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工作面采后总结

工作面采后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2:54:07 | 移动端:工作面采后总结

工作面采后总结

100104综采工作面采后地质总结

工作面概况顶采区名称采煤区队回采时间煤层全厚(m)2.21.7~2.4一采区综采队工作面编号采煤方法201*.3.4~201*.2.5采前煤厚(m)实际煤厚(m)浮煤厚度(m)丢底煤(m)2.22.150.030.02100104综采顶板:为复合型顶板,主要由砂岩、泥岩及煤组成。直接顶板为灰黑色泥岩,岩石底极限抗压强度11.0~27.4MPa,平均19.2MPa;平均厚1.7m。老顶为为灰黑色砂质泥板岩,,厚度为3.75~6.82m,平均5.3m。变化情况底板:底板为细,浅灰色粉砂岩,平均泥质结构,致密、块状、含植物碎片。本工作面10号煤赋存稳定,煤层总体倾向近南向。煤层倾角一般煤4°~8°,局部地段受构造影响,倾角可能增大至10°~12°。厚度在层1.7~2.4m之间,煤层含一层夹矸,厚约0~0.5m,平均0.2m。局部受断赋存层及底鼓带等地质构造影响,煤层异常变薄或增厚,结构简单,为井田内情全部发育、全区稳定之可采煤层,煤层变异系数r=3.7.0%,可采系数况km=1,属稳定煤层。通过回采证实,煤层厚度变化较小,属较稳定煤层。项目储量利用情况工作面32689932691.0实际动用储量原提交储量采堪对比(±)采出量(t)损失量(t)损失率(%)各类损失分析330168342342-12174落煤损失3269吨.储量增减实际动用储量330168吨,比原提交少12174吨,因地质构造及煤层原因分析赋存条件变化造成煤厚变薄。

采前本工作面总体构造较为简单,基本为单斜构造,局部煤岩层产状有起伏。在施工过程中共揭露8条断层,分别如下:F104-1正断层:∠50°H=3.5mF104-1支正断层:∠60°H=3.5mF104-2正断层:300°∠50°H=3.0m地质构造F104-3正断层:320°∠70°H=1.2m其中F104-3断层落差小,对回采影响较小。F104-1、F104-1支、F104-2落差较大,对回采有较大的影响。采后通过回采没有揭露新断层。另外:经回采证实F7130-4正断层落差为3.5m,确实对回采影响较大。水文地质及对回采影响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顶板灰岩岩溶裂隙出水,最大达3.0m3/h,水纹地质条件简单,对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小。

100104综采工作面采后地质总结

荡荡岭煤矿地测科201*年1月21日

编制:

审核:

地测科:

总工程师:

审批意见:

扩展阅读:工作面采后总结

D13131综放工作面采后总结

编写:审核:科长:总工:

生产科201*年8月30日

D13131工作面采后总结

1、井上、下位置:

井上:该工作面地表位于耿杨炸药库西北约170米的缓坡地带,地形东北高,西北低。工作面西北上覆渑杨公路及耿村村庄至苏庄村的乡村公路,工作面回采后经过及时的采取措施,对其造成了很小的影响。

井下:该工作面位于13轨道巷及皮带巷下山东翼,东邻F5103断层,南部是未开采的23煤实体,上邻D13111采空区,上覆中13191工作面采空区。2、煤层情况:

2-3煤,黑色,煤岩成分以丝煤、暗煤为主,煤层结构复杂,含多层夹矸,煤层厚度10~13m,平均厚度11.8m,煤层有益厚度11.8m,煤层倾角8°~14°。

3、顶底板岩性:

工作面直接顶为灰色砂质泥岩,厚约1.5m,底部含碳质泥岩较多,上部含砂质较多。老顶为浅灰色细-中粒细砂岩,厚约13.9m。直接底板为黑色泥岩,厚度为3.5m,松软、遇水易膨胀。其下为砂质泥岩,为灰白色细中粒砂岩,厚约12米。

4、构造:

该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煤层整体呈北西向西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受古沉积环境影响,煤层底板赋存不稳定,靠近煤层底板处煤层含多层夹矸。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遇到一正断层(倾向99°,倾角41°,落差4.1米),给工作面的回采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

5、水文:

该面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上邻D13111采空区,在回采过程中已

探放,回采时工作面上拐头出现了少量淋水。

6、储量:

工作面回采煤量:609817吨工作面动用煤量:677050吨工作面损失煤量:67233吨工作面回采率:

工作面回采煤量÷工作面动用煤量=

677050÷677050=90.7%

工作面损失率:

工作面损失煤量÷工作面动用煤量=

67233÷677050=9.3%

工作面回采率指标符合要求,较好的完成了回采任务。根据工作面的探煤厚资料、采高计算、实际回采煤量分析,工作面的主要损失为工作面落煤损失,造成工作面落煤损失的主要原因是:

1、工作面放煤放净后,矸石放下来,必然影响煤质,如果提高煤质,煤可能放不下来,会造成煤量损失。

2、工作面接近边界断层,煤质受到影响,为了提高煤质,接近断层处没有放煤,造成煤量损失。

3、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层有层0.4-0.7米的夹矸及煤矸互叠层,致使煤层厚度变薄,也会造成煤量损失。

4、工作面为保证正常推进,工作面底部留0.1米左右的底煤,造成的损失。

5、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顶板有少量淋水,造成了煤质下

降,从而造成煤量损失。

为此在以后的回采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放顶煤工艺的研究,开展工作面端头支架和上、下拐头

放煤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可有效增加工作面煤炭回收率,克服了端头和拐头压力大、煤难放这一难题,

2、尽量在不影响煤质的情况下,把煤放净,提高回采率,降低损失率。

3、杜绝工作面丢顶煤现象。

4、采煤队在生产中要及时根据生产技术部门下发的“预防丢煤通知单”及回采建议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不合理丢煤,造成资源浪费。

5、采煤队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进行放煤,要坚持见碴堵口制度,杜绝顶煤放不透,严禁随意放煤,随意丢煤现象发生。

6、生产技术人员在制定和审批作业规程过程中,要有保证采区及工作面回收率达标的技术措施和办法,并在掘进和回采过程中监督检查生产区队措施、规程的执行情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工作面采后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工作面采后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工作面采后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0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