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关于我市开展自主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开展自主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2:07:52 | 移动端:关于我市开展自主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开展自主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开展自主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自主创新课题调研组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区域品牌,是增创加快发展后发优势的重要途径。马鞍山是一座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城市。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大力推进科教兴市战略,积极促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加强,自主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一)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十五”以来,全市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00多个,国家、省、市三级财政投资达2.6亿元,带动社会投资40亿多元,其中实施国家863计划项目共6项。全市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6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95个。20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77亿元,增幅达35.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一是自主创新取得显著成果。"十五"以来,全市共有72项科技成果获省级科学技术奖,150项获市级科学技术奖。由马钢股份公司牵头完成的"热轧H型钢产品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等两项成果,获2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五"以来,全市专利申请量达1300多件,授权550多件,均居全省前列;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840多项,技术交易额达3.1亿元。二是科技产业化取得较大成效。积极推进国家863新材料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初步形成磁性材料产业集群。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初具规模,拥有企业近10家,销售收入近10亿元。三是形成一批优势产品。“马钢牌”H型钢、火车车轮和“海狮牌”毛巾三个产品跻身中国名牌行列,10个产品成为国家免检产品,35个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培育发展19件省著名商标。

(二)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近年来,特别是201*年全国、全省科技大会以后,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识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年,我市共有41个项目被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总投资6.95亿元。马钢集团等4家企业成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中冶华天等16家企业为首批市创新型试点企业。我市企业自主创新的特点:一是民营企业主动参与自主创新。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其中,泰尔重工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产品正由常规产品向大型、超重载型升级转化,201*年实现产值1.95亿元。开元公司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生产塞隆(Sialon)复合材料,现成为马鞍山市国家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和建设基地的陶瓷和耐火材料的领头羊。华骐公司、菲利特公司、惊天液压锤公司等一批中小型科技企业开发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二是涌现一批国家级自主创新企业。马钢公司成功开发了填补国内空白的生产电工钢等多项工艺技术,攻克了薄板生产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研制了建筑抗震耐火H型钢、高速车轮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星马汽车集团引进、消化和吸收日本三菱技术,先后开发出60多个重卡新产品,成功申报8项国家专利,在自主创新上取得了多方面成果和突破,被科技部列为重点支持的全国汽车业3家拥有自主创新品牌企业和全国60家最具成长性企业。马钢和菱公司走科技兴企之路,在做强包装产业的同时,加快向汽车零部件行业拓展,持续对先进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申报专利22项,取得专利证书11项。三是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1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矿院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矿业领域第一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也是全国唯一的循环经济方面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三)科技创新的氛围与环境不断优化。围绕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整合我市科技资源,推进科技产业化工作若干意见》、《马鞍山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意见》、《马鞍山专利申请资助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马鞍山市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以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开展自主创新。出台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县区及有关单位和部门。我市财政性科技投入大幅增加,市应用技术研发资金从"九五"末不足1000万元,增加到201*年的4122万元(201*年为4980万元),投入强度居省内领先水平;县、区政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财政科技投入也都基本达到1.1%的要求。积极改善和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服务工作。“十五”期间,争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3个,工业国债项目13个,省工程研究中心、高技术产业化及“三高”项目21个,获得支持资金近8亿元。建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和认定体系,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201*年组织开展了15家企业的首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

(四)科技创新的载体建设步伐加快。一是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成效明显。科创中心一期15000平方米的1#综合孵化楼于201*年底投入使用,后续工程中2#孵化楼和环保科技园已于201*年建成投入使用,新材料孵化园、留学生创业园、软件园、配套服务楼等其他后续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为加大对入驻企业的支持力度,201*年又设立了400万元孵化资金。在孵化成效上,自投入运行以来,累计接纳入孵企业139家,毕业企业36家,目前在孵企业达83家。入孵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2亿元,上交税金1340万元,转化和产业化科技成果95项,申请专利技术89项。201*年12月,科创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批准认定为国家级创业中心;201*年6月,又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服务机构,成为全国55家获得该资质的孵化器之一,依托该资质为入孵企业争取到3个创新基金项目。二是马鞍山国家863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主体园区,"新型环保设备产业化项目"、"齿科正畸用氧化锆陶瓷托槽项目"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由深圳茂文置业有限公司与深圳著名大企业深业(集团)合作投资建设的茂文科技工业园、由宁波大同轴承有限公司投资2.8亿元建设恒创科技工业园等项目也正在加紧施工。慈湖、当涂两个新材料基地分园区建设良好,分别引进14家和9家新材料、电子信息类企业入驻,规模和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三是省级民营科技园区加快建设。现已完成园区规划修改完善、园区建设领导机构等,促进园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期已入驻44家,其中15家企业建成投产。二、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是科技人才结构不尽合理。虽然全市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699人,超过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但主要集中在钢铁生产、工程设计等领域,我市亟需的信息技术、新能源、机电一体化等方面人才还比较短缺。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机制尚不健全。我市尚未建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机制和风险投资基金,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企业对科研成果的承接力还不够强,存在一些科研成果外流的问题。

三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科技咨询服务、科技中介机构数量少,为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亟待提高。

四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尽管我市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个别产业在国际上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但总体来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都还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也很低。三、进一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一,努力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观念决定行动,没有群众的创新观念,没有全社会的创新氛围,建设创新型城市就很难得到落实。要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创新、追求创新的良好氛围,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精神,广泛宣传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创新的勇气、创造的锐气、创业的志气。大力培育城市创新文化,尊重群众的创新愿望、支持群众的创新活动,使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应用。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普及,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二,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源泉。一是加快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选拔"产业创新团队"和"前沿技术创新团队"等创新团队的领军人才,培育"青年科技拔尖人才",重点培养在国内有关学科、行业具有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以及在省内有关学科、行业具有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骨干;加强对企业创新人才的培育,各类人才计划重点向企业倾斜。二是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力度。设立留学人才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自行开发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项目,对归国留学人员创业进行重点创业资助以及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发展建设;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支持海外华侨华人、留学人员和国内优秀人才回乡创业。三是支持培养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远程教育资源,免费培训农村科技实用人才。

第三,切实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持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保障体系,确保对自主创新投入的稳定增长。一是大幅度增加政府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其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重点支持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开展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二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等专项经费,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技术难题招标以及产学研联合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大项目。建立新产品专项经费,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省级新产品。建立软件、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引导发展经费,重点支持软件开发和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出口和外包等,支持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三是加大税收、金融、保险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中关于激励自主创新的所得税税前抵扣、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等优惠政策。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与科技项目、创业投资的紧密合作,加大对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保险公司发展科技型企业财产保险、产品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险种,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保险服务。四是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引导创业风险投资投向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科技型企业。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和基金,积极引进境外风险资本,拓宽创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

第四,积极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确立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加大扶持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支持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优先支持经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支持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对企业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新认定的中国名牌产品、安徽省名牌产品以及中国驰名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给予必要的奖励。三是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企业制定或作为主要承担者制定的标准,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四是支持企业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支持各类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研发、申请以及实施转化。对企业重大发明专利和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人、专利权人或者专利技术实施人给予奖励。加强对涉外专利(国际专利)的资助,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五是深化产学研合作。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重点资助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对落户本地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经有关部门确认后,给予一定金额的支持;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产学研联盟,可申请启动补助资金,经有关部门确认后,给予必要资金的补助。六是加大政府采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建立财政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定期评定自主创新产品并公布产品目录。对企业自主开发符合政府采购技术标准和目录的产品,实施政府首购政策和订购制度,不断提高政府采购中本地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比例。

第五,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园、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技术服务、技术产权交易、融资、人才服务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形成科技资源的共享机制,畅通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创业要素的对接渠道。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建成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开展重点项目的联合技术公关,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实现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跨越。

(课题组成员:沈隆坤、郑晓佩、叶南东)

扩展阅读:关于我县开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经济转型升级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开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

经济转型升级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推进我县开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5月18日,县政协经济和科技委员会深入开发区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由开发区管委会、县经信委、县科技局、县工商局、县质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座谈会,进行专题讨论。现将有关情况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开发区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现状及特点

开发区现有投产企业339家,在建企业146家,从业人员

近5万余人。201*年,开发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3亿元,

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实现税收5.2

亿元,综合实力位于安徽省省级开发区前列。

(一)自主创新平台初步建立。开发区经过10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支持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力地支撑了企业自主创新。目前,全县共有50多家企业设立了技术中心,其中,省级技术中心4家,市级技术中心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今年又有2家企业申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7家企业申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新芜经济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加工基地”、中科大、合工大等多所高等院校将开发区作为产学研基地,即将批准为省级创新园区(全

省县级只有3家)。

(二)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201*年,全县专利申请和授权量975件、450件。获得装备制造业发展项目资金87家,获得增产项目专项补助65家,获得创业项目资金补助8家,实施技术改造项目39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础项目4家。今年以来,新增省级新产品4个,4家企业建立了行业或省级研发机构。有50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开发高新技术产品,解决企业发展技术难题,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开发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201*被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1件,省重点新产品2个,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5个。201*年成功申报“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自主创新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方式。

(三)自主品牌意识逐步加强。截止201*年4月,开发区企业共持有注册商标112件,其中市知名商标9件,省著名商标6件。走自主品牌战略,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和企业无形资产持有率。

(四)自主创新产业不断形成。开发区建设初期,企业主要产品为冲剪机床、消火栓、矿用阀门、机械铸造件等产品,主导产业为机械、建材、木器包装和农副产品加工等4大产业;近年来,围绕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建设国家级开发区,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已初步建成了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

料、数控机床、成套设备、新型建材等五大特色产业。

(五)自主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县关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扶持政策》、《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关于加快推进名牌战略和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等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政策;县委、县政府对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县财政每年对科技经费投入不断增长,各职能部门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氛围日益浓厚,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尽管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自主创新的投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目前国内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期,与周边开发区相比、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开发区目前有投产企业339家,规模以上企业111家,而高新技术企业仅有20家,只占规模企业的1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

2、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较低。企业知名、驰名商标较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发明专利、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低,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不强,技术创新对外依存度偏高。

3、产业产品含金量不高。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多是传统产业改造或引进先进装备形成的,尚处在产业的低端层次,企

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尚未完全形成,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脆弱,总体上跟不上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4、企业创新的人才储备少。企业一线专业人才不足,尤其是企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匮乏,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迟缓。

5、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不多。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不足,服务举措不多、面不宽,服务层次较低,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推进企业实现以创新带动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能动性不强。

存在以上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是创新主体意识不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有的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奉行“拿来主义”;有的目光短浅,小富即安,满足于现状,无意于长远发展;有的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弱,怕冒风险;有少数企业生产产品多年一贯制,完全依托原有的产品、技术、市场,致使企业多年原地踏步,难有大的发展。

二是自主创新投入不足。201*年,县级科技三项经费支出相对不足,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科技经费投入比例。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金融风暴及国内银行银根紧缩,贷款及融资相对困难,企业将有限的资金用来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再生产,很难用于研发经费的投入,极大地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是科技人才短缺严重。由于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高尖技术人才不愿屈就来企,存在“引进难,用不好,留不住”现象。而企业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在数量、素质、结构分布

等方面又难以满足自主创新的要求。

四是科技成果引进吸收较少。有些企业也比较重视创新能力的提高,安排了足够的资金,配备了优秀的人才,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仅仅停留在技术研究阶段,没有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使应有的经济效益难以发挥。

五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县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刚刚成立,开发区科创中心还处于建设阶段,孵化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提高我县开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转型的几点建议

自主创新是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增长的重要支撑。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发区要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区,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的关键就是自主创新,为此,加强领导,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力提升应放在我县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位,要制定政策,形成政策洼地促创新,要梳理目标,规划产业全新蓝图引领创新。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突出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在企业。要加强对企业主自主创新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积极提高企业主自主创新意识,引导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杜绝企业发展“等、靠、要”的思想,使企业主充分认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促使企业把改进技术和自主

创新作为赢得市场竞争的手段,使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进一步加强舆论导向,电视台、报社可以开辟专栏,大力宣传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业,营造浓厚的激励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舆论氛围,引导社会各界尊重创新、支持创新意识,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一个宽松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大投入力度,为自主创新提供资金保障。科技投入是开展自主创新的基本保障,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一是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制定鼓励企业投入的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坚持财政资金与企业科技项目挂钩,激励企业增加科研经费,真正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严格按照国家科技经费比例保障财政投入,科技三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三是通过政府引导投入,银行的专项投入和社会的补充投入等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为自主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三)坚持育引并举,为自主创新提供人才支撑。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树立“招商和招人才同等重要”观念,大力做好人才引进培育工作。一是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制定激励办法,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以自主创新项目为载体,加强校企和院企合作,广泛吸引各界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解决企业发展中的“人才短板”问题;二是做好“人才培养”工程,一方面根据产

业发展需求,有计划地输送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深造、学习、取经,另一方面,聘请专家学者和科技界精英,对开发区企业管理者和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和管理知识的培训。通过送出去充电、引进来培训等形式,培养大批科研、生产一线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着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专业人才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自主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四)坚持挑商选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产业特色,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推进产业“挑商选资”。在今后的招商引资中,贯彻选优选强的方针,重点做好国内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大企业和大集团的招商,对那些生产粗放、劳动力密集、产能过剩、资源消耗型的企业尽快淘汰,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招商,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实现以招商的转变,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申报国家级新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五)推动合作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深化政府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长效、深入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先进设备引进力度,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共建研发机构、联合或委托开发、技术成果转移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与科技资源

的有机结合,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大力推进企业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六)健全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一是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开发区科创中心、省机械通用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场地、仪器设备、技术人才等技术支持,帮助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二是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引进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多个相关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共享科研成果。对将总部研发中心搬至开发区来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加快推进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发展战略,鼓励发明创造和专利技术申报。支持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的起草制定,提升企业行业话语权与产品竞争力。增强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三是强化职能部门服务体系。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不断加大服务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宏观引导,从政策、信息、项目、审批、资金等方面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关于我市开展自主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关于我市开展自主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我市开展自主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9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