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广东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报告

广东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7:43:25 | 移动端:广东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报告

广东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报告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广东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报告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强

(201*年3月22日)

同志们:

今天,省政府召开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落实《广东省地方志事业201*-201*年发展规划》进行动员部署。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省地方志办对“十一五”时期地方志工作进行总结,对贯彻《发展规划》提出具体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我省地方志工作回顾与总结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谢强华、肖志恒两任分管副省长热情关心与大力支持,各级地方志部门与各有关单位共同努力下,我省地方志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基本实现、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地方志工作成绩显著、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为我省当好全国排头兵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新方志编修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201*年,我省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较早全面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编纂出版省志1部(94部分志)、市县志100部,全面系统记述我省及各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是我省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

201*年,我省启动第二轮修志,编纂省志1部(43卷)、市县区志118部。目前进展良好、即将全面完成,总体进展处于全国前列。《广东省志》43卷中,11卷完成终审或送终审、17卷完成复审或正在复审、10卷完成初审或正在初审、4卷完成总纂或正在总纂、1卷完成初稿;118部市县区志中,19部出版或部分出版,31部完成终审或送终审,25部完成复审或正在复审,10部完成初审,13部完成评议,18部完成总纂或正在总纂。修志工作进展较好的是广州、深圳、佛山、韶关、梅州、江门、肇庆、清远、云浮市,省军区、省委政研室和省经信委、教育厅、科技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烟草专卖局。我省第二轮修志质量有新提高,《广东省志》在201*年全国省级志书编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接受专家讲评得到高度评价,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纳入志书出版精品工程。

各地积极推动镇(街)志编修工作。东莞、中山市和佛山市南海区将编修镇(街)志列入规划、全面开展。目前,南海区已全面完成、东莞与中山市即将全面完成镇(街)志编修任务。

(二)综合年鉴编纂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我省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理顺综合年鉴管理体制,广泛开展综合年鉴编纂工作。目前,100个市县区已经开展、13个县市区正在筹备开展综合年鉴编纂工作;除《珠海年鉴》外,县级以上综合年鉴全部由地方志部门组织编纂。201*年,我省首部跨行政区域、由广州市政府牵头编纂的综合年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年鉴》出版,为年鉴编纂工作创新提供了经验,汪洋书记作序给予肯定。《广东年鉴》在201*年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201*年全国地方志系统年鉴评奖中获省级综合年鉴特等奖,《广州年鉴》、《深圳年鉴》、《三水年鉴》在全国地方志系统年鉴评奖中获特等奖。以地级以上市为单位,年鉴工作开展较好的是广州、深圳、梅州、惠州、东莞、肇庆和云浮市。

(三)旧志搜集整理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201*年,我省启动全面搜集整理历代方志,出版《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工作。经过5年努力,于201*年10月全面完成。搜集新中国成立前历朝历代广东编纂、现存且可查、分散收藏在国内外的省通志、府州志和县志433种,进行整理出版。向国家与省级方志馆,国家与省内大型图书馆,港澳台地区,全省县级以上档案馆、方志馆(室)各赠送1套《集成》。这是广东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全国首创的重大文化工程,有效抢救与保护了广东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解与研究广东提供全面、丰富的历史资料,专家学者誉此为“功德无量”之举。

(四)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省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共享原则,不断完善省情信息库,抓好市县区地方志网站建设。目前,建成市县区地方志网站112个,全省地方志信息网络系统研发项目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形成了以省情信息库为龙头、省市县三级地方志网站联网的信息网络。入库地方志资料2.3亿字、图片4865幅、音视频23个,向社会提供了便捷与较全面的地情信息服务。以地级以上市为单位,地方志信息化工作开展较好的是广州、珠海、中山、肇庆和云浮市。

(五)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取得较好成效。

各级地方志部门结合实际,以各种形式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1*年,我办利用丰富的地方志资料编写出版《广东省情读本》,为各级机关与社会提供全面、简明的省情资料。201*年,我办配合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编写《广东改革开放纪事》,全面记述、广泛宣传广东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与巨大成就,《纪事》获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广州市地方志办配合广州建城2222周年活动举办《名城之光广州之最》展览,配合亚运会编写《广州亚运会志》。配合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深圳市史志办拍摄、播出10集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中英街》。东莞市地方志办编写《东莞市改革开放30周年图鉴》、《东莞建市20年》和《东莞之最》,清远市地方志办编写《清远60年巡礼》,佛山市地方志办与佛山电视台联合摄制系列新闻片《60年60事》。梅州市地方志办为市重点工程归读公园建设提供所有文字材料,为院士广场建设和梅江桥改造提供历史资料,参与世界客商大厦和世界客都大道的雕塑建设论证。湛江市地方志办编纂出版《湛江古今大事》、《湛江市情》等地情书,积极宣传推介市情;江门市地方志办编辑每周1期的内部刊物《资政参考》供市领导参阅,在《江门日报》开辟“今日往事”专栏,刊登江门市历史上重大事件供市民参阅。潮州市地方志办为广济桥等文物修复提供材料,参与编写旅游景点导游词,编写乡土教材。惠州市地方志办创办《惠州地情与信息》杂志,宣传惠州历史文化,并于201*年举办“惠州地情研究论坛”,组织专家学者对惠州历史与现状进行研究。郁南县地方志办参与县政府申遗工作,整理提供申遗材料,该县禾楼舞、连滩山歌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地方志理论研究水平明显提高。

我省形成了每两年开展一次全省地方志理论研讨活动的制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举办2次全省地方志理论研讨活动。在广泛撰写论文、组织论文交流基础上,全省推荐277篇论文参加评选,获奖论文达71篇。召开全省地方志理论研讨会进行优秀论文交流与讲评,邀请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地方志专家给予指导,出版《广东省地方志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2部。近两年,我省在《中国地方志》发表论文22篇,成为在《中国地方志》发表论文较多的5个省份之一。地方志理论研讨活动开展较好的是广州、深圳、韶关、湛江、肇庆和云浮市。

(七)依法修志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我省认真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依法开展地方志工作。201*年5月《条例》发布,同年9月,省政府召开全省第五次地方志工作会议,对贯彻《条例》进行动员部署。201*年11月,省政府发布《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我省成为全国第八个地方志立法省份。201*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地方志书审查验收暂行办法》,规范志书审查验收工作。201*年1月,省政府召开依法修志工作会议,对推进依法修志进行动员部署。目前,我省依法修志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各级政府依法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地方志部门依法开展地方志工作。省政府把地方志事业纳入建设文化大省与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每年召开会议部署地方志工作,不断强化各级政府在地方志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加强地方志机构与队伍建设,加大投入,改善条件,确保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广州市政府制定《广州市地方志工作管理办法》,列入201*年立法预备项目,有望今年正式颁布。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政府定期研究地方志工作,广州市花都区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河源、中山、肇庆等市将地方志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近几年,在依法加强对地方志工作领导方面做得较好的是广州、深圳、梅州、韶关、东莞、惠州和云浮市政府。

(八)方志馆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十一五”期间,我省各级方志馆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全国省级方志馆中建筑面积最大之一的广东方志馆将于今年交付使用。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全国副省级城市方志馆中建筑面积最大的深圳方志馆正在建设之中。佛山、中山方志馆正在建设之中,东莞市政府决定将3000多平方米的大楼改建为市方志馆,清远方志馆已选定场所待搬迁,湛江方志馆经市政府同意列入工程计划,阳江方志馆列入市“十二五”规划。方志馆的建设,将为发挥地方志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用提供重要平台。

(九)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志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拨出近千万元,向80多个地方志部门赠送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向68个基层地方志部门赠送工作用车,为91个地方志部门配备工作站,促进了地方志事业协调发展。

(十)地方志机构与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201*年9月,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机构编制方案》,将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更名为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进一步明确省地方志办是省政府主管全省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全省县级以上地方志工作机构全部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广州市新成立的萝岗区、南沙区都已成立地方志机构、落实编制。佛山、韶关、梅州、汕头、茂名市为地方志机构增加编制。河源、清远、中山市将地方志机构升格为正处级,河源市还明确县区地方志机构均为正科级。

我们加强队伍建设,抓好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队伍整体素质。在开展日常性专项业务培训基础上,201*年,我们依托高等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建立全省地方志干部培训中心,实施为期5年的地方志人才培训工程。每年举办内容包括历史学、地理学、文献学、社会学、统计学、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地方志与年鉴编纂、地方志信息化,为期1个月的综合业务培训班,计划5年内把全省县级以上地方志机构业务骨干培训一遍。目前已举办2期,培训130多人,取得良好效果。

(十一)专家学者在地方志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得到较好发挥。201*年,我省建立地方志专家库,聘请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史志类地方志专家34名,在省情信息库公布专家基本情况,为各级地方志部门联系并发挥专家学者在地方志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供平台。几年来,各级地方志部门与专家建立了密切联系,邀请专家参与志书与年鉴编纂、志稿评议、审查验收等工作,得到了专家大力支持,推动了地方志工作的开展。

“十一五”时期,我省地方志工作在全国的地位与影响力大大提升,得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充分肯定。201*年11月,在每5年召开一次的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我省作为大会交流的4个省份之一介绍开展地方志工作的做法与经验。201*年,省地方志办被评为全国方志系统先进集体。

但是,我省地方志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缺乏广度和深度。大多数地区地方志工作还没有改变“一本书”的传统模式,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开展不起来,与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不相适应,这是我省地方志工作最主要的薄弱环节;少数地区贯彻地方志工作法规不力,对地方志工作不重视、不支持,不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落实、经费与条件没保障,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第二轮修志进展不平衡。少数地区和单位修志工作多年来一直进展缓慢,我办多年的督促检查包括省政府办公厅的督办均未能引起重视,没有采取得力措施,一再延误。特别是湛江市麻章区、阳江市江城区修志进度为全省最慢,第二轮修志工作开展已9年,至今仍未完成初稿,今年底将无法完成修志任务,拖全省后腿。

二、“十一五”时期我省地方志工作的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我省地方志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最主要的有三条:

(一)坚持与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体制是做好地方志工作的关键。

地方志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工程,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健康开展;地方志全面系统记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涉及面广,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保障。只有在政府主持下,依靠政府强大的资源后盾和有效的工作渠道才能完成;编修地方志是连续不断的工作与宏大的文化工程,参与单位众多,必须有稳定的地方志工作机构筹划组织才能正常运作。实践证明,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体制符合地方志工作规律与要求。我省地方志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正是坚持与不断完善这一工作体制的结果。总结“十一五”时期地方志工作,不得不提的是谢强华与肖志恒两任分管副省长对我省地方志事业所起的关键作用。两位副省长认真履行领导职责,把省委、省政府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重视与支持落实到工作中,解决了地方志事业发展中一个又一个重大问题,不仅在全省而且在全国地方志系统都有很好的口碑。肖志恒副省长到各地视察时经常率省地方志办负责人一起检查地方志工作,也是全国第一个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商谈工作的省级领导。借此机会,我代表全省地方志工作者向谢强华、肖志恒副省长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坚持依法修志是做好地方志工作的保证。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和官职官责。但长期以来,地方志工作一直无法可依,随意性大,主观性强。地方志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往往取决于领导个人的文化素质与认识水平。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后,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把地方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推进依法修志,有力促进了地方志事业发展。实践证明,只要各级政府及其地方志机构认真贯彻地方志工作法规,履行职责,依法修志,地方志工作就能健康开展。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地方志工作,必须坚持依法修志。

(三)抓好队伍建设是做好地方志工作的根本。

队伍素质决定工作水平,做好地方志工作最终靠队伍。我省有地方志工作专职人员约800名,兼职人员数以万计。5年来,各级地方志部门抓队伍建设不放松,培养了一支敬业爱岗、甘于奉献、务实进取的地方志队伍。实践证明,这支队伍是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队伍。坚守默默无闻的岗位,不计名利地位,许多人一做就是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把地方志的“冷板凳”坐热,为地方志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余生。省经委原副主任、省交通协会原会长胡朝懿就是代表人物之一。胡朝懿同志参加《广东省志》编修20多年,先后担任第一轮《广东省志》水运志和第二轮《广东省志》交通卷主编,不顾年老体弱,兢兢业业、亲力亲为参加志书编纂工作。在《广东省志》43卷中,交通卷为最早完成终审之一。去年10月,胡老因病不幸去世,临终当天还关心交通卷的修改。根据胡老生前愿望,家人将其主编的《广东省志》交通卷稿与其遗体一起火化。我们相信,地方志工作者为地方志事业所作的贡献,将和他们编纂的地方志书一起载入史册,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三、“十二五”时期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最近,《广东省地方志事业201*-201*年发展规划》经省政府审定同意,是省政府对“十二五”时期全省地方志工作的总体部署。请各地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完成《发展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推进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上新的更大台阶。

(一)明确地方志事业发展目标与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目标与指导思想是,地方志各项工作全面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当好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排头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地方志工作法规为依据,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编纂地方志与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相结合的方针,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发挥积极作用。这一目标与指导思想,注重发挥地方志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在发挥作用中实现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

首先,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观念。地方志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应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出发,服务于中心工作和社会发展大局。“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省发展大局。各级地方志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找准地方志工作与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结合点,认真研究地方志工作能为中心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什么、怎么做,做好谋篇布局。

其次,努力实现地方志工作重点转移,提升地方志事业发展水平。“十二五”时期,我省地方志工作将从以修志编鉴为主向以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转移,凸显地方志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升地方志事业发展水平。

目前,我省全面搜集整理与出版历代方志任务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和地方志信息化基础建设即将全面完成,综合年鉴编纂工作正全面开展。根据国务院“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续修一次”的规定,我省至2020年才启动第三轮修志,客观上为全面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提供了有利时机。同时,我省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地方志队伍,聚集了一批热心地方志工作的专家,形成了有效运作的地方志工作机制,积累了丰富的地情资料,为全面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要抓住机遇,及时实现工作重点转移,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升地方志事业发展水平。

(二)全力完成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各项任务。“十二五”时期,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1.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

这是今年地方志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根据省政府部署,今年要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各级政府、省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部署,落实保障措施,抓紧编修进度,确保志书质量,务必在今年底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特别是修志工作进展缓慢的地区与单位,更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分析存在问题与薄弱环节,明确分工,倒排工期,采取有力措施,迎头赶上,确保今年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绝不拖全省后腿。

2.全面开展综合年鉴编纂工作。

编纂综合年鉴是县级以上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工作职责。已编纂综合年鉴的地区要落实一年一鉴的要求,不断提高质量。尚未编纂综合年鉴的地区,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后要及时开展编纂工作。201*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域要全面编纂综合年鉴。省地方志办将加强规划与指导,制定综合年鉴编纂规范;加强业务培训与年鉴评议交流,实施年鉴精品工程,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与编纂质量。同时,积极推动各单位开展专业年鉴编纂工作。

3.全面实施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是我省在全国地方志工作中的一项制度创新。201*年,广州市率先开展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我们认真总结第一、二轮修志工作经验教训和广州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经验,确定在全省实施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经省政府同意,这项制度被列入《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及时搜集与保存地方志资料,是志书编修的基础,可以有效避免因机构撤并、变更或时间较长而造成的资料流失,为下一轮修志做好资料准备。今年,省地方志办将制订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规范,抓好试点。明年开展业务培训,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全面启动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各级地方志部门要认真组织,加强指导,做好资料验收,建立地方志年报资料库。有关单位要按规范与要求做好地方志资料搜集、编写与报送,确保资料全面准确,为下一轮修志积累全面翔实的资料。

4.建成较为完善的地方志信息网络。

今年,省地方志办继续为县级地方志部门配备工作站,基本实现市县区全面建立地方志网站并与省情信息库联网的目标。有条件但尚未建立地方志网站的地区,今年要把地方志网站建立起来。已经建立地方志网站的地区,要不断完善网站内容,完成第一、二轮志书、年鉴等资料入库。要加强现时资料搜集,开辟现实性栏目,努力办成内容全面、信息量大、特色突出、使用便捷的省情信息网络,为社会提供全面的省情信息服务。

5.将各级方志馆建成省情教育基地和地方志文献服务中心。今年底,广东方志馆将建成交付使用。之后几年,深圳、中山、佛山、东莞、湛江、阳江等地方志馆将陆续建成。要面向社会,打破资料室+办公室的方志馆旧模式,设省情、市情展厅,以现代技术与手段展示本地自然、历史、人文与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向社会进行省情、市情宣传;全面搜集家谱、志书、年鉴等地方文献,为社会提供全面的地方文献服务。更好地发挥方志馆的省情、市情咨询服务与宣传教育功能,使之成为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形式新颖的省情、市情教育基地和地方志文献服务中心。

方志馆是一地重要的文化设施。目前,珠三角地区尚有4个地级市未明确建立方志馆。根据《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条件的可以建立方志馆”的要求,“十二五”期间,珠三角4市政府在条件许可时应建立方志馆。

6.全面深入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

这是“十二五”时期我省地方志工作一项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地方志事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地方志事业发展水平,发挥地方志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年,在全省实施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申报制度,推动县级以上地方志部门全面开展开发利用工作。各级地方志部门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实际,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完成1至3个开发利用项目,争取出好成果。省地方志办将建立项目评议与扶持机制,推广优秀成果,促进成果转化,形成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参考价值、对发掘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有积极作用的研究成果。

积极开展省情宣传与研究。组织编写出版《广东改革开放重大事件纪实丛书》,记述改革开放期间广东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开创性的事件,宣传与弘扬广东人民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精神;与当代中国研究所合作,每年开展1至2个专题调研,向省委、省政府提交调研报告;开展粤商文化研究,总结包括祖籍广东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在内的粤商创业精神、经商特点、成功之道与优良传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全面开发广东历代方志资源。广东历代方志中蕴藏着丰富和较全面的历史资料,是研究广东发展历史、挖掘岭南文化、总结经验教训、揭示发展规律的重要依据。分专题组织开展“历代方志中的广东历史”研究,出版《历代方志中的广东历史丛书》,提高岭南文化的学术研究品位及其在全国乃至海外的影响,为了解广东历史、弘扬岭南文化、建设文化强省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7.深入开展地方志理论研究与对外交流。

坚持并深化每两年开展一次全省地方志理论研讨与优秀论文评选、交流活动,加强对志书与年鉴编纂、岭南文化与广东区域史、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提高研究水平,争取出更多更好成果;开展对我省新方志编修实践的系统研究,总结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与特点规律,出版《广东新方志实践与理论探索》,努力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地方志理论研究成果。加强与国内外地方志、年鉴编纂机构的学术与工作交流,学习先进经验与成果;实施地方志产品“走出去”工程,将我省地方志产品推向全国、走向世界,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宣传推介广东的积极作用。

8.加强地方志队伍与工作机制建设。

加大地方志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与素质,努力建设学习型地方志队伍。继续实施全省地方志人才培训工程,不断完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将全省地方志业务骨干全面培训一遍;分别开展地方志书、综合年鉴、地方志信息化等专项业务培训;广泛吸纳专家学者参与地方志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地方志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制订与实施全省地方志工作年度考核办法,开展对地级以上市地方志工作机构履行职责情况与工作绩效的考核,促进地方志工作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水平;积极推动县级以上政府将地方志工作列入工作考核范围;开展评先创优活动,评选表彰全省第二轮修志工作先进单位与个人和优秀志书、年鉴、地方志网站,推广先进典型经验。

同志们,“十二五”时期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已经确定。我们相信,有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与高度重视,有“十一五”时期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础,有各单位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全省地方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实现发展目标、完成发展任务,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一定能够实现新飞跃,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伟大征程中作出积极的贡献!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广东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广东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广东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75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