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201*年度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估报告

201*年度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估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2:21:14 | 移动端:201*年度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估报告

201*年度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估报告

201*年度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估报告

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组织有关单位的专家对314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进行了201*年度评估工作。

一、评价成绩分数的基本结果

201*年的评价依据是企业201*年的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活动数据,314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价成绩平均分为77.83分,全国总的评价成绩平均分比上年提高了1.62分。

表1、各评价成绩区域企业数

成绩区域企业数量90以上989-854484-807479-758975-706469-603460以下5在201*年度的评价中,海尔集团、深圳华为、万向集团、中兴通信、海信集团、宝钢集团、中石油、中国一汽和首钢集团等9家企业评价成绩分数超过90分,这些企业都是国内知名度很高的企业,而且大多连续几年名列前茅。同时有5家企业的评价成绩分数不合格,其中轻工行业3家企业,医药行业2家。

201*年度的评价分数显示,不同行业之间总体分数的差异比前几年明显缩小。

表2201*年度各行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平均得分

行业石油航空轻工铁道冶金电子化工医药建材机械企业数291152140352358504年平均分88.2581.5281.2080.9480.0079.6079.2877.7177.6077.1903年平均分87.5576.1281.4376.2080.2078.4874.6674.8878.4875.09行业煤炭轻工Ⅱ交通船舶有色纺织石化烟草建筑全国企业数52428101536531404年平均分76.9076.5376.1075.3174.6274.2373.3772.6872.6077.8303年平均分75.5877.9474.3577.3474.0474.1864.3474.0872.9876.21从201*年的评价成绩分数看,天津、深圳、浙江、青岛等地区平均分数领先,而甘肃、海南等平均分数较低。全国30个地区中,23个地区平均分数有所提高,7个地区平均分数下降。

表3201*年度各地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平均得分

地区天津山西四川上海浙江重庆

企业数781126107平均分82.7381.1380.6180.2180.0679.511

地区湖南宁夏北京广西河北福建企业数73237104平均分77.9977.4076.5976.1175.8275.吉林广东山东河南新疆湖北辽宁江苏贵州92240163132319579.3379.0278.8878.7978.6778.3678.3078.1178.10陕西安徽江西云南黑龙江内蒙古青海甘肃海南763510612175.0074.0572.7372.5672.1171.8370.0061.2553.80按照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行业划分,314家企业共分为19个大行业,上海市的企业在冶金、石化、船舶和烟草等4个行业名列第一。山东省(含青岛市)在轻工、家电和化工等3个行业名列第一,另外浙江、深圳、辽宁、湖北、湖南、内蒙古、吉林、四川、河南、北京等地区的企业也分别在不同行业评价成绩排名中名列第一。201*年度评价得分低于60分和201*年度和201*年度连续两年评价得分都低于65分的共有8家企业。这些企业涉及到黑龙江(2家)、广东(2家)、北京、山东、河北、海南等6个地区。

二、基本数据和宏观态势分析

201*年,314家企业投入的技术开发经费总额为820.81亿元,增幅为23.12%。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85%。年技术开发经费实际支出达到或超过1亿元的企业155家,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数量的49.36%,比上年增长5.84个百分点;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超过10亿元的企业数为13家,分别是:中石油、上汽总公司、海尔集团、中国一汽、上海宝钢、深圳华为、鞍钢集团、东风汽车、中兴通讯、上广电、联想集团、首钢总公司和马钢股份。

201*年,314家企业共支出研究开发经费648.49亿元,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占3.33%,应用研究经费占19.82%,试验发展经费占76.37%;项目周期在三年以上的中长期项目经费为226.93亿元,占项目总经费的35%。

201*年,314家企业拥有专职技术开发人员34.01万人,比上年的6.07%提高了0.3个百分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拥有高中级技术人员12.70万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技术人员(含在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工作的博士后人员)2610人,没有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的企业所占比例从201*年的超过四分之一下降至201*年的五分之一。

201*年314家企业技术中心吸引国内和海外技术专家来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活动的人次累计超过33437人月,其中来自于海外的专家13753人月,平均每家企业利用的外部专家超过106人月,比上年增加12人月。

201*年314家企业共拥有技术开发与中间试验仪器设备原值601.40亿元,平均每家企业拥有仪器设备原值比上年增加3100万元。314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拥有经过国家实验室认证委员会、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及国际组织认定的重点实验室和检测中心共241个,这些实验室和检测中心在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向所在地区和行业提供试验检测服务。

314家企业中共有123家在海外设立技术开发机构共205个,比上年增加了27个。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合办的开发与设计机构达714个,平均每家企业将近2.27家,比上年增加10%,产学研合作项目经费共支出134.21亿元,占技术开发总经费的20.7%。,当年完成并获得应用的项目2490项。

201*年314家企业共完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27529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以上水平的成果为16343项,占59、3%。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9275亿元,比201*年增长了3000亿元,增幅为49%,新产品销售利润为975亿元,比201*年增长了482亿元,增幅为98%。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8%。

201*年314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获得授权的三项专利总数为6145项,比201*年增长了68%,其中发明专利数更是增长了166%,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60项,比201*年的286项猛增了474项,平均每家企业获得授权专利19.57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42项,而201*年企业平均获得的授权发明专利仅0.95项。70%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都参与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共主持或参与了1965项标准的制定,其中主持制定的标准为1354项,接近69%。14家企业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项。

201*年314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的203家(占65%)有对所在企业外其他单位的技术贸易收入(仅指对本企业外其他单位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专利许可的收入),总金额达到49.4亿元。

201*年314家企业利润总额为2100多亿元,比201*年增加了600亿元,增长幅度高达40%。亏损企业为20家,比上一年减少了6家,亏损额从201*年的62.30亿元减少到201*年的31.75亿元。

根据以上基本数据,可以看出企业技术中心发展的宏观态势:

1、在技术创新资源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产出的强度与规模方面,从每家企业使用的技术开发经费、拥有的仪器设备原值、专职开发人员、完成开发项目、授权专利和授权发明专利等核心指标的情况可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整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投入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的产出不断增加。

2、我国各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研究开发项目的难度和广度不断增加,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和技术标准等自主创新产出都有了很大增长,反映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的增长幅度首次领先于三项专利授权数的增长幅度,体现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长期技术创新的积累,开始进入知识产权的收获期。

3、部分企业的技术开发条件具有了较高的水平,正开始成为产业创新和区域创新的重要技术平台。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本企业的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技术创新人才资源中,外部科技人才资源利用的规模有很大的提高,人员交流已成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形式。企业自身拥有的高学历人才数量尽管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少数重点企业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拥有博士最多的10家企业就拥有博士1332人,占314家总数的51%以上。

5、企业技术创新中与国外的交流活动不断增强,在海外设立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和技术开发机构数量都有较大增长,到企业技术中心从事技术开发的海外专家人数增长幅度达到30%,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人员出国进行技术交流的数量和频度也有较大增加,说明我国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正不断与国际接轨。

三、问题与建议

1、关于企业技术带头人的培养。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个组成部分中,经费始终是最关键的因素。但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技术创新的人才问题已经超越经费,成为最关键的因素,特别是具有较高能力的技术带头人。目前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在数量和质量

上仍处于不足的状况,特别是高水平的将帅型人才更是大多数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中最稀缺的资源。因此企业在继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和充分利用外部科技人才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将重大项目、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等投资活动与核心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把具有较高能力的技术带头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战略资源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最关键因素来抓。

2、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与利用。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创新基础设施从总量上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在使用上主要还是以支撑当前和近期创新活动和生产经营的。为了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面向未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创新基础设施。同时,大批中小企业为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也需要各种基础设施,但中小企业自身通常没有能力自己建设完善的研究、实验和检测设施。因此,建议企业进一步重视对技术创新基础平台的建设,特别是面向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超前研究开发所需硬件平台的建设。同时大企业应努力将自己的硬件设施向中小企业开放,成为行业和区域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形成企业与行业和区域创新能力共同提高的双赢局面。

关于企业开展工业R&D活动的深化。企业技术创新中周期在三年以上的中长期项目的经费占全部经费比例和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两项指标的快速增长,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行业的技术创新龙头企业开展工业R&D活动的力度不断加大。这即源于企业在发展中对技术创新的深度形成了新的需求,也说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业科研院、所进行工业R&D和共性技术开发体系趋于瓦解的现实。目前企业开展工业R&D活动的实践很有意义,也将对所在行业、区域和国家创新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从国际工业R&D的现状看,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新技术的70%以上为世界500强大公司拥有,工业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公司,工业发明、专利主要来自企业,部分诺贝尔奖也产生于企业研究机构,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垄断使其在全球化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我国企业在关系到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创性R&D活动方面与国际大企业相比差距很大,而目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实际上已经难以承担起我国工业R&D的责任,因此如何在体制、路径、政策激励上促进企业R&D活动成为我国工业R&D的主体,亟待进行深入持续的研究和探索。建议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争取加快推动企业从事工业R&D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1999-201*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部分汇总数据

指标名称1999参加评估的企业数(个)292技术开发经费支出总额(亿元)295.78销售收入总额(亿元)10509.78开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2.81%海内外专家(人月)海外专家(人月)2112.0专职研究开发人员数(人)职工总数(人)技术中心高中级人员(人)技术中心工作人员(人)专家总数(人)4191其中博士人数(人)科研仪器设备原值(亿元)268.96通过国际或国家认证的实验室(个)当年完成新产品项目(项)12729其中国内领先以上项目(项)1205海外技术开发与设计机构(个)产学研合办技术开发机构(个)合办机构完成并应用的项目(项)当年授权专利(项)1919其中授权发明专利(项)224主持或参与制定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数(项)其中主持制定的标准数(项)技术贸易收入(亿元)扣除烟草等五行业后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扣除烟草等五行业后的销售收入(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的贡献率(%)35.97企业利润总额(亿元)扣除烟草等五行业后的企业利润总额(亿元)产品销售利润(亿元)扣除烟草等五行业后新产品销售利润(亿元)扣除烟草等五行业后产品销售利润(亿元)扣除烟草等五行业后新产品利润贡献率(亿元)亏损企业数量(个)亏损企业的总亏损额(亿元)不合格企业(个,含连续两年低于65分)不合格企业中亏损企业(个)

201*284353.1311918.062.96%5469.021343242407067675815281338801472304.1215212561123602093256.478950.9236.381448.7924-29.89176201*289517.7214437.393.59%189328164.529840051644599583318092651331952388.33204201*29476111507160532031831698107320.344852.9010339.8646.931213.5483.411319.41392.24634.9861.7738-102.13117201*301666.0716783.413.97%28308.210007.2318424518839510711019786954912322481.2133722933112661786092151365528617951102112.56217.7512429.6150.021529.14782.682044.53493.561286.6738.3626-62.3083201*314820.8121324.643.85%33437.413753.8340093534083912700721757060382610601.402412752916343205714249061457601965135449.49275.7215806.7358.682129.171093.623000.77975.411897.1651.4120-31.7584

扩展阅读:201*年度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估培训材料

201*年度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估培训材料

一、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基本情况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估已经开展了六年,201*年是第七次年度评估,目前使用的是第三套评价指标体系。1.1999-201*年使用的技术中心评价指标

分类体制与机制实体指标1.技术中心是否有发展战略规划2.是否制定了技术中心工作目标,定期考核3.技术中心运行是否规范化、制度化4.技术中心建设与运行费用是否列入企业年度预算5.预算落实程度6.技术开发体系完善程度7.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额占销售额的比例8.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额占销售额的比例比上年增加的百分点9.技术中心年人均收入为企业职工年人均收入的倍数10.技术中心人员最高收入中心年人均收入的倍数11.技术中心高中级人才流动情况12.技术中心人员国内外培训经费占工资总额的比重13.企业或技术中心是否进入国际信息网络14.技术中心是否在国外建立研究开发设计机构15.聘请外国专家人数(工作一个月以上)16.产学研合作方式17.产学研项目资金占全部项目资金的比例18.企业专职研究开发人员比重19.技术中心高中级人员比重20.技术中心专家(含博士)人数21.仪器设备原值22.检测分析设备完善程度23.研究开发条件在行业中的地位24.中试条件25.技术中心或企业是否有市场分析机构26.技术中心市场分析活动27.重大项目立项是否有详细论证报告28.中长期规划计划是否落实权重1.21.21.20.51.00.96.03.02.01.81.23.00.90.90.62.81.83.53.53.52.01.02.01.01.52.01.01.5研究开发实力与能力工作绩效29.中长期项目(3年以上)占项目总数的比例30.中长期项目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31.是否拥有主导产品关键技术知识产权32.自主技术在主导产品中的比重33.当年完成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数34.其中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项目数35.当年授权专利数36.其中授权发明专利数37.当年新产品销售率38.当年新产品利税率39.当年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40.当年企业利税总额41.当年企业销售额在全国同行业排序42.当年企业利税额在全国同行业排序43.突出成效与重大贡献1.51.52.02.53.02.02.02.010.08.06.03.02.02.0

2.201*-201*年使用的技术中心指标体系

在进行了三年实际评估的基础上,国家经贸委决定对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中心建设的政策引导。

一级指标体制与机制二级指标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投入机制权重414三级指标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效果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运行效果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例比上年增长技术中心年人均收入与企业年人均收入之比技术中心人员最高年收入与中心人均年收入之比技术中心科技人才引进人数与流出人数之比中心人员国内外培训费占中心人员总收入比例中心人员年海外技术交流人次与中心人数之比技术中心在海外建立开发设计机构情况当年来中心从事开发工作的海内外专家数(人月)其中:海外专家数(人月)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办开发机构情况其中合办开发机构当年完成并应用的开发项目数产学研项目经费占全部项目经费的比例权重221132112110.50.50.50.52基本要求较好较好3%>0>1.2>1.51>2%>2%有>20>10有>2>10%人才激4励机制科技人3才培养外部资5源利用专职技术开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创新队10技术中心高中级人员占中心人数比例伍建设技术中心专家(含博士)人数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万元)技术中心技术开发条件在行业中的地位创新条11通过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证的实验室情况件建设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与运行情况开发项目是否有市场分析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长期项目经费支出占全部项目经费总支出的比例创新能9是否拥有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力建设自主技术在主导产品中的比重当年完成新产品新技术项目数产其中:国内领先以上水平项目数出技术创当年授权专利数12与新产出其中:当年授权发明专利数效技术贸易收入(万元)益主持或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技术创新产品利润占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的比重*25新效益企业出口创汇额(万美元)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经3当年企业利润总额(万元)济效益加分加分≤3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奖情况扣分扣分≤3企业经营亏损实力与能力433412225222133121111123≤3≤3>2%>40%>8>1500先进有较好有>10%有较大>10>5>5>=1>100>=1>20>15>300>3%>1000

科技投入指标、新产品产出指标、专利指标等都有很大幅度提高,同时增加了主持和参加国家标准制定、技术贸易收入、实验室认可等指标,取消了一些企业自报指标和数据不可获取的指标。评估指标从42个减少到37个。

3.20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技术中心指标体系

为了促进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国家发改委组织对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同时修改调整了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201*年发布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原有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简,指标数量减少到21个,取消了原来由专家依据企业上报的资料进行的定性指标评价,减少了部分意义不大的指标,将部分指标与国家统计局系统的指标尽量统一起来,同时还增加有关品牌建设方面的指标。指标的减少使得保留指标的权重有所提高。

一级指标投入与机制二级指标创新投入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权重(分)18三级指标(评分标准及分值)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比例比上年增长6中心年人均收入与企业年人均收入之比中心人员培训费与中心人员总收入之比来中心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外部专家数对外合作项目与全部开发项目数之比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中心拥有的技术带头人人数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通过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证的实验室数中长期项目数占全部项目数的比重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企业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数当年完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项目数当年受理的专利申请数其中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主持和参与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国内技术贸易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新产品销售利润占产品销售利润的比重自有品牌产品与技术出口创汇额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项目数企业经营亏损权重(分)153333375534423334211113≤3≤3%%%%人月%%人万元个%项个项项项项万元%%万美元单位基本要求≥3≥0>1.2>2>30>10>2>8>201*技术与人才创新6合作机制创新12队伍建设创新8条件建设技术积累储备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效益加分扣分2510≥1>10≥3≥1>20>10≥1≥1>100>20>15>0产出与效益15加分扣分项万元

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解释

1、报告年度:指评价表中指标统计年度,时间范围从1月1日到12月31日。所有指标的填报时间范围,如无特殊指明,均为报告年度。(T-1)年指报告年度前一年度。

该次评价的报告年度为201*年度。

2、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指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及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控股企业(按实际控投权)等应该列入会计合并报表范围的所有企业全年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取得的收入,经按合并报表原则处理后的合并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合计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产生的收入总额。此项目应根据相关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经营收入”、“工程结算收入”等科目发生额填列。未执行201*的工业企业,用“产品销售收入”年末累计数代替。

其他营业收入指各类企业主营业务以外其他业务的收入。企业填写营业收入总额(全年营业收入合计)指标时,一般根据企业会计“损益表”中各自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本年累计数与“其他业务收入”的本年累计数之和填写。

3、企业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消耗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亏损以-号表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对应指标年未累计数填列。

对非单体企业,要求按合并会计报表后的合并数据填列。下同。4、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自己生产的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的收入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收入的总额。

对非单体企业,要求按合并会计报表后的合并数据填列。对工业企业,其相当于合并报告后的主营业务收入。

5、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指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等后的余额。

对非单体企业,要求按合并会计报表后的合并数据填列。6、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包括列入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措技改等资金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注意:仅限技措技改中用于科技活动部分的支出,不能够包括全部技措技改资金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企业内部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内部支出)和委托外单位开发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外部支出)。

企业内部开展科技活动经费经费支出(内部支出):指企业在报告年度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包括外协加工费。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为科技活动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购买与自制设备支出和其他支出。

委托外单位开发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外部支出):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委托其他单位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给其他单位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

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指报告年度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费用的支出。

8、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立项并开展研发(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当年)仍继续进行研发(制)的科技项目,包括当年完成、年内仍在进行、年内研发工作已告失败的项目,不包括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的项目。从开发项目的性质看,包括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技术开发项目数、新工艺开发项目数、新服务开发项目数与基础研究项目数之和。

科技项目:指企业有组织地从事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的专项工作。

9、周期大于或等于三年的项目数:指研究开发周期在三年以上(含三年)的技术开发项目(科技项目)数。

10、对外合作项目数:指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业联合开展(共同研究开发)的技术开发项目(科技项目)数。

11、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报告期本企业销售新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是产品销售收入的组成部分,计算口径与产品销售收入一致。新产品即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新产品: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新产品包括全新型新产品和重大改进型新产品二大类。

全新型新产品:指与以前制造的产品相比,企业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新)产品。这些创新可以涉及到全新的技术,也可以基于组合现有技术新的应用,或者源于新的知识的应用。

重大改进型新产品:指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产品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或者重大改进的产品,其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

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若产品的改变仅仅是在美学上(外观、颜色、图案设计、包

装等)的改变及技术上的较小的变化,属于产品差异,不作为新产品统计。

注意,在统计新产品之时,其统计口径与产品销售收入的统计口径相一致。注意按照合并报表的原则进行统计。

12、新产品销售利润:指报告年度企业销售新产品所实现的利润。其由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新产品的销售成本、新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新产品应该分摊的期间费用等费用之后的余额。

13、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指报告期年度末整个企业用于科研、技术开发的仪器、科研设备、中间试验设备的原值(帐面原值)。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包括技术开发仪器、技术开发设备、技术开发检测设备、中间试验设备等。

14、企业国内技术贸易收入:指企业向国内技术市场(/其他非关联企业)直接提供技术及技术服务获取的收入。包括企业技术的转让收入、技术服务收入、技术咨询收入和接受外单位委托的科研开发经费收入。不包括本企业下属内部单位之间的技术转移收入。国内技术贸易收入=企业技术贸易收入-(来自)国外技术贸易收入

15、自有品牌产品与技术出口创汇额:指企业出口自己生产的自有品牌的产品和向国外出口技术所收入的外汇。

16、企业职工总额:指报告年度在企业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其是企业年内各月平均拥有的从业人数,计算公式=(1月平均人数+2月平均人数+┅12月平均人数)/12;

月平均人数=(月初从业人员数+月末从业人员数)/2。17、技术中心人数:在技术中心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包括技术中心科研开发人员、直接管理人员和直接为其服

务的人员等。

18、企业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指报告年度企业全部职工(企业全部从业人员)一年从本企业获得的货币收入的总额。包括职工工资、福利费、奖金、政策补贴、项目提成等各项货币收入的总和。

19、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指工业企业直接从事或参与科技活动的人员,包括参加科技项目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全年累计从事科技活动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10%(不含)以下的人员不统计在内。

(1)直接从事(或参与)科技活动的人员包括:企业所属的技术中心、其他开发机构及中试车间(基地、试验室等)等机构中从事科技活动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及其它辅助人员;虽不在上述机构工作,但编入科技活动项目组(攻关小组)并从事项目研发活动的人员。

(2)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包括:工业企业主管科技工作的负责人,企业科技管理部门(科研管理处、部、科等)的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中心、其他开发机构、中试车间、试验基地、实验室等机构内的管理人员,直接为科技活动提供资料文献、材料供应、设备维护等服务的人员。不包括保卫、医疗保健、司机、食堂人员、茶炉工、水暖工、清洁工等为科技活动提供间接服务人员。

20、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指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的人员。包括直接参加上述三类项目活动的人员及这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人员。

21、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指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在国内、海外地区接受继续教育和专项培训的费用总支出。

22、技术中心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指报告年度技术中心全体从业人员一年从本企业获得的的货币总收入,包括工资、福利费、奖金、

政策补贴、项目提成等各项收入的总和。

23、技术中心拥有的技术带头人人数:指全职在技术中心工作、获得国家、省、部和计划单列市等政府部门认定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或者享受国家、省、部和计划单列市专项津贴的专家的人员,以及全职在技术中心工作、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数。在站的博士后可以作为博士进行统计。

技术中心高级专家人数:指全职在技术中心工作、获得国家、省、部和计划单列市等政府部门认定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或者享受国家、省、部和计划单列市专项津贴的专家。

24、来技术中心从事开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人数:指报告期年度来技术中心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作的具有较高科研开发能力的海内外专家累计人月。最小统计单位为:0.5人月。

海外专家人数:指报告期年度来技术中心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作的具有较高科研开发能力的海外(港澳台、国外)专家累计人月。

25、技术中心人员海外技术交流的人次:指在技术中心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工作或者科技管理工作的科技人员到国外、港澳台地区进行国际技术交流活动的人次。

26、技术中心在海外设立开发设计机构数:指技术中心在港澳台、国外等地区设立以科研开发、设计为目的的开发机构数量。

27、技术中心与其他组织合办开发机构数:指技术中心与高校、研究院所、其他企业共建的以科研开发、设计为目的的组织机构数量。

28、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证的实验室数:指国家有关部门和国际组织认定认证的、仍在有效期内的实验室、检测中心的数量。

29、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数:指报告年度企业完成(已结题)的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技术项目数、新工艺开发项目数之和。

30、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指企业作为专利权人在报告期年度内拥有专利权属、经国内外专利机构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

31、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指报告期年度企业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专利件数。

32、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指报告期年度企业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发明专利件数。

33、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报告年度前一年、报告年度前二年主持或参与制定,目前仍有效执行(/发布)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数量。

34、企业获得的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数:指企业拥有的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评定的中国驰名商标数(含国际驰名商标数)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名

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定的中国名牌产品数。

驰名商标:指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评定、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相关公众包括与使用商标所标示的某类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消费者,生产前述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其他经营者以及经销渠道中所涉及的销售者和相关人员等。

中国名牌产品:是指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用户满意程度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审核确定。中国名牌产品证书的有效期为三年。201*年度评估认可的是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审定并发布的201*年、201*年和201*年三年的名牌产品,201*年及以

前审定的名牌产品、省级审定的名牌产品无效。

35、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项目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项目总数。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预定于201*年3月召开,届时将颁布20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凡在国家发布的获奖单位名单中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含下属控股企业)均可获得加分。在国家公布获奖项目名单中没有公布的涉及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获奖项目,获奖企业可以与评估联系,提供有效证明,即可获得加分。

三、201*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估资料

1.《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年度评价需要提交年度工作总结,以全面总结上一年度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中心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实施情况,包括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与调整,年度规划与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涉及企业秘密可作技术处理)。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包括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情况、技术中心组织建设(内部组织设置与调整、下属企业技术组织设置、与外部单位共建组织及运行情况等)、技术中心创新机制建设(技术带头人培养、人才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投入制度及执行情况等)、合作创新情况(产学研之间、企业之间及国际合作情况)、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试验设施、检测设施、信息化设施)。

(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情况,包括年度重点开发项目与创新贡献、关键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情况、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群众性创新活动、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制定等。

(四)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情况。(五)其他有特色的技术创新工作情况。2.《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

企业名称通讯地址所属行业企业负责人中心负责人联系人联系传真邮政编码主营业务联系电话联系电话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企业网址序号定量数据名称1企业营业收入总额2企业利润总额3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4(T-1)年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5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6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其中: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7(T-1)年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8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

经济普查表B604-43+51B604-69B604-43L609-14L609-20L608-甲最大数其中:周期大于等于三年的项目数项其中:产学研合作项L608-合作类型1-5新产品销售收入万元L609-32新产品销售利润万元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万元企业国内技术贸易收入万元企业自有品牌产品与技术出口创汇额万美元企业职工总数人B604-94其中:技术中心人数人企业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万元B604-76+79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人L609-01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人L609-07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万元技术中心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万元技术中心高级专家人数人技术中心博士人数人L609-27来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人数人月其中:海外专家人数人月技术中心技术人员海外技术交流人次人次技术中心在海外设立开发设计机构数个L609-47技术中心与其他组织合办开发机构数个其中:与其他企业合办的开发机构数个通过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证实验室数个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数项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项L609-36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项L609-34其中: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项L609-35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项企业获得的驰名商标数个企业获得的中国名牌产品数个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项目数项报告年度单位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项3.附表与其他材料

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L6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项目一览表(L6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B604)。未列入国家统计局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统计范围的企业应参照上述三个表的格式填报后提交。

(其他表:C614表-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表,

D620表-交通运输和电信业企业财务状况表。)

②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复印件。

大型企业集团应将下属企业的(L604、L608、L609)表合并填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合并填报。

③评价指标的必要证明材料,主要包括: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技术中心内部专家和外部专家、对外合作项目、在研和完成的重点项目、发明专利、参与制定的标准、国家认证实验室、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科技奖励等方面的内容。具体见下面的几张附表。

在各种附表中,需要提供复印件的证明材料包括:实验室认可证书、拥有发明专利的专利证书、申请发明专利的受理证书、支持参与制定标准的前两页(包含了标准类型、标准明证、标准编号、发布日期、支持单位、参加单位、参加人员等信息)

企业内部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附表1:科技活动经济支出主要内容与金额(万元)主要经费内容金额备注1、劳务费2、科技活动消耗原材料费3、非基建科技活动购买与自制设备支出非基建项目4、其他支出其中:前期论证费调研差旅费办公费资料图书费水电费科研设备维修费印刷费专题会议费成果鉴定费1-4项小计5、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5项合计附表2:来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信息

委外经费支出

序号姓名地区单位技术职称工作时间主要从事的开(人月)发设计工作注:地区指专家所在国家或地区,外国专家请注明国别,国内专家请注明所在地区

序号

项目名称附表3对外合作技术开发项目清单合作单位名称(系、合作对方合作对方联专业或部门)联系人系电话合作方式注:合作方式:①共同研究开发;②委托对方开发附表4:技术中心专家表职称工作职务技术专家部门领域类型序姓号名出生学年月历电话企业外专家请注名单位注:专家类型指国家级政府津贴、省部级政府津贴、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省部以上政府科技人才、博士、在站博士后,其他(请说明)

序号

附表5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信息发明专利名称申请国别申请号授权号注: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需提供证书复印件附表6通过国家或国际组织认定的实验室或检测中心信息实验室名称认定机关名称认定证书号是否对外服务及服务收入

序号注:需提供认定证书复印件附表7-1拥有的国家驰名商标信息国家驰名商标评定机关认定时间序号认定商品与类别注:企业拥有的国家驰名商标需提供证书复印件或有效证明材料

附表7-2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信息序号中国名牌产品名称评定机关认定时间证书或文件号注:企业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需提供证书复印件或有效证明材料

序号附表8-1当年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及软科学项目信息项目名称项目来源合作单位技术领域项目类型注:1.项目来源指国家技术创新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他省部级以上重点开发项目(请注明)、国际合作项目、企业自立项目、其他项目2.项目类型: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基础研究、新服务、软课题等

序号附表8-2在研重点技术开发项目信息项目名称项目来源合作单位技术领域项目类型注:1.项目来源指国家技术创新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他省部级以上重点开发项目(请注明)、国际合作项目、企业自立项目、其他项目2.项目类型: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基础研究、新服务、软课题等序号附表9当年受理的专利申请信息申请专利名称专利类型申请国别申请号受理日期注1:专利类型包括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注2:当年指201*年

注3:受理的发明专利需提供受理证书复印件

附表10三年内主持和参加制定标准信息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类型标准号主持或参与颁布年月是否现行有效注1:标准类型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注2:三年内指在201*年、201*年、201*年三个年度内颁布的标准注3:需提供标准名称和能证明企业作用的资料复印件

序号附表11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信息获奖名称级别获奖时间备注注1:获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需要提供证书复印件

4.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中心建设调研资料

为了促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评估组每年根据国家发改委提出的需求,选择若干专题,搜集资料,并将比较重要的问题组织成调研报告提交国家发改委参考。

目前国家正在开展《科技进步法》的修法,国务院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政策。评估组选择了一些调研内容,希望各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我们提供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选择一些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初步选择的问题是:

①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公共性与公益性研究②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技术合作带动中小企业发展③大型企业中央研究院与超前研究开发活动研究④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团队与青年技术带头人培育⑤企业技术中心海外技术开发机构的建设与运行⑥大型企业与高等学校共建教育培训基地的运行⑦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技术创新资源的重组整合⑧企业技术中心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效益成效⑨企业对政府创新政策的需求及政策实施的效果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度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估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度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估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度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估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98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