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称呼差异
一、研究课题:
英汉称呼语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二、课题设想:
旨在通过师生共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称呼语加以分类和对比,从而进一步探讨中美文化差异。让学生从自己的研究学习活动中深入地了解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言语称呼方式。该课题下设5个子课题①亲属称呼语②姓名
③通用称呼语④职衔
⑤零称呼语。三、研究时段:
三个月(201*年3月5月)
四、人员构成:高一年级英语研究性学习小组及相关指导老师五、活动方式:
每班成立若干个英语活动小组,每个小组由46名有兴趣的学生构成。各个小组自主确定研究的子课题,然后各自制订出相应的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六、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搜集资料。(资源来源:初高中英语教材,校图书室及师生手中各种相关的外文书籍、杂志、报刊,还可以到社会上、网上搜集。)
第二阶段:整理归类。各小组在这一阶段对所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类。第三阶段:分析总结。各小组的学生自主进行分析研讨,必要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把英汉语中称呼语的差异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就各子课题得出结论,写了一组小论文,然后组内交流到组际交流。
第四阶段:结题。参照各小组研究学习得出的结论,从整体上、宏观上就英汉称呼语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作一个总结,并以论文的形式提交出来。七、论文材料选录(第一阶段)英汉称呼语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1、引言对于称呼语问题的研究,从60年代起就引起了社会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的关注。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都曾对称呼语问题的研究状况作过概括,并对称呼语的使用规则和实际情况做了细致的描述。而本文的旨趣仅在于以中学生作为研究者的主体,对所习得的语言体系中的称呼语作一个整理、分析、总结,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将英汉称呼语进行分类并逐一分析各自的文化内涵,让我们的研究主体通过亲自研究与体验,能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2、“文化”和“称呼语”的界定文化包括各种显性的或隐性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使用而习得
或传授,构成包括人造事物在内的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传统的即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得的观念,特别是群体紧密相关的价值观念。而“称呼语”就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名称的词语(谛永顺,1985)。它作为“
言语交际和语用单位”(赵英玲,1997)强烈地反映出社会的变异对文化的影响,反映出一定社会下的人的社会性,文化性(包括知识、信仰、价值观、传统习惯等)。下面将透过这种有限的、变异简单的称呼语,探其文化内涵。3、英汉称呼语的分类及对比
称呼语是一种相对自由的、独立的语法单位,它有自己独立的使用规则和使用系统。从分析研究中得知,汉语中称呼语的社会因素要比美国称呼语系统中的因素复杂得
多,特别是称呼语的选择与权势,亲疏程度,辈分之间的关系比美国要复杂、深奥得多。但综合起来,大致可划分为五类:亲属称呼语、直名称呼(姓名)、通用称呼语、职衔和零称呼语。以下逐一对五类称呼语分析对比,探讨其相似又相异的形式下所隐含的文化因素。3.1亲属称呼语英汉皆有亲属称呼语。但汉语中采用亲属称呼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在现实生活
中,我们发现英语中的亲属称呼语要远少于汉语。例如,英语中的“uncle”,在汉语中有四种关系:父亲的兄弟(伯父或叔父),母亲的兄弟(舅父),父亲姐妹的丈夫(姑父),母亲姐妹的丈夫(姨父)。同样“aunt”一词在汉语中也有四种关系。这种一对多的关系可列表如下:爷辈、父辈、同辈、晚辈爷爷外公grandfather
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伯母婶母舅母姑妈姨妈哥哥弟弟堂哥堂弟brother姐姐妹妹堂姐堂妹侄儿外甥nephew侄女外甥女niece
英语中如此贫乏的亲属称呼语和汉语中名目繁多亲属称呼语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同样是亲属称呼语,中美却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呢?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其原因主要在于中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汉语中的亲属称呼向来区分精细,不仅纵向区分辈分,而且横向区分男女、长幼、尊卑及血缘的边亲关系。汉语中精细庞杂的称呼系统正是中华民族对于血缘关系的格外注重这一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汉语中称呼有高低辈分之严格界定,同时长幼有序,兄弟姐妹有别。这是因为明确区分阶、
位的关系,可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地位得以全面细致的区分。而英语中亲属称呼语既贫乏又松散,没有太大区别,甚至不分男女,不分长幼,这一现象正是美国历史文化造成的。任何民族的文化,其创生和流变都是在某种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结构三维
空间进行的。美国历史有其独特性。它是个移民国家,而且它的移民是大批的跨海迁称者。他们或为了寻求政治自由而来,他们视自由为生命,视个人成功为一切。因此,在美国的文化产生一开始,就没有像中国那样的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因素。同时,跨海迁移使大批的移民大都以个体出现在美洲大陆。他们的家庭结构简单,一般由父
母及子女组成,我们称之为核心家庭(nuclearfamily)。根据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和大量考察,“美国历史从未有过‘三代同堂’为主要家庭模式的时期”(王恩铭,1995)。所以他们也不需要太多的亲属称呼语,更没有必要有汉语中精细的划分。
3.2直名称呼中美文化都有直呼其名的招呼方式,只是美国人更习惯于称名,而不是全名(fullname)。“一方面,它表现出一致关系,即双方处于平等的关系之中。另一方面,它表现出居于优势(如年长些,辈分高些,社会地位高些),另一方居于劣势。”(赵英玲,1997)。因此直名称呼中也表现出对社会地位、年龄、辈分的牵涉。中美各自在使用此称呼方式时对于辈分和年龄的不同情感、心理,都与各自的文化息息相关。汉语中,直名称呼包括全名、学名、小名及姓前加上“老”、“小”等字,即使被称呼方并非上了年纪,这也被视为对对方的尊敬。“老”意味着有阅历,有经验,有学识。这种尊老的传统除了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外,还有另一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即农业民族文化。华夏汉人大都从事农业生产,由于社会的发展水平低,人们对自然规律,对于农业生产由播种、施肥、生长到收获这一循环现象,对于四时、四季、气候等现象的掌握都是从实践中来。因此经验和阅历在整个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老者正是阅历和经验的化身。汉语的这一敬称在美国社会却行不通。美国人忌老(old),尤其是妇女。“old”一词的内在
含义是“不中用了”,“不再年轻了”。这在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美国是大家都不愿接受的。个人主义不同于集体主义,“它强调自我和个人成就,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松散”(关世杰,1995)。追其历史原因,就在于初到北美大陆来的移民,要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梦”,取决于个人的奋斗和个人的创造力。这里不需要资格、阅历、经验,需要的正是力气、勇敢、年轻和智慧。工业社会的竞争更需要年轻,而这与中华民族农业社会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崇尚稳定平和的民族心理构成鲜明的对比。3.3通用称呼语,通用称呼语指“可以广泛应用于同一社会范畴内各成员的称呼语。”(祝畹谨,
1990)。例如,汉语中的“同志”、“师傅”等,英语中的Mr./Mrs./Miss加上姓,或“sir”(先生)/“Madam”(女士)等。如今的汉语称呼语中也有了“先生”、“小姐”之类的词,这与中国自先秦以来的“先生”、“小姐”有截然不同的意义。这一现象也反映出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也由讲政治、讲集体向讲经济、重个性的方向发展。传统与现代并存,并受着现代的冲击,造成了中国人的“人格二重性”。(欧阳仑,1988)
3.4“职衔+姓”的称呼方式这是英汉称呼语中的平行词汇。汉语中有“江主席”、“李医生”、“王老师”;英语中有FatherSmith,Doctor
Brown。赵元任在提到titles(头衔)时,指出有socialtitles(社交头衔),officialtitles(官衔)和occupational
titles(职业头衔)三项。这三项也都适用于英语称呼方式。衔职称呼有着社会地位与权势的内在联系。美国Georgetown大学语言学教授Ralph
Fasold在《语言的社会语言学》(TheSociolinguisticsofLanguage中指出“权势拥有者对别人使用T,而别人对他则用V”。T和V代表法语中的Tu和Vous,相当于汉语中的“你”和“您”)。在美国,“在标志地位的场合”需用此类称呼方式,如“法庭、大型教职工会议、国会会议等一级场合”参加者的地位总是标志一清二楚,对每个人的称呼都取决于它的社会身份。而在非正式场合,年资较高者如果愿意,可以提议对方只呼其名,不必以头衔称呼,或叫免号形式(dispensation)。这种松散的,使用范围小的美国称呼方式与中国的头衔称呼方式截然不同。
中国人对于官职的谈话对象历来有职务相称的习惯,这是由于封建制度下的官本位制遗留下来的影响。在交际中以压低自己,抬高别人的做法,一方面是会话的礼貌原则,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人们对于权势的敬畏心理。而美国社会,头衔称呼方式只给予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的职称和礼节上的尊敬,如法官、博士、总统等,而对于平民和学术界则不能。这是因为美国人的政治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不同。
3.5零称呼语,它们用来招呼陌生人。汉语中如“喂”、“劳驾”等。英语中,如“Hi”、“Hello”、“Excuse
me”等,没有称呼形式的口语词语,零称呼的提出,大都基于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在此就无须赘述。
结论:就前面所提到的五种称呼语形式的分析,我们发现对于称呼语的使用,中美两种文化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同。这些不同并非偶然,它们是不同社会形态
下的两种不同类型文化的产物,它们都打上了各自民族文化的历史烙印。直到今天,虽然世界已有较大程度的文化渗透与融合,但此差异仍然清晰判明。透过日常生活语言的差异来分析掌握文化的差异和特色,并将从实际生活中所感知到具体而实际的差异抽绎成概括的、抽象的论述是颇为重要的。
扩展阅读:中美姓名称呼差异
1987年2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一篇题为“谈称呼与尊重知识与学术”的文章,文章谈到一位美国教授在中国时,讨厌人们不断地称他为“先生”(Mr.),认为中国人如果尊重知识的话,就应该称他为教授或博土。时过一个月后,一位留美中国学生也写了一篇文章,大意是:“先生”在祖国大陆是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人才配得上的称呼。这一解释在前几年可能说得通,但现在在较正式的场合,祖国大陆经常以“先生”称呼普通男性,被称为“先生”的人未必“德高望重,学识渊博”。
在祖国大陆,“小姐”,一类的称呼曾消失了30多年,只是近几年才开始重新流行起来。不过被称为“小姐”的人有时反应非常敏感。例如一位大学女生对一位30多岁的售货员说:“小姐,把这给我看看。”“小姐”回答说:“你没看我多大了,小姐不是随便可以叫的。”有位被人称为“姐”的人回答得更不客气:“我当你大妈都差不多了。”这说明中国女性到了一定岁数并不一定喜欢被人称为“小姐”。美国的情形与此相反,现在Miss的叫法越来越广,售货员对五六十岁的女顾客,也称Miss,顾客受之不以为怪(杜学增,1995)。
为什么那位美国教授不喜欢人们一直称他为“先生”呢?原来Mr.是正式场合所有敬称中最一般的称呼,往往是在不明对方准确头衔的情况下,才用Mr.表示尊称。所以如果要表示敬重,Professor(教授),Dr.(博士)等称呼更具敬意。相比之下,Mr.显得“正式有余,尊敬不足”。
正式介绍过后,美国人就不习惯人们再拘于礼节,不停地用Mr.,Mrs.(夫人,太太),Miss(小姐)来称呼。请看美国人是如何摆脱礼节约束的:
①MynameisCrawford-JamesCrawford.CallmeJames.(我叫克劳福德,詹姆斯克劳福德。就叫我詹姆斯吧。)
②Don"tcallmeMrs.Pullen,justcallmeSally.(不要称我普伦夫人,就叫我萨莉好啦。)英国人在称呼方面要比美国人保守一点,老年人比青年人更保守。所以对他们以头衔加姓来称呼更稳妥。当然,近年来许多时尚都从美国吹到英国去了,所以如果英国人要你以名字相称,不加姓氏及任何头衔,那么你就照办。与任何人打交道,这都是最稳妥的办法恭敬不如从命。不过要注意:不要直呼英美人的姓氏或姓名。
中国人,敬老尊老,注重礼节(formality),尊称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1.姓+职业:黄老师。2.姓+行政职务:赵局长。3.老+姓或姓+老:老李或李老。
在英美两国,“职业+姓”或“职务+姓”的叫法不多,但对从事某种专业或处于某种位置的人,可有特殊的叫法,如:
BishopGray(格雷主教)CaptainSimmons(西蒙兹船长)
Dr.Brown(布朗大夫,也可指布朗博士,即一种学衔)FatherWhite(怀特神父)GeneralClark(克拉克将军)JudgeHarley(哈利法官)
PresidentRoosevelt(罗斯福总统)PrinceCharles(查尔斯亲王)QueenMary(玛丽女王)SenatorSmith(史密斯参议员)
奥特(Oatey,1987:1213)认为,Professor,Doctor,Nurse(护士)及军队中的军衔可以不加姓氏单独使用。但庄恩平(1993:3)谈到美国称呼时,指出:“对专业人员,如教授、博士、医生、船长、军队将领等,称呼时头衔都需与他们的姓一起用,否则就不符合文化习惯,对方听到不符合习惯的称呼时往往会感到别扭。”一个说姓氏可加可不加,另一个说非加不可。我觉得还是加上姓氏更保险。
在不明对方身份,不知对方姓名的情况下,比如在大街上问路于人,该如何称呼呢?
没关系,Sir(先生)与Madam(女士)可派上用场,而且还是一种敬称。不知对方是小姐,还是已婚太太,又该如何称呼呢?
Madam可以,但在知道对方姓名的情况下,Madam就显得太正规,太矫揉造作了。以前遇到这种情况还挺难办,幸亏美国人发明了Ms.(女士,读[miz])。现在不管是Miss,还是Mrs.,都可以用Ms.来表示自己的女士身份,至于结婚与否,对不起,请君莫问,本人也无需奉告。这一美国女权运动的产物对于到英美去的中国女性来说,颇为方便。没有Ms.这一称呼,中国女性与英美人来往,有时还挺麻烦的。不信,请听听台湾省女作家林海音(1985:68)30多年前的感想:
……她问我是“林小姐”,还是“林太太”?我在美国一路旅行,都遇到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职业妇女,在公事上习惯用自己原来的姓名,并不冠以夫姓。而我们有一个很万便的“女士”的称呼,可以用做任何未婚或已婚妇女的头衔。在家里,我可以被称为“林海音女士”或“夏林海音女士”。在西方就不同了,“Miss”一定是未婚的,已婚的就是“Mrs.”。哪怕你离了婚,仍是沿用前夫的姓,除非你有一天再婚。美国国务院在有关我的文件上,都称我Miss,但我的履历上是有丈夫有孩子的,因此常常要解释一番。有的地方称我“林太太”,使我不得不说我的丈夫姓“夏”,但是“夏”的发音对于美国人不如“林”来得容易,所以叫我MissLin是最方便。
今天林海音女士若重访美国,该为Ms的诞生而感到欣慰了,况且美国人除了Ms外,也同样开始流行“夏林海音女士”的用法,即妻子的姓与丈夫的姓加在一块使用。
该如何用英语称呼教师,曾有过不少说法。以前有人认为,“黄老师”(TeacherHuang),在英美人听起来,犹如“黄打铁的”、“黄卖肉的”、“黄教书的”一样刺耳。至今,绝大多数人仍然认为Teacher不宜用于称呼教师,因为这一称呼语只限于幼儿园孩子对老师的称呼,但现在有些外国教师表示Teacher作为称呼语可以接受。可以接受是一回事,广泛使用又是另一回事,所以现在还是不用为好。在英国,对教师通常有下面三种称呼:
小学:Sir,Miss或称号+姓中学,称号+姓或Sir,Miss大学:称号+姓或直呼其名
称号是指Mr.,Mrs.,Ms.,加上姓氏的Miss,以及学衔D,与职称Professor。在美国大部分地区,上述叫法也通用,但在美国南部也常用Sir和Ma"am(夫人)。在英国大学里,称号通常指Dr.和Professor,但有些美国大学只用Mr.和Ms.而不用Dr.和Professor。(Oatey,1987:16)
作为外国人到英美两国去,不知如何称呼对方,请教对方是最明智的做法。需要注意的是:Miss可单独用以称呼女性,Mr.,Ms.通常是与自己姓名或姓连用,而不能单独与名连用;Mrs.只能与夫姓或自己的姓加夫姓连用。Sir和Madam一般既不与姓,也不与名连用,而是单独使用,若发现有SirFrederick的叫法,那是指英国的骑士(knight)或爵士(baronet),在这种情况下,Sir可与姓名或名连用,但不能单独与姓连用,如果他是姓Catherwood,那么他的夫人就叫LadyCatherwood(卡瑟伍德男爵夫人)(外语爱好者网站)。最后请注意下面一些特殊的称谓:
Mr.Chairman(主席先生)Mr.President(总统先生)
Mr.America(美国先生,男子健美赛冠军)Mrs.America(美国太太,已婚妇女的选美冠军)
MissEnglandl978(1978年英格兰小姐,即1978年英格兰选美冠军)
在中国,“先生”、“太太”、“小姐”、“女士”现在虽是相当正式的场合才使用,但用起来比较灵活:“先生”、“小姐”和“女士”可以与姓或名(双名)连用,有时连名带姓的用法也有,如“刘钢先生”、“王芳小姐”,“太太”一般也是与夫姓连用。除“女士”外,其余三者还可单独使用,作为面对面的称呼。
在中国,小字辈对领导,以“姓+行政职务”作称呼最为常见,甚至在称呼上把副职朝上抬,省去“副”字,以示敬意,“李副局长”成了“李局长”,“王副经理”成了“王经理”等。在跨文化交际中,当英美人不叫你什么长,什么官时,切莫以为他们看不起你,实际上那恰恰是友好亲近的表示。
对中老年人,人们相处久了,不管你有无行政职务,“老”字加姓的称呼在中国最流行。“老李”对中国人说来是敬称,但这种叫法,英美人听了会火冒三丈,因为他们最忌“老”字,谁也不想“老”得太快。“李老”、“王老”是对专业造诣精深,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的敬称。这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土特产”,其内涵不是“老外”所能领会的。至于现在流行的“老外”,应算是一种不含任何贬意的昵称。
下面我们从社交称谓转到家庭成员与亲戚关系的称谓。普天下的儿女都叫父母为“爸”和“妈”,尽管有时用词不一,但意思都一样。但在英美两国,有的儿女直呼父母名字,这在中国就显得荒唐了。中国人重亲戚关系,称谓多而杂,以至于有的年青人虽则心里清楚与某人的亲戚关系,却不知如何称呼对方。而英美人与亲戚很少往来,其称谓笼统、简单得多;他们若要让人明白准确的亲戚关系,要比中国人多费不少口舌才能表达清楚。如果我们真要弄清某人与别人的确切关系,恰当的英语问法是:Howareyourelated?
交际活动中,将亲族称谓扩展至非亲属成员的现象,英美有,但在中国尤其普遍。在中国,交际双方没有任何家庭关系,但相互之间有时借用家庭称呼,其目的无非是调近双方的人际关系,如小孩称自己的父辈或祖父辈的人为“叔叔”、“伯伯”、“阿姨”、“爷爷”、“奶奶”等,对不大相识的长辈,可叫“大叔”、“大婶”’称军人为“解放军叔叔”等。诸如此类的称呼,英美人听了不会觉得有啥亲热,只会感到莫名其妙,弄不好还会产生严重误会,比如有位德国老太太,就曾抱怨说:“我爱北京,但不喜欢被称为奶奶”(杜学增,1995)。在这一问题上,英美人与德国“奶奶”有同感。
社交称谓家庭化是表示亲近,“师傅”与“老师”则可以用来表示谦恭。本来没有师徒关系,叫人家“师傅”在中国北方和南方均时有所闻。称非职业教师的人为“老师”,南方少有,北方居多,比如中央电视台年轻主持人常称赵忠祥、宋世雄为“赵老师”和“宋老师”。与此有点类似的是,英美人明明知道你是助教、讲师或副教授,可在信中却称你Professor。这可能是在英语中只有Professor可以用来称呼人,而低于Professor的职称是从来不用作称呼的,因而在称呼上自然而然地给你“晋升”了。
汉英姓名的最明显差别是,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英美人名在前,姓在后。英美人对此也有所了解,但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习惯成自然,误会还是经常发生的。比如,前中国外长黄华访问某国时,当地一家大报纸以头版头条位置登出“华先生来访”(鲁健骥,1990:39)。我在美国时,美国人都叫我Lin,习惯性地把本人的姓当成名。曾经有段时间,我把姓与名倒过来写成DajinLin,心想这下子“入乡随俗”,该万无一失了,谁知美国偏偏有不少“中国通”,仍然叫我Lin!
有关姓名与称呼问题,还有不少细节;限于篇幅,只好暂存不议。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中美称呼差异》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中美称呼差异: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