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报告
《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实施方案
获嘉县高级中学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可见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学生健康的重要性。另外,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样,正确理解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方面。而心理健康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测验,了解我校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在实践教学中,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人才的激烈竞争,二十一世纪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传统课程向新型课程转变的迫切需要,他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具有健康心理的二十一世纪劳动者是学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学校于201*年开始在高一段开设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成立心理辅导工作组织机构,经过3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心理素质不断优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二.现状分析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获嘉县高级中学高一1、2、3班,高二4、5、6班,高三3、4、5班的学生,总人数464人,其中男生245人,女生219人。2.研究方法:《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试
选用国内知名专家王极盛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适用这个时期中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测定,共设计六十个问题,分为十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六个问题组成。每个分量表分5个等级让学生选择:“1”代表没有问题,“2”代表存在轻度问题,“3”代表存在中度问题,“4”代表存在偏重问题,“5”代表存在严重问题。3.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MicrosoftExcel和SPSS软件统计处理。4.结果与分析
我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轻度问题以上者39.1%,高于全国中学生水平(32%);有5.5%的学生处于中度问题以上;其中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强迫症状和情绪不平衡处于前四项。(见表5)表5高中生心理健康评价
中度者%偏重者%有问题者%强迫症状4040.144.1偏执2520.127.1敌对2550.930.9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3350.438.4抑郁3040.134.1焦虑3570.642.6学习压力4310.154.0适应不良4040.344.情绪不平衡3760.143.1心理不平衡2840.432.4
三.研究保障
1.加强学习、更新理念,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教学工作并列为现代教育的两个“轮子”,缺少任何一个“轮子”现代教育将无法启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在教师,教师工作关键在思想认识,所以,我们充分利用周前会、班主任会、教科研研讨会等各种会议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一系列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全体教师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统一认识,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增强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突破口,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目标、任务、途径和提高方式方法,着眼于每个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潜能开发,强化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2.健全组织、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了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我们学校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学校行政领导、年段长和专职教师为成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组,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和目标制定,对班主任和家长心理教育与辅导,对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管理和培养;对任课老师和学生心理服务员培训和指导。指导小组下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办公室,由政教处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教育实施、组织培训、指导教研、个案研究、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及考核工作。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出台了《获嘉县高级中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
每学期开学前,学校行政就心理健康教育召开专项研究会议,研究学生心理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制定学期工作目标,并将此纳入学校工作计划。3.打造学习共同体,发展壮大“心育”骨干队伍
“学习共同体”指由一个学习者及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项使命。走向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意味着学校将建成学生相互学习成长的地方,将成为教师们相互学习走向专业化的地方。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培训骨干力量。(1)专题培训邀请河师大心理系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介绍心理健康教育最新动态和理论前沿。
(2)自主研修实施“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对应材料记录理论要点指导科研实践整理学用心得检查成效”的操作模式,为教师选购了《现代学校心理辅导》、《现代学校发展性心理辅导》,并通过写案例、析案例、用案例系列活动,提高活动技能。(3)资源挂靠先后派人次参加市内外科研部门组织各类培训。如:派于世方到高校参加培训深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拓视野,扩大交流。
(4)信息交流选辑报刊文章,通过网络平台交流,为教师学习研究提供了高质量信息资源。
(5)实践提高学校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让骨干教师举行公开教学活动,相互切磋、交流,在实践中共同提高。四.实验内容
在有关专家指导,我们依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建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统筹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序列化、系统化。整个系统按不同主题开展,高一重点是环境适应教育,高二重点在人际交往教育,高三重点是耐挫力和应试技巧培养。主题内容安排如下:高一辅导主题:
(1)学校适应(2)团体自豪感(3)人际交往技巧和沟通技巧(同龄)(4)学习辅导(学习动机)
(5)同伴压力(6)自信心
(7)理解自己和他人(8)学校成功的技巧高二辅导主题:
(1)团队建设(2)理解自己和他人(3)人际沟通的技巧(与父母)(4)异性交往(5)同伴压力(6)学习辅导(学习策略)(7)竞争与合作高三辅导主题:(1)自信心培养
(2)学习辅导(考试技巧)
(3)如何应付升学压力(4)生涯规划(5)克服不良情绪(6)考试焦虑(7)竞争与合作(8)异性交往五。活动形式
为了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方法,并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营造了学生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
1.组建“心理互助小组”,促进他助向自助转化
学校在高一高二部分班级率先尝试,组建“心理互助小组”,学生6-7人一小组,以自身和周围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行动研究方法,逐步克服自身心理困扰,不断优化心理品质。心理互助小组成为课题研究一个亮点,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2.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心育系列课程围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专家指导下,我们组织本校教师编修《高中心灵导航》、《学会学习》、《家庭教育手册》,填补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空白。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建立一对一教育制度
为了使心理辅导老师更客观地了解和认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变化,201*年我们在心理测量专家的指导下,引进上海惠诚公司的“儿童青少年心理测验系统(网络版)”,并在高一高二部分班级选点测验后,大面积推广应用,使心理测量在咨询辅导过程中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对全校有心理障碍,行为异化学生建立专门档案,并落实行政领导、党员教师与之结对,开展一对一教育和心理辅导,使之逐渐健全人格,全面和谐发展。
4.构建立体教育网络,不断健全和提高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品质。以课堂为主渠道,开展集体辅导。通过课堂辅导,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同时,积极利用班会课、活动课、研究性学习、团队主题活动等,在各学科教学和其他各项教育活动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每位班主任都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通过班集体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等方式开展心育工作。营造校园环境,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如在校园广播中开设了专题节目;利用校园网制作“心灵港湾”网页,全面宣传并介绍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排除烦恼和困难,送去关心和呵护;还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一起创办心理手抄报等,整合班内外、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形式,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发展。
5.以心理辅导室为阵地,开展个别辅导。对学生个案辅导记录、家访记录、电话预约记录、电话咨询记录、书信咨询记录、“问题学生”辅导记录、教师咨询记录、班级辅导记录、团体辅导记录等多种记录表的档案管理。我们开设心理咨询室(心语室),由心理专兼职教师轮流值班,进行个别辅导;设立学校信箱,学生的来信教师都逐一研究并回信及时交流。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进行直接指导,为那些有烦恼和心理障碍的学生排解心理困扰,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不断提高。
6.以家长学校为基地,开展家校共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我校老师除了采取家访,采用《家校联系卡》等形式,每学期还至少召开两次以上家长会,开展对家庭心理环境和心理教育的指导,使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为孩子成长创设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使家长懂得了既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文化知识的增长,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一做法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和积极配合,获得了家长的一致称赞。7.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开展文化渗透。我们还注意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关系、心理环境,注重发挥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等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感染作用,给学生提供有利成长的良好心理环境。如结合本学期学校开展的《中小学生校内外生活常规》的培养。我们更是重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礼仪训练,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友好,顾及对方及别人的心理感受,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校园的文明程度,为学生的快乐成长创设了更好的心理环境和氛围。
8.以学生心理实际为根据,开展分层辅导。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分层教育。高一在入学初军训期间就给学生打预防针,向他们介绍可能会碰到的各种问题和一些心理卫生知识,以指导高一新生学会分析和观察新环境,培养独立性与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每两周上一节心理辅导课,运用自编教材,综合各家之长,从中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内容,增加了教学的实际效果;此外,还组成不同的活动课班级,开设有针对性的选修课,以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领悟心理知识。在对高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进行普查的基础上,以指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期望与生活态度,增强自律、自控能力,发展自尊、自爱的个性,增加心理稳定性。针对高三学生时间比较紧,任务比较重的现状,主要是通过讲座、主题班会、大众传播媒介(校刊、宣传橱窗)等进行如何放松应试紧张心理的指导。高三学生在专业选择时总有学生会犹豫不决,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些意见,我校就进行职业辅导,帮助学生比较客观地确立个人志向和人生目标。到目前为止,已有三届高三学生(900多人)接受了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和指导。六.研究阶段
1.方案设计阶段201*.5--201*.82.研究试验阶段201*.9---201*.63.总结评估阶段201*.7---201*.9七。研究方法1.调查法2.文献研究法3.实践法4.经验总结法八.成果形式1.形成课题实验报告
2.优秀实验教师心理健康课堂教学集锦3.优秀论文集、案例集等相关资料九.组织机构领导:马永军组长:杨修良
学术指导:姚倩、贺明江
成员:于世方、王丽、张智慧、张军
201*
获嘉县高级中学年6月
扩展阅读:农村小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报告
湖州市科研课题评比二等奖
农村小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报告
湖州市莫蓉小学沈鸿鑫许海燕谢建良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者杨贤江早在1915年也指出:“就健康言之,则有身体和精神两种。”张人骏则将心理健康概括为:健全的认知能力;适度的情感反应;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个性结构;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心理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中更重要的成分是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格完善。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满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健康的道德。”因此,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和探讨。1987年7月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19世纪80年代。全国各类中小学经过十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开始创建了适合中国社会与文化特点的理论体系。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随着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开展,一系列纲要、意见、决定等的颁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日益受到广大教师、家长、学生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据我国1997年统计数字显示:每百万人口中只有2.4个心理工作者,其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不足2%。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前景令人担忧。纵观我国中小学的心理辅导工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各地发展不平衡。城市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均有所开展,特别是较为成功者大多是省、市重点学校;而农村则相对较弱,乡村的绝大部分学校仍未加重视,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心理辅导。
2、与城市相比,多数农村学校的心理辅导只是从解决学生的行为与学习问题出发,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补救式的辅导,是“问题中心”式的辅导,脱离不了那种说教式,劝慰式的辅导方式,有的甚至完全是形式主义。3、与城市相比,农村小学对一些重要的问题认识不清。农村小学的心理辅导操作有待规范化,制度化。农村教师和学生对心理辅导还存在一些误解与顾忌。
针对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以及与城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差距,为掌握农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农村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与发展,已势在必行。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一)研究的目的
试图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生理学等理论基础上,立足于理论研究现状,并借鉴前人的优秀成果,先进的心理辅导方法、手段。联系实际,了解农村小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研究和阐释农村小学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提出解决对策。
为农村小学进行心理品质教育提供必要的数据与理论依据,为农村小学心理辅导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初步探索适合农村小学心理品质修养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和评价方式。帮助受辅导学生积极地认识自我、改善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人格与心理素质,增强个人的自信心。
(二)研究的意义
通过研究,不仅可以让心理卫生工作者根据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展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利于农村小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更有利于农村小学生思维品质与整体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推动他们完成使人格健康成长的“希望工程”。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等。(二)研究的过程1、调查对象的确定
选择我中心校四位教学水平相当(都属于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的教师,把全校分为低段(12年级)、中段(34年级)、高段(56年级)选择学习态度相当的六个班(每年级一个班)进行先期测试,测试内容根据我校实际确定为:低段的学习心理、中段的交际心理和高段的个性心理,各年段中两个班相互对照。
2、调查的准备201*年7月,在调查实施前,课题组的老师对本校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整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①调查内容:依据调查目的,我们在小范围测试的基础上,制订了调查问卷,主要涉及1~2年级学生的交际心理、3~4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5~6年级学生的个性心理。
②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座谈法。调查对象是我校1~6年级。调查采用二阶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低段、中段、高段各100名学生,发出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调查问卷附后)
3、调查结果分析:
低段:主要是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两方面表一:低段学习态度分析
学习态度一年级二年级平均好3%19.4%11.2%一般81%77.4%79.2%差16%3.2%9.6%表二:低段学习习惯分析学习习惯一年级二年级平均从调查的结果看:(1)二年级学生比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上都有好转,但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仍然很不成熟,易情绪化。
(2)与二年级学生比,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走神,有许多同学喜欢解答能从教材中找到答案的问题.老师留的选做题,一般都不做。有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的习惯。
(3)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出,低段学生大部分在学习上都有忽冷忽热的毛病,认为学习是一种苦差事。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等。
中段:主要是交友类型测试和交际困扰度测试表一:交友类型测试
非常好37.5%68%47.75%较好53%29%41%较差9.5%3.2%6.35%表二:交际困扰度测试交友方式理智型人数所占比例
交际困扰度人数所占百分比较少8769.0%一定困扰较严重3023.8%74.8%严重21.6%
9877.8%义气型69.5%情绪型69.5%利己型1625.4%
表一: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朋友和友谊。孩子虽小,但也不例外。从表中可看出,小学中段学生随着智力水平及认知能力的提高,理智型交友已占多数,他们已较能理智地对待朋友,知心朋友不一定很多,但交往很深。但由于中段学生各方面的不成熟,还存在小部分重义气。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对朋友的态度常随情绪变化而变化,对朋友不坦率,甚至存在虚伪和自私等现象。对于后几种,则须我们社会及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
表二:从表中可以看出,中段学生存在交际困扰度已占有一定的比例,部分学生对平等、独立、互相信任的交友信条有所怀疑,对自己的交际交往能力及自信度亦持怀疑态度。而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可塑性极强,各种意志品格正处于逐渐形成时期。对于这些孩子,一定要针对其心理弱点进行调节。如任其不健康心理发展下去,将很难被社会吸纳。
高段:主要个性测试,包容力测试和自主性测试。
表一:个性测试(以本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为依据及标准)
个性五年级六年级平均表二:包容力测试包容力非常有比较有中等丝毫没有不够成熟0%0%0%稍成熟66.7%77.5%72.1%比较成熟33.3%22.5%27.9%五年级六年级平均0%0%0%0%0%0%5%70%85%77.%30%15%22.5表三:自主性测试内容五年级六年级平均从调查结果看:(1)五、六年级学生在本年龄段个性都只是稍成熟,也有相当一部分已比较成熟,但相对于成人来说还存在很大差距。学生的个性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心理承受力低、常自我失控。
(2)五六年级学生的包容力都很差,大部分属于中等水准,有一部分学生丝毫没有包容力,不喜欢甚至排斥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从调查结果看,六年级学生较五年级学生有明显的好转,说明学生的包容力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改善。
(3)五、六年级学生的自主能力令人担忧,大部分学生自主性差。主要表现为依赖、随群、附和,愿意与别人共同工作,而不愿独自做事;常放弃个人主见,附和众议,以取得别人的好感,因为他需要团体的支持以维持自信心。有少部分学生自主性一般,主要表现为在一般性问题上自作主张,并能够独立完成,但对某些高难度的问题常常拿不定主意,需要他人的帮助。虽然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六年级较五年级学生已有明显改善,但他们不是真正的乐群者,应该多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四、研究的体会
研究发现,农村学校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学生缺乏自信,心理承受力低;而且包容力差,又缺乏自主性;容易依赖别人,对于别人的意见,只是附和,不敢提出不同意见。在学习上,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不够成熟;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导致学习成绩不稳,往往难于应付挫折。在个人的交际上,易受情绪影响,表现得喜怒无常,常自我失控。
自主性很强自主性一般自主性差0%0%0%23.3%17.5%20.4%76.7%82.5%79.6%根据研究获得的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本校实际,我们主要实施了对小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设立悄悄话信箱,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家长学校四条对策,尝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求达到研究的预期目标。
(1)对小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一部分是在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其训练活动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在实施过程中,各实验教师,借鉴各方面已有的成功经验,积极地想出各种办法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辅导活动。如:
①“成长的烦恼”活动:该项活动以增强学生的耐挫折力为目标。当代农村小学生哪怕是高年级学生,也已都被喻为“蜜罐里泡大的一代”,他们似乎更容易产生挫折体验,其实他们心中也有不少烦恼,如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己的意愿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和要求遭人反对,没有好朋友,不受同学欢迎,不被老师重视等,有时候很难甚至不敢与父母、老师沟通。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开展了“成长的烦恼”活动,以类似于团体辅导的方式来增强学生自我开放和自我协调的能力,最终培养他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处逆境而不惊、不慌、不乱,勇于战胜困难的心理素质。
②“大哥哥、大姐姐交流”活动:该项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为目标。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处处需要合作,由于孩子群体意识差,不善于合作,老师就要教给他们正确的合作方法,并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合作的训练,如在活动中,组织学生自组学习小组及相互辅导,举办学习经验、应考技巧等讲座活动,来补充个别学生学习辅导的不足,使大家了解课堂学习与自学的差别,强化学习兴趣与信心,提高自学能力,自主能力,并增强对学校及班集体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包容力。
(2)设立悄悄话信箱
开设“悄悄话”信箱。在开设悄悄话信箱的第一个月,只收到学生的信和纸条二十几份。但随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逐渐呈上升趋势。可见学生们是多么渴望得到心理辅导啊!实践证明,悄悄话信箱十分有利于与小学生进行交谈,信箱作为交谈的一种载体,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打消了害羞的忧虑,而且高年级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3)设立心理咨询室
由于学生们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的日益迫切,心理咨询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心理咨询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助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及具有健全的人格。在我们农村,小学生们对心理咨询起初都显得拘束、害羞,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已经能落落大方地自然地接受心理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谈话时充分倾诉心中之烦闷,已跨出历史性的一步,时代的发展显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趋势了。
在进行心理辅导、治疗时,有意识地和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并依据问题的需要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学生的不适应心理现象及行为,培养适应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4)办好家长学校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开设家长学校,目的就在于此。我们可通过家长能接受的方式提议家长降低期望及改善家教方法:①尽量多接触孩子。要求家长花更多时间倾听孩子在校对某人某事的看法,当孩子有了错误思想和行为,有了烦恼,产生思想问题时,及时进行思想疏导。②不过多赞扬。对孩子的才华,如果过多地给予“一片赞扬”,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对孩子言过其实的“赞扬”,更是有害。③要让孩子报喜也报忧。④不要对孩子施加压力。
五、研究的效果
1、通过调查,广大教师看到了学习中存在的严重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看到了传统的凯洛夫所倡导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三个中心的时代局限性,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所有学生参与活动为中心。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开始主动地把心理辅导渗透进教学之中,主动地把心理辅导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认识到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做好教育工作,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2、通过对策的实施,学生在了解自我,以“主人”的姿态积极自觉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大部分学生都明确认识到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开始以更积极昂扬的姿态,勇敢地参与辅导、咨询等活动。学生心理卫生知识、心理健康意识、心理素质较实验前都有明显提高。
3、通过对策的实施,广大教师积累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及心理辅导案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广大教师掌握了基本的心理辅导方法与技巧,并能够根据实践逐步完善,提高了辅导的水平和能力,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六、问题与思考
1、先秦时期的著作《黄帝内经》指出:精神进、志意治、故病可愈。令精坏神去,荣卫不可收,何者?欲无穷而忧患不上、精气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这段话说明患者的精神状态对其患者的医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惜,千百年来,人类对其自身的心理健康从未予以真正的重视。通过本次调查,使我们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治疗,作为人体的系统化的服务设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新世纪的教师应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去爱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2、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素质”等一系列战略方针的确立,都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个性健康的人才。通过本次调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
3、通过对策的实施,较全面地维护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他们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以矫治,从而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并且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学生个性能够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教育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展。
4、由于自身水平,实验时间等条件的制约,我们感到,有些问题没有深入研究。例如:对学生的心理如何界定,如何选定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使活动的内容系列化、规范化;如何选定恰当的辅导方法等,都有待于今后作进一步探索。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