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新兵训练营培训计划
盛情服务泽被万家
盛泽金融“201*新兵训练营”开班计划
一、活动目的:
为莘莘学子搭建社会实践和事业发展平台,掌握中国最先前沿金融运作模式,并
迅速成长为金融行业的骨干力量;
培养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中锻炼工作技能;培养独立工作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职业发展奠定夯实基础。
为公司稳步成长注入新鲜血液,为全国化战略布局的深入实施储备和培养后备领
导骨干人才。
二、学员资格:
学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在校应届毕业生;(2)身体健康;(3)头脑机灵;
(4)具有吃苦耐劳品质;(5)能按时完成学业;(6)毕业之后在深圳工作。
三、时间及内容:
阶段时间内容意义目的直接选拔并签约优第一15天职场礼仪培训;跑盘实践阶段苦耐劳品质不合格学员30第二阶段45天30第三阶段45天金融理论知识课程;金融培养团队合作意市场运营模式考察;合作识,独立工作和解银行、中介公司、客户资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源陌拜,营销实践等入职培训(《职场帮助新员工融入公ABC》、《按揭业务流程》、《销售基本功》等);金融营销实践等司企业文化,掌握践计划,为新员工入职并协助办核心业务技能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理深圳户口制定系统的业务实公司统一安排淘汰颁发荣誉证书员,不合格者全部辅导,优秀学员签约通过考核的学指导老师全程队及个人熟悉市场,锻炼吃秀学员,淘汰考核人,奖励优秀团备注选拔小组负责盛情服务泽被万家
四、福利待遇:
进入训练营的前15天无任何报酬,从第16天开始签订实习协议,每人每月给予
500800元的实习补助;
分阶段进行考核,进入公司15天内,将会与表现突出学员签订就业协议;尚未
签约学员一月后再进行统一考核,通过考核者即可立即签约,未能通过考核学员实行淘汰;
签订就业合同后,公司给予行业内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薪酬,协助办理深圳户
口,提供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培训、带薪年假、每年一次体检、业余活动等一系列福利,并提供广阔的晋级机会和空间。
五、训练营纪律:
.学员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作息制度,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无故请假;实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安定和实习秩序;学员要爱护单位办公设施,如有损坏,应公物赔偿制度赔偿;实践期间,学员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恶意欺骗和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盛泽金融
201*-3-
扩展阅读:Mac OS X 新兵训练营
MacOSX新兵训练营
MacOSX的文件系统
万维网(WorldWideWeb)是在运行基于UNIX的操作系统的一台NeXT计算机上发明出来的,所以Web地址看起来非常类似于文件的UNIX路径名也就不令人奇怪了。用一条路径来描述一个Web页面在Internet上的位置所使用的约定,基本上就是MacOSX描述一个文件或文件夹在文件系统中的位置所使用的同一种机制。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不管用户将磁盘分成了几个区,也不管用户拥有多少个存储设备(比如多个内置硬盘,以及接入的外置硬盘),文件系统的根始终是当前系统所在的宗卷(也叫启动宗卷),用一个正斜杠(/)来访问根。而其他宗卷都挂载在/Volumes文件夹下,这个Volumes默认是隐藏文件夹,一般用户看不到,在“磁盘工具”或“系统概述”关于宗卷的部分,都可以查看每个宗卷的挂载点。虽然在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中,宗卷都以文件夹的方式去访问(比如,一个宗卷名叫“FireWireHD”外置火线硬盘的访问地址是/Volumes/FireWireHD),但为了不使用户感到困惑,在图形用户界面的Finder窗口或桌面上,会用硬盘或其光盘或者他类似图标显示给用户访问。
(题外话:在UNIX类操作系统中,所有设备都以文件或文件夹方式访问,比如,要在打印机上打印,那就是给一个叫打印机的文件写入数据,而要在扫描仪上扫描图像,则是通过从一个叫扫描仪的文件上读取数据来实现,至于硬件具体怎么处理这些操作系统读写过来的数据,则由驱动程序来负责解析。这种统一数据接口的好处可以去问问驱动开发者。而且由于接口统一,操作系统不需要为不同的硬件设计不同的功能,减少复杂程度也保证了稳定。在UNIX/Linux中,驱动程序不兼容的时候,最多是降低了硬件的性能;而如果是在Windows中,一个不兼容的硬件或硬件驱动程序则会让系统摆一个蓝脸给你看。)
一个以正斜杠(/)开头的路径是一个绝对路径,表示从文件系统的根开始来指向一个文件或文件夹;而相对路径则表示该路径是从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开始指向一个文件或文件夹。
另外还有一些快捷指向方式:
用户的主目录可以用否定符(~)来引用,比如,用~sp4navy/Documents来指向用户名为sp4navy的帐户的“文稿”文件夹,而~/Documents则表示当前当前登录帐户的“文稿”文件夹。
以一个点开头的路径表示从当前的工作文件夹开始指向;以两个点开头的路径表示从当前的工作文件夹的父文件夹(上一级文件夹)开始指向。这个对于网页设计者而言也是非常熟悉的了。
对于一些系统级的文件夹,系统认为普通用户不需要使用,为了安全和美观,便将它们隐藏。还有,根据一个很早就开始使用的约定,所有以点开头的文件和文件夹也不会出现在Finder中。如果要访问这些文件夹,可以使用“转到文件夹...”手动填路径来实现。
MacOSX对文件管理是非常有序的,比如仅供当前用户使用的资源文件放在~/Library下,而根目录下的/Library则对所有用户有效,至于/System/Library中的资源文件由系统专属,不允许也不推荐用户去动它们。
那么,诸如字体、框架、参数预置之类的数据在不同的地方都有,系统需要搜索多个位置来寻找资源,这个搜索有个先后顺序,MacOSX查找资源的先后顺序如下:1、Users(~/Library)2、Local(/Library)
3、Network(/Network/Library)4、System(/System/Library)
如果相同的文件在不同位置都有,那么系统会根据当前用户的属性来判断使用哪一个,对于普通用户,自然是按1>2>3>4的方式来选择。
刚才从用户的角度讲了MacOSX怎样组织文件和文件夹,下面从技术的角度将MacOSX怎么管理卷上的那些文件。
MacOSX支持好几种宗卷格式,不过最常用的是MacOS扩展(HFS+)格式,从MacOS8.1以来一直是推荐格式。这个格式不是大小写敏感的,但大小写保护,意思是:你无法在同一个位置同时保存File1和file1两个文件,因为MacOSX认为它们是相同的,但是,如果你一开始保存的是File1,那么它始终是File1而不会变成file1。从MacOSXServer10.2.2开始,这个格式引入了“日志式”概念,它会记录文件每次的更改,以保护文件不受断电或者宕机的影响。从MacOSX10.3开始,这个概念全面应用。另外,HFS+支持资源分支,很有用的东东,后面会详细介绍。
然后是MacOS标准(HFS)格式,比较旧,存储空间利用率很低,MacOSX不能安装在这上面。基本上这个格式没有使用的意义,但是,如果你正在使用很古老的系统(MacOS8.1以前),你可能需要它,因为它们不识别HFS+。
再然后是UNIX文件系统(UFS),这种格式兼容其他UNIX类操作系统,它有一个重要特性:它是大小写敏感的,所以你可以在同一个位置同时保存File1和file1。如果你需要开发UNIX应用软件,这个是比较理想的格式。需要注意的是:UFS对Classic环境和MacOS9是不可见的。
MS-DOS格式(FAT),这个不用多说,和Windows兼容。需要注意的是:在“磁盘工具”中用户无法直接指定使用FAT16还是FAT32格式,“磁盘工具”会根据宗卷的大小来自动选择(虽然FAT32的空间利用率更好,但它的文件表需要占用的空间也大,所以对于一些小宗卷----比如软盘----可能FAT16更合适)。如果一定要自己指定,则可能需要用Shell来格式化。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用HFS+格式。在这个文件系统上,每个文件都有两个分支(Fork):数据分支(Datafork)和资源分支(Resourcefork)。其中的数据分支和我们普通的文件的概念相同,而资源分支则用来存储其它MacOSX特性的信息,比如自定义图标、用户指定的打开方式(单独指定的“打开方式”保存在该文件的资源分支中,而“应用到所有”的“打开方式”则保存在
~/Library/Preferences/com.apple.LaunchServices.plist文件中)等。在Finder窗口中,不管是否显示隐藏文件,我们都只能看到一个文件(数据分支),对资源分支需要通过其他间接操作(如果在“显示简介”里贴自定义图标,或者指定打开方式等),但一些程序员工具也可以单独对资源分支进行处理。由于只有MacOSX才能识别资源分支,所以在不同的文件系统中交换文件的时候,其他的系统会把资源分支舍弃掉。为了避免丢失这些信息,在需要途径非MacOSX的系统之前,应该先转换,比如BinHex,或者制作成磁盘映像。需要注意:标准的zip和tar格式都不支持资源分支,但系统自带的“归档”功能以及StuffIt等压缩软件可以把资源分支独立成一个文件,然后在MacOSX上解压缩时能识别并还原回去,以此来保存资源分支。当在MacOSX上直接把一个文件保存在FAT等不支持资源分支的宗卷上时,它也会把资源分支独立成一个文件(和原文件同名,但添加了“._”前缀),以便在MacOSX上访问该文件时资源分支得以重现,在Windows上打开由MacOSX“归档”出来的zip文件也是如此。其实,这个是MacOSX所使用的影子文件(AppleDouble)的方式。而如果你在Windows使用该文件时将._文件删除,那么原来资源分支上的数据也就没了~~
突然想到Backup3.1,顺便说一下,在备份前,Backup会先扫描所有符合备份要求的文件,然后有一个标记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把需要备份的资源分支提取出来单独保存,也就是说,Backup是把文件的数据分支和资源分支分开保存的,所以你直接爆开备份文件直接挂载里面的映像时,所有的文件都没有资源部分,而需要用Backup还原文件才能再把数据分支和资源分支合并起来。同时,如果备份文件中资源分支数据量过多(比如大量的文件都有自定义图标),那么这个“标记过程”将会比较慢,而且~/Library/ApplicationSupport/Backup/BackupLibrary里的备份库也会很大。
(题外话:相信了解了资源分支之后,部分新用户对于自定义图标的疑惑应该有所了解了。)
MacOSX中还有一种叫“包”的机制(《MacOSXHelpDesk》的中文译版错误百出,比如DiskImage本来叫“磁盘映像”,它说是“磁盘图像”;“钥匙串”Keychain它说是“键链”,貌似是金山词霸直译,令人哭笑不得。而在这里,它翻译成“束”,我也不敢“尽信书”,鉴于MacOSX中显示的是“显示包内容”而不是“显示束内容”,所以我打算还是说“包”机制好了)。比如.app应用程序、.bundle捆绑资源、.component组件、.plugin插件、.pkg安装包等,它以单个文件的形式将一些结构化组织好的文件们显示给用户。这大大方便用户管理和使用一些具有集体组织性的文件。
Windows上充分迷信扩展名,一个什么样的扩展名就代表一个什么类型的文件;而Linux则有点过分放纵扩展名,基本上扩展名仅仅是一个指示,在Linux上就算是一个.txt也是可以执行的。相比之下,MacOSX则比较中立,即不严格约束扩展名,也不对普通用户放纵。在连按(在Windows上一般说“双击”,不过在Apple的文档中用“连按”)一个文件的时候,MacOSX先在资源分支上查找这个文件的创建者(这个创建者是指生成这个文件的应用程序,而不是保存这个文件的用户)信息,如果它没有被单独指定过打开方式,那么会直接用该应用程序打开;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再根据扩展名来判断。
细心的用户会发现MicrosoftOffice201*自己安装的部分字体没有扩展名,不过由于资源分支里已经标示了它们是字体文件,所以是可以正常用的,因为MacOSX优先判断的是资源分支里的信息。但如果去掉资源分支,那么它们就变成了没有扩展名不知道任何信息未知文件,就不知道干什么用了。
一般情况下,普通用户不需要去直接干涉资源部分的内容,系统也不提供这样的功能。但是,如果真的需要,那么可以用Shell或者第三方工具来藐视扩展名直接指定文件类型等等。
注意,Shell中cp和mv命令是忽略资源分支的,复制或移动过的文件的资源分支将丢失。安装了DeveloperTools的用户可以用CpMac和MvMac等MacOSX特有的命令,它们用法和cp和mv一样,但支持资源分支。
另外还有ditto命令,如果要复制一个文件并保留它的资源分支,那么可以:ditto-rsrcFork源文件目标文件
还有,Renamer4Mac用户可以发现在预置里可以选择是通过“系统更名”还是通过“Finder更名”。其中,“Finer更名”就像普通在Finer里更名操作一样,只是自动完成而已。而“系统更名”其实是借助Shell,操作速度快,但由于忽略了资源分支,所以更名之后的文件的资源分支将丢失。
Mac新手最容易犯的30
[转帖]Mac新手最容易犯的30
本文自老果冰室,希望可以助一些接Mac的朋友
1.将应用软体的视窗关上,就以为已关闭(离开)该应用软体。正解:应该从选单中选择「结束」
指令。
2.下载一个应用软体后,就在其装载至桌面的磁碟影像档视窗上开启并执行使用之。正解:应该先
将该应用软体磁碟影像档装载至桌面上,然后将其中的应用程式拖至应用程式档案夹中。3.新增一大堆未命名档案夹。正解:应该一一命名之。4.将某网站的网址输入至Safari的Google搜寻栏位内,以前往该网站。正解:应该将网址输入至
网址栏位中,而不是搜寻栏位中。
5.将「桌布」与「萤幕保护程式」混淆。正解:两者是不同的东西。6.在视窗标题栏上连按两次以为会将视窗最大化,反而将之缩小至Dock。
7.并不了解视窗内容中「直栏」显示方式的用处,而只一味地使用「图像」显示方式。8.从不使用任何的键盘快捷键。
9.认为改用Mac以后就从此没有任何电脑方面的问题了。
10.选取桌面上的图像后按下Enter就以为去开启它。正解:其实是进入重新命名状态。11.尝试在一个视窗的上方寻找选单列所在,而非萤幕画面上方。
12.尝试拉动视窗边缘以改变该视窗大小。正解:应该去拉动与拖移一个视窗右下角的「大小控制格」。13.使用快捷键组合时,习惯按下CTRL键,而非CMD键。14.以为很容易地就能将卡在光碟机内的光碟片取出。
15.当要使用一个应用软体时,就去开启该软体的安装程式并进行安装,只因误认执行该安装程式就
等于执行该应用软体。
16.找不到「网际网路」在哪儿,只因为便寻不著印象中微软IE的「e」字样图像。
17.一再尝试按下有著苹果标记的CMD键以为可以拉下「苹果」选单,只因为微软视窗系统中可以
凭借著按下「视窗」键以拉出「开始」选单。
18.误认为按下视窗左上角的「绿色加号」亦即视窗缩放钮,就可以将视窗以全萤幕大小方式开启。
因为MacOSX的概念是将视窗拉至「能够显示所有视窗内容的宽度与高度」为最大化,而非如微软视窗系统中将视窗开至全萤幕画面大小为最大化。
19.寻找一个应用软体的移除程式,以解除安装该应用软体。正解:只要将该应用软体拖至垃圾桶内
即可解除安装。
20.将开启的视窗缩到最小亦即缩至dock,而不会使用「隐藏」功能。21.从dock开启应用程式时,都连按两下。正解:只需点选一次即可。22.无意中点选并拖移一个dock上的应用软体图像,导致其从dock上移除。23.老将档案储存于桌面或是硬碟中的固定某处,而非使用者的Home档案夹内。
24.由于无法辨认诸如「滚动海滩球」、「跑马进度吧」等「正在进行中」的情况显示,所以一而再
再而三地打开某个应用软体或文件。
25.不明了dock的用途是用来开启或转跳至某个应用软体。
26.由于习惯于微软视窗系统中一次只能看到一个视窗的「全萤幕」模式,所以在多个同时开启的视
窗情况下工作时会有所混淆与感到困惑。
27.对苹果键盘上的两个Delete键(一个是倒退删除键,一个是前进删除键)感到困惑。因为一般PC
上的倒退删除键通常都是标以「BackSpace」而非「Delete」。
28.编辑文件时,因惯用微软视窗系统的关系,误以为键盘上的HOME与END键是分别跳至游标目
前所在行的头与尾。正解:事实上是跳至该文件的开头与结束处?;要跳至游标目前所在行的头与尾时,请按下CMD键与←→。
29.因惯用微软视窗系统的关系,将一个档案夹拷贝至硬碟某处,若有相同名称的档案夹存在时,误
以为两个同名档案夹中的内容会合并。正解:MacOSX的做法是以后来的档案夹取代先前的那个,亦即先前档案夹与其所包含的内容将全部被删除。
30.以「较为繁复」的方法使用MacOSX。例如,进入「系统偏好设定」中的「网路」中去启动AirPort
无线网路,而不会从选单列上的AirPort选单下直接选取以启动之。
提高MacOSX速度的52个方法
1.验证/修复磁盘权限在应用程序/实用程序/磁盘工具.app选择你的系统所在宗卷进行验证,如果有问题则修复(其实也可以直接点“验证并修复磁盘权限”反正修复之前必会先验证的)。注意非系统宗卷默认是忽略权限的,自然没有验证和修复的说法。
2.清除不需要的登录项目(就是登录的时候自动运行的程序)系统预置-帐户-登录项目,自己看着办,把不需要登录项目减掉。
注意有一些程序即使去掉后还会自动再添加的,比如AdobeAcrobat的AdobeResourceSynchronizer等。
3.清除不需要的应用程序
没什么好说的,一些不再用的应用程序可以删掉了,即占空间又碍眼。
4.清除不需要的预置面板
在系统预置下面的列表中是一些第三方应用程序添加的面板,需要的可以删掉。直接点右键去掉,或者在“~/Library/PreferencePanes”里删除不需要的,可能需要重新启动或者强制清倒废纸篓。
5.清理桌面
已经有相当多的用户报告说一个干净的桌面可以提升系统运行速度。别把乱七八糟的东西留在桌面上,找个文件夹收拾起来,或者干脆删除了。
6.清倒废纸篓
清倒废纸篓可以节省磁盘空间哦~~废话。
7.如果不需要,就关掉万能辅助
很明显,开着万能辅助肯定会占用内存和处理器时间,关掉用不到的万能辅助选项吧,在系统预置-万能辅助里
8.如果不需要,关掉蓝牙
开着蓝牙,即费内存又费电,不用的时候关掉吧。用无线MM鼠的用户请忽略。
9.关掉语音识别
说实话,非英语用户其实开着也是浪费内存和处理器时间。
10.关闭Internet共享
系统预置-共享-Internet,现在用路由器的多,Internet共享不用就关掉吧。
11.为启动宗卷(就是系统所在宗卷)预留足够个空闲空间虚拟内存要用的,所以尽量保证启动宗卷上有10%的空闲空间。
12.移除不需要的语言包
Monolingual是个免费的移除语言包的好工具。一些你根本看不懂的语言包去掉就去掉吧,还能省空间。
注意:移除语言包是不可恢复的操作,如果出现问题,必须重装软件才能恢复。请小心决定。
13.移除改变桌面效果的程序
最近我(指原文作者)发现一个不错的程序可以在每个月在我的桌面上放一个不同小孩,看起来很不错,但一次我在活动监视器里发现这个程序占用了大量了内存和处理器时间。
14.清理Dock上不许要的应用程序
在Dock上只需要保留经常使用的应用程序就够了。
15.为文件关联合适的应用程序
比如图片,如果没有特别要求,最好关联在“预览.app”上,关联在“Photoshop.app”会给每次连按图片文件造成很大的不便。
16.检查应用程序的架构
如果你使用Intel-basedMac,那么用UniversalBinary版的应用程序将比通过Rosetta运行PowerPC架构要快。
17.关掉Dock的特效
18.关掉桌面背景动画
系统预置-桌面和屏幕保护程序,把每隔多久更改图片的功能关掉。
19.关掉不用的widgets
即使你没有激活Dashboard,所有打开中的widget都会占用内存和处理器时间。看活动监视器就知道了。如果你根本不用Dashboard,那么你甚至可以直接禁用Dashboard。
20.检查每个widget占用了多少内存和处理器时间
用活动监视器检查一下,如果两个widget能实现差不多类似的功能,那么你应该选择比较省资源的那个。有一些功能集中的widget通常也需要更多的内存和处理器时间。
用Tinkertool来优化系统
21.关闭特效
特效看起来很养眼,但它们并不是必需的。在Tinkertool的Finder面板里,关掉一些不必要的特效吧。
22.关闭Dock阴影
其实系统默认就是关闭Dock阴影的哦。
23.禁用Dashboard
在Tinkertool的General面板里,可以直接禁用Dashboard,如果你不需要用它的话。
24.当打开dmg文件时,跳过校验和验证在Tinkertool的Applications面板里可以关闭dmg校验和验证,这会加速dmg文件的挂载。不过,没有通过校验和的文件便不能确定是否是破损的。
25.移除或关闭不需要的登录项目
啊,我们在第2步的时候已经做过了,当然我们还可以在Tinkertool里确认一下是否移干净了。
26.减少Safari中显示和加载页面的延时
在Tinkertool的Safari面板里,这个不会提高你的网速,但会让你觉得浏览网页变快了。
用OnyX来优化系统,它和Tinkertool功能类似,但拥有更多的选项
27.关闭特效
在21步,我们已经用Tinkertool设置过了
28.关掉“打开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提醒时”的Dock特效我觉得,这个没必要关掉,特别时提醒,有点用处。
29.禁用Dashboard在Tinkertool里关掉过啦
30.减少Safari中显示和加载页面的延时在Tinkertool里设置过啦
31.验证修复磁盘权限
恩,眼熟,因为第1步就是这个操作。
32.执行维护脚本
这个其实系统自带的,只不过系统默认的执行时间是在午夜,这个时候大多数用户都关掉了机器了。也许系统只想到了24小时不关机的服务器了。这里,我们可以手动执行它们。
33.重建Spotlight索引
Spotlight搜索没有问题的时候别重建,因为重建需要花一定的时间,不划算。
34.优化系统
用“完全优化”,有些大应用程序安装完的时候也有这个步骤,这里我们可以手动来优化。
35.清理Internet设置
你的cookies一并清理掉的话,上论坛就需要重新输用户名和密码了哦
36.清除用户缓存和字体缓存
其实重启之后会重新生成的,但它有时候可以用来解决一些不明的系统问题。
37.清理不需要的日志文件大部分用户都没有分析日志的习惯,开发人员和UNIX用户会比较常用。
38.强制清倒废纸篓
39.OnyX的自动执行
选上需要执行的维护计划,一键运行,省事。
40.清理Safari缓存
为了加速页面读取,Safari会在缓存中保存每个页面的拷贝,但是当缓存太多的时候也会延缓页面读取,所以偶尔清理一下Safari缓存也不错。
41.清理Safari历史纪录
42.清理Safari的自动填表纪录
43.清理Safari的网站图标
有些网站在地址栏上定义了自己的图标,如果不需要可以清理掉,没啥影响。也可以通过直接删除“~/Library/Safari/Icons”下的内容来清理。
44.如果你是Friefox用户,那么你应该可以找到专门为你的处理器优化的版本,效果明显哦
45.Firefox的扩展
Firefox功能强大广泛的扩展为Firefox带来了更好的浏览体验,不过太多的扩展也会拖慢Firefox的速度,包括启动速度和运行速度。不需要的扩展可以禁用或者干脆删了。
46.iTunes的智能播放列表
每次iTunes启动,智能播放列表都需要重新读取内容。如果某些智能播放列表的内容并不常变动,可以关闭它的自动更新,或者把内容拷贝出来建成普通的列表。
47.惠普打印机驱动经常引发问题并占用大量的处理器时间,所以请在活动监视器里留意惠普打印机实用程序,如果它经常占用80%-100%的资源,那么就卸载它吧。有时候,使用基本驱动比完全套装的效果更好。
48.如果没有使用,请注意Classic是否关闭
49.运行”软件更新“
最新的软件更新可以提升运行速度并解决一些问题。
50.更新其他应用程序
大多数情况下,软件总是新版的比较好。关注MacUpdate或VersionTracker或其他类似网站以及时获取更新软件的信息。
51.添加内存虽然这个是需要花钱的方法,但这个是最有效的提升性能的办法。
52.重启计算机
这么多步骤下来,或许该到了重启计算机的步骤了。如果你也像我(指原文作者)一样在大多数不用计算机的时候选择睡眠,那么重启一下也是很有帮助的。那些不用计算机的时候选择关闭计算机的用户可以忽略。
基于Intel的Mac电脑的启动键组合
启动时按住C键从可启动CD或DVD光盘启动,如随机附带的MacOSX安装光盘。
启动时按住D键如果插入安装DVD1,则启动为AppleHardwareTest(AHT)。
按住Option-Command-P-R键直至听到两声嘀嘀声重置NVRAM
启动时按住Option键启动进入StartupManager,您可以选择从一个MacOSX宗卷启动。按住N键可显示出第一个可启动网络宗卷。
按住Eject、F12键,或者按住鼠标键(/触控板)推出所有移动介质,如光盘。
启动时按住N键试图从兼容的网络服务器(NetBoot)启动。
启动时按住T键启动为FireWire目标磁盘模式。
启动时按住Shift键启动为安全模式并且暂时关闭登录项。
启动时按住Command-V键启动为Verbose模式。
启动时按住Command-S键启动为单用户模式。
启动时按住Option-N键使用默认启动镜像从NetBoot服务器启动。
基于Intel的Macintosh启动顺序和错误代码、符号
[开机]
Boot-ROM/RAM检查初始化完成
[BootROM-POST]
●黑屏,电源指示灯亮-POST或BootROM失败
●电源指示灯每秒闪烁一次-RAM出错,或者没有找到RAM●闪亮三次,暂定一次后再闪亮三次(持续发生)-RAM不足
[BootROM-EFI]启动音
[启动EFI]
注意:●显示一个金属质感的Apple图标-已找到boot.efi●显示一个带斜杠的圆-无法读取boot.efi,或者其他问题
●闪烁显示一个地球图标-正在查找NetBoot服务器上的booter/kernel
●显示一个金属质感的Apple图标并在下方有一个旋转的地球图标-已经找到NetBoot服务器上的booter/kernel
●闪烁显示一个破损的文件夹图标-无法找到可以启动的设备
[启动内核]
灰色背景中间显示一个金属质感的Apple图标并在下方有一个旋转的齿轮
[系统启动]蓝色屏幕
[登录窗口]显示登录窗口
[设置用户环境]
在登录窗口上显示登录进度。登录成功后,桌面和Dock将显示
OnyX使用指南
系统维护工具(是“维护工具”,不是“抢救工具”)有不少,不过我唯独喜欢OnyX,它即免费又功能强大,这使我找不出有什么理由使用其他的需要盗版的工具了,于是,从Jaguar到Panther再到Tiger,我一直用它。
不过由于它的功能过于强大,有一些用户由于使用不小心而造成了问题,使得很多人也不敢用它了。利剑双刃,其实任何一个系统优化工具,既然动用系统,总有风险存在的,只要我们注意它的提示,就可以即让它发挥作用又可以避免伤到自己。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OnyX吧。
目前Onyx最高版本是1.7.9,并且已经使用.pkg方式安装(以前的是用.dmg发布,即拖即用,不过用包管理的方式安装有一个好处是可以检测版本和安装环境信息,以确定版本的对应),比以前多了一个/Library/Receipts/OnyX.pkg文件,而且提供专门的卸载工具。请注意这个是给Tiger用的,Jaguar和Panther用户需要下载早期的版本以配套使用。
运行它,要求输入当前帐户密码,因为它的很多操作都需要获取对应的权限。
首先它会自动验证s.m.a.r.t.状态,并问你是否要“验证磁盘”(就是“磁盘工具.app”里的“验证磁盘”操作,同一回事儿)。如果s.m.a.r.t.报告你该换硬盘了,那么先准备换硬盘吧,不然硬盘挂掉的话,后面的优化操作也不需要了。而“验证磁盘”可以确认磁盘文件是否有错误,如果这个有问题而不解决,会引发更多的错误,很多系统崩溃的原因都是因为“验证/修复磁盘权限”和“验证/修复磁盘”很久没有验证从而积累了太多的错误而引起的。要排除系统问题,这个应该是首先想到的步骤。
附件201*-5-2113:2301.jpg(25.83KB)
完成后,就可以开始用OnyX了,别急,我们先不忙着优化,先看看它的OnyX选项:
第一页:界面,
也就是设置OnyX的皮肤,按个人喜好,不影响它的功能;
第二页:动作,可以设置执行的操作是针对当前用户还是所有用户,如果是多用户共用的计算机,“所有用户”项方便机主(管理员)统一维护,而“当前用户”则可以避免自己的设置影响到其他帐户。
“执行命令后”的选项,我建议选“执行命令后不关闭当前选项窗口”,因为如果选关闭,那么执行完成后它会把窗口收起来,如果要执行其他操作就需要再点开,有点不方便,当然,随便选哪个都不影响功能。“当需要重新启动时”建议选择“询问用户...”,虽然多了个对话框,但总比在不希望时自动重新启动要好。“强制性令计算机关机或重新启动”可选可不选,正如它的提示,如果选了,重启前将没有提示信息,没有保存的文件会丢失,但我认为用OnyX的时候就不要开其他程序了。
第三页:更新,
就是OnyX自己的“软件更新”,可以在启动的时候联网检查版本信息,如果有更新的版本则会提示,会拖一点OnyX的启动速度,我觉得没必要选,因为如果有新版本出来的时候,我猜你还没在OnyX里check版本号之前就能在论坛上看到有人发帖提醒大家去下载更新的OnyX了。
第四页:消息和记录,
“显示提示”的选项,执行命令后可以让它不提示,但第一个“Beforequittingapplications”最好选上;至于“OnyX记录”随便选,我猜大部分用户都没有分析记录日值文件的习惯。
第五页:高级,
在启动OnyX的时候不是验证s.m.a.r.t.状态并问你是否要“验证磁盘”了吗?设置就在这里。我一般出现系统崩溃的时候都会主动到“磁盘工具”里去验证磁盘权限和磁盘的,一般也不会积累问题,所以就设置在启动OnyX的时候不提醒验证磁盘,因为这个验证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我觉得挺浪费的,对于那些极少想到验证/修复的用户,可以保留这个选项,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至于验证s.m.a.r.t.状态的选项就留着吧,不需要占用多少时间的。
然后我们点“相关信息”,这里可以看到一些关于机器和系统的概述,看看而已,大家看看好了,我就不多说了。
附件
201*-5-2113:02.jpg(80.96KB)
201*-5-2113:03.jpg(79.76KB)
201*-5-2113:04.jpg(73.42KB)
201*-5-2113:05.jpg(73.93KB)
201*-5-2113:06.jpg(84.11KB)
201*-5-2113:07.jpg(64.21KB)
再看“系统维护”,如果刚才那个是“系统设置”,那么这里就是“系统优化”了,OnyX的两大主要功能之一。
第一页,权限,
“验证系统文件权限并在需要时进行修复”,启动OnyX的时候“验证磁盘”,这里则是“验证复磁盘权限”,这合起来就是“磁盘工具.app”里的那个维护操作了,只不过在这里统一管理统一调用而已。
第二页,脚本,
BSD(UNIX)本身自带一些系统维护脚本并按规定的周期定期执行一次,不过,这些脚本的运行时间通常都预定在半夜之后,考虑到服务器这个时候需要响应的服务比较少,所以定在这个时候了,不过,这个时候大部分有关机习惯的普通用户都睡觉去了,机器也关掉了,自然脚本也不会运行。所以在这里可以手动点“执行”以便人工命令它执行维护脚本。也可以在这里自定执行时间,以便在用户没有关机的时候自动执行。注意:这里的维护脚本是系统自带的标准维护脚本,并不是OnyX的自以为是的创造,我们在这里只是调度执行时间,所以理论上是没有危害系统的风险的,可以安全使用,但也没必要把“每月维护脚本”当“每日维护脚本”来用。
第三页,重置,
Mac帮助,当你运行“帮助显示程序”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在这里重置,清理掉非系统自带的应用程序的帮助。结果是你在“帮助显示程序”的“资源库”里只剩下系统自带的帮助了。不过别担心,当你运行一个应用程序的时候,如果它提供了帮助文件且帮助显示程序的资源库里没有,那么会再次添加进资源库的,所以当你用某个程序需要帮助的时候仍然可以直接点帮助来查阅,不需要手动添加,并不会造成使用上的不便。SidebarofFinderwindows,就是Finder窗口左边框里的项目,通常用户把一些需要经常打开的文件夹拖在这里,通常不需要重置。Spotlight索引,你觉得Spotlight搜索很快是因为它对磁盘上的文件和文件里的数据建立了索引,如果删除了索引,它会自动在后台重新建立(由于需要检索整个宗卷,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检索完成之前也可以重启或关机,开机后它会接着继续检索),如果你的Spotlight没有问题,则没有必要去重建,因为浪费时间。即使在平常使用时,系统也会动态地根据文件变动而更新Spotlight索引,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万一出现搜索结果出错的时候可以重建以解决问题。
Mail信箱索引,如果你发现你的Mail信箱中的邮件显示有问题(邮件内容不完整或者邮件丢失),通常不是邮件丢了,而是索引不匹配了,重建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是你自己删除掉的邮件,这个办法是弄不回来的。
文件夹自定义显示方式,就是那个著名的.DS_Store文件,当你对一个文件夹进行自定义显示方式(command-J),那么其设置就保存在这里,重置这个就是清理所有的.DS_Store文件,所有的文件夹都会以“查看显示选项(command-J)”中的“所有窗口”的设置来显示。
LaunchService数据库,就是文件的打开方式的关联设置,什么文件扩展名属于什么类型用什么应用程序打开的设置等等相关信息,保存在一个~/Library/Preferences/com.apple.LaunchServices.plist里,如果你发现连按某个文件却打开不是期望的应用程序,并且在“显示简介”的“更改全部”也不起作用的时候,可以考虑重置LaunchService数据库,“Rebuild”可以移去文件类型和应用程序之间的关联;而“Reset”则是删除当前的.plist并建一个全新的,只有系统本身认识的文件类型,一些外来类型则会重新登记,如果“Rebuild”还不能解决问题,就用“Reset”试试。注意,重置这个后,对于一些外来类型(比如.rm.rmvb等)在第一次用连按打开的时候就会问你“这是你第一次打开,你确定要用某某程序打开吗”这样的问题。
第四页,优化系统,
据说,这个操作是利用叫预绑定的复杂操作,在启动程序时利用动态读取减少启动时间并提升性能,在安装新的应用程序/添加新的文件类型的时候更新系统资源库和可执行程序。其实在安装某些大的应用程序(比如FinalCutPro,AdobeCS3等)或者某些系统更新的时候,在安装完成之后也有这个操作,留心看的话就会注意到了。建议“更新”方式优化,“完全优化”将强制更新所有信息,某些系统设置会被修改(钥匙串里的东西不会变,所以不用担心“什么应用程序的版本已更新,允许让新版本的应用程序访问钥匙串吗”这样的问题)。
OnyX的提示:如果在系统的“软件更新”之后FinalCutProHD经常意外退出,那么可以试试完全优化,可能使FinalCutProHD正常工作。
注意:没有必要的时候不要使用这个功能,执行“优化系统”时一定要退出其他应用程序,优化之后强烈建议重新启动。附件
201*-5-2113:15.jpg(64.55KB)
201*-5-2113:16.jpg(67.95KB)
201*-5-2113:17.jpg(75.4KB)
201*-5-2113:18.jpg(103.21KB)
201*-5-2113:19.jpg(86.96KB)
接下来看“系统清理”,通常也就是用来清扫系统里的垃圾,是系统的大扫除。这个不用经常扫,你看过谁家天天大扫除?在积累一段时间,或者系统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可以清理一下,对系统才有意义。
第一页,Internet,
也就是清理浏览器的垃圾,比浏览器自带的清理更彻底。不光只是Safari的,Firefox也同时清理。提醒:清理掉Cookies后,上论坛就需要重新登录了(如果你原来登录的时候选择保留Cookies的话)。
第二页,缓存,
没事无需清理,因为清理掉的话运行的时候还会再次生成的。如果日积月累的缓存造成应用程序或系统的不稳定,那么可以清理一下,清理完了记得重启。
第三页,记录,
大部分普通用户都懒得分析日志记录,所以清了就清了吧。
第四页,废纸篓,
它也提供“普通删除”和“安全删除”,和Finder菜单里的“清倒废纸篓”和“安全清倒废纸篓”差不多,只不过,这里是“强制”清倒。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清倒废纸篓提示正在使用的时候,注销一下或者重启一下再倒就可以了,如果有个别顽固分子,那么就让OnyX强制清倒吧。
第五页,其他选项,
最近项目,就是Apple菜单里的那个最近项目。
邮件下载文件夹,从邮件里下载的文件保存位置,和浏览器下载不是一回事哦。搜索结果文件夹,就是~/Library/SavedSearches。
临时以及被废弃项目,注意清理这个会强制退出应用程序,所以在清理这个前请关闭其他应用程序和非系统的后台服务(比如MySQL),和缓存同理,清理了这个需要重新启动。
附件
201*-5-2113:3220.jpg(72.84KB)
201*-5-2113:21.jpg(69.65KB)
201*-5-2113:3322.jpg(69.24KB)
201*-5-2113:3323.jpg(68.6KB)
201*-5-2113:24.jpg(75.58KB)
然后是“自动执行”,这里的选项我们前面已经看到过了,只是在这里选择好需要执行的操作后自动执行,省去我们前面一个一个点。
注意清理互联网缓存不清理表单信息和Cookies。这里清理的东西比较多,执行完了也会提醒你重新的。
接着的“记录文件”我不详细讲了,看图标就知道是和“控制台”是一回事,看log的地方,只不过这里功能多点,看起来方便。
附件
201*-5-2113:25.jpg(101.46KB)
最后看“UNIX工具”,这里的UNIX工具比以前的版本弱了很多,以前是可以直接在这里用Shell的,现在不提供了,也许是因为不少用户Shell时不小心容易造成问题吧,所以现在OnyX不再提供执行了。
第一页,plutil,
就是检查.plist设置文件,比如有些用户在系统预置里看到了奇怪的开关图标,或者某些应用程序出现奇怪的问题,很多时候时它的.plist文件有问题,有些用户的办法时直接删除.plist文件,其实我们可以先检查一下,真有问题再删,如果不是.plist的问题(比如是缓存)也删,那么可它可冤枉了。
这里外加一个提示:关于系统预置里的开关图标,没有必要删.plist文件,因为这样会丢失部分设置而恢复到系统默认,其实在“系统清理”里清理缓存就可以让图标恢复正常,而且设置不会丢。
第二页,man,
“man”是manual的意思,这里可以查看和修改UNIX中的用户手册。
第三页,locate,
定位,如它所说“让你快速地找到一个文件或文件夹”。没什么好介绍的,不如Spotlight方便。
第四页,system_profiler,
基本上和“系统概述.app(关于本机->更多信息)”一样的用处,只不过这里更统一。可以用“saveaprofil”将信息内容存储为.spx文件,就是和用“系统概述”存储的“系统概述4.0(XML)”文件格式是同一个东西,连按它也是用“系统概述打开来查看的。
附件
201*-5-2113:3426.jpg(69.3KB)
201*-5-2113:27.jpg(93.88KB)
201*-5-2113:28.jpg(66.58KB)
201*-5-2113:29.jpg(78.14KB)
好了,OnyX讲到这里,完毕了。
另外补充一点,OnyX用得最多的功能就是”系统属性“和”系统维护“、”系统清理“,所以(OnyX官方网站)还有两个独立的程序提供:
Deeper,就是把”系统属性“部分功能独立出来变成一个应用程序,专门用于设置系统;Maintenance,则是把”系统维护“和”系统清理“独立成一个应用程序,专门用于优化系统。这两个程序小巧,如果只需要简单功能则可以用这个。但只能用于Tiger。
MacOSX键盘迅捷
以下内容为MacOSX常用键盘迅捷,不包括基于Intel的Macintosh特有的键盘迅捷。
[启动时的迅捷]
启动时按住X键:强制从MacOSX启动(适用于那些在同一宗卷上安装了MacOSX和MacOS9双系统的Mac,不要把BootCamp混淆进来)
启动时同时按住Option-Command-Shift-Delete键:跳过默认的启动宗卷,搜索其他可启动宗卷(比如可启动的光盘或外置硬盘)启动时按住C键:从可启动光盘(比如随机附带的1号盘)启动启动时按住N键:试图从兼容的网络服务器(NetBoot)上启动
启动时按住T键:以“目标磁盘模式”启动,简单地来说就是把本机变成一个火线接口的外置硬盘启动时按住Shift键:以安全模式启动,并临时关闭启动项和一些非必需的内核扩展组件,一些功能和应用程序可能无法正常工作(适用于MacOSX10.2或更高版本)
启动时同时按住Command-V键:以详细模式启动,会显示详细的状态信息
启动时同时按住Command-S键:以单用户模式启动(在需要用UNIX命令为计算机排除故障时才用,只推荐有一定的UNIX经验的用户并且明白自己的操作后果的情况下使用)
[在Finder窗口下的迅捷]
Command-W:关闭窗口
Option-Command-W:关闭所有窗口
Command-右方向键:在“列表显示模式”下展开选中的文件夹
Option-Command-右方向键:在“列表显示模式”下展开选中的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Command-左方向键:在“列表显示模式”下折叠选中的文件夹
Option-Command-上方向键:关闭当前文件夹并在新窗口中显示上一级文件夹
[菜单命令的迅捷]
Shift-Command-Q:(Apple菜单)注销当前用户
Shift-Option-Command-Q:(Apple菜单)立即注销当前用户Shift-Command-Delete:(Finder)清倒废纸篓
Option-Shift-Command-Delete:(Finder)直接清倒废纸篓(不显示警告/确认对话框)Command-H:(Finder)隐藏窗口
Option-Command-H:(Finder)隐藏其他窗口Command-N:(文件)新建一个Finder窗口Shift-Command-N:(文件)新建文件夹Command-O:(文件)打开...Command-S:(文件)存储
Shift-Command-S:(文件)存储为...Command-P:(文件)打印...Command-W:(文件)关闭窗口
Option-Command-W:(文件)关闭所有窗口Command-I:(文件)显示简介
Option-Command-I:(文件)显示检查器(相当于Live的“显示简介”,点哪个项它就显示哪个项的简介)Command-D:(文件)复制(注意这个“复制”是指在当前窗口克隆一个选中的Finder项,和Windows上的“复制”不是一回事,请SwitchUsers注意区别)Command-L:(文件)制作替身
Command-R:(文件)显示原身(针对“替身”而言)
Command-T:(文件)对MacOSX10.2.8或更早的版本而言,将当前选中的Finder项添加到个人收藏;对MacOSX10.3或更高的版本而言,将当前选中的Finder项添加到Sidebar(就是完整模式的Finder窗口左边的那列),在MacOSX10.3或更高的版本下用Shift-Command-T迅捷来实现“添加到个人收藏”的功能Command-Delete:(文件)移到废纸篓
Command-E:(文件)推出(光盘或者活动磁盘之类的)Command-F:(文件)查找Command-Z:(编辑)还原
Command-X:(编辑)剪切(注意只能剪切内容,不能剪切Finder项,SwitchUsers不要因为Windows上的习惯思维而混淆概念)
Command-C:(编辑)拷贝(将当前选中的内容拷贝到夹纸板,这个就是Windows上的“复制”了)Command-V:(编辑)粘贴Command-A:(编辑)全选
Command-1:(显示)以“图标显示模式”显示Command-2:(显示)以“列表显示模式”显示Command-3:(显示)以“分栏显示模式”显示Command-B:(显示)隐藏工具栏Command-J:(显示)查看显示选项Command-[:(转到)向后Command-]:(转到)向前
Shift-Command-C:(转到)直接打开“电脑”Shift-Command-H:(转到)直接打开“个人”文件夹Shift-Command-I:(转到)直接打开iDiskShift-Command-A:(转到)直接打开“应用程序”Shift-Command-F:(转到)直接打开“个人收藏”Shift-Command-G:(转到)打开“转到文件夹”对话框Command-K:(转到)打开“连接到服务器”对话框Command-M:(窗口)最小化当前窗口
Option-Command-M:(窗口)最小化全部的窗口Command-?:(帮助)打开“帮助显示程序”
Command-Space:显示Spotlight搜索栏(MacOSX10.4或更高版本才有Spotlight),它可能和选择输入法的迅捷冲突,所以也可能被设置为Control-Space
Command-esc:打开FrontRow(当然,前提是安装了FrontRow,没有遥控器的Mac是没有FrontRow的,要破解才可以安装)
Option-Command-8:打开/关闭“缩放”功能Option-Command-+(加号/等号):放大Option-Command--(减号/下划线):缩小
Control-Option-Command-8:反转黑白(即“万能辅助”里的“黑底白字”)Control-F1:打开/关闭“全键盘控制”Control-F2:(键盘导航)将焦点移到菜单栏Control-F3:(键盘导航)将焦点移到Dock
Control-F4:(键盘导航)将焦点移到活跃窗口或下一个窗口Control-F5:(键盘导航)将焦点移到窗口工具栏Control-F6:(键盘导航)将焦点移到浮动窗口
Command-F5或fn-Command-F5:打开/关闭VoiceOver(MacOSX10.4或更高版本)Control-Option-F8或fn-Control-Option-F8:打开VoiceOverUtility(MacOSX10.4或更高版本)Control-Option-F7或fn-Control-option-F7:显示VoiceOver菜单(MacOSX10.4或更高版本)Control-Option-;或fn-Control-option-;:启用/禁用VoiceOverControl-Option锁定功能(MacOSX10.4或更高版本)
[“万能辅助”中“鼠标键”的迅捷]
数字小键盘8:向上数字小键盘2:向下数字小键盘4:向左数字小键盘6:向右
数字小键盘1,3,7,9:对角线移动数字小键盘5:点按鼠标键数字小键盘0:按住鼠标键
数字小键盘.:释放鼠标键(当按0之后就需要用它来释放)
[其他命令迅捷]
Option-Command-D:打开/关闭“自动隐藏和显示Dock”功能Command-Tab:切换运行中的应用程序tab:将焦点移到下一个项
Command-上方向键:移到上一级目录Command-下方向键:移到下一级目录PageUp或Control-上方向键:上翻一页PageDownorControl-下方向键:下翻一页
Option-拖动:将拖动的项目复制一份到拖动的目的地
Option-Command-拖动:在拖动的目的地创建被拖动的项目的替身
Command-拖动:将拖动的项目移动到目的地(避免在不同宗卷之间拖动时自动复制项目)Shift-Command-C:在应用程序中显示颜色面板Command-T:在应用程序中显示字体面板Command-Shift-3:将屏幕图片存储为文件
Command-Control-Shift-3:将屏幕图片拷贝到夹纸板Command-Shift-4:将所选区域的图片存储为文件
Command-Control-Shift-4:将所选区域的图片拷贝到夹纸板Command-Shift-4,然后按空格键:将所选窗口的图片存储为文件Option-Command-esc:强制退出
Control-Eject:显示“重新启动/睡眠/关机”对话框(“您真的要现在关机吗?”)Control-Command-Eject:退出所有应用程序然后重新启动Option-Command-Eject或Option-Command-Power:睡眠
Command-点按窗口工具栏按钮(右上角):循环显示该窗口的工具栏模式(比如“图标和文字”、“仅图标”、“仅文字”、是否“使用小尺寸”等,由Finder或应用程序窗口自身决定)Command-`:当Finder或应用程序有多个窗口显示时,循环显示每个窗口
fn-Delete:向前删除键(适用于笔记本型电脑,等同于Apple外置键盘的方向键上的Delete键)
玩转Mac图标
前提:在Finder的“查看显示选项”中,把“显示图标预览”的勾去掉,因为它会干扰用户对图标的判断。在讲图标之前,要先讲讲HFS+文件系统,因为MacOSX上的图标需要在HFS+的磁盘上才能玩得转。从名字上就看出HFS+改良自原先的HFS文件系统,MacOS8.1以后开始使用这种文件系统,其文件由两个部分(fork)所组成:
1、数据部分(Datafork)是指应用程序所能使用的数据,也就是我们用户保存在文件中要用的数据;2、资源部分(Resourcefork)则包括了半格式(Semiformatted)数据,这是什么玩意儿?它包括了很多玩意儿,所有无法独立以文件形式存在的信息都以这种“半格式”形式存在,比如,文件中通常也包括了一些附加的信息:文件在编码时会加进创建者(即“应用程序”)和文件类型的信息(由此可见,Mac上要指定文件类型并不单纯依靠文件扩展名,很方便。不过,副作用就是没有扩展名的文件在Mac上明明是已知的文件类型,转到Windows上就忘记是什么文件类型了)。操作系统也会依据这些附加的信息来决定该文件应显示为何种图标或者用户有没有另外自定义贴上了一个图标,以及双击文件时以哪个应用程序开启。HFS+文件系统中也支持文件替身(aliase)。
大致明白了吧,在MacOSX上,有三种东西和图标有关:图标文件、图标、普通的图片。依次解释一下:
“图标文件”就是保存了图标内容的一种文件,属于图片文件类型,扩展名是.icns,默认关联在“预览”应用程序,在前面我们已经把“显示图标预览”功能关掉了,所以在Finder中看到的默认图标就是一个预览文件,下面一行小字标示着“ICNS”。
这种文件里保存着图标所显示的图像的数据,但它是“图标文件”而不是“图标”,这意味着你不能直接从它的“简介”窗口左上角的那个小图标ctrl+c然后在ctrl+v到别的Finder项(“Finder项”就是就是文件、文件、应用程序等在Finder窗口里的东西)的“简介”窗口上,如果你这么做了,你只会把那个“预览文件图标,下面一行小字标示着ICNS”图标贴过去。
也许新手会问,这个图标都不能用来贴,那它还叫什么“图标文件”啊?别急,它的用处不是用来贴的,而是作为系统/应用程序的资源,比如你把.png文件关联到“预览”上,那么你在Finder中看到的默认的.png文件的图标就是一个“预览文件图标,下面一行小字标示着PNG”,其实在“预览.app”里,正有一个这样的图片文件,这个图片文件里保存的图像数据就是“预览文件图标,下面一行小字标示着PNG”,而它的扩展名是.icns----刚才说过了.icns文件属于图片文件类型。
这种“图标文件”见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在应用程序里头,爆一个开来看看就知道了。
这种文件还有一个好处,它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所以它可以独立存在,即使把.icns文件保存在FAT分区上也不会丢失任何数据。
然后说“图标”,刚才上面提到过一种半格式数据,它就是其中的一种,所以它属于文件的资源部分,同时也意味着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在某个文件上。
平常你对“简介”窗口左上角的那个小图标ctrl+c/ctrl+v就是在对这个叫做“图标”的半格式数据进行操作。
如果想收藏一个图标,新手会理所当然地用这种方式:把“简介”窗口左上角的那个小图标ctrl+c下来,然后在用来保存图标的文件夹里ctrl+v,但你会发现这个操作是不可行的。刚才说过了,“图标”是半格式数据,无法独立以文件的形式存在于磁盘上。要保存图标,你得找个宿主让它依靠着。大多数情况下(比如从网上下载的系列图标),图标作者都选择把“图标”贴在一个文件夹上,或者贴在一个文件(至于这个文件,它只是用做宿主,本身不需要有内容,所以一个0KB大小的没有文件类型文件就挺合适的)上。由于半格式数据无法以独立的文件存在,所以当你在FAT分区等不支持半格式数据的磁盘上使用文件时,如果对文件添加了半格式数据(比如贴了个自定义图标,或者指定了“始终以此方式打开”等),这些半格式数据只好强制变成一个文件,这就是为什么在Mac下用过的磁盘里经常会看到一些和某个文件的文件名相同,但是文件名前面多了个点的文件,某个文件的半格式数据就在这个以点开头的文件里。如果你删除了这些点文件,那么它对应的原文件上半格式数据将丢失,在Mac下的自定义设置也就丢了。至于普通的图片(这里的普通意思是指除了.icns格式以外的图片文件),没啥大不了的,一般用.png格式的最多见,因为用它不容易看错背景(虽然“预览”中.icns“存储为...”的默认格式是.tiff,不过大部分图片处理程序经常会把.tiff原来透明的背景Alpha层看成黑色的,需要手动转,所以还是建议用.png格式比较方便)。由于“图标文件”和“图标”都是不可直接编辑的,但“普通的图片”可以,所以它是“图标文件”和“图标”不可或缺的好朋友。
而且有些用户下载了一些.png格式的图片,因为打开了“显示图标预览”功能,便以为可以用来贴的,其实不能,需要转换成“图标”。
现在明白了吧,“图标”和“图标文件”应该分开来对待,用武之地不同的。
说完概念,就知道怎么玩了吧,再说说怎么转,会玩不会转就不叫“玩转Mac图标”。MacUpdate上有很多关于图标的程序,不过大部分需要注册,比如IconBuilder等比较强的PS插件。
其实,免费的就可以搞定了(图片编辑软件请自行选择)。首先推荐一个叫“img2icns”的小程序,免费是我看上它的第一个原因。它用处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可以把图片文件转换成图标文件,比如你用PS或者其他程序做了一个.png格式的图片(最好用128x128大小,免得缩放引起偏差),拖进出,就会在你指定的地方出来一个.icns文件。它不但可以转出“图标文件”,同时也可以转出“图标”,不过刚才也说过了,“图标”不能独立存在,所以它转出来的“图标”是贴在一个文件夹上的,你可以像平常一样在这个文件夹的“简介”窗口里ctrl+v到这个“图标”。由于“图标文件”本身就是一种图片,所以你也可以把“图标文件”拖进出转出一个贴在文件夹上的“图标”来。
要把“图标文件”转成“图片”就更容易了,直接用“预览”打开.icns文件,“存储为...”.png格式就可以了。“图片->图标”、“图片->图标文件”、“图标文件->图标”、“图标文件->图片”都能搞定了,那么怎么从“图标”转成“图片”/“图标文件”呢。这个也不麻烦,不用找什么需要注册的软件,直接靠MacOSX自己来:按正常办法从“简介”窗口左上角的那个小图标把“图标”ctrl+c下来,这个时候,图标已经在“夹纸板”里了,所以你可以打开“预览”,选择“文件”-“从夹纸板创建新文稿”-“存储为...”保存成.png格式的图片就可以了,或者粘贴到PS里编辑一下再保存也无所谓。“图标->图片”也搞定了,“图标->图标文件”不是问题吧,用“图标->图片->图标文件”的路子挺OK的。
最后,再回到开头,说说“显示图标预览”的问题。
当关掉“显示图标预览”的时候,在Finder中显示的全部都是“图标”,自定义图标的Finder项就显示自定义的图标,没有自定义的就显示该文件类型的默认图标;
而打开“显示图标预览”的时候,对于图片文件,Finder就不再显示它本身的“图标”了,而是直接把图片里的图像内容缩略成128x128大小的预览当作图标显示出来。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图片文件在Finder中显示着一个企鹅的时候,并不代表它的“图标”就是企鹅,还应该看看“简介”窗口左上角的那个小图标,如果没有自定义,那里应该其实是关联着的应用程序提供的默认图标。
最后一个提示:要收藏一个图标的最方便的办法就是保存这个图标的“图标文件”,同时在这个“图标文件”上贴上对应的“图标”,这样两不误,不过,一个图标图像数据大约占用44KB大小(一个完整的图标不是只有一个128x128的图像,总共包括7个:一个128x128大小的上千万钟颜色的图像、一个32x32大小的上千万钟颜色的图像、一个16x16大小的上千万钟颜色的图像、一个32x32大小的256色的图像、一个16x16大小的256色的图像、一个32x32大小的2色的图像、一个16x16大小的2色的图像,所以文件比预期的要大一些),保存带“图标”的“图标文件”就会占用两个图标的空间,大约88KB左右,视图标图像的实际内容而定。.
Automator示例
1、首先,打开机器人,在“应用程序”中点开“Automator”,这个谁都知道。
2、欣赏一下Automator的工作环境,很简单的,左边是“资源库”和“操作”库,右边是“工作流程”区,左下角能够即时显示选中的“操作”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要求等。因为创建“工作流程”本来就很简单,搭积木,所以也不需要复杂的界面。
附件
201*-1-1512:55
图片1.jpg(77.94KB)
201*-1-1512:图片2.jpg(145.95KB)
3、先做一个能实现在Finder中ctrl+click直接转换图片格式的功能的“工作流程”看看。为了避免将来不小心误选了该功能而致使不希望转换的图片也被转换掉,在“工作流程”的最前端加个“请求确认”,这是个属于Automator提供的操作,在资源库中选中“Automator”,旁边的“操作”库中会列出所有Automator提供的操作,把“请求确认”拖进“工作流程”区,双击也可以。然后填上请求确认的提示信息,对话框左边的图标可以换的,点一下看看。
附件
201*-1-1512:图片3.jpg(130.28KB)
4、然后是把Finder提供的“获得所选的Finder项”操作拖进流程,在将来组装好的成品“工作流程”中,它负责捕捉用户选中的需要转换格式的图片文件(可以多选,无效格式会自动略过),然后提交给流程中的下一个“操作”(可惜Automator不提供条件判断分支,不然就可以组装更实用的“工作流程”了)。这个“操作”就是让Automator看看用户点了什么文件而已,没有什么参数要设置的。
附件
201*-1-1512:图片4.jpg(161.12KB)
5、然后是“预览”提供的“更改图像类型”操作,这个就是工作流程中的主要部分了,添加这个“操作”会出个提示,因为它会将原来的图片文件转换成一个新的图片文件,而原来那个会被移动到废纸篓。如果你需要生成新的格式的文件并保留原始文件,那么最好添加一个“拷贝Finder项”,这里我们假设不需要保留原文件,所以选“不添加”。
附件
201*-1-1512:图片5.jpg(145.24KB)
6、“更改图像类型”操作已经组装上了,选一个图片类型吧,一般都是jpg了。因为是“预览”提供的操作,所以其jpg压缩质量为“预览”的默认值(就是打开“预览”手动用“存储为”中jpg的那个质量,似乎是80%,反正论坛贴图是够用了,有行业需求的也不会转成jpg的),遗憾的是不提供手动指定压缩质量。
附件
201*-1-1512:图片6.jpg(153.08KB)
7、貌似已经组装完成了,不过先别忙。试试先,打开Finder,选中一个无关紧要的图片,然后再回到这里,点右上角的“运行”。看吧,首先出现了我们设定好的“请求确认”操作。我们“好”。
附件
201*-1-1512:图片7.jpg(158.8KB)
8、后续的两个“操作”都不需要人工干预,整个“工作流程”完成。看看,每个“操作”左下角都有一个浅绿色的对号,说明所有的“操作”都正确执行了,去看看那个我们刚才选的图片是不是已经被换掉了,再去看看原来那个图片是不是在废纸篓里。
附件
201*-1-1513:图片8.jpg(154.11KB)
9、在这里运行“工作流程”是测试,为了方便用户监视,开始、结束还有中断的地方(我们的这个示例中没有)会有声音提示,不过放心,在成品中不会出现,不会干扰用户。这里只有三个“操作”,很简单,只是为了示例一下,当然是不会出问题的。如果是组装复杂的“工作流程”,“操作”比较多,可能哪里会出点问失误,导致后续的“操作”全都乱来,所以可以添加“显示结果”或“暂停”或“等待用户操作”等等,就像写程序时的断点,方便抓虫(排错)。
附件
201*-1-1513:图片9.jpg(150.49KB)
10、确定“工作流程”可以正常工作之后,保存吧。
“存储为”可以按用户需要把“工作流程”保存为.app应用程序或者原始的.workflow文件。
某些独立操作的用户常用应用的程序保存为.app比较方便,比如Automator自带的例子中,有一个是把未读电邮合并起来导入iPod,这个“工作流程”就适合(只是适合,没说必须)组装成独立的.app独立运行。
而保存为.workflow文件则可以方便用户分发这个“工作流程”,而且可以再次修改(.app也可以再次修改的,爆开.app包就能在里面找到.workflow文件)。如果要在ctrl+click直接运行该机器人,我们还需要把它放到Finder的AutomatorCM列表里。不过更方便的是选“存储为插件”,这样Automator可以直接把.workflow保存到对应的位置。
附件
201*-1-1513:图片10.jpg(76.22KB)
11、给这个“工作流程”取个名字吧,最好别用“Sunny”,因为这个名字已经在《I,Robot》中用过了(玩笑~),插件用于Finder,因为我们要在Finder中ctrl+click来直接运行这个机器人。保存后,这个.workflow文件在“~/Library/Workflows/Applications/Finder”,所有出现在Finder中ctrl+click菜单中的“工作流程”.workflow文件都要放在这里。
附件
201*-1-1513:图片11.jpg(114.59KB)
12、现在这个“工作流程”已经正式服役了,在Finder中选中需要转换的图片文件,然后ctrl+click,在“Automator”选单中,直接点那个“工作流程”,图片就开始转换了,只听得一片文件扔进“废纸篓”的声音(不是“清倒废纸篓”的声音),原来的.png全进“废纸篓”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队.jpg,然后我就把它们贴到论坛上给大家看图说话用,这样,比直接用.png省不少空间,也算为论坛节省资源了吧,虽然微不足道,不过积少成多的哦。
附件
201*-1-1513:03
图片12.jpg(98.7KB)
看吧,组装“工作流程”很简单的。其实Automator的“操作”的实质就是脚本,只不过是现成的规格化的脚本,我们不用自己写,按接口组装起来就好了,比写脚本简单很多,脚本还要学一下,机器人根本不用学,就看你怎么组装了。现在“面向对象”也落伍啦,最好是“面向接口”,不管什么语言写出来的什么玩意儿,能接上就可以组在一起,那才酷呢。
另外,苹果官网上也有专门交流Automator的地儿,说不定可以找到一些你懒得做的事情让机器人来代劳。
苹果系统---“系统预置”的功能设定和说明--多图杀猫
这是我半年前写的到现在虽然又有了很多的新发现但一直懒的更新它以前在老坛子里发过但现在好象没了
近期看又有很多新人在问这里的基础问题就转过来给大家参考用
首先来说明下系统的设定--系统预置
这个功能实际就是pc里的“控制面板”的原身在这里你可以设定自己机器的大部分功能正如图片上看到的机器的软件和硬件环境都可以在这里设置
----------------------------------------------分割线----------------------------------------------我暂时按系统自定的顺序来讲解
首先是我最喜欢的功能Dashboard与Expose
Dashboard本身是个小插件集合有很多fans开发了众多功能的小东西不过现在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就是要手动激活才可以使用所以我用的很少)苹果本身开发除了时钟、计算器、iTunes等功能
而其他的例如HBO的电视节目查询、天气预报、屏保等功能看看还是不错的呵呵
而Expose这个功能是我现在最喜欢的了
早年在使用pc的时候windows就带了一个“显示桌面”的功能不过我比较懒所以比较习惯用win键+m来实现这个功能
但在苹果的系统里Expose要比pc里更加省事!
苹果使用了几个触发点的办法来实现了更加方便、快捷的功能
例如你桌面有多个工作窗口正在运行而你想查找其中一个窗口pc里只有按Alt+Tab来挨个切换查找而mac只要把鼠标移动到你设置的触发点就能察看所有工作中的窗口
下面的图片是具体的演示
图片2是Expose的设定我只设置了桌面的坐下为察看所有窗口而右下角则是察看桌面图片3是正常的桌面我只开了2个窗口来演示
图片4是我的鼠标在桌面的最左下角的效果(察看所有窗口)图片5是我的鼠标处在桌面的最右下角的效果(察看桌面)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新兵训练营培训计划》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新兵训练营培训计划: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