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实践 创新 广西地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
探索实践创新
广西地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
渐入金秋的八桂大地,到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区地税系统的税收征管工作从1994年税务机构分设时开始起步,到现在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的建立,经历了起步、突破、巩固“三步走”,不断在探索、实践、创新中前行,走出了一条适合广西地税征管工实际的新路子。
探索税收征管起步突破巩固“三步走”税收征管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
1994年国、地税机构分设初期,我区地税税收征管工作面临着发展的挑战和机遇,自治区地税局以征管、计会综合改革为核心,以统一规范征管文书、征管规程为基础,以“税银一体化”为突破口,开始了税收征管改革的探索之路。
1997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型税收征管模式要求,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改革方案》,并在全区范围内选择19个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单项或综合性税收征管改革试点工作。同时,自治区地税局以基层征管业务为核心,以城域网为背景,运用大型数据库开发统一税收征管软件。从此,广西地税系统的税收征管改革踏上新的征程,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实现了质的变化。
自1999年起,自治区地税局进一步确定以机构改革、计算机开发应用和改革纳税申报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征管改革思路,逐步形成一个征收、管理、稽查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征管格局,在税收征管工作上又取得了新突破。
201*年以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科技+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了地税系统计算机广域网络的建设速度,大力推行多种申报纳税方式,切实方便纳税人,重点推进电子申报和电话申报,加快税银一体化建设步伐。以加快全区地税系统统一征管软件《广西地税信息系统》的完善和推广为重点,加快全区税收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全区征管数据市级、省级集中,积极推进税控机推广应用和发票换版简并票种工作,全面推广应用新发票管
理系统,成功开展应用《发票编码及布奖系统》和《发票真伪查询系统》,建立发票基础数据,“信息管税”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只有坚持走完平凡的路程,才能达到伟大的目标。税收征管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地税系统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开拓创新,不断实践和探索,税收征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初步确立,征管模式不断完善,信息管税水平得到提高,纳税服务持续改善,税收征管制度逐步建立,税源监控能力不断增强,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有力促进了税收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在保证税收调控经济、调节分配职能作用有效发挥的同时,实现了全区地税系统组织财政收入由1997年的49亿元增加到201*年的619亿元,年均增长20%。
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建立信息管税运行机制
为应对经济税源的复杂变化,广西地税顺应税收征管改革发展趋势,在全区数据大集中基础上,率先进行了征管战略的重大调整,实施了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
近年来,我区地税系统建立了区、市、县三级重点税源监控体系,以税源管理和优化服务为重点,积极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和完善征管、办税服务岗位职责体系,完善税源监控、税收管理员、委托代征等一系列征管制度和办法,有针对性地采取分片、分类等管理措施,加强户籍、发票管理,全面实施欠税公告制度,统一规范税收法律文书,不断夯实税收征管基础,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从201*年6月开始,我区地税系统进行管理层的专业化布局,设立重点税源管理部门承担重点税源评估、整体税源掌控等职能,初步建立了税源信息采集纳税分析评估风险预警核查稽查增值应用的信息管税运行机制。将区内年缴纳地方税收在10万元以上的生产经营企业、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大企业、自治区层面的重大工程项目进行统一监控,分级管理,使重点税源、重大项目和大企业管理既“两重一大”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全区下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201*年列入全区监控的10462户重点税源企业共组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自治区政府考核口径,不含契税,以下简称税收)269.64亿元,增长23.92%,占全区组织税收的57.77%;201*年列入全区监控的10861户重点税源企业组织的税收336.53亿元,增长25.1%,占全区组织税收的60.07%;201*年上半年,列入全区监控的11203户重点税源企业共组织的税收203.17亿元,同比增收31.27亿元,同比增长19.5%,占全区组织税收的56.58%。
深化改革开创税收征管工作新格局
近几年来,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纳税人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自治区地税局在创新税收征管方式,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税收征管上又进行新的探索,先后制定了《广西地税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广西地税“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工作的目标和思路;始终坚持依法治税方针,把依法行政贯穿于地税工作的始终,使税法得到规范执行和普遍遵从;全面优化纳税服务,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12366纳税服务热线平台建设、地税网站建设,建立完善纳税服务制度体系,纳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坚持突出信息化支撑作用,全面推进“信息管税”进程,建成了自治区地税局数据处理中心、覆盖各级地税机关的四级光纤骨干网络、覆盖区市县三级地税机关的视频会议培训系统,大力推进以《广西地税信息系统》为核心的应用系统建设;强力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建立健全了综合治税各项基础制度和运行机制;强化税务稽查,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不断提高稽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自治区地税局对全区地税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进行了新的规划:构建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以完善征管运行机制为保障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地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面对广西正处于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我区地税系统将结合广西实际,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围绕税收征管改革的总体要求,优化纳税服务,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加强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税收执法权监督制约,完善税收征管制度优化税收征管流程,推进以专业化为特征的组织机构建设,建立科学征管绩效考评体系,努力开创税收征管新格局。
(来源:广西新闻网,朱文慧黄皓徐鹰)
扩展阅读:淮安地税改革、创新和发展纪实
风雨征途著华章
淮安地税改革、创新和发展纪实
淮安悠久历史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孕育了地税人敢为人先、敢于突破、大胆实践、追求卓越的精神。艰苦创业,风雨兼程,过去的点点滴滴,每一件事情都刻下了他们深深的痕迹,浓墨重笔留下了他们理念、体制、机制创新和征管、人事、行政管理改革的一篇篇异彩纷呈的华章。
理念篇
——蕴含着信念与追求,提升了跨越的速度
传统的税收征管,重管理轻责任,忽视了纳税人应享有的合法权益。有罪推断、唯我独尊、“事权”垄断的思维导致了纳税服务成为不切实际的摆式。征纳关系显现一种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税务机关处于强势地位,而纳税人最大的需求就是希望得到税务机关的笑脸相迎、以礼相待。理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传统思维与现代观念的碰撞;因循守旧与创新发展的“博弈”,使地税人深深地认识到:纳税人为国家尽了义务作出了贡献,理应享有“上帝”般的服务待遇。求突破、谋发展,需要智慧,需要激情,更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201*年,淮安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浦同志,带领地税人冲破了陈旧思维的桎梏,创新理念,求新思变,在全省地税同行中率先提出:一切工作均以纳税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创新确立了两个理念,即: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的理念和以防为先,强化监督,“不让地税干部有犯错误机会”的理念。他们剖析了旧观念及其危害,发动地税人员深入排查和剖析旧思维在税收工作中的种种表现与危害,增强了破除旧思维的自觉性。他们结合税收工作实际,确立了“满足需要、减低成本,讲求效率”的优质服务原则。“一石激起千层浪”。风生水起,许多“疑问”、“告诫”和“偏见”接踵而来,聚焦在淮安地税。然而,地税人硬是凭着坚定的信念和追求,用韧劲作为创新的“基石”,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着力破解地税改革发展中的难题,用三年时间的辛劳汗水和工作亮点,在全社会赢得了一片赞叹声。
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过程,创新理念已经成为地税人奋进的动力。地税工作方向实现了由“执法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服务体系日臻完善:首问负责制、再问终结制、预约服务制、延时服务制、限时办事制、提醒服务制等一系列服务措施。提供了网上申报、银行网点划卡缴税等多元化申报纳税方式。开通了淮安地税门户网站和“12366”服务热线,实现了服务方式从一般服务、微笑服务浅层次阶段向效率服务深层次阶段的跨越。去年5月,市区地税系统机构收缩,集中办公、集约管理、完全开放式的办公区域,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为纳税人和外来投资者提供高效服务,并确保所有涉税事项在一幢楼内全部办结,避免了纳税人在空间上的往返和时间的耗费,减低了办税成本。
征管篇
——涌动着胆识与魄力,冲破了陈规的桎梏
长期以来,陈规陋习形成的低效一直困扰着税务系统,一些程式化的限制给人们设了一座座“雷池”。是按部就班的不出偏差,还是站在潮头迎接风浪。淮安地税一班人深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实现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在改革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他们以前瞻性的胆识和魄力,以在全国税务系统“程序更少,操作更简、“门槛”更低、效率更高”为标准,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201*年以来,他们坚持创新发展,在征收管理上,将工作的主导方向由满足自身的征税需求为主转向以服务纳税人的纳税需求为主,遵循“繁中求简,简中求优,优中求精”的管理服务观念,税收征管模式实现从“保姆式”阶段向“提醒式”阶段的跨越,正向着“稽查式”阶段迈进。
他们创新了组织体系。撤消原来全职能的分局和税务所,依据专业化、流程化、系统化的要求,设立专司税收管理的管理分局、专司税款征收的征收局、专司税务稽查的稽查局和专司纳税服务的纳税人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属地管理,无区域申报纳税,使征管组织架构实现了科学分权的扁平化管理,税收执法权的运行进入公开、科学、规范的轨道。
他们创新了管理模式。大胆地实施层级管理责任制,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分片分线领导包干,各负其责。按专业化、贴近化、简捷化的要求设了各个岗位的责任,对人员配进行优化组合,强化相互间协作和制约,使工作流程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
他们取消了涉税审批。201*年,他们坚持“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的理念,在全省地税系统率先实施“还责还权于纳税人,取消涉税审批权(法律规定的审批除外),改审批为备案”,取消了44项涉税审批权,将权力运行于纳税人和社会监督之下,将原来纳税人需要数天乃至一个月才能办成的事变成一次性,一小时乃至数分钟就能办结。
今年8月,地税人敢为人先,敢于突破,对现有纳税服务体系进行了挖潜、升级和改造,充分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传媒手段,在全国税务系统率先建成了方便快捷、保障安全、高效透明、功能齐全的江苏淮安“电子办税服务厅”。纳税人通过登录互联网江苏淮安地税网站“电子办税服务厅”,就能“足不出户”办理95%以上的涉税事宜。地税机关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过程监督等信息也能够一目了然。从而实现了服务渠道、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服务档次和服务效率的再一次质的飞跃。
用人篇
——挖掘着能力与潜质,激活了人才的流动
人是生产力中最关键的因素。爱才、惜才、重才、培养人才是
提升税收管理质量的内驱力。近几年来,地税人将人事制度改革的立足点放在激活选人用人机制上,放在激励公务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消除了群众对“选人用人”的神秘感。按照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公开公平的原则,公开推荐、民主推荐、笔试面试、组织考察、任前公示,全面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群众对推荐人选的认可度放在重要位。群众测评满意率超过60%的人选才能参加下一轮的竞选。与此同时,做到推荐权、考察权、任用权相分离,实行了“五个结合”,即公开推荐与自我推荐相结合;民主测评与重点考察相结合;统一考试与实绩考核相结合;集体面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领导委任与双向选择相结合,破除论资排辈旧观点,坚持以实干论英雄,以绩效评奖惩,以能力定岗位,突出唯能是举。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干部脱颖而出,形成了以发展论英雄、为发展配干部,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的正确用人导向。据资料显示,近几年来,全系统有35同志走上了科级岗位;68名同志走上了股级岗位。人事制度改革也促进了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17名同志由科级领导干部变为非领导职务;43名同志由正股职岗位转为副职岗位和非领导职务。
“细节决定成败”。为进一步发挥地税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
创造性,淮安地税实行了科学的考核体系。他们依据岗位职责建立集“流程、责任、业绩、质量、评议、检查”为一体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量化分为若干个小单位,不同的岗位确定不同的量化指标,对照量化指标,确定不同分值。将政治思想、组织人事、政务宣传、廉政建设、文明创建、调查研究、税政法规、税务稽查、征收管理、税源管理、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12大类工作分为55项指标,进行全面的量化千分制考核。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了由论资排辈向能力竞争的转变;实现了由印象评价向科学考评的转变。
管理篇
——明晰着约束与规范,彰显了争先的意识
缺少制度的约束,就可能信马由缰、逾越鸿沟。淮安地税最突出的做法,就是规范各种制度,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实行科学分权、公开事权、严格制权,社会监权,其核心是制权。主要是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与公开和防范“权力寻租”。对权力的制约。在资金使用上,实行了“申报权、审批权、办理权”相分离。在大宗物品采购和基建项目安排上实行了“立项、审批、招标、实施”相分离的工作格局等。
对权力的监督。向全社会公开承诺:“应该为纳税人服务到位而没有服务到位,被投诉举报且情况属实,对经办人处以5000元罚款,罚款奖励投诉举报人”。201*年,三名地税人员因延误纳税户开具发票事情被投诉,经查实后,罚款15000元直接奖励了纳税人。此举在全市引起了震动,得到了纳税人由衷的信服,更显示地税人执行制度的决心。这种做法,其实质就是请社会各界监督事权。地税人掷地有声地提出“在办税服务厅能办成的事情,不需要找地税局任何人;在办税服务厅办不成的事情,找地税局任何人也办不成”。这是他们主动将职权运行于纳税人和社会监督之下。
对权力的公开。在内部,他们在全省地税系统率先实行财务管理网上公开审批。所有费用支出一律在行政办公管理网络系统上申请、审核和审批,将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以及各项基建投标项目、资金、审计完全于全体人员的监督之下。做到没有预算不批准,执行预算不走样,集体审批不浪费。与此同时,他们通过内外网站、新闻传媒等进行政务公开,实现了从人工单一服务型向人机结合型服务的转变。纳税人通过“淮安地税电子办税服务厅”,可以查询地税政策、办税程序和办理结果。纳税人既是参与人,又是知情人和监督人。
对以权谋私的防范。地税人在“不让地税干部有犯错误机会”理念引导下,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干部管理制度中,明确了个人工作调动、职务升迁不得找系统外人员说情;个人违反工作纪律等不得找系统内外人员说情,违反者都有相应的处罚条款。干部的任用,严格按照程序和制度执行,市局主要领导只任命各基层单位的正职,副职由正职在制度规定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这种做法,被普遍认为最复杂的用人问题就变得既简单规范,又便利操作,更能防止“权力寻租”。与此同时,他们加快了科学管理的步伐,自行研发运行了行政办公管理系统,使上下班的签到和签退、车辆的调度和申请,以及日常政务、事务和会务等实现了网络系统处理。行政管理的改革,使淮安地税实现了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的转变;由人力管理向智能管理的转变。
民主篇
——融合着智慧和力量,推动了科学的决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地税领导一班人重视民主制度建设,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发挥着“头雁”的作用,以求真务实、简捷高效的工作作风诠释了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做法。“民主”体现在走群众路线,坚持公正、公开和透明。“集中”体现在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年度工作计划实行了“预算管理”制。预算内的工作实行包干经费核算;预算外的工作成本由各单位、各部门包干经费和个人工资承担。每年初,地税系统各单位、各部门都要结合形势和任务,以及本单位和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编制单位、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地税领导班子按照减轻纳税人和基层群众负担的要求,以及精简效能的原则,召开专题会议公开论证,“号脉会诊”、“有的方矢”,形成年度工作计划讨论稿征求基层群众意见。经过几上几下的传递和反馈,在集中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地税领导一班人进行决策,从而保障了全系统年度工作计划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今年2月,他们编制的十大类120个小项的201*年度工作计划,就是经过五轮七次反复修改后最终形成定稿。
年中实行工作项目督查制。地税领导一班人每年年中均定期召开由基层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集中交流工作情况,集体“诊断”、治理工作中的“顽症”,消除“瓶颈”。今年6月8日,地税领导一班人组织了县(区)局、市区分局和机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会议,梳理归类了37条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地税党组在两个工作日内,迅速将37条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了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明确了在五个工作日内办结或答复;明确了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在两个工作日内收齐基层对办理或答复情况的反馈意见。如基层对办理结果或答复意见不满意的,责成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继续办理,直至基层满意为止。整个工作全过程均通过地税内部网站进行公开。
全年各项工作有与之匹配的制度。地税人为规范各项工作,先后出台了六大类60多个制度,其中,包括工作纪律、工作规范、干部管理、行政管理、事务管理、文明创建等内容。拟制订的制度必须做到严格惩戒、定性准确,并且操作性强。与此同时,每制订一项制度均考虑其可行性,通过多次反复的上下传递,广泛吸纳群众意见,以保证制度的执行有群众基础,具备执行力。
地税领导班子还注重民主生活的质量。近几年来,地税党组凡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之前,都能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广泛听取“民声”。今年5月,地税党组将收集到的16条群众意见,作为民主生活会重点议题,进行反思和剖析,并及时制定措施,对群众有一个较为满意的交待。在此基础上,地税党组还通过内部网站《地税论坛》上的“税收业务、政务事务、队伍建设、批评与自我批评、金点子”等特色版块,及时掌握群众的发帖,迅速回复或责成有关职能部门在限期内予以答复。据资料显示,近几年通过论坛收集的群众意见或建议126条,均予以了复帖或答复。
法治篇
——维护着公平和公正,规范了税收的环境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地税人着力推进依法治税,积极探索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新途径,促进案件审理过程的公平公正。选择争议较大的案件,特邀市政协、市人大、市司法局、法制办、行风办等部门领导和案件当事人参加开放式的“阳光”审理。通过“阳光”审理,对案件当事人促动很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近几年来,共组织了117件重大税务案件的审理,查补税款4380余万元,加收滞纳金657.7万元,罚款1644.6万元。与此同时,他们贯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将国家税收政策的照顾及时惠及纳税人。近几年来,为了贯彻落实校办企业、福利企业、劳服企业、利用“三废”等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全市共为181户次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1.54亿元。为11898户次符合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减免营业税4610万元、个人所得税1744万元。通过贯彻落实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使广大的经营户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国家给予的扶持,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促进淮安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地税人以执法责任制为核心,建立执法责任和过错追究机制。将税收执法责任制作为“一把手”工程。每个年度,从“一把手”开始,层层签订执法责任书,明确其执法责任、权限、依据、要求,以及过错追究方式。同时,考核做到“五个结合”,即自主考核与组织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内部考核与外部评议相结合;全面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计算机考核和人工考核相结合,真正使执法责任制工作真正落在了实处。与此同时,地税人强化了工作评议,实行了上下、内外结合的评议办法。市局机关评议基层分局,基层分局评议市局机关、领导评议群众、群众评议领导。外部评议则采取计算机网上评议;发放评议卡或信函评议;重点窗口评议;社会行风监督员和人大政协评议;其他执法部门评议,以及媒体舆论评议。
团队篇
——凝聚着人心与和谐,鼓舞了发展的信心
近几年来,地税人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腐败的体系,把廉政教育和党纪法规教育结合起来,融入到带队治税的各个方面。把机制创新与制度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施“不让地税干部有犯错误的机会”这一治队理念,精心打造“向制度要秩序,向管理要效益,向素质要风气”的“三要工程”。着力强化内外部监督机制。
内部,地税人积极引导工作人员,从制约和影响地税事业发展的层面认真查找措施上的短处、筑牢制度上的漏洞,严格执行对全社会所作出的公开承诺。不论任何人,只要是违背承诺的,一律动真格。先后有6人被处理到二岗;4名领导受到连带责任追究;8人受到组织处理,其中罚款8500元全部用于奖励举报人。
外部,地税人聘请了209名人大、政协、民主党派、新闻单位、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代表作为软环境监督员,对地税机关执法全过程进行监督。对查实的问题,做到及时处理。据资料统计,近几年来,他们组织明查暗访15次,有151人次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通报批评;50名各级分管领导被追究连带责任,罚款14.33万元全部划入了扶贫帐户。从统计情况看,被处罚的人和事逐年减少,从侧面上反映出制度约束和主观能动达到统一。
与此同时,地税人倡导“提升工作绩效,多做事是极大浪费”的管理理念,杜绝工作扯皮拖拉、效率低下造成的拖班和加班,无特殊情况下发生拖班和加班的,将受到处罚和追究。“春风化雨润心田”。地税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引入先进的精神文化理念、学习创造理念和管理服务理念,构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点的税收文化体系。以书法、摄影作品长廊展示廉政、勤政、励志、激励的警句格言,激发、引导和凝聚地税工作人员内心深处积极向上的因素。营造“职场养生”快乐工作的氛围,引导地税人树立“以养生为目的,不会健身就不会干工作”工作理念。在完成岗责任务的前提下,开展健身娱乐活动,使紧张的心理和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每月定期利用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室、多功能厅、阅览室、健身房、网吧等活动场所,开展体育娱乐竞赛活动。这些举措既增强了团队精神,也创建了和谐地税的家园。
成果篇
——承载着汗水和收获,折射了地税的精神
地税人以为国聚财为己任,实现了组织地税收入逐年攀升,为淮安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财力基础。201*年至201*年,地税系统累计组织各项地税收入48.95亿元,年均递增率达24.8%,同比增长(1999年-201*年)146.6%。201*年1-10月份,组织地方收入总量41.86亿元,同比增收12.22亿元,增长41.23%,其中,入库地方税收25.17亿元,同比增收8.48亿元,增长50.83%。省级、市县级地方税收均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今年组织收入任务。
淮安地税信息化建设成果斐然,部分项目居全国税务系统领先水平。近几年来,他们采用合作或自行开发的方式,先后研发运行了网上办税系统、网上申报系统、税库银联网系统、综合查询分析系统、行政办公管理系统,以及各类单项业务应用管理软件等。今年3月,他们与软件技术公司联手,研发《企业财务报表数据采集系统》项目。经过四个月时间的辛勤工作,于8月份投入了试运行。通过应用软件系统自动采集纳税人财务报表的数据,自动生成税务机关所要求申报的各种报表,使纳税人从填写申报表至网上传送结束,由原来的40分种减少为现在的2-3分钟,从而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减低了办税成本。此项目在全国税务系统属于领先水平,目前已列为今年市政府工作创新项目,正在申报淮安市科技进步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淮安地税事业蓬勃发展,形象地位显著提升。近几年来,淮安地税已经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他们连续四个评审年度被省文明委授予“江苏省文明行业”称号;连续十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七年被表彰为“市级机关目标管理先进集体”;连续五年被表彰为“软环境建设十佳单位”。全系统涌现出国家级表彰的集体6个、国家级表彰的个人3人;省、市级表彰的集体160多个,省、市级表彰的个人280余人次。淮安地税“简化办税流程,取消审批权限”工作项目,荣获市政府首次评选的“201*年政府工作创新项目”创新奖。去年9月,市委丁解民书记在地税调研后,对他们工作的评价是:“市地税局开展的三项制度改革成效十分明显:提高了效率,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纳税人;从源头上治理了腐败,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干部;引入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税务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源效益。地税局的经验在市级机关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去年12月,省委研究室《调查与研究》刊物专辑刊发了由市委研究室撰写的调研报告——《机关效能建设的成功实践》(淮安市地税局“三项改革”情况调查)。今年9月,市委政策研究室在淮安地税调研,撰写了题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调研报告,市委丁解民书记审阅报告后,做出批示:“地税局的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应在市直机关全面推广”。
延续着追求,承载着梦想。我们都有理由相信,只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总有美梦成真的一天。“阳光总在风雨后,阴云上总会有晴空”。地税人凭借着他们对事业的执著和追求,经历风雨洗礼,以一个又一个闪光的亮点,诠释了他们的艰辛与成功。站在创新发展新起点上,地税人未雨绸缪,将在新的征途上,高歌猛进,用如椽巨笔在地税事业的史册上壮写着明天的辉煌。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探索 实践 创新 广西地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探索 实践 创新 广西地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