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研组优质课赛讲优缺点总结
初中语文教研组优质课赛讲优缺点总结
经过为期三周的初赛、复赛,紧张而激烈的优质课赛讲终于告一段落,现将初中语文教研组全组九名成员参加优质课赛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缺点,总结汇报如下:
一.优点:
1.所有人都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此次活动,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评课,大家的态度都十分认真、积极,有的甚至多次尝试,四处找人求教。
2.都能响应学校的号召,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以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大家都能扎实备课,不管是课件制作,还是教案备写,都尽可能仔细认真,力争减少失误。
4.上课过程中,所有老师都保持清晰的思路,有完整的教学环节,基本把握住课堂的重点,注重难点的突破和引导,实现当堂课的教学目标。。
5.课后,教研组所有同志都能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从中寻找缺点和不足。
6.评课过程中,大家都能本着“少说好话,多指问题”的态度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正,也能对别人的课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二.存在问题:
1.部分语文老师的课堂缺乏激情,甚至毫无感情,不能以自己积极的感情投入去感受作品、感染学生,致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显得沉闷、缺少生机。2.部分新教师还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课堂的驾驭还不能做到游刃有余。
3.部分老师的课堂缺乏自己的见解和风格,对文本还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仍然在借鉴参考书照本宣科。4.有的老师还不能熟练掌握课间的制作技术,课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过分依赖多媒体,对多媒体的作用估计过高,教师自己在课堂范读中不敢出声,使教学目标落不到实处。
5.个别老师的课堂还处于教师“一言堂”的状态,对学生是“保姆式”教学,面面俱到,剥夺了学生思考和想象的权利。
扩展阅读:靖远201*年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活动总结
建设语文高效课堂展示成果异彩纷呈
靖远县201*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活动总结
赛事评委组
201*年10月10日~10月11日,全县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活动在靖远六中如期开展,来自全县各中学选拔的15位教师参加了此次竞赛。本次竞赛是教育局高效课堂建设年系列活动之一,体现新课程、展示新课改的阶段性成果。为期两天的赛课活动中,所有教师的设计和授课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都能熟练并创造性地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参赛者使用白板得心应手,本次赛课活动特色鲜明,为参赛语文教师、承办学校的教师和评委搭建了展示教学精湛技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开阔了所有参与者的视野,成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示范和引领。本次竞赛活动值得倡导的方面如下:
一、新课程新教改的理念已经进驻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授课中,教师都能以“平等的对话者”的身份提出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如“你认为”、“你觉得”、“你想”等语广泛出现在赛课中。师生也基本能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不再拘泥于一个传统的正确答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赛课教师都能从读写听说全方位进行教学设计,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活动中,参赛教师在教学中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县教育局倡导学习山西太谷教学模式,赛课中有七中的张明德老师、箬笠中学的王小刚老师能扎实备课,课堂中使用导学案授课,作了有益的尝试。授课中重视说话和写作,给评委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刘川中学的陈佩霞、糜滩中学的王慧老师、双龙中学的唐正花老师、六中的高志秀老师等。
三、备课授课中重视三维目标的设计和实现。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目标,新课改强调三维目标。为期两天的赛课活动中,所有参赛者都能重视除知识目标外的情感价值目标及过程与方法目标,标志着我县语文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其中,六中的高志秀、糜滩中学的王慧、北滩中学的张永莉三名老师在处理课程资源时成功地调动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收放自如,并适时适度激励学生说写练习,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给所有观摩比赛的老师和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赛课教师普遍都能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调动多媒体及白板教学手段,使得教学以立体化呈现。参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地寻找与课程相关的知识。从形式上说,有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不少课件简洁精美、重点突出,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完成学习;从内容上说,有背景介绍、知识补充、拓展迁移等。这样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训练学生能力。
五、所有参赛教师都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佼佼者,是各个学校选拔的精英,代表着当前靖远语文教学前线教师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六、本次活动让我们体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课堂习惯是实现教学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在这次活动中,靖远六中的学生给评委老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就让我们反思在教学中要树立养成关注学生习惯的意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随时关注,长期保持才能形成。
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赛课活动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商榷:
一、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课堂实际和教学预设的问题。部分教师因教学设计预设性太强、太死,导致课堂生硬,与学生脱节,教学严重脱离了实际,老师急得团团转、声声急,学生只是眼迷惑、手无措,课堂给人生拉硬扯之感。这一点提醒我们,语文教学设计的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而不是一个标准的答案或者既定的板书结果。
二、对文体如何进行个性化多元化解读的问题。对一些经典文本,教学参考和网络已经有许多经典和成功的解读。我们是不是照搬这些解读,然后填充给学生的大脑?答案是否定的。新课程强调文本的个性化多元化解读,所以,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照搬。这次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些参赛者通过下载网络课件,然后根据课件再设计教学。这是思考被网络绑架现象,是应该被反对和杜绝的。
三、教学评价的标准问题。赛课中,我们评委往往纠结于该给这节课多少分。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应该是多维的,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与三维目标的实现程度、教者的基本功与课堂表现、学生参与程度与课堂收益、教学美感与共鸣等等。赛课后的成绩是评委综合各方面因素思维控制的结果,如何进行更准确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我们一直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处理传统教学及考试与新课程理念、常态课与公开课之间的矛盾问题。一方面,传统教学的基础不能丢,另一方面也践行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理念,如何将这二者有机地结合,是一线教师应该长期探索的问题。一方面赛课活动中,授课者总希望给评委老师一堂课的整体印象,一方面又受制于教材难易、学生实际和教时,因此,如何避免赛课中“教学人格分裂”问题,也是摆在所有赛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五、文本解读重在思维,排斥思维形象的确定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形象是靠阅读者的思维建立起来的独一无二的思维形象。语文课的教学中,图片的使用应该是以不禁锢、模式化学生大脑思维为前提的。因此,授课者课件制作要根据教学需要,应该少用、慎用图片,对图片进行精挑细选,不要让语文课成为读图课,避免课件闪亮登场,学生分心分神,看着很热闹,但对学习无用甚至起反作用。
六、对于历来有争论的词语及异读问题,应该顺应大流,不宜特异。比如一位教师在《小石潭记》一课中,将“卷石底以出”中的“卷”向学生正音为“quàn”,古音中的确是存在这个读音的,也有相近的意思。但是评委组老师认为,授课中字词读音如果课本没有注释,就应该以通常的读音去读,因为我们所读的音,也本非古人所读。语言,包括语音,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变化发展的。唐宋以前汉语体系中就没有舌面音“j、q、x”,现代汉语中的“j、q、x”是从“g、k、h”分化出来的,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七、导入和板书的问题。
语文课的导入应该是以激趣为目的的,不能为导入而导入,评委组老师认为部分参赛者的导入过于冗长罗嗦,占用了好几分钟时间,是不可取的。
赛课全程,十五名参赛者,只有五名教师有正规的板书。有些参赛者似乎认为有多媒体就不用板书,这是不正确的。板书设计是根据教学内容,抽取其关键词句,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和逻辑结构方式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板书整体的过程,是对教学的系统化整合,有提醒帮助学生明确知识体系、识记关键点的作用。
以上是评委组就本次赛课活动的一些粗浅认识和观点,教育局领导希望藉此总结引发大家对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而达到促进课堂教学、促进新课堂改革的目的。不当之处,请问仁广泛讨论斧正。希望广大语文教师多研究课程标准,深挖掘教材,多琢磨名家课例,多读书,大胆尝试、勤于总结,相信我县语文教学会迎来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执笔:靖远六中芦苇风起时201*年10月15日星期二)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中语文教研组优质课赛讲优缺点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中语文教研组优质课赛讲优缺点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