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担心一片育桃李 职教路上写芳华

担心一片育桃李 职教路上写芳华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1:54:58 | 移动端:担心一片育桃李 职教路上写芳华

担心一片育桃李 职教路上写芳华

丹心一片育桃李职教路上写芳华

记宁强职业高中优秀班主任崔蓉先进事迹她,虽是一位文静贤淑的女教师,但在讲台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给学生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她,虽是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春风化雨,谆谆善诱的教导,却让许多调皮捣蛋的学生都非常佩服尊敬她。她,就是宁强职业高级中学的崔蓉老师。崔蓉老师1995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英语系,97年从留坝县调至宁三中任教,201*年至今在宁强职业高中从事英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崔老师在宁强教育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十几载,培养学生上千人,为宁强教育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近年来,在宁强职业教育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她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先后多次受到市、县级表彰奖励,在职教苑地播撒着爱心的种子,为职业学校的莘莘学子架起了成功的桥梁,为学子们早日成才开启了智慧的明灯。

身正示范,言传身教

崔老师刚调入宁强职业高中,就担任和汉中师范学校联办的幼师教育专业班的班主任,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她深感这是学校对她的信任,也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压力,但生性倔强的她将压力化为了动力,面对领导们鼓励的目光,面对学生期盼的眼神,她勤下班、勤钻研、勤观察,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进入角色。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全面了解掌握学生情况,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急学生之所急,解学

生之所难。每天清晨她提前20分钟进教室督促学生朗读英语,每周不少于三次到宿舍检查和学生谈心,每天都让学生写日记并详细批阅,了解学生心理问题,将不良倾向消灭在萌芽状态。三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她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李某某从小和父亲相依为命,在高二结束时,父亲在车祸中丧身,她曾一度出现轻身念头,崔老师在第一时间知道这个消息后,三次家访,将李某某从生命边缘中挽救回来,又向学校申请减免该生学费,自己拿出1000元资助她上学,班上的学生在崔老师的感召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又捐款1050元,使李某某度过了难关,顺利完成了学业,现在东莞一企业幼儿园任教。

在崔老师的言传身教下,英语班32名学生,除一人因病休学外,其余学生全部毕业,现今大部分学生都在幼儿园教书,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崔老师自调入宁强职业高中,一直担任班主任,且她带的班年年都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在每学期学校举行的活动中都受到表彰奖励。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她能防微杜渐,观察细致,思维敏锐。去年12月初的一个星期天晚上的班会晚自习,崔老师发现她班里少了一个叫刘某某的女生,没有向她请假,警惕性很高的她感到情况不妙,迅速联系家长,家长也不知去向,平时和刘某某要好的女生都很迷茫,说早上还看到她,上街后就没有见到她,崔老师听后马上镇静下来,她知道刘某某平时上网,就安排了一名学生用手机上网,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一会儿就联系

到刘某某,她当时已到汉中,要坐凌晨2时火车去广州。崔老师向学校汇报了这一情况,并带了一名学生和一名校警连夜包车赶往汉中,在汉中找到了刘某某,使刘某某摆脱了“厄运”。原来刘某某认识了一个网友,说能在广州给他找工作,结果经警方调查发现,这名网友就是一个人贩子。刘某某的家长非常感谢崔老师,感谢学校,向学校赠送了一面锦旗,学校对崔老师能够敏锐果敢的处事方法进行了奖励。刘某某经过这次经历后,现在非常懂事,学习非常刻苦,深受师生好评。

刻苦钻研,因材施教

面对职中生基础差,思想素质差的现实,崔老师积极探索适合职中生接受的英语学习方法。她研究职中生的特点,查阅大量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不仅备教材、而且备学生,总结出《职中生英语学习三步法》。通过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学生的时视野和知识面,让学生在快乐中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职业高中是以专业课为主,文化课为辅,如何让文化课成为专业课的有力助手,成为推动职中生快速掌握专业技能的有效保证,一直是困扰职中教学的一大难题。崔老师自担任计算机专业班班主任后,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特点,自编教材、自创新的教学法,让英语教学很好地为专业服务,让学生面对电脑上显示的英文,她们能看懂是什么意思,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快速掌握计算机的专业知识。

在每年度的校内赛教中,崔老师都会脱颖而出;在每学期的学生评教中,学生对她的评价都是优;在每年当全县英语赛教的评委中,她都会把好的经验、好的教学方法带回职中,并在全校加以推广。

崔老师认为,一个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佩服,不仅要有爱心,更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她平时加强学习,不断充电。05年参加了英语本科进修学习,自主申报课题研究,她担任英语教研组组长以来,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有力的促进了职中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下乡招生宣传职教

每到招生时节,崔老师都要主动请缨到乡镇去进行招生工作。她说有两个目的:第一就是为学校招收新生,向学校输送新鲜的血液。第二就是对她班上的学生进行家访。

崔老师每年都带班,而她所带的班巩固年最高,是全校第一,流失率控制在百分之五以内。她的诀窍就是利用招生时节到有辍学倾向的学生的家里去家访,和家长沟通,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鼓励学生坚持完成学业。每次家访都很成功,想辍学的学生不仅坚定了上学的信心还能给崔老师当向导,把他们邻居的孩子介绍到职中上学,这种宣传效应为职中招生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效果。

暑假期间,烈日炎炎,崔老师头顶烈日,走乡串户,在乡间小道,在农家庭院,在田间地头,留下了她宣传职业教育的身影,留下了她鼓励学生努力拼搏的声音,留下了她一串串清晰的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之苦寒来”。从教十余载,崔老师深感欣慰的是她所教的学生在各行各业都有优秀人才,每逢佳节,祝福问候短信像雪片一样飞来,这就是教师的收获,这就是教育的魅力。在宁强职教这片生机盎然的苑地中,崔老师正以她对学生孜孜不倦的爱心,对教育事业的诚心,为宁强职教的发展谱写着动人的旋律,抒写着芬芳的华章。

扩展阅读:清音盈耳绽芳华1

清音盈耳绽芳华

朗读指导探索蒋仲仁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指出:“就学习语文而言,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使学不好语文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由此,大家都认识到:“没有琅琅的读书声算不上一节好的阅读课。”于是,为了体现“以读为本”,在时间上、形式上绞尽脑汁,花样翻新。一堂课下来,学生读了一遍又一遍,口干舌燥,甚至声嘶力竭,数量可观;齐声读、自由读、男女生分别读、小组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形式繁多。但仔细研究,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在面对那些或悲壮、或委婉、或激昂的的文字时,我们的学生常常一脸茫然,读得苍白无力。朗读与阅读成了两张皮,各自为阵,读得没有质量,如同小和尚念经,不知所云。正如南京师大吴永军先生指出的:某些课堂从过去的“讲风很盛”转向今天的“读风很盛”,但这种读时不求甚解的读,是失去了灵性、智慧和人文底蕴的读,是缺乏欣赏、评价的读。那么,究竟该如何指导朗读?我想,我们不妨回归根源,了解一下什么是朗读?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朗读?一、朗读及其意义(一)什么是朗读?

《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中指出: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读者以特定的文字材料为基础,以语言为媒介,准确生动地再现文章的一种活动。

邵燕祥先生认为:朗读不仅是照本宣科,还要求对作品内容的正确表达,它同时意味着对作品进行解释。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是相互统一,密不可分的。但在不同的阶段有所侧重体现循序渐进: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是流利的先决条件,正确、流利是有感情的必备基础。也体现了逐步提高的一个过程。怎样是读得正确、流利?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叶圣陶先生称之为“宣读”:“只是依照对于文字地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宣读是最基本的朗读训练,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响亮、句句通畅、琅琅上口。”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通常是在“初读”时完成的,不过,我们常常忽视了“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这一指导,许多学生读起课文来,让人听不出是句子还是段落.有感情地读是新课标极力提倡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以进行二度创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这与叶老提出的“美读”一脉相承。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还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他认为这种读法“对于内容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味,不知不觉之间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美读的要义在于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但它不应仅仅是对作者情感的还原再现,还应该是读者根据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本的一种再创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新课标所提倡的朗读是有感情地读,是主动将自己融入作品的美读,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

(二)为什么要朗读?

(1)朗读就是理解,悟阅读教学之内涵

言为心声,朗读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心灵的对话和交融。阅读教学的内容是否厚重,程度如何,直接取决于学生与作品、作者的心灵的沟通、理解程度。只有反复朗读、美读,方能读出文章的韵味,领悟深层含义。

文章的风格各不相同,教师要让学生深入揣摩每一篇的“个中滋味”:有的要读得深沉凝重,有的凄婉悲凉,有的慷慨激昂,有的生动活泼,有的周密严谨,等等。在这样的诵读中,实现“心与心的融会交汇,灵魂对灵魂的告白,生命节律的和谐振动”。对作品的理解还取决于能否读出文章的不同节奏。苏格拉底曾说过:“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浸润心灵。”当我们把坚定与动摇、倔强与脆弱、高昂与低沉、欢乐与悲哀等复杂的感情,通过声音语调的起伏停顿、轻重缓急、有爱有憎地表现出来,能使学生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地步,能使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共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吟诵课文,读者如文章的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读着读着,与作者心灵相通了,对文章的理解就深了。

(2)朗读培养语感,还阅读教学之真谛

夏尊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夏尊先生把语感看作文学的真谛。同样,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阅读教学的真谛。吕叔湘先生也主张“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培养语感,读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断进行朗读训练,可以增强学生对语音的感受能力,对语言的规范性和鉴别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朗读提高审美情趣,添阅读教学之神韵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材文质兼美的文本,能够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这些文章的描写极富绘画的美感,我们只有细细美读,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才能受到美的感染,获得美的熏陶。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是一个难点。用词准确、生动,语言凝练、含蓄,富有节奏,琅琅上口,是诗歌语言的特色。在学习诗歌时,要反复进行美读,仔细品味那些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精华,才能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才能品味诗歌的语言美,领略诗词的节奏美,欣赏诗词的韵律美,感受作者的情感美,体会诗词的意境美,从而领略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此外,朗读还有助于强化记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二、朗读指导的误区

课堂教学是指导有感情朗读、美读的“主战场”但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某些课堂还存在不少误区。我们试图以几个案例加以剖析。

案例一:《可爱的草塘》

“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师:“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一句?”

生:“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师:“大了吗?我们再一起大声朗读一遍。”

学生多次朗读了这个句子,但学生的朗读是苍白无力、缺乏感情的,不是发自内心的。声音大就能表现出草塘之大之美吗?像这样的例子在课堂中经常出现。“美不美啊?”,“可爱不可爱啊?”由于学生还没有体会到这种事物的美或可爱,教师就一遍又一遍的问学生。直到他答出教师心中想要的答案为止。其实在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体验不一样,文字领悟的能力也

有差异。我们不要以为教师体会到的东西学生也应该要体会到了,而强制性的要求学生说出

自己心中想要的答案,忽视了学生自己内心的体验过程。

案例二:《从现在开始》

“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他想到自己是“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师:“猫头鹰神气吗?”生:“神气。”

师:“现在谁用神气的语气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我们不禁想问:神气的语气到底是什么样的语气?不知从何时起,在阅读教学中形成了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总要先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感情或者什么语气来读。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种种说法用陶醉的感情读,用孤独寂寞的感情读,用赞美的语气读等等。就如浙江省教研室副主任柯孔标指出的:“很多老师在训练朗读的时候,经常不顾课文的整体情感基调,把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独立出来,要学生读出这样那样的感情,给学生以错误的朗读指导。”感情的形成和发展不能光靠感情、语气几个孤零零的概念,不如把功夫放在帮助学生用心体会文章的感情上。只有学生真正理解并体会出文章的感情,与作者和文章中的人物情感产生了共鸣,才能自觉地用什么感情、什么语气去朗读。

案例三:《十里长街送总理》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上/挤满了男女老幼。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老师的朗读符号把这几句话有感情地读一读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他读出感情了吗?读出重音和停顿了吗?生:没有。

师: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一定要注意重音和停顿。学生又一遍一遍地读着。

这样的读毫无意义,陷入唯技巧的形式主义误区。学生的朗读不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过是作为一台机器把教师的理解表达出来,呆板模仿,拿腔作调。朗读好的前提是理解和感受,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而只在技巧上下功夫,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毫无帮助。技巧应该服从服务于情感与内容,只是一味地给学生讲什么地方该重读,什么地方该停顿,哪个句子的句调该拖等技巧,根本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案例四:《黄山奇石》

生读: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师:他读得好吗?生:好!

师:对,他把“有趣”读得重,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一读这句话。“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一读”“像xx同学那样读”这样的朗读指导在我们的课堂并不少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带有一定的主观的色彩,当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以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候,也会存在个性的差异,。用一个固定的、唯一的标准去限定学生的朗读是不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的。

三、朗读指导的探索

综上所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单一、呆板、模式化、技巧化的朗读,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去领悟文本中作者表达的感情这一过程或把指导过程简单化了。学生对文本吸收内化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其中包括了很多的因素如: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情感态度等。所以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引导,简单的说就是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体会文本的感情进行再创造。为了让学生“想读、多读、有感情读”,我们不妨做一

下探索:

(一)咬文嚼字,利用读来理解文本.

朗读是从音节的美感入手,来熏陶朗读者的情怀,但这要有一个前提,那就要求朗读这对语言所描绘的内容有较为深刻的把握。脱离了这种把握,朗读就变成了浅层次的东西,无法深入到文本所蕴籍的美中去了。而要获得这种把握,咬文嚼字就是其中一个手段和方式,它可以使朗读从浅层次的状态转入到真正对美的体悟中去。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增补、删减、替代、变序等,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的敬琏精炼、形象、细腻等特色,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1、比较

(1)改句比较

《秋天的图画》中有这样一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为了让学生体会秋天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色彩的美丽,可以出示另一个改换的句子作比较:“金黄的梨树,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火红的高粱。”通过比较,抓住“挂、露、翻、举、”这几个动词,边读边做动作体会,感悟到秋天丰收之美。

(2)换词比较

《葡萄沟》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一句中“五光十色”形象地描绘出葡萄光彩夺目、晶莹剔透。教学中,可以用“五颜六色”一词与之相比较。先出示剪纸的葡萄,颜色鲜艳却无光彩,再用多媒体展示实景葡萄,散发诱人光泽。然后让学生用两个词分别形容两幅画面.在这样的情景比较中,学生获得了超越时空的审美感悟。

2、删减

《盘古开天地》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这一连串排比,不但气势如虹,而且极富美感。为了让学生悟到美,教学时,可以把“隆隆的、辽阔的、奔流不息的、茂盛的”等词去掉,让学生将两个句子边读边比较,这样学生便会自觉发现去掉的词语是句子更形象、生动、优美。

3、深究

这类方法适合于那些内涵比较深刻丰富的词句.所谓深究,就是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索词句内涵的思想感情.也称提问法.

如于永正老师执教《再见了,亲人》的一个片断

师:这一段里有一个词噩耗,读懂了没有?(板书:噩耗。)生:就是小金花的妈妈牺牲的消息。师:是的。亲人去世的消息叫噩耗。生:还包括好朋友和尊敬的人。

师:说得对。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谁站起来读?读得能让小金花止住眼泪?(生纷纷举手,老师指名读。)

师:你们从“你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两下”一句中看出了什么?(板书:跺,抽动。)生:小金花很刚强。

师:对。但只是刚强吗?琢磨琢磨。生:从“跺”看出了她对敌人的恨。

师:对了,体会得深一层了。还看出了什么?生:她下决心要报仇。跺脚就是表示决心。

师:表示报仇决心大。大家体会得又深了一层了。生:“嘴角抽动了两下”,说明她很难过,但是,但是……

生:但是她忍住了,没有哭。

师:是这样。她忍住了悲痛。从这儿看出她很刚强。这一点刚才那位同学说了。同学们,这里有恨也有爱,对敌人的恨和对亲人的爱交织在一起。谁再把这句话读一下?(指名读,齐读。)

由于学生深切体会到了小金花的刚强,体会到了小金花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体会到了小金花誓为妈妈报仇的复杂情感,因此,他们朗读时就能把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4、剥笋:

层层展开,逐步深入.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荷花时,引导学生品味“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字:

(1)、“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长、钻、探、伸、露、冲……)

(2)、读读这段文字,体会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叫“冒”出来?(使劲、拼命、用力、迫不及待、争先恐后、生机勃勃、一个劲儿……)

(3)、课件播放荷花录像,引导学生想象冒出来的荷花想干什么?说什么?设计填空练习:“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让学生将感受内化为语言表达。

这“冒”字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王老师紧扣“冒”字,层层剥笋,引导学生诵读、比较、想象,与荷花对话,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更是灵性的涌动、情感的流淌、个性的张扬,富有浓厚的情趣和韵味。

5、形象还原

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将枯燥的文字还原成鲜活的场景

再以《葡萄沟》一文为例,可问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其中“茂密”一词写出了枝叶之繁盛。在体会这个词时,可以采用简笔画的方式,在黑板上画上葡萄架,添画叶子。由少入多,师生共同画,直到叶子密不透风为止。看着挨挨挤挤、数不清的枝叶,学生对“茂密”的感悟水到渠成。这种形象直观的方式,把枯燥的文字还原成鲜活的场景,使抽象的意义变成直观的表象,文字与图画相统一,心灵和美感“零距离。”

6、上下关联

联系上下文,对照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能作为参考,.教无定法.咬文嚼字的根本在于抓住“悟点”,抓住那些富有内涵的、流露作者情感的语句,反复推敲,咀嚼出语言的意蕴和情味。

(二)创设情境

阅读的过程是把文字信息转换为生动的表象组合的过程。朗读还是一个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想象,充满着不可言喻的情感体验。对文字的理解,对思想的发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凭借这个过程来实现。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根据语言文字,创设情境,展开想象,进入课文的特定情境,把握作者的脉膊,读出文章的文意、文情、文境。而情感的建立,需要酝酿、需要一种情境,这样,情景创设在朗读教学中就显得很有必须。那么,情境如何创设呢?

1、借助插图创设情境

教材中不少课文配有色彩鲜明,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我们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切不可对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视而不见,而要充分利用它们为学生朗读课文作好情感上的铺垫,使观察与朗读相得益彰,让这些插图带着孩子们走进一个个特定的情境,和作者一同欢笑、一同惆怅、一同悲伤……一同用最丰富的情感语言去赞美他们、歌咏他们、思念他们……如《荷花》的课文插图,在一泓清澈的池水中,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白色的荷花娉娉婷婷地从中间冒出来,宛如一个个姿态各异的美丽仙子在随同我翩翩起舞。教学中,我通过对画面的渲染,使学生既获得了整体的形象感知,又获得了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身不由已地走进荷花池,变成一个个美丽的花仙子。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对美好的事物也有着最强烈的

心灵感应,他们发现并喜欢上美丽的荷花。“言为心声”,同样也就会对描写这美景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这些优美的语句也因此而变得亲切可爱起来。此时,有感情地朗读正是他们情感心声的需求,学生图文对照,感悟、体验就能读出感情,读出赞美,这也是利用插图创设情境的教学中所产生的事半功倍的效果。2、借助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是极富感染性的艺术,指导学生朗读时,如果把音乐与文字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就更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而良好的情境更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对培养学生把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的阅读表达能力起着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采用音乐渲染的方法创设情境。当美丽的春天到来时,欢快的音乐流泻出盎然的春意,小鹿那婧丽的身姿仿佛就从我们的眼前从容而过;而当炎热的夏季到来时,飘飘渺渺,悠悠然然的音乐营造出一片葱绿、一片清凉、一片灿烂的夏日美景;收获的秋季来了,激昂而饱满的音乐捧出了森林给予我们的累累硕果;而当漫漫的雪花飞舞时,冬天到了,轻柔的音乐抚慰着那些无奈的森林精灵们,似乎在耐心地宽慰他们:“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美妙的音乐配合着文章内容散发出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同学们静神凝听,就如进入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许多同学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表情丰富地朗读起来。音乐之感人,足以创造一切我们语言所无法达到的境界。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引导学生弄清了文章的背景,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内心体验;不仅诱发学生读懂了课文,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不仅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3、借助描述创设情境

教师把自己的理解,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以自己的情感出动学生的情感,可以引导学生身入其境,情入其人。如王自文指导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第三、四句时,教师激情描述:国破家亡,生灵涂炭,金兵横行,移民苦盼,他们“南望王师又一年”。同学们,你可知道,这“一年”是多少年吗?65年啊!同学们,整整780个月,23739个日日夜夜呀!一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十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65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读出了悲愤,读出了绝望。,

这样的激情描述,情景创设,拨动了学生情感之弦,使他们透过情感积淀很自然地进入了课文的氛围,从而产生共鸣。4、借助表演创设情境

以《一株紫丁香》为例,这是一首诗,描写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体现了浓浓的师生情。朗读这首诗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教师在讲台上备课,让学生捧着书,轻轻从老师身边走过,体会自己对老师的情感。这样的模拟场景,学生一下就找到了感觉,朗读起来也就声情并茂。

5、借助生活创设情境

学生生活经验虽然不是特别丰富,但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有些课文浅显易懂,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共鸣。在教学中,教师注意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迁移到课文的指导朗读上来,创设情境,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句运用了反复的手法:“下雪啦,下雪啦!”,要读出小作者那种兴奋喜悦的心情。第一个“下雪啦”略低,第二个“下雪啦”略高。在朗读之前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引导学生回忆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的情景。然后再引导:“当你美美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发现整个大地都披上了银装,到处是厚厚的积雪,你会怎样?”“我会很高兴。”然后追问“你会喊什么?”学生们兴致勃勃,纷纷举手,有的说“呀!下雪啦,下雪啦!”有的说:“爸爸,妈妈快来看呀!外面下雪啦,下雪啦!”孩子们这些模拟喊话正好达到了这句话的朗读要求:前底后高。这时候,再让学生朗读这句话,水到渠成。

(三)范读激情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刘勰准确生动地说出了朗读

的感人力量。课堂上,能给学生这份感染力的,应该是教师的范读。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于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倾听高水平的朗诵,是理解作品的一种途径,再对照朗诵,则可提高自身朗读水平。我们不应困囿于范读会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会扼杀学生的独创性。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有感情范读,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力图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通过教师搭起的桥梁去参悟文本,从而在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在引领下“入情”。如于永正《再见了,亲人》教学片断:师:(一生读完“抢救伤员”这件事时插话)这件事很感人,感情不容易表达,听于教师读一下。(教师范读)

师:大家注意了没有?“当您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这句话中间有个逗号,可老师为什么停了那么长时候?

生:房子炸平了,小孙孙炸死了,心里很悲伤,所以师:志愿军说到这里心里很难过。说

生说不下去了,所以说到这里停了较长时间。

师:对了,理解了,感情体会出来了,才能读好,请大家把“抢救志愿军伤员”这件事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于老师范读指导,使学生与教师、作者与文中人物构成联系,让学生体会读中停顿所包含的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于老师的指导很朴实,没有花样。但是读的感情、读的思维却向着纵深发展。

(四)层次递进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在朗读教学过程中,不是机械地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而是应该体现学生内在的思维过程、提升积累过程,这样的朗读才是真正扎实有效的。如盛新风老师执教的《燕子专列》,她在引导学生理解“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这句话时,她说:“那么小的孩子,需要大人的呵护、照顾,而她却救助了十几只燕子,谁来读这句话?”等一个孩子读好后,她又说:“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小贝蒂对燕子的关爱,一起读这个句子。”接着,她又引导:“小贝蒂一点儿也不在乎自己,她在乎的是谁啊?”在孩子看图后,让学生说说小贝蒂救助燕子时的动作、神情,可能会对燕子说什么?使学生明白小贝蒂在乎的是手中的这个小生命后,然后再读这个句子。这是一个渐进的,不断感悟提升的过程,教师充分遵循这一规律,逐层推进,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状态下,自由发挥,思维得到了自由驰骋因此,朗读越来越有味儿,越来越出色!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角色的变换,让学生以各种身份、各种立场进入课文描写中,去想想人物情感的变化,去想想作者的爱憎,去体会一下不同的人对这件事的不同看法。如《军神》中描写刘伯承元帅手术中忍受巨大痛苦的一部分,便可以让学生以不同身份来感悟。如果你是在场的医生或护士,你会带着一种怎样的感受向别人讲述这一情景?如果你是刘帅的战友,面对此情此景,会是什么感受?假如你是刘帅的亲人,看到这一幕,心中又是怎样的感受?这样的朗读能让学生走入作者的情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五)个性体验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比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怎样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请欣赏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段:师:既然你说他“可以读得更好”,说明还有余地呀,加个“更”字。(众笑)你还有什么别的见解?

生3:我也觉得你读得有感情,但是你有的地方并没有把他的脾气的暴怒无常读出来,像:“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突然把前面的玻璃砸碎。”他就是(很平淡的语气读),

没有读出动作的暴怒。这就是一点不好的地方(该生“暴怒”地读了起来,众鼓掌)。师:怎么样?人家对你的评价,你怎么看?生1:我觉得你说得很正确。谢谢!师:你对他的态度满意吗?生:满意。

师:给他们掌声!(学生鼓掌。)掌声的原因,他们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同学们对课文中出现的儿话音较多的两句读得很准。我们再读读。

师:你们刚才给我的启发怎么那么大呀!一下子让我觉得,平常说的这个“有感情”,怎么这么模糊!他有感情的读,就是这样,可是在那位同学的朗读中就是那样。

生:有人声音细,有人声音粗,有人性格深沉,有人性格外向。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读出的味儿也就不同。

师:是啊,读书是个人的,我们在尊重别人的朗读的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滋味,我们不再评价别人,你读得“真有感情”啊,而应该说读得有特点,读得有个性,读得有自己的味道。

“读出感情”是语文课堂经常听到的,可什么才是“有感情”,确实是一个模糊概念。读一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带这种感情可以,带那种感情也可以。“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读出的味儿也就不同。”既要尊重别人,又要读出个性理解。窦老师生动形象地演绎了“个性化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的韵味,这才是真正的“读出韵味”了。(六)、正确评价

课标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评价。但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朗读评价还是停留在“不错,把重音都读出来了;你真棒,读得太好了;你还差了那么一点点味儿”等,这种模糊的朗读评价不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教师生动简明,风趣幽默,又富于激励的评价,是朗读指导的艺术。课文《第一场雪》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说:“课文不但要读对,更要读好。你读得对,但这万里江山的大雪,你只读出了‘十里江山’,读得还不够大。”说得全班同学都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又细细揣摩文句,谁都想争取第二个读,真正读出个‘万里江山’来。支老师在执教《可爱的草塘》时,一位学生读:“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一部分时,读得平平淡淡,支老师说:“刚才第一位同学刚把我们带到草塘边上,你又把我们拉出来了。”二者评价有异曲同工之妙,没有虚浮的夸奖,也没有模糊的搪塞,幽默、真诚,这样的评价才让学生真正受益。

策略也好,探索也罢。朗读指导的精彩与否,归根结底还在于我们老师自身对文本内涵的挖掘,对文本情感基调的把握。此外,“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课堂内外,晨诵夕读,点滴之时,方寸之间,无不可成为朗读的天地,别让课堂禁锢了我们。有人说,听读一段充满感情的语言文字,犹如欣赏一首悠扬悦耳的乐曲,那是一件极快乐的事情。昔日韩娥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希望我们的课堂的那一首首乐曲亦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就让读书声充盈我们的耳畔,轻轻绽放出语文的华彩吧!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担心一片育桃李 职教路上写芳华》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担心一片育桃李 职教路上写芳华: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担心一片育桃李 职教路上写芳华》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9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