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船厂安全环境

船厂安全环境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1:39:47 | 移动端:船厂安全环境

船厂安全环境

扩展阅读:船厂安全环境管理程序

安全/环境管理程序

目录

1.适用范围2.职责

3.安全/环境管理流程4.实施要求

4.1职责分配4.2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

及风险评价

4.3安全/环境管理方案的制

订及实施4.4运行控制

4.5安全/环境绩效监测4.6安全/环境合规性评价

1/7

5.附录:记录表格6.附件

6.1安全/环境管理流程图6.2危险源评价导则6.3环境因素评价导则

安全/环境管理程序

1.适用范围

1.1本程序通过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对影响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绩效的

活动进行有效控制,以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员生命安全,以及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本程序适用于以下管理活动:

1)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及风险评价;2)安全/环境管理方案的制订及实施;3)运行控制;

4)安全/环境绩效监测;5)安全/环境合规性评价。

1.3为表述方便,本程序(也适用于其他体系文件)中“职业健康安全”、“安全环境”有时也

简述为“安全”。2.职责

2.1安全经理负责本程序的编制、维护及执行。2.2各主管负责其责任范围安全和环境风险的控制。

3.安全/环境管理流程

安全/环境管理见附件1.《安全/环境管理流程图》。4.实施要求4.1职责分配

2/AP/WP11(Rev.1.0)

表1-1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法规收集和合规性评价的职责分配

类别职业健康①生产活动②后勤服务活动安全①生产作业安全②海上运输/拖轮作业安全③综合服务④后勤服务⑤治安内容职责分配安全经理/人事主管安全经理/人事主管车间主任/安全经理设备主管/安全经理综服主管/安全经理安全经理安全经理

表1-2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法规收集和合规性评价的职责分配

类别水体污染内容①作业船舶对海洋的污染②其他船舶对海洋的污染(包括修理船舶、外来非修理船舶、浮/干坞)③陆岸对海洋的污染大气污染①生产过程②设备运行和修理过程③船舶运行和修理过程④后勤服务过程噪声污染①生产过程②设备运行和修理过程③船舶运行和修理过程④后勤服务过程土壤污染①生产垃圾/废物②生活垃圾/废物③危险废物释放性能量污染;(包括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①生产过程②设备运行和修理过程③船舶运行和修理过程④后勤服务过程原材料和自然资源消耗①生产性资源②非生产性资源能源消耗其他社区和地方性环境问题(如破坏自然生态、植被、景观、文化遗产等)①水、电、气、油、煤?①海洋生态破坏②植被破坏综服主管/后勤主管车间主任/安全经理设备主管设备主管/安全经理后勤主管车间主任/安全经理设备主管设备主管/安全经理后勤主管综服主管后勤主管综服主管/后勤主管车间主任/安全经理设备主管设备主管/安全经理后勤主管材料主管后勤主管综服主管安全经理安全经理职责分配设备主管安全经理

4.2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详见附件2和附件3)4.2.1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有两种方法:

1)全面的作业风险评估(TRA)。该方法一般用于体系建立、变更及完善时,以编制《危

3/AP/WP11(Rev.1.0)

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

2)简化的作业风险评估(JSA)。该方法一般用于单船/单项工程安全策划时,作为《危

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的补充或强化。评估结果作为单船/单项工程策划书的内容之一。

4.2.2环境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采用专家评价法,输出结果有两种形式:

1)体系建立、变更及完善时,环境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的结果应编制《环境因素辨识及

风险评价一览表》。

2)单船/单项工程环保策划时,环境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的结果作为单船/单项工程策划

书的内容之一。

4.3安全/环境管理方案的制订及实施

4.3.1制订安全/环境管理方案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或降低或转移不可接受的风险。单船/单项工程

安全环境控制计划也是一种安全/环境管理方案。

4.3.2在制订安全/环境管理方案时要明确预期达到的安全/环境管理目标,明确实施的职责、方

法和时间要求。

4.3.3管理方案实施前及实施后都应进行评审,评审方式可以是审核、会签或专家评审的方式。

主要评估管理方案是否实现预期的安全/环境管理目标,是否有新的安全/环境风险产生,是否为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同时责任部门应将管理方案及实施效果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4.4运行控制4.4.1职业病防护

1)教育培训。

新进人员(包括所有外来人员)入厂教育中必须包含职业健康的教育。从事具有职业健康危害或潜在危害的人员(包括外包工)必须接受相关职业病知

识及防护技能的培训,合格后方可颁发公司的上岗证。

2)作业防护。

安全经理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组织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并将结果通报

作业场所负责人和作业人员。

安全经理组织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标识及必要的隔离,标识内容包括有毒有

害因素的名称和性质、防护要求、应急措施。

4/AP/WP11(Rev.1.0)

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各项作业防护措

施,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装置。

技术主管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开展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和推广,不

断改进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

若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如中暑、急性中毒等),执行公司相应的应急预案。3)健康体检及后续措施。

人事主管负责统计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员并通知各相关负责人,负责安排有毒

有害作业人员的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人事主管负责建立本厂员工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档案。对已诊断为职

业病的患者,人事主管负责做好职业病患者治疗及跟踪情况记录。对于不宜继续从事原岗位的员工,人事主管应在诊断之日起两个月内将其调离,另行安排工作;并安排其进行职业病致残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论,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外包工职业病的健康检查及职业病防治档案,由外包工法人单位负责。本公司负

责督促,并作为合格分包商评定条件之一,亦作为分包合同的要求之一。

4.4.2安全管理

1)教育培训。

新进员工(包括外包工)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方可上岗,安全经理负责建立全

厂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其他外来人员由安全经理负责提供与其入厂工作范围相关的安全培训。

特殊工种(包括外包工)必须持有国家/国际有关主管机构认可的操作证。人事

主管负责本公司特殊工种操作证的有效性管理,核查外包工特殊工种操作证的有效性;建立特殊工种(包括外包工)操作证清单,并通报相关部门。

2)作业防护

对于有潜在危险的作业实行作业许可证制度,这些作业包括热工作业(如电焊、

火焰切割)、冷工作业(如大件吊装、脚手架搭设)、电气作业(如电缆修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如进入密闭舱室)。

对有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如气站、危险化学品仓库等)实行限入制度,并进行标

识和必要的隔离,标识内容包括重大危险源的名称和性质、防护要求、应急措施。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各项作业防护措施,按规定穿戴个

人防护装置。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AP/WP11(Rev.1.0)

技术主管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开展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和推广,不

断改进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

若发生安全事故,执行公司相应的应急预案。

4.4.3污染排放控制

1)教育培训。

作业人员入厂教育中必须包括环保要求的培训。2)作业防护。

设置重大污染源监控点;对重要排放口设置标识;确保污染处理设施设备的正常

运作;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对于不能直接排放的污染物/废弃物,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回收处理。技术主管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开展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和推广,提

高废弃物的再利用价值,努力实现污染物的减量排放。若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执行公司相应的应急预案。

4.4.4资源合理利用

公司对于资源使用推行计划性管理,综服主管负责能源的使用控制,材料主管负

责生产性物资的使用控制,后勤主管负责非生产性物资的使用控制。

技术主管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开展对环保型、能耗物小、污染物产生量小的清洁

生产工艺的研究和推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人事主管负责组织开展清洁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倡议员

工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自动采用环保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

4.5安全/环境绩效监测4.5.1目标指标监测

安全经理全面策划并组织实施公司生产及后勤服务中安全/环境绩效指标的监测,制订《安

全环境绩效监测方案》,以确保安全环境的各项指标控制在法规要求及公司管理要求的范围之内。

安全经理每季度统计安全/环境管理目标实现情况,报考核归口管理部门企管主管。4.5.2运行监控

安全经理负责针对重大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组织策划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检查频率

有日检、周检、月检、作业前/开工前检查、专项检查等,对所发现的隐患要跟踪整改的落实情况。

6/AP/WP11(Rev.1.0)

安全/环境管理运行监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恶劣天气时(如高温酷暑、冰雪严寒、台风、大浪等);2)重点工程项目(如油船修理工程、高空设备维修工程等);

3)重点部位/设备(如受限/密闭舱室、油舱、化学品仓库、气站、吊机、船舶、电气设

备等);

4)重大作业(如高空作业、船舶运输、起重吊装、动火、脚手架搭架使用等);5)高危人群(新进厂员工/外包工、特殊工种等);6)重要时期(如夜班或中午加班、节假日等);

7)对所发生的安全环境事故/不符合/相关方抱怨进行调查分析是安全/环境绩效的一种

被动性监测,具体见《不符合、事故/险情及相关方抱怨管理程序》。

4.6安全/环境合规性评价

4.6.1安全经理归口管理安全/环境法律法规及要求的收集及有效性跟踪,并形成公司适用的安

全/环境法律法规及要求清单,报企管主管向公司内部及相关方(如外包工等)发布。4.6.2安全经理负责合规性评价的策划,根据一年来安全/环境绩效的表现或所发生的安全/环境

事故性质,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环境的合规性评价,评价结果作为管理评审输入之一。

5.附录:记录表格

5.1附录1.《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AP/WP11-R015.2附录2.《环境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AP/WP11-R026.附件

6.1附件1.《安全/环境管理流程图》,AP/WP11-A016.2附件2.《危险源评价导则》,AP/WP11-A026.3附件3.《环境因素评价导则》,AP/WP11-A03

7/(格式:AP/WP11-R01,1/1,Rev.1.0)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

生效日期:类别危险源描述危险源风险指数风险等级是否重要危险源作业状态作业活动分析暴露于风险中的人员合规性评价控制指标监测要求是否合规公司管理制度序作业号活动可能导致严重可能的事故度性终端控制控制原则主要的法律法规部门编制:审批:

(格式:AP/WP11-R02,1/1,Rev.1.0)

环境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

环境影响类别:生效日期:

环境因素辩识分类环境因素名称时态状态是否重要环境因素工序涉及作业活动分析涉及设备或场所终端控制部门控制原则主要的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控制指标监测的要求公司管理制度是否合规

活动人员编制:审批:

(格式:AP/WP11-A01,Rev.1.0)

安全/环境管理流程图职责:安全经理时机:①体系建立时;②体系变更时,如产品/生产工艺/服务场所发生重大改变;③体系完善时,如法规更新/增加、纠正预防措施等。输出:①《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②《环境因素及风险评价一览表》。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安全/环境管理制度职责:安全经理/企管主管时机:体系建立/完善输出:①工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②应急预案;③安全管理网络和安全责任制,确定安全管理目标指标;④安全/环境管理活动的检查监督和绩效监测。安全/环境管理方案职责:各主管/经理时机:①每年年初;②为达成安全/环境管理的目标指标;③发生重大事故/相关方抱怨。输出:①年度安全/环境工作计划;②设备设施技改方案;③新工艺/新材料方案;④教育培训计划;⑤绩效检查/监督/监测方案等。单船/单项工程安全环境控制计划职责:安全经理时机:①单船施工工程策划;②新/改/扩建工程;③其它工程策划。输出:①单船/单项工程安全环境策划书;②与船东/工程施工方的安全环保协议;③作业许可证;④设施设备/工程的安全环保证书(若有时);⑤单船/单项工程安全环保总结。单船安全环境管理流程不符合、事故/险情及相关方抱怨处理流程如果发生安全/环境绩效监测职责:安全经理时机:按照程序或方案的要求。输出:①目标指标监测统计;②体系运行监控记录;③事故/不符合/相关方抱怨的调查分析报告。应急响应流程如果发生安全/环境合规性评价职责:安全经理时机:每年年初或发生事故/相关方重大抱怨输出:《安全/环境合规性评价报告》。1/(格式:AP/WP11-A02,Rev.1.0)

附件2.危险源评价导则

1.有关定义

1.1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1.2危险源辨识: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1.3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1.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1.5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1.6职业健康安全: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

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1.7可容许的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程度的风

险。

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1)工作活动分类2)危险源辨识3)风险确定4)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5)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如有必要)6)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2.1职业健康安全的目标2.1.1

职业病

根据《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1*〕108号)中所标明的10类115种职业病,对本公司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可能发生这些职业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及控制,以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2.1.2

人员伤亡

1/(格式:AP/WP11-A02,Rev.1.0)

根据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所标明的20种事故类别,对本公司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可能发生这些事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及控制,以防止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2.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范围

1)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的访问者)的活动;3)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2.3用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三个问题

1)有伤害的来源吗?危险源2)谁会受到什么样伤害?接受者3)伤害如何发生?途径

途径危险源接受者

3.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3.1全面的作业风险评估(TRA)

即对工作活动的整个步骤和所有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所确定的危险源采用赋值的方法来确定其风险等级,风险等级的确定见表1《全面的作业风险评价(TRA)矩阵》,其公式为:

风险等级R=严重度S×可能性P

其中,风险等级R、严重度S及可能性P的取值见表2《严重度S及可能性P的取值表》及表2《全面的作业风险评估(TRA)矩阵》。

2/(格式:AP/WP11-A02,Rev.1.0)

表1.全面的作业风险评估(TRA)矩阵

严重度可能性可能性P(2)(1)21426384105(3)(1)3(2)6严重度S(3)9(4)12(5)15

表2.严重度S及可能性P的取值表

严重度S取值分数值12345事故造成的后果多人死亡1人死亡1人永久性残废1人或多人轻伤急救或更轻分数值123可能性P取值事故发生的频率发生的几率低于每10年1次每2至10年可能发生1次每年可能发生1次

3.2简化的作业风险评价(JSA)

即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作业活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估,风险等级的确定见表3《简化的作业风险评价(JSA)矩阵》。

表3.简化的作业风险评价(JSA)矩阵

严重度可能性极不可能不可能可能轻微伤害可忽略风险可容许风险中度风险严重度伤害可容许风险中度风险重大风险严重伤害中度风险重大风险不可容许风险

3.3风险控制计划

3.3.1根据所评定的风险,制订与风险水平相适宜的控制措施(见表5)。

3/(格式:AP/WP11-A02,Rev.1.0)

表5.基于风险水平的控制措施原则

严重度(S)54534325可能性(P)3323223115121098665中度风险风险等级(R)不可容许风险重大风险不宜开始工作或继续工作,直到风险降低为止。如果即使投入无限的资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对于尚未进行的工作,则不宜开始工作,直到风险降低为止。为了降低风险,可能必须配置大量的资源。对于正在进行的工作,则在继续工作的同时宜采取应急措施。宜努力降低风险,但宜仔细测量和限定预防措施的成本。宜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实施风险降低措施。当中度风险的后果“严重伤害”时,则需要进一步的评价,以便更准确伤害的可能性,从而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432121111231214343221可忽略风险无须采取措施且不必保持文件记录。可容许风险无须增加另外控制。宜考虑成本效益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实施。措施原则

3.3.2选择控制措施时宜考虑以下方面:

1)2)3)4)5)6)7)8)9)

如果可能,则完全消除危险源,例如用安全物质取代危险物质;如果不可能消除,则努力降低风险,例如使用低压电器;尽可能使工作适宜于个体,例如考虑个体的心理和生理接受力;利用技术进步改进控制;措施用于保护每个人;

将技术控制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对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的需求;

在所有其他何选择的控制措施均已考虑之后,作为最终手段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对应急方案的需求,建立应急计划,提供与危险源有关的应急设备;

10)主动性测量指标对于监视控制措施的控制程度是必要的。

4/(格式:AP/WP11-A03,Rev.1.0)

附件3.环境因素评价导则

1.环境因素

定义: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1.1应考虑环境因素的八个方面:

A.污染物排放

1)(水)向水体的排放(尤其是海洋环境);2)(气)向大气的排放;3)(声)产生噪声;

4)(渣)向土地的排放(包括废物和副产品);5)(其他)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B.资源消耗

6)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7)能源的使用;C.生态破坏

8)其他社区和地方性环境问题(如物理属性: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1.2应考虑环境因素的三种状态:

1)正常(指正常的运行条件);

2)异常(指异常的运行条件,如关闭和启动);3)紧急(指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

1.3应考虑环境因素的三种时态:

1)过去;2)现在;3)将来。

组织应通过考虑和它当前及过去的有关活动、产品和服务、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的项目、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以及产品和服务所伴随的投入和产出(无论是期望还是非期望的),

1/(格式:AP/WP11-A03,Rev.1.0)

以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环境因素。

1.4应考虑环境因素的两个控制主体:

1)可直接控制的;

2)可施加影响的。(如对供方和客户)

一般说来,组织对其提供的产品的使用和处置(例如用户如何使用和处置这些产品)控制作用有限。可行时,可以考虑通过让用户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处置机制来施加影响。

1.5应考虑生命周期的环境因素:

1)(组织)使用产品和服务可施加影响的;2)生产过程和活动可直接控制的;3)(客户)使用产品或服务可施加影响的;4)(客户)产品的报废处置可施加影响的。

组织不必分别对每一种具体产品、部件和输入的原材料进行分析,而可以按活动、产品。例如其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及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不过,在任何情况下,对环境因素控制和施加影响的程度都取决于组织自身。

2环境影响

定义: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注:本导则关注的是消除或减少对环境有害的影响。

2.1环境影响的三个方面八种类别:

A.污染物排放

1)(水)水体污染(尤其是海洋环境污染);2)(气)大气污染;3)(声)噪声污染;

4)(渣)土壤污染(包括固废污染);

5)(其他)释放性能量污染;(包括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B.资源消耗

6)原材料和自然资源消耗;7)能源消耗;

2/(格式:AP/WP11-A03,Rev.1.0)

C.生态破坏

8)其他社区和地方性环境问题(如破坏自然生态、植被、景观、文化遗产等)。

3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的步骤和方法3.1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的步骤

环境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1)选择活动、过程、产品或服务2)识别与所选择的活动、过程、产品或服务有关的环境因素3)识别每个环境因素有关的环境影响4)评价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5)确定重大环境因素,排定优先次序目标、指标和方案(对于消除或降低或转移不可接受的风险)运行控制(对于可接受的风险确保其处于受控状态)应急准备和响应(对于异常或紧急情况下潜在风险的防御)

3.2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的方法

1)2)3)4)5)6)7)

3.3以下情况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

1)(违法型)已违反或接近违反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及强制标准要求的;

2)(关注型)并不违法,但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要求限制使用、替代使用的物质,如

白色包装物等;

3)(抱怨型)违反相关方的合理要求或相关方有严重的合理抱怨的;

4)(整改型)当地政府或本公司整体规划已经对其有重大举措或要求的;有毒有害废

弃物未得到合理处置的;

3/5

工艺流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现场实地观察法统计和分析历史资料法纪、法规和其他要求对照法检测和测量法其他(格式:AP/WP11-A03,Rev.1.0)

5)(潜力型)能源资源消耗有较大不合理的或有较大潜力可挖的;可以利用的、有较

大利用价值的废弃物未得到合理利用的;环境行为有较大改善余地的或负面环境影响有较大降低余地的;

6)(后果型)可能在异常或紧急情况下产生重大环境影响或人员伤亡的,如火灾、危

险品泄漏事故、环保设施故障或人为事故将造成的严重环境影响或超标排放等。

在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的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到从事活动的地点、进行这些分析所需的时间和成本,以及可靠数据的获取。对环境因素的识别不要求作详细的生命周期评价。另外,还可以利用出于规章或其他要求的信息。

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的要求,不改变或增加组织的法律责任。

4环境保护目标(摘自201*年《西白莲修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A.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2)3)

海域水质;

海域的渔业、水产养殖业、湿地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附近陆域村庄。

B.环境敏感点

本项目环境敏感点主要为项目周围的各个村庄、水产养殖场、水道、锚地和船厂码头等。C.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

表1-1环境功能区划

类别近岸海域功能区功能区划四类依据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舟山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复函》(浙环函[201*]171号)大气功能区声环境功能区海洋功能区二类未划定港口开发和临港工业《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舟山市海洋功能区划》表1-2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

类别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海域底质环境空气环境噪声等级四类三类二级1类评价标准《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4/(格式:AP/WP11-A03,Rev.1.0)

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排放生产生活废水船舶污水船舶压舱水二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198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国务院国发[1993]202号)大气排放二甲苯、非甲烷总烃和颗粒物食堂油烟废气噪声二级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I类《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1*)固体废物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5085.3-1996)船舶垃圾《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1983)5/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船厂安全环境》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船厂安全环境: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船厂安全环境》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9513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