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专题介绍南农协同创新工作
《科技日报》专题介绍南农协同创新工作
南京农业大学:协同创新助推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万健赵烨烨邵刚发稿时间:201*-12-23
农,天下之大本也;
中国,农之大国也。
悠悠华夏史,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当今社会,传统农业被现代文明赋予了新的内涵。作为中国现代农学高等教育的重要发祥地,南京农业大学开启了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新纪元,也把现代农业发展的产学研服务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
协同创新,是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展开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与交流,往往会出现1+1>2的效果。而农业科技攻关,离不开农业高校科技创新。经过多年的探索,南京农业大学已然在“协同创新”的道路上留下了清晰的足迹。
协同发展,解决“大难题”
食品安全、水资源危机、环境污染、扶贫帮困……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成长的烦恼”。通过与企业、政府的协同创新,南京农业大学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以协同发展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焦点问题。
该校与江苏省雨润食品产业集团的合作,不仅堪称典范之作,更在肉品安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实效成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技术问题,单靠我们企业的力量是很难解决的,但自从有了南京农业大学专家的帮助,我们的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江红波说。
过去,雨润食品公司由于工艺不过关,导致产品保质期短,经常被超市退货。南农大专家得知此事,专程到企业调研,发现这里的肉制品在生产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杀菌工序人为控制,导致温度和时间很难精确掌握。为此,专家和企业共同研制出一种杀菌冷却一体化设备。
“整个杀菌工序、温度、时间,都可以电脑控制,有效地提高了产品品质。”该校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徐幸莲说。
如今,该校与雨润集团在校内联合建设“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开发了冷却肉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传统肉制品现代化加工等技术,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企业新增经济效益约50多亿元,南农大与雨润集团的产学研合作,不仅让企业发展,还让越来越多的“放心肉”摆上了普通老百姓的餐桌。
此外,由该中心牵头制定的鸭肉标准和鹅肉标准分别在201*年和201*年被联合国正式采用为国际标准,彰显了在国际肉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影响力。
作为农业特色高校,南京农业大学服务现代农业的足迹还踏遍了华东广阔农村,积极参与江苏省苏北扶贫计划,结合当地农业和农村建设的现状,把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真的要感谢南农大工作站的教授们,有了他们的现场指点,都说我种的西瓜比蜜还甜,这些年再也没亏过。”陈娟是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镇王圩村村民。她在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的指导下成长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西瓜大王”。
多年前,苏北农村一直是全国著名的“千里贫困带”。201*年起,南农大在连云港市启动了“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工程。陈娟就是工程的受惠者。南农大根据连云港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的需求,精心挑选出20多个学科专业107名专家教授,与107个村分别进行挂钩对接,担任每个村的科技经济发展顾问,帮助连云港的村镇进行规划设计,理清发展思路,寻找突破口,引导农民走上依靠现代农业致富的大道,找到加快发展的“金钥匙”。
该校还先后与苏州、常州、宿迁、无锡、南京等地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开展科技对接。并帮助地方政府解决环境污染等棘手难题,为地方政府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年太湖蓝藻爆发,无锡市政府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困境。南农大与江苏新天地集团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探索出一条利用畜禽粪便、藻泥和作物秸秆生产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和微生物有机肥等有机(类)肥料的整套思路,从源头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并为我国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找到了一条出路。如今,太湖水重现湖光山色,“南农大—新天地”团队功不可没。
因为水分含量和重金属有害物含量高,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长久以来一直是令国际环保界头疼的大难题。该校资环学院教授周立祥团队20年苦心研究出“微生物沥浸法”彻底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获得多项国家技术发明和环保科技奖,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近5年来,南京农业大学结合学科优势通过联合攻关和产学研合作,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项目共计600余项,创社会经济效益百亿元。
协同创新,承担“大课题”
协同创新由浅入深存在着一个“光谱”现象,即达成一般性资源共享协议,实现单个或若干项目合作,开展跨机构多项目协作,设立网络联盟,建立战略联盟等,而形成稳定的协同创新机制。
在协同创新的道路上,南京农业大学积极与兄弟单位和企业合作,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平台建设,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展开科研攻关、承担国家“973”“863”等重大项目的科研任务、转化推广研发成果。
针对目前国内油料生产严重不足,油脂供给大量依靠进口的现状,以该校张天真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合作承担国家“973”计划“油料作物优异亲本形成的遗传基础和优良基因资源合理组配与利用”,致力于油料作物优异亲本的发掘,遗传解析及演变规律研究,为突破性品种的设计与选育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在201*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的科研成果“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然而,“水稻条纹叶枯病”却令南方粳稻区的稻农胆颤心惊。这种由水稻条纹病毒引起、经灰飞虱传播的水稻病毒病害,一度发展成为江苏省罕见的重大爆发性病害,发病面积达2300多万亩,一些重发区甚至颗粒无收,绝收面积达7.8万亩,损失稻谷25亿公斤。回忆起当年的病害爆发的情形,徐州新沂的一些老稻农依旧痛心疾首:“10天之内,粳稻叶子枯黄、卷曲,然后直接死亡,没有任何挽救的余地!”
以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教授领衔的一支由江苏省主要育种单位组成的课题组,通过种质、基因、技术和信息共享,构建了南方粳稻品种选育与应用的综合平台,围绕抗条纹叶枯病联合攻关,开展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201*年—201*年,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累计推广达13634.17万亩,创造社会效益190.14亿元,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的战略意义。万建民教授和他的团队十年磨一剑,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与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合作是南京农业大学“协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校与企业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优秀案例也举不胜举。协同创新,已使南京农业大学成为企业不断自主创新能力的助推器,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新天地集团共同组建的“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被誉为“江苏省突破传统创新平台建设模式首例成功典范”,入选“教育部201*—201*中国十大产学研典型案例”。
多年来,校企共同主持或参与12项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201*年,山东单县使用该有机肥产品后成功防治了山药土传枯萎病,山药种植增产15%以上,增产1200万斤,直接经济效益8600万元。
如今,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新天地集团通过合作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8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六届江苏省专利奖金奖1项,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也使学校和企业自身在发展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和经济利益。通过承担国家大项目,南京农业大学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了“平台-研发-成果-更好平台-更优研发-更佳成果”的良性循环,大大提高了研究工作的效率。
协同创新,培养“大人才”
作为研究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是进行现代农业基础研究和培养高层次农业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而协同创新平台的建立,更促使该校越来越多学生和年轻教师成长为解决农业经济现代化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近年来,学校一直在实践中积极探寻产学研一体化的新路子,着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平台正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教授说。
以“南农大—新天地”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为例,该校目前有63名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常年在该合作平台学习、研究,直接参与面向市场的课题研究,平台建立7年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83名、博士生28名,发表SCI论文65篇、核心期刊文章发表152篇。其“产学研结合分类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人才的模式与实践”于201*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我们必须坚持"世界第一、中国特色、南农品质"有机结合的办学理念,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在协同创新的平台上,培养和造就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科研水平,拓展办学空间,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表示。
在南京农业大学和雨润集团的合作平台中,雨润每年都会接纳300—400人次的生产实习和参观实习,并配有专人辅导学生实习,较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本科生SRT、毕业实习、明日工程师论坛、食品科技论坛等教学和研究需要,为南农大本科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建了良好的平台。双方合作创建的“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还曾获得“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除了学生的成才,通过协同创新平台的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年轻教师骨干也在协同创新的平台上成长历练。
“产学研模式可以让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这个团队中有机融合在了一起,老师和学生都开阔了视野,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我们做研究的时候,不仅对实际问题有了更多的认识,做研究也更有针对性,更容易出成果了。”石河子大学副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李俊华告诉记者。
南京农业大学协同创新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模式很好地将“学校科研思路”和“企业生产思路”紧密地统一于一体。如今,由南京农业大学各类协同创新产学研平台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已经在各领域的技术推广与农化服务队伍、专家讲师团、产品推广和技术应用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协同创新产学研平台已形成国内一流的技术研发和一流的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平台,为创新型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编辑:邵刚]
扩展阅读:【科技日报】 高校应成为协同创新的“发动机”
【科技日报】高校应成为协同创新的“发动机”
发布日期:201*-01-11字号:大中小【打印】
高校应成为协同创新的“发动机”
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徐枞巍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一重要论述顺应了国内外最新的产业发展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对高校而言,我认为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具有同一性。因为高校内部产生的创新成果,表现形式是自主创新,实现形式是协同创新,就是说自主创新最终是通过协同创新来实现的,这方面的认识我们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搞好协同创新必须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高度融合
作为大学,学科建设是学科发展的龙头。围绕学科建设及由此产生的创新成果,必须服务于创新链、产业链,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协同创新就没有结合点,高校的科技创新也就难以发挥相应效益。近年来,国内汽车制造领域关键零部件制造工艺和水平,严重制约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我们围绕汽车制造这个大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长期与国内相关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合作领域包括汽车设计、新材料应用、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汽车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研发等方面,如此长的产业链,学校在每一链的环节上准确定位,做到把学科建设与产业链高度对接,并卓有成效地产生了大量创新成果。例如,在与奇瑞合作中,我们通过为企业提供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了汽车设计数字化,将汽车的设计周期缩短了3至6个月。四年前,学校组织科研人员开始联合攻关的汽车自动变速箱和汽车电子相关技术和产品,目前四款自动变速箱除了VCT没有研究,其他3款都已经做出样机;汽车电子产品研发了7种,其中3种已经产业化并替代进口;并且,国有品牌汽车生产线和生产装备70%以上是由我们提供,实实在在地为国家汽车行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认为,每个产业链的关键技术都能通过学科建设组织攻关,每个学科建设都能为产业链提升提供服务,在每个环节都能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高度融合,这才是协同创新的核心所在。作为工科大学的学科,往往是一个学科对应一类产品或者一个行业,学科建设是定位在服务产业链上;如果没有准确地对应某一产业链,学科建设也往往是空洞的、没有价值的。只有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高度结合,才能通过双轮驱动共同发展和提升,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
实现协同创新必须构建协同的纽带和桥梁
实现协同创新的纽带和桥梁就是产学研合作。而实现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创新,必须构建3个要素:一,合作双方都具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利益共享;三,要有合作的平台。3个要素缺少任何一个,产学研合作都不会形成协同创新驱动,不会产生创新的效益。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很多产学研合作都是以项目的形式开展,项目结束了,产学研合作也就中止了,产学研合作像是一锤子买卖。如何围绕3个要素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协同创新?我认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协同的主体是高校,这两个主体的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协同创新。
企业有创新的需求,而高校有创新的动力,高校只要把科研定位在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层次上,就能担当协同创新的主体。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强调“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的科研理念,就是要成为协同创新的主体。产学研合作,应当是高校激活企业,而不是企业激活学校。而中国现阶段却大量出现这样的现象:企业找不到创新的源泉在哪里,是否需要创新也认识模糊;只要经营情况还不错,企业对创新的需求就不那么强烈。如果高校有创新的热情和协同意识,并能为企业提供支持,就有可能激发企业创新的热情,最后形成有机协同实现创新。
今年5月,我和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几位同志和一批教授去南昌一飞机制造企业就产学研合作进行洽谈,当时并不知道对方需要什么。经过沟通,双方就3个问题进行了具体磋商,目前,双方合作研发工业机器人等两个合作项目已启动并正在进行。我们的主动对接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半年多来,该公司总经理已来校3次,并在学校设立了校企联合实验室。类似这种主动到企业沟通洽谈产学研合作的活动,学校领导和教师每年都有上千人次;作为校长,我一年至少要参加这样的活动二三十次,而且每次主动出击都有很好的收获。
其次,协同创新要利益共享、实现双赢。向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不仅企业“有利可图”;对高校来说,也实现了教师社会价值,提升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所以我们认为,协同创新,必然双赢;也只有双赢,才可能实现协同创新的持久。围绕双赢,我们从去年开始做了这样几件事情:一是为合作企业培养专门需要的人才。如我们在和江淮汽车集团联合研制新能源电动轿车的同时,选派了21个硕士研究生作为江汽集团未来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技术人才,参与研发的全过程,现在,这些研究生不仅毕业后全部留在了江淮汽车集团,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式非常受企业欢迎,他们认为这比贡献一项技术更有意义。二是真正实现成果共享,包括专利、获奖成果等。我们不仅是和企业共同获利;而且把获奖的主角让给企业;甚至产业化后,又把最大利益给了企业。学校和广州一企业共同研发成功水性聚氨脂,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研发过程中,我们的师生长期住在企业搞研发,非常辛苦;研制成功后,企业每年销量激增,但只给了学校和研制者很少的技术转让费。对此,学校没过多地计较,因为由此我们的学科获得了发展,也实现了价值。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本能地追求利润,而我认为学校更看重的是能否体现学术价值、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是否能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第三,如何打造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平台?在实践中,我们探索了3种形式:一是建立紧密型的战略合作联盟。我校与华东光电技术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合肥工业大学光电技术研究院,短短7年时间里,该院实现了大量的自主创新。这种战略联盟大大提高了自主创新效率。现在我们正在推广这种形式,已经和江淮汽车集团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与合肥光伏企业成立光伏研究院,与中航工业集团下属4个研究院成立联合研究机构等,下一步学校还将与若干企业合作,实现战略联盟不断推广。二是共建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研发中心。目前学校有十几个企业资助的研究中心和联合实验室,这些中心和实验室全方位地为企业服务。三是建立联合攻关长效机制。校企双方共同成立学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等,共同围绕企业行业面临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用项目牵引,共同开展研究。
实现协同创新高校必须要积累和培养协同创新能力
协同是强强联手,共同攻关;如果只是弱者和看客,就难以成为协同创新的主角。另外,要想有持久合作的协同创新,高校必须先提高自身的协同能力。为此,学校首先要围绕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对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提前部署,安排经费并组织团队提前攻关。201*年来,合肥工业大学先后资助了30多个预研项目,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经过一段时间培育,这些项目产生创新的萌芽,为实现协同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提前部署和预先研究,我们也很难在协同创新中有所作为。其次,要不断提升学校科研组织化能力。不少人认为,科研是教师自主行为,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就做什么。而我们认为科研有时也必须要有组织进行。那么,如何提升学校科研组织化能力?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产学研对接,寻找和发现需共同研发的问题,组织教师研讨,帮助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再和企业第二次对接。有时候如此反复多次,科技协同就慢慢建立起来了。如果学校不去做这些事情,或者不主动去做,加之信息不畅,或许有的教师接洽一次失败后就再也不和企业对接了,协同的关系也就中止。其实,“协同”本身就是组织化的形式,完全自发行为是难以形成“协同”的。对高校而言,提高科研的组织能力,更好地为协同创新服务,是值得认真探讨和实践的。
此外,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必须要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手段,以引导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协同创新。尤其涉及到教师评价、管理的各类政策上,要有强调教师参与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在这方面,合肥工大专门设立了有别于学术研究型教授的科技成果转化型教授评聘政策,使从事协同创新的教师也能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中找到自己位置。我们学校有的教授很少做国家纵向课题,做的科研项目大多是来自企业一线的实际课题,帮助企业解决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合力叉车因为噪音问题不符合欧Ⅲ标准不能出口,经过我校一位教授的努力,降噪的问题解决了,叉车NVH性能也提高了,增加了叉车的出口量;我国建设的世界第一条±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云广线路),在线路上必须要建设换流站,而换流站产生的辐射和噪音问题,在建设之初并未考虑周全,以致引起换流站附近居民的阻扰,直接影响了国家特高压输电项目的建设。这位教授通过8个月的努力,解决了换流站的电流辐射和噪音问题,还编制了我国第一个大型换流站噪声预测软件,目前该线路已顺利完工并被评为国家示范项目。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水平能力,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整个协同创新体系的有效构建。为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校内建设了11个准工业化的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基地,学生即可设身处地地了解工业环境和产品生产过程,并培养出浓厚的工程意识;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学校要求每个在校生都要修完实践课程,实践课程不仅有专门的教学内容和单独的考核,而且很多课程内容还是在企业里完成。同时,学校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大力开展与企业合作培养国家急需的工程人才。我校现有6个本科专业共6000多名本科生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这些学生在校4年间,至少有1年时间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的学习。我们相信这批经过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将很快被企业接纳而成为企业创新的骨干。
总之,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其中一条最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打破领域、区域和国别的界限,构建起庞大的创新网络,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现在,我们不仅要做为企业、为社会服务,这些“立地”的科研工作,更要做瞄准现代科学和技术前沿,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创造国内外高水平成果的“顶天”的科学研究,而且在“顶天”“立地”之间,建立起高校学科建设良性发展的有效机制,不断发挥协同创新的作用,争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原载于《科技日报》201*年1月9日创新周刊:81/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科技日报》专题介绍南农协同创新工作》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科技日报》专题介绍南农协同创新工作: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