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15~23课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第12课大一统的元朝
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2、成吉思汗对蒙古族作出的历史贡献:(1)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最重要的贡献)(2)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3)创制蒙古文字,颁布法律。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大都2.南宋灭亡和元朝的统一(1279年)3、元朝统一的意义(1)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和战乱局面。(2)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3)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各族间经济文化。我国历史上四次大分裂到大统一的朝代:5、抗元英雄--文天祥
6、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政治上:实行行省制度(目的:巩固统治)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执掌地方政务。元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到现代。
经济上:重视农业
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三、民族大融合1、表现:(1)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2)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3)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根本原因:元朝政治上的空前统一。
第15课明朝君权的膨胀
一、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应天(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二、明朝强化君权的措施:1、政治方面:(1)中央:废丞相,设六部;设殿阁大学士。(丞相制度-----开始:秦朝;废除:明朝,原因:防止皇权旁落,加强君权。)
(2)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由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分掌政权。
(行省制度-----开始:元朝,废除的原因:统辖整个省的行政、财政和军事,职权重,不利中央集权。)
(3)设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目的: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2、思想文化:八股取士
内容:四书五经;形式:八股文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影响:积极:科举制度规范化、有固定的标准。
消极:形式呆板僵化,内容空洞,束缚考生的思想。
秦和西汉、明朝思想专制表现?
秦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这些做法的共同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如何看待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表明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衰落,但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巩固。评价朱元璋:
肯定功绩:推翻腐朽的元朝统治,善于用人等;专制残暴:如设锦衣卫监视和镇压人民等。
第16课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中外友好交往)
◎条件:明朝初年,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目的:促进中国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时间次数:14051433年(明成祖);七次
◎地区:国家和地区:亚非30多个,最远: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意义:
思考:1、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说说理由?◎规模大:船最多时有200多艘,2.7万人;◎时间长:从1405到1433年,先后七次;
◎范围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比欧洲的航行早了半个多世纪。
2、航海成功的原因:◎客观原因:
(1)明初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政府支持;(根本原因:国力强盛)(2)有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有航海图和罗盘针)◎主观原因:郑和吃苦耐劳,组织能力强和勇于探索。二、戚继光抗倭(中外冲突)
1、背景:明朝中后期,海防松弛,倭寇危害日益严重。2、经过:浙江:1561年台州大捷;
福建、广东:俞大猷配合:消灭福建和广东倭寇。
3、结果: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平倭取得胜利。4、意义:(1)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抗倭取得胜利,维护了人民和民族的利益。(2)戚继光抗倭保卫了我国的海疆,捍卫了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4、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1)抗倭是正义的、符合人民的利益;(2)戚继光的个人素质和指挥有方;(3)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4)爱国官民的团结合作。
5、评价戚继光:戚继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三、葡萄牙侵占澳门(中外冲突)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富裕的东方国家吸引着西方殖民者。2、时间: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3、影响:开了外国直接侵占我国领土的先例。
四、从明朝对外交往的大事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明朝对世界缺乏认识,在世界飞速发展中落伍了。(2)今天还要提高综合国力,奋发学习,爱自己的祖国。
第17课清朝君权的强化
归纳总结在第2册历史中,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政权有哪些?辽(契丹)、西夏(党项)、金(女真)、元(蒙古)、清朝(女真即满族、满洲)。一、清朝的建立
1、努尔哈赤的贡献:(1)统一了女真各部(2)建立金国(后金)(3)建立八旗制度2、清太宗皇太极的贡献:(1)改革内政,发展经济,(2)对外征服蒙古和朝鲜,(3)改国号为清(1636年,定都盛京)(4)改族名为满洲
3、顺治帝迁都北京: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开始逐步确立对全国的统治。二、清朝君权的强化
1、政治方面:设立军机处(1)时间:雍正时期
(2)原因:军事需要(筹办镇压准噶尔叛乱)
(3)职权:开始:跪受笔录,听命于皇帝;后来:管理内政外交、军政
(4)作用:是清朝君主集权的得力工具。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2、思想文化:文字狱的盛行
(1)时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2)原因(目的):控制思想、维护满清的统治
(3)恶果:遏制言论,禁锢思想,制造恐怖的气氛,知识分子从事脱离现实的学问,严重阻碍科学文化的发展。
第18课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1、台湾被占领:
原因:明朝海防松弛;时间:1624年;殖民者:荷兰、西班牙。2、收复过程:1661年,金门出发,占领赤嵌城,1662年收复台湾。3、收复意义:打击了、遏制了、保障了、捍卫了4、收复原因:外因:荷兰远道而来,补给不充足内因:(1)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和做了充分准备(2)军队作战英勇(3)台湾人民英勇抗敌给以支持(4)抗击外国侵略的正义战争
5、评价郑成功:民族英雄。
6、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到夷洲。(2)隋朝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到流求。
(3)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4)明朝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5)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6)1684年设台湾府。
二、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
1、背景:17世纪40年代,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目的:保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经过:1685年、1686年,康熙帝两次派兵进攻雅克萨,打败沙俄。3、结果:1689年,中俄订立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三、巩固与提高
1、清朝成功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谈谈其历史意义。
(1)郑成功抗击荷兰收复台湾---巩固了祖国的海防,打击了西方殖民者的气焰;
(2)康熙时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收回国土,保卫了北部边疆,一定时期内,阻止沙俄的侵略。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2、明清时期,我国对外关系出现了什么新情况?表明了什么?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寇骚扰东南沿海;葡萄牙侵占澳门。清朝:前期荷兰占领台湾;沙俄侵略东北黑龙江流域。
表明:中国政策封闭,对世界了解很少,对边疆危机估计不足,导致殖民者侵略中国财产和领土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康熙)1、背景:噶尔丹在沙俄支持下发动叛乱2、叛乱性质:旨在分裂祖国的行为。3、经过:康熙帝亲征乌兰布通战役4、结果:平定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5、意义:巩固了对蒙古地区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二、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回部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的维吾尔族1、时间:乾隆时
2、结果:平定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3、意义:(1)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2)巩固了国家统一。
4、原因:(1)当地人民的协助;
(2)大小和卓的横征暴敛;
(3)乾隆时国力强盛,有平叛的策略。
三、驻藏大臣的设立
清王朝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顺治帝赐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2、康熙帝赐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3、雍正帝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4、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从唐朝至清朝,西藏地区同中央政府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⑴唐朝时,唐与吐蕃和亲,唐蕃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双方“和同为一家”。
⑵元朝时,中央设宣政院,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⑶清朝确立了中央政权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并设置了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大大加强了。
四、外八庙:民族团结的象征
承德避暑山庄四周有12座喇嘛庙,泛称「外八庙」。这些庙大多朝向山庄,像是在朝拜皇上,是清皇帝团结蒙古、维吾尔、藏、苗、高山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活动场所。作用:团结少数民族上层,加强边疆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温故知新:清前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1、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蒙古);2、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新疆);3、设立驻藏大臣(西藏)。
清朝的民族政策恩威并重,在坚决镇压叛乱活动的同时,还采取会盟、联姻等方式,加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知识联络:明末清初进行了哪些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1)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并收复台湾;(2)康熙时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
第20课建筑工程传不朽
一、庄严的紫禁城(故宫、宫城)1、了解北京城:(1)北京历史:
金:中都;元:大都;明:北京(明成祖永乐年间);清:京师。(
(2)北京组成部分:外城、京(大)城、皇城、宫城(紫禁城、故宫)(3)北京布局特点: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2、紫禁城(即故宫、宫城)北京城的中心
(1)建筑布局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紫禁城建在都城的南北中轴线上;
(2)建筑布局体现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前朝后寝、内外有别。
(3)地位:集中体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和民族特色,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杰作,也是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二、雄伟的明长城
:1、修建原因(目的):抵御少数民族侵扰;2、概况: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有变化:
(1)更长:(2)更坚固:石料砌成3、评价:(1)积极:
①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障我国北部地区人民的生活安宁和生命财产安全;
②长城工程浩大、规模宏伟,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表现了中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的坚强毅力和聪明才智,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是我国古代各族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成的历史丰碑;
③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2)消极:给当时百姓造成很大负担。
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科技发展的表现:
(1)李时珍《本草纲目》(2)宋应星《天工开物》(3)徐光启《农政全书》
科技发展的特点:各学科相继出现大规模的科学总结,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总结性的科学成果。一、李时珍和《本草纲目》1、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2、《本草纲目》:(1)内容:,全面总结了16世纪前中国的医药学,纠正了以往药物学书中的许多的错误,(2)地位:药物学巨著、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温故知新:中国医学的著作名称和主要内容简表:
作者作品内容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医药学二、宋应星和《开工天物》
1、内容:总结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朝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2、地位:反映了明朝时期中国科技的最高成就。国外称“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三、西方科技的传入1、西方科技的传入
(1)西方传教士来我国的主观目的:传教、配合殖民者东来侵略(2)产生的客观结果:
传教的同时,也把西方的数学、地理学、天文等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对中国科技进步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历史上称“西学东渐”。
(3)其中传教士中最著名的人?意大利的利玛窦2、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1)内容: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的理论和科学方法。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
(2)地位: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百科全书,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书籍。明朝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呢?
1、商品经济发达;2、科学家自己的努力。(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实地调查、独立思考等)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科技相比,有哪些不足之处?西方科技中国科技重理论推导和证明重应用,不重理论证明重逻辑推理虽有成就,但未能很好地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重实验之上的结论罗列现象,没上升到规律性认识第22课明清时期的文化明清文化的特点
1.随着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兴起和印刷业的兴盛,经济发展,小说和戏剧成为文学主流。2.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大型图书编纂成就突出,显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著作作者题材价值《三国演义》罗贯中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政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治、军事和外交斗争《水浒传》施耐庵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山泊起义长篇小说《西游记》吴承恩唐僧取经的故事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曹雪芹贾府由盛到衰的变迁、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我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悲剧一部二、《四库全书》
1、编纂时间、价值:清乾隆时,是我国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一部丛书。2、组成部分:经、史、子、集四类。3、评价:
积极: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
消极:对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大肆涂改、删削或禁毁,使祖国文化遗产遭到很大破坏。三、京剧
1、明清时期,除了小说外,城乡人民最喜爱的文化生活是戏剧演出。
2、京剧的形成:在徽剧、汉调的基础上,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
第23课近代前夜的危机一、夜郎自大的心态1、产生的原因:
(1)根本:明清时期,自然经济稳定,可以自给自足(康乾盛世)(2)主要:统治者沉浸于“天朝上国“迷梦,不了解世界的发展潮流。
2、表现:p133(马戛尔尼访华)重视觐见的礼节,不重视使团携带的大量最先进的科技产品。说明了清统治者无知狂傲和自我封闭。
3、影响:清朝闭关锁国二、闭关锁国的政策1、原因:
(1)直接原因:防范自卫
明中叶以后,防止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清初年,隔离东南沿海的抗清武装;
乾隆时,担心外国人与沿海人民接触会“滋扰生事”,威胁统治。(2)深层原因:夜郎自大的心态
(3)根本原因:明清时期,封闭自然经济稳定,2、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
3、影响:
(1)积极:对西方殖民侵略起过一定抵御作用(2)消极:阻碍了中国发展,中国开始落后:
①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导致经济的停滞和倒退;
②使中国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技术的交流,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三、中国开始落后1、表现:中国西方政治上:君主专制达顶峰政治上:相继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经济上:开始进行工业革命思想文化上:思想上: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广泛传播八股取士僵化思想;“文字狱”阻碍社会进步外交上:闭关锁国外交上:殖民扩张,开辟世界市场2、从“闭关锁国”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呢?(1)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2)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3)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3、试问面临近代前夜的危机,清王朝在今后的历史发展的结局会怎样?(1)与世界近代化发展潮流失之交臂。--可惜!
(2)被英国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用枪炮打开国门--可恨!--------落后就要挨打四、问题探究:
1、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为了防范自卫,防范明末抗清武装,防范西方殖民者。而其深层原因是由于妄自尊大、故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心态。
2、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危害对我们今天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有何启示?妄自尊大、故步自封不过是一种自我欺骗,不能解决问题;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
只有正视自己的问题,承认自己的不足,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大胆学习别国或他人长处,才能发展、强大自己。
扩展阅读:七年级下历史第15--23课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第12课大一统的元朝
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2、成吉思汗对蒙古族作出的历史贡献:(1)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最重要的贡献)(2)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3)创制蒙古文字,颁布法律。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大都2.南宋灭亡和元朝的统一(1279年)3、元朝统一的意义(1)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和战乱局面。(2)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3)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各族间经济文化。我国历史上四次大分裂到大统一的朝代:5、抗元英雄--文天祥
6、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政治上:实行行省制度(目的:巩固统治)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执掌地方政务。元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到现代。
经济上:重视农业
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三、民族大融合1、表现:(1)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2)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3)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根本原因:元朝政治上的空前统一。
第15课明朝君权的膨胀
一、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应天(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二、明朝强化君权的措施:1、政治方面:(1)中央:废丞相,设六部;设殿阁大学士。(丞相制度-----开始:秦朝;废除:明朝,原因:防止皇权旁落,加强君权。)
(2)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由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分掌政权。
(行省制度-----开始:元朝,废除的原因:统辖整个省的行政、财政和军事,职权重,不利中央集权。)
(3)设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目的: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2、思想文化:八股取士
内容:四书五经;形式:八股文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影响:积极:科举制度规范化、有固定的标准。
消极:形式呆板僵化,内容空洞,束缚考生的思想。
秦和西汉、明朝思想专制表现?
秦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这些做法的共同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如何看待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表明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衰落,但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巩固。评价朱元璋:
肯定功绩:推翻腐朽的元朝统治,善于用人等;专制残暴:如设锦衣卫监视和镇压人民等。
第16课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中外友好交往)
◎条件:明朝初年,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目的:促进中国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时间次数:14051433年(明成祖);七次
◎地区:国家和地区:亚非30多个,最远: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意义:
思考:1、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说说理由?◎规模大:船最多时有200多艘,2.7万人;◎时间长:从1405到1433年,先后七次;
◎范围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比欧洲的航行早了半个多世纪。
2、航海成功的原因:◎客观原因:
(1)明初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政府支持;(根本原因:国力强盛)(2)有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有航海图和罗盘针)◎主观原因:郑和吃苦耐劳,组织能力强和勇于探索。二、戚继光抗倭(中外冲突)
1、背景:明朝中后期,海防松弛,倭寇危害日益严重。2、经过:浙江:1561年台州大捷;
福建、广东:俞大猷配合:消灭福建和广东倭寇。
3、结果: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平倭取得胜利。4、意义:(1)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抗倭取得胜利,维护了人民和民族的利益。(2)戚继光抗倭保卫了我国的海疆,捍卫了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4、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1)抗倭是正义的、符合人民的利益;(2)戚继光的个人素质和指挥有方;(3)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4)爱国官民的团结合作。
5、评价戚继光:戚继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三、葡萄牙侵占澳门(中外冲突)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富裕的东方国家吸引着西方殖民者。2、时间: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3、影响:开了外国直接侵占我国领土的先例。
四、从明朝对外交往的大事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明朝对世界缺乏认识,在世界飞速发展中落伍了。(2)今天还要提高综合国力,奋发学习,爱自己的祖国。
第17课清朝君权的强化
归纳总结在第2册历史中,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政权有哪些?辽(契丹)、西夏(党项)、金(女真)、元(蒙古)、清朝(女真即满族、满洲)。一、清朝的建立
1、努尔哈赤的贡献:(1)统一了女真各部(2)建立金国(后金)(3)建立八旗制度2、清太宗皇太极的贡献:(1)改革内政,发展经济,(2)对外征服蒙古和朝鲜,(3)改国号为清(1636年,定都盛京)(4)改族名为满洲
3、顺治帝迁都北京: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开始逐步确立对全国的统治。二、清朝君权的强化
1、政治方面:设立军机处(1)时间:雍正时期
(2)原因:军事需要(筹办镇压准噶尔叛乱)
(3)职权:开始:跪受笔录,听命于皇帝;后来:管理内政外交、军政
(4)作用:是清朝君主集权的得力工具。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2、思想文化:文字狱的盛行
(1)时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2)原因(目的):控制思想、维护满清的统治
(3)恶果:遏制言论,禁锢思想,制造恐怖的气氛,知识分子从事脱离现实的学问,严重阻碍科学文化的发展。
第18课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1、台湾被占领:
原因:明朝海防松弛;时间:1624年;殖民者:荷兰、西班牙。2、收复过程:1661年,金门出发,占领赤嵌城,1662年收复台湾。3、收复意义:打击了、遏制了、保障了、捍卫了4、收复原因:外因:荷兰远道而来,补给不充足内因:(1)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和做了充分准备(2)军队作战英勇(3)台湾人民英勇抗敌给以支持(4)抗击外国侵略的正义战争
5、评价郑成功:民族英雄。
6、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到夷洲。(2)隋朝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到流求。
(3)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4)明朝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5)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6)1684年设台湾府。
二、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
1、背景:17世纪40年代,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目的:保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经过:1685年、1686年,康熙帝两次派兵进攻雅克萨,打败沙俄。3、结果:1689年,中俄订立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三、巩固与提高
1、清朝成功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谈谈其历史意义。
(1)郑成功抗击荷兰收复台湾---巩固了祖国的海防,打击了西方殖民者的气焰;
(2)康熙时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收回国土,保卫了北部边疆,一定时期内,阻止沙俄的侵略。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2、明清时期,我国对外关系出现了什么新情况?表明了什么?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寇骚扰东南沿海;葡萄牙侵占澳门。清朝:前期荷兰占领台湾;沙俄侵略东北黑龙江流域。
表明:中国政策封闭,对世界了解很少,对边疆危机估计不足,导致殖民者侵略中国财产和领土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康熙)1、背景:噶尔丹在沙俄支持下发动叛乱2、叛乱性质:旨在分裂祖国的行为。3、经过:康熙帝亲征乌兰布通战役4、结果:平定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5、意义:巩固了对蒙古地区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二、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回部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的维吾尔族1、时间:乾隆时
2、结果:平定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3、意义:(1)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2)巩固了国家统一。
4、原因:(1)当地人民的协助;
(2)大小和卓的横征暴敛;
(3)乾隆时国力强盛,有平叛的策略。
三、驻藏大臣的设立
清王朝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顺治帝赐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2、康熙帝赐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3、雍正帝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4、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从唐朝至清朝,西藏地区同中央政府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⑴唐朝时,唐与吐蕃和亲,唐蕃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双方“和同为一家”。
⑵元朝时,中央设宣政院,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⑶清朝确立了中央政权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并设置了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大大加强了。
四、外八庙:民族团结的象征
承德避暑山庄四周有12座喇嘛庙,泛称「外八庙」。这些庙大多朝向山庄,像是在朝拜皇上,是清皇帝团结蒙古、维吾尔、藏、苗、高山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活动场所。作用:团结少数民族上层,加强边疆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温故知新:清前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1、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蒙古);2、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新疆);3、设立驻藏大臣(西藏)。
清朝的民族政策恩威并重,在坚决镇压叛乱活动的同时,还采取会盟、联姻等方式,加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知识联络:明末清初进行了哪些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1)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并收复台湾;(2)康熙时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
第20课建筑工程传不朽
一、庄严的紫禁城(故宫、宫城)1、了解北京城:(1)北京历史:
金:中都;元:大都;明:北京(明成祖永乐年间);清:京师。(
(2)北京组成部分:外城、京(大)城、皇城、宫城(紫禁城、故宫)(3)北京布局特点: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2、紫禁城(即故宫、宫城)北京城的中心
(1)建筑布局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紫禁城建在都城的南北中轴线上;
(2)建筑布局体现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前朝后寝、内外有别。
(3)地位:集中体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和民族特色,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杰作,也是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二、雄伟的明长城
:1、修建原因(目的):抵御少数民族侵扰;2、概况: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有变化:
(1)更长:(2)更坚固:石料砌成3、评价:(1)积极:
①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障我国北部地区人民的生活安宁和生命财产安全;
②长城工程浩大、规模宏伟,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表现了中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的坚强毅力和聪明才智,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是我国古代各族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成的历史丰碑;
③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2)消极:给当时百姓造成很大负担。
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科技发展的表现:
(1)李时珍《本草纲目》(2)宋应星《天工开物》(3)徐光启《农政全书》
科技发展的特点:各学科相继出现大规模的科学总结,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总结性的科学成果。一、李时珍和《本草纲目》1、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2、《本草纲目》:(1)内容:,全面总结了16世纪前中国的医药学,纠正了以往药物学书中的许多的错误,(2)地位:药物学巨著、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温故知新:中国医学的著作名称和主要内容简表:
作者作品内容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医药学二、宋应星和《开工天物》
1、内容:总结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朝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2、地位:反映了明朝时期中国科技的最高成就。国外称“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三、西方科技的传入1、西方科技的传入
(1)西方传教士来我国的主观目的:传教、配合殖民者东来侵略(2)产生的客观结果:
传教的同时,也把西方的数学、地理学、天文等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对中国科技进步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历史上称“西学东渐”。
(3)其中传教士中最著名的人?意大利的利玛窦2、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1)内容: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的理论和科学方法。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
(2)地位: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百科全书,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书籍。明朝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呢?
1、商品经济发达;2、科学家自己的努力。(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实地调查、独立思考等)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科技相比,有哪些不足之处?西方科技中国科技重理论推导和证明重应用,不重理论证明重逻辑推理虽有成就,但未能很好地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重实验之上的结论罗列现象,没上升到规律性认识第22课明清时期的文化明清文化的特点
1.随着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兴起和印刷业的兴盛,经济发展,小说和戏剧成为文学主流。2.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大型图书编纂成就突出,显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著作作者题材价值《三国演义》罗贯中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政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治、军事和外交斗争《水浒传》施耐庵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山泊起义长篇小说《西游记》吴承恩唐僧取经的故事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曹雪芹贾府由盛到衰的变迁、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我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悲剧一部二、《四库全书》
1、编纂时间、价值:清乾隆时,是我国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一部丛书。2、组成部分:经、史、子、集四类。3、评价:
积极: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
消极:对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大肆涂改、删削或禁毁,使祖国文化遗产遭到很大破坏。三、京剧
1、明清时期,除了小说外,城乡人民最喜爱的文化生活是戏剧演出。
2、京剧的形成:在徽剧、汉调的基础上,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
第23课近代前夜的危机一、夜郎自大的心态1、产生的原因:
(1)根本:明清时期,自然经济稳定,可以自给自足(康乾盛世)(2)主要:统治者沉浸于“天朝上国“迷梦,不了解世界的发展潮流。
2、表现:p133(马戛尔尼访华)重视觐见的礼节,不重视使团携带的大量最先进的科技产品。说明了清统治者无知狂傲和自我封闭。
3、影响:清朝闭关锁国二、闭关锁国的政策1、原因:
(1)直接原因:防范自卫
明中叶以后,防止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清初年,隔离东南沿海的抗清武装;
乾隆时,担心外国人与沿海人民接触会“滋扰生事”,威胁统治。(2)深层原因:夜郎自大的心态
(3)根本原因:明清时期,封闭自然经济稳定,2、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
3、影响:
(1)积极:对西方殖民侵略起过一定抵御作用(2)消极:阻碍了中国发展,中国开始落后:
①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导致经济的停滞和倒退;
②使中国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技术的交流,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三、中国开始落后1、表现:中国西方政治上:君主专制达顶峰政治上:相继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经济上:开始进行工业革命思想文化上:思想上: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广泛传播八股取士僵化思想;“文字狱”阻碍社会进步外交上:闭关锁国外交上:殖民扩张,开辟世界市场2、从“闭关锁国”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呢?(1)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2)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3)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3、试问面临近代前夜的危机,清王朝在今后的历史发展的结局会怎样?(1)与世界近代化发展潮流失之交臂。--可惜!
(2)被英国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用枪炮打开国门--可恨!--------落后就要挨打四、问题探究:
1、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为了防范自卫,防范明末抗清武装,防范西方殖民者。而其深层原因是由于妄自尊大、故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心态。
2、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危害对我们今天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有何启示?妄自尊大、故步自封不过是一种自我欺骗,不能解决问题;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
只有正视自己的问题,承认自己的不足,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大胆学习别国或他人长处,才能发展、强大自己。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七下历史15~23课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七下历史15~23课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