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改变传统模式 建立铁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改变传统模式 建立铁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2:48:20 | 移动端:改变传统模式 建立铁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改变传统模式 建立铁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改变传统模式建立铁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1引言

铁路运输企业是指直接从事社会化运输活动,提供运输服务的经济实体。包括铁路局、铁路分局以及为运输服务的机务、车辆、工务、电务、车务、客货运装等部门。这些部门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但适成人身伤害和企业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社会效益。如1997年4月29日上午10时48分,由昆明开往郑州的324次列车在京广线岳阳县荣家湾火车站,与818次客

车追尾相撞,造成58人死亡,290多人受伤。因此,多年以来,确保“行车安全、人身安全”成为铁路各站段的最高工作目标,同时也是各级领导进行管理的重点,甚至为保安全不惜代价,在各项考核中安全是一票否决。尽管如此,笔者认为铁路的安全管理目前仍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与OSHMS相比,尚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2传统铁路安全管理模式与OSHMS相比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检查多、对所发现的问题纠正多,制定预防性措施少铁路系统每年进行大量的安全检查活动,还要求各级领导下现场蹲点、检查但这些往往只是针对现象,对所发现的安全隐患虽然要求各部门整改,但未制定有效的纠正措施,更缺少根据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而采取的预防措施。每年的检查均发现了不少问题,可常年存在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发现的是同样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每任对发现的问题大多只进行了纠正,把许多问题简单地归咎为员工责任心不强、干部未盯在现场等,而并没两像OSHMS所要求的那样,从根源上分析、从管理程序上考虑、从工作方法上改进,及时制定预防性措施并按体系要求进行有效性的跟踪和定期评审,从而造成同样的问题常年发生。同时,安全管理部门把安全检查借误地认为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取全部内容,而在OSHMS体系中安全检查仅仅是一种主动的监测万法。不是安全管理的全部内容,更不能简单地代替安全管理。如笔者在某机务段进行绝缘手套、绝缘棒、安全带管理的目核.发现安全室无台账,无定期的试压记录。

2.2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经验缺乏继承性铁路系统曾发生过许多事故,也对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制定了措施,其中有很多措施是科学且行之有效的。但并未将有效的措施整理后写入工作程序、操作规范鱿将原有的文件修改完善,作为企业的工作标准去执行,却往往以报告的形式下发各基层或以会议的形式传达,执行后报个总结取上级部门下基层检查后就结束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该项措施无人问津。这徉,就造成了同样的事故一再发生.发生后制定的指施又是曾制定过的。许多领导经常讲举一反三,但是缺少系统的观念将有效的措施形成文件.纳入日常工作的控制监督和评审中,并不断改进。

2.3危险源识别不系统、不全面,没有形成制度化

进行安全管理时,主管部门也是抓关键点,即重大危险源,但往往是仅针对日常生产存在的明显的危险因素和经验中所了解的危险因索辫识得较好,但对异常情况和新的问题所产生的危险源缺乏足够的辨识和控制,而致使在改变运行条件或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改扩建时,发生事故。同时,对危险源的辨识和关键点的控制往往凭经验,缺少科学的评价方法。造成采取控制措施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OSHMS要求.要考虑正常、异常倩况,过去、现在和将采动态地辨识其危险源。同时形成程序化的制度要求,以实现动态地监控危险,确保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特别是随着铁路系统的改苦和铁道部提出跨跃式发展的要求,动态地、科学地辨识和评价危险源,制定有效的控制程序以保证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显得更为重要。如机务乘务员从过去包乘改为轮乘,则乘务员超劳作业所带来的行车及人身安全就成为了新的危险源。

2.4安全管理制度和文件缺乏定期的评审和持续改进

多年安全管理经验的积累,铁路运输企业也制定了大量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技规”、“事规”、“行规’、“运规”等。随着铁路系统运营科技水平、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随着新设备、新工艺的采用和工作程序的改变,过去一些安全关键点已不复存在,相应的控制措施已失去意义。同时又产生了新的不安全因素,却很少对现有的安全管理文件、制度进行评审戴修汀,对一些过时的规章制度文件不敢修讨和废止,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并且,新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未投入足够的资源。许多规定是依据个人经验和责任心对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防范,造成个别部门执行政策的随意性,上级检查与实际情况的不一致性,这也是造成名基层单位的安全工作参差不齐、安全状况不稳定的重要原因。OSHMS要求对文件进行动态的管理和定期评审,以满足不断更新的安全管理的要求。

2.5安全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忽视多部门的接口控制铁路安全管理工作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些有效的检查要求。如目前执行最多的机务安全管理万法“915对规”,对涉及铁路安全的安全管理、安全培训、调度安全、重要的施工安全、待乘和休息、指导司机、防超劳、安全装备等8个方面进行了检查,但并未对部门戴活动之间的接口关系进行检查,而事故往往出在各部门或各活动之间的接口关系上。OSHMS管理体系强凋系统的思想各部门之间的衔接强调协商与交流,关注各相关方,以确保安全信息及时传递、及时报警、及时处理和改进。2.6缺少系统化、文件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铁路安全系统总结并制定了大量的制度同时,也经常以文件、电报、通知等形式来补充制度中的不足或提出新的安全要求.但这些文件是凌乱的、不系统的,有的甚至是矛盾的,对这些文件缺乏系统化的分析整理。造成文件的不落实和闲置。而且.各关键岗位不一定了解文件的具体规定与要求。尤具是一些颁布较早、但仍然适用的文件戴规定,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或人员的更替被各级领导和职工所淡忘。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就是朱建立一个系统化、文件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动态地凋整安全管理要求。

2.7重视行车安全,忽视职业伤害多年以来,“行车安全、人身安全”是铁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而人身安全仅仅是包括控制历亡事故的发生,并不考虑职业病的防范和控制。故此,在很多企业辨识危险、控制安全时,根本未把职业病作为具应辨识的危险或伤害。另外,有些铁路部门也未建立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人员定期体检的制度取定期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安全监测。在体检中,已发现有个别员工受到职业伤害却朱做进一步检查,或调整工作,或加强防护措施。这与OSHMS体系的要求完

全相背离。重视人权,关心员工健康,减少职业伤害也是安全管理的内容,这在铁路系统安全管理中被普遍忽视。

2.8铁路行业需要注入新的管理观念

多年以来,铁路行业自成体系,比较封闭,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如与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沟通和其他行业安全管理的交流。随着国家《安全生产法》、《特大行政事故的追究条例》等安全法规的实施,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航空运输的不断投放必将带来运输行业的竞争加剧,也必将迫使铁路系统进行改革和市场化运作。目前,已成立的客运公司、特种车辆公司、货运代理公司就是最好例证。为了迎接竞争和挑战,提高效率、减少风险,建立与外界的交流,注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是铁路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3建立OSHMS对铁路企业的意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铁路系统面临改革实现跨跃式飞跃的同时,改变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铁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迎接竞争,真正实现行车安全、人身安全的必由之路。建立科学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将为铁路企业带采以下益处。3.1真正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宗旨

传统的安全管理是事后管理,平时的任务是搞检查,发生事故时搞追查。安全工作随着事故的发生而变化,事故频率高、低*高,安全工作紧,松、紧。形成了“一人得病,众人吃药”的不良格局,往往是别人的教训吸取了,自己的安全关键点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更无法谈及“预防”。OSHMS强调危险辨识与评价,对各种预知的风险因素做到事前控制实现预防为主的目的,并对各种潜在的事故制定应急程序,使损失最小化,真正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宗旨。

3.2有助于铁路安全规范制度的贯彻执行,改善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

OSHMS充分体现系统化的思想,强调体系的策划,在结合已有的安全制度的同时,按照科学、系统的思想,建立一套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的规范化管理体系,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平台,以改善企业OSHMS的整体绩效。3.3使安全管理从被动强制制度变为主动自愿的行为

OSHMS强调全员参与,强调工会的监督作用,通过体系的建立提高员工的安全慧识。从被动地接受检查到主动地改善安全状况,从被动的事故调查到主动地监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4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树立企业形象

保持强烈的社会关注力和责任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质和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铁路系统只有打破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OSHMS,才能真正使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扩展阅读:健康管理的营利模式及体系构建

健康管理的营利模式及体系构建

引言

在80年代,跟随西方工业发展的脚步,中国喊出了“管理出效益”的口号。从此,中国企业管理开始进入了精耕细作的时代。90年代,一些高科技公司提出了“管理出技术”的理念,一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由此身价百倍,技术创新走出了神秘的“黑匣子”首度和管理联姻。21世纪伊始,一个新的声音从美国破空而来,“管理出健康!”于是,健康管理的理念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开始了漫漫的探索之路。

美国的研究认为,健康是可以管理的,只要对诱发疾病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那么得病的概率将大大降低。根据我对健康管理的理解,它的内涵可以表达为10个字,那就是健康、个性、过程、科学、管理。

健康是对服务领域界定;个性化是指根据客户个人特殊的健康状况提供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它一般有量身定制的内涵;过程是指管理的重点在健康演变的过程,揭示生活中的健康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管理。健康管理的重点是在疾病产生前进行有效的控制,期待的结果是健康而不是疾病。一旦患病,其结果就属于医疗的范畴了,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服务的连贯性,有些健康管理机构也提供医疗等延伸服务;科学是指健康管理利用疾病预防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IT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手段,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所谓管理,它提供的就不是某个单一的服务项目,而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由不同的管理服务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可分解可量化,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健康管理的理念传入中国后,众多有识之士纷纷看好这个新兴的市场,一

时风起云涌,在短短数年间迅速使健康管理成为发展一个产业。仅以杭州为例,三年间就冒出十五家健康管理机构,这还不包括那些三甲医院、疗养院正在筹建的国际保健中心和衍生服务机构。但奇怪的是经过五年的发展以后,很多健康管理机构开始进入调整期,目前杭州的健康管理公司已经先后有三家倒闭,四家调整了业务方向,还有三家业务基本属于停顿状态。据了解,这一地方性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那么为什么一个朝阳产业在短短五年间,会出现这么惊心动魄的潮起潮落呢?这里面,应该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和总结的经验教训。

本文试图对健康管理业的营利模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就健康管理

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大家分享。

健康管理公司的主要营利模式

要了解健康管理业的现状,就有必要对健康管理公司的营利模式和业务构

架进行分类。目前国内的健康管理公司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一、体检主导型

体检是目前健康服务领域最成熟的营利模式,也是客户接受度最高的健康

服务品种。由于其客户基数大,利润率高、现金流稳定,各地体检中心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为了充分挖掘客户资源的消费潜力,部分体检中心开始介入健康管理服务。但是由于体检中心的初始团队架构设置和工作重心的调整没有及时跟上,目前还没有发现特别成功的案例。但是由于体检中心拥有大量客户资源,具有最合适的服务切入点,只要操作得当,在体检中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健康管理公司将将垄断健康管理行业的半壁江山。

目前很多健康管理公司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力自己投资建设体检

中心。从目前的浙江的情况来看,健康管理公司已经成为体检中心的重要合作伙伴,是体检中心客户源的重要输送者。杭州是国内著名的体检疗养胜地,体检疗养机构规模大,市场基础好,设施先进,年体检额在千万元左右的就有近十家。由于缺乏强势的品牌和自有体检基地,健康管理公司仅能获得体检产业链中10%到30%的毛利,除去返回客户的业务费用和业务员的提成,利润非常微薄。尽管如此,许多健康管理公司仍旧把这块鸡肋作为最重要的业务之一。

二、中药调理型

健康管理的重要特点在于对疾病的前瞻和预防,但是亚健康相对西医来说

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位的模糊概念。而中医理论却能很好得诠释亚健康的形成发展,并迅速提供解决方案。中医作为国粹,首先在群众中有大批的拥护者,具有深厚的市场基础。其次中药方具有针对性强,效果好,副作用小的特点,第三中医拥有针灸、推拿、膏药等传统的内病外治方法,这些都可以成为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但是由于中医是一门经验型的学科,不能定标定量,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的

要求很高。其次,中医是着重临床的学科,用于健康管理的营利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杭州著名的百年老字号红顶商人胡雪岩一手创办的胡庆余堂曾经成立过一家会员制的中药调理型健康管理中心,但是由于中医费用传统定价较低,没有核心的服务产品,客户定位不准,市场拓展不力,很快基本停顿了,胡庆余堂的总经理目前反而成了休普的VIP客户。

三、资源整和型

当前各地的健康管理公司的实力都不是特别强,为了生存和发展,有些健

康管理公司充分利用和整合当地的资源,以最小的代价,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服务。例如杭州有一家健康管理公司就充分整合医大和医大附属三甲医院的稀缺的人力资源及高端仪器设备,以连锁加盟的方式,为各大私人诊所和中小医院提供检验、检查、会诊等服务,在实现多方共赢的同时,提高了当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自我服务型

浙江有些健康管理公司是依托大集团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前身类似

医务室。这个诉求和功能与国外的健康管理方式已经非常接近了。一些大的民营集团公司出于降低医药费,提高员工身体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考虑,把最初的医务室改造成为独立核算的健康管理公司。这类健康管理公司依托集团的需求就能解决生存问题,然后借助集团的无形资产如雄厚的实力、良好的市场形象、丰富的客户资源进行市场拓展。

五、技术服务型这类公司从宏观需求着眼,从技术研发着手,为健康管理公司和体检机构

提供一些标准化的服务工具或服务。目前北京、深圳等多家软件、电子商务、医疗器械企业开始介入这种服务模式。提供诸如标准化的体检报告、体检过程控制及数据电子化、导医挂号、慢性病评估、心理素质评估、亚健康评估、运动处方、疾病在线或无线管理等服务。由于这种服务具有标准化和网络化的特性,使它们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为众多客户提供同一种服务。这种服务如果能够真正符合消费者及健康服务商的市场需求,成功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如北京的KYN,休普的基因图谱检测。

六、私人医生型

这是一类诉求非常明确的公司,他们将客户目标锁定在中高端,广泛整合

医疗资源尤其是稀缺的医生资源,通过精细入微的服务来赢得市场,运用各种增值服务来获得商业利润。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健康管理公司在走的一条路。但是由于私人医生是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源的稀缺限制了它的运营规模和服务人数。同时增值服务产品的开发滞后也严重阻碍了对客户消费能力的深度挖掘。要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方式是进行连锁或加盟特许经营。休普在这方面有不少有益的探索。

健康管理公司的困惑

与创业者高涨的热情相比,健康管理公司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健康理念先进但响应者寥寥,投入较大但产出的现金流很小,目标客户群庞大但客户贫乏,用心深化服务但服务工具和产品单一等。这些表象的下面其实蕴含者管理者很多深层的困惑。

一、营利模式的困惑

所有从事健康管理的公司都看好健康服务巨大的市场,都知道在未来十年,这个市场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美国,健康服务业甚至占到GDP的10%以上,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然而在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保险公司和大型企业是健康管理业的最大买单者。但是由于国情的不同,国内很多健康公司主要依靠私人或部分企业来买单,消费群体过小制约了健康服务和健康研发机构的积极性,也使这个产业发展很慢。为了摆脱单一服务产品和客户贫乏的困境,获得更多的现金流,有些公司卖起了保健品,有些公司甚至伦为医托。如何尽快获得较大的、稳定的现金流,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营利模式是健康管理公司的困惑之一。

二、创业团队的困惑

从浙江市场来看,大多数健康管理的创业团队都具有深厚的医学背景。他们有的是医大的硕士博士,有的是离职的医生教授,至少也是医大的本科生。正是在这些深刻理解健康管理的专业人士的领导下,很多公司都在困境中挣扎。究其原因,创业团队人力资源结构失衡是重要因素。创业不是坐堂看病,专业人士决不能是创业团队的全部,服务产业有其自身的市场规律,作为一个商业机构,从产品设计到市场营销,从客户服务到销售培训,都需要相对专业的人材。而事实上很多陷入困境的公司,正是创业团队结构失衡的公司。

三、核心竞争力的困惑

在网络时代,物理空间再也不是资讯传播的障碍。行业内的每一次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都会被飞快地模仿剽窃。尤其对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的抄袭更是举手之劳。因此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尽快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大家都在较低服务层面争夺有限的高端客户资源,最后谁都吃不饱。这里,技术服务型公司的出现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但是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怎样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依旧是大家心中的困惑。

打造优秀的健康管理体系

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打造依旧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在三年的服务过程中,我们不断摸索,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一、完善人力资源结构,整合最优秀的专家团队和营销管理团队。作为专业的健康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主体必须是业内专家,具有可信度和权威性。在这一点上,很多机构做得是不错的。例如我公司是以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分会在浙江的骨干专家为核心,以《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社的评审专家为班底,以各大医院副主任以上的医师和医大保健及运动研究的学者为主要成员,在浙江组建了一个超豪华阵容的专家团队伍。它的权威性本身就能吸引众多有需求的客户。

在组织形式上,我们以签约专家的形式来确认专家们的归属感,定期开会交流;在报酬方式上,以次数和时间为计酬依据。当然,要这些专家抽出宝贵时间专门为一个客户上门服务,代价也是比较大的,但通过计次计酬的模式,公司基本不会有任何负担。

管理营销团队的架构直接决定公司的存亡。目前很多健康管理公司举步唯艰,人力资源的架构失衡是重要原因。专业的医学背景并不意味着他可以成为优秀的管理人员和营销专家。在健康服务业,医学专家可以外聘或者加盟,但是营销专家和管理人员则必须是自己的,稳定的。事实上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客户的定位、产品的设计、市场的开拓、媒体的运作、服务的精致度、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才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休普经过失败和反思后及时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花较高的代价聘请了一位曾经创造过优秀业绩的商务职业经理人,尽管他不是学医的,但是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业绩和形象在三个月内就上了一个台阶。

二、工夫在诗外,重视服务产品的设计。

在锁定客户目标之后,就必须要了解目标客户的现实需求,这个需求的获得是建立在大量调研基础上的,然后才能设计针对性的、符合客户需求的服务产品,这里会有很多定制的内涵在里面,闭门造车很可能南辕北辙。休普公司通过三年的经营,从基因检测服务起步,发展到现在八大服务项目(基因检测项目、健康体检项目、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健康促进服务项目、健康增值服务项目、企业健康管理项目、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免费赠送服务),二十八种服务套餐,五十多项服务内容。精心设计服务项目,为VIP客户量身定制服务套餐是赢得客户得关键。正如古人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功。

三、决胜在魔鬼的细节中。

对于一个新兴产业来说,健康管理的技术工具开发滞后,模仿没有任何门槛,金字塔顶的客户资源有限,竞争对手蜂拥而起,在这种情况下,让人想起一位管理大师的话,决胜在魔鬼的细节中。在服务细节的设计上,我们堪称殚精竭虑。上门服务一般都提供一辆专车,由医生、护士、司机组成一个服务小组。每一次服务的约定时间、到达时间、离开时间、服务内容、客户评价在护士写完后都需要客户签字,事后由专门的内勤人员做回访;

上门服务要有规范的程序,如进门必须换鞋套,雨伞套,标准服务用语,不能收受客户馈赠,咨询内容及解答内容事后有文字记录等;所有客户的网络化电子健康档案、医生的电话回访记录及提醒系统、电话咨询虚拟网转接、客户短信及Email交流系统等的都需要建设和完善。总之,细节决定成败,尤其在健康服务行业。这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迅速摆脱同化服务内容,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法宝。但是如何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却仁者见仁。

根据哈佛商业评论,有三种检验方法可以用来确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核心竞争力能够为公司进入多个市场提供方便。第二,核心竞争力应当对最终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可感知价值有重大贡献。最后一点,核心竞争力应当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对于健康管理公司来说,除了先进的服务体系和优秀的管理营销团队外,应当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保证企业在较长的时间内稳定地持续成长。北京有个慢性病的评估系统被许多健康管理公司广泛采用,成为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我公司的基因预测健康的技术,由于它对基因遗传引发的疾病如高血压、老年痴呆等具有前瞻性的预测功能,对早期基因突变引发的肿瘤能提前近半年预警,成为健康管理服务的有效工具,被多家健康管理公司被广泛采用。打造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早一夕能完成的,但是如果我们的健康管理公司都能密切跟踪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进展,有意识地增加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促进各项科技成果在健康管理领域的转化,不仅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将大大促进中国的健康管理业的发展和成熟。

五、巧用“借”字诀,加强营销策划。

在诸葛亮火烧赤壁中,处处能看见“借”字诀的威力,舌战群儒,联吴抗曹借的是曹兵压境的势;草船借剑借的是天时;而蒋干盗书是借刀杀人,庞统献连环计则是借用外脑,属于空降外援了。最后借东风火烧曹营更是借尽天时地利人和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我们的目标客户对健康管理并不十分了解,对没有品牌和知名度的企业缺乏信任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巧用“借”字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推广我们的品牌、理念和服务。休普公司成立初期巧“借”非典疫情之势大力宣传健康管理一举成名;“借”中国银行长城卡以及建设银行龙卡的良好金融形象,通过发行联名卡确立强势品牌,“借”高尔夫俱乐部、大众汽车俱乐部、移动通信VIP俱乐部的客户资源,通过系列活动策划,迅速占领高端市场。

此外,借新闻策划来进行市场营销也是降低宣传成本,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经验。我们可以看到的新闻策划如:石塘镇借201*年第一缕阳光成为旅游热点;光明首推“无抗奶”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给里根治病,杭康药业“喜恩开”一举成名等。这些品牌的炒作后面,都能看见策划的影子。这些策划具有花钱少,轰动性强的特点。休普公司从开业至今,市场费用不足万元,但是见诸媒体和网络的报道有近两百篇,在国内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这是因为公司专门聘请了资深媒体策划人兼任媒体总监,里面还是有很多策划的因素在里面。

尾声

“1”和“0”的哲学思考有这样一种理念,认为事业、爱情、家庭、智慧、财富、社会地位等都是“0”,唯独健康可以称为“1”。只有以健康的“1”为前提,后面的“0”越多,代表这个人的物质和精神越富有。一旦这个代表健康的“1”不存在了,后面所有的“0”都失去了意义,回归到“0”的本意。这个理念代表了中国人在健康意识上的觉醒。也代表了一个金灿灿的朝阳从遥远的地平线升起。尽管它的热力还不能让每个人感受到,但是所有健康管理业者都不会怀疑太阳是金色的。愿与会的企业同样能以“1”的形象站在产业的前沿,健健康康地发展,快快乐乐地收获“0”的喜悦。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改变传统模式 建立铁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改变传统模式 建立铁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改变传统模式 建立铁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00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