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塘中学新一轮教师基本功培训工作总结
沙塘中学新一轮教师基本功培训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根据县教育局和中小学校文件精神,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了新一轮教师基本功培训,现这项工作的一阶段任务已顺利完成,特将我校前阶段的教师新一轮基本功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高度重视,根据我校实际制订了《沙塘中学新一轮教师基本功培训实施办法》,明确了工作职责,确定由教务处负责具体培训工作的实施,并将此项工作的开支列入学校经费预算,为教师基本功培训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
二、按上级相关文件的要求,我校的基本功培训的工作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注重培训有实效性和持续性。
1.组织了中学的参培教师网上看课、听课;针对部分小学教师无电脑或电脑没上网的现状,学校派出专人到小学组织参培教师观看了培训的光盘。
2.定期了解参培教师的学习情况,督促参培教师搞好文本学习。3.组织了全体参培的中小学教师开展了每个模块的岗位练兵活动。
4.组织参培教师每人上了一堂汇报课。
5.根据原定教师基本功培训方案,在12月底对参培教师进行了考核。
三、培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体参培老师受益匪浅。1.了解了创新教育模式对新时期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2.了解了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加强教学基本功修炼的价值。3.了解了新时期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内容、要求和修炼原则。
4.完成并掌握“语言交流”、“教具展示”、“教学实施”、“学生学习指导”、“教学评价”、“资源开发”、“教学研究”等七项基本功模块。
5.学会和熟练掌握网上学习的技能,养成读书读网及终身学习的学习习惯。
6.提高了参培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
7.此次培训,缓解了我校中学薄弱学科和小学薄弱学校教师紧缺的问题,促进了我片教育的均衡发展。
新一轮教师基本功培训第一阶段工作完成后,我校全体参培中小学老师在急切的期盼中等待第二阶段培训工作的到来,期盼着通过新的培训提高自己教书育人水平,为办人民满意教育再立新功,谱写教育人生新篇章。
扩展阅读:北京市高中教师基本功培训手册
北京市高中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
培训手册(公共部分)
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胜任自身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高中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整体要求如下:品德素养: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
专业知识:包括教育教学与心理学理论、法律法规与教育政策文件等教学知识;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理论前沿等学科知识。
专业技能:包括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与评价能力;学科特殊的教学专业技能及信息技术环境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培训内容
一、教育法和教师法对教师素质和教育工作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十二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第三十二条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三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第六条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第七条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第十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
过)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八)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参考资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基厅[201*]12号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改革目标、内容等规定(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标准
7.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三)教学过程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
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参考资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1*]17号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年8月
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020年)》总体战略与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任务的规定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接受
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1*年翻一番。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四)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加大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逐步消除大班额。(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参考资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020年)》
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的培训内容
教育教学相关理论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应基本掌握的教学专业知识之一,是指导教师教学实践的基础和依据,涉及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方面内容,其基本要点罗列如下: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青少年身心发展是具有顺序性的。不仅整个身心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也是如此。例如,就认知过程的发展而言,青少年的发展总是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青少年身心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由低级到高级、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要求教育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可拔苗助长。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这种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一是在同一时期,青少年身心的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这种不均平衡的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重视研究不同时期个体成熟状况及其特征,抓住关键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青少年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在身心发展阶段、发展顺序和每一阶段变化过程及速度等方面大体是相同的,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教育或其他条件的不同,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其发展水平又是有差异的,具有可变性。这种规律一方面要求教育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重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可变性,改变僵化的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青少年更好地发展。4.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可能不同,二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也可能不同。这种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了解他们各自的发展背景和水平,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因材施教。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长发展得到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能帮助人克服困难,战胜残疾与不足,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身心发展障碍和学习困难的学生,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种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的水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发挥优势,通过精神力量的发展达到身心的协调。
二、课程的概念
1.课程是知识
这是一种比较早、影响深远、比较传统的观点。其基本思想是: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都是从相应科学中精心选择的,并且是按照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的。作为知识的课程,通常强调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所谓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物。其特点是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2.课程是经验
这种观点是在对“课程是知识”观点的批评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认为只有那些真正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东西,才称得上课程,认为课程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经验,其特点在于课程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3.课程是活动
这是更新的一种观点。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从活动的完整性出发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
三、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特点
(1)双边性。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2)认知性。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过程。(3)发展性。教学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使之形成健康人格,健康的身心。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阶段,主要是引起学生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一种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认知兴趣。
(2)感知知识阶段,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事物(物体、现象等)进行观看、触摸等,从而获得必要的感性经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理解知识阶段,是在学生上一阶段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巩固知识阶段,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这是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特点所决定的。
(5)运用知识阶段,即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各种课业中,用实践检验知识,通过反复的练习活动使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6)检查和评价学习效果阶段,教学过程在上述各阶段的工作成效如何,需要进行检查,及时反馈,便于改进。
3.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
(2)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4)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5)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6)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
四、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
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教学模式一般包括下列5个要素:(1)理论基础(2)功能目标(3)实现条件(4)活动程序(5)评价
2.几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1)程序教学模式。程序教学以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学内容分成许多小步子,系统地排列起来,学生对小步子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反应,确认以后再进入下一步学习。
(2)概念获得教学模式,也称“发现学习”教学模式。这是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像科学家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该模式的基
本程序为:识别概念形成概念验证概念分析思维方法。
(3)掌握学习教学模式。这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创立的。“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其基本程序为:诊断性评价团体教学单元形成性测验已掌握者进行巩固性、扩展性学习或帮助未掌握者(或未掌握者接受矫正再次测验,予以认可)进入下一单元的循环在一学期结束或几章节全部教材学完后进行总结性测验和评价。(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这种教学活动把学生放在中心的位置,把学生的“自主”看成教学的根本要求,以此来设计教学行为,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自我的主导意识。操作程序为:创设情境开放性探索个人或小组评价。(5)“合作教育”教学模式。这是前苏联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以“合作教育学”为思想基础,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深刻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3.几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1)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其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表达结果。(2)基于问题学习:是指一种让学生通过解决不一定具有正确要点案的真实性问题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是由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构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教学过程包括:呈现问题情境研究问题重新研究问题交流与汇报反思与评价。
(3)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教学策略,由2-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获取小组奖励。其基本要素包括: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个人责任、社会技能和小组自加工。
五、几种重要的教育心理学理论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的平衡过程。面对一个新刺激,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将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如果儿童不能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接受或解释刺激,其认知结构将会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成4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通过感知觉和运动来获得经验。(2)前运算阶段(27岁):能够运用语言,但还不能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没有形成守恒的概念。(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具有弹性,可以逆转,获得了一定的守恒概念,能够凭借具体事物进行逻辑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思维,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2.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所谓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因此有意义学习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即材料本身能够与个体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基础,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4)学习者必须将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们的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内容是: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即学习的生成过程,是学习者的已有经验与其主动选择的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总是要涉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并利用这些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知识。建构有两个含义:一是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对原有只是经验的改组和重建。4.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转换和检验。他强调形成学习的内部认知结构,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提倡发现学习。5.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一种智能理论。他认为,传统的智能理论过于狭窄,局限于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方面,忽略了对人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其他方面。因此,他提出人至少具有8项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6.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是指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与既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六、几个有关学习心理的重要概念
1.学习迁移
(1)含义。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一定义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其中,“影响”一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的含义。
(2)分类。从迁移效果上看,学习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迁移;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的迁移。
(3)影响因素。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材料的性质(相似、媒介、组织、结构和应用价值等),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年龄特征,智力水平。
(4)促进方法:合理地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课内和课外练习相配合,提供应用机会;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2.问题解决
(1)含义:问题解决是指对问题形成一个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这一答案不是简单应用已经学过的规则,而是对已有的知识、技能或概念、原理进行重新改组,形成一个适应问题要求的方案。
(2)特点:问题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是新问题,即第一次遇到的问题。问题解决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它将已掌握的概念、原理根据当前的问题的要求进行重新转换或组合。问题解决是形成解决问题的原理或规则,并成为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问题解决实施更为高级的一种学习形式。(3)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4)影响因素: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否正确地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原则,言语的指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个别差异。
(5)培养策略: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问题的难易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提供较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自由;鼓励学生验证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
七、教学设计相关理论1.教学设计的含义及特征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之前根据社会要求和学生特点,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媒体、程序、环境以及评价等要素进行系统谋划,形成教学思路和方案的导教、促学过程。
教学设计的特征:
(1)教学设计的主要功能是导教、促学。
(2)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进行系统性谋划的过程。(3)教学设计的结果是形成教和学的计划和方案。2.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
(2)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3.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是教师将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宗旨以及学校教育计划分解到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时的过程中产生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对学生在教学之后将产生哪些认知、技能或态度变化的理性预期。
(2)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将教学目标分为3类:一是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一是情感领域的目标,一是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其中,认知目标按照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为6种水平: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4.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钻研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教材的组织方式,分析教学内容编排意图和特点;紧扣学科核心概念,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2)对教材内容重组与改选:依据学生的知识准备和认知发展水平,灵活调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多样性;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教学内容的组织、排列、呈现方式要恰当;在注重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良好情意品质培养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
(3)教材内容结构的微观分析: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5.教学评价
(1)含义:教学评价是指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和发展状况的程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一是对学生的发展状况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评价。教学评价的实质是对学校教育中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关注,因此,教学评价一方面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则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定。
(2)原则:强调以教学目标为标准的价值判断过程;强调运用多种方法来收集评价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强调评价内容的广泛性,即评价不仅包括教学过程,还包括教学效果。
(3)作用:诊断学生的忧伤和不足;监控学生的进步;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八、几种教育研究的方法1.教育调查研究
(1)教育研究法的含义:教育调查研究法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法,搜集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它包括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是调查模式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搜集有关研究的客观事实材料;一是研究,对所搜集来的事实材料进行整理和理论分析。(2)教育调查研究法的基本步骤
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拟定调查计划。
做好各种技术、事务和组织准备。
进行试探性调查,得到被调查对象的一般认识,修改调查提纲及工作方案。制定调查问卷、观察表格、访谈提纲,编制测验题目。
事实调查。整理调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2.教育行动研究(1)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教育行动研究是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和应用。它主要是指教育实践者(主要是教师)在实践情境中进行探究和反思,从而解决教育问题、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这种研究方式是以教育实践者为主体,可以有专业研究者的参与,也可以由实践者独立开展,是以实践者在教育情境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对象的。是以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直接目的的。(2)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以解决教育问题、改进教育工作、提高行动质量为首要目标强调研究与行动的结合,注重研究者与行动者的合作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反思自己从事的实际工作(3)教育行动研究的步骤
计划:在确定具体的问题领域之后,教师需要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审慎地制定行动研究的计划。计划应以充分的勘察为基础,具有可行性与操作性,具有清晰的层次性或梯度,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同时要体现参与者的需要。这种计划一般包括如下9个方面:陈述问题或研究的领域、确定变量、形成研究问题、说明创新之处、介绍行动小组的成员、列举有必要举行的会议、制定进度表、陈述可以利用的资源、说明资料搜集的方式。
行动:教师的行动具有计划性、情境性和开放性的基本要求。观察:由于行动研究赋予教师以研究者与行动者的双重角色,教师不再是一个旁观者,在行动研究中,教师通过观察,获得对行动状态及其效果的认识。这种观察,既有自我观察,也有合作观察。
反思:一是对整个行动研究过程的系统描述,二是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价,并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对研究计划进行修正。
九、编制测验的基本程序和方法1.编制测验的程序
(1)从教育教学目标转换为测验目标(2)依据测验目标设计测验内容(3)编制测验活动(4)测验活动的技术分析和鉴定2.制定测验编制计划
(1)确定测量目的(2)制定编题计划(3)设计测验蓝图3.编辑测验题目的基本原则
(1)题目要能体现测验目的的要求。
(2)题目取材要有代表性,应能包括测验的全部内容。
(3)题目行文浅显、简短,题意明确,不使受测者发生误解,更不能用生涩怪僻的文字。(4)各个题目必须独立,不可互相牵连,不要出现对一个题目的回答而影响对另一题的回答。(5)题目不应对本题答案或另一题答案具有暗示性。(6)题目应有正确确定的答案,不应是引起争论的答案。(7)题目应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隐私。
(8)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或个人的知识能力所及范围。(9)计分、用时一致。4.是非题命题原则
(1)一题只包含一个概念,防止两个以上的概念在同一个题中出现。(2)尽量采用正确肯定的叙述,避免反面或双重否定的语句。(3)避免含混不确定的文学叙述。(4)避免使用具有暗示性的特殊单词。
(5)一般情况,选择是与非的题数应该相等,且随机排列。
5.多重选择题命题要领及原则
(1)每题有一个词干,是必要的叙述或相同的字词,叙述要求完整且能显示题意而答案以简短的文字表示。
(2)正确答案在形式或内容上不应有突出的地方。(3)错误答案应与词干有相当的逻辑性与近真性。(4)多选题应该避免重叠
(5)选择题的答案一般为4个或5个为宜。
(6)正确答案的顺序要随机排列在各个位置上,次数大致相等以防猜测。6.题目分析(项目分析)
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质的分析,一个是量的分析。对编辑中提出的一般原则、题目的内容,形式,取材的适切性方面进行分析,这是质的分析。量的分析指通过题目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题目难度,区分度以及被试对各种答案的反应情况。
(1)难度分析的公式:
R为答对人数,n为总人数
用P值表示难度,P值越大难度越小,P值越小难度越大,介于0--1或0%--100%之间,但P值不是等距的,难于指出不同P值之间差异的大小。(2)区分度分析
区分度又称鉴别度,它是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或学习成绩)的区分程度。对于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即检查个别试题与整个测验之内间的一致性,另一个是外在效度的分析,在于检验每一个题目是否具有预定的某种鉴别作用,它依外在效标为依据。有下列两种计算方法:一是计算题目得分(反应)与测验总分之间的关联性相关系数表示,因计分方式不同有不同的相关方法。二是比较高分组与低分组在个别题目上通过的百分比(求区分度指标选27%的高分组(非正态分布取1/3左的高分组)计算高分组某题通过的百分数PH,再计算低分组(低分部分的27%的被试,非正态分布1/3左右)通过某题的百分比PL)。
区分度评价:一般讲区分度越接近1.00越好,不同题目区分度要比较的话,要控制样本大小及同质性这两个因素。根据经验,区分度指数的评价如下:
区分度指标.40以上.30-.39.20-.29.19以下题目评价非常优良良好尚可,须修改区分度不好,题目需淘汰参考文献:1.《教学论稿》王策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年12月第2版)(201*年7月第20次印刷)2.《教育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学教师资格申请者》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年2月第1版)(201*年11月第27次印刷)3.《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年4月第2版)(201*年5月第6次印刷)4.《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年12月第1版)(201*年4月第10次印刷)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沙塘中学新一轮教师基本功培训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沙塘中学新一轮教师基本功培训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