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课题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备课笔记

课题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备课笔记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9:04:10 | 移动端:课题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备课笔记

点击查看更多: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态发言

课题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备课笔记

课题六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及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具体目标,并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了解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能力目标:

能正确合理分析我国的经济状况,能从各个片面的经济发展中看到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活动中去。[教学重点、难点]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对科学发展观涵义的全面理解以及在经济发展中如何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教学方法]

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小品表演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六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课首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1、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小康社会?2、怎样理解我国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多媒体展示】:首先出示图片从感性上告诉学生“全面小康社会是啥样”

【视频资料】:播放小平同志关于“三步走”视频,铺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的内容之中。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征

【教师引导】: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现实生活的改变,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征:

1、标准较高,人民生活全面提高。

【学生讨论】:请同学们想想小时候家里的情况和现在有区别吗?请爷爷奶奶讲述过他们过去的生活吗?大家来说说。【教师总结】:

农民家庭从"老四大件"到"新四大件"的转变.

1989年前,农民的主体选择是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和收音机等"老四大件"。1989年前后,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新四大件"成为农民追求的新宠。现代家庭生活的许多耐用消费品,如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城镇居民家庭从"老四件"到"新六件":

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风扇和照相机,再追求电脑,轿车的转变。2、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和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实现

社会全面进步。

【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人们精神生活的美丽图片。

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分析讲解。

3、改变发展不均衡局面,缩小城乡、中西部的发展差距,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学生讨论】:怎样认识西部大开发工程。

【教师总结】: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1*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算一算2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8。94万亿元人民币,如果翻两番是多少?

【播放视频】:“新世纪经济建设的目标”

【教师点评】:结合我国经济的发展引导学生透过日常现象,看到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明显增强。2、基本实现工业化。

【多媒体资料】:教师结合资料进行分析: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3、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

4、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率。

【教师讲评】: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学生讨论】:家庭的消费变化

二、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小康

【多媒体资料】:片面追求经济导致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的图片和材料

【教师讲评】:“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或战略机遇期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命题和理论。它既不是哪个人一时心血来潮提出来的,也不是哪个人灵机一动提出来的。它在党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

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一)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看书,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结合学生家庭的各方面的变化,请同学们了解我国新型农业化道路的发展状况。

结合国家近几年对“三农”的政策以及全国农民、农业、农村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

【教师引导】:分析P61例子,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是怎样完成的?”(二)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多媒体展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现代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介绍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及其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

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必然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师生讨论】:总结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加快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历史表明,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进而再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艰巨任务。这种状况决定我们的战略是: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科技进步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且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升制造业水平,加快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近几年来,国家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信息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自学总结

第一,要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工业升级裂变。在扶持农用工业,实现以工补农、促农的同时,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要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升级裂变。要用企业化的工业基本模式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延伸农村产业链,特别要大力发展公司制的优势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高效化。

第三,用“工贸结合”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升级裂变。抓住开放兴商、现代物流、业态创新、大企业大市场培育等重点,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外向化,逐

步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商品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即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多媒体展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进行讨论分析。2、西部大开发

【多媒体展示】:首先多媒体展示西部大开发的图片

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分别介绍:“西电东送”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活动平台]西部大开发我们共同的责任

目标:深入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明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和自己的责任,树立立志于祖国建设事业的决心。

步骤:课前分4组,布置围绕“西部的历史与现状”、“西部的未来与展望”两大主题,搜集材料,写出交流搞;稿件要阐述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和目标,明确自己的责任,各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评价。

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1、经济增长的内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金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变化的状况。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教师提问】: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回事儿吗?

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必要的物质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只增长不发展”现象。3、经济增长方式

【多媒体图片资料】: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粗放型单纯以数量的增长为中心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低下。

集约型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较高。4、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

【多媒体图片资料】: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投资、出口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第二产业带动转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

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1、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内涵

【教师引导】:什么样的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学生讨论】:自己日常的行为,社会的变化等内容。

资源节约型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友好型社会: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2、如何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师生归纳】: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和谐的基础和保障。

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全体公民中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

必须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帮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小康社会,要实现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同时这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激发学生为未来国家发展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让学生能够相信在未来的国家社会发展中他们才是中流砥柱,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必然发展越来越好![布置作业]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上主要有哪些目标?2、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怎样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教材47页要求的实践活动

扩展阅读:课题九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备课笔记

课题九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国体、我国的国体,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2、明确认识我国的国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能力目标

1、正确观察、分析社会以及国内外常见的政治现象,确立自己的政治方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2、能够正确分析民主的含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确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表演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九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导入新课:

【多媒体资料】:中国历史上两次洪涝灾害的资料。

【教师活动】:从社会制度和国家政权的角度思考,同样是在中国、同样是长江、同样是特大洪灾,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发言。

【教师活动】:从社会制度方面思考:1931年发生洪灾时,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998年发生洪灾时,我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从国家政权方面思考:1931年发生洪灾时,国家政权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为其阶级利益服务。1998年时,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政权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你还能举出一些对比鲜明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变化吗?

【学生活动】:讲述女子受教育权利、婚姻自由平等问题、白毛女“人-鬼-人”的变化[新课讲授]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性1、我国的国家性质

【教师活动】:以上的事例出现差异的关键就在于国家性质不同。初中已经涉及国家问题,什么是国家呢?国家的性质是什么?

【学生活动】: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利机关,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教师活动】:什么是国体?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教师活动】:所谓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具体地说,就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教师活动】:那么我们国家的性质是什么?

【多媒体资料】:我国的宪法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国徽表明: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教师归纳】:人民民主专政包括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我国的民主上新型民主,第一次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民主具有广泛性,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民主具有真实性,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自己管理国家.,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专政,绝大多数人民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教师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积极思考。

【教师活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苦斗争中,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终于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

【教师活动】:在长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也日益加快。都表现在什么方面?【学生活动】: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从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长足发展;从党的十五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做出的“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的重大决定;从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张,到党的十七大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一切表明我国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在不断完善,人民民主的内容在不断扩大,人民的各项权益正得到越来越切实的政治保障。

【教师归纳】:中国人民从长期的艰难探索和不懈奋争中逐步认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其前身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大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一条走不通的路。要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必须彻底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全新的人民民主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保障人

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几段话,既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及其重

要性,又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

属于人民,这些因素决定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都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这在理论上没有任何问题,关键在于要在实践中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制度性保障。

在我国目前的政治框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是体现人民民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形式。几十年来,这些民主制度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发挥了良好作用。十七大报告从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等方面阐述了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其中有一些新的提法,如“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自治范围”、“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等。这些新思想、新观念,必将推动人民民主的不断发展。

把人民民主视为生命,就不可能不重视人民民主的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十七大党代表的选举,差额比例由上届的10%扩大到15%。党代表选举的变化,的确从一个侧面折射着我们党和我们国家民主生活的进步。相信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民民主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扩大,人民当家作主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将因为人民民主的不断推进而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多媒体资料】:

1954年的一个秋天,25岁的山西省平顺县农村姑娘申纪兰骑着毛驴走出大山,到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与其他1200名全国人大代表一起,讨论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选举了国家领导人。今天,连续11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已成为“中国人大见证人”。回想当年,这位80岁的老人心潮澎湃:“当时我的的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高兴得连饭都吃不下。要是旧社会,妇女连自己的主都做不了,又怎么能管理国家的事?”申纪兰的经历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说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民主与以往出现的不同类型的民主不同,以往的民主都是剥削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资产阶级的民主尽管比较完善,但是改变不了这一本质属性。只有社会主义才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

【教师活动】: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第一次使占统治地位的人数成为社会的多数,而且是绝大多数,这与前面所有的国家政权有了根本的区别,那么这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的特点,它是什么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积极思考。

【教师活动】: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这是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

【提出问题】: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归纳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教师总结】: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即建立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试举出人民当家作主实例进行分析。

【教师活动】: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体现

着国家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当家作主不仅体现在可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同时还体现在实行民主监督。2、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教师提问】: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请举例分析。【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教师活动】: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作为中国公民,他们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二是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公民广泛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主权利。

【教师活动】: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请举例分析。【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公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三)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201*年2月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胡锦涛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机制;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全面加以推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指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

【教师活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什么呢?具体原因请阅读教材然后总结。【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分小组讨论思考。

【教师讲评】: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切实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多媒体资料】:“我要发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201*年12月18日,《江苏省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草案)》立法听证会在南京举行,从全省多名征集者中遴选产生的11位听证代表,围绕着草案若干焦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此同时,一场更大的争论也刚尘埃落定:不久前,国务院就公众关心的节假日调整方案向社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公开征集意见。围绕着这一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社会公众“激情四溢”,纷纷通过媒体讨论、网络留言等渠道发表自己的观点。以上材料什么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积极思考发言。

【教师活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既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根本属性,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征。3、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集中精力抓法制建设【教师活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不是随意的享有或履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必须坚持什么基本方略。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教师归纳】: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教师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随着整个改革发展进程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都采取了那些措施?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发言。【教师归纳】: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迈出了新步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坚持司法为民,着力解决制约司法公正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作用,司法行为得到规范,司法监督得到加强;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推进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教师引导】: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什么呢?具体原因请阅读教材。

【学生活动】: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教师归纳】: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由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产生于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斗争和实践探索之中,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教师引导】:中国政府网自201*年1月1日开通以来,已经进行了200多场专谈,政府官员相继走进这间演播室。在201*年两会召开前夕,“总理,请听我说”、“我有问题问总理”成为这个春天里互联网上最热烈的话题、最恳切的心声。这期间,不断有网友问:“什么时候能与总理在线交流就好了。”总理接受了网友的盛情邀请!在百忙之中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演播室,与海内外网友在线交流。总理上网,与网情深,好评如潮,开创了网上问政的新风。以上材料说明什么?[活动平台]:我有问题问总理

目标:通过学生向总理提问,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政治上生活的能力。

步骤: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在认真思考后,向总理提出一个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并说明你所关心问题的原因。最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评。【教师归纳】:

第一,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第二,中国的民主是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中国的民主不受资本的操纵,不是剥削阶级或少数人的民主,而是以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人民民主。【教师提问】:中国的民主可靠保障是什么?民主是与法制的关系是什么?【学生活动】:“小讨论”,民主自由是不是意味着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教师归纳】:

第三,中国的民主是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可靠保障的民主。一方面要求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另一方面要求对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敌对分子和各种犯罪行为,依法使用专政手段予以制裁,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中国的民主是与法制相结合的民主。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教师活动】:前面的举例分析中,我们已经注意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不是随意的享有或履行,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把握哪些基本原则?【教师归纳】:

第五,中国的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求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并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满足和落实。

【教师活动】:201*年,“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写入宪法,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宪法确立了人权原则,进一步完善了人民民主宪政的内涵。突出了人权价值和理念,提升了公民权利概念的实质,强调保障公民权利的实质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以上材料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多媒体资料】:图文资料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在饥饿阴影之下,人权是奢侈的!在恐怖袭击之下,人权是脆弱的!在战争炮火之下,人权是空谈的!在强权中,人权是虚伪的!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取得了突出成就,使人民的权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教师提问】:你如何理解“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这一观点?【学生活动】:举例分析讨论,思考发言。

【教师归纳】:通过事实,我们可以看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人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许多方面,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生存权和发展权,要保障和发展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入手,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人权事业还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人权状况会得到不断改善。[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我国的国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能够正确分析民主的含义,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确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布置作业]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2、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什么优势?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课题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备课笔记》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课题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备课笔记: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点击查看更多: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态发言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课题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备课笔记》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82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