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国学孟子培训心得体会

国学孟子培训心得体会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1:13:42 | 移动端:国学孟子培训心得体会

国学孟子培训心得体会

国学孟子培训心得体会

国学的智慧,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国学的智慧,体现于伟大的、悠久的中国传统,浓缩于古圣先贤贡献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凝结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禅宗等思想文化形态,并渗透在中国人的全部生活中。换一个通俗的说法,国学的智慧,就是中国的智慧,就是中国人琢磨出来的活法。

今年10月24日和25日两天有幸参加了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波士顿)美中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赵士林在厦门大学给我们讲授的《孟子与中国文化精神》,受益匪浅,感受颇多。赵士林教授学识渊博,尤其对国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理解,他的课生动幽默、深入浅出、逻辑严谨。听了赵士林教授的国学讲课,让我们寻回了我们温暖可靠的精神家园。由此,有如下体会和收获:

(一)正人正己,以德服人。中国文化历来强调“以德服人”。德育是治的教育中第一位在儒家政的,做人是第一位的,而文化知识还是第二位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正人先正己”的思想,指出“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其身正天下归之。”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心服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正己”的标准是仁义道德,假如自己不能按仁义道德行事,就会威信扫地,更不用说教育别人了。他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由此认为“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勉励人们要以身作则。孟子著名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理论,“推己及人”,首先自己做起,然后推及自己的夫人、兄弟,再到整个家族和国家。说到底,这一方面合与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达立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另一方面也合于《大学》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进修阶梯。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天下可运于掌”还有什麽不能统一的呢?儒学非常重视人的自我反省功夫,所以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在儒家看来只有经常衡量,才能认识自己,改善自己。管理的实质其实不是管别人,而是管自己;管自己实际上是管心,只有修己,才能安人;人心正了,人心齐了,企业就管好了。所以,从银行整体来讲经常进行道德教育不可或缺,让大家做到以德为先注重品德修养。从个人来讲,就要努力做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从大局、整体利益出发,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身体力行,起到表率作用;做到有工作就干,遇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学会懂得自尊、自重、自强和自爱。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谈到孟子的经济思想时,我们还不应忘记,孟子在他的言论中最早提出今天看来值得宝贵的生态主义思想,环境保护思想,可持续发展理念。日前,温家宝总理提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引伸的我行目前的发展情况,本人认为:我行应以科技引领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本行是一家年轻而又充满活力以对公业务为主蓬勃发展的中外合资银行,要充分借鉴国内外银行业科技领域的最佳实践,重视科技人才和借助外力,正视目前对公网银系统相对较为落后现实,采集优势银行网上银行的闪光点,加大科技投入,高起点、高效率地开发科技系统,大力发展先进的对公业务网上银行,适度发展物理网点(待境内居民人民币获准后,再增加具有绝对优势的个人网银系统,大量增加多功能自助银行),以取得科技后发优势,力争成为一家科技驱动型银行。

(三)主动精神,自求自得。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这段话,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只有自己动手,学起知识来才能得之于心,用起知识来才能应之于手。“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孟子强调要发挥人的主动精神,依靠个人自求自得。国行的企业文化跟孟子所说的主动精神,自求自得十分相像,因为我行是“以行为家、自动自发”的奉献文化,在工作中我看到了许多国行人都能敬业、勤奋、诚恳、不计得失;他们从不计较超额劳动,积极适应各种艰苦工作环境,努力争取各种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自动学习,努力发挥个人才智;让我明白了只有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适应艰苦环境的磨炼和与时俱进的坚持学习,才能更好的发挥个人的才智和才干。

(四)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孟子十分留意培养学生精力集中,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他认为不论聪明高低,不论内容难易,能专心地志就能学有所得,心不在焉就会一无所得。他说:“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不仅要专心致志,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又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我们要发扬儒家的太阳精神,无论是早上还是晚上,每天都是那样灿烂辉煌,按自身的规律朝而复始、自始至终运行;也要发扬道家的积极用事、“柔弱胜刚强”的月亮精神。我们银行在业务拓展中并不缺乏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持精神,这种精神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扬光大,以造就国行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五)不为与不能。孟子关于“君子远庖厨”的一番心理分析说得齐宣王心服口服,孟子用的是逻辑上的归谬法,先假定了两种荒唐的说法:“力足以举千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宣王亲口对此加以否定,然后把宣王自己的做法加上去:“恩足以几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这样便轻而易举地使齐宣王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也就是说,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做。当宣王对这两个概念还有些不清楚时,孟子又作了生动的举例说明,这就是“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的区别。“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不能,是做不到,而“为长者折枝”则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了。说到底,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朝这方面想,有没有这样一种精神。孟子的这一段分析,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中那一段著名的话:“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今天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事情,都是愿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做得到的问题。“不为”与“不能”的道理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值得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小事上多加反省,以让我们有更多一点“为长者折枝”的精神和行动。

201*年11月4日(星期三)

扩展阅读:国学经典学习心得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

珞璜小学文利

今年在网络上学习收看了《国学经典》,对国学经典,特别是《四书》中的名言名段印象深刻,并从中得到启迪,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四书》被公认为儒学经典。它不仅保存了儒家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儒学形成的轨迹。《四书》至今仍不失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读点经典》丛书中收录了《四书》中《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多则经典语录,脍炙人口、发人深省。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等等,至今都是我们学习、为人、做事遵循的准则。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说是高屋建瓴、寓意深刻。“出类拔萃”、“揠苗助长”、“一暴十寒”等早已凝固为成语。《四书》中的《大学》倡导大学之道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书》中的《中庸》突出了“诚信”、“唯天下至诚”、“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把对“诚”的追求作为道德的准则。这些主张,至今都可作为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

作为一名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是非常重要的,吸取了这些国学精华,能帮助我们做到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毋庸讳言,《四书》是两千多年前的著作,先人的思想会有一定的局限。今天,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时,按与时俱进与科学发展的精神,本着去莠存良、古为今用的科学态度去学习《国学经典》,具有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国学孟子培训心得体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国学孟子培训心得体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国学孟子培训心得体会》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9293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