管理方式的实践和探讨

档案全文数字化管理方式的实践和探讨

档案数字化是当前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基础,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中,档案数字化有其特殊性,其特点可以说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也有说是“三分技术,七分协调”。不论哪一种提法,都说明了档案数字化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这是比人才、技术更为重要的因素。我局在201*年底,就已经完成了馆藏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201*年,随着XX市数字档案馆综合管理软件平台的完成,我局系统开展了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目前已实施了二期。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一套全文数字化管理工作机制和方法。现向大家汇报如下,请各位同人批评指正。

一、引入监理机制,规范环节管理。

XX市档案馆馆藏全文数字化由市政府下拨专项资金300万元开展。局领导极为重视。考虑到大规模数字化加工工作复杂性,我们比较谨慎,通过多方调研制定了《XX市档案馆数字化加工建议方案》,最终确定采用外包服务的方式。服务外包方式对数字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于对项目质量、安全、工期等问题的多方考虑,我们创新性的在档案数字化工程中引入监理机制,对工程进行全程控制。

监理工作是站在独立的第三方的立场上为业主服务。受建设方委托,代表建设方的利益,控制质量、确保进度,依据合同及设计方案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确保顺利完成项目建

设。XX市档案局在数字化建设中引进监理机制,一是规范了项目管理。通过监理公司科学规范的方式和项目管理技巧等手段,对数字化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全程的管理、控制和协调,达到了对项目的建设方案、工作流程、工作进度、技术培训等进行全面的控制的目的。二是对各环节文档资料等进行规范整理,监理对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层层介入建立文档,规范化的文档便于我们回顾总结,改进工作。三是协调关系,由于监理站在相对公正的第三方立场上,表达业主意见也更有专业技巧,提出的建议更加规范合理,容易为建设方接受,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理顺业主方和承建方的关系。四、由于监理方全程服务,可以实时解诀现场发生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工作开展的效率。以上四方面,保障了数字化工作能够“按期、保质、高效、节约”地完成。我馆目前数字化加工主要为建国前档案,难度较大,但是在监理机制的介入下,每天有档案数字化加工安全监管工作日志,每周有周报,月度有总结,问题明原因,攻坚见成果。形成的数字化成果图像清晰,挂接准确,检索高效。引进监理机制作为我局提高数字化工程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浙江省档案系统中形成了示范效应。

二、确定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为充分应用计算机软硬件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和数字化加工设备能力,根据数字化的内容和方式,探索优化,确定最佳工作流程,这是提高数字化效率的捷径。XX市档案馆数

字化二期项目是建国前档案,采用我局首创的“双套双备”的形式开展。“双套双备”是在数字化实施中,完成从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再从电子档案到缩微胶片、纸质档案的转化。形成可相互转化的、确保安全的档案。完成后原件封存,不再提供利用。利用采用电子文件和纸质复制件(双套),备份采用电子数据和缩微胶片(双备),兼顾数字化成果(电子文件)的安全备份和档案原件的保护利用,兼顾国家局异质备份和异地备份战略的实施。由于“双套双备”的特殊性,我们通过一个月的试运行,确定了十几个环节的最佳工作流程,优化了各环节岗位数的配置,提高了数字化加工的效率,确保了数字化工作的高效运行。

三、加强安全监管,落实保密制度。

由于档案本身的原始性,决定了其实体珍贵的价值。而某些档案因其敏感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在数字化加工中确保档案的内容和实体的完整与安全,是项目开展的重中之重。XX市档案馆在数字化加工中,高度重视档案安全工作,印发《XX市档案局档案数字化加工安全管理办法》、《未开放档案数字化安全监管实施细则》、《项目建设单位实习人员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制度、落实责任,在人员管理、工作流程、环境设置各方面全面落实安全措施,全方位确保档案的安全。

一是落实责任。为确保数字化的安全高效实施,XX市档案局印发了《关于XX市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加工二期项目工作职责分工的通知》,确定信息技术处和档案管理处为档案数字化加工

工作责任处室,信息技术处牵头,负责场地、设施、监控设备等日常管理以及数字化档案信息的保密与安全管理;负责档案出入库管理、归还档案原件质量检验,确保档案原件的安全。加工单位进场时成立项目组,指定专人为项目负责人,并列出具体的项目操作标准及流程、项目实施计划、人员及保证措施。

二是人员管理。所有数字化加工人员和现场监理人员持证上岗。与项目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并将工作人员身份证、个人简历及相关证件复印件交市档案馆审核保存。所有在场工作人员名字照片实时上墙管理,如人员变动需及时通知市档案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保密教育,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杜绝工作人员对档案及档案信息的私自复制、传播等行为。针对数字化加工人员流动的问题,建设单位按照《档案数字化加工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实习人员进行政审和安全保密教育,实习人员不得接触纳入重点监管范围的档案和数字化加工成果。

三是工作流程管理。不同的工序之间衔接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档案交接由专门人员和现场加工负责人员,在安排好的工作间里进行面对面的交接,要求有书面交接记录,并在以后的流程中由专门人员全程监督并有书面交接记录。进出工作区域时需要两人以上同时行动。对纸质档案数字化、缩微胶片制作及纸质复制件制作的各个环节均应进行详细的登记,建立工作日志并及时整理、汇总,当一批次的数据移交后,加工方服务器上的数据必须在XX市档案局工作人员的现场监督下销毁,同时移交该批次

数字化加工的监管记录。监理方和监管人员在档案数字化加工期间,对档案实体处理与流转以及数字化加工成果形成、处理的全过程进行安全监管,确保档案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杜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是场地管理。前处理室、数字化加工场地、临时库、质检室相对独立,并安装专门监控设施,监控录像保存至项目完工三年;施工方在加工现场配备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进入加工现场的计算机设备应做相应处理,封闭所有计算机存储设备外围接口,确保信息安全;计算机硬盘不得带离加工现场,硬盘最终由档案馆收回保存;不得在加工场地使用与工作无关的任何电器设备,如手提电脑、手机、mp3、mp4及移动存储介质等;加工地点内严禁吸烟和任何火源。禁止在场地带入水和食物,喝水会客到休息室,保证档案原件安全和信息安全。

四、明确质检标准,提高工作质量。

XX市档案局制定《XX市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加工质量验收标准》,以50卷为一批次,施工方采用人工校对和软件自动校对的方式,对目录数据库和其他环节工作的质量进行检查。监理单位各个环节抽检率在30%-50%。成果经自检和监理单位检验合格,才能递交XX市档案局(馆)审核验收。市档案局以抽检方式进行数据验收,抽检比率在加工总数10%-20%之间,对于中标方提交的成果(如档案整理成果、目录建库成果、图像处理结果、缩微胶片索引及成果、纸质复制件成果和数字化加工完成等)和部

分重点环节(如档案入库),依据《XX市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加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审核验收。要求影像、档号、控制符、数据挂接准确率达到100%,其他项目合格率达到95%以上(含95%)予以验收通过,缩微胶片和纸质复制件要求合格率达到99.9%以上。抽检不合格,提交验收数据全部发回全面自检修正,直至达到验收要求。每退回三批次,处以合同总金额5%罚款。验收完毕填写档案数字化验收登记表,做好验收记录。明确标准、严格检查,有力的保证了数据质量。

通过对档案数字化管理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局馆的数字化工程有了优质高效,源源不断的为数字档案馆提供资源。

扩展阅读:档案数字化方案研究

档案数字化方案研究

课题组

《档案数字化方案研究》项目对档案数字化优化策略与原则、技术路线与支持、流程重组与再造、操作方法与步骤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达到了档案数字化全过程优化和管理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形成了完整的档案数字化方案和成功的实践案例。国家档案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结论是:“该项目基于长春市档案馆以档案利用为导向、渐进性的档案数字化实践,提出了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指导思想、优化原则和优化策略,符合国情,符合现代管理理念,对全国各档案馆的相关工作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注重档案数字化工作与档案数据库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开发的有机衔接,提出了系统优化的技术路线,规划设计了档案鉴定与数字化同步、档案数字化与上网利用同步、多种档案数据库建设同步的流程,并成功地付诸实践,实现了档案数字化与上网利用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同时,运用CA认证、数字水印、电子签章等技术,为网上档案信息资源安全、准确利用提供了技术保证,也为档案管理部门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模式”。该项目获国家档案局201*年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的同时,长春市档案馆被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档案局确定为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试点单位。

一.档案数字化的指导思想

以优化理论为指导,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利用档案为目的,充分应用计算机软硬件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和数字化加工设备能力,兼顾保护档案原件的要求,保证数字化档案的真实可靠,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

二、档案数字化的优化原则

实用性原则:针对馆藏档案具备重复利用和紧急利用两大特点,急用、常用档案优先数字化是档案数字化的首选。

开放性原则:互联网给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超越时空的条件,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府信息公开催促档案解密和开放,开放档案及时数字化是实现其社会共享的前提。

价值性原则:重要档案优先数字化具有档案利用和档案保护双重意义,是网络时代更好实现档案价值的客观需要。

抢救性原则:计算机存储给档案抢救开辟了了新的途径,档案数字化是保护濒危档案原件最经济和便捷的方法。时效性原则:档案数字化加工与数字化档案利用同步实现,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好、更快地实现档案数字化效益的最佳途径。

三、档案数字化的优化策略

需求导向策略:社会需求是制定和调整档案数字化工作策略的“风向标”。汇集多年档案利用情况统计,把利用频繁档案的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地圈定优先档案数字化的范围。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执行常用档案继续做与急用档案突击做的计划,达到数字化档案利用即时见效的目的。

本级为主策略:地方档案馆保存的本级永久档案是数字化的重点。进入信息时代,馆际间重复的上级档案文件,与其分头进行数字化及开放鉴定,不如发挥中国特色档案管理体制的优势,由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向馆际共建、共享数字化、开放鉴定成果的方向发展,尽量减少档案馆多层的重复劳动。

分步实施策略:馆藏档案数字化不可能一步到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室进馆范围的档案将陆续移交到档案馆,这些档案采取馆室共建、共赢、共享的数字化策略非常有意义。

剔除无用策略:馆藏现行档案是否进馆往往由立卷人员决定,加之保管期限表比较笼统,馆藏不该归档、不该进馆、重复档案颇多。特别是建国超过50年以后,市以下档案馆长期保管的档案逐年超过保管期的上限。因此,开展档案价值鉴定,剔除无用,以免再造数字化垃圾,避免资源浪费应是长久的策略。

四、技术路线的优化选择

档案鉴定与数字化同步:从利用上讲,解决制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瓶颈---档案开放鉴定问题是当务之急;从成本上讲,档案价值鉴定是避免失效档案数字化的最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控制档案数字化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数量很大共享很少的问题。

多种档案数据库建设同步:一是首先建立文件级目录数据库。满足一次检索需要,建好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目前,绝大多数档案馆,因没实现全部档案的文件级目录机检,查档不快、不准、不全的问题不可避免。所以,把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档案查全率、查准率必经之路。二是适时建立专题数据库。随着社会发展,对某一专题档案集中需求时有发生,突击建立专题数据库,满足社会需求是发挥档案作用的最佳时机。三是优选建设全文数据库。满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需要,优选建设全文数据库。按照国家档案局提出的利用频繁档案首先数字化的要求,遵循“二八”定律(即以20%的努力达到80%的效果),同步开展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

档案数字化与上网利用同步:档案数字化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档案数字化与局域网上利用同步,开放档案数字化与互联网上利用同步。

五.重组和再造的优化流程

为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重组和再造优化流程的实质,就是对档案数字化整个工作流程进行系统分析,不但要打破原有业务规程,还要改变行政管理分工,进行全方位的变革。档案数字化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对整体产生影响,轻者降低效率,重者决定成败。长春市档案馆高度重视每一个细节,再造和优化了上百个流程和内部标准,保证优化技术路线的顺利执行。

六.档案数字化示范案例----长春模式

从201*年开始,长春市档案馆以科研课题为先导,以项目管理为手段,以效益实现为检验标准,组建并成功运行档案数字化工作组织架构、资源配置、数字化加工、上网利用“一站式”流水作业线,探索档案数字化和网上利用服务工程优化模式,终于闯出一条独特的档案数字化之路。

(一)实施三个工程,建立一个团队

长春市档案馆把信息化带动作为首位战略,视为一把手工程、班子工程、全员工程突出抓,并创新管理机制,打破行政分工,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建立了行政领导、指导专家(技术业务总负责)、专业人员、外聘技工20人的长期流程团队,并与现有计算机和扫描设备进行合理搭配。该团队由局(馆)党组直接领导,馆技术部门提供支持,管理部门提供档案,专家提供指导,创立了高效的组织体系,搭建了投入小产出大机制框架。

(二)集中四个环节,坚持流水作业

文件级目录数据录入是档案数字化的基础,档案鉴定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全文数字化是提升档案服务水平的途径,整理是档案文件实体管理主要环节,把上述四个环节集中,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最佳选择。长春市档案馆四集中流水线上,目录数据录入岗位安排业务和技工7名、档案鉴定岗位安排5人、档案数字化加工4人、档案实体整理4人,在网络环境下实行集中办公和流水作业。

(三)数字化成本降低,数字化速度加快由于采用高效的组织体系和优化的技术路线,已有20万件档案走下流水线。低成本主要体现在:20万件档案缓销剔出占24.7%,留存档案占75.3%;留存的75.3%档案,全文数字化占25.6%,现用现扫占49.7%,比全部扫描节省费用40%以上。同时,三年时间建成数据库50个,文件级数据库120万条(包括20万件全文);专题数据库120万条;照片数据库201*张;资料数据库5000条,案卷级目录数据库23万条;现行文件和政府公开信息1万余件(条)。局域网运行档案目录数据260万余条,20万件全文;互联网运行档案目录数据120万条,8万件全文。完成这样规模的数据库建设,全部人工费只有58.4万元(包括流程团队档案干部的工资),经济成本很低,时间成本很少。

高效率主要体现在:价值鉴定、开放鉴定、数字化筛选、原件扫描、实体整理同步完成,比各项分步做效率高数倍,同时有现用现扫的方法配套,投入少量设备,相当于将20万件(200万页)档案全部扫描的效果。(四)利用方式变革,社会效益显著

为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长春市档案馆采取了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方法提供利用。

1、直接提供利用:对数字化档案全文,在局域网内,接待人员利用网络检索后直接打印,为用户提供数字化档案打印件。在互联网上提供数字化档案全文下载、打印服务。并通过CA认证、电子签名等安全技术,对特定的用户直接提供加盖电子签章的数字化档案打印件,已有案例。

2.间接提供利用:对目录数字化档案,在局域网内,接待人员机检到档案后通知档案库管人员,档案库管人员调出原件全文扫描后,通过网络打印机直接传输打印件,由接待人员提供给用户。

目前,长春市档案馆基本实现了三个替代:网络检索替代手工目录检索,查看数字化档案替代查看纸质档案,网络打印替代手工复印。

高效益体现在:档案全文数字化占馆藏档案的10%,提供数字化档案占利用率的70%。为上万人提供了档案证明,公众成为档案数字化的最大受益者。档案数字化成果得到社会公众,上级档案和信息化部门,当地党委、政府,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赞誉,数以百计的留言、锦旗、感谢信、奖励证书、媒体报道就是最好的证明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档案数字化管理方式的实践和探讨》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档案数字化管理方式的实践和探讨: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档案数字化管理方式的实践和探讨》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73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