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高三市调研考试总结研讨会主要精神

高三市调研考试总结研讨会主要精神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7:38:10 | 移动端:高三市调研考试总结研讨会主要精神

高三市调研考试总结研讨会主要精神

高三市调研考试总结研讨会主要精神

201*年10月18日下午,我县在县二中分校召开了高三市调研考试总结研讨会。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卢洪礼,县二中分校张斌校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各重点高中高三、复习班业务校长、学部主任、科技部主任和教研室有关同志就我县高三市调研成绩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就正在进行的一轮复习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现将教研室对当前高三工作的几点意见,以及各校在复习备考中采取的一些好的措施和经验加以归纳,供大家相互学习和借鉴。

一、当前高三工作几点意见

1、切实将《高三一轮复习备考指导意见》所提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校长、主任要勤于督促和检查,着力抓好过程,抓好细节,确保每个环节落实到位。

2、要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高考大纲和高考试题,准确把握新课程高考命题的特点和思想,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3、要加强对复习课的研究,积极推行复习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复习课堂效率。

4、充分重视和加强对自主招生名牌目标生的培养和指导。二、各校复习措施归纳

1、学部、班级一周工作计划上墙展示,使教师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加强落实。

2、加强目标生的培养。建立健全目标生跟踪档案,教师建立目标生

学科档案,班主任建立目标生跟踪管理档案;实行目标生承包责任制,定期谈话,试卷作业面批面改;针对目标生的弱科、弱项,制定一生一案进行补差。

3、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复习课堂效率。注重对新课标、新课程的学习,转变教师的思想,落实新课程理念。注重备课环节,老师不仅要备学生,更要备课标,分清不需要讲的,找到需要点拨的,设计出需要讨论的问题。要求老师学生做到:不做不讲,精讲多练,有练必改,有改必评。教师实行互相推门听课,邀请校长听评课,举行复习课观摩研讨活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学生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学、对学、自学相结合。

4、落实作业检查。每周填写作业检查表交到班主任处存档,或者实行学部互查互学。落实错题本检查,实行错题整理和错题重练。

5、重视学生和教师的反思总结。每天固定时间让学生写反思卡或反思日志,小结当天的知识点和所出现的问题。每周写出一周反思小结。每次考后写出反思小结。教师要定期检查并写出点评和寄语。考后指导学生写试卷分析,应得多少,失分多少,失分原因、弥补措施等等。

6、细化自习安排,提高自习效率。每天固定自习时间加强数学和英语,研究文综的强化措施。实行副班主任制度,弥补自习空缺,做到对自习课的有效监管和落实。

7、搞好励志教育,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晨会、班会、板报、专栏、展览(荣誉展、名校展、优秀作业试卷展)、标语、誓词等,展示学生亮点,激发拼搏斗志。组织学生宣讲团,到各班就不同话题进行宣讲。

三、专项备考策略

(一)二中分校一部:实行“磨尖”计划

1、分组。专门将尖子生分为一组,强强联合,鼓励竞争。

2、结对。让数学好的和英语好的结对子,促其互相补差,互相提优,共同提高。

3、目标生作业上墙。使其产生自豪感,提高其答题规范性。4、目标生跟踪管理:

(1)课堂跟踪。在激励评价、指导学法、课堂反馈、板演答题等方面给予目标生更多机会。

(2)作业跟踪。先批先改,精批精改,面批面改。

(3)时间跟踪。针对英语不尖、数学不强的现象,让其每天做两张小页训练题(上午语文,下午数学);周日下午学生自由外出活动,要求其四点前必须返校,一小时英语练习,一小时数学练习。

(4)心理跟踪。关注其心态,及时清除非智力因素对其成绩的干扰。(5)营养跟踪。针对尖子生吃不饱现象,为其开小灶,每天指导其做高考真题。

(二)安西补校:高三复习系统工程

1、研究:研究高考大纲、历年考试试题,全体教师和学生一起精做6省新课程高考试题,使师生身临其境,真正认识高考,理解高考,适应高考,赢得高考。

2、备课:教师自主精心备课与同组协作备课相结合,做到资源共享,试题共享,智慧共享。

3、上课:“地毯式”复习与重点问题突破相结合;反对“满堂讲”,

力倡“点拨式”,注重单人辅导;把更多时间用在学生的自学与互学上。

4、作业练习:单节练、周练、滚动练、模拟练。

单节练:以一本复习资料为蓝本,其他资料为辅助,重点把握好单节练的度。要突出重点,坚决杜绝难题怪题,对难题怪题果断取舍。

周练:每周固定时间进行;精选试题,多为本周单节联系中的重点题、变式题,或者经典的类型化试题;要求及时批改,及时评讲,成绩张贴不过夜。对重点目标生做到面批面改。

滚动练:三周一次,以考试的形式出现,试题源于本月,目的是为了防止遗忘。要求:试题精选难度分层,及时批改评讲;对目标生做好面改面授,平做好成绩评价和沟通工作。

模拟练:指市县统考或者联考,严格按照高考模式进行,让学生早日适应高考。及时填好反思卡做好成绩分析。

5、错题本:指导学生建立好错题本;定期检查错题本;典型错题归类,并体现在周练和滚动练习中;注重错题变式。

6、反思:日反思、考试反思。

日反思:结合倒计时日历每天反思三个简单问题:我来补习班做什么?今天我做了什么?明天我打算怎么做?

考试反思:成绩位次和升降情况;失分原因;知识薄弱点;自我分析问题原因、困惑和找老师解决情况;整体提升情况。

7、补差:多提问、多检查、重视面改面授、心理沟通。

8、班级管理: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引领学生进步;加强师生交流,用心与学生沟通,感化学生。

(三)一中王宝贵主席:单元过关策略

1、单元不过关的表现:①存在弱科;②存在薄弱知识点。皆反映在试卷上出现错题。

2、查找症结。通过面批面改,帮助学生查找原因:①知识掌握不牢固;②学习观念不正确(对某科不感兴趣、不愿记忆等);③认知思路不清晰;④粗心马虎。

3、采取措施。抓住错题不放手,典型试题强化训练:①分析错误原因;②查找知识不足;③精心组合设计一道全方位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④进行相关知识链接;⑤探索多种解题方法;⑥寻求最佳解题思路;⑦进行学法指导。

4、专项训练的两种思路:一是以知识板块为体系的专项训练;二是以试题类型特点为体系的专项训练,根据不同试题类型进行专项训练。

以上措施和策略,仅供各校高三领导和教师借鉴参考。希望各校老师不断探索,不断拓展备考的新思路、新方法,创造高三备考的新经验、新措施,使我县高三备考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安阳县教体局教研室201*年10月25日

扩展阅读:苏州市201*届高三历史调研测试阅后总结与教学建议

苏州市201*届高三历史调研测试阅后总结与教学建议

一、总体情况

201*年1月高三历史调研测试试卷由苏州市教科院命制。完全仿真高考,考试内容范围为必修三本书和选修两本书,考试时间120分。这次考试主要检测学生一轮复习的情况,侧重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运用,希望给予学生下一阶段复习迎考的信心,所以试卷整体较为基础与平实。试卷材料的选取较为熟悉,设问较为直接,答案或直接来自于教材或直接来自于材料。但从目前掌握阅卷后的情况看,学生答卷情况不容乐观,暴露了我们一轮复习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实的不太好。二、存在问题

一卷选择题陷阱比较多,部分老师选择题错了6个以上,难怪学生选择题得分不高。从具体得分来看,选择题部分失分较多的是第1、4、8、9、10、11、14、20题。

第1题,绝大部分同学选B,这一类根据史学态度选择的题目学生练习不多,认为李峰的观点有史料做依据绝对可靠,错在不知道对于同一史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理解史学的基本态度即客观性,全面性。第4题,学生不看材料的具体表述,想当然的选“重农抑商”;学生对材料题的理解把握仍然做不到位,无法准确的概括材料。第8题关于中国现代农村改革的题目,学生对这个知识点上理解不清,有错选A项的,不理解生产关系的定义是什么,有错选D项的,对材料的概括有偏差。第9题,错在学生对课文目下有哪些史实很不清晰,同时对“新时期”和“民主制度”的历史概念不清,对于第五届全国人大会议也不熟悉。第10题,学生错选C项的比较多,对于答案“具有科学性”不甚理解,认为三民主义虽然有局限,但是在当时也有积极正确的一面。第11题,错在学生审题不清,未看到题目中的“古代”两字,把拿破仑也当作古代人物而错选;第14题是个程度型选择题,学生错在不会转换知识,工业革命的标志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同时,学生虽然能够得出结论世界市场发展的关键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生产力的含义学生不理解,无法与答案联系起来。第17题把启蒙运动与文学艺术结合起来考,常考常错,拿捏住了学生的软档。第20题,学生在学习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意义时,理解不准确,对于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自由化几个“化”的表述无法了解和区分其真正含义。

主观题第21题考查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相关内容,难度尚可,但学生答题情况不是太理想。

21题(1)学生对“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这一点答不到,这个知识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忽略了,只是强调了宋朝坊和市的时间和空间界限被打破。一部分同学只是描述东京的风土人情及城市娱乐活动,没有写出东京城市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归纳古代民间手工业发展特征,从“农村中分化出来”这点学生大多概括不出来;阻碍因素:学生不能从材料中来,显得随意性很大;学生不会根据材料来归纳,还是不注意观察标点符号据此分层次回答。(3)很多同学没有注意到“结合所学知识”,学生只能答到材料中的重农抑商,而忘记了海禁和闭关锁国,这是知识点不全面,部分学生不会归纳、概括(即关键词不出现)。错别字多,如“坊”写成“纺”,“界限”写成“界线”,“闭关锁国”的“闭”“锁”等。

主观题第22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设问梯度好,第一、第二问考查基本史实,第三、第四问考查比较概括,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答题情况不理想,基础知识遗忘、混乱。

22题(1)普罗泰格拉的观点学生都知道,但是意义却在平时学习时就忽视了,典型的错误表述: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人文主义的体现等。(2)学生的准确率比较高。少数同学对“关系”一词不理解,只表述具体内容而不回答两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关系的表述多写出了发展,但缺少继承。(3)未能抓住“自由”这主题,胡乱联系与“启蒙思想”有关的各种理论;未能理解材料三中“虽但”的含义,误以为材料三、四都主张法律之上。材料阅读能力不强,不能提取出法律在材料三、四中的不同作用。相同处表述较少写出理性;发展不能就法律、道德和自由的关系展开论述,单纯写法律或道德的作用。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4)学生大部分回答了“人文主义的发展特征”,而没有看清题目中所问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或回答的是内容,没概括总结“发展特征”,对历史发展的阶段知识模糊,阶段特征更是无能力概括。

主观题23题,集中暴露出学生对课文知识十分生疏。23题(1)《将革命进行到底》一般学生答不出。

学生自由拟标题,不能根据材料出处和教材史实给出简炼标题。能答出“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等相关内容,但对“追歼残敌”基本答不出来。一些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基本概念不清,答出长征、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大改造、文革等,说明基础知识不扎实。(2)不少人不能全面归纳材料内容,或答重工业,或答三大改造相关内容,故不得分。意义“工业化奠定基础”能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写不出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中国基本建立,“基本”两字漏掉较多。不能准确回答发展重工业和三大改造的意义。其次教材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于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意义识记不清,故难得分。(3)材料信息归纳能力欠缺,不少学生只答“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而未能具体阐明是谁与谁的矛盾。阶级矛盾是一个剥削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在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也存在过,故针对问题归纳材料认识要答出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否则不得分。(4)对“变化”式问题的答法不规范,不能运用“从到”的动态变化答法。大部分学生答成“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不得分。变化原因:答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南方谈话”,概念混淆。

主观题第24题得分最低,主要存在这些问题:24题(1)不会有效提炼材料所给信息,绝大多数同学提炼不出“反全球化”,更多的是“全球化”。(2)没弄清问题的侧重点在哪,部分学生脱离材料生搬课文知识;多数同学不清楚“冲击”的含义,往往是回答各自的优势,且不注意“发达”与“发展”国家的不同之处,而分别讲史实时,又不注意依据材料,扣住“冲击”主题,想当然。(3)不能把握材料的立意和主旨;把“金融市场”与“国际贸易”等混为一谈。(4)只能看出材料中的“各国联系密切”而无法联系到“亚欧国家实力和美国实力的变化”。

主观题第25题通过材料、图片考查古今历史人物:涉及秦始皇、康熙帝、毛泽东、邓小平。本题设问角度比较新颖,能力要求较高,但提供的信息量较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解题困难。主要问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答题不规范、审题不严密。

25题(1)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归纳分类的依据,其实这一问的答案在于对试题前置材料的提炼,即都是对国家领土统一和主权完整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学生忽视了前置材料,也忽视了审题,没有看到分类的主要依据。(2)大部分同学不能准确答出相应的历史人物,如认为图一人物是汉武帝,图二人物是林则徐等,基本知识和识图能力欠缺。本题得分的关键是结合史实归纳四个历史人物的贡献,并且不能脱离对国家领土统一和主权完整做出的贡献。学生不看清题目中的关键词“在这个类别下”,提到别的类别贡献。25题(3)应该回答南方谈话的意义,绝大部分同学只回答了南方谈话的内容(提出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等),导致大面积失分。邓小平理论解决的根本问题在书本上有明确的交代且是重要的主干知识,但一部分同学仍然不能准确答出。

主观题第26题(1)是从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侧重点),但是学生对角度这个概念并不清楚,很多回答俄国都只是从农民与地主的关系来回答的;日本指出了向西方学习某些内容,但未指明全面学习;中国没有指出儒学为根本,变法图强也很少提到。学生不会利用材料来归纳,不能准确依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来支持答案,普遍存在照抄材料或脱离材料照搬教材的现象,导致失分较多。更多的学生是答非所问。(2)是很多学生审题不清,未能依据题意要求总结三次改革的相同之处,而是分别总结三次改革的各自特点。有的尽管已经从三个方面来回答共性,但对于核心主张不能从本质上把握,回答为“向西方学习科技,巩固封建统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等,把主张和目的混淆了。局限性回答了改革不彻底,但是没有指出保留封建残余。改革方式上,没有指出自上而下,只指出资产阶级改革。(3)很多学生分别从俄国、日本、中国分析改革成败的因素,分开回答。还有就是很粗线条的将改革成败的因素一股脑儿写出来,没有结合材料中涉及到的成败因素,所以得分也不高。从主观题解答情况看学生在把握材料、图片的核心信息,仔细审题,对基础主干知识的熟练程度等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从目前掌握阅卷后的情况看,学生答卷情况不容乐观,暴露了我们一轮复习中存在一些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2、材料解析能力不强。3、审题解题能力欠缺。4、历史概念模糊不清。

三、教学建议

从这次测试来看,学生包括教师在内对知识点的把握都还有待加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对材料和题目的阅读、分析、概括的能力还很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查漏补缺。对照考试说明进一步细化知识点,做到全面无遗漏。及时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通过补

练、默写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情况。

2、注意知识辐射。及时归纳、整理主干知识点,古今中外贯通,前后左右联系,拓展深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

3、注意能力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分析、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精选练习,同时注意答题规范,做好材料题、问答题的审题、解题指导工作。

4、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制订好二轮复习计划,捕捉高考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三市调研考试总结研讨会主要精神》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三市调研考试总结研讨会主要精神: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三市调研考试总结研讨会主要精神》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7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