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9:42:03 | 移动端: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会变的图形

教学目标:

会进行图形折叠、分割、拼摆,使图形变化,辩认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及其关系,发展空间知觉和动手动脑能力。教学准备:正方形纸、小刀。教学过程:

(一)变魔术

让幼儿猜想正方形能不能变成三角形、小正方形、长方形。然后将纸折叠,剪开变为各种图形。

将剪开的图形再拼成正方形。(二)幼儿操作将正方形变成4个小正方形,比比谁变得快,再将4个小正方形拼成原来的样子。将正方形变成4个小三角形,然后还原。

将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然后还原。(三)图形组合

将剪出来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进行各种组合,变成新的图形。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述。如:四个三角形可拼成风车;一个三角形加一个正方形可拼成一座房子等。

中班数学:小王子历险记

活动背景:中班幼儿对于样式的排列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能掌握或者创编一定的样式排练。但对于一些特殊的样式,如递进样式(ababbabbb……)、环形样式的认知与理解,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本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或者其他感兴趣的活动形式中,去了解、认知这些样式。但是认知样式似乎对孩子来说有些枯燥,怎样才能很投入的参与到活动中呢?融入情境,有趣的情境故事应该是不错的办法。童话故事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利用童话的生动故事穿插数的问题在其中,这样的设计思路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以小王子这个主人公的历险经历为线索,将不同的样式排练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在帮助王子渡过重重难关的过程中创编、续编样式。这便是《小王子历险记》诞生的初衷。

活动目标:(一)按样式规律进行直线、圆形排列,尝试多种变化的样式。(二)通过讨论,集体或小组解决故事中遇到的问题。(三)充分发挥孩子喜欢故事的天性,把故事中有用的办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活动准备:圆形底盘、故事情节中涉及到的人物、建筑造型、彩色积木块。活动过程:一、铺设直线:城堡前的小路1、引言:美丽的城堡里,住着一位漂亮的公主,城堡对面的小王子,深爱着这位公主。2、王子想要见到公主,可是城堡前的小路还没铺好,怎么办(讨论)3、根据已给的样式提示,继续铺小路(直线样式)4、铺设多条小路,尝试其他的样式二、圆形排列:花园舞会1、王子终于见到了公主,决定举行盛大的花园舞会,可小花园还没建好,尝试。利用样式进行圆形排列,小组合作建造小花园2、展示每个小组的作品,随着音乐声与王子公主一起跳舞。三、高矮排列:怪兽入侵1、就在大家快乐的舞动着的时候,城堡对面来了个大怪兽,要把公主带走。2、城堡里的高个子矮个子士兵们要排队保护公主了。(讨论:怪兽可以从任何一条小路进城堡,士兵应该怎么排队形呢?)

中班数学教案:线的世界

活动目标:1、认识线并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线,初步了解各种线的作用。2、能找出各种线的差异并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重点:找出各种线的特点

活动难点: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各种线,丰富相关知识。(如毛线、中国结线、棉线、钓鱼线、电线、尼龙线)

2、幼儿操作材料:分类卡、笔、各种各样的线。3、电视机、视频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展示事先收集的各式各样的线。

1、师:找出你认识的线,和同伴交流,说说它是什么线?有什么用?什么样子的?

2、教师和幼儿分享各自喜欢的线,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指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线的特点。

1、教师:我们收集的这些线都是一样的吗?(不是)什么地方不同呢?(粗细、长短、颜色、软硬等都不同)

2、让幼儿带着问题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比一比,说说各种线的特点。他们的样子怎样?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形状?它象什么?不同的线摸上去分别有什么感觉?拉一拉有没有变化?哪一种线最容易断?哪一种线最不容易断?你是怎么知道哪根线硬、哪根线软的?

幼儿自由结伴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幼儿观察时,教师可参与幼儿的活动,并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幼儿边观察边互相讨论商议,提醒幼儿观察电线时注意安全。3、教师小结:这些线真有趣,长短、颜色、粗细、作用都不一样。三、指导幼儿分类

1、分类前指导。要先想好按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再找出分类标记进行分类。(长短、颜色、粗细、用途、形状、等等)

2、幼儿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时,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分类情况。先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是怎么分的,再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分法。

四、讨论线的作用:

刚才小朋友说到线可以玩游戏,那么我们就用最粗的线绳子,来玩游戏。可以玩哪些游戏呢?我们休息一下再来尝试,好吗?五、结束活动

我们一起去外面和好朋友商量玩什么游戏,怎么玩?六、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寻找并记录一件有线的物品,说说物品上的线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有什么作用。

中班数学:剥花生

设计思路:“有用的植物”这一主题活动的开展,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孩子们发现了植物的许多秘密,特别在“绿色菜篮子”这个小主题中,正值秋季,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作为农村的孩子,离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近,孩子们区别蔬菜的不同品种,了解蔬菜的品种越来越多。除了蔬菜,在菜地里孩子们也对其它农作物发生兴趣。花生就其中的一样,孩子们既熟悉又爱吃,于是我将这现成的实物教材牵引到本次主题活动中。为了进一步让孩子们去探索、发现花生的秘密,因此我预设了本次“剥花生”的活动。目的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尝试学习用数字、符号来记录花生的数量,感知发现花生果里花生仁数量的不同。老师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操作要求,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通过活动更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1、感知花生的特征,知道花生中花生仁的数量是不同的。2、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的数量。

3、尝试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多次剥花生、做记录的活动。活动准备:1、花生果每组一盘(提供的花生仁的数量不等)、每组一盒彩笔,两只空盘、小碗;记录纸人手一份。2、活动前洗净双手。

活动过程:1、以猜谜语的方式引出“花生”。

谜语: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2、猜猜花生有几颗观察盘中的花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你能猜对每颗花生里有几颗花生仁?选一颗花生,先猜猜里面的颗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3、讨论记录方法

想一想怎样才能记清楚第一颗花生里有几颗花生仁?怎样记录?(师生共同讨论)4、探索体验幼儿剥花生并作记录。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行为并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5、交流分享幼儿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记录情况。与同伴共同分享、品尝花生。

扩展阅读:中班数学活动《我身上的数》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

我身上的数

时间:201*年12月9日姓名:陈秋玲

一、设计意图:

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所服务,周围的环境,生活中存在很多学习数学的契机,这就需要我们做有心人去发现和挖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电话号码、货物价格、门牌号码等等。我们的身上也蕴含着数字: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三个扣子、四个口袋、五个手指“我身上的数”这个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数字,运用我们身上蕴含的数,感知数量,了解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激发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二、活动目标

1.复习数字15,感知5以内的数量。

2.发现自己身上蕴含的数量,让物品或身体部位与数量一一对应,并用连线的方式记录。3.乐于参与数学游戏,感受发现的快乐。三、活动准备:1.数字卡片、数字外衣。2.连线表格。四、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数字15,巩固对数字的认识。1.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出数字15。

2.出示数字15,给数字宝宝照相,加深对数字宝宝的认识。(1)教师依次出示数字,幼儿复习数字15。(二)寻找、发现自己身上蕴含的数量,给数字找朋友。

1.展示教师的数字衣服,自主讨论衣服的独特之处,引导幼儿寻找教师身上数量与每个数字对应的部位或物品,初步建立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2.探索、寻找自身数量与教师所拿数字相对应的部位或物品。(三)用连线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1.出示表格,记录个别幼儿的发现。

2.发放表格,让幼儿自主的探索和记录自己的发现,将身上蕴含物品或身体部位的数量和数字一一对应。

(四)师幼、家长共同检查操作结果。

1.幼儿记录表格展示,教师引导幼儿共同评价操作结果。2.请幼儿将表格展示给自己的家长看,家长评价操作结果。3.教师小结,以游戏《小青蛙》结束活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中班数学教案》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中班数学教案: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班数学教案》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8528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