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高中语文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

高中语文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0:33:04 | 移动端:高中语文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

高中语文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

高中语文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需要重新构建校本教研制度,创立新的教研活动方式,以保证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有意识和有效地促使教师从新课程改革的宏观理念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转变。在这个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背景下,听课评课也就成为新的教研体制校本教研的新途径。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听评课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在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背景下,如何指导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进行语文新课程的听课评课活动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首先,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和审美情感。其次,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和积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形成终身受益的语文能力。第三,语文教学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第四,语文教学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为完善的学习条件。以上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为语文听课评课提供了指导思想。因此,语文听课评课的基本理念主要如下:1、提高语文素养,奠定发展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改变,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今后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3、倡导教学民主,促进合作学习。4、提倡语文听课评课的多元化。

在上述语文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听课评课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1、语文听课评课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2、语文听课评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3、语文评课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语文听评课要提倡听评课主体的多元化。

5、语文听评课要采用多种形式,使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二、高中语文新课程听评课的标准。根据语文听课评课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语文听课评课必须坚持发展性的教育评价观,准确把握听评课的四大标准:

1、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以从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参与品质、参与方式、参与时间与广度、参与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学生是否参与了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即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主动提问、质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和广度。(3)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时间、数量和质量。(4)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

2、教师能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创造力表现和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1)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2)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具有创造性。(3)学生主动提问、质疑的次数是多少?(4)学生用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或探究问题的时间有多少?(5)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的时间有多少?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一般采用观察的方法。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能否从多角度思考问题;(2)答问是否有新意,有独创性;(3)分析问题是否深刻;(4)表达是否流畅,意义是否丰富。3、教师是否重视学生高尚情操审美情趣的养成。

4、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创造性。教师教学设计创造性水平的高低,以及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能以丰富的知识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较多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单元教学设计、单篇教学设计、导语设计、提问设计、练习设计、板书设计、教学结构设计等。

综上所述,听评一节语文课,必须站在全面的、发展的高度进行,体现现代教育观念,把学生参与学习效果、创新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的养成、教学设计的创造性等四个方面内容纳入到听课评课的指标、标准体系,从而确定各种听评课的具体标准,以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三、高中语文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

根据新课程语文听评课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及标准,高中语文新课程听评课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成长,关注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因此,高中语文新课程听评课的重点应该定位在帮助老师们研究分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解决老师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帮助老师制定个人发展目标,满足老师个人的发展需求,提高老师们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技能水平。新课程语文听课评课操作的具体要求是:(一)听课

1、听课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必要的准备。无论是教研员、学校领导,或是教师,听课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是研讨课、实验课,还是公开课、观摩课;是汇报课、常规课,还是示范课、立标课;是评优课、参赛课,还是教研课、展示课,等等。不同的课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只有明确了听课的目的,听课时才能有所侧重,便于把握重点,发现问题。评课时才能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另外,听课还要作必要的准备,一是要对讲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有所了解,二是要熟悉新课程语文听评课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及标准。这样才能对讲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正确的评判。

2、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在课堂上听课者要随着教学进程认真观察整个课堂的教学动态,要专心听老师是如何讲的,学生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要关注师生双边活动是否协调,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讨论发言的积极性是否调动充分。还要注意到教师对教材教法的处理和选择是否得当,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学内容的处理、表达是否科学、完整,并有机渗透德育。教学的深度、密度是否面向大多数,而又兼顾“两头”学生,并符合课标要求。更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有创新。听课时应特别注意动脑思考,要对课堂的有些情况做出初步的分析和判断,尤其要认真做好课堂记录。要力求把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同时还要把自己在听课过程中的不同见解、建议以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写在听课笔记相应位置上,以便评课时讲评交流。(二)评课1、评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要抱着对讲课教师高度负责的态度,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分析原因,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力求做到科学公正,恰如其分。

2、正确把握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一方面要按照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讲课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按标准严格要求。另一方面,更要从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教师本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针对其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评价策略和评价方式。

3、评课要讲究艺术。要善于将批评的语言转化为建议或商榷,还要依据空间、环境或对象的变化而变通。领导在场或大会评课重在概括,原则评、重点评,多鼓励、少批评。在教研组或对教者本人,要详细评、具体评,优点说够、缺点说透,既要诚心帮助,又要促进提高。甚至对不同个性特点的教师,评课方式也要有变化。对心高气傲或谦虚平和的教师,不能用同一模式;对自信心较强的教师或自信心不强的教师,也要针对其不同的心理特征讲求策略。

4、评课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而强调各自的特点,体现各自不同的目的。对常规课和研讨课的评课,应突出“实”,提倡“促”,实事求是的评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对年轻教师的试讲课和汇报课,应突出“导”,提倡“帮”,应充分肯定成绩,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清主次,认真分析,进行具体地指导,热情帮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对评优参赛的课,应突出“严”,提倡“学”,严格按照标准评,激励大家互相学习,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教改观摩课,要突出“研”,提倡“创”,认真研究问题,倡导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5、评课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无论何种类型的课,都应从目标、过程和效果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具体评价。第一,要看教学目标是否正确,能否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第二,要看教学过程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正确处理教材和教与学的关系,能否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因材施教。第三,要看教学效果是否显著。

6、评课要本着相互学习,共同研究,探讨切磋的态度,从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出发,提出中肯客观的评价,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综上所述,新课程语文听评课,要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按照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认真地分析和评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迅速提高教学技能水平,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全面提高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质量。

扩展阅读:高中语文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

高中语文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

专题学习感悟之一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需要重新构建校本教研制度,创立新的教研活动方式,以保证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有意识和有效地促使教师从新课程改革的宏观理念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转变。在这个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背景下,听课评课也就成为新的教研体制校本教研的新途径。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听评课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在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背景下,如何指导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进行语文新课程的听课评课活动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首先,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和审美情感。其次,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和积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形成终身受益的语文能力。第三,语文教学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第四,语文教学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为完善的学习条件。以上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为语文听课评课提供了指导思想。因此,语文听课评课的基本理念主要如下:

1、提高语文素养,奠定发展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改变,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今后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3、倡导教学民主,促进合作学习。4、提倡语文听课评课的多元化。

在上述语文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听课评课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1、语文听课评课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2、语文听课评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3、语文评课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语文听评课要提倡听评课主体的多元化。

5、语文听评课要采用多种形式,使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二、高中语文新课程听评课的标准。

根据语文听课评课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语文听课评课必须坚持发展性的教育评价观,准确把握听评课的四大标准:

1、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以从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参与品质、参与方式、参与时间与广度、参与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学生是否参与了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即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主动提问、质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和广度。(3)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时间、数量和质量。(4)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2、教师能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创造力表现和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1)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2)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具有创造性。(3)学生主动提问、质疑的次数是多少?(4)学生用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或探究问题的时间有多少?(5)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的时间有多少?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一般采用观察的方法。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能否从多角度思考问题;(2)答问是否有新意,有独创性;(3)分析问题是否深刻;(4)表达是否流畅,意义是否丰富。

3、教师是否重视学生高尚情操审美情趣的养成。

4、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创造性。教师教学设计创造性水平的高低,以及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能以丰富的知识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较多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单元教学设计、单篇教学设计、导语设计、提问设计、练习设计、板书设计、教学结构设计等。

综上所述,听评一节语文课,必须站在全面的、发展的高度进行,体现现代教育观念,把学生参与学习效果、创新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的养成、教学设计的创造性等四个方面内容纳入到听课评课的指标、标准体系,从而确定各种听评课的具体标准,以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三、高中语文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

根据新课程语文听评课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及标准,高中语文新课程听评课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成长,关注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因此,高中语文新课程听评课的重点应该定位在帮助老师们研究分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解决老师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帮助老师制定个人发展目标,满足老师个人的发展需求,提高老师们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技能水平。新课程语文听课评课操作的具体要求是:(一)听课

1、听课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必要的准备。无论是教研员、学校领导,或是教师,听课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是研讨课、实验课,还是公开课、观摩课;是汇报课、常规课,还是示范课、立标课;是评优课、参赛课,还是教研课、展示课,等等。不同的课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只有明确了听课的目的,听课时才能有所侧重,便于把握重点,发现问题。评课时才能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另外,听课还要作必要的准备,一是要对讲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有所了解,二是要熟悉新课程语文听评课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及标准。这样才能对讲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正确的评判。

2、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在课堂上听课者要随着教学进程认真观察整个课堂的教学动态,要专心听老师是如何讲的,学生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要关注师生双边活动是否协调,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讨论发言的积极性是否调动充分。还要注意到教师对教材教法的处理和选择是否得当,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学内容的处理、表达是否科学、完整,并有机渗透德育。教学的深度、密度是否面向大多数,而又兼顾“两头”学生,并符合课标要求。更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有创新。听课时应特别注意动脑思考,要对课堂的有些情况做出初步的分析和判断,尤其要认真做好课堂记录。要力求把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同时还要把自己在听课过程中的不同见解、建议以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写在听课笔记相应位置上,以便评课时讲评交流。(二)评课1、评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要抱着对讲课教师高度负责的态度,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分析原因,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力求做到科学公正,恰如其分。

2、正确把握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一方面要按照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讲课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按标准严格要求。另一方面,更要从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教师本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针对其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评价策略和评价方式。

3、评课要讲究艺术。要善于将批评的语言转化为建议或商榷,还要依据空间、环境或对象的变化而变通。领导在场或大会评课重在概括,原则评、重点评,多鼓励、少批评。在教研组或对教者本人,要详细评、具体评,优点说够、缺点说透,既要诚心帮助,又要促进提高。甚至对不同个性特点的教师,评课方式也要有变化。对心高气傲或谦虚平和的教师,不能用同一模式;对自信心较强的教师或自信心不强的教师,也要针对其不同的心理特征讲求策略。

4、评课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而强调各自的特点,体现各自不同的目的。对常规课和研讨课的评课,应突出“实”,提倡“促”,实事求是的评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对年轻教师的试讲课和汇报课,应突出“导”,提倡“帮”,应充分肯定成绩,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清主次,认真分析,进行具体地指导,热情帮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对评优参赛的课,应突出“严”,提倡“学”,严格按照标准评,激励大家互相学习,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教改观摩课,要突出“研”,提倡“创”,认真研究问题,倡导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5、评课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无论何种类型的课,都应从目标、过程和效果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具体评价。第一,要看教学目标是否正确,能否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第二,要看教学过程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正确处理教材和教与学的关系,能否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因材施教。第三,要看教学效果是否显著。

6、评课要本着相互学习,共同研究,探讨切磋的态度,从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出发,提出中肯客观的评价,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综上所述,新课程语文听评课,要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按照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认真地分析和评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迅速提高教学技能水平,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全面提高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质量。

语文教师怎样听课和评课(转引)

我们学校非常注重对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黄岐校长、梁俊副校长等学校领导,经常强调教师要多些去听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听课后多进行评课探讨。有些教师在听课之余深感迷惑:这课,我是听了,我也感觉到他这么教甚合我意,就是要我说出个所以然来,就很

难了。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得解决教师怎样听课和评课这个问题。一、确定听课、评课对象

一般来说,每次听课都有一定的目的、任务,为完成一定任务而确定听课对象。听课可以是为了了解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情况,也可以是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经验,例如教学水平、教学能力、驾驭课堂的实际能力等,因此确定听课对象,一般首选教毕业班的教师,其次是部分骨干教师。还可以是有具体任务的听课对象,也可以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选取听课对象,总之每一次听课,都力图达到一定的目的。

二、怎样去听课?

(1)课前要有一定准备,准备包括理论的储备、信息的收集。理论的储备靠平时,信息的收集需要教研员在听课前对听课学校、教师、学生等情况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解,这点对新教师特别重要,另外对教材特别是新教材的相关内容在听课前突击阅读,要掌握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的新要求,否则你就不知道教师是否抓住了重、难点等,听课也就缺乏针对性,评价也难保证客观性和公正性。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听课,听什么,记什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理念下,我觉得首先要确立一个指导思想,然后依据这个指导思想再去听课或评课就不会偏离方向。这个指导思想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促进教师成长。三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听或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听课既要看教师的教,又要看学生的学,同时要进行适当的笔录。

首先看教师的教,主要关注以下四个维度

1、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能抓住知识主线,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讲有练,组织严密,能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实时调整教学计划;

2、调控能力,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3、教学机智,观察教师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是否能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调整教学计划,重组教学结构,激活课堂教学;

4、练习设计,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教师布置练习题的时候是做统一要求,还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有一定剃度的练习题,任学生自由选择。

第二看学生的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感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体现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探索,主动发现与创新。我们在评课中,主要评价学生学习中的四种状态:

1、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

2、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学生的活动时间是否充足、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合作的方式,合作的态度,合作的成果)怎样;

3、认知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

4、情绪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调学习情绪。有时课堂会突然爆出笑声戛然而止,有时会从激烈的讨论转入冷静专注的聆听,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

第三是要适时地进行教学记录和教学评点听课记录:我们一般把“课堂教学案例记录本”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教学步骤(教学流程),二是板书设计,三是总评(又分特色评述和改进建议两部分)。根据上课实况着重做好记录,同时还要记录学生的发言人次,占全体学生的百分之几,从而得知学生的参与率。

听课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活动观察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教师平时的训练是否有效,学生的接受程度的高低,是启而不发,或启而难发,还是一启而愤发。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课后要对记录进行整理,要思考: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到底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等。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

以上可以作为常规听课需遵循的规则。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跟追式听课。所谓跟追式,就是对被听课者进行一段时间的连续听课,或这学期听了这位老师的课,下学期时还继续听。跟追听课符合发展性的原则,这学期我们听了这位老师的课后,与他一起研讨,交流,引导他反思,在一些需改进的方面达成共识,并让老师心甘情愿地接受意见,力图在下一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下学期我们听课时,有意识的注意这位老师对上次的不足改正了没有,教学水平是否提高,在新的情况下,是否又出现新的问题。在这样的跟追听课下,教师的业务水平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跟追式听课一般适用于新分配来的老师及一些教学能力教弱的老师。

三、怎样评课

(一)评课应遵循的基本理念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的不断反思,有利于促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校本教研的发展。总之有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评课应围绕以下内容

(1)评教学思想。即从教学思想这一角度出发,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例,评议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包括:教师面向全体的思想,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思想,运用现代教育观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等。

(2)评教材处理。即从教学内容处理角度,评谇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得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等。

(3)评教法运用。即从教师对教学方法处理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用教法是否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4)评学法指导。即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评议。

(5)评教学过程。即从教学结构这一环节出发,评议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等。

(6)评教学效果。即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建构主义的观念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即:(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2)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3)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4)有效的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6)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据此,评价课堂教学应主要考察以下六个方面的指标:一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二是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三是学生的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能得到充分保障;四是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五是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六是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评课应讲究的技巧

(1)要抓主要矛盾。一节好课,也不能尽善尽美。评课中,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应根据上课教师探讨的目的和课型,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评论。如这节课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课时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上,其他方面只作次要问题略提即可,切不可冲淡中心。

(2)要采用多种形式。评课要根据其范围、规模、任务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形式。对于检查评估性听课、指导帮助性听课、经验总结性听课应采用单独形式评课,即听课者与执教者单独交换意见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灵活机动,可随时进行,并且能中肯地研究解决在公开场合不易解决的问题。对于观摩示范性、经验推广性、研究探讨的群体听课活动,应采用集体公开形式评课,通过集体讨论、评议,对所示课例进行分析评论,形成对课堂教学的共同评价,以达到推广经验的目的。

◆同一节课,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评法

同一节课,是指上相同内容的课。即使是上相同内容的课,不同的老师,应该有不同的评课要求、评课方法,应区别对待。一般的说我们对层次高的教师要求也高,不仅看他教学能力、组织能力、教学的基本功、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语态、体态,是否揭示文章的内在联系等,还要看课堂是否呈现新的教学理念,是否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否上出亮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于一般的老师,我们只要求能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最好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对于教学能力一般的老师,只要求其掌握常规课应有的步骤,并在此基础有所提高。

◆同一个老师,不同的课不同的评法

同一个老师,不同的课不同的评法,是指对同一个老师,不同时期不同的评法。例如可以分为生长期(指刚毕业工作3年);成长期(指不断进步中);成熟期(指已形成特色),对于其不同时期的课应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评价。同时对同一位老师上不同课型的课,也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讲读课、自读课、复习课、讲评课都各有其标准,我们必须根据其不同标准,给予不同的评价。

(3)要坚持激励原则。任何形式的评课必须坚持激励性原则。通过评课活动,起到调动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作用。因此,评课过程中,既要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双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发言的分寸,评价的方向和火候,以便发挥评课的效益功能,起到推动教学工作健康发展的作用。

(四)评课要注意的问题(1)要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

评课前要充分听取上课老师的意见,听他们讲这节课的教学设想、安排、目良、合格、差的,让他们充分的抒己见,谈看法,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才对这节课做恰当的评价。

(2)确定平等者的地位教师评课应把自己与评课者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不要居高临下,不要以说教者的身份出现,而要以学术探讨、研究、商量的态度与老师交谈,只有营造了这样一种学术气氛,才能使老师们感觉,我们的评课是为了他们,而不是找茬子,跟他们过不去。评课的方式可以是交谈式的,即可以和老师座谈,询问其这节课最得意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地方觉得不满意?听课者听取这些后,再给老师进行点评,点评的过程中注意引导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

(3)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评课

每一位教师都是发展的个体,他们都在成长,因此我们评课要用发展的眼光,相信教师们是会不断进步的。因此评课的目的不再是给教师排队,把教师分成优、良、合格、差几个等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奖惩,或对教师过去工作的成败简单进行考核、鉴定、认可等;而是要为教师提供关于教育教学的信息反馈和咨询,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薄弱之处,分析产生问题和不足的根源,探讨克服缺陷、发扬优势的措施与途径,从而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学校领导、科组长或备课组长是评价的主体,作为任课教师也应当在评价过程中具有同等的主体地位,同时被评价者的同事、学生甚至部分家长也应当参与到评价中来,并且在某个特定领域内充当评价主体的作用。

(5)评课者需要站在被评课者的角度,思考学生和文本。

也就是说,评课者首先应该研读文本、了解学生,在拥有被评课立场的同时,用被评课者的语言与他们互动,减少因空泛指导而产生的弊端。

(6)注意评价语言的使用

评课语一般分为“特色”和“建议”两部分。评课时对于其“特色”和“建议”,最好三六开,即六分特色,三分建议(缺点)。一般情况是“特色”多于“建议”,除了极个别较差的课。对于评语的使用最好选老师们易于接受的、较为以人为本的,例如,提建议时多用:如果能、还可以、最好能、……就更好、可适当的……、……须加强等词语,相信老师们会更爱听。

(7)注意使用概括性的评语和专项性的评语相结合的评价语言

评价语言可以分为概括性语言和专项性语言。一般概括性语言多用于写“特色”,而专项性语言一般用于提“建议”。

所谓概括性语言指对课进行全面的评价。专项性语言是指对特殊的、主要的、最突出的一些问题进行的评价,多用于提“建议”。

(8)明确怎样的课才是好的语文课

怎样的课才是好的语文课。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衡量:第一个角度:

◆须“有语文味”(语文是文化性、素养性相结合的课程)◆切合教学目标(关于语文的教学目标)◆能用好教材

◆恰当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否合理运用,反映“人与文本对话”的程度。

第二个角度:

首先,语文课必须以语言教学为中心,这是好的语文课的前提。其次,好课应该有实际效果。最后,好课还应该富有个性。第三个角度:

第一指标: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或者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第二指标:这堂课有没有思维梯度,有没有思想,学生参与的深入程度怎样?

第三指标:教师在课堂上究竟是什么角色?怎样才能确保课堂的效率与生命力?教师要心甘情愿地从传授主角退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

评课稿:

美,需要在情中萌发

浅评贾桂强老师的优质课《都江堰》

湖州五中潘冬梅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是郁达夫谈中国现代散文时作地一个比喻性的总结。语文选修文本以上一句作为专题的名称,我却独喜这下半句。“一粒沙里见世界”多少有些哲理性的说教,而“半瓣花上说人情”却更显诗歌散文欣赏的诗情画意之意蕴美,彰显着文学的浪漫气息。语文教材常常被誉为“语言的画廊”,教材中反映美的领域无限宽广。一堂散文欣赏的优质课,应该立足于美的探寻,在教学活动中应渗透审美教育的原则。科林伍德说:“语言是一种想象活动。它的功能在于表现情感任何思想的表达都是通过表现伴随它的情感而实现的。”

贾老师引用诗人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作为导入辞,用一种情感解说的形式引领着听者走进《都江堰》,品鉴李冰传承千年的功绩。一堂课以情动,却未能用情至终,也许在散文欣赏的教学活动中少了些许涵咏品味,也冲淡了散文欣赏中的美的享受。

以下是笔者从贾老师的授课活动中感触到的三种对散文欣赏的美情的缺憾。一、朗朗齐读下的缺憾

朗读是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让学生发展思维,理解课文的必要措施。朗读就是要发挥“有声语言”的作用,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使学生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精神意义。可在现实中,语文教学的朗读往往成了许多教师的一个难题,或拘于形式,根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或虽有这种意识但由于没有掌握科学地朗读教学方法,以至于教学效果不佳。

在贾老师的课堂上有四次突出的朗读,可是,每次都只是流于形式的齐读,缺少了必要的朗读指导,有种为读而读的机械操作感。第一次齐读的内容是课文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文字足见余秋雨先生“文化散文”的笔法春秋。贾老师的本意该是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把握都江堰的水的特点,但在“齐读”的指令下却未作任何朗读的指点,所谓的“浓墨重彩地写水”只是一种抽象的解读,未能述诸听觉的形象感知。而后面的几次朗读也都是缺乏情感色彩的机械齐读,似乎只求声的气势,未能重视美读背后的感染力。

朗读要有目标,还要进行指导。朗读前的指导,尤其是齐读的情况下,要让学生明白,在什么地方要怎么读,特别是一些口号,激动的,煽情的地方,要用什么语言去读,用什么语气去读,如《都江堰》随处可见这样的文字:“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在这里,“喧嚣”一词语气要雄浑,要有力量,要让人热血沸腾。这样朗读前的指导,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

二、思想政治化的纠结很显然,贾老师同样很专注地注视着余秋雨先生散文中的人文关怀,想要透过都江堰这一工程发掘出其中深邃的精神意义,以此来彰显“一粒沙里见世界”式的以小见大的写作笔法。正如贾老师所引的西方名言“思想决定行动”所说的,贾老师的这种想法反映在他的教学活动中,使听者似乎感觉到在上一堂历史政治课,更多地纠结在李冰治水的政治意义的剖析上,似乎忘却了这是一篇散文,这是一堂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散文欣赏课,而非哲学理论课或思想政治课。

在本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的《前言》中,编者有这么一段话:“在读作品时要调动你的热情、你的生活体验、你的知识积累,以一颗爱心和一种发现美德眼光对待文本,从中感受人类的真善美的气息扑面而来,从中发现你的志向信念、你的精神境界发源于涵咏作品的一刹那感动中。”冷冰冰地“鉴赏”作品,向学生冷冰冰地抛出几个问题,那将感觉到“乏味”。

余秋雨的散文如同诗歌,“他没有料到,/他治水的韬略/很快/就被替代成治人的计谋;/他没有料到,/他想灌溉的沃土/将会/时时成为战场,/沃土上的/稻谷/将有大半充作军粮。/他/只知道,/这个人种想要不灭绝,/就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这种散文诗化般的语段文中随处可摘。也许我们在深入挖掘其潜在的思想内涵时,可以让学生在美的品读中,自然而然的感悟。

三、师生交流中的距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堂课好比是一部电影的摄制过程。教师、教材与学生的关系好比导演、剧本与演员的完美结合。一部好的影片离不开一个好的剧本,一个出色的导演和一群同样出色的演员。就像导演执导演员演戏,导演主宰着一部影片的生命,而荧幕上的舞台却属于演员。教师在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或者说要具有导演意识,但是要把课堂这一热闹的舞台留给演员,留给学生,执导着学生展示才艺,活跃出一种课堂氛围。

笔者留意观察了贾老师的教学过程,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老师似乎少了些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激情似乎找不到突围的罅口;学生的观点似乎只是万绿丛中一点红,有点缀但无声势;学生的回答似乎只效忠于提问,来不得半点鼓舞人心的掌声。老师的眼神总在前方,总在哪个专注的世界里,但这个眼神里映不出师对于生的关注。课堂活动中,师生交流的距离感,会冲淡师生互动的协调性,会带来一种课堂氛围的冷漠与孤寂,让教师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

好的课堂氛围不是教师创造的,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出指挥棒的力量,执导学生去读,去想,去说,去论,调动师生双方面的审美经验、审美理想,让学生即时发现美。

郭老师的课立足于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发掘文中的“人文山水”,有人文关怀的深厚性。笔者希望这种“关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通过一种美的情感关怀传递给学生,传递给更多的聆听者,让美在在情中萌发!

俗话说,会听戏的不一定会唱好戏。本文指摘了贾老师教学活动的二三处,陈诉了一些浅陋的见解。殊不知,这些问题也常常纠集在笔者的教学活动中,在审视贾老师授课活动的同时更多地是反思自身的教学缺憾。

《最后的常春藤叶》公开课评课稿

每位教师的课都是自身和学生的展示,其展示的内容都是不同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又应该是一个建造者,运用于教学中,既能驾御教材,又能将自己的设想运用于课堂实践中。由于评课内容过多,而这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也很扎实,因此,我的评价将定位在她对教材的把握和整个教学过程这两个方面,粗浅的说说自己的看法。其优点在于:一、教材把握充分:

《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课本苏教版必修二中的专题一“珍爱生命”的第二篇。这一专题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学生通过学习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够品味作者的作品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的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的“能力性,活泼性”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体现,授课教师也能基本上把握住该课的主题“信念和关爱”,在课堂中显示自身和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严密,且具有较强的课堂性,对教材的知识体系较熟稔,也能很好的驾御教材,教学定位上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二、教学过程的评价: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过去的“填鸭式”,“问答式”,学生就象容器,教师就不停的在课堂上往里灌输思想和内容。而如今,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已开始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听了这位长中老师的课,就给人这样一个感觉,她的课已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只是促进者,只是在适当时候给予评价和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讲,她已走进新课程。下面我就整个过程中的几点做具体的评价:1.导入简洁明了,紧扣主题;学生是一群充满热情、活力的主体,将一片绿叶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大家面前,生机勃勃的样子顿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疑问好奇,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并且还暗含了主题《最后的常春藤叶》。

2.主题明确,分析深刻;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篇课文的主题是“珍爱生命”,联系到这点,授课教师将主题定位在“信念和关爱”上,非常明确,而且是通过一个问句:“是_______挽救了琼珊?”来完成这个主题的分析,在此分析中还顺带分析了贝尔曼、苏艾、医生这些人物,着重体现出人性的光辉、生命的希望和震撼,从而使答案呼之欲出。

这位教师还一反以往的教学模式,将重点放在情节中的“结局”上,通过结局来引出重点人物:贝尔曼,这种方式是值得借鉴的。3.课外拓展紧扣主题:

用生动的童谣:“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来引出人生中的感动和爱,又用名句来引发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明白惟有坚强的信念方能战胜一切。然后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充分体现学生的感受和思考,引发他们产生审美联想和情感体验。能运用多媒体放录影片段(洪占辉的故事)给学生欣赏,给学生一个直观和感官的冲击,使他们更能体会主题。所有的教学都是百花争鸣中求发展,且语文教学始终是一门缺陷的艺术,因此,我们只能做到更好,无法做到最好,谈完优点后我想指出这堂课的缺点,发点感慨:

1.课堂应是双边的活动过程,而这堂课没有真正体现“对话式”的课堂模式。

对话,并不仅仅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还包含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和作者之间的对话,而这堂课虽说有师生之间的交流,但还是有过多的提问,仿佛所有的答案都是老师“问”出来,而不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特别是那个结局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个答案完全是老师百般提示,最后还是老师自己讲出来的,不过,我想,这是所有语文老师的通病吧?2.文本内容挖掘太少。

听这堂课,给我的感觉是:不是因为阅读文本而阅读,而是需要了要找问题的答案了才去书中寻找,找完后马上丢弃,在分析贝尔曼为什么要救琼珊时,点到贝尔曼正面描写这一段,没让学生阅读,教师就直接归纳说“暴躁”,其实,对于贝尔曼这个人物形象应该联系课本做一个分析,作者在他身上花如此多的笔墨,从正面,从侧面去描写,我想,不该用“暴躁”这个简单的词来点评他的性格吧?

3.学生回答问题后没有给予适当的指导。

提出一个问题,当然期待学生能向自己设计的方向去回答,但不管满意与否,都应给予适当的指导。让我感到遗憾的是,这位老师没有做好这一点,她只是笼统的说“好”,“请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有两处,一处是分析结局的“情理之中”时,一学生回答“太奇怪了,无法想象”,她没有做出点评,只是淡淡的让她坐下;另一处是课外拓展时学生举的例子到底是主题中的“信念”还是“爱”,她都没有进行点评,以至于偏离了主题“信念”,而集中在“爱”上。4.课堂结构安排不甚合理。

学生讨论时间过多,有些地方比如说“是______挽救了琼珊?”这个问题让学生交流了两次,我觉得没有必要,而且时间还较长,以至的分析语言和结尾的妙处都显得太仓促,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5.缺乏激情。

这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如果老师都不能充满激情,又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以上是我不成熟的看法和心得,教无定法,如果挂一漏万,敬请指正,我想只有在课堂上吸取经验、总结,方能更上一层楼!

《祝福》

昨天,我有幸听了张迎春老师执教的《祝福》一课。听完之后,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教师讲的再多,也是教师的;学生学的再少,也是学生的。”张老师在这一堂课中贯彻了一条很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阅读的习惯。的确,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又应该是一个建造者,运用于教学中,既能驾驭教材,又能将自己的设想运用于课堂实践中。由于评课内容过多,而张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也很扎实,因此,我的评价将定位在他对教材的把握和整个教学过程这两个方面,粗浅的说说自己的看法。其优点在于:

一、教材把握充分:

《祝福》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课本苏教版必修二中的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的第五篇。这一专题对于学生的要求是: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能概括提炼鉴赏方法,运用鉴赏方法参加鉴赏活动,在鉴赏活动中进行个性化解读、多元解读,开创新阅读的空间。在本堂课中,张老师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1、透过祥林嫂的眼睛看其内心;2、祥林嫂死了,谁是凶手?问题虽不多,但很有厚度与深度。从整体上来看,教师对教材的知识体系较熟稔,也能很好的驾驭教材。学生预习很充分,所以能积极思考,勇于回答问题。正因为这样,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动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二、教学过程的评价: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过去的“填鸭式”,“问答式”,“满堂灌”,学生就像容器,教师就不停的在课堂上往里灌输思想和内容。不管他们记住与否。而如今,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已开始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听了张老师的课,就给人这样一个感觉,他的课已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只是促进者,只是在适当时候给予评价和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已走进新课程。下面我就整个过程中的几点做具体的评价:

1.导入简洁明了,紧扣主题。他用鲁迅先生的话导入:“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的眼睛。”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且与本文的主题密切相关。

2.张老师尽力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充分思考,大胆回答。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知道现在的学生,还是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接受教学的方式,有一些同学一直以来都不愿意思考,不乐于回答问题,单单因为高中语文实施了新课改,他们就灵光突现,发生质的改变,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在这里,张老师最大的亮点就是对于学生的肯定,这种肯定不单单是对于学生回答的肯定,他更是对于学生本身思考的一种肯定,给学生以自信。尤其在探讨祥林嫂死因的时候,有个学生说很多人讨厌祥林嫂,可能将他谋杀了。对于这样的答案,如果是我,我可能会认为他在故意哗众取宠,然后教训他几句。但张老师没有,他在表扬学生大胆想象的基础上,诱导他往本课主题上思考。这一点,让我感慨颇多,受益匪浅。

最后,我想说:如果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艺术必然存在着缺憾,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它是否完美无缺,而在于它是否有亮点,有多少亮点,张老师的这一堂课有亮点,而且亮点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公输》

41中孟颖

今天,听了何丽萍老师上的《公输》这堂课,感受颇多。下面,我将从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两方面略作阐述。一、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得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即在课文学习必要之处作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点。1、学目标明确而集中

用简明的话说说墨子是怎样一步步止楚攻宋的,体会墨子的劝说艺术。2、教师能恰当设疑

“墨子是怎样一步步止楚攻宋的”,能够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而达到突破学习重点的目的。授课过程中又将止楚攻宋的过程细化为三部分,这种问题设计能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带有启发性、思考性和思辩性,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思维发展的训练目标。二、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首先是学生大面积地自读,为学生理解课文记述的内容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而学习文言文最常用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也是多诵读,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得到美的熏陶,情操的陶冶。从而营造了和谐的教学环境,形成了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其次是学生能主动探究规律。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之下,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本节课摒弃了以往教学中单一的传授性教学方式,而代之以新的学法,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提出个人问题,从而有所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看法。如“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朗读节奏的划分,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堂课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有所收获和启发,并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所以对于“墨子是怎样一步步止楚攻宋的”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解决疑问,寻找答案。如果问题难度比较大的话还可以尝试小组合作解决。这应该比教师逐层的分析讲解更有挑战性,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爱莲说》孟凡杰老师

《爱莲说》选自新教材八年级上册,本文借花喻人,托物言志。巧妙地把莲花的生活环境,特殊性状和君子的高尚品德联系起来,描绘赞美莲,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听了孟老师的《爱莲说》一课,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教师讲的再多,也是教师的;学生学的再少,也是学生的。”

孟老师在这一堂课中贯彻了一条很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阅读的习惯。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孟老师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第一,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是新课标、新理念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孟老师贯穿在课堂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让学生去阅读去品味。孟老师既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积极发挥帮学作用。课前准备的关于莲花的图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体验。孟老师把阅读作了三个阶段的安排:第一阶段:师高声朗读,整体把握。第二阶段:放录音,学生跟读。

第三阶段:生齐读,自渎后解决字、词、句。

孟老师采用学生质疑这一手段,让学生读出新的感受、新的体验和个性化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既要交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教师就不是作者的传声筒了,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学生阅读的伙伴,是阅读集体中能力略强的一员。在这一阶段,孟老师大胆的向课文录音中的“蔓”字的读音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种敢于说“不”的精神值得学习和借鉴。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中语文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中语文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中语文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8951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