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合水县农民增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合水县农民增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8:45:18 | 移动端:合水县农民增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合水县农民增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合水县农民增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既是农村工作的关键,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更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合水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立足县情、乡情、村情,按照“抓调整、兴产业、强基础、促增收”的思路,因地制宜,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提速发展,使农村呈现出了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生产稳定增效、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5.7亿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79.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年的1328元增加到201*年的1941元,人均增长613元,年均涨幅8.1%。实践与成效

(一)理清思路抓调整,优化结构推动增收。合水县在认真分析县情,找准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了“塬面优质苹果、川区特色瓜菜、因地种草养畜”的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思路,大力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引进新优品种,着力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使全县以苹果、瓜菜、草畜为主导,甜椒、黄花、水稻为补充的特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县苹果总面积已达到18.19万亩,设施蔬菜已发展到2610亩,黄牛存栏4.98头,奶牛存栏4120头,羊存栏12.39万只。发展肉牛、肉猪、獭兔、绒山羊、蛋鸡和奶牛等规模养殖大户268户;黄花种植面积8.9万亩,甜椒1.5万亩,大米1.2万亩。农民人均从农业特色产业实现纯收入达104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8%。

(二)抢抓项目夯基础,改善环境拉动增收。坚持发展抓项目不放松,紧盯政策动向,积极争取各项支农项目,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1*年以来,先后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农田水利保护、农村“六小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多个,累计完成投资1.83亿元;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34个,投资14536.41万元,扶持3.56万低收入人口和1.43万绝对贫困人口稳定解决了温饱,贫困面下降了17个百分点;落实农村道路建设项目35个,完成投资12684万元。通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使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强化示范作引导,依靠典型带动增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始终坚持宣传引导、倾斜扶持、培养典型、示范带动为主的原则,注重发现培养支柱产业开发方面的典型乡镇、村组和农户,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加快了全县支柱产业开发步伐。目前,该县苹果万亩乡达到8个,千亩村47个,十亩以上大户685户,年收入1万元以上的农户达到1820户,5万元以上的293户;发展设施蔬菜大棚5692座3867户;规模养殖户3259户,其中养殖大户268户。

(四)大办民营拓渠道,依靠非农牵动增收。坚持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减少农民的发展路子,始终把发展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的民营工业和转移输出农民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来抓,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着力推动城镇化建设,全力组织劳务输出。止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达到3377户,民营企业达到286家,其中涉农企业68家,龙头企业5户,全县城镇化率由201*年的8.3%提高到20.41%,全县进城务工和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达到18180人,向县外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达3.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年均达到1.5亿元左右。(五)抓好培训强素质,提高智力促动增收。把提高农民作为富裕农民的关键来抓,大力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新型农民、阳光工程、“两后生”等培训工程项目,进一步强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全面开展农业科技、职业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有力地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致富创业能力。自201*年以来,全县先后培训农民13.5万人次,培养农村土专家、田秀才1352人,使全县80%以上的农户户均达到了一名科技明白人,为农业产业开发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六)围绕政策抓落实,突出服务助动增收。坚持把政策性增收与服务性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在抓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的同时,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支农服务,建立健全领导联乡、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联帮机制,深入开展“321”帮扶、“三帮三联三增”等活动,积极帮助解决农民在发展支柱产业和兴办民营企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困难,为农民快速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保证和有力支持。止目前,全县干部职工共为农民养殖户和种植户担保贷款2400多万元,资助各类农用物资近300万元,提供各类致富信息200多条,帮助农民签订销售合同201*多份,扶持1200多户贫困户摆脱困境,走上发展致富之路。经验与启示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前提。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转变,是农民增收的先决条件。农村要大发展,农民要快增收,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倡导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克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僵化”思想,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市场和发展现代农业。

2、把握市场,调优结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作为一个农业县来说,必须把农民增收的着力点放在谋划发展农业上,主攻点放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上,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找准农业比较优势,按照“抓调整、兴产业、强龙头、建基地”的要求,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建办龙头企业,努力做大特色产业,只有这样,发展才有基础,农村才有活力,农民才有希望,增收才有保障。

3、依靠科技,提高素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保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民作为农村发展的主体,其素质状况直接决定农村的发展速度和自身增收步伐的快慢。因此,富裕农民必须首先提高农民。要不断完善培训机制,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措施,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抓好农民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走依靠科技强农富民的路子。

4、多措并举,拓宽渠道,是加快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的发展理念,既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总结,也是合水县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的实践体会。只有在稳定农业发展的前提下,立足当地实际,瞄准市场需求,广开增收渠道,坚持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农工贸齐头并进,以工促农,以贸活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农村发展才有活力,农民收入方能稳定,增收步伐才能加快。5、落实政策,优化服务,是确保农民增收的动力源泉。只有贯彻落实好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不断加大农业投入,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增强脱贫致富的主动性。与此同时,要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从资金、技术、人才、市场、销售等方面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全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服务环境,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发展,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思考与对策

合水县在加快农民增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受传统观念束缚、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和地域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发展基础薄弱等主客观因素制约,目前在农民增收上还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科技含量和产品商品化率较低,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结构不尽合理,农村城镇化率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民内部之间收入不平衡等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三大工程,加快推进三项建设,强化落实三个机制。1、实施三大工程,拓展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完善增收思路,突出发展重点,拓展增收空间。一是强力实施特色富民工程。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农业,大力实施“五个十万”工程,实现“六大塬面”果园全覆盖,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基地。积极实施龙头企业“十强百户”工程和特色产业名牌战略,建办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农业龙头企业,依靠龙头和品牌带动,加快产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经营效益。二是全力实施农民转移工程。切实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积极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和劳务输出基地,认真搞好农民工维权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适应市场能力,促使劳务输出全面转向技能型、组织型、法制型和效益型。三是奋力实施非公突破工程。进一步优化政策和服务环境,吸引、鼓励客商、致富能人和务工返乡人员围绕开发果畜菜三大特色产业和石油、煤

炭等优势矿产资源,兴办一批配套服务企业。抓好现有非公企业的扶持发展和改造升级,加快组建以古象奶业、子强奶业和陇东海洋乳品公司为基础的奶业集团公司,把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引导农民发展以商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2、加强三项建设,夯实增收基础。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条件。一是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国家投资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实施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按照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增强城镇集聚带动能力,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建成规范统一、美观整洁的现代新村镇。二是不断强化农民素质建设。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充分利用“阳光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等工程,组织对农民进行以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为重点的各类培训,普及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力争使每个农户都有一名科技明白人。积极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水平。三是全面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和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工程,新建改建一批大型集贸市场和特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进程。建立县乡村共享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着力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努力增强农民生产经营的针对性,降低风险,提升效益。高度重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发展,壮大组织,规范运作,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3、落实三个机制,强化增收保障。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必须不断创新完善保障机制。一是落实政策扶持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立足县乡财政实际,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整合农业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服务环境,降低农业信贷门槛,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二是推行土地流转机制。及时开展土地合理流转试点工作,研究制定具体操作管理办法,加强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引导外出务工及从事非公经济的农民自觉自愿地将土地转让承包给种粮能手和产业大户进行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发展水平。三是严格责任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落实农村工作督查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奖惩兑现,促使部门尽职、干部尽责,形成强大的农村工作合力。继续落实好“领导联乡、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工作制度,深入开展“三帮三联三增”活动,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形成各方联动的长效帮扶机制,以卓有成效的帮扶促进农民增收。

扩展阅读:合水县大力发展工业的思考与建议

合水县大力发展工业的思考与建议

工业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城乡统筹的“发电机”,城镇化的“助推器”,吸纳就业的“强磁场”。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是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合水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合水奋力崛起的战略选择。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动工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一、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和加快工业进程的战略方针,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强市战略的要求,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县域石油、煤炭、果菜、畜牧资源优势,全面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坚持抓大不放小,大小齐抓,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科技创新、大办工业园、组建企业集团等途径,使工业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科技含量、产品质量、经济效益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目前,我县各类工业企业发展到152户,其中外向型企业4户(庆和服装公司、陇原中药材公司、亚泰利冶炼公司、何家畔果品公司),规模以上企业4户(庆和服装公司、亚泰利冶炼公司、古象奶业公司、电力公司),形成了以石油、乳品、建材、食品、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门类,生产开发的产品达到10大类、300多个品种。年实现工业产值3.93亿元,实现利税169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00万元,出口供货值3000万元,出

口创汇200万美元,工业企业固定从业人员达到3300多人。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多人。二、我县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一)发展速度不快,县域工业化水平低。全县152户工业企业中只有4户规模以上企业,其中亚泰利冶炼公司全面停产,电力公司、庆产销量正在下滑,其余均为小型工业企业,没有1户企业超过亿元收入,且石油、乳业、建材、化工等支柱产业均为传统产业,主要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差,县域工业化水平低。

(二)产业层次低度化,企业竞争力不强。部分企业由于受家庭作坊生产的制约,总体工艺水平低,先进的加工设备少,手工作业量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传统产业比例大,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产品主要以资源型为主、以粗放型加工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多为农副产品初加工,资源利用深度不够,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企业分散,生产规模小,档次低,营销方式落后,资源利用率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企业规模小,规模企业总量少,牵动性强、带动力大的龙头企业尤其少。

(三)企业融资困难,工业投入总量不足。企业发展最需要的是资金,贷款难、筹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县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我县现有工业企业中,因项目小,无法挤进国家贴息、技改

和科技创新等项目支持,企业生产流动资金的短缺,致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厂房建设、扩大规模等方面举步维艰。目前全县没有一户信用担保公司,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银行信贷资金,而多数工业企业因银行额度小、手续多、时间长、成本高等原因,感到无所适从,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对工业企业的服务能力。(四)企业管理粗放,工业人才匮乏。我县工业规模小,效益低,生活条件艰苦,收入报酬不高,发展空间不大,难以吸引外面优秀的专业人才。农村有效劳动力大批奔赴外地务工,县域企业普遍招工难,新办企业招进来的人员,多是有家庭拖累走不开或文化程度偏低的,我县企业职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80%,高中文化程度占16.5%,具有大学、中专以上学历的只有职工总数的3%。具备各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只占6%,其中中级以上职称只占2%,人才紧缺的状况普遍存在。此外,多数业大都停留在家族式或家长式管理阶段,血缘、地缘、人缘管理代替了科学管理,难以产生优秀的管理人员。

(五)经济管理部门力量不足,管理体制需要创新。一些部门对工业经济现状缺乏忧患意识,对发展前瞻性认识不足,视野不宽,在研究政策、拿出对策、提供决策方面上思想僵化、束手无策,工业强县的战略在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得到一致认识。加之我县没有组建工业局,企业管理职能由经贸局和中小企业局共同承担,且工作力量薄弱,职能划分不清;石化办、煤炭局、园区办等单位也是各

自为战,没有发挥应有职能,形成发展工业强大合力,工业企业行业协会尚未组建,机构不适应、管理人员力量不足、服务不到位的问题突出。

(六)政府职能转变未完全到位,发展环境亟需优化。环境优劣,服务质量的好坏,是影响招商引资成果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最为关心的大事。企业做大做强,既需要硬环境支持,更需要软环境优化。目前我县财政支持力度不大,引导无力;部门执法随意,就高不就低;商业信用环境不佳,交易、融资困难等问题较为普遍,一些部门对“工业强县”战略认识不到位,只看重收(费)、罚(款)、管(理),而不是支(持)、帮(助)、服(务),无论是招商引资企业还是对现有企业的支持都不能落实到位,亲商富商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

三、我县工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一)我县工业发展的优势:一是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合水县位于兰州、西安、银川三大都市的中心地带,处于西峰、宁县、庆城三县(区)交汇处,国道309、211线交错过境,青兰高速公路西峰至雷家角段开工建设,全县已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的目标,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便捷的区域性内、外交通优势,都将为我县工业迅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是丰富的资源优势。合水自然资源丰富,是西峰油田的主产区,油气资源储量达2亿吨左右,全县已累计布井350口,年产能突破

了15万吨;全县12个乡镇均有煤炭资源,境内已探明煤炭总储量38.5亿吨,涉及吉岘、何家畔等8个乡镇,区域面积900.86平方公里合西煤田也已已列入省上开发规划,开发前景广阔。苹果、草畜、瓜菜三大主导产业开发初具规模,全县苹果存留面积达20万亩,瓜菜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奶牛、肉牛、绒山羊饲养量分别达到5500头、7万头、22万只,为发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我县工业发展的机遇:一是随着国务院扩大内需各项措施的深入实施,国家投资将向交通、能源、通信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等重点区域倾斜,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将获得宝贵的发展机遇。二是省、市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工业强市战略,必将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在工业用地、税收、贷款等方面将制定更多的倾斜政策。三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战略定位,为加快我县能源开发创造了条件。四是县城供水工程等大型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在为合水带来了强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必将带动其他工业的发展。

四、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解放思想,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只有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才能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抓好落实。合水县要实现工业

强县战略,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如果因循守旧,被各种条条框框限制住,工业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取得超常规的突破。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运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和经营理念,以新的理念和思路来发展工业,在创新中加快工业发展。要紧紧围绕全市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力加快石油、煤炭资源开发的开发的历史机遇,统筹工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工业和农业、第三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在结构调整中突出培育支柱产业,在培育支柱产业中优化产业结构,努力通过技术进步扩张一批骨干企业,深化改革扶优一批中小企业,招商引资培养一批优势企业,不断增强工业综合竞争力,使工业成为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产业支撑。(二)加强领导,突出工业经济主体地位不放松。实践证明,我县的”工业强县”战略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工业经济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并抓出成效。在领导力量投放上应突出抓重点大项目和解决企业发展中深层次的问题。成立全县工业经济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懂工业的专家学者组成,定期研究工业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困难和问题,协调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相关事宜。在巩固县四大家领导联系重点企业的基础上,将领导分工上由一个项目多头抓向分头抓、一抓到底转

变,明确每个县级领导就抓一个重点项目,抓全程负总责,直到抓出成效为止。同时明确每个县直部门联系一家重点企业,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围绕优势资源转化,加大石油、煤炭资源开发力度。石油、煤炭是我县最大的优势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基本依托。要牢固树立“依托油田、服务油田、共同发展”的思想,全力以赴支持油田企业加大以超低渗油藏为主的勘探开发,积极主动地搞好各项协调服务,努力为油田开发营造宽松和谐的建设环境。进一步加快油田产能建设,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积极培育地方石化工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石油、天然气开发和石化工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不断提高石化工业对财政增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四)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扩充全县工业经济总量。我县工业经济目前仍然处在工业化的初始期,引进的大项目不多,支撑工业的大企业偏少,全县工业经济总量不足。而招商引资是促进我县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最有效、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要按照“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认真筛选、编制、准备一批建设条件成熟、市场前景广阔、预期效果理想的新项目,研究出台一系列更加实用优惠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大项目包装、推介力度,从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去捕捉好项目,从产业链的延伸中去开发好项目,从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取向中去运作好项目,争取建成一批能够带动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的好项

目大项目,支撑工业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发展的“生命线”,本着“互惠互利,甚至让利”的原则,敢于对招商引资企业让市场、让资源、让利益。要树立哪怕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努力的思想,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措施,重奖招商引资有功之臣,激励干部职工思招商、忙招商、大招商、招大商,促使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度大的重大工业项目落户合水,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项目支撑和后续保障。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合水县农民增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合水县农民增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合水县农民增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80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