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物流信息系统总结
物流信系统总结(交校)
第一章概述(注:双下划线为必须掌握的内容,波浪线为重点掌握内容)
1重要概念
(1)物流(Logistics)
以客户满意为目标,根据顾客的要求条件,从生产地到销售地,在仓储、运输、包装、配送、装卸等环节有机整合而形成的实物、服务以及信息流通过程。
拓展: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传统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PD),“实物分配”/“货物分配”,是在
连接生产和消费间对物资履行保管、运输、装卸、包装、加工等功能,以及作为控制这些功能后援的信息功能,在物资销售中起桥梁作用。
现代物流:Logistics,“后勤”,包含实物、服务、信息。表示物品从供应
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现代物流是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和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的综合服务系统。
两者区别:传统物流仅将“物流”看做是“后勤保障系统”,“在销售活动
中起桥梁作用”。现代物流将“物流”看做是以满足顾客满意度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
(2)信息(Information)
现实世界中事物或状态的反映。
拓展(1):信息分类(按产生先后与加工深度分类)。
一次信息:事件原始记录。
二次信息:一次信息加工处理后得到的信息。三次信息:系统地组织、压缩和分析一次和二次信息的结果。拓展(2):信息特征。
客观性:其实质内容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依附性:信息来源于物质。
价值性:具有价值,为社会服务。时效性:有寿命、时效、生命周期。层次性:表现层次(语真、语义、语用)。
可存储性:客观性→具有可存储性,依附性→可通过各种载体存储。可传输性:信息源→信道传递→信宿接收并进行处理和运用。可扩散性:富有渗透性。可分享性:社会共有。
可加工性:大量、多样、分散信息→加工→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信息。可再现性:可物化在不同的载体上,传递过程中经由不同载体变换而再现。可再生性和可增值性:具有确定性价值,可增值。拓展(3):信息功能。
认识客体的中介:物质通过信息完成物质到意识的第一次飞跃,意识通过
信息完成从意识到物质的第二次飞跃。
人类思维的材料:不仅是思维的原材料,而且还推动人脑思维活动的发展,
决定思维的方向和结果。
科学决策的依据:即使获取决策活动所必需的、完整的、可靠的信息,是
保证决策成功的前提条件。
有效控制的灵魂:控制过程是信息选择运用过程,控制的核心是反馈,没
有信息,任何客体对象都无法进行控制。
系统秩序的保证:信息是一切系统的组织的“粘结剂”,整个系统通过信
息联系和作用才形成整体的秩序。
社会发展的资源:信息资源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等方
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拓展(4):物流与信息流的关系。
物流运动方向单向,过程简单,信息流双向,过程复杂。与发生信息流有关的部门多于与物流发生关系的部门。伴随物流活动,产生相反方向的信息流。众多的信息流发生于不与物流直接相关的部门。管理部门是信息流的中心。拓展(5):数据。
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属性以及相互关系的任务字符、数字和图形。信息通过数据形式来表示,加载在数据之上并对数据的具体含义进行解释。数据经过处理后才能成为信息。
(3)物流信息(LogisticsInformation)
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
拓展(1):狭义与广义物流信息。
狭义: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
广义:不仅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而且包括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拓展(2):物流信息分类(按作用划分)。
订货、库存、生产指示、发货、物流管理信息。拓展(3):物流信息特征。
信息量大、更新快、来源多样化。拓展(2):物流信息的作用。
物流系统整体的中枢神经。物流系统变革的决定因素。
(4)系统(System)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组成部分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拓展(1):系统的特点。
整体性:有机整体。
层次性:系统每个元素本身又可看作一个系统。相关性:系统每个元素相互关联并相互作用。目的性:任何系统都有目的和目标。
适应性:任何系统总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拓展(2):系统的一般模型。
输入处理输出。
(5)物流系统(LogisticsSystem)
进行物流运作、调控及物流信息管理的系统。
拓展(1):物流系统组成。
物流作业系统:物流运作与调控。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管理。拓展(2):物流系统的目的(3S1L)。
速度(Speed)、安全(Safety)、可靠(Surely)、低费用(Low)。简称一高一低(高效率、低成本)。
(6)信息系统(InformationSystem,IS)
由人、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则组成的集成化系统。
拓展(1):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形结构(4个层次)。
最底层:数据处理信息系统,事物数据处理与查询,改善人工数据处理。第二层次:辅助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层作业计划与控制。第三层次:战术决策信息系统,战术计划与决策。
最高层:战略决策信息系统,支持最高决策者进行战略决策与计划。拓展(2):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管理)。
数据收集和输入。数据存储。数据加工处理。数据传输。信息输出。拓展(3):信息系统的结构。
物理结构:集中式、分散集中式、分布式。逻辑结构:基于组织业务功能、基于组织管理功能。
(7)管理信息系统(ManagerInformationSystem,MIS)
在操作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进行信息管理的人机系统。
拓展(1):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人机结合:人是管理和控制的主体,计算机是辅助工具。以解决结构化问题为主:用一定的公式或规定来解决问题。追求用系统处理问题模式:响应速度、运行效率、运行成本成为系统追求目标。拓展(2):信息系统的功能。
提供信息,支持决策。
运用数学模型和过去的信息预测未来。
针对不同的管理层给出不同要求的报告,达到控制企业行为的效果。辅助管理者进行监督和控制,以便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
(8)物流信息系统(LogisticsInformationSystem,LIS)
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及其他设备,进行物流信息管理,以支持物流管理人员和基层操作人员进行物流管理与运作的人机系统。
拓展(1):物流信息系统的特征。
管理性和服务性。适应性和易用性。集成化和模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拓展(2):信息系统的分类。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生产商物流信息系统。零售商物流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拓展(3):信息系统的基本作用。
收集、处理、传递、应用物流信息。
(9)物流信息化
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再企业经营中的应用和服务,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
拓展(1):物流信息化的任务。
物质采购、销售、存储、运输等物流活动的信息管理和信息传送。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决策活动如采购计划、销售计划、供应商的选择、
顾客分析等提供决策支持。
根据当前物流过程和可预见的发展,对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流通
的要求,构建物流信息管理环境。
拓展(2):物流信息化的特征。
信息数字化:不再是堆积成山的文件、帐本、单据。服务柔性化:生产过程有序、生产节奏平稳、生产组织合理、高效率低
成本。
组织弹性化: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机构,加强横向联系。
管理一体化:将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有机地集成,实现人、财、
物、信息的综合优化管理。
经营虚拟化:信息化物流的虚拟化经营。
管理人本化:注重信息人力资源开发,做到人尽其才。拓展(3):物流信息化的两条主线。
物流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2思考题
P34思考题1、5。第二章物流信息技术
1重要概念
(1)计算机网络(Internet)
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终端以及各种附属设备,用通信网连接起来,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
拓展(1):计算机网络的功用。
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拓展(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规模大小和延伸范围划分)。
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LAN)。
城域网(MetropolitanAreaNetwork,MAN)。广域网(WideAreaNetwork,WAN)。因特网(Internet)。拓展(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网络拓扑结构划分)。
集中式网络、分布式网络。拓展(4):物流系统常用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集中式网络、分布式网络。
(2)条码(BarCode)
(一维条码)由一组按特定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表示一定信息的符号。
拓展(1):特征。
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识读并实现数据输入计算机;条供设备识读,字符供人识读。拓展(2):常用码制。
25码:工业用;
Code39码:管理领域用;统一产品码(UPC码):世界范围(美加地区常用)商品条码(EAN码):美国以外地区用。拓展(3):条码主要应用领域。
商品零售、图书馆、仓储管理与物流跟踪、质量跟踪管理、数据自动录入(二维条码)。拓展(4):条码识读系统组成。
扫描系统、信号整形、译码。拓展(5):商品条码编码结构。
(3)商品条码(EuropeanArticleNumber,EAN)
采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统一规定的规则编制而成的一组商品代码信息符号。
拓展(1):编码原则。
惟一性、无含义、永久性。拓展(2):编码结构。
标准版(13位):厂商识别代码+商品项目代码+奇偶校验位。(690,691)4+5+1,(692)5+4+1
缩短版(8位):商品项目代码+奇偶校验位。
(690,691,692)+4+1
(4)二维条码(2DBarCode)
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基础上表示的符号信息。
拓展(1):二维条码类型。
堆积式: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向二维方向发展。
点阵式:用几何形状为实心圆的图形(图点)以矩阵的形式排列而成。拓展(2):PDF417条码。定义:PDF是取英文PortableDataFile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的缩写,意为“便携数据文件”。因为组成条码的每一符号字符都是由4个条和4个空构成,如果将组成条码的最窄条或空称为一个模块,则上述的4个条和4个空的总模块数一定为17,所以称417码或PDF417码。特点: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保密防伪性好、译码可靠性高、修正错
误能力强、容易制作成本低、条码符号形状可变。
(5)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
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的技术。
拓展(1):射频识别工作原理。
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题体进行读写。拓展(2):射频识别系统组成。
信号发射机(标签TAG):识别传输信息。信号接收机(阅读器):读写器。天线: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输数据的发射、接收装置。
(6)数据库(Database,DB)
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拓展(1):DB的特点。
可共享、冗余度小、数据间联系紧密而独立。拓展(2):数据管理。数据采集、分类、存储、处理、传输的过程。拓展(3):数据管理发展阶段(三个阶段)。
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拓展(4):数据库技术。
研究数据库结构、存储、设计、管理和使用的一门软件学科。拓展(5):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DBS)。
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拓展(6):概念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集(EntitySet):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属性(Attribute):实体的每一个特性。实体标识符(Identifier):惟一标识实体属性或属性集。也称关键码(key)或键。拓展(7):逻辑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字段(Field):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亦称数据项(数据元素、初等项)。记录(Record):字段的有序集合。文件(File):同一类记录的集合。关键码(Key):惟一标识文件中每个记录的字段或字段集。拓展(8):数据联系(Relationship)。
定义: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类:一元联系、二元联系、三元联系等。二元联系三种类型:一对一(1:1)、一对多(1:N)、多对多(M:N)。拓展(9):数据模型。
定义: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提供信息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架构。组成: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完整性规则集合)。种类: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最常用)。拓展(10):关系模型
定义:用二维表格表示实体集,用关键码进行数据导航的数据模型。特征: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二维表格的集合)。拓展(11):关系模式与关系
关系模式:关系模型中的记录类型(二维表格的表头)。
关系:一个属性数目相同的元组(记录)的集合(关系模式的实例)。拓展(12):关系数据库
定义:以关系模型为基础的数据库。查询语言(SQL)种类: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控制、事务控制。二元联系三种类型:一对一(1:1)、一对多(1:N)、多对多(M:N)。拓展(13):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DBS)。
定义: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特点:可运行并向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的系统,是数据库、硬件、软件
和数据库管理员的集合体。
拓展(14):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Administrator,DBA)。
控制数据整体结构的一组人员,负责DBS的正常运行,承担创建、监控和维护数据库结构的责任。拓展(15):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rSystem,DBMS)。定义:位于用户与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的数据库系统。功能:定义、操纵、保护、维护、字典。组成:DBMS引擎、数据定义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应用程序(系统)生成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
(7)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EDI)
计算机之间的结构化的事务数据互换。
拓展(1):内涵。
互换主体:“经济信息”;
主体形成:按照协议,具有一定结构特征;互换途径:电子数据通信网络。拓展(2):系统模型。
EDI的条件:计算机应用;EDI的基础:通信网络;EDI的特征:数据标准化。应用系统EDI服务器EDI网络EDI服务器应用系统拓展(3):特点。
单证格式化:具有固定格式与行业通用性;报文标准化:计算机自动处理的前提;处理自动化:不需人工干预;
软件结构化:用户界面、内部接口、报文生成与处理、标准报文格式转换、
通信五个模块;
运作规范化:具有规范化的环境,目前商业化应用中最成熟、最有效、最规范的电子凭证之一。
拓展(4):环境和条件。
技术基础:数据通信网;通信环境:消息处理系统;内部条件:计算机应用;关键:标准化;
社会环境:EDI立法保障。拓展(5):物流EDI。
应用现状:单证的传递、货物送达的确认等;
传输单证种类:采购单、采购变更单、询价单、采购订单、提单、发票、
到货通知单、交货确认单等;
功用:为顾客提供与银行、认证中心、物流企业、供应商的信息交换等有
关物流信息;
前提条件:物流企业和供应商、零售商都拥有EDI信息系统、计算机化的
会计记录、EDI的伙伴关系。
工作方式:直接连接(范围较小)、增值网络(大型物流中心)。
(8)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
全球定位系统。
拓展(1):组成。
卫星星座:21+3颗卫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接收机、原子钟、气象传感器、数据处理计算机。信号接收机:捕获卫星信号、跟踪卫星运行;拓展(2):特点。
全球、全天候: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精密时间;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
功能多、应用广:测量、导航、测速、测时。拓展(3):发展历程(3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论证和初步计划,19731979;第二阶段:全面研制和试验实施,19791984;第三阶段:实用组网,1993年底21+3星座建成。
(9)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
将地理位置等信息与地图一同经过计算机进行管理,用视觉效果进行表示、查询和分析的系统。
拓展(1):GIS的功能。
地图的利用和维护管理;信息视觉化;空间解析;决策支持;信息综合化。拓展(2):GIS的特点。
信息可视化:不同区域的属性形象、直观显示;空间关系解析:不同区域的属性可比较、迭加。拓展(3):GIS的组成。
硬件:计算机;
软件:存储、分析、显示地理信息的工具;数据:地理数据和表格数据;人员:用户、专家
方法:设计计划、事务规律。拓展(4):GIS的基础结构与数据建立。
应用领域:设施管理、自动导航、环境调查数据库、城市计划等;应用方向:与地图和位置有关的任何事物;
相关学科:经济学、农学、设施管理、环境调查、城市工学等;数据建立过程:输入、建立数据库、解析、处理。
(10)增值网络(Value-AddedNetwork,VAN)
在通信步骤和数据格式不同企业之间,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连接,进行必要的信息交换网络。
拓展(1):分类。
业界VAN:以大型生产企业为中心建立;地域VAN: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建立;
功能VAN:以功能范畴为单建立,如物流VAN、流通VAN、结算VAN等。拓展(2):物流VAN信息服务内容。
在发生物流业务同时,对有关物流的直接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向各方提供
信息服务;
掌握什么时候?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等物的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管理和处理,开展信息服务;
掌握于物有关的流动和静止信息,积累实际的物流数据,为各个管理系统
提供分析信息;
为了控制全领域、全功能的整体物流,建立物流信息系统。拓展(3):VAN的价值。
人才价值:信息技术人才、灵活运用信息的人才;
自主性价值:强化经营基础、排除大企业垄断、保持经营自主化;灵活性价值:应对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变化。时间价值:缩短订货作业、商品补充时间;成本价值:减少销售、订货成本;
防止损失:迅速对订货信息区分处理、缩短周期、减少库存、避免商品品
质恶化、变质、破损;
比较价值:按众多加盟企业的不同特性进行比较。拓展(4):VAN的功能。
接受订货和订货的转换:使工作量大大减少;共同物流信息的提供功能:共同配送功能;
中小零售业支持功能:提供培训、咨询、经营指导;数据服务功能:交易数据保存、统计、查询;
共同结算和金融功能:统一收取交易金,按不同批发企业结算。
2基本技能
(1)数据库设计ER模型画法
一画方框、二画菱形、三拼图、四画椭圆、五加下画线。(2)数据库设计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规则规则1实体→关系模式(R),实体属性、标识→关系模式的属性、键。规则2(二元联系类型的转换)
实体联系1:1两实体→两关系模式(R1、R2),任一关系模式(R1)中加入另一关系模式(R2)的键以及联系的属性作为其属性。编号名称班级1任职1班长任职年月R1:班级(编号、名称、班长学号、任职年月)R2:班长(学号、姓名、出生日期)学号姓名出生日期
实体联系1:N两实体→两关系模式(R1、R2),N实体对应关系模式R2中加入R1的键以及联系的属性作为其属性。
编号名称班级1招生N学员学号姓名出生日期总数R1:班级(编号、名称)R2:学员(学号、姓名、出生日期、班级编号、招生总数)
实体联系M:N两实体→两关系模式(R1、R2),联系→关系模式(R3),R3中的属性包含R1、R2的键及R3自身属性。
编号姓名司机M驾驶N车辆牌照号车型购置日期日期公里数电话R1:司机(编号、姓名、电话)R2:车辆(牌照号、车型、购置日期)R3:驾驶(司机编号、车辆编号、驾驶日期、公里数)
3思考题
P90思考题2、4、5。第三章物流信息系统
1要点
(1)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两个重点信息如何组织与存储:利用数据库技术;信息如何利用:利用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技术。
(2)物流信息系统保存的两类信息运作信息:订单管理与订货处理、分销运作、库存管理、货物运输、采购等;调控信息:战略、能力、物流、生产、采购等计划,指导企业资源分配与调度。
(3)物流信息系统的两个核心订货、物的移动。
(4)物流的“物的流动”两要素
物的物理移动、物理移动关联的决策信息传递。
(5)物流信息系统研究两大范围生产物流、销售物流。
(6)物流信息系统“一库两图三要素四大块五步骤”
一个基础库:数据库;总体两张图:功能结构图(业务)、信息结构图(数据);系统三要素:人、计算机、管理规则;销售四大块:订货、库存、运输、配送;
开发五步骤: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维护。
(7)物流信息系统模式
生产商:供应物流、制造物流、销售物流;
批发商:备货机能、物流机能、信息机能、金融机能、零售店经营支援机能;零售商:采购订货、销售分析与预测、低库存高周转率。
(6)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与评估
评估原则:财务驱动、业务方案驱动、条件和能力驱动;指标体系:财务、功能、服务水平、技术等指标。
2思考题
P117思考题2、3。第四章物流业务信息系统
1重要概念
(1)库存(Inventory)
处于存储状态的物品或商品。
拓展(1):库存分类。
按状态划分(2类):动态、静态;按生产过程划分(3类):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件、成品;按经营过程划分(7类):缓冲(动态):季节性、促销、投机、积压;生产(静态):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件、成品。拓展(2):库存管理重点。
用户服务水平、订货与库存持有成本。拓展(3):库存涉及的业务。
在物品管理的基础上,处理实际物品入库、库存(保管)、出库业务并掌握有关业务信息的过程。拓展(4):库存管理信息系统。
定义:用来管理仓库内部人员、库存、工作时间、定单和设备的软件实施工具。功能:入库作业、出库作业、库存作业、盘点作业、统计作业。
目标:库存适当化、调节供需、缩短订货到发货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和、
卸作业效率、追求省力化和自动化。
设计要点:保证库存的正确性、确定掌握库存的单位、制定库存量的指示并核实。
(2)运输(Transportation)
通过某种手段,使货物在物流据点之间流动的全过程。
拓展(1):狭义的运输与配送的区别。
狭义的运输长距离大量货物移动据点间的移动地区间货物的移动卡车一次向一地移动配送短距离少量货物移动企业送交顾客地区内部货物的移动卡车一次向多处运送,每处只获得少量货物
拓展(2):运输信息系统组成。
配载调度、运输过程管理、运输资源管理、跟踪调度等。
(3)配送(Distribution)物流企业或部门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按用户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的分类、编配、整理、加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将货物定时、定点、定量地提交给用户的全过程。
拓展(1):配送中心。
定义:指商品集中、出货、保管、包装、加工、分类、配货、配送、信息
处理的场所或经营主体。
目的:能进行多品种少批量订货、多频度配送、快速处理订货及出货。拓展(2):配送中心信息系统。
功能:备货、储存、分拣及配货、装配、配送运输、送达服务、配送加工。影响要素:配送中心类型、功能、组织结构、作业管理方法等。
对配送的作用:反应快速化、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功能结构:P146图4-6、图4-7(略)
(4)计划(Planning)
为实现物流战略目标,系统地提出所要达到的指标,并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对实施状态进行监督。
拓展(1):物流战略。
定义:指按照竞争原理所制定的服务水平。拓展(2):物流计划业务需完成的工作(3方面)
建立物流计划的分析资料:实际累计、模拟。能够输入计划的内容:定量数据输入。
进行与实际情况的对比:物流量数据→金额、物的数量(库存数),人数、
车辆数等。
拓展(3):物流计划信息系统子系统
据点计划:提供制定计划参考资料、模拟、计划输入、与实际情况对比;供货计划:确定区域、与生产计划联动、预计库存;
配车计划:确定区域与物流量、车辆调配、模拟、与实际情况对比;人员计划:设定标准工时、针对物流量计算标准工时、计算必要的人员数
量、进行人员模拟计算。
(5)订货(Order)
客户根据需要向产品供应商下订单的过程。
拓展(1):接受订货与订货信息系统。
组成:订单输入系统、接受订货系统、订货缺货系统。拓展(2):。拓展(3):物流计划信息系统子系统
据点计划、供货计划、配车计划、人员计划。
2思考题
P158思考题3、4、5。第五章物流信息系统开发
1要点
(1)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原则
领导参加、优化创新、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实用和实效、规范化、发展变化。
(2)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准备工作
基础准备工作:管理工作严格科学化、具体方法程序化规范化、统计分析渠道
严格化、数据文件报表统一化。
人员组织准备:高层领导、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设计员、企业管理
人员。
(3)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策略
接收式开发策略:适用于系统规模不大、信息处理过程结构化程度高、用户和
开始者有经验的场合。
直接式开发策略:要求系统开发之前就完全调查清楚实际问题的所有状况和需求。迭代式开发策略:对用户和开发者要求较低,但耗时长、成本高。实验式开发策略:需求不确定性高,需要较高级的软件支持环境。
(4)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步骤
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维护。
(5)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SystemDevelopmentMethodology)。原型法(PrototypingMethod)。面向对象方法(ObjectOrientedMethod,OOM)。
计算机辅助系统开发方法(ComputerAidedSoftwareEngineering,CASE)
2重要概念
(1)可行性分析
在当前组织内外的具体条件下,系统开发工作是否具备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现实性=可能性+必要性
拓展(1):可行性要素。目标和方案可行性:目标明确、方案可行、满足组织进一步要求;技术方案可行性:人员和技术、基础管理技术、组织系统开发方案、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环境条件及运行技术;
经济方面可行性:有形效益、无形效益;
社会方面可行性:社会或个人因素对系统影响。如体制、安全、制度、管理模式等。
(2)系统分析
以物流部门的生产、运输、储存、供应等工作为对象,分析物流信息输入、处理、储存、输出的流程与加工过程。
拓展(1):分析对象。
以系统基层的物流工作为分析对象,着重分析生产商物流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三大子系统信息数据的收集、输入、处理、存储、交换、输入全过程。拓展(2):总体设计要求。
了解物流工作的各种法令和规范;采用结构化分析与设计的思想方法;
注意横向同级信息及纵向信息传递接口关系;信息处理在速度商满足管理工作要求;
采取一定的保密措施,保证数据及时、正确、安全、可靠;系统实用、方便。
(3)业务组织现状调查
在系统设计工作开展之前,把现行系统各方面的情况调查清楚,对所调查的情况用系统的观点进行分析,找出新的问题,捕捉特殊情况,为系统设计做好准备工作。
拓展(1):组织现状调查内容。
组织规模大小、工作任务、组织结构及其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功能;物流部门间关系:上下级关系、物质流动关系、资金流动关系、信息资
料(文件、报表、账单)传递关系等。
拓展(2):调查步骤。
事前:拟订调查提纲、预约;
事中:尽量使用业务语言、善于“挤”、“套”;事后:整理调查记录。
(4)现场工作流程调查
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实际业务活动过程及票据、文件信息的流向、业务处理过程的顺序、时间及其特点进行调查整理的过程。
拓展(1):工作流程调查内容。
主体:以作业为中心的人、物、装置等;场所1:物移动的出发地点;
对象物:与被移动和处理的货物有关的形状、品质、特性和处理单位等;场所2:物的移动到达地点;
手段:货物移动所使用的设备和手段(车辆、升降装置、传送带);
方法:货物移动作业的有关内容(距离、频度、比率、速度、动作、时间、
重量、搬运、升降、搬送等);
变换物:处理后货物的状况或状态;
信息:随着时间推移要掌握以上有关内容的信息。拓展(2):业务流程分析。
对现场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的过程,其结果是业务流程图(TFD)。拓展(3):数据流程分析。
对现场业务流程涉及到的数据流程进行分析的过程,其结果是数据流程图(DFD)。拓展(4):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流程图内所包含的数据元素(数据存储、数据流、数据项)的定义及说明的集合(DD)。
(5)编码(Code)
由某一种符号、系统表示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表示信息的符号系统的过程。
拓展(1):物流信息编码原则。
选择最小值代码;逻辑上满足用户需要;
具有逻辑性、直观性及便于掌握的特点;系统化、标准化;
避免使用字形相近、易于混淆的字符;尽量等长;
避免出现与程序系统中语言命令关键字相同。拓展(2):物流信息编码方法。
确定编码设计方法:顺序码、区间码(多面、助忆、专用、复合);编码宽度确定:根据信息量计算确定;
编码结构中校验位的附加:算术级数法、几何级数法、质数法。
(6)系统设计(SystemDesign)
得到系统功能结构与信息结构及详细实现细节的过程。
拓展(1):系统结构要素(PQRST)。产品(Product):调查产品的品种;数量(Quantity):按时间、日、周、月、年为条件所取得的数据;路径或流程(Root):确定按照什么样的路径或工程、流程;空间(Space):面积、地点以及设施配置等;时间(Time):产品所经过的流程和多少数量的移动等所需要的时间。拓展(2):概要设计。
确定系统功能结构、信息结构的过程。UML设计:用例图、用例说明、DEMO、功能结构图、信息结构图等。拓展(3):详细设计。
确定系统详细实现细节的过程。UML设计:类图、逻辑时序图、实现时序图、ER图、关系模型、DB设计说明书。
(7)系统实施
将系统设计得到的逻辑模型转换成计算机系统中物理模型的过程。
拓展(1):实施内容。
硬件获取、软件获取、环境部署、人员准备、场地准备、安装、测试、试运行、验收等。拓展(2):实施步骤。
编程、测试、转换、验收。拓展(3):实施关键。
管理因素:班子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
技术因素:实施细节(数据准确、完整、适用,环境稳定、安全、可靠开发技术符合开放系统标准)。
拓展(4):编程。
定义:由某一种符号、系统表示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表示信息的符号系
统的过程详细设计及单元测试用例编写完成后,进行程序设计、编码及单元测试的过程。
要求:可维护、可靠、易读、高效率。步骤(组织者):分配任务、编程管理、收集源程序;步骤(编程者):接受任务并解读、编程、自查(走查)并提交程序。拓展(5):测试。
定义:在系统编码后,进行系统功能、性能确认及综合评价的过程。种类:
单元测试:以模块为单位进行。组装测试:模块组装进行。确认测试:功能、性能确认。
系统测试:软硬件系统综合(安全、强度、恢复、性能)。验收测试:根据验收标准进行。
评议方法:复查、走查、会审。
单元测试说明书构成:测试对象、测试数据、测试用例。拓展(6):系统转换。
定义:新系统上线运行的过程。
准备工作:数据、文档准备,用户培训;转换方式:直接方式、平行方式、逐步方式。拓展(7):阶段性评审和验收。定义:系统开发各阶段工作的评审和验收过程,决定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并进入下一阶段工作。
好处:步步为营、风险小;
方法:各阶段计划中安排、组织专班进行。拓展(8):系统发布部署。
定义:系统验收后的安装部署过程。日常工作:源程序管理(版本、文档)、文档管理(说明、安装、维护、
培训)、环境管理。
发布管理:各定期发布(日、周)、不定期发布(按里程碑)。
(8)结构化开发方法(StructuredSystemDevelopmentMethodology)
从系统角度出发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层次角度,自顶向下分析和设计系统的一种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拓展(1):特点。系统观点:系统问题;生命周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维护。拓展(2):优缺点。优点:思路清楚、阶段性强、可诊断出原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缺点:开发周期长、不符合循序渐进认识事物的规律、工作量大。拓展(3):适用范围。大系统、系统开发缺乏经验。
(9)原型方法(PrototypingMethod)
由用户与开发人员合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框架(原型),先运行,再不断评价改进并逐步完善的开发方法。其开发是一个分析、设计、编程、运行、评价多次重复、不断演进的过程。
拓展(1):开发步骤。
确定用户基本需求;开发原始原型系统;修正和改进原型系统。拓展(2):优缺点。优点:认识论上的突破、改进了用户和开发人员的沟通方式、用户满意度提高、开发风险降低、减少了用户培训时间、开发成本降低。缺点:开发工具要求较高、解决大而复杂系统困难、管理水平要求高。拓展(3):适用范围。用户难以说明需求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与结构化开发方法结合时部分模块采用此法。3基本技能
(1)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组织(项目组工作小组)
拓展(1):相关管理文档。
项目联络体制、项目周报、项目议事录、项目问题日志、项目风险日志。拓展(2):项目管理要点。
管理是关键、沟通是核心、配合是重点。拓展(3):项目管理过程(PDCA)。
计划(P)、实施(D)、检查(C)、总结提高(A)。拓展(3):项目管理准则。
保证项目管理活动是流水线型的,这些活动能够帮助而不是阻碍团队取得成功。
(2)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组织(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
明确系统建设目标、重要性、实施步骤;具备协调(调动)人、财、物的能力协调。工作小组:
明确系统实施内容、实施步骤、重视人员培训;具备组织实施的能力。
(3)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FlowDiagram,TFD)画法
就是用一些尽可能少的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业务流程图易于阅读和理解,是分析业务流程的重要步骤。
一画方框、二画园、三拼图、四添数据与存储。
(4)数据流程图(DataFlowDiagram,DFD)画法
按业务流程图理出的业务流程顺序,将相应调查过程中所掌握的数据处理过程,绘制成一套完整的数据流程图,一边整理绘图,一边核对相应的数据和报表、模型等。如果有问题,则定会在这个绘图和整理过程中暴露出来。
基于TFD,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5)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模型
团队模型:
过程模型:
项目管理解决方案体系结构过程管理管理服务业务价值市场客户代言人产品计划程序管理技术咨询体系结构和方案设计应用程序开发基础架构开发产品管理用户体验辅助功能国际化用户代言人培训/支持资料可用性研究和测试用户界面设计开发测试发布管理基础架构支持运营后勤商业发布管理测试计划测试实施测试报告
(6)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准则
项目管理准则、风险管理准则、就绪管理准则;把信息开发当项目做,出产品。
拓展(1):管理者5W1H。
为什么做(Why)?做什么(What)?如何做(How)?在什么地方做(Where)?由谁做(Who)?几时做(When)?拓展(1):管理文档。
质量管理进度表:做什么、由谁做?几时做?做得如何?项目开发计划:项目进度、环境、人员组织等。项目任务书:项目开发内容。项目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计划。
4思考题
P211思考题2、4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大连海事物流信息系统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大连海事物流信息系统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