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 (开题报告)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 (开题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2:35:08 | 移动端: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 (开题报告)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 (开题报告)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

xxxx级金融专业山西电大学习中心xx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经营已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商业银行股份制经营发展,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控制,形成内外结合良好的环境系统。在实施股份制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对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进行矫正和完善,使其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中有效运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完善是一个不断完善、修正的动态过程。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薄弱和缺陷进行完善必须做到内部控制完善与业务经营发展的同步协调。

内控机制是商业银行的一种自律行为,是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确保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和防范经济案件的重要保障。实践中金融系统所发生的大案要案,要么是内控机制的执行上出现了漏洞,要么是内控机制的建立上出现了薄弱环节。因此,探索提升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效用在商业银行经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研究方法

本次论文我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调查法等。

3论文提纲(研究路径/论文(设计)框架)

本文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内部控制理论及其在商业银行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第二部分介绍和分析西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成功经验和惨痛的教训;第三部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现状和失效的根本原因;

第四部分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内控薄弱的状况,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

其中,第三、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第三部分首先肯定了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建设的初步成就,接着指出内控制度本身和执行中的不足之处,最后着重分析了内控薄弱的深层原因,既有传统的经济体制、粗放的增长模式、改革的方式、中央银行监管体制等外部因素,也有金融产权制度、代理问题、趋利思想等银行自身因素的影响。针对以上内控薄弱的现状,本人在第四部分集中提出了一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改革与完善的思路,主要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内控的实施环境;加强组织结构控制,强化权力制约机制;以信贷风险控制为重点,构建风险约束机制。通过以上措施,创造优良的内控环境,构建起内部控制的有效机制,使内部控制真正在我国商业银行有效运作起来,并与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相吻合,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化进程。

4论文写作计划(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201*-6-11201*-6-25初稿提交201*-6-26201*-8-定稿提交201*-8-29201*-9-12终稿提交201*-9-13201*-9-27

5主要参考文献

[1]苏国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理论与事务前沿》,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3.[2]郭彩恋:《如何加强银行内部控制的管理》财经界期刊,201*,11.

[3]车迎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实施指南》,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2.[4]郭金伟:《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分析》,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07.

扩展阅读: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院、系:专业: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201*

学号:

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学系

工商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年3月06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论文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1*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

商业银行主营货币借贷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具有高负债所导致的经营高风险。而且,又因其风险的高度外部性与危害性及其与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息息相关,银行业一直是政府部门、实业界、理论界和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所在。所以,金融风险的防范管理即危机管理始终是银行业监管的关键与核心。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市场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迅猛增长,银行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与此同时,各国政府没有适时调整经济金融政策,商业银行也没有相应强化管理和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来适应新的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和大和银行等一系列银行危机。进入21世纪,金融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经济金融环境将会更加动荡,银行面临的风险将会进一步加大。面对日益增长和变幻莫测的风险,商业银行若要生存和稳健发展,一方面需要各国政府加强监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外部约束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各国商业银行强化内部管理和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来抵御各种风险,以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现如今,正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便是由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体制缺失引起的[1]。2、研究意义:中国金融业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无明显的金融危机发生以及大规模的银行破产倒闭现象,但是,金融业特别是作为中国金融业主体的银行业不安全因素大量存在,严重影响到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甚至危及到国家的稳定和安全。这些风险的产生,除旧体制的问题积累,经济转轨时期经济改革成本转嫁,金融监管乏力,以及日益加深的国际金融环境影响等外部因素外,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不善和内部控制不力是重要的原因。特别是中国已经加入WTO,将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苦练“内功”,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

控制系统来提高抗风险能力,才能有效遏制不良资产的继续增加,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使我国商业银行处于不败之地,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研究如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健全内部机制,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更具有现实意义。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美国是现代内部控制理念的发源地。早于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第54审计报告,对内部控制责任作了划分,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第54号审计报告所确定的内部控制原则,己为美国商业界包括银行业所普遍采纳,成为美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准则之一。1992年,由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属的发起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COSO)发布了题为《内部控制统一的框架结构》的研究报告,对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作了系统阐述。该报告提出内部控制成分概念,并认为完整的内部控制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并将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2]。对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在学术界也有不少研究。这些研究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没有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进行深入的研究。CraigEmby等诊释了企业内部控制中审计人员的判断力和经过检验的决策力对企业构建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框架所起的作用[3]。Berkovitch等揭示了内部控制的设计与企业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只有企业建立严密内控制度,才能获得投资者的信心,企业从而拥有稳定资本结构。Euhdsgo阐述了监事会在内部控制制度中所起的作用。指出建立监事会很大程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运行有效的。PhilipH.siegel等对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价体系展开研究,提出批评评价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Langandso采用全球78个国家958家银行的样本数据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的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性质(政府、家族、工商业公司、外国投资者)的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进行了研究[5]。[4]Prowse研究了商业银行的董事会行为,得出结论商业银行控股公司的董事会与一般公司的相比,在惩罚管理者方面会表现得更加不果断。Byooketal研究了商业银行董事会的独立性,认为不仅银行业董事会的独立性很难保证,而且他们获取贷款的可能性很大,这两方面都对银行绩效不利[6]。Ang1auterbaehandSehreiber以1996年的166家美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进行了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报酬结构与其他行业相比有较大差异,商业银行的薪酬不仅更高,薪酬结构所体现的激励效果也更加明显。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陆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贷款通则》、《关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监控指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办法》、《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等从不同层面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提出监管要求的法律和法规。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的体系,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第19号)于201*年9月7日公布施行[7]。《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认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分为总则、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授信的内部控制、资金业务的内部控制、存款及柜台业务的内部控制、中间业务的内部控制、会计的内部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和附则共十章141条。除了业界的关注以外,国内学者也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大大促进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从控制论原理出发,对内部控制做了多层面的理解在研究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即COSO报告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创新特点之后,提出该报告对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框架的启发和借鉴意义[8]。阎达五、杨有红指出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机制下,以管理监控为己任的内部控制的目的必须要拓展到保证公司政策的贯彻和公司管理目标的实现上,采取双管齐下和分两步的战略建立内部控制框架。厦门大学林朝华、唐予华介绍了国际流行的内部控制评审的最新理念: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SA),它克服了以往内部控制评审仅仅由审计师执行的缺陷,将管理者与操作员工引入参与自己所涉及的内部控制的评估,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效率与效果的流程的方法,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一定程度的合理保证。谢荣、钟凌从系统论的角度,用典型的规范研究和比较分析方法,在回顾、评价国内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要素的特点、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孙涛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效成因的基础上,根据COSO报告和ERM的要求,构建了要素式动态控制的立体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构成及其运行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商业银行规范内部控制行为和降低金融风险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9]。王飞通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的表现形式,如组织结构设置、监督约束机制、业务流程安排、风险管理评估、内部审计作用、人员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来具体分析其中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措施。三、本课题相关理论综述国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是从二十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的,内部控制理论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特别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10]。第一阶段为内部牵制理论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方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第二阶段为内部控制理论阶段(20世纪40-70年代);1949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对内部控制首次作出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订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订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和措施。”1958年10月审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29号》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1972年,美国准则委员会在《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公告中,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给予了全面的定义。第三阶段为内部控制结构理论阶段(20世纪80一90年代);1988年4月美国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55号》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且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第四阶段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提出专题报告;《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也称COSO报告。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而且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该报告认为内部控制的内容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要素组成。同以往的内部控制理论及研究成果相比,COSO报告提出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观点;如明确了内部控制的“责任”;强调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强调内部控制中“人”的重要性;强调风险意识等。因此COSO报告中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思想也日益在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和广泛的应用。四、作者的观点和主要思路本文将围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这一主题,从内部控制理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并结合国外商业银行有关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案例,总结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及成果;提出推进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本思路和相应的对策。本文将分六个部分来阐述这一课题,分别为: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第二章论述了内部控制的理论结构;第三章了解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特点,分析了其内部控制现状;第四章主要结合国外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比较成功的案例;第五章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模式的构想及措施。;第六章结论,归纳总结了全文得出的结论。参考文献[1]朱大地,朱大鹏,彭龙等.美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9(02):30~38[2]李勇辉,戴魁.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海南金融,201*[3]张明燕,陈蓉.美国报告对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启示.南京航空航大学报,201*,(12):90~93[4]徐龙华.巴塞尔运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良好做法.金融时报,201*,(2):13~14[5]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11[6]沈馄.论巴塞尔体系与我国内部控制的完善.现代软科学,201*,18(3):48[7]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19[8]张小霞.现代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9]叶瑛.关于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西安金融,201*,(22):30[10]周慧.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长春:东北林业大学,201*[11]林伟斌.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缺失及对策研究.统计与咨询,201*,(4):02~05[12]刘晓勇.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金融研究,201*,(7):19~20[13]王飞.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分析及对策.南方金融,201*,(5):44~45[14]孙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效的成因及模式重构.财经科学,201*,(2):35~39[15]尹毅飞.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23~28[16]张宏彦.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国际借鉴.北方经济.201*,(14)[17]杨锚.关于加强我国国有银行内部控制的对策.金融经济,201*,(22)[18]张慧娟.浅析中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时代金融,201*,(7)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一、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l、阐释内部控制及商业银行的一般理论;2、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问题及成因;3、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模式的构想及措施。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1)文献检索法查找相关文献,包括图书、期刊、相关论文等,从中得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所需的各种资料;(2)对比分析法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进行描述,同时又总结国外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特点,通过对这两方面的比较分析,最终得出了我们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3)案例结合方法通过对理论的分析,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最终形成建设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方法与步骤。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201*年03月06日所在系审查意见:系主任:201*年03月07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 (开题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 (开题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 (开题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99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