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规范化建设汇报材料
坑田镇乡镇规范化建设汇报材料
坑田镇位于永丰县西北部,素有“永丰北大门”之称、“辣椒之乡”之美誉,全镇国土总面积151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95个自然村,111个村民小组,4490户19285人,201*年财政总收入73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6元。近年来,我镇以“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活动为抓手,以提高工作效能为目标,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展示了发展成果,提升了对外形象,乡镇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抓基础建设,环境优美眼前亮
1、机关大院变新貌。为了尽快改变以往机关干部只能在宿舍办公的落后状况,201*年,筹措资金近400万元,新建了占地面积4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的综合性办公大楼,对2200平方米的旧办公楼进行了彻底的“穿衣戴帽”。201*年,按照山水园林式院落的设计理念,高品位实施了机关院内绿化亮化工程,新增绿化苗木200余株、草皮201*多平米,铺设院内路面地砖3000多平米,改建通透式围墙100多米,机关院内绿树成荫,青草依依,鸟语花香,并实行每周一定期卫生大扫除,每月初定期园艺修整,为机关干部提供了“花园式”的办公环境,为群众带来了舒适的办事环境。201*年,通过有效整合资源,投资200多万元,动工兴建了占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的财政、计生楼,目前正在装修之中,年底前正式搬迁使用后将进一步改善机关干部的办公和住宿条件。
2、圩镇框架现雏形。组织修编了圩镇建设规划,将坑田村新、老屋下纳入圩镇建设总体规划,征地40亩兴建圩镇,并争取县城自来水管网延伸至圩镇,进一步拉大圩镇框架,提升圩镇品位。投资近100万元,完成了信用社至粮管所600米人行彩板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规划修建了圩镇街道和排水排污设施,落实了卫生、秩序、绿化“门前三包”责任制,聘请了两名环卫人员定期打扫,对圩镇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了圩镇安定、整洁、有序。结合“一大四小”工程,打造了沿抚八路两旁景观带,新种各种树木近万株,圩镇绿化率达45%。目前,圩镇面貌焕然一新,常住人口达1500余人。同时,加大乡村公路改造力度,100%的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3、村部环境展新颜。将乡镇规范化建设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村,201*年以来,先后有秋田、罗珠、坑田、塘下、马围、洲头、模源、上田、城头9个村共投资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3000多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并对村级组织场所进行了规范化布。同时,进一步加强村落社区的建设与管理,投资40万元兴建了镇文化站,张家、模源、马围、新老屋下等精品社区逐年涌现,加强了5个农家书屋和2个“万村书库”的管理,在全部10个村委会建立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各类阵地的作用,让党员活动有场所,群众娱乐有去处,村部建设有新形象。
二、抓窗口建设,服务优质群众赞
1、建立便民服务网络,方便群众办事。在镇机关新办公大楼一楼设立了100多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将民政所、农医所、劳保所、土管所、财政所、计生办、经管站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单位,集中到中心办公。中心设有工作区、接待区和休息区,实行“一门式”服务。同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村、组、户,成立了村级便民服务室、民事代办点,在党员和村干部中选定民事代办员,形成了镇有便民服务中心,村有便民服务室,组有民事代办员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使群众可以“足不出村”就能办理急事、要事。
2、完善便民服务制度,服务办事群众。中心推行挂牌上岗制,将机关工作人员姓名、职务、职责、手机号码予以公示,将惠农政策、办事流程图全部上墙,做到“有牌子、有办事流程图、有工作人员去向牌、有工作人员职责、有工作人员桌牌”,并实行工作岗位“AB”轮换制,副科级干部带班制,为群众提供及时便捷的“一窗式”综合性服务。同时,严格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问责制度,明确了服务职责、服务内容、程序、时限和违约责任,不仅强化了干部责任,改进了干部作风,而且促进了便民服务活动的制度化。
3、创新便民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水平。细化了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编印了便民服务手册、一次性告知单以及便民联系卡,推行了一般事项直接办、特殊事项承诺办、重大事项联合办的三项办事形式,使便民服务中心真正成为群众办事“一窗式受理”的场地。自建立“镇便民服务中心、村便民室、村小组便民点”服务体系以来,共为群众办理(代理)事项2100余件(次),协调县直部门解决群众困难30余件(次),为群众节约办事费用10余万元。
三、抓机制建设,管理规范效能升
1、完善便民办事机制。在镇机关干部中推行“一线工作法”和“五步曲工作法”,全镇机关干部在原有挂村工作的基础上,每名干部包2-5个村小组,联系10户农户,每季度到联系组召开座谈会1次以上,要求每月入户走访了解基层情况1次以上,力所能及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今年镇党委、政府换届以来,通过下组座谈、入户调查,共征求群众意见100多条,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90多条,为群众办理实事270多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6个,有效增强了干部为民服务的主动性。
2、完善镇村运行机制。健全了党委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完善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学习培训机制,规范了机关干部工作日报告、周点评、月考核、半年回头看、年终奖惩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及考勤登记、目标管理、岗位责任等一系列规范性制度,将机关干部职工工作业绩“月考核”制度引入日常管理,细化考核指标,严格考核程序,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民服务热情持续增强,推动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在村级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细化了村务决策事项,完善了村级议事规则,确保了村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总结“村账镇管”工作经验,在全镇111个村小组全面实行“组账村管”,以往村小组财务不规范、账目混乱、群众抵触情绪大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扭转。
3、深入开展“三民”活动。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每年的“三民”活动期间,镇机关全体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进村入户,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帮民之所需,对走访过程中收集到的群众对上学、就业、医疗、养老、拆迁、出行、饮水、安全、水利等热点难点问题的反映,现场能解决的立即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汇总上报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真正做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优先解决突出问题。尤其对群众反映的一些涉及到需县直单位协调解决的问题,主动登门拜访,使一些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民”活动的深入开展,既畅通了民情渠道,增强了亲民为民感情,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促进了和谐平安坑田建设。
扩展阅读:陂西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陂西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为了规范乡镇财政管理,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县政府三政办(201*)73号文件要求,高度重视,精心部署,高点定位,以争创市级“人民群众满意财政所”为目标,不断加强镇财政所软、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办公条件、提高财政所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效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我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分类指导、逐步展开”的原则,进一步改善镇财政所办公条件,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执行力,充分发挥乡镇财政所在组织财政收入、加强财政管理、深化财政改革等方面的职能,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财政做出积极贡献。
二、建设情况(一)人员状况
陂西镇财政所共有人员5名,其中设所长1名,兼任农村财务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1名,会计1名,出纳1名,农税员1名。人员配备合理,分工明确,着装统一。(二)办公场所建设情况
自去年8月份开展规范化建设以来,共投资30多万元,建成2间(正、副所长)办公室、1间档案室、1个财政综合服务大厅(共3间),共计230多平方米。建设过程中,对屋顶统一进行了防水处理,粉刷了墙面,铺砌了大理石地砖,修建了办公柜台,配置了一套办公设施,其中包括4台电脑、1台LED液晶电视、4套办公桌椅,同时安装了3台空调以及防盗门等设备。
(三)建设成效
镇财政所坚持“节俭实用、方便群众、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健全和完善了财政所岗位职责、票据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资金的审批、报账等各项制度,统一了干部服装,实行了窗口式受理、一站式办结,实现了一厅式标准化服务群众窗口办公大厅建设,全面改善了镇财政所办公条件。
三、今后打算
为巩固建设成果,实现财政所“四化”标准,即财政所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化、管理制度化、工作精细化、办公现代化,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明确职责,加强职能建设;规范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提高素质,推动干部队伍业务素质建设;夯实责任,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意识,为打造人民群众最满意的窗口单位作出不懈努力。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乡镇规范化建设汇报材料》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乡镇规范化建设汇报材料: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