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1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模块知识体系构建
新课改教科书不像原来一样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但是零散的知识不好使用,很难应对高考,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合,把知识系统化。
经济生活模块知识体系构建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生活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就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以消费为核心概念对经济生活模块的知识加以整合。【知识体系展示】所有制基础主体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企业(①公司制②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①含义;②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协调持续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因素)和劳动者(①在生产中的地位②发展的主要措施)权利③合法权益的维护)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两大背景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①市场调节②宏观调控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经济全球化(①含义、表现、载体跨国公司②世贸组织③客观要求: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发展财税政策:财政、税收的作用①效率优先、兼顾效率与公平②国家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扩大就业③劳动者树立正确择业观④学会投资(注:②③④源于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政策)生产健康的消费心理、正确的消费原则(或观念)提高增加收入完善消费水平分配政策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稳定物价及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多变的价格: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形式)规范市场秩序交换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政策: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说明: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点不是全部考点,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的重点。【隐性知识明示】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是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重要条件)。
【重点理论归纳】从上述知识体系看,经济生活中必须掌握的重点理论可归纳为:1、一个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2、两大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
3、三大规律:①货币流通规律及纸币的流通规律(违背这两条规律就会导致物价不稳定,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②价值规律。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改革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4、四大政策:①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政策。②财税政策。③“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
放政策。④积极的就业政策。
5、五大观念:①科学的经营观(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②正确的消费观。③正确的择业观。④正确的权益意识。⑤正确的金钱观。
6、六大原理:①效率与公平。②生产与消费。③生产与分配。④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⑤价格与价值、供求关系。⑥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
【知识体系价值例析】
知识体系的价值在于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才能使人们认识问题时产生丰富的联想,启迪思维,拓展思路,全面思考,使思维变得敏捷和周延,提高应试能力和水平。下面对本知识体系的价值简要举例说明。例1、为什么要扩大就业?
从上述知识体系逆向思维,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这样的线索: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下,就业才能参与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就业才能创造财富,使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句话,就业是民生之本。(另外从就业本身看,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劳动力资源的价值得到发挥)。
例2、为什么要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更加注重公平”?思路:从上述知识体系看,“效率与公平”是重要的分配原则,而分配与生产、消费、交换(市场)密不可分。因此:①只有保持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才能为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的扩大奠定物质基础。②更加注重公平,把收入差距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才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才能提高消费水平(消费受社会收入差距的影响,两者是正相关的关系,即社会收入差距越大,消费水平越低)。
当然,从问题本身考虑,还因为效率与公平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例3、怎样“兼顾效率与公平,更加注重公平”?从上述知识体系逆向思维,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思路:初次分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注重效率怎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反对平落实分配样完善税收提高低收加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均主义政策兼制度,充入者收入政府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顾分发挥财水平,调对收效政作用完节过高收入分率善社会保入,取缔配的与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防止收入提倡奉献公障制度等非法收入调节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差距悬殊精神平再次分配完善财政、税收政策注重公平
扩展阅读: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想一想: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这种说法对吗?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流通的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你认为下列哪些是商品?为什么?
1、自然界的空气2、母亲为你织的毛衣3、雪山上待售的氧气4、回收的啤酒瓶
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职能的含义: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基本职能的含义执行方式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观念上的货币量其它一切商品大小的职能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职现实中的货币能流通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纸币在哪些方面优于金属货币:纸币制作成本低,更便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的影响: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通货膨胀的含义:指经济运行中出现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它表现为物价全面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竭的出现。
信用卡: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信用卡的优越性:集存款、取款、消费、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支票:支票时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
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1、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2、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社会生产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③作用: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消费水平主要受影响的因素:居民收入、物价总体水平。消费分最常见的按消费对象按消费目的类消费方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有形商品消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式费、费费租赁消费劳务消费享受资料消费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理性消费的正确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为什么说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3)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对生产的影响:(1)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
生产发展。
(2)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
和成长。
(3)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现今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相矛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包括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
体成分。
国有经济好处: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经济的命脉,在
国民经济中
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增强我
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具有关键作
用。
集体经济好处: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
解就业压力,
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
代企业制度,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控制力、影响力。(2)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的两个方面:(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
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个体经济特点:个体经济以手工劳动为主,具有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
营灵活等特点
个体经济好处:个体经济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
大社会服务、
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私营经济好处: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
展生产和满
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
入和国家税
收。
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的区别:与个体经济相比,私营经济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
劳动生产
率比较高,对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有积极作
用。
外资经济好处: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
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基本经济制度背景优越性怎样坚持和完善这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1)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3)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企业的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
组织。
公司的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
人。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有三个部分组成: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公司制的优点: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机构等优点。如何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依据是什么?答: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只有保持一定的营利能力,公司才能开发技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公司经营成功取得的因素:(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公司要提高自住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
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兼并好处:可以扩大优势企业,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企业破产的好处:(1)有利于强化企业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
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2)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为什么要就业:(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3)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4)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生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确择业观:(1)树立自主择业观(2)树立竞争就业观(3)树立职业平等观(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力,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力,休息休假的权力,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力,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权力,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力,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力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权益受到侵犯时采取的手段: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债务分为: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的原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的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
的基本原则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答: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的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好处: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
展除按劳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公平收入分配的好处: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
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社会公平的举措: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
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另一重要举措
社会公平的优越性: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效率与公平存在什么样的矛盾?答:(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3)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及其他收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分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税收特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经济手段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是国家队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1)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2)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3)社会主义共有知己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
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
支平衡。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人们的消费分类:温饱型小康型较富裕型
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
长方式、消费模式。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内容:(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怎样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有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影响(实质):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作用:
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经济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1)非歧视原则(2)市场准入原则(3)互惠原则
(4)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的原则(5)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我国于201*.12.11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做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对外开放成为我过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如何利用外资:我们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政治必修1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政治必修1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