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如何写好新闻信息

如何写好新闻信息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9:57:51 | 移动端:如何写好新闻信息

如何写好新闻信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说事物本身都是多侧面的,它好似一个五光十色的多面体,既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表现,也可以从那个角度去揭示,不同的角度得到的是不同的认识价值。我们从事消息报道也一样,角度选取的不同,产生的宣传效果就不一样,如果选择的角度平常,写出来的新闻就平淡无奇,如果角度新颖独特,写出来的新闻就富有新意和感染力。

一、如何打破常规,创新消息报道角度我们在消息报道角度选择中打破常规角度,寻找新颖的报道角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中去选择报道角度现在我们的很多新闻都是围绕领导在转,围绕部门在转,尤其是县级电视新闻几乎是领导包场,不少报道成了工作总结,成了部门的“黑板报”。对人民群众企盼什么、关心什么、呼吁什么,报道的甚少,领导不满意,群众不满意,自己也觉得对不起观众。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报道领导、报道中心工作是我们的职责,不能不报。但如果变领导视角、部门视角、工作视角为平民视角,从群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想知道什么等方面提炼主题,就能吸引观众,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201*年9月,郧县县==办公室给两家新闻单位发了一条350字的新闻通稿,反映在县某主要领导重视下,县==从财政中挤出30万元建立助学基金,帮助贫困大学生上学。这虽然是一条好消息,但由于从领导角度报道,又缺少生动的细节,可读性较差。郧县台记者拿到通稿后并不就此满足,经过深入采访,挖出了30万元助学基金背后的一段新闻故事:郧县梅铺一位身患癌症的贫困母亲,为了省下钱让儿子上大学,不愿花钱医治,在儿子考上大学后走上了绝路。县领导在下乡调研中了解到这件事,联系到全县还有不少贫困家庭的子女被高校录取后因经济拮据而面临辍学,尽管郧县财力十分有限,县==还是下决心建立助学基金。记者从群众关心的角度入笔,以《揪心事引出30万助学基金》为题,采访报道了一篇富有感染力的消息,既树立了==形象,又反映了群众呼声。这条消息选用的是从群众角度入手,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平民视角,由于突出了新闻价值,领导与群众都满意。

再比如,在我们的建设中,技术革新成果层出不穷,报道这方面的累累硕果,是新闻的一个常见的题材。如何突破那种老一套的、千篇一律的报道模式,给人以新意,就需要花一番功夫选择新的角度。1980年2月27曰《解放军报》以《坦克进城路面无损,交通干警同声赞扬》为题报道了屣带挂胶这一技术革新成果。如果按照“老一套”的写法,这篇报道就可能写成这样:七四一O厂最近试制成功履带挂胶,这是该厂的一项技术革新成果。接着交代一下履带挂胶的性能和作用如何,它是怎样取得成功的,克服了哪些困难等等。这样的写法,要是写得好,写得通俗易懂,清楚明了,自然也不失为一种报道形式。问题是这样的写法在报纸上似乎已慢司空见惯,不免使人有“似曾相识”之感。《解放军报》记者在写这篇消息时,却是独辟径,另选角度。从一辆坦克夜晚开进南京城,驶过闹市区新街口写起。由于坦克履带曾经使路面造成损坏,按照交通部门规定,坦克是不准进入市区的,因此,这个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吸引住了。然后,作者才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坦克履带挂胶这项技术革新成果的由来及其性能。结尾又和导语相呼应。经过南京市公路管理站的同志和交通警察对路面的检查,证明履带挂胶性能良好。报道一项科研成果,而不使读者感到枯燥乏味,却写得这样生动形象,引人入胜,颇有新意,这与作者选取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感光趣的角度是有密切关系的。

由此可见,抓住了群众普遍关心的东西,善于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捕捉信息,寻找角度,提炼主题,新闻报道就能出奇制胜,多姿多彩。第二从最能揭示事物本质方面去选择报道角度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外部表现和内在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深度和认识过程。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现形态,是人们的感官能直接感知的。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为我们选取新闻报道角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认识方法。当我们发现和掌握了某一新闻事实后,从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角度去立意,写出的新闻才有深度,有思想性。环境保护是一个老主题,我们常做这类报道,一开始就说某地或某企业污染环境严重,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或严重后果,没有新意,没有深刻性。下面来看这样一条环境污染的报道,题目是《智广人为何难圆军旅梦》,请看它的开头:昨天,是乐清市今年最后一批新兵启程的曰子,至此四百多名青年如愿穿上军装。然而对于这个市的柳市镇智广村的村民来说,却意味着他们做了十几年的军旅梦再一次破灭了。为什么呢?作品作了客观的介绍:乐清市柳市镇智广村拥有400多户人家,却办了铜业冶炼等各类小厂120多家,由于只注重经济效益,缺乏环保意识,村内尘烟、废气、噪音污染严重,患咽喉、呼吸道疾病、肺病、肝病的人特别多,许多青年因患此类疾病一个个都在征兵体检的关口被刷下来,记者就是从“为何难圆军旅梦”这个现象切入,层层深入,从一个侧面深刻揭示了环境保护的至关重要。它警示世人: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否则终究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而自食其果。虽然它揭示的主题并不新鲜,却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就是因其角度独特新颖,起着深化主题,活化内容的功效,给人以新鲜感,给人以深思。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篇报道《猪要吃素为哪般》,报道也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一向以吃泔水为主的猪罢食了!”“病因”是猪食太荤,加些粗食、菜帮猪才肯吃。作者透过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揭示出一个不容忽视的主题:某些地方存在严重的吃喝风。仅对这个地方的宾馆,饭店、餐厅粗略计算,每天倒掉的鸡鸭鱼肉、生猛海鲜就有650吨。这个惊人的数字对广大干部群众都有警示作用。这个看似很平常的新闻,因为角度选的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三从指导工作最需要什么稿件去选择报道角度

党的新闻宣传,一个阶段、一个时期都是围绕某一项中心工作,或某一项大的任务展开的。因此,新闻报道,必须研究党的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并且步步紧扣宣传的节拍。要有节奏、分阶段进行,每一个阶段最需要什么,先宣传什么,后宣传什么,哪些宣传了,哪些还没有宣传,该怎样去宣传,这都要我们认真分析,认真研究,认真琢磨。然后,从“独家新闻”的角度去写新闻,从指导工作最需要什么稿件的角度去写新闻。今年春节过后,郧县民政部门通过多方努力,将福利院里的残疾孤儿王发送入“武汉爱乐音乐学校”学习深造。残疾孤儿能够进入艺术学校学习,这是一条有价值的新闻消息。但如何进一步挖掘消息中的闪光点,选取新颖的写作角度?记者经过进一步挖掘了解到,为了解决这名孤儿每年一万多元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该县民政部门通过发动全系统党员干部捐款等,使这名不幸的孤儿,有幸圆了自己的“艺术梦”。在残疾孤儿王发上艺术学校这件事上,充分体现了党的关爱,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也使党员的先进性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宣传中心,我台记者以《残疾孤儿小王发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圆了“艺术梦”》为题,对此事进行报道,不仅创新了消息写作的角度,也推动了全县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反响。二、创新消息报道角度的方法选择报道角度有一个方法问题,只有掌握有效方法,才能从一般的事物中提炼出与众不同的角度。

第一从同中求异。由于工作和形势的需要,新闻媒体不可避免地要重复报道一些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某些相同或相近的人或事,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避免报道的“千人一面”,就要善抓特点。古诗人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一诗中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大好春光之时,描写百花齐放盛景的很多,但诗人却以独特的角度,描绘了一枝出墙的红杏,精妙的一笔,与众不同,却能让人想象出园内之多。201*年7月20曰,昆山市一位怀有龙凤胎的产妇,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生产时,因为严重失血,生命垂危,急需要输入大量新鲜血液,血从哪儿来?昆山市红十字会血站启动了一场紧急援救行动,一条求助字幕在电视屏幕上打出后,引来上百市民深夜赶到血站无偿献血,从而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国内上百家媒体报道了这一新闻事件。但大多只是就医院和血站发生的事写事。有一位记者却从深度和广度方面抓住了许多人之所未见的事实:主人公夫妇是一对外地来的建设者,在上百位志愿献血者中有一位年龄最长的妇女与她的女儿同来献血,有一对夫妇撇下年幼的儿子一个人睡在家里、驾摩托车赶来献血……正是有了不同于其他记者的角度和思路,这篇报道被多家媒体采用。

第二从一般中找特殊。许多事物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本身没有新闻价值,但在特殊环境、特殊情况下,往往会产生新闻价值,甚至会产生很大的新闻价值。比如说下雨,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在通常情况下构不成新闻,但在持续久旱不雨这样的特殊气候条件下,淅淅沥沥下了一场春雨,消除了特大旱情,滋润了禾苗,复苏了万物,于是这场春雨便构成了新闻。因此,在曰常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事看似平凡,甚至是不起眼的小事,但这种平凡的事、不起眼的小事,有时在特殊的环境下也会产生新闻价值。我们只有把曰常生活、曰常工作中某些平凡的事,放在特殊条件下去分析,去认识,才能发现它特殊的一面,从中看到它的新闻价值,从而确定从什么角度去宣传报道。

第三从正常中找异常。一般说来正常的事,没什么新闻价值。但这些看似很正常的事,在其运动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这种正常下的异常情况,很可能就是一条新闻,甚至是一条比较有价值的新闻。去年郧县某一工程项目建设得正顺利,却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又恢复了建设。为什么停了下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得知,是因为工程双方存在严重腐败行为。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些看似正常但又异常的情况,去确定报道的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

第四从偶然中找必然。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因果相关的,两者相互依存。一方面,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现象才能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另一方面,偶然性也依赖于必然性,偶然性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它总是受必然性的支配。因此,对某些事物的偶然现象,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而要找出它们必然联系的因果关系。司法审判的消息一般程序性较强,且有固定的套路,报道很难出彩。但《法警背起生病被告》这条新闻,却跳出了“窠臼”,使人别开生面。记者在现场捕捉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动态画面:北京西城法院正式开庭时,一位法警背着一名戴着手铐行走不便的被告出庭。这一新闻现象是在瞬间发生的,然而记者的笔触没有停留在瞬间现象的偶然,而是通过了解与此有关的我国司法界的一系列变化,从更高层次上体现出我国司法制度对人权和人格的尊重,有必然的过程就有偶然现象的发生。

第五从比较中找亮点。比较,是对比事物优劣、好坏的一种手段。大和小、高和矮、长和短、好和坏都是比较而言的。新闻报道中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于增强新闻敏感,识别新闻价值,显得非常重要。这些年,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报道很多,但大多都落于俗套,如某某村党支部重视组织建设,建立了多少制度,发展了多少新党员,如何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过去人均收入好多,现在增加了好多。但是,在这类题材报道中,也不乏有上乘之作,如山西电视台记者采访的《南浦南原两村党支部作用不同结果不同》,记者的原意是要反映南浦村重视党支部建设,但它没有老调重弹,而是采用了从比较中找亮点的办法。报道是这样说的:在同一个山沟里,有两个相距不到一公里的山村,一个叫南浦,一个叫南原,两个村天时地利基本相同,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一边是繁荣兴旺,一边是衰败不堪。记者通过现实生活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最本质的东西:坚持党的领导,村庄就会曰益繁荣;放弃党的领导,村庄将曰趋衰败。

第六从逆向去思维。新闻作品多数是顺向思维,即从正面观察事实,顺向谋篇布局,但如果变换一下角度,效果就不一样。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类报道,如某某市某个集贸市场占道经常情况严重,过往行人、过往车辆怨声不绝。后来市长一出面一天解决问题。又如某某市车站、码头服务态度恶劣,过往旅客苦不堪言。后来市长一过问,三天解决问题。诸如此类关于领导干部倾听群众呼声,改进工作作风的报道不在少数。这样的报道,在没有类似报道之前,有一、两篇这样的报道还是可以的,但是,多了,就成问题了。为什么我们不作个逆向思考呢?你反过来想一想,那就变成另一个性质的问题了“事事惊动市长怎么得了?”“那些职能部门在干什么呢?”这样一反过来思考,报道主题一下子变了,这就比一般地表扬深了一层,它令人深思,光靠一两个领导改变作风还不行,还要设法使全体干部都动起来,特别是那些职能部门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这才是治本之道。这就叫“换质”思考,“褒贬易位”思考。

在平常的采访报道中,我们不应该满足于一般的浮光掠影的报道,也不要老是跟着别人跑。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想点子。当正面思考作不出文章来的时候,你要想到来个“逆向思考”,说不定你会发现很有新意的大新闻。三、创新新闻报道角度注意的问题

创新新闻报道角度,是与一般报道角度比较而言的,在选择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要突出一个“新”字。新是新闻的特征,是新闻的基本要求。新闻是以事实新为主要基础,离开了新就难以构成新闻。新闻要新,选择的报道角度也要突出新。只有新的报道角度,才能突出新闻新。因此,对于一些经常而又反复宣传的工作,反复宣传的主题,就要研究新的角度,从新的角度中再去选择好的角度。

二是要注重一个“引”字。新闻报道的职能之一,是对工作的引导。因此,在选择报道角度上,要考虑主题的需要,要考虑对工作的引导和启示作用。如果离开引导作用,一味去追求“新、奇、特”的角度,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三是禁忌一个“偏”字。选择好的报道视角都应该从新闻的基本事实出发,切忌离开最基本的新闻事实,搞人为的“贴金”,甚至依“气候”选择角度。有的工作明明是过去做的,但一个时期上级强调某一精神,这时为把过去的工作报道出去,硬把新闻实事贴上某一精神标签去宣传。选择报道视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禁忌乱贴标签,禁忌“移花接木”。

同一个素材,有的记者觉得它是新闻,有的记者则不以为然;同一个新闻事实,有的记者能选择很好的角度进行报道,有的记者则选不出好的角度,写出的稿件没有新意,角度平常,这与记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采访作风等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我们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取好的报道角度,报道出一些有价值的新闻。

扩展阅读:如何写好新闻消息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员怎样写消息

▲什么是消息?

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新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我们这里所讲的消息,指的就是狭义新闻。

消息是报纸、广播、电视中最广泛、最经常使用的新闻体裁,它是报纸的主角,是新闻报道数量最大、最常见的新闻形式,据统计,美联社、合众社每天发稿300多万字,其中,三分之二是消息。新消息的定义: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新闻文体。新华社的每天发稿中也绝大多数都是消息。▲消息有何特点?

1.反应迅速,简短明快

消息,应该在事件发生后最短的时问里见诸报刊等传播媒体。

行文简洁明了是消息写作的风格。

首先,是写一个扼要的、但却引人注意的导语;然后,顺着这条导语,在主体部分使用现实的或者背景的材料让事实更加清晰起来;最后,来一个戛然而止一-或画龙点睛或余音绕梁的结尾。整篇作品要干净利落、清清爽爽。2.准确无误,完全真实

真实是消息写作的生命。真实性的具体要求是: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原由、因果、经过等细节必须有案可查;消息中引用的资料、数据、引语、史实等现实的和背景的材料一定要确凿无疑。3.寓理于事,叙述为主

消息是事实的综合。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话,是消息写作的一大特点。

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消息有哪些种类?

按照通常的看法,大致可将消息分为下列三类:1.动态新闻

是迅速及时地反映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科技、军事、外交、金融、人物世情等各方面的新发展、新变动、新情况、新气象的报道。2.综合消息

是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或不同战线、不同行业中发生的具有共性的新闻事实集中归纳起来,围绕一个中心视点或中心思想进行鸟瞰式的报道。3典型报道是一种导向性很强的新闻。它通过对一些地区、单位、人物、事件的采访、调查、剖析,找出同类事物中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意义的经验、教训来,或指导工作、教育读者,或暴露落后、警示社会。▲消息的写作格式是怎样的?

消息结构的主要成分是: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它有三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是“倒金字塔”式,即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最前面,其他内容按事实重要与新鲜程度的大小依次排列。

第二种是“并列”式,即平行排列事实。

第三种是“金字塔”式,即开始设“悬念”,将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后面。1标题

消息的标题可以归纳为下面三点:(1)多行标题,容量很大

消息除了正题以外,还有引题和副题。

①引题又可称为“眉题”或者“肩题”,其位在正题之上,字号比正题小。

它的作用在于或交代形势、说明背景,或揭示事件意义,或烘托气氛,以引出正题。

②正题又可称为“主题”或者“母题”。它是一则消息里最主要的事实和含义的概括与提要。正题是标题的主体,字号最大、最醒目。一条消息可以没有引题和副题,但一定要有正题。

③副题又称“子题”或者“辅题”,其位在正题之下,字号也比正题小。

它的作用在于或补充正题的事实,或说明正题的来源和依据,或挑明意义,展示效果,往往起提要的作用。(2)虚实相间,互为补充

在新闻标题的作用上,概括事实、揭示主要内容、说明结果,即昭示“谁”、怎么样”的标题称为实题;交代背景、说明形势、烘托气氛和表明作者倾向的标题称为虚题。制作多行标题,一定要使其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做到各行题目之间虚实搭配、相碍益彰。(3)准确简洁、新鲜醒目

标题的写作必须精练贴切,不能Ⅱ罗唆也不允许咿嗦,要引起读者注意,要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2导语

导语的写作方法多种多样,变化灵活。常见的有下列七种。

(1)概述式

用凝练的语言,扼要叙述出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2)摘要式摘取主要事实,对消息内容进行高度概括,也是导语常用的方式。(3)描写式

对事实发生的环境、时间,或人物的态度作形象、扼要的描述。(4)结论式

即先将从事实中得出的结论端出,然后再做进一步阐述。

(5)引语式

引用诗词、民谣、谚语、警句、格言,或人物的话语、各种条文等作为开头,然后引出事买。(6)提问式

响亮地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好奇或兴趣,促其将消息读下去。(7)评论式

对导语中的简要事实明确表态,正确与否,表示鲜明的倾向。3.主体

导语后面是消息的主体。消息的主体承担的任务,主要有两点:

其一是进一步阐述导语中的事实,使新闻内容更加明确。其二是运用背景等材料补充导语,使消息的根据更确凿、内容更丰满。要注意,在主体中不要再重复导语。主体大致有两种结构:(1)以时间为顺序

以时间的顺序来安排材料,即开始怎样,如何发展,怎么结束。

(2)依据事物的联系

也就是根据主次、因果等逻辑关系,或先重后轻,或有点有面,或并列安排结构层次。4.结语

消息的结尾是消息的尾巴,标志一条消息的终结,常常一两句话。如果事尽文止,就应自然收束。

▲消息的写作要求是什么?

1

以记叙方法为主写,把事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照

实写下来的方法。消息写作主要采用记叙方法,是因为消息的任务在于向人们报告最新事实这样一个特点决定的。叙事的内容包括5个要素: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结果。

2把消息的导语写好。导语居于消息之首,是消息的“窗口”;写导语要求“立片言以居要,用简明的一两句话扼要交代消息的核心内容,先给读者一个总体的印象,吸引读者读罢全文。3.主体部分叙事要分清主次,井然有序。主体是消息的基础,要展开叙述消息的主要事实。叙事要突出中心,主次分明,这是写文章的常识。因为消息不宜写长,一般是三五百字,所以在叙述事实时,尤其要注意集中笔墨写好事实的重要部分,以防没有主题。

4.争分夺秒,事发文成。消息本身就是一种迅速及时反映现实及其变化的新闻体裁,因此写作消息无疑就要求雷厉风行,争分夺秒,力求做到事发文成。▲消息有哪些种类?

消息常被人们称为新闻,或者狭义的新闻。它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消息的具体特点不一,因此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1.简讯(包括一句话新闻、要闻、快讯)。即用三言两语,简要地报道新发生或新发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比如一些报纸上辟有简明新闻、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各地零讯等栏目,刊登的消息都属于这一类。对这些栏目报道的内容要求单一,一般不分段落。既没有导语,又不必交代背景,只要求简单明了地告诉读者某地某时发生了某个事。

2.短消息。即用简洁的文字,把最新最重要而又有意义的事实报道出来。一般此类消息,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有的短消息也没有导语,一气写下去。但是,它比简讯、快讯都要写得具体、完整些。

3.长消息。即用较多的笔墨,详细地报道新闻价值较高的重大的事实。这类消息的写作有导语,还要交代必要的背景,有的写出事件的全过程或工作经验的主要内容。一般说来,长消息主要报道重要的会议、重大的事件或成就及介绍先进经验等。因为这些报道的内容重要又丰富,如果只写简讯或短消息就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当然,有些重要的会议或事件,也可以先发一个短消息,然后写长消息或通讯作

4.特写消息(也称目击式消息或情景消息)。即对事情的发生或人物活动的现场,给予准确、清晰、生动地描写,力求再现活生生的事实。这类消息用电影艺术的特写手法进行写作,可以单独报道某一重大事件或作为重要人物报道的一种补充。这类消息要写好的关键是,新闻采访与写作人员既要深人事件发生或人物活动的现场,又要善于观察。用眼睛摄取富有新闻价值的一情景或一物,才能把特写消息写得有声有色。

5.人物消息。以人物的活动或遭遇为内容的报道。如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示范工作或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了新成就等等,都可以写成这类消息。有些人物消息,又突出反映人物的思想或精神风貌。人物消息的写作,要求文字较简短,选材切忌贪大求全,最好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或典型事来写。写好人物消息既要抓动作,写出人物的精神;又要抓表情,写出人物的心情;还要抓语言,写出人物的个性。

6.述评消息。不仅报道事实,而且对事实进行评价。它也称为“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这种消息不但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还帮助读者分析、解释、评价来认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其写作都已报道的事实为主,以评议事实为目的。从表达来说,往往是述多于评。从这一点来说,它又区别于评论。此类消息在叙述事实中进行评论,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才能起到画龙点睛之妙。

7.图片新闻。即用新闻照片配上文字说明的一种消息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主要是抓典型的事件,或表扬或批评,做到图文结合,使读者一看便知新发生或新发现了什么事实,又能产生如临其境之感。近年来,这种图片消息受到报纸的重视,也受到读者的欢迎。

此外,还有成就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即以生产、经营、工作、学习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做法为内容的报道。事件消息:即迅速及时报道国内外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故又称它为动态消息。会议消息:即以会议情况为内容的报道。背景消息:即以过去的有关事实作为新闻背景而编发的报道,一般是为了配合重大事件或新闻人物的活动才发表的。▲什么是动态消息?动态消息是刚刚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的简洁报道,是消息诸体裁中报道量最大、时效最快的一种体裁,也是最受读者欢迎的体裁之一。这是最能体现新闻特征的体裁,有人把它称为纯新闻,初学新闻写作往往从这里起步,以逐步掌握新闻写作的特点,进而写别的新闻文体。

动态新闻比较单一,只反映一个动态。报纸上发的新闻,大部分是动态新闻。这种动态新闻的特点是文字简短,内容广阔,新鲜活泼,见报迅速。动态消息在各类新闻中占的比重最大,凡是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重要会议,知名人物的活动.工农业生产中的新成就,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等,都要及时准确地向广大读者、听众、观众传播。

动态消息一般只有三五百字,有的只有几十个自,尽管很短,却仍然能够反映重大事件,表达重要主题,引起人们的注意。

▲什么是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就是把发生在不同地区或部门的具有类似性质的新闻事件结合起来进行报道的消息类型。它从不同侧面去表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报道面宽,可以给读者全局性的认识。

常见的综合新闻有两种:一种是横断面的综合,即把一些地区或一些单位开展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与进程综合起来,作一个总的介绍;有时也综合群众对某些事物的反映,以形成声势。

另一种综合新闻是纵深度的综合。它主要报道一个时期以来某地区、某单位开展某一活动的进程、取得的成绩及其发展变化等。在写法上,通常采取倒叙的方法,先报道所取得的成绩,然后再分析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层层深人加以叙述。

▲什么是人物消息?

人物消息就是以消息的形式报道新闻人物,突出反映人物的思想、事迹和精神风貌的新闻体裁。

人物消息报道的人物必须是新闻人物,而且是时效性很强的新闻人物,不采取消息形式尽快地报道出去就有失宣传效果,所以它在时效性上,显然比人物通讯要快。一般对影响较大的人物的宣传,都是抢先发人物消息,随后再采写人物通讯。在人物消息的写作中,不强调细节,不需要过多的描写,要抓住典型人物的最有特点的典型事例或某个侧面,用简练的概括的消息语言,报道其先进思想与先进事迹,因此,人物消息在篇幅上要求短。

人物消息可以写正面人物,也可写反面人物,实际工作中,以报道正面人物为主。▲什么是述评消息?

述评消息是一种边叙边评、夹叙夹议的消息类型,它介于新闻和评论之间,既报道新闻事实,又在报道的同时对新闻事实的性质、特点、发展前景等作出分析、解释、评价。述评消息的内容,可以是政治、经济、军事、利技、文教等方面的形势和动态,可以是某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情况或问题,可以是社会上出现的具有代表性、倾向性思想、思潮,还可以是变化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的重要事件。▲什么是简明消息?

简明消息又叫简讯。简明消息并没有自己独特的报道对象和特殊的写作方法,它其实就是篇幅特别短小的动态消息,通常只有一二百字,有时甚至只有几十个字。由于人们对短新闻越来越重视,现在无论报纸、电台还是电视台,都特意安排一定的版面和时间专门发表简讯。简明消息的特点一是精短,二是迅速,二者又是相互统一的。由于它的篇幅短到了极致,写稿时出手就比较快,编辑编发也快,所以简讯有时又被称为快讯。

简明消息常以“集束”的形式发表。电台和电视台常有“下面播报一组简讯的说法。

▲什么是经验消息?

经验消息,就是把某一单位或部门在工作上的成功经验报道出去的消息类型。所报道的,可以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典型经验,可以是某一方面工作的成功做法。在写作中,一般只交代情况,让读者对报道对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其次是介绍做法,让读者知道经验是怎样取得的,从而使读者看到取得的经验。

▲什么是消息的导语?

导语是一篇消息的先导,位于消息的开头,是紧接电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一般是第一个自然段或头几个自然段)。它或者用最精粹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或者揭示题旨、制造悬念,唤起阅读兴趣。其主要任务是用最少的语言传达尽可能丰富的信息。研究导语这一概念,以下几点是不容忽视的:1.它是新闻消息体裁所特有的;2.它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

3.与任何文章的开头不同,它是(新闻事件或问题的)结果、提要,或高潮。

▲导语有哪些类型?1.直接导语

直接导语是导语的主要形式,就是直接叙述新闻事实的导语。它在新闻写作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主要适用于时效性强的新闻和硬新闻,以及广播、日报等快捷得媒体体。直接导语的特点是开门见山,直奔要害,简洁明了。例如毛泽东亲自写的消息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导语: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新华社郑州1948年Il月5日电一般来说.直接导语叙述的事实,是非常单纯的,只包含一个明确具体的新闻事件,如:

集歌舞娱乐健身功能于一体的鞍山“皇家不夜城”开业不到7天即被责令关闭,目前仍在停业中。鞍山市委、市政府对此的解释是:它位于鞍山烈士纪念馆一层,“不能容忍在烈士头上跳舞”。

l996年3月25日《工人日报》直接导语也可以将两个新闻事实合并在一起叙述出来,但这两个事实必须有紧密的关联,如:

广州医学院疫苗科研工作取得了两项成果。一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新药和一种预防幼儿肝炎病毒的疫苗相继研制成功,为癌症和肝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l999年11月8日《粤港信息日报》直接导语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农业领域有巨大的投资空间和发展机会,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的共识。一批先期进入农业的企业奋斗经年,已经硕果累累,更多的大中型企业正陆续制订计划、筹措资金启动项目,准备全方位参与农业的深层次开发。l996年1月14日《人民日报》(1)用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事实概述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具体的事物不但容易理解,也容易目人们的兴趣。写作中,应选择典型的具体的材料在导语中加以叙述。(2)增强提炼与概括的能力

记者要在纷杂的材料中提炼出精华,以平实自然的语言加以概括和直接陈述。2、评述型导语

夹叙夹议、有述有评的导语,称评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的优点:

(1)评述型导语中的评,可以发挥“深奥、玄妙的作用。

此处指新闻事件深层的、一般不易为读者所注意、所了解的含义。通过导语中的议论,在消息的开头就将其昭示给读者,可以使读者一接触新闻就获得某种启迪,从而对消息全文产生兴趣。

(2)评述型导语可以直截了当地发表意见,能够直接影响舆论。

评述型导语可以引起共鸣,可以令读者对导语之后的“如何”以及“为何”产生兴趣。

①评述型导语中的评,应是言人之所未言,深刻而有新意。

②评述型导评中的评,应是少而精,点到为止,不宜展开。

③为了使导语中的评更具客观色彩、更有说服力,有时,也为了防止因记者直接评论而招致被动,可以使用引语方式发表意见。3.延缓性导语

延缓性导语又可称为间接导语。它不直接叙述新闻事实,而是通过描绘场面、渲染气氛、解释概念、介绍背景、引用典故等方法,先作铺垫,然后再说出新闻事实来。这样写的目的是增强阅读的趣味性。例如:

直到最后一刻,丹尼尔莫伊尼汉还在说,他不知道是否应该辞去美国驻联国大使的职务。他说:我下了30次决。”,“就像马克吐温讲的‘戒烟容易得很.经戒了一千次’”。上周,莫伊尼汉最后下了决心:辞职。

《时代》杂志

空军一号欢快地飞越中西部,午餐在途中进行。总统刚刚在他的座位上坐稳,麻烦事来了。总统先生,有个不好的消息报告您,白宫办公室主任理查德查理报告说,帕特莫伊尼汉辞职了。福特抬起头来吃惊地问:为什么?”

《新闻周刊》

在应用中,要注意间接导语的适用范围。(1)延缓性导语适用于时效性较弱的新闻和软新闻快新闻和硬新闻无暇迂回,最好是直截了当,较慢的新闻和软新闻则可以从容地曲径通幽。

(2)延缓性导语适用于周刊、杂志等出版周期较长的刊物因为出版周期长,报道的新闻一般都落在别的媒体的后面,就必须靠加强趣味性来赢得读者。‘4.橱窗式导语

有如橱窗展示样品,由典型事例构成的导语,为橱窗式导语。

橱窗式导语多用于综合性新闻。其特点在于:它不是靠描写或议论,而是靠讲故事吸引读者。写入导语的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有如一只小小的麻雀,五脏俱全,可供解剖。通过讲述这个典型事例,读者可以了解事物的细微部分,获得具体的印象,受到感染,为之感动,产生兴趣,进而由感性认识转入理性思考。

写作橱窗式导语,关键是注意故事的典型性,人情味及趣味性。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员写作消息导语的要求有哪些?

1.导语必须有实质性内容,不能虚晃一枪、空泛无物

所谓实质性内容,即指新闻事实,或者事实中的要点,如某人讲话中特别值得关注的部分等等。

既然导语的任务是开门见山,报告新闻事实、吸引读者,它就不能不按照这个要求来写,否则,读者从导语中一无所获,甚至感到莫名其妙,便会对整篇消息失去兴趣。2.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导语写作仅有明确、具体的事实还不够,记者必须将新闻事实中的精华挑选出来,写入导语。大体上有三类材料应在首选之列:(1)最新鲜的材料

这类材料主要指:在时间上它们是刚刚发生、新近出现的,或者虽然不是新近发生的,却是至今为止人们尚未知晓的。

对于刚刚发生的事件,视情况而定,导语可突出“何时”要素。广播电视新闻常用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来显示时效,报纸上的某些快讯,导语中注明的事件发时间,甚至具体到几时几分几秒。

有些事件错过了最佳报道时机,只好寻找与该事件有关的新变动,以此为由头在导语中突出新意。

尤为重要的是,切记将最新的事实、信息于导语,而不要让它淹没在一般性的事实之中。

(2)要选择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材料写作导语开始构思导语之前,不妨先将有关材料分解成若干独立的部分,比较、掂量一下,看看哪部分材料最有资格充当导语。(3)选用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的材料写作导语导语的基本目的是吸引读者。能够吸引读者的第一要件是新闻事实和信息重要性、影响性;其次便是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新奇的、有故事性、有人情味的事实。分拣材料构思导语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这类材料,不妨将其推至导语中去写。

3.炼字炼句,力求简短

导语不可太长。字数过多,一会淹没“亮点”,冲淡趣味性;二会导致沉重,令读者失去耐心。4.力求优美生动

导语应给人以美感,这是导语吸引读者的又一手段,也是导语写作的更高追求。

导语的美,来源于两个方面:(1)开掘、反映出新闻事实内在的美;(2)讲究文采,做到语言美。▲消息导语的写作手法有哪些?

1.简练生动突出情节

简练生动,突出情节是把新闻事件浓缩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精短小故事写出来做导语。

下面这则导语虽不长,但情节相对完整,像一个微型小故事,生动,有魅力。

一个名叫品托的小男孩在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城公共汽车上打了一个喷嚏,三天之后,坐在他旁边座位上的健壮的劳动者厄瓜多病倒了他患的是可怕的曼谷型流行感冒。

法新社曼谷1980年1月15日电2.提出问题启发读者

在导语中提出问题,可以对新闻事实起到强调的作用,同时启发读者的思考。但是导语不能只单纯地提问题,问题必须和新闻事件结合起来。或者先用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紧接着叙述新闻事实;或者先叙述新闻事实,接着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促使读者思考新闻事实的根源和意义。例如,下面这段导语就是先说出事实来,再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

据哈尔滨市石油公司反映:目前全市有私人轻便摩托车5300多辆,而上半年到石油公司来买汽油的还不到70户,那么,天天在街上跑的5000多辆“轻骑”都烧谁的油呢?而这则新闻则是先提出问题来。再由问题引出新闻事实。

关联社纽约电(原电发电日期不明)(记者:克里斯安吉罗)假如你经营一家旅馆.你怎样使房客把房间里的电灯自动关掉同时并不少收他的钱?常驻新加坡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奥芬巴尔发明了一种节省能源的装他说.你可以让房客把钥匙放到一个特别的锁孔里,就能达到节省电的目的。这个锁孔实际上是与房间里的电气系统联结在一起的一个小盒子

前一段导语是先提出问题来,再由问题引出新闻事实。后一段导语则是先说出事实来,再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

3.略作描写生动传神

消息是一种多用叙述、少有描写的文体,在导语中更不能展开精雕细刻的描写。但用三言两语,或者一两个生动传神的词汇略作勾勒,不违背简练务实的原则,又达到生动传神的目的,对于导语来说不失为一种可取的写法。请看下面这则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电讯的导语:新华社西北1947年10月29日电西北联防军司令员贺龙将军20日赐见清涧战斗中放下武器的蒋军76师中将师长廖昂。会见时,廖垂手鞠躬,局促不安,贺龙将军与之握手。

在贺龙接见时,廖昂“垂手鞠躬,局促不安”八个字,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国民党将廖昂在强大的解放军的威慑下内心惊恐,在被著名战将贺龙将军接见时又有些受宠若惊的姿态和神情,可谓有声有色,形神兼备。其实算得上描写的只有这八个字,其余文字都是叙述。4.运用对比突出价值

把有明显差异的事物、行为或评价组织在一个导语之中,这样,彼此之间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下面这段导语,采用肯定的对比,写了人们对新闻主体人物的不同的评价和态度.也间接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本报讯(记者孙凯)35岁的回族中医马牧西现在在兰州可算是一个新闻人物。有人说他胆大胡整,给病人所下的药量之大像是治牲口,可是更多病人又是那么信服他整夜整夜排队挂他的号。

l992年3月14日《中国青年报》下面这段导语,用当前前景来对比,表明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

本报讯鲁山县辛集9由于盖房材料匮乏,多数农户不得不用土坯和麦秸剁成简陋的草房。然而,在16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新型轻质建筑材料石膏。l985年6月3日《河南日报》

下面这段导语,今昔对比,通过巨大反差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合众国际社伦敦1979年5月15日电(记者:格兰布莱克蒙)阿瑟弗洛莫过去

以“5美元一天”的价格组织游客游览欧洲发了大财。而今天,一般游客在欧洲每天至少花费l0倍的钱。

弗洛莫公司现在组织欧洲旅游,每天收费l30美元。5.巧借典故引出事实

在实际写作中,巧借一段与新闻事件有关的历史典故或传说故事,可以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

山西古典蒲剧《蝴蝶杯》中,描写男主角田玉川有传家之宝“蝴蝶杯”,非常神奇,只要斟酒入杯,就有五彩缤纷的蝴蝶在杯中翩翩起舞,杯中酒干,蝴蝶也隐去。6.引用原话真实可信

这里所说的引用原活,是指将对方的语言原原本本地重述一遍。所引的原话,或者是对新闻事件的描述和介绍,或者是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态度,或者是与新闻事件密切相关的富有个性的情感流露。例如:

市委书记×××今天在视察××乡××村的时候说:“一个一千多人的大村子,十几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应把这里普法教育的经验推广出去。”7.略加评议点示主旨

导语写作的手法当然不会仅限于以上几种,而且在具体运用的时候,往往几种手法会同时出现。▲标题有何作用?

消息标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尽快选择信息帮助读者

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信息。哪些看,哪些不看;哪些先看,哪些后看;哪些粗看,哪些细看,各人不同。标题,由于它是新闻事实的浓缩,所以能够满足读者选择的需要。

2.帮助读者理解消息主旨

标题透射着媒介对新闻事实的评价,凝练了报道的主旨,便于读者理解。

3.强调和评价核心内容,吸引读者注意

消息标题的字号比行文的字号大,加之版面编辑常常给标题加上一些装饰图案,使标题显得很打眼,吸引读者去看。

同时,标题还对所报道的事实有评价作用:雅安地委领导班子深入基层形成风气

新华社1996年3月27日发吓得鸟兽直跳脚拔得孔雀羞见人“人与动物同过年”活动惨遭夭折

201*年2月10目《大河报》

4.满足读者了解基本新闻事实的需要

有的读者时间很紧迫,不可能把一张报纸从头看到尾,浏览标题则可以,使他们尽快了解一天中的大事,了解一张报纸的主要信息。一些完全式标题所陈述的往往是消息的核心,看一眼这样的标题,也就了解了消息的基本内容。5.突出重点美化版面便于阅读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一则则消息的“眼睛”加上栏题、通栏题,构成了报纸版面的眼睛。倘若没有这些眼睛,整版文字黑压压一片,令人感觉沉重,分不清眉目。各种标题大小相应,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再加上文字符号变化,线条、图像以及色彩等手段的运用,使版面主次分明,富于变化,呈现动态,既能给读者以美的感受,又能方便阅读。

一般情况下,报纸的正文都是用五号或小五号宋体排印,显得洁净、庄重,阅读的视觉感也比较舒服,不易疲劳。但是,如果标题也这样,就太死板了。消息标题的排印,字体字号和版式都十分丰富多彩。仅从字体上说,目前常用的就是标宋、黑体、楷体、魏碑、准圆、舒体、隶书、隶变、行楷、琥珀、水柱、综艺等,再加上字号大小的变化,版面显得十分活泼美观。

一个版面上如果有几个精彩的标题,马上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他迫不及带地开始阅读。▲制作消息的标题的要求是什么?1.生动、鲜明

消息的标题要力求生动,像漂亮的眼睛一样能勾人。要运用各种表现手方法、修辞方法,把标题写得形象些,生动些。例如下面这个标题:

△(主)“凤凰”与“永久”齐飞

(副)常有人问:“凤凰”、“永久”哪个好?在上海有一句话:“永久”是强壮的小伙子,“凤凰”是漂亮的小姑娘。

巧用动词,捕捉动态,也能增加标题的生动性,例如△(肩)夏利大降价,跌破4万元.下一轮(主)国产车可能集体“跳水”

△十米跳台燕衔金银跆拳道虎啸扬威

“燕”隐喻我国跳水运动员田亮、胡佳;“虎”隐喻我国跆拳道运动员陈中。“衔”、啸两个动词使他们在悉尼奥运会上摘金夺银的形象跃然纸上。

鲜明,指的是媒介对新闻事实的态度,就是鲜明的导向性。不是所有的标题都需要态度鲜明。客观手法的报道,媒介的态度隐含在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标题序次的安排之中。对一些具有鲜明政治色彩、是非色彩、情感色彩题材的报道,其标题也就是非分明,爱憎不昧,敢褒敢贬,又有分寸。例如:

(主题)忍看朋辈洒热血更将义愤化豪情

(副题)本报集会愤怒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血腥罪行《光明日报》l999年5月11日头版北约野蛮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光明日报》两名记者殉职。“忍看”表达了同仁们的痛惜之情,感情强烈,又分寸得当。更将义愤化豪情’’则充分表达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的心声。标题以内含的情、义给读者以强烈感染。2.准确、凝练

消息标题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准确,即准确地概括消息的内涵,或传达信息,或揭示题旨。

要注意辨析词义,切忌生造谁也不懂的词,也不得滥用简化,比如有这么一个标题:《不恋天南海北主动申请到新西兰》。看了这个标题,谁也不知道这天南海北、新西兰指的是什么地方。原来,前者指的是天津、南京、上海、北京,后者指的是新疆、西藏、甘肃。这就属于滥用简化,属于生造的词。

要避免歧义。有些多义词,运用不当会产生歧义;有时候,句子中省略了必要的修饰成分,也会造成歧义。例如:《盖俊和女儿结婚不收彩礼》,本来说的是盖俊和的女儿结婚不收彩礼,少了一个的字,就成了荒唐事。所谓凝练,就是简洁明了地传达消息的内涵。恩格斯说:“标题愈简单,愈不费解,便愈好。

标题是点睛之笔,用墨不需多,但需精。要剔浮词,去空话,以最少的字词传达尽可能丰富的信息。试比较下面两个标题:

(1)(肩)泄密受贿罪恶严重国法不容(主)张常胜被依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副)叶之枫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七年(2)(肩)泄露国家重要机密索受巨贿(主)张常胜伏法(副)叶之枫下狱

两个标题,内含信息量基本相等,但后者凝练,且融人传播者的爱憎之情,前者则比较冗繁。▲消息的结尾有何意义和作用?

新闻要讲究写好导语,要把正文(展开部分)写得充实,如果能把结尾写得有力,耐人寻味,那么,更可以使稿件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

长期以来,特别是“倒金字塔”结构出现以后,新闻的结尾没有被引起重视和研究。有人把它看得无足轻重。有的新闻写作讲义把新闻的开头称之为虎头把新闻的结尾看作是蛇尾,这是不准确的。我们认为,一条新闻是一个整体,哪怕只有一段,一句话,它也是有头有尾的。一条新闻的开头以重要、新鲜的事实吸引读者,固然是必要的,但还需要一个有力、耐人回味的结尾,把新闻写得更完整、更严密,更能烘托新闻主题。好的新闻结尾,能使新闻的感染力全部发挥出来。总之,好的开头与好的结尾是前后呼应、相辅相成的。新闻写作有它固有的规律与要求,这是报纸的特点和读者习惯、爱好、心理等条件决定的。新闻的导语、正文也是古今中外新闻工作者从新闻写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规律和经验。同样,新闻的结尾也应给予研究探讨和总结,决不能轻视它。穆青同志在《关于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中写道:新闻道不仅要注意开头,还要注意结尾。这就是说开头与结尾都要写好。我们写新闻不能顾头不顾尾,而是要首尾相顾。新闻采访与写作人员费尽心血写导语是x凑凑合合写结尾,是不可取的。我们写新闻应提倡虎头、豹尾。即使是一句话或几句话的短新闻,也要努力写好开头和结尾。

▲消息该怎样结尾?

结尾,特指能深化报道主旨的消息的最后一部分,但消息的最后一部分不一定都称得上是结尾。

由于消息的内容不同,报道的角度各异,结尾的写法也多式多样。常见的形式有:1.评论式

在消息收结的地方对所报道的事实加以评论。具体表达时,既可以是直接发表议论,也可以是借别人之口进行评议,或者转述有关的评价。2.总结式

一些内容较为复杂的消息,可以在结尾处来一个概括性的总结,使全文的内容最终归纳在一个点上。3.启发式

在新闻事实已表达清楚的基础上,再引导人们进一步联系现实、认清责任的写法,就是启发式。4.展望式

在新闻事实表达完毕之后,对其发展方向和结果做出预测,通常都是描绘乐观的前景。5.引用式

在消息的结尾引用相关人物的话来做收束,也是消息常用的结尾方式之一。6.背景式

前面已对新闻背景做了全面介绍。如果新闻背景出现在消息的最后,就是背景式的结尾。7.数字式

在结尾的地方列举一些数字,有时能使新闻事实更丰富、清晰。8.补充式

在将要收结的时候,又对新闻事实做适当的补充。这些补充的内容,一般不是核心新闻事件,但必须跟核心新闻事件有紧密联系。

▲写消息的选材技巧有哪些?

写消息时,选取材料有以下三个技巧:1.努力掌握更多更好的材料实践证明,不了解情况和问题,只翻简报,看看总结材料所写出的新闻报道,往往

是堆积材料罗列事实,或者是写进一些体会到、认识到、坚决照办一类的空话和废话,很难写得简短。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硬要写成短新闻,往往也是干瘪、枯燥,没有新鲜味。只有大量地占有第一手材料,才能写出既短又好的新闻报道。

2.善于对材料进行剪裁和取舍

有些新闻所以写得长,就是缺乏筛选和剪裁的工夫,不善于去糟粕留精华。3.选择典型事实

在选材时,要选典型材料,做到“以一当十”,这也是把新闻写得精练的重要一环。如果抓到什么事例就写上什么事例,缺乏典型性,既难于阐明报道主题,也难于写出精彩的新闻。材料典型,新闻才能精练。典型的材料并非信手拈来,而是从采访到的大量材料中筛选出来的。▲消息需要细节描写吗?

有人认为消息的字数很短,谈不上什么细节描写。其实,

无论字数多少,细节写好了都能使一条消息活起来,可以提高新闻的质量。细节是消息的血肉,足以说明细节对于消息的重要性。要把消息写得生动活泼,这首先要解决两个认识问题。

一是认为消息的功能就是给读者传递新信息,只要把事情写出来就行了。

二是认为消息有无可读性是消息事实本身所决定的,与新闻采访与写作人员写稿没有多大关系。

其实不然。写消息不应满足于只把事情交代清楚。因为有的消息写得引人与否,其读者面是大不一样的。如果新闻采访与写作人员写稿的表现手法高明,不仅能吸引关心新闻事实的读者,还能吸引不关心新闻事实的读者,关键是运用细节写出必要的形象来。

▲细节在消息的开头、主体和结尾有何作用?

写新闻并非一定要用细节,没有细节描写就写不出新闻了。是说有些新闻,不用细节不能满足读者的兴趣。传递信息的消息报道,不写细节是无可非议的;如作深入的消息报道,就需要描写细节运用好一个细节,报道出来,胜过大段的议论,它的作用是以一当十,以一当百的。那么,细节描写在消息的开头、主体和结尾究竟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1.细节能够使导语引人人胜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导语的作用就是引导读者把消息读下去,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细节,不但可以使导语增色,而且能够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2.细节能够使主体血肉丰满消息的主体是消息的展开部分。它的任务就是进一步展开、阐述和解释导语,导语中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和最有吸引力的事实,都必须由主体中的事实予以支持。尽管管主体的写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运用什么样的写法,都需要善于运用细节。

细节是有人有事,有情有景,实实在在的,有这样的细节充实在主体里,主体才显得体态丰满。由于有了详尽的细节描写,使整篇消息都显得那么有血有肉,从而生动地表现全篇的写作特性。3.细节能够使结尾回味无穷

多数消息不会有单独的结尾。在主体部分里把新闻事实说完,消息也就结束了。但是,从新闻写作的实践来看,消息还是有结尾为好。有些消息的意义需要进一步引申的时候,就安排一个结尾,这肯定不是画蛇添足的;有些按时间顺序写的消息,有一个结尾,也显得圆满一些。不过,凡是好的结尾,总是有着具体、实在、让人回味无穷的特点。

▲如何选择有个性化特征的细节?

细节并不在于文字的长短,关键在于有个性化特征。消息的细节个性化了,就能以一当十,这就要从消息的实际出发,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个性化特征事物特点,作为细节。

第一,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细节。简言之,就是选择的细节要能代表方向,超出一般,反映事物的本质。有些细节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超出了一般,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写好的细节就能感动读者,虽然不一定要有惊人的壮举,但是却很有典型性。第二,要选择具有特色性的细节。

一篇消息是否有特色,关键要看所选择的细节是否有特色。如果一篇消息中有一两个有特色.的细节作支撑,就会使满篇生辉。

▲如何才能获得消息中的细节?

高尔基指出:“世界事物,每个人、每件事、每件东西,

都有它的特点、意义和形式。这些特点和形式,蕴含着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细节,其中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细节存在于生活之中,为了练就对细节的高度敏感,增强对细节的捕捉能力,要做到以下三点:1.要细致地“问”,培养发现力

人们把一件事情做了以后,新闻采访与写作人员才去采访,看不到当时现场情况,就要通过问来补充。问,可以把那些眼睛看不到的经过和变化,重新了解清楚,从中发现事物的特点,发掘其中的意义,从而捕捉表现其特点2.要细致地“看”,要培养感受力

通过观察可以获得事物的具体细节,为稿件的生动性增强色彩。生活本身富有立体感,有形、有声、有色、有味,如果缺少敏锐的感受力,就无法表现形、声、色、味,当然也就难以把富有立体感的事物细节捕捉到。3.要认真地“记”,培养判断力

仅靠问、看是不够的,还要记录下来,究竟记什么?除了记“五个w”外,要记录被反映人物特点、思想的精粹语言,被采访者对问题的认识、分析、看法,新闻采访与写作人员采访中看到的东西以及自己想到的东西,然后加以分析、综合、判断,安排细节。▲怎样进行消息描写?

一般情况下,消息是以叙述为主的,但也可适当用些描写,描写景、描写人、描绘声、描绘色,表现场景名胜或环境、气氛等。实际上,以描写为主的新闻,是相当少见的,比如关于某些风景区的报道特殊场面的特写。消息中的描写,可以增加新闻的现场感和形象感,给读者以视觉印象,从而使新闻报道鲜明、突出。因此,新闻中的描写必须是紧紧围绕新闻主题,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的。在消息写作中,决不可为描写。而描写,不可使描写脱离新闻人物和事件,不可以使描写脱离于新闻的主题。1.运用白描手法进行描写

所谓白描,就是不用比喻,很少修饰,用简练的笔墨,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写作手法。其特点是文字朴实,不事雕琢,真切自然,清晰如画,主要靠事实、形象、人物的言行和内心活动来打动读者。鲁迅把白描手法归纳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2.借鉴散文笔法进行描写

借鉴散文笔法写新闻,可以改变消息报道的死板形式。散文的写法主要特点是借事抒情,写作自由,不拘一格,寓意深刻,讲究文采,形象生动。运用散文这一写作手法,可以把消息写得生动活泼、清新明快,吸引读者。

3.深入观察,抓住特点,防止笔下生花。由于消息的体裁和篇幅短小,内容也简明扼要,决定了消息中的描写要慎用

▲进行消息描写应掌握哪些白描技巧?

为了在写稿中更好地运用白描这一手法,下面提供三点技巧:

1.选择和拣取最有典型意义的事实和细节进行描写一篇消息文字有限,必须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主题思想的典型细节和事实,精心描绘。2.文字要洗练

白描,既可以描写生动的细节,也可以粗线条勾勒事物的面貌。不论是细描还是粗描,都要文字精练,勾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便描摹出人物、景物、场面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写消息时,很有必要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简练的白描手法,给人物画一幅速写式的肖像画,让人物的形象久久地留在读者的心中。3.白描语言要形象

古人说:“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总是切合他的身份、经历,反映他的思想感情的。抓住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进行描写,可以在消息中揭示人的性格,表现人的形象,使消息摆脱枯燥无味的陈述,显得生动活泼。事实上,人人都有各自的特征,没有两个说话口气绝对相似的人。就以性格而言,也不尽相同,有的开朗,有的孤僻,有的严肃。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说话的语气、姿态也不尽相同。所以,写消息就要尽量使用能代表人物个性,表现人物思想的语言。▲写消息如何借鉴散文笔法?

写消息时借鉴散文笔法,可以避免新闻语言的干巴,面孔死板,这样写就很有生气,可以使新闻增加现场感,增加生动性和感染力。语言要生动,语句还要有所变化,有所创新。要说明的是,新闻语言要生动,并非所有的报道都要做到这一点,这要从实际出发。

借鉴散文笔法写消息时,要注意以下五点:1.摆脱新闻八股,不拘一格写新闻。2.穿插一些必要的生动形象。

3.进行细节描写,这样不仅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而且有行动,有声

音,有心理状态,为消息添了血肉添了文采,使之细腻感人,同时也更生动地揭示消息的主题。

4.要有恰到好处、言简意赅的议论和抒情。这样可以做到绘声绘色,画龙点睛,启发思考。

5.讲究文采,使用新鲜、洗练的文字和生动、朴实的语言。当然,新闻报道的文

采,不是形容词的堆砌,而是质朴的叙述。▲怎样把消息写短?

新闻报道多写精练的短新闻,方能反映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情况、新事迹、新经验、新人物、新问题和新信息。新闻报道要及时,只有写短才能见报快。因而,新闻报道要短些,既是广大读者的呼声,也是客观形势的需要。若要把新闻写得短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主题要凝练集中,不能分散、庞杂

文章所说主题纷杂而不集中,这也想写,那也想说,那么,想短也短不了。这就要求简洁精粹,写得尽可能简短、明快。没有多余的话,更不应冗长、嗦。做到这一点,一是报道内容要善于剥核桃。即削去事物的层层外表(即现象),去粗取精,挖出核桃仁(即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贵精的“精”字所在。二是对表达内容要善于浓缩。指挤掉水分,精益求精。本来需要三言两语表达的事,只用一句话或几个字就准确地概括出来。

2.材料选择要严格

在选材问题上,最主要的是选择能说明主题的主体材料,主体材料要选择那些能体现主题的、最新的材料,避免贪大求全、观点和材料脱节的及陈旧的、没有特色的材料;要选择最生动的、最具体的材料,舍去那些空泛的、笼统的、概念化的材料。

3.语言要做到高度精练

正如鲁迅所说:“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即言简意赅。▲消息描写如何防止“笔下生花”?

具体来说,为了防止“笔下生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深入观察

在写消息时,要使所描写的人和事具体、真切、生动、形象,就必须把打算描写的

东西,看得清清楚楚,历历在目,如果没有搞清楚之前,是不能动笔的。2.要抓住特点

要在消息中运用好描写的手法,还必须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点。只有抓住主要报道的人和事的个性特点,剪除枝蔓,才能使描写鲜明、生动,体现人和事物的本质,才能克服描写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3.求实求真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论是描写景物,或是人物,或是场面,或是细节,都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规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是一说一,是二说二,不能为了生动而故意改变环境,编造情节,拔高思想。新闻的描写一定要真实,既不能添枝加叶,也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夸大拔高。

▲写消息如何做到文字简练?

老舍曾说过:“文字要写得简练。什么叫做简练呢?简练就是话说得少,而意思包含得多。举两句做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只不过l4个字,可是包含多少情和景呀!”写新闻要做到这一步,就需要以简练的文字去表达丰富而深刻的报道内容,行文用字既不松散嗦,又不拖泥带水,只有写出这样的新闻,才能实现短些再短些的要求。怎样达到这一要求呢?

一是写作时要字斟句酌。托尔斯泰曾说过: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的唯一需要的位。要求写稿时要字斟句酌,也就是要找出唯一需要的词,找出唯一需要的位,并且把这唯一需要的词安放在唯一需要的位上力求做到锤字坚而难移,达到语言简洁的目的。二是写出稿件还要精心修改。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也提到修改文章的问题: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他是从文章的结构方面来讲的。从这些经验之谈里,可以看到,新闻稿件的删削修改的重要。强调新闻稿件要反复修改,是为了把思想表达得更准确,为了使稿子更能为广大读者看懂,为了更充分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三是新闻语言要简洁。特意提醒通讯员写新闻稿子尽可能用短句子,段落也要短。新闻语言要简洁,就是使用词语要紧凑、干净,避免用多余的话和拖泥带水的语句。▲写消息如何避免空泛?

恰当的议论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揭示新闻事实本身的逻辑力量;空泛的议论不仅揭示不出新闻事实本身的逻辑力量,还有画蛇添足之嫌,因为它不能把抽象的东西讲得具体而透彻。这样的议论就显得多余,这时候读者宁看事实而不愿听说教。所以,消息中的议论切莫空洞抽象、空泛含糊。那如何避免空泛呢?

1.学会用事实发表意见

述评式的特征曾被许多新闻学教科书这样界定:“在迅速而简明地叙述新闻事实

的基础上,揭示新闻事实本身的逻辑力量。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定义,即用事实发表意见。譬如,毛泽东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一共只有三处议论,第一处: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第二处: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第三处: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这条消息一千一百六十字,却只有这短短五十八个字的议论,其他都是新闻事实的叙述和新闻背景的解释。从中可见事实叙述的力量了,田流同志曾说:消息中的‘评’,主要是靠叙述事实,即通过安排、使用新闻背景材料来实现的,而不是靠作者直接发议论来完成的。

通过叙述新闻事实,达到发表意见的目的,是议论的最好方法。

2.深研究,发议论

鲁迅先生说:“无深研究,发议论是不对的。”议论就能实事求是,秉公直言;画龙点睛,发人深省。贾谊《新书》中《过秦论》一篇被世人传诵,就是因为很尖锐地指出了秦灭亡的原因,它是在深入研究分析了秦孝公任用商鞅,使秦国强盛起来;原文王、武王、昭襄王时期国势日强,各国诸侯争割地而赂秦;秦始皇暴虐到极点;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些史实基础上得出的结论。离开对这些史实的周密考证和科学分析,所议之论’’就站不住脚,那这篇《过秦论》也不会被世人传诵。消息写作中的议论也是同样道理,要深入其中,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进行周密考证和科学分析,论出独到的、新颖的、深刻的,又是本质的道理。

▲怎样写动态消息?1.标越

简明扼要,点明大意。2.“电头”

起首处一般要写“电头”,依次说明新闻的来源、时间和作者。

3.从正文结构上讲,新闻的完整结构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四个部分,其

中导语和主体是最重要的,不能缺少。(1)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先导语言,概述新闻最主要、最核心的事实和思想,引导读者看新闻的全文。(2)主体

主体是新闻内容的基础部分,紧接着导语展开叙述新闻的主要事实和内容。(3)背景

背景是新闻的辅助和衬托部分,一般穿插安排在主体之中,没有确定的位。背景用来介绍事实发生的现实的或历史的环境,同事实相关的解释说明,以便于读者了解事实的来龙去脉,增加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4)结尾

结尾是新闻的尾巴,标志一条新闻的终结,常常一两句话。如果事尽文止,就应自然收束。▲怎样写综合消息?1.标题要突出中心。

2.消息从格式上讲,起首处一般要写“电头”,依次说明消息的来源、时间和作者。写电头,然后才写消息正文。

3.从正文结构上讲,消息的完整结构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四个部分,其中导语和主体是最重要的,不能缺少。

导语是消息的先导语言,概述消息最主要、最核心的事实和思想,引导读者看消息的全文:主体是消息内容的基础部分,紧接着导语展开叙述消息的主要事实和内

容;背景是消息的辅助和衬托部分,一般穿插安排在主体之中,没有确定的位;结尾,标志一条消息的终结,常常一两句话。

▲怎样写经验消息?

经验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构成。1.标题

常见的标题有三种:一是单行标题,即正题,如“长江巫峡溶洞发现古人类遗址”;二是双行标题,即除正题之外,配有引题或副题;三是三行标题,即正、引、副标题俱全,内容一目了然,颇具优势。

标题是全文的眼睛,是内容的提要。有一个好的标题,可以使新闻增色,对读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因此,标题一是要能准确反映报道内容的本质;二是用别具一格的语句把消息中的新内容、新思想在题目中概括出来;三是标题的行数、字数不宜过多,要简练。2.导语

导语一般是指开头的一段,也可以是几旬或一句精辟的话。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吸引读者的兴趣和注意。3.主体

主体是紧承导语之后,围绕主题对消息内容作具体叙述和说明的部分。主体的写作要圆满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要写得波澜起伏,生动、活泼、形象,内容丰满,具有可读性。4.结尾

结尾,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一般是对主题或主要内容的概括,来加深读者对主题的认识和对事物发展趋势的理解。结尾不是每篇消息都有的,要视文章内容和需要来定其取舍。有时主体部分叙述完了,意思也说尽了,自然收笔,就不必再写结尾。但有结尾的,必须注意紧扣事实,不空发议论,启发引导而不说教。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员写经验消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写作要求:

(1)捕捉新鲜的经验

跟专门表述经验的文体如总结和典型经验调查报告相比,经验消息除了用记叙写法、靠事实说话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内容新鲜。总结是定期必做的,其中的经验也许没有多少新鲜感,但是作为一个阶段的回顾,不能因为新鲜感不足就不做了。调查报道强调的是典型意义,新鲜感虽然也是追求目标之一,毕竟不是最核心的。作为新闻的经验消息,如果缺了新鲜感,马上就失去存在的理由。经验消息的写作首先必须发现新鲜经验,否则一切无从谈起。(2)经验在事实中自然显现

除非被采访者自己有条款式的概括,经验消息中的那些规律性认识通常并不一一特地指点出来,是靠在对事实的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的。因此我们阅读一

篇经验消息,常常看不到直接表述经验的文字,但是,经验又在字里行间无处不在,写作中要把握好这一点。附:经验性消息的写作范本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

周俊增

南京市绿化工作搞得比较好,近来到这里学习绿化经验的人越来越多。怎样对待南京的绿化工作?南京市园林设计研究所一助理工程师杨万金最近对记者说:“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避免三点不足之处。

南京下市目前有大小400多条街道,有树木20多万株,为新中国成立前的l00多倍,城市绿地面积达9万多亩,全市已基本绿化,并以“绿色城市”而闻名中外。但是,杨万金指出,从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看,南京市在绿化建设上暴露出一些缺点。了解这些问题,对于前来参观取经的人富有教益。

第一,五六十年代绿化的街道,树干定高一般为2.5米,太低了,影响交通安全。1978年一年,光是为行道树碰坏的车辆涂漆就花了4万多元。公共汽车为了避免与行道树相撞,不得不在离路边3米远就停车,这不仅有碍交通安全,也降低了道路利用率。杨万金说,今后大中城市行道树干应定在4米高左右为宜,最低也不能低于3.5米。第二,行道树在栽植时打洞普遍偏小。由于打洞小,树根扎得浅,在大风袭击下南京市发生过四次大面积倒树。行道树的倒伏又造成了停电、停水、中断交通,给生产和人民生活都造成很大损失和不便。实践证明,今后打洞以长宽各两米、深一米为好。

第三,树的品种单一,法国梧桐太多。全市几百条街道绝大部分种的是法国梧桐。这种树有树冠大、遮阴好的优点。但由于新叶长出后,每半个月就脱一次绒毛,在空气中飘散,造成空气污染,形成了公害。这也是应该注意的。▲怎样写人物消息?

人物消息是一种便捷、迅速而有效地报道新闻人物的手段。它不必像人物通讯那样有较多的具体生动的情节和细节材料,而只写一人一事,突出人物的某种行动或某个侧面,直截了当,短小精悍,迅速及时加以报道。比起人物通讯,人物消息容量小,主题单一而集中,时效性强,因而更偏重于一个新”字。报道一个突出的新闻人物,往往先发人物消息,然后再发人物通讯。人物消息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全面地介绍一个人,它的语言简洁概括,以叙述手法为主,且大多以事写人。

另外,人物消息刊登时,可通过标题处理使主题表达更为醒目突出,容易引人注目。而人物通讯的主标题往往比较含蓄,多属虚题。

人物消息写作格式如下:1.标题

标题是全文的眼睛,是内容的提要,因此标题一定要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反应。2.导语

用几句简短的话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情的事实,揭示消息的主题,吸引读者注意。3.主体

主体紧接着导语,对消息作具体的介绍。4.结尾

结尾,是对消息的内容进行概括,加深读者的认识。新闻采访与写作人员在写人物消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在选材上,应抓取现实生活中人物活动的一两个场面,一两个镜头,充分地展示生活的横剖面,描绘比较细腻,感染力强。

(2)在结构上,既不同于一般新闻,又不同于一般人物通讯,而是取二者之长,常常用一个概括性的导语开头,点出部分事实要点,或从生动的情节、场面、引语入笔,但不透露太多,真正最重要、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后面,使读者看完全篇产生一种满足

(3)在角度上,选择一个特定的角度,仔细观察局部特征,选择一个侧面加以报道。附:人物消息的写作范本

宫峰学诚博士乐当炉前工在炼铁实践中已解决多项难题撰写的论文引起各国专家关注

本报讯我国屈指可数的冶炼工科博士宫峰,自愿到鞍山钢铁公司炼铁厂做“炉前工”,和工人一起把汗水和智慧融进钢花飞舞的铁流中。10月27日,到鞍山视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切接见了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宫峰博士,勉励他走理论联系实际,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四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34岁的宫峰l5年前考入鞍山钢铁学院冶炼系。l985年,再度考取东北学院攻读博士。去年ll月,他终以14万字颇有建树的《高炉矿焦混装空气动力学技术研究》论文通过博士学位答辩,并荣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不少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慕名向他伸出热情的双手,甚至以优厚的生活待遇吸引他去,宫峰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鞍钢炼铁厂炉前工。从此,历经沧桑的10号高炉有了位博士副炉长.宫峰的选择令很多人费解。面对各种疑问,宫峰坦然地说:“我是为自己补课呢。一补对工人阶级的认识课,二补社会实践课。我从未参加过炼铁实践,研究冶金的不知怎样炼铁,理论如同建筑在沙滩上的高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去研究,效果会更好。”

和工人朝夕相处,宫峰时时受到工人阶级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染,思想感情发生了极大变化。高温季节,他每天都要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如何写好新闻信息》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如何写好新闻信息: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如何写好新闻信息》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8659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