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压力容器换证程序

压力容器换证程序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3:00:45 | 移动端:压力容器换证程序

压力容器换证程序

去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咨询,联系当地特检院!取证评审是制造单位向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制造许可申请,经安全监察机构受理取得《受理通知书》后,由评审机构组织评审组对制造单位进行评审。1、根据TSGZ0004-20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建立相关制造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评审的签约是指制造单位向受理机构申请制造许可申请获得受理后,约请评审机构评审时与之签订评审协议。制造单位的评审必须是在制造单位与评审机构鉴定评审签约后进行。制造单位约请评审机构时,需向鉴定评审机构提交如下资料:(1)特种设备许可申请书(已受理,正本一份);(2)《特种设备鉴定评审约请函》及制造单位概况说明;(3)制造单位质量保证手册一份;(4)其他必要的补充资料。鉴定评审机构接受约请后,应当了解申请单位试制产品和有关准备工作情况,其试制产品应当满足和涵盖受理的许可项目。评审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应对申请单位的技术力量、生产场地、生产设备和检测手段进行现场考察。鉴定评审机构接受约请后,应及时组织鉴定评审工作并向被评审单位发出《特种设备鉴定评审通知函》,同时抄报许可实施机关及其下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单位认为鉴定评审组的组成不利于鉴定评审工作的公正性或者不能保护申请单位的商业秘密时,应在收到《特种设备鉴定评审通知函》的5个工作日向鉴定评审机构书面提出,鉴定评审机构确认后应当对鉴定评审组的组成进行调整。3、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质许可鉴定评审程序主要包括文件资料审查(简称文件审核)和现场鉴定评审。A、文件审核文件审核主要指对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审核,目的是确定制造单位是否已建立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且是否具备现场评审条件。文件审查按《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第四章内容和TSGZ0004-20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进行审核。B.现场鉴定评审B.1现场鉴定评审工作程序主要包括预备会议、首次会议、现场巡视、现场鉴定评审、鉴定评审情况汇总、交换鉴定评审意见、鉴定评审总结会(即末次会议)等。现场评审主要从制造单位资源条件、质量管理体系、试制产品(指初次取证)安全性能抽查三方面进行。B.2现场鉴定评审时,制造单位应当向鉴定评审组提供以下资料:(1)申请单位的基本概况;(2)依法在当地政府注册或者登记的文件(原件)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3)换证申请单位所持有的特种设备许可证(原件)及持证期间特种设备制造产品(安装、改造、维修设备)的清单;(4)特种设备质量保证手册及其相关的程序文件、作业(工艺)文件;(5)质量保证工程师、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明细表及任命书、聘用合同、工资表、相关保险凭证、身份证、职称证明、学历证明;(6)工程技术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焊接、无损检测)明细表及其聘用合同、工资表、相关保险凭证、身份证、职称证明、学历证明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原件);(7)设备、工装、仪器、器具、检验与试验装置等台帐。(8)检验与试验装置检定校准台帐和检定校准记录;(9)受理的许可项目试制产品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工艺文件,质量计划,检验与试验、验收记录与报告,监督检验报告,质量证明资料等;(10)申请单位的合格分供方名录及评价报告;(11)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清单;(12)管理评审、不合格品(项)控制、质量改进与服务等质量保证体系实施的有关记录;(13)鉴定评审过程中需要的其他资料。B.3对制造单位资源条件的评审主要审查制造单位是否具备制造D级锅炉、压力容器的基本条件,其主要内容包括:(1)核查制造单位的法定资格和规模;(2)评审制造单位技术力量配备与生产的适应能力;(3)评审生产设备的规格、数量、能力、技术状况与D级容器生产要求的满足程度;(4)评审生产用场地、厂房、库房和辅助条件与申请制造产品的满足程度;(5)评审检验、试验设备的规格、数量、能力、技术状况与D级锅炉、容器的检验、试验要求的适应程度。对制造单位资源条件的评审采取现场实际考察,核对制造设备、场地、厂房等实物规格、数量、规模、技术状况,必要时采取实物验证进行核定。B.3.1根据制造单位提供的企业基本情况表,评审制造单位的生产厂房、库房、场地的面积与环境是否满足申请制造产品生产的要求。B.3.2根据制造单位提供的工程技术人员名单评审其技术力量是否与申请级别相适应。技术力量的评审除查核被评审企业技术人员职称外,必要时对其技术素质、业务水平进行问询,重点是对质量保证工程师及各主要责任人的考核。评审质量体系责任人员的职称、学历、经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以及制造单位是否能确保质量体系责任人员相对稳定并履行职责。评审具备焊接专业的技术人员、焊工及无损检测人员的数量及持证项目与生产适应性。B.3.3根据制造单位提供的工装设备台账,评审制造单位的生产工装设备与申请制造产品生产的适应性。必要时对主要生产设备、工装模具进行现场验证考核其设备能力。对制造单位的设备、工装管理的评审主要确定制造单位对关键设备工装是否建立了操作规程,其操作人员是否进行了培训,关键工装是否进行了定期校验。属于法定检验的设备与检验与试验装置,制造单位应提供按照相关规定由具有相应资格的检验机构提供的有效的检验报告。外协检测、试验应根据制造单位提供的合格分包方评价记录,评审外包单位的工装设备能力、检测试验手段及质量保证能力是否符合规定要求。B.4对制造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是对制造单位的质量体系的建立及运转情况进行的评审,其主要内容包括:(1)评审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对申请制造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2)评审有关专业人员技术水平与申请制造产品的适应能力;(3)评审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工艺文件与申请制造产品的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程度;(4)评审质量保证管理运行情况与质量体系文件的符合程度。质量保证管理评审采用文件资料的审阅、对有关人员考核、询问、抽查审阅质量体系运转的各种记录等方式进行;按TSGZ0005-20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附件D进行评审。B.4.1评审制造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其内容包括:(1)评审制造单位的质量手册的编制是否适合本单位生产需要、覆盖本单位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TSGZ0004-20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2)根据制造单位质量手册和程序性文件,评审制造单位是否建立健全了与申请制造产品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并能独立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是否明确规定生产、技术、检验机构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否明确各类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3)评审用户反馈意见,以确定制造单位有无重大质量投诉。评审制造单位有无建立质量改进的机制。(4)根据产品的制造资料及质量记录,评审其程序性文件、作业文件的执行情况,考核各类责任人员到岗履行职责的情况。B.4.2评审制造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其内容包括:(1)根据制造单位提供的试制产品的质量记录和技术文件,评审制造单位的所采用规范标准、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否符合申请制造产品的要求。(2)根据试制产品的技术文件资料及质量记录,评审申请制造产品的图纸、技术文件是否符合产品标准要求;评审制造单位工艺质量控制;评审制造单位通用和专用工艺的编制及相关的质量记录表式是否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评审主要或关键工序的实施是否执行工艺文件。(3)当需要时,评审制造单位的热处理质量控制,是否制定了有关的管理制度或程序文件;考核热处理的工艺制定是否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热处理过程的实施和检验及相关的质量记录表式是否符合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4)根据试制产品的制造资料及质量记录,评审制造单位的外协工艺、检验与试验的质量控制,是否制定了有关的管理制度或程序文件,审核外协单位的资质见证资料,审核外协检验与试验报告的完整与准确性。(5)根据试制产品的制造资料,评审制造单位的材料与采购的质量控制,抽取受压元件材料进货及使用管理记录,评审材料的验收、标识、保管、发放、领用是否得到控制;主要材料是否做到可追溯性,是否符合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评审相关的质量记录表式是否符合其质量控制程序和产品标准的要求。(6)评审其焊接质量控制程序是否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是否对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文件、焊工、焊接设备、焊接材料等实施控制。(7)评审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是否符合规范、标准要求,对无损检测设备、人员资质、工艺及无损检测报告的质量控制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规定。(8)评审制造单位的不合格品控制是否符合程序文件规定,根据试制产品的制造资料及质量记录,评审其不合格品的处置是否符合质量手册和程序性文件的规定。B.5对试制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是对制造单位的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情况进行评审,采用对试制品检查、在制品追踪检查的方法进行,按TSGZ0005-20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附件E的要求进行审查,主要分为现场产品技术资料和产品档案审查和安全性能抽查。暂时就说这么多,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再联系!也可以访问当地特检院网站!

扩展阅读:压力容器换证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一章质量管理制度1.技术、质量管理会议制度1.1技术质量管理例会:

1.1.1时间:每季度召开一次

1.1.2内容:研究开展、落实、检查工厂质量管理工作;布置、检查技术管理工作。

1.1.3主持人:质保工程师

1.1.4具体组织部门:质量管理办公室1.1.5参加部门:有关职能部门和各专业1.2质量分析会

1.2.1时间:每月上旬召开一次1.2.2内容:

1.2.2.1质检科统计、汇报、分析一个月来厂内产品质量情况。1.2.2.2用户服务部门统计、汇报、分析一个月用户反馈的质量情况1.2.2.3制定防止再发生措施,并检查上月质量措施落实情况1.2.3主持人:质保工程师1.2.4具体组织部门:质检科

1.2.5参加部门:质保工程师、生产技术科、有关职能部门和各专业责任工程师及质控责任人。

1.3重大质量问题分析会:

1.3.1时间:不定期根据需要临时通知召开。

1.3.2内容:对重大的厂内产品质量事故、用户反馈的重大质量问题和重大的质量管理事故进行分析、处理。制定防止再发生措施。1.3.3主持人:工厂分管厂长1.3.4具体组织部门:质检科

1.3.5参加人员:质保工程师、各专业责任人、有关车间、职能部门主管。1.4上述技术质量管理会议可以视具体情况不定期召开,也可以将相关会议结合在一起召开;开会时应作出完整会议记录,其会议内容及有关决定可根据情况以会议记要或公告形式发布并贯彻执行。2.产品质量考核指标统计与考核制度

2.1根据质管办及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具体制定各部门的质量考核指标。2.2各部门、车间根据下达的考核指标制定对各班组、个人的考核指标。2.3质检科将各部门、车间质量考核情况汇总统计报厂部。

2.4厂部可以组织厂质量检查小组对质检科已检验合格的产品进行抽查。3.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3.1加强质量信息管理工作,及时反馈和处理生产过程的质量信息。

3.2质量信息按一般、重要、重大三个等级处理,一般的质量信息,由部门、车间直接传递处理。重要质量信息由质保师提出批转意见后再传递有关职能部门处理,重大质量信息由厂长批示,进行反馈和处理。

3.3信息发出单位填写“信息反馈单”一式二份交质管办进行编号、登记、分析,按信息等级传递,签署处理意见后转信息处理单位,处理单位接“信息反馈单”后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一章质量管理制度要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和执行情况填在“信息反馈单”上,返回一份发出部门归档,一份转质管办。

3.4有关部门根据质量信息单批示意见对质量问题进行处理,质检科对重要、重大类信息质量问题的处理结果进行验证和记录,质保工程师负责跟踪、督查、考核。3.5质管办在收到“信息反馈单”后,要督促质量信息及时处理和反馈,必要时召开质量分析会议,迅速处理。4.质量手册管理制度

4.1质量保证手册的制定和修改由质量保证工程师主持、质量管理办公室具体组织进行。经厂长批准后执行。

4.2手册发放:按《手册》规定执行。

4.3修改程序:各责任人和职能部门在执行手册中,建议手册的某部分需要修改时,以书面形式提出报告,交质保工程师组织讨论、修改、审核,按有关要求批准,修改内容要编号存档,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手册持有者。

4.4手册持有者的责任:手册持有者要负责保管好手册,当接到修改通知书后,负责将通知书附入手册,并将需修改的内容改正,当手册发行新版时,手册持有者负责将作废手册交回质量管理办公室。4.5手册解释权归质保工程师。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二章设计审图管理制度1.设计图纸审核1.1设计图纸审核由设计责任人主持,工艺、焊接、热处理、材料、压力试验、无损检测、检验、标准化等责任人参加,图纸审核会议由工艺员作好会议记录,各责任人会签,并由设计责任人做好结论意见,如涉及到图样修改由设计责任人员向原设计单位交涉。

1.2设计图纸审核内容。

1.2.1图纸的合法性,在设计总图(蓝图)上应加盖设计资格印章(复印章无效),设计总图上应有设计、校核、审核人员的签字。1.3总图上至少应注明:

1.3.1容器的名称、类别、容积、设计温度、设计压力、最高工作压力、介质、主要受压元件的材质,焊接系数和腐蚀裕度、容器净重等。1.3.2压力试验、气密性试验和检验要求等。

1.3.3除制造技术条件以外的特殊技术要求,如钢板无损检测,焊后热处理等。1.3.4总图上应对主要受压元件进行标注。

1.4审查总图、零部件图各尺寸是否正确,视图是否清楚。1.5所采用各种技术标准是否符合现行标准的要求。

1.6主要受压元件结构、制造工艺、技术要求与本厂的技术力量工装设备,检测手段能否适应。

1.7容器类别确定是否合理。

1.8图样审查合格后,并在总图上加盖设计审图专章,设计审图责任人签名。2图纸的发放与回收。

2.1发放成套性图样、技术文件及生产蓝图,图面上必须加盖“受控”章,统一编号。

2.2发放档案员应做好发放、签收、登记工作。

2.3因遗失、破损等原因需追补的图纸和技术文件,经有关责任人员批准,方可以旧换新或补发。

2.4更新生产图纸:旧图由各责任人、质控负责人收交并交档案室。凡因收交不齐而造成误用,其损失由责任者负责。

2.5随设备出厂的图纸和技术资料应装袋后交销售部门。3.图样及技术文件底图的入库和管理。

3.1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一律由档案室统一保管。

3.2新产品设计图样及文件入库时,由设计责任人将成套设计图样及文件向档案员办理清点、移交、签收等入库手续。档案员及时做好入库资料的建帐工作。

3.3产品图样按产品分类上架专柜平放,并且明显标记便于查找、借阅及发放。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三章工艺管理制度1.工艺文件编制的主要依据:1.1经过审核的设计施工图。1.2《容规》及现行技术标准。1.3焊接工艺评定报告。1.4压力容器通用工艺守则。1.5压力容器生产制令卡2.工艺文件的内容应包括:2.1工艺文件的内容应包括:2.1.1产品零部件明细表。

2.1.2产品零部件工序工艺卡、冷作、金加工、焊接、热处理等工艺卡、产品焊接工艺规程(焊接排版图)、施工图及绘制的零件加工图。2.1.3工装模具设计图、材料定额单(即零部件明细表)、图纸工艺更改通知单、材料代用通知单等。

2.2受压元件及外协件需编制工序工艺卡实行工序质量控制。2.3一般零部件,按图纸、通用工艺守则和工序工艺卡进行指导。2.4对主要受压元件应在工艺文件上根据设计标准移植符号(★)。

2.5工艺文件应统一编号,以便统计和查核,一台产品的工艺文件装入一只文件袋中,下达到班组以便保管。

2.6工艺文件的技术要求应明确,满足设计要求,满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察规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99管壳式换热器》以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要求工序安排适当、经济合理、质量可靠。

2.7工艺文件的编制以工艺员为主,经工艺责任人审核后执行,对重要产品应编制产品作业指导书,进行工艺交底。(书面)3.工艺文件的实施

3.1工艺文件经编制审定后,装入资料袋,交生产科下达车间班组,作为产品预算编制、生产、检验、决算的依据,任何人不得私自修改和涂改,不得丢失、损坏。3.2工序工艺卡在生产过程中随零部件流传。编制工艺的工艺技术人员负责该产品的施工,操作工应执行工艺文件的技术要求、规定。3.3产品生产与检验,均以图纸和工艺文件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条件为依据,每道工序均应具备严格的检验和签收手续。4.工艺文件的管理

4.1工艺文件和其他技术文件的接受和发放,均需办理签收手续,借阅工艺资料须办理借阅手续,工艺资料不得外传,若属特殊情况需要经质保工程师批准。4.2一切工艺资料,包括企业标准,通用工艺手则,图纸资料,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均应建立帐目,分类编号保管存档。

4.3用户来图或本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设计的容器制造图纸(包括底图)技术文件交资料室保管并建档。

5.工艺文件的传递程序与反馈

5.1生产技术科根据生产制令卡编制产品工艺文件,经工艺责任人审核后由资料员登记编号加盖受控章。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三章工艺管理制度5.2生产技术科将工艺文件下达班组。5.3生产班组通过工艺交底,图纸和工艺文件学习后安排生产,按材料定额单所列材料、工序工艺卡到仓库保管员处开领料单办理领料。

5.4按工序工艺卡要求进行操作,当该工序加工完毕,自检合格后在工序工艺卡上签名,填写日期,交工序检验员验收合格后检验员签名并填写日期以示确认,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加工。

5.5跨班组加工的零件在该车间工序加工完毕、经检验合格后,将工序工艺卡交回车间负责人转到下道工序工艺加工班组。

5.6如半成品需流入半成品库时,由班组将检验合格的半成品连同工序工艺卡送半成品库,由保管员验收保管。

5.7产品完工后由班组负责人收集全部工艺文件交总检整理汇总,作为产品存档资料和出厂文件,经检验责任人和质保工程师审查合格后,方可办理产品入库和出厂手续。

5.8产品存档资料由总检交档案资料室保管,出厂文件在产品出厂时交用户。6.工艺更改制度

6.1在工艺文件实施过程中,若出现必须更改的前提,应根据《质量保证手册》和相关规定,说明更改的原因,明确更改的内容和要求,履行原来的编审程序,形成新的工艺文件,并及时将新的工艺送达原发送部门执行,同时收回原发工艺文件。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四章标准化管理制度1.总则1.1本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制订。

1.2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为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全过程服务。

1.3标准化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并贯穿质量管理的始终。

1.4国家标准、部(专业)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制造、检验等项工作的共同依据,企业标准、质量内控标准不低于国家标准、部(专业)标准。2.机构与责任

2.1由专职标准化管理人员和有关部门兼职标准化管理人员(由各口责任人兼)组成标准化管理网络。

2.2标准化管理人员承担各级标准的宣传、贯彻、收集、制(修)订、审核、验证工作、搞好标准化管理,业务指导与服务工作,不符合技术标准或技术标准不明的图纸和技术文件不允许投入使用,由于任意签章而造成的后果,应负技术责任与质量责任。

3.企业标准的管理程序

3.1凡适用于企业的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由专职标准化管理人员负责收集、翻印,并编制《现行有关标准目录》发至有关部门,如有新标准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编制或修订企业标准,必须由各部门兼职标准化人员与专职标准化管理人员按计划进行调研、拟稿、审定、试验验证,经工厂质保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3.2开发新产品设计图须经标准审查,报上级标准化部门审批,未经标准化审批的新产品不得试制鉴定。

3.3对生产与管理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标准化人员必须坚持标准,进行分析和给出处理意见,并向有关部门反馈。

4.技术文件标审:设计、工艺审图时,标准化人员必须参加,审核图纸标准是否为现行标准,依据标准是否正确。审核工艺文件参照标准的现行性、正确性。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五章工艺纪律考核检查制度1.总则1.1为了健全和巩固生产次序,确保产品质量,必须对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加强工艺纪律教育,提高自觉性,为了便于考核、检查,特制订本制度。2.严格执行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

2.1先标记移植,后下料、加工,工序周转首先确认标记。

2.2严格按工艺进行制造,控点必控,停点必停,无见证确认不进行工序周转。2.3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检查,相互制约,坚持五个不,不合格材料不投产、不合格零部件不流转、不合格半成品不使用、不合格成品不入库,不合格产品不出厂。

2.4坚持三检(自检、互检、专检),做好记录,及时签名(日期),严禁弄虚作假。

2.5遵守设计、工艺更改、材料代用、焊接返修、超差回用等处理审批程序。2.6搞好文明生产,防止锈蚀、磕碰划伤,清除焊接飞溅,保护密封面,不强行组装。

2.7焊工和无损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项目的资格:

2.7.1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从事相应项目的焊接工作。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要求,按焊接工艺卡规定要求施焊,及时打上焊工钢印。

2.7.2无损检测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资格方能从事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严格执行无损检测工艺要求,按无损检测工艺卡规定要求无损检测,及时做好无损检测原始记录,便于无损检测质量追踪。

2.8检测设备、仪器、量具必须在检定周期内并合格。

3.容器制造的工艺文件编制,传递应按《工艺管理制度》执行。

4.容器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执行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10.2一节中有关“冷热加工成形”各项条款及通用工艺有关条款。

5.主要受压元件的加工必须依据工序工艺卡进行质量控制,并有自检、专检签名、日期,检验员应及时将检验数据记录在检验表中,产品完成后交总检汇总存档。6.压力制造过程中,下料、冷压成形、热压成形、组对、金加工、热处理及焊接各工序应遵照:“通用工艺守则”和“焊接通用工艺守则”,并结合生产实践经验进行质量控制,有专用工艺的工序应按专用工艺卡执行。

7.制造容器的材料在工序周转中要严格按《标记移植制度》执行。

8.容器制造过程中严格控制各停止点,实行监督、控制、有见证,确保产品质量。9.工艺纪律的检查和考核。9.1工艺纪律除平时由检验员和质控负责人检查执行外,由质量管理办公室组织,每年至少有二次综合质量大检查,重点是工艺纪律检查,目的是不断提高执行工艺纪律的自觉性。

9.2由质检科汇同车间每月检查一次,并作好记录。

9.3对于违反工艺纪律而无经济损失的,视其次数多少,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

9.4对违反工艺纪律,造成质量事故,根据轻重,损失大小,分别给予经济处罚。9.5对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实现优质高产低耗的人员报厂部表扬和奖励。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六章材料管理制度1.合格供方评定制度1.1由生产技术科会同质管办、质检科对供方质量保证能力,主要生产设备、检测设备进行评价,材料责任人和采购员对其履约能力、信誉、同类产品业绩进行评价,由材料责任人填写合格供方评价表列入合格供方档案。2.原材料管理制度2.1采购订货

2.1.1产品所需钢材:用户来图产品,由材料部门根据工艺部门提供的产品材料定额单进行主要材料核算,编制采购计划经材料责任人审批后进行采购。

2.1.2签订材料订货合同,必须严格按照工艺部门提出的材料定额单,注明材料名称、材质、规格、数量及相应标准等要求,任何采购人员无权修改,因某种原因需修改技术要求时,必须经材料责任人和工艺责任人同意,受压元件材料的修改,还得原设计部门同意。

2.1.3采购文件审批后,由采购人员在合格供方网络内依据货比三家、价比三家的原则与供方签定合同。在合同中应明确质量保证、验证方法和质量争端处理方式。

2.2材料验收

2.2.1采购员根据合同交货期,持有关单据包括发票、质保书等,审核价格标准,确认无误后,转交仓库保管员(如发现不符拒绝签字,并申请拒付)。

2.2.2材料保管员在材料未经检验确认之前,负责将材料置放在待检区内,防止材料的损坏、变质、丢失。

2.2.3原材料的检验入库:按(材料检验制度)执行。检验合格后,填写外观检查表、原材料验收记录表和检验合格通知单,方可交验入库。材料保管员应做好材料管理台帐和发放台帐。2.3保管

2.3.1材料库应分三区,板材、管材、棒材、焊材均应按要求分三区存放。2.3.1.1待检区:材料未经检验确认之前,应存放在待检区。2.3.1.2合格区:材料经检验确认合格后,应存放在合格区。

2.3.1.3不合格区:材料经检验确认为不合格,应存放在不合格区。

2.3.2钢板入库时,按炉号、批号和入库编号分类堆放,根据钢厂码单建立码卡、尺寸、质量情况必须反映在码卡上。

2.3.3钢管入库时,根据不同情况验收、保管、按炉号批号拆捆验收,每捆重量、支数、编号、保管员必须建立码单,ф159以下钢管必须入库保管。并按批号验收妥善保管。

2.3.4型材入库时,应按批堆放保管。

2.3.5库存原材料当标记不清或脱落时,应由保管员会同材料检验员及时校对质保书、码单、台帐、核清后把原标记内容重新打上。

2.3.6经验收合格的受压元件原材料、半成品如钢材、管材(>Di250)、主螺栓等应按标记移植制度中规定标上材料标记内容,并按入库编号堆放在指定地点,挂牌以示区别。

2.3.7对于不锈钢材料应与碳钢区分开来,在单独的室内库房进行存放,不受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六章材料管理制度雨雪的侵袭,板与板之间用硬纸隔开,防止划伤,不锈钢管材的货架上应垫木版防止划伤和铁离子污染。

2.3.8不锈钢材的材质标记应用记号笔书写或挂牌(管材)。2.4发料程序:

2.4.1车间持材料定额用料表、工序过程卡、工艺卡,由专人开具领料单并经主管厂长批准后到仓库办理领料。

2.4.2发料时仓库保管员确认后在领料单上填写该材料入库编号、制令号。2.4.3在下料前进行标记移植,并经材料检验员确认,打上标记。2.5原材料退库

2.5.1原材料退库时,由车间填写退料单、注明材质、规格、材料上应有材质标记,经材料检验员检查确认后交仓库保管员验收,按入库编号堆放在原库存地点,并记帐。

3.材料代用制度

3.1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

3.1.1由综合管理科提出材料代用申请单,材料、工艺责任人审核,由工艺责任人与原设计单位联系,经原设计单位审批作出结论性意见并签字,盖上原设计单位公章的证明文件方为有效。

3.1.2材料代用证明文件由生产技术科保存并提出:材料代用通知单:一式五份,工艺一份存档,其余送交焊接、检验、材料、车间各一份。

3.1.3因材料代用,工艺部门应对施工图有关文件作相应修改和签字,并向车间交底。

3.2非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

3.2.1由材料部门填写材料代用申请单交生产技术科。

3.2.2生产技术科接到代用申请后,根据图纸要求,作出结论意见交工艺责任人审批后,填写材料代用通知单,一式五份。生产技术科一份存档,其余送焊接、检验、车间各一份。

3.3车间接到材料代用通知单后,通知班组执行,非经批准不得擅自代用材料。3.4对主要受压元件材料代用,应在产品出厂质量证明文件中注明。

3.5已办理代用手续而现在已解决需要的材料,不再代用时,生产科应及时发出工作联系单撤消“材料代用通知单”。4.材料检验制度

4.1为了保证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必须首先保证材料材质的正确。为此,凡钢板、钢管、铜管、焊材、外协外购件等入库,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发料时凭领料单、材料定额单,工序工艺卡经校核无误后,才能发料,具体按下列要求进行。

4.1.1原材料检验

4.1.1.1凡质保书原件(或有效复印件)项目数据齐全。材料上有明显炉批号和材质标记的,经外观几何尺寸检验合格,可办理入库手续。

4.1.1.2质保书内容数据不全,有炉批号时按炉批号作补充复验,复验合格后再进行验收。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六章材料管理制度4.1.1.3有质保书,或钢板上有材质标记但不清,有怀疑时,对全部项目逐张进行复验

4.1.1.4无质保书的拒绝验收。

4.1.1.5在复验后如有不合格项目,须以双倍试样复验,当复验结果仍有不合格时,则该批材料为不合格。

4.1.1.6焊材、焊剂、焊丝验收方法,复查内容和数量执行“焊接材料质量管理办法”。

4.1.1.7用于容器圆筒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管,应按GB150-98取样进行力学性能复验。

4.1.1.8用于容器壳体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凡符合《容规》第11条之一者和GB150-98有关规定者应逐张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测。4.2原材料验收的程序

4.2.1采购员应首先向供货单位索取材质质保书并审查合格。同时对材料表面质量负责检查,不得有严重锈蚀和损坏。

4.2.2原材料到厂后,保管员按原材料规格、材质分类在指定待检区存放。采购员填写“材料检验通知单”附供货单位质保书及时交材料检验员检验。

4.2.3材料检验员根据“材料检验通知单“及供货单位质保书到现场检查炉批号、材质牌号、规格及表面质量后,提出验收或复验的书面意见。

4.2.4根据确定复查内容和数量,由材料检验员取样填写送检单交理化责任人安排加工(试样加工由金工车间负责)试样加工结束经理化检验合格后,报告交材料检验员。

4.2.5经检验复验合格后的材料,由检验员将材料合格通知单交材料责任人审批后即可入库,并经驻厂监检员见证后方可投产使用。

4.2.6凡不合格材料必须另行堆放,且有明显标记加以区别。

10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七章标记移植制度1.材料确认标记的规定:1.1凡入库的合格材料(板材、管材、焊材)都需由保管员在相应的位置上打上或写上完整的材料标记(入库编号、材料牌号、规格)并有材料检验员确认标记。1.2板材的标记,应在每块钢板一端右下角距端边线各100mm处。打上标记(碳钢)、或书写标记(不锈钢)(见原材料图1)并在表面涂上清油,以防锈蚀。1.3管材的标记,直径Φ159mm以上,壁厚大于6mm的管子应逐根在管端100mm处按本规定第一条打上材质标记,直径Φ100mm以上,壁厚小于5mm的管子需在一端用油漆书写材料标记,并挂标签。1.4棒材标记,Φ90mm以上规格的元钢在棒端100mm处按本规定第一条打上材质标记。Φ90mm以上的棒端100mm处用油漆写上材料标记。1.5厚度<6mm的钢板,只允许用油漆写上材质标记。

1.6不锈钢材料的标记应采用无氯无硫记号笔书写,不得使用油漆等污染的物件书写。

1.7凡属受压元件应在工艺文件上填写标记。

1.8凡无法打印和书写的较小的材料或零部件,可用标签。2.标记的移植

2.1外加工的锻、铸、压件毛坯经验收入库后,应将钢号、入库编号等内容的标记做上,可选用打印、白色油漆书写或标签的方法标出,以便下道工序进行正确移植。

2.2放样下料时应先进行材料标记移植,并经材料检验员确认,打确认标记,否则不允许下料。

2.3如果是多道工序加工的工件,则应考虑所做的工序是否会将上道工序保留下的材料标记切削掉,则应在该工序前进行标记移植,不允许不进行移植就进行加工。该工序的操作者即为标记移植者。

2.4负责该道工序的检验人员即为该工序的材料标记确认人,应将操作者移植的标记进行核对,认为合格、正确、完整清晰、则打上确认者印记,如不符合要求则可拒绝确认。

2.5只有打上了确认者标记的零部件,标记移植才是合格有效的,否则为不合格者,不能流入下道工序。

2.6筒体必须反扎,封头必须反压,使标记保持在外部,标记排列必须与纵缝平行。多筒节标记必须头尾相接。

2.7产品在水压试验前,均应保证各部件材料标记清晰,完整正确,同时由产品检验人员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水压试验。

2.8不锈钢零部件采用记号笔书写并做好书面记录。2.9零部件材料标记的内容及位置。2.9.1材料标记内容:

2.9.1.1材料分类代号、入库编号、材料的钢号、规格以及检验员确认标记。

11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七章标记移植制度2.9.1.2材料标记示例:材料种类代号材料种类代号材料种类GB钢管钢板锻件YF元钢法兰HT焊材封头

例:B03-0316MnR-12

5

规格

B030316MnR-125

代号D工序检验确认印记材料材质

入库编号(入库年份加流入号)材料分类代号

2.9.1.3材料标记位置:

2.9.1.3.1板材,在每张钢板印有炉批号一端的左下角打上材料分类代号、入库编号、

材质代号、确认记号,并用清油涂刷一遍,四周用白漆框出。

2.9.1.3.2园钢、应按批号堆放,并挂牌,注明材料分类代号、入库编号、材质代号、确认标记及数量。

2.9.1.3.3钢管直径<159mm,应按批号堆放,并挂牌,注明材料分类代号、入库编号、材质代号、确认标记及数量。

2.9.1.3.4直径≥159mm的钢管,应在每根钢管的端部打上材料分类代号、入库编号、材质代号、确认标记。2.9.2下料零件标记内容:

2.9.2.1生产制令号、材质代号、规格、入库编号、确认标记。2.9.2.2下料零件标记示例:

PV201*-00116MnR-12B04-001确认标记入库编号材质代号、规格生产制令号2.9.2.3下料零件标记的位置(见下表)。

12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七章标记移植制度需要进行材料标记移植的零部件筒体(壳体)封头(端盖)主设备法兰(盖)要管板受开孔补强板压人孔短接、人孔法兰、人孔盖元>Dg250接管件换热管、膨胀节、主螺栓(M36以上)产品焊接试板焊接工艺评定试板一般受压元件材料标记内容材料分类代号、入库编号、材质代号及规格、产品编号、检验确认印记最终位置见图见图外圆表面见图接管外表面端部入库编号确认印记材料分类代号、入库编号、材质代号及规格、试板编号、确认印记材质分类代号、入库编号、确认印记试板端部显著位置

13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八章焊材管理制度1.焊材入厂按下述标准检查与验收1.1GB/T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1.2GB/T5117-1995《碳钢焊条》

1.3GB12470-90《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

1.4GB/T8110-1995《气体保护电弧焊有碳钢、低合金钢焊丝》1.5GB/T14958-94《气体保护焊用焊丝》

1.6JB/T4747-201*《压力容器用钢焊条订货技术条件》1.7焊材采购执行《合格供方评定制度》,焊条入厂必须有质量证明书,检验人员应核对化学分析及机械性能的正确性和外观检查等项目检验,焊剂、焊丝供货时也一定要有质保书。

1.8检验合格后填写焊材检验合格通知单,方可交验入库。1.9焊材保管员应做好焊材管理台帐。2焊材一级库

2.1一级库焊材的保管

2.1.1保管员要按名称、牌号、规格、炉批号、入库日期、材料合格通知单号填写在合格标签上,每批焊条、每批焊丝、每批焊剂上都应贴上或栓上合格标签。2.1.2焊材分批放到合格区框子上,不合格焊材不准入库,放在库外另行存放。2.1.3焊材分类建帐,要做到帐、卡、物三相符。

2.1.4焊材库保持清洁干燥,焊材存放离地面、墙壁的距离均在0.3米以上,库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下,温度在10℃以上,保管员每天检查壹次,并记录在焊材库温湿度记录表上。

2.1.5存放一年以上的焊材,保管员必须开出清单,报生产技术科通知材料检验员对焊材进行复检,否则不得发出使用。2.2一级库焊材的发放

2.2.1发放的依据是“领料单”和焊接工艺卡规定的消耗定额。2.2.2焊材必须由车间二级库统一领取。

2.2.3领发料过程中,必须轻搬、轻放、防止焊条药皮脱落,焊剂散包以及标记损坏、丢失。3.焊材二级库

3.1焊材二级库的保管:

3.1.1焊材二级库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

3.1.2焊材二级库保管员应坚守岗位,加强责任心,认真做好焊材的领用、烘干、发放、回收记录汇总等项工作,并做到安全生产。

3.1.3焊材应分类、分牌号保管,垫高防潮,先烘后发,防止久放变质,对变质或报废的焊条处理应报焊接责任人,查实后决定。

3.1.4不同牌号的焊材应分炉烘干,不同规格的焊材应分层烘干,烘箱应有编号,并标明所烘焊材牌号,或在烘箱中挂牌,以防混淆。

3.1.5所发放的焊材必须严格按下表规定的烘干和保温的要求烘干:

14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八章焊材管理制度焊条种类牌号烘干温度℃烘干时间(小时)1501酸性焊条J4223502碱性焊条J427、J507铬镍不锈钢A102、1501.5焊条A132保温温度℃80-10015080~100备注随用随取随用随取随用随取3.1.6HJ431焊剂烘干温度为350℃,保温1~2小时,随用随取。3.1.7焊丝入库前涂油去锈,盘好放在干燥的库房保管。3.2焊材二级库的发放和回收

3.2.1焊材二级库管理员负责与领料焊工一起核对焊接工艺卡、领料单、焊材规格和数量,限额发放,把焊条装入各自的编号保温筒内交焊工,并贴上“焊材领料标签”,以便施焊过程中焊接检验员检查。

3.2.2焊材二级库管理员应填写“焊材发放、回收记录表”、“焊接材料烘培记录表”等表格,发放时认真填写,便于查阅追踪。

3.2.3焊工领用的多余焊条必须随保温筒当班退回二级库,不得过夜,焊条经二次烘培以上时,不再用于受压元件的焊接。

3.2.4二级库在烘培焊条时,不可将焊条突然放入或突然拿出高温状态的烘箱,以防焊条药皮因骤热或骤冷产生开裂和剥落。3.2.5未经烘培的焊条一律不准出库。

3.2.6对锈蚀、霉变、药皮脱落的焊条,不应烘干而应登记退回焊材一级库。3.2.7对于不能鉴别其牌号规格的焊条,应转用于非受压元件的焊接。

15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九章外协、外购、半成品管理制度1.外协件加工管理制度1.1凡本厂因生产条件限制而无法加工的零部件,由生产技术科根据生产计划承办委托外加工。1.2生产技术科编制外协零部件计划,并编制材料计划,报分管生产的厂长批准。1.3外购受压元件按《合格供方评定制度》执行,且合格供方具备相应制造级别。1.4对于外协件应向外协单位提供外协件加工图纸、技术条件,并同时签订协作合同,合同中除提出交货期和价格要求外,还必须有质量保证的条款,对于每一批外协件还应由加工单位出具质量合格证明书。

1.5生产技术科必须建立外协加工件台帐,按时提货。

1.6外协件返厂后,外协人员应立即填写通知单通知质检科,按合同中的质量保证条款和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必须认真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验收不合格必须退货,由外协人员与外协单位进行权益交涉。2.外购外协件配套件检验制度2.1外协人员在委托外单位协作制造零部件时,首先应向承制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并在协议上根据技术部门提出的要求写明具体质量要求。

2.2协作单位须根据部门的要求,对制造零部件出具制造检验记录、合格证或相应说明质量的证明。

2.3外协件的检查以抽验为主,抽验数量由质检科按具体情况决定,如抽验不合格,则该产品作不合格论,未经检验合格,不得入库。

2.4质检科应对协作单位的产品制造过程及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当确认其质量管理工作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可向厂部提出拒绝验收。

2.5外购配套件进厂必须附有质量合格证明书或合格证,若不具备,则质检科拒绝验收,对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的外购配套件质量有怀疑时,检验员有权提出复验。

2.6未经检验合格的配套件不得配套出厂,配套件代用时应办代用手续,并按上述各条检验合格后,才能予以使用。3.半成品管理制度

3.1车间加工完成的零部件和外协加工的零部件都必须经检验员检验合格,方能填写“半成品入库单”入半成品库,受压元件上还必须打上合格标记。“半成品入库单”上必须填明所有用于材料追踪的项目。

3.2入库件必须及时涂油防锈,并分类堆放整齐,做好标记,注明材质牌号、零件名称、产品名称和台件数,主要受压元件还须打上零件编号钢印号码随工序工艺卡入库,半成品必须建立帐、卡,做到帐、卡、物三相符。

3.3凡入库单上注明为回用件的均应入不合格品库,报废件必须做不合格标记,单独堆放,等待处理。回用件、报废件均不得入半成品库。

3.4零部件的领用,仓库按产品制令号、产品编号填写“领料单”,车间做好领料手续。

16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十章产品试板管理制度1.产品试板与试样要求见《容规》与GB150-98的有关规定。2.焊接试板尺寸、试样截取和数量、试验项目、合格标准和复验要求,按JB4744--201*《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的规定执行。3.试板(管件试样)的准备:

3.1应带焊接试板的产品,须将试板编入产品零部件清单及工序工艺卡中。3.2焊接试板应选用与产品同材料、同规格、同炉批号的材料。3.3试板的坡口形式及尺寸应与所代表部位的坡口一致。3.4试板划线后,立即移植标记,检验员确认,然后下料。4.试板的焊接

4.1产品试板应由参加产品焊接的焊工施焊。

4.2产品试板应在筒体纵缝的延长部位同时焊接。

4.3试板焊缝经外观检查合格后,应进行100%无损检测。合格标准与所代表容器相同。无损检测不合格,允许返修,其返修不得超过两次,并标明缺陷位置。如不返修可避开缺陷部位截取试样。

4.4施焊时,应尽量控制变形,角变形一般不允许超过3°。试板变形如有少量超标,允许用压力机矫形,但不能用锤敲击。4.5试板焊后应打上焊工钢印。

4.6需要进行调质、正火、退火处理的产品,其焊接试板应与产品同工艺进行热处理。

5.试板性能检验:

5.1试板焊接接头的性能检验项目按《容规》、JB4744-201*有关规定进行。5.2试样的数量:

5.2.1拉伸:板厚≤30mm时为一个。5.2.2弯曲:一个面弯,一个背弯,(当板厚≥20mm,可采用侧弯2个代替面弯、背弯)。

5.2.3产品试板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检验应按JB4744-201*《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进行。

5.2.4试板试验合格标准按《容规》及JB4744-201*的相关要求考核。6.不合格试样的处理:

6.1拉伸、弯曲试验、不合格时应以同一试板取双倍试样重新试验,重试试样的试验结果均应符合要求时才算合格。

6.2冲击试验结果如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可再取1组(3个)试样进行试验,合格指标为前后两组6个试样AKV平均值不得低于现定值,允许有两个试样小于规定值,但其中小于规定值70%的允许有1个。

6.3如某项试验结果是由于试验操作不当或试验条件不符合要求,则该试验结果可不予以考虑,应重新进行试验。7.试样的保管与处理:试样试验后,做好原始记录,一般试样产品出厂后保存半年,特殊产品不少于一年。不合格项目产品处理,按《不合格品处理制度》进行。

17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十一章在制品检验制度1.范围、依据、原则和要求:在制品包括原材料金加工件、冷作件、锻压件、铸件等,检验的依据是图纸、工艺文件及国家相关现行标准、容规等。检验的原则是自检、互检和专检相结合,要求是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上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得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零部件不得组装或组焊。

2.生产过程中必须执行“三检”制:

为确保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执行“三检”制,对单工序批量生产的零部件,检验人员必须执行初检、巡检、最终检,对整个生产过程全体生产者必须执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以自检为主,专检把关的“三检制”。对操作者和检验员的“三检要求”:

2.1操作者和检验人员必须首先吃透图纸、工艺文件及相关国家标准,准备好检验所用的工、卡、量具,对复杂工序还应制定检验规程。

2.2操作者所生产的批量零部件,首先由操作者自检合格后交检验员检验合格方可继续加工,检验人员应作好检验记录,主要受压元件,每件必检。

2.3检验人员在规定工序检验合格的基础上还必须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生产者提出,重大问题必须及时向车间和质检科汇报,并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后方可继续生产。

2.4每批产品各工序完工后,由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在工序过程上签名后交检验人员检查,合格后签名流转。

2.5专检:检验人员在接到操作者签名的工序工艺卡后应立即对该工序的零部件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查(对批量)产品的各几何尺寸、材质标记、表面质量等检查记录确认合格后在工序工艺卡上签名,并相应做好检验记录,对不合格品按规定处理。2.6互检:除车间主任经常抽查外,主要为下道工序对前道工序的部件进行复验,下道工序发现上道工序的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本工序工作,待解决后再继续进行,同时追查上道工序检验人员错检、漏检之责任和操作者的直接责任。凡下道工序不进行复检而造成事故,则此道工序操作者也应负责任。3.在制品检验具体规定如下:

3.1材料和半成品进车间,必须校对材质标记是否与工序工艺卡要求相符,要求材质标记移植的零件,必须认真做到先移植后下料或加工。

3.2每道工序完成后,在自检的基础上送交检验员复检,未经检验合格,工序工艺卡不得签名转入下道工序。

3.3凡需要无损检测、机械性能检验、宏观金相检验等零件试样由质检科下达任务,试样做成后,经检验员检验合格,打上标记后送试验室,待试验报告开出后检验员才能在工序上签字,否则,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3.4经热处理后的检验项目,在未经检验合格,并未在工序卡上签字认可,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3.5工件转工序时,由车间负责检查,防止磕、碰、划伤,上下工序都应认真执行。

3.6工件完工出车间,必须具备材质标记、检验报告,工序工艺卡经总检签字后,才能送出。

18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十一章在制品检验制度3.7对于检验出来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执行。3.8产品焊接时,未取得相应项目合格的焊工,不得施焊,检验员有权检查焊工考试合格证。

3.9焊接严格执行焊接工艺,检验员认真检查,且做好施焊记录,发现违反焊接工艺,经检验员劝阻无效时,有权停止其工作,直至收回焊工钢印和考试合格证。3.10焊缝必须有焊工钢印,多节容器必须有筒节编号标记,检验员负责检查,标记不全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3.11焊缝无损检测严格按《标准》执行,标记不全或没有上道工序的合格印记,无损检测室可拒绝接受任务。

3.12无损检测人员接到通知后,应尽快进行工作,完成后,做好标志、记录,若有超标缺陷应在设备上画出返修部位。

3.13容器封头经检验合格后才能组对。封头检验按外购外协件管理制度执行。

19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十二章不合格品管理制度1.不合格品管理制度1.1凡与图纸及质量标准不符合的产品与零部件,除明显报废外,均为不合格品。1.2制造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由检验员填报“不合格品处理单”详细说明超标原因,注明要求尺寸和超标尺寸,必要时附图说明,由检验责任人确认。

1.3当产品零部件检验后不符合图纸和技术标准且无法返修,单独使用后不影响产品性能的,可作为回用品,由检验员开出“不合格品处理单”,经检验责任人确认,由质保工程师审核后,回用或入不合格品库待回用。

1.4不能直接回用经返修有可能达到回用要求的不合格品,由检验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检验责任人会同工艺等责任人共同制订返修方案。经返修与检验后由检验责任人提请质保工程师审批,达到回用要求的可回用或入不合格品库,达不到回用要求的由检验责任人上报质保工程师审核、厂长批准报废。

1.5不能回用又不能返修的不合格品,由检验员填写“零部件报废单”,由检验责任人、车间质控负责人签字认可,并提供检验数据,经质保工程师批准报废。报废品应有明显标记,隔离存放或放入废品堆。同时,生产车间应及时上报生产科重新安排补料生产。

1.6产品总装后出现的超标项目属于主要项目时,应由检验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经总检确认,工艺责任人、检验责任人审核后返修,返修合格后,由检验员签字认可,并提供检验数据,报总检复查认可,若超标项目是关键项目,应填写质量事故报告单,报厂部处理。

1.7回用品进入不合格品库时应由检验员注明不合格品字样,同时将“不合格品处理单”和检验记录报总检入产品质量档案。

1.8不合格品库应建立台帐,做好领用原始记录,不合格品应分类存放,做好标记,做到帐、卡、物相符。2.废品隔离制度

2.1凡属于下列情况的零部件,都应送交废品隔离堆及作废品标记。

2.1.1检验员已确认废品(不合格且无法返工或在本产品生产中无法代用)经检验责任人审核,报质保工程师批准。

2.1.2加工后发现钢材、铸件内部缺陷,属于报废的。由材料责任人审核,质保工程师批准。

2.1.3因设计修改,使在制品或已加工完毕的零部件无法使用或代用的,由设计责任人审核,质保工程师批准。

2.1.4外协加工的零部件,在组装时发生问题的,由检验责任人审核,质保工程师批准。

2.2废品由检验员填写“零部件报废单”,由检验责任、车间质控负责人签字认可,并提供检验数据,经质保工程师批准报废,报废品应有明显记号(红漆X表示),隔离存放或放入废品堆,同时,生产车间应及时上报生产科重新安排补料生产。2.3对重大零部件和造成连续废品,质检科迅速将信息反馈厂部,由质保工程师组织召开有关部门会议分析事故的原因,制订预防措施,明确责任,由厂长按企业制定的规定处理。

2.4车间不得将废品材料擅自利用,擅自利用造成后果由责任者负责。

20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十三章焊接管理制度1.焊接工艺评定制度1.1焊接工艺评定执行依据:

1.1.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1.2JB4708-201*《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1.2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的范围:

1.2.1受压元件之间的对接焊缝和要求全焊透的T形焊接接头;1.2.2受压元件与承载的非受压元件之间全焊透的T形或角焊接接头

1.2.3JB4708-201*标准规定,须作焊接工艺评定的或应重新作焊接工艺评定的","p":{"h":23.039,"w":547.667,"x":306.37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十三章焊接管理制度2.5受压元件的焊接,要求按相应的焊接工艺规程施焊。2.6焊前对纵缝、焊接产品试板、环缝的装配质量检查是否符合工艺文件规定,检查坡口型式、尺寸大小、清洁度必须符合工艺要求。

2.7焊接程序和焊接规范参数应符合工艺规程(焊接工艺卡)规定,焊后焊缝应逐道清理溶渣与飞溅。

2.8焊条、焊丝、焊剂牌号规格和数量应符合工艺要求,不能在产品上引弧。2.9焊后检查,检查焊缝的外观成型尺寸、外观质量和焊工钢印,外观质量符合相应标准规定。

2.10焊接质量是否合格,由焊接检验员开出无损检测通知单,通知单内容应包括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委托检测方法、各条焊缝部位,无损检测比例、合格级别。无损检测检查执行JB4730-94标准。3.焊缝返修制度

3.1对于焊缝上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应找出原因,制定返修方案方能返修。

3.2经无损检测评定认为需要返修的焊缝,由无损检测责任人将产品制令号、产品名称、产品编号、工艺图号、工件名称、焊缝名称、焊缝编号、缺陷部位、缺陷性质、返修次数、返修长度等填写在“焊缝返修通知单”上,经焊接检验员签字后交焊接工艺员,同时无损检测初评Ⅱ人员应将缺陷正确位置在实物上标出清晰标号。3.3焊接工艺员调查分析缺陷产品原因后,填写“焊缝返修审批单”,制定“焊缝返修工艺卡”,经焊接责任人审核后交焊接工艺员,通知车间进行返修。

3.4当复探合格后,无损检测责任人开具“无损检测合格通知单”通知焊接检验员。若复探不合格,再作第二次返修,由焊接工艺员填写“焊缝返修审批单”制定“焊缝返修工艺”,经焊接责任人审核批准后,交焊接检验员,再次通知车间进行返修。

3.5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对于经过两次返修仍不合格的焊缝,由无损检测责任人填写第三次“焊缝返修通知单”,报焊接责任人及质保工程师,通知车间质控负责人召开质量分析会,根据缺陷记录进行缺陷原因分析,由焊接工艺员填写“焊缝返修审批单”,制定“焊缝返修工艺卡”,经焊接责任人审核,质保工程师批准后,交焊接工艺员,通知车间进行返修。3.6焊缝返修不能在与水接触条件下进行。3.7当复探合格后,将“焊缝返修审批单”、“焊缝返修工艺卡”、“无损检测合格通知单”交总检归档。4.焊试室管理制度。

4.1负责做好焊接工艺评定的试件准备,试件施焊及试样加工。检验确认后交理化试验室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4.2做好各项试件的试焊记录。

4.3长期保管陈列各项焊接工艺评定的试样和资料,直至该项工艺评定失效。4.4保证焊接设备及其他加工设备完好,并在周检期内。

4.5负责全厂焊工的技能培训,开展技术交流,做好文明生产、安全生产。

22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十四章热处理管理制度1.热处理工序是保证产品零部件内在质量和使用寿命的主要手段,对需要进行热处理的部件从原材料、工艺、设备和环境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2.热处理应按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10.4一节及GB151-9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4.8一节中有关条款进行。

3.热处理试板必须与母材同材质、同规格、同炉批号、同工艺、同炉热处理。4.正确编制热处理工艺文件是严格执行热处理工艺纪律的保证,并和外协单位的热处理设备条件相适应。

5.热处理工艺文件必须明确加热、保温、冷却的方式、温度、速度、时间和所选用的设备仪器及各项机械工艺性能的要求。6.热处理过程必须按工艺实行严格的监控,并提供实测的时间温度记录为检验依据。

7.热处理工件的周转防止碰伤和划伤。8.热处理试样的试验报告是热处理技术检验质量评定的重要凭证,试样必须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试验,并提供完整的试验报告。9.当热处理试样试验不合格需重新热处理时必须经热处理责任人审核,质保工程师批准,必要时应通过热处理评定试验修订原热处理工艺。

10.热处理分包时应有分包评价、分包协议、分包项目资料审查三个控制点。10.1分包方应是具有相应的热处理能力的单位。

10.2分包协议中应包括质量控制规定和产品验收条件。10.3产品验收时应有资料审查控制。

10.4分包方应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热处理工艺。

11.热处理工艺员负责编制热处理工艺,热处理责任人审核工艺。12.热处理责任人负责整个热处理控制系统工作的管理。

23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十五章理化试验管理制度1.理化试验:1.1理化试验设备及精密仪器、测试仪器等均需按期检验,不得超期使用。1.2试验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测试数据要准确。1.3试验室根据“理化试验委托单”做好登记工作,试验时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详细做好记录,按时填好试验报告,交理化责任人审核签字,盖上理化试验检验合格章,实验报告一式二份,一份留底,一份交委托者。

1.4产品试板、试样、材料复试试样,由理化室保管。焊接工艺评定,焊工技能考试,焊工考试试样交焊试室保存。属于焊接工艺评定试样保存至工艺评定失效,其余试样产品出厂保存六个月备查。

1.5委托单、原始记录及试验报告保存七年。

1.6理化室不能测试的项目,由理化室负责联系外协完成,外协按质保手册相关规定执行。

2.理化室管理:

2.1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应做好维护保养工作,试验完毕,立即清理,洗净擦干,防锈防尘。

2.2室内剧毒和有毒物品要单独放置,设双人保管,两人必须同时在场方能取出和使用,使用必须有用量登记,用多少、配多少,废液要妥善处理,防止环境污染。2.3试验室内禁止吸烟,不准用试验器具作茶杯或餐具,进入试验室必须穿工作

服、拖鞋。钻取试样不得戴手套,每瓶试剂必须贴标签,标明试剂名称及浓度。2.4做好安全卫生工作,禁止明火取暖,做好防水、放火及防盗工作。试验室应整齐干净,清洁卫生,做好文明生产。

2.5非试验室人员、不得擅自进入试验室使用仪器设备或随意翻阅有关资料。

24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十六章无损检测管理制度1.无损检测是检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无损检测工作质量和提高人员工作素质,特制订此制度。

2.非无损检测室人员(有工作联系的人员除外)一律不得擅自进入无损检测室,外单位来无损检测室参观者,须经工厂领导同意,并有无损检测室人员陪同。

3.按照“考规”的要求,操作者必须取得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无证者不得独立操作。

4.无损检测工作必须由委托单位先经焊接检验员外观检查合格,然后填写“无损检测通知单”送交无损检测室无损检测,无损检测人员接受工件后首先应检查外观质量,并核对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委托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合格等级是否正确。如不合格应报无损检测责任人退交无损检测方处理。

5.无损检测室接到通知单后,由Ⅱ级人员按无损检测工艺编制专用工艺卡。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专用工艺卡的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无损检测,并作好当日工作台帐和原始记录。6.被无损检测的工件如发现超标准缺陷,由负责初评的Ⅱ级人员将缺陷位置在实物上划出来,并及时开出“焊缝返修通知单”送焊接检验员转焊接工艺员制定返修工艺,填写焊缝返修审批单,然后才能通知焊工返修,返修补焊后,经焊接检验员表面检查合格后再填写“无损检测通知单”送无损检测室复探。

7.被探工件的射线无损检测底片,必须实行初、复评制度,初评由Ⅱ级人员负责,复评由无损检测责任人负责。经初、复评合格应及时签发“无损检测通知单”,一份交焊接检验员,一份留底。

8.被探工件合格后,无损检测责任人应及时整理“无损检测通知单”、“焊缝返修通知单”、“无损检测合格通知单”、射线无损检测底片、无损检测示意图等资料签发“无损检测检验报告”,报告一式三份,一份留底,两份交总检转检验责任人审核后归档,无损检测责任人应及时在工序工艺卡见证栏中签名。9.评片人员应熟练掌握评片标准,严格按有关标准评片,检查摄片位置及底片质量是否符合无损检测工艺要求,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底片应不予评定并及时通知复摄。10.外协无损检测任务经有关主管及质检科同意后签订外协合同,无损检测室按合同进行无损检测,工作结束后,将有关资料按合同要求交委托单位保管。

11.无损检测责任人应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安全防护的监测工作,对无损检测人员进行定期的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厂部处理。

12.无损检测室由无损检测责任人负责管理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设备定人、定机、定期进行保养,对维修后的设备应进行检查验收。

13.购置新设备报废旧设备由无损检测负责人报质保工程师,提请厂长批准。14.领用物品按需要填写领用单,经批准方可领用。

15.无损检测的有关原始资料按产品编号进行登记、整理审核后交总检转档案室。

25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十七章无损检测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操作人员必须集中思想,严守职责,互相协调,密切配合。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准任意进入无损检测室。

2.工作前,应认真检查无损检测设备和附属工具,是否可靠安全。电源、水源应保持正常。在车间进行射线无损检测时,必须划出警戒区域,并挂上警示牌。工作时,须指派专人巡回检查,防止他人误入警戒区内。

3.X光机工作时,曝光电流、电压、时间,不准超越设备允许的额定工作范围。工作场所要保持空气畅通,以便电离所产生的臭氧排出室内。

4.X光拍片结束时,应按X光机工作要求继续运行数分钟左右,才能切断电源。5.在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测时,要认真检查电源和仪器的额定电压是否符合,超声波应保持干燥、整洁,谨防油液进入机内。

6.磁粉无损检测时,应查明电源电压是否与仪器相符,并有可靠接地。7.在进行各种无损检测作业时,工作场所的局部照明必须采用12~36伏或以下的安全电压。

8.无损检测仪器若发生故障,应通知修理人员,不得擅自拆装、修理。9.射线无损检测安全防护,根据时间、距离、屏蔽三原则的要求,视现场工作情况,无损检测人员应做好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工作。10.无损检测设备管理要求按工厂设备管理要求执行。

26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十八章暗室工程管理制度1.无损检测室胶片领用管理办法:1.1无损检测室应在保存的胶片预计用完前一个星期,无损检测责任人编制采购计划,送交采购部门。

1.2采购部门应在一个星期以内完成采购。1.3无损检测人员应在胶片使用统计表上记录本班组在每台产品上使用的胶片数量,包括应拍片数、加拍片数、返修片数(包括因表面质量不合格打磨重新拍片)和废片数。1.4保存的胶片用完后,无损检测责任人应将胶片统计表交主管部门负责人确认,主管部门审核进入档案资料的应拍片数、加拍片数、返修片数无误后在统计表上签字。

1.5无损检测责任人将统计表和废片送到仓库,由仓库管理员查验废片数量并检查统计表上的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检查无误后发放胶片。2.暗室工作

2.1暗室不允许有直接透光的缝隙和孔洞,暗室内红灯亮度要适中,要经常保持清洁。

2.2暗室的干区和湿区要分开,不得混淆。

2.3注意从暗盒里取片或装片时,不要用力过猛,拿片时要拿边角部分,增感屏要经常检查和擦拭。

2.4暗室工作人员在洗片时严禁离开暗室,底片在显影过程中要不断地搅动,避免相互在一起,造成部分区域显影不足,并要注意底片在红灯下不要暴露时间过久。底片要充分的定影,水冲洗要干净。

2.5显影液的正常使用温度为20±2℃,工作人员应严格控制药液温度,以保证底片质量。显影液应避光,显影完毕后开灯前要将显影桶盖好,防止药水变质。2.6暗室处理与拍片人员应及时联系,对曝光条件选择不当,胶片贴的不正,伪缺陷和白点等不符合要求的底片应及时重拍。

2.7在交接班时,应把暗室打扫干净,用具摆放整齐,本班的底片半班次应处理完毕。

27","p":{"h"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二十章设备管理制度1.设备专管制度1.1本厂所有设备必须定机、定人、实行专管,专管率要达100%。1.2关键设备的操作工人,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训练,通过考核后发给操作证,并严格定机定人操作。

1.3所有操作工人都应经过考核后,发给操作证,禁止无证操作。因工作需要操作多台机床,也应通过考核,并在操作证上填写机床名称和编号。1.4新工人进厂后,应通过学习考核,发给操作证才能独立操作。

1.5所有考核工作都由质管办负责,考核资料由质管办整理归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通过有关部门考核取证上岗。

1.6无证操作造成设备事故,应追究车间负责人和操作者的责任。2.设备保养、完好率管理制度

2.1设备三级保养的划分与内容:2.1.1例行保养(又称为保养):2.1.1.1班前班后由操作工人认真清扫设备并按规定加油使设备保持清洁润滑,在班中发现故障必须及时排除,若排除不了应立即报告班长和车间负责人共同处理。2.1.1.2例行保养时间每天15分钟,周末30分钟,每月由车间组织检查评比及时公布结果。

2.1.2一级保养:

2.1.2.1设备两班制生产时,一至三个月进行一次。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配合,按规定内容进行。一级保养完工后,由车间主任验收评定,并填写保养记录,交生产供应存档。

2.1.2.2一级保养的内容:

2.1.2.2.1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清洗。2.1.2.2.2适当调整各部位的配合间隙。

2.1.2.2.3各油毡、油线、滤油器及各种防尘、防屑装置进行清洗,使管路保持通畅无泄露。

2.1.2.2.4对电器设备进行清扫,并检查电气装置是否灵敏、安全、牢固、可靠。

2.1.3二级保养:

2.1.3.1设备两班制运行时,六至十二个月进行一次,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配合进行的保养。

2.1.3.2二级保养要制订计划,按计划进行,对于复杂系数较高的设备可采取一台设备分几个部件轮流保养。二级保养完工后填写检查验收单,交生产科归档。2.1.3.3二级保养内容:

2.1.3.3.1全部完成一级保养内容。

2.1.3.3.2更换和修复磨损的零件,并给下次大修做好备件资料准备。2.1.3.3.3油箱、水箱、齿轮箱进行彻底清洗、换油、换水。2.1.3.3.4刮研修基准面

2.1.3.3.5检查测量主要精度项目。2.1.3.3.6对电器设备进行检修和调整。

29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二十章设备管理制度2.1.3.3.7经二级保养后,要达到完好标准。2.1.4生产科根据一、二级保养周期,会同车间编制一、二级保养计划,车间在每月安排生产作业计划的同时,确保一、二级保养计划的完成。2.2设备完好检查

2.2.1为检查、考核一、二级保养的效果,生产科会同车间定期进行设备完好情况的检查,一般设备完好率要求达到85%以上,关键设备要求100%完好。

2.2.2设备完好的标准及检查办法由生产技术科根据每台设备的特性制定,一般应每年检查一次,检查时必须有记录,有签名。2.2.3设备完好率的计算:

查完好台数

设备完好率=检在用设备总台数×100%

2.3设备三级保养是巩固、提高设备完好的重要手段,因此操作工作必须养成自觉进行保养的好习惯,对于不按计划进行保养的设备,生产科有权停止其使用,并限制实行强制保养。3.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3.1设备润滑工作由生产技术科制定设备换油,加油周期及油种、油质、油量的要求,由车间具体实施。

3.2润滑油采购进厂后,必须经过生产技术科派员验收,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能入库或不准许作润滑油使用。

3.3润滑油种的代换,必须经设备责任人同意方可代换,其他任何人不得擅自代换,由于私换润滑油而造成事故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3.4操作者必须熟悉本机床的润滑图表和加油的部位、时间、油质、油量,并协助润滑工按规定加油换油。

3.5设备的润滑、冷却装置不得任意拆除、改装、需改装时必须向生产科提出申请,同意后方可进行。平时要做到油路畅通,管道安全。

3.6机床加工铸铁时,各导轨及滑动面禁止加油。使用冷却液应按规定进行,如因加工工艺特别要求而必须改变冷却液油种时,必须得到设备责任人批准,方可改换。

4.设备计划维修制度

4.1加强设备计划检修,杜绝设备带病运转,本厂所有生产设备都要编制维修计划,包括二级保养和大修计划,以及关键设备的定期检测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工厂在下达生产计划的同时,要下达设备维修计划,生产与设备维修发生矛盾时,应根据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合理安排决不能拼设备。

4.2为保证设备的更新改造和大修,企业应设定维修基金和基本折旧基金。为保证设备正常维修和大修,必须组织好备品配件应列入生产计划,保证完成的所有备品配件都必须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4.3设备大修后,由设备、检验等责任人、维修人员、检验人员、操作人员共同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交接。大修后的质量要求必须全面恢复能力达到原出厂标准,配齐安全装置和必要的附件,但对经过二次以上大修或严重损坏、无法修复到愿出厂标准时,与加工工序有关的项目达到本厂标准,其余项目可适当降低要求,验收记录报告归设备档案。

30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二十章设备管理制度5.设备事故报告制度5.1设备事故分类;

5.1.1设备因非正常损坏而造成停产或效能降低,精度丧失等,均为设备事故。5.1.2因事故造成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为重大设备事故。5.1.2.1设备停止生产十个班次以上者。5.1.2.2造成事故直接损失超过1000元者。

5.1.2.3由于本厂原因致使全厂停电30分钟以上,车间供电中断一小时以上者。

5.1.3在上述范围以下者均为一般事故。5.2设备事故的报告:

5.2.1设备事故发生后,应严格保持现场,操作者或班长立即向车间负责人报告(如遇中、夜班可报告厂值班人员)同时报告生产科及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查看,并作出记录及时填表上报处理。5.2.2一般事故报告:

5.2.2.1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的车间,在二日内填写设备事故报告单,一式两份,经车间负责人签署处理意见,提出教育和预防措施后,设备责任人签署处理意见,一份退回车间,一份综合管理科归档。5.2.3重大事故的报告:

5.2.3.1重大事故由事故发生车间的负责人,在二日内填写设备事故报告单一式三份,报设备责任人签署处理意见,经厂领导批示后,一份退车间,一份给生产科存档,一份给事故责任者。

5.2.4设备事故报告单的填写,原则上在事故分析之后,但不得超过两天。5.3设备事故的处理:

5.3.1设备事故发生后,任何人不得隐瞒,不得破坏现场,生产科和设备使用单位应认真检查分析,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5.3.1.1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5.3.1.2事故责任者与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5.3.1.3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5.3.2一般事故由班组召开分析会,班长主持,车间负责人和综合管理科等有关人员参加。

5.3.3重大事故由车间召开分析会,车间负责人支持,质保工程师、质量管理责任人参加,其他有关车间、部门需要参加的人员在会前临时通知。5.3.4事故责任者,按工厂相关规定处理。

31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二十一章计量器具入库、发放、使用和保养制度1.计量器具的入库、发放:1.1各车间、部门将所需添置计量器具的种类,数量报综合管理科,由计量责任人汇总报负责生产的厂长批准后,报相关部门采购。

1.2对于一些常用的计量器具,由计量责任人提供生产厂家,商标牌号,采购人员应尽可能定点订购,杜绝杂牌、劣质计量器具进厂。

1.3对购回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人员进行入库检定,检定合格后经计量责任人确认入库,对于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由综合管理科退货或调换。

1.4根据产品有关标准设计的专用量具,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5员工领用计量器具,应填写领用单,由所在部门的负责人和计量责任人签字后领用。

1.6计量管理人员在发放计量器具前,要做好计量器具的出室检定工作,填写记录卡片,并分类编号入帐。2.计量器具使用和保养:

2.1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保养完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引起重视并认真执行制度。2.2全厂职工必须做到“三勤”“三不”“一保证”。2.2.1三勤:

2.2.1.1勤擦洗:保持量具整洁,无污物,无卡死。2.2.1.2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或送计量室检修。

2.2.1.3勤保养:防止酸、碱或其它有害物质,有害气体的侵蚀,防止遗失缺损。

2.2.2三不:

2.2.2.1不擅自拆卸;保持计量器具完好无损。2.2.2.2不磕碰、撞、跌;防止受损和认为损坏。

2.2.2.3不盲目乱用;防止用精密量具测毛坯或超负荷,超电压,超高温使用。2.2.3一保证:保证在用的计量器具准确可靠,能满足生产需要。2.3拒不执行周检计划,失职或故意损坏计量器具者按有关制度惩处。

2.4要加强宣传教育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保养的知识,新工人进厂都要举办计量器具使用,保养知识讲座。

32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二十二章仪器仪表、计量器具周期检定管理制度1.仪器仪表管理制度1.1仪器仪表的型号、量程及精度等级,根据机器设备及生产需要而定。

1.2仪器、仪表由计量责任人汇总报负责生产的厂长批准后,报相关部门采购。1.3购进的仪器、仪表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当地计量部门的合格证明,入库前做好入库检验。

1.4各车间部门领用仪表,应由计量责任人根据实际需要审批。

1.5各使用者必须按章使用、操作,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计量管理人员,作出妥善处理。

1.5.1计量责任人应合理定出仪器、仪表的检定周期,保证所有仪器仪表都在周检期内使用。

1.6计量管理人员应定期作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7计量责任人有权对不能修理的仪表作报废处理。2.仪器仪表、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2.1凡本单位不能自检的计量器具、计量仪器及标准器具必须每年周检日程表,送上级计量部门进行周检。

2.2车间及有关部门的计量器具由计量责任人统一安排周检计划表,安排进行周检。

2.3仪器仪表、计量器具检定周期2.3.1专用量具周检期为壹年

2.3.2压力表及其它仪表周检为一年。

2.4在用量具的巡回,返回周期检定工作,由计量责任人执行,并做好详细的原始记录。

2.5量具修理后,由计量检测员检定,不合格的必须由修理人员返修,并做好原始记录,由计量责任人检查审核。

2.6计量器具经周检合格后,由计量管理人员填发检定合格证,并注明规格、精度等级、本厂编号、检定有效期等方可有效。

2.7凡无检定合格证的计量器具,不得投入使用,否则出了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由投入使用和直接使用者负责。

2.8在用计量器具检定率必须达100%2.9计量器具检定率的计算:

计量器具检定率=

33

检定总数

在用计量器具总数×100%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二十三章工艺装备设计、审批和验证管理制度

1.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审批制度1.1工艺装备的设计应保证达到产品零部件的标准和质量要求,做到结构先进,使用可靠,操作安全,经济合理,缩短制造周期,降低工装成本。

1.2工艺装备由工装设计员提供设计方案,经工艺责任人审核后,由生产技术科召集有关工艺人员及车间的操作工人,共同讨论,确认方案可行性后方能进入施工图设计。

1.3工艺装备设计完成后,由工装设计员签字、工艺责任人审核,关键大型工艺装备还须经质保工程师批准。2.工艺装备管理制度

2.1工艺装备制造完毕,必须由工艺员、工艺责任人、检验责任人、生产科门和使用部门的质控人员共同验证,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

2.2工艺装备使用前,工装设计人员应向使用者进行使用方法和维护知识等技术交底工作。

2.3工装设计人员在工装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刚启用阶段应深入实际了解使用情况,督促按工艺要求正确使用工装,解决技术问题。

2.4工装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发出信息,等候处理。2.5工艺装备由生产技术科统一保管。

2.6工艺装备员应登记、编号、建帐、未经验证合格的工装不得入库。2.7工装应精心保管,做到不生锈、不碰伤、清洁完好。

2.8工装借用需办理手续,用毕归还,擦洗干净。长期借用的工装,工装保管员应经常察看使用、保存情况;如保管不善应及时指出。

2.9工装应定期检修,作好台帐记录,做到每批产品制作前检查,每批产品制作后复查,如发现问题立即检修,确保工装的完好性,保证产品质量。

34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二十四章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工厂所有职工都必须加强法制观念,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政策法令、规定,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凡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有严重危险的厂房、生产线和设备,员工有权向上级报告。

3.入厂新工人实习、代培、临时参加劳动及变换工种的人员,未经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参加生产或单独操作。电气、起重、受压容器、焊接(气割)、司机等特殊工种均应经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凭证操作。

4.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女工要把发辫放入帽内,旋转机床严禁戴手套操作。检查设备和工作场地,排除故障和隐患;保证安全防护;信号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保持设备润滑及通风良好。不准带小孩进入工作场地;不准穿拖鞋、凉鞋、赤脚、敞衣、短裤、裙子、戴头巾、围巾工作,上班前不准饮酒。

5.工作中,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不准打闹,睡觉和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凡运转设备,不准跨越、传递物件和触动危险部位,不得动手拉,嘴吹铁屑,不准站在砂轮正前方进行磨削。调整检查设备需要拆卸防护罩时,要先停电关车,不准无罩开车,各种机具不准超限使用,中途停电,应关闭电源。

6.搞好文明生产,保持厂区、车间、库房、通道等整齐清洁和畅通无阻。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本班下班前必须切断电源、气源、熄灭火种,清理场地。8.二人以上共同工作时,必须有主有次,统一指挥。深夜班、加班以及在封闭厂房作业时,必须安排两人以上一起工作。

9.厂内行人要走指定通道,注意各种警示,严禁贪便道跨越危险区;严禁从行驶的机动车辆中爬上、跳下、抛卸物品;车间内不准骑自行车,厂区路面施工,要设安全遮栏和标记,夜间设红灯标记,凡动土要经有关部门批准。10.严禁任何人攀登吊运中的物件以及在吊钩下通过和停留。

11.操作工必须熟悉其设备性能,工艺要求和设备操作规程。设备应定人操作,开动本工种以外的设备时,须经有关主管批准后方可操作。

12.检查修理机械、电气设备,必须挂停电警示牌,设人监护,停电牌必须谁挂谁取,非工作人员严禁合闸。

13.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照明、信号、监测仪表、警戒标记、防雷装置等,不准随意拆除或非法占用。

14.一切电气、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和车轨道等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或重复接地安全措施。非电气人员不准装修电气设备和线路。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绝缘可靠,有良好的接零措施,并应戴好绝缘手套操作。行灯和机床,钳台局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36伏,容器和危险潮湿地点不得超过12伏。15高空作业必须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不准穿硬底鞋严禁掷工具、材料等物件。16.对易燃、易爆、放射和腐蚀等物品,必须分类妥善存放,并设专人严格管理。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不得在有毒、粉尘生产场所进餐、饮水。

17.生产有害人体的气体、液体、尘埃、渣滓、放射线、噪音的场所,生产线或设

35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二十四章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制度备,必须配置相应的三废处理装置或安全保护措施,并保持良好有效。18.配变电室、氧气站、危险品库等要害部门,非岗位人员未经批准严禁入内。19.各种消防器材、工具应按消防规范设置安全,不准随便动用,按放地点周围,不得放其他物品。

20.发生重大事故或恶性未遂事故时,要及时抢救,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厂长和上级领导机关。

1.技术档案包括质量体系文件、技术图纸、工艺文件、各种标准、规范、规程、技术参考书籍和资料。

2.技术档案归口档案室管理,档案室应对技术档案分类建帐,分类存放。3.技术档案中除质量体系文件由质管办负责发放和回收外,其余所有资料均由档案室负责发放和回收。技术参考书籍和资料采用借阅的办法,但必须有记录及借阅手续。4.质量体系文件存放在档案室,发放回收时由质管办统一向档案室办理领出和退回手续。

5.档案室必须保持干燥,防止技术档案霉变和虫蛆。

36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二十六章压力容器制造编号规定附:压力容器制造编号规定1压力容器制造的编号应按下列规定执行,以保证质量控制。1.1生产制令号(简称制令号)

例:压力容器PV201*011.2产品制造编号:同生产制令号1.3产品出厂编号:同产品制造编号

1.4产品试板编号:例S201*011.5原材料质保书编号,同入库编号:H001H焊材、B板材、G管材、Y圆钢1.6半成品入库编号:例F001F法兰、T封头、L螺栓1.7焊接工艺评定编号:例:(1)HP:工艺评定代号、1:编号K:抗裂性代号、1:编号

1.8理化试验报告编号:例:(1)LY:物理试验代号、1:编号(2)HY:化学试验代号、1:编号1.9X射线探伤底片编号:例:(1)S201*-01、A1、2工件号(产品试板编号)、焊缝编号、底片编号

1.10材料复验送检单编号:例:C:材料代号、001:编号

1.11焊接工艺评定试件送检编号:同评定号产品试板送检单编号:同产品试板编号。

1.12X射线探伤通知单编号:例:X01、X021.13检验人员编号及印记:1.13.1冷作工序检验员:△11.13.2金加工工序检验员:△21.13.3焊接工序检验员:△31.13.4总检验员:△4

1.13.5原材料、半成品、检验员:□5

1.14物理性能试验试样标记:应有二个内容:(1)送检编号、(2)试验项目代号

1.15送检编号:工艺评定HP1、HP2等等1.16产品试板:S200-01、S201*-02

1.17项目代号:拉伸1、面弯2、冲击3、金相、硬度4,舍去5、背弯-6

例:P1-1表示1号工艺评定、拉伸、试件、试件、S201*06表示产品试板、背弯、试件

1.18射线探伤底片标记:底片应有五个内容:(1)工件号、(2)底片号、(3)焊工号、(4)拍片标记、(5)拍片日期。如图:

37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第二十六章压力容器制造编号规定附图

PV201*×××××-×

产品编号片号

×××

×××

焊工号底片中心标记拍片日期

搭接标记

1.19计量器具编号:镇安编号本公司缩写器具类别(拼写字母)

1.20设备编写24

主项号(数字镇江代号安装公司代号分类号编号

38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岗位职责一、厂长职责1.贯彻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公司颁发的《质保手册》,《程序文件》等各项规章制度。负责按公司规定落实组织机构、人员和所有质量体系要素分解后和岗位职责。推进本单位质量活动的正常开展。

2.代表本单位与公司法人签定《项目承包责任书》,负责全厂的生产、经营、质量、安全与行政事务的管理,确保年度目标的全面完成。

3.主管本单位的经营业务与产品质量,履行质量保证承诺,对工程(产品)质量和服务负全面责任。4.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认真抓好作业安全和现场安全管理,消除隐患,杜绝重大的安全、设备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5.督促、检查项目经理部施工生产过程的资源配置与质量控制工作,健全本单位质量体系的各项基础工作。二、副厂长职责

1.贯彻实施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协助厂长对本单位的物资采购、供应及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负领导责任。

2.督促、指导分管部门的工作,行使质量职责和权限。3.合理组织本单位施工(生产),负责对生产计划、质量状况、质量体系文件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4.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设备、检测设备有权制止使用。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程有权下达返修或整改。

5.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对忽视安全生产的行为有权下达停工整改。6.负责对安装工程和制造产品交付后的回访保修工作。三、质保工程师职责

1.在厂长领导下,对所有产品制造质量控制负责,并向厂长报告工作。2.负责组织解决产品质量的重大技术问题保证厂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主持制定修改质量保证手册,不断完善质保体系,使之进一步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达到有效的质量控制。

4.领导各责任人人员的工作,领导质管办的工作,负责监督《容规》、《手册》执行情况,对各不同意见,可做出裁决。

5.主持制定产品质量升级计划,并采取技术组织措施。

6.有权批准企业标准,通过工艺守则,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产品检验规程,质量管理表式等重要技术文件。

7.有权批准二次以下焊缝返修方案,签发产品合格证。8.负责组织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的技术考核。四、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职责

1.在质保工程师领导下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办公室工作。2.负责《手册》的解释、修改及管理工作。

3.负责压力容器质量控制表式的编号、管理、发放工作。4、负责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工作,下达用户回访计划。

5.有权检查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执行《手册》的情况,并对其工作质量做出评价,

39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岗位职责提出处理意见。五、质量管理办公室职责1.质量管理办公室是质保工程师的办事机构,在质保工程师领导下负责检查《手册》的执行情况。对各部门的工作质量做出评价。2.负责《手册》解释、修改及管理工作。

3.负责组织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学习及业务、技术学习。4.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计划、检查和总结。5.负责产品质量信息的反馈工作,组织进行用户回访。6.负责绘制产品质量统计图表,组织质量分析。7.编制产品升级和新产品开发计划交厂长批准。8.负责与上级劳动部门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联系。六、材料设备科职责

1.负责全厂物资材料供应、设备添置、零部件采供工作。

2.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物资方面的方针、政策,负责制定机械设备、计量设备工装模具的管理细则,监督执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根据本厂年、季生产计划,编制物资供应计划,并按质量要求做到比质量和比价格采购,做好运输和保管工作。4.加强仓库管理,根据货源和实际需要,合理制定物资储备定额,做好物资的保管、发放工作。

5.统管生产设备台帐,贯彻设备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7.参加有关订货会议,宣传本厂产品特点,促进产品再上新台阶。8.对机械设备管理、操作人员进行精力培训。七、材料设备科科长职责

1.组织领导全科人员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设备、计量、物资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本厂管理制度。

2.负责审定物资采购供应计划,经常研究原材料资源和厂里实际需要状况,保证原材料供应,并符合有关规定。

3.参加有关订货会议,参加精力洽谈并签订合同。4.负责对本科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和指导。5.对机械设备管理、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八、材料计配员职责

1.根据生产需要,及时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和用款计划,主要材料和焊接材料的订货计划。

2.加强对材料的定额管理,建立定额台帐,定期进行分析总结。3.负责检查物资订货和调剂合同的执行,发现问题并做好记录,遇有变化及时向科长报告。

4.经常深入仓库,掌握物资储备情况,控制储备资金,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九、仓库保管员职责

1.负责本库材料的收发工作对本库的账目、物资及保管质保负责。

2.严格执行物资管理和仓库管理制度,执行物资入库验收和领发料制度,对违反制

40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岗位职责度的入库、领料手续,有权拒绝验收和发货。3.入库材料应及时编号建帐、建卡、并对实物上的标签,做到帐、卡、物相符,单据清楚、整齐。

4.保管材料入库验收的有关证件,并建帐备案。5.核对工艺文件和领料单,发放材料同时应将受压元件材料经材料检验员、领料人确认,在产品完成后反馈到总检验员归档。十、外协人员职责

1.负责办理委托外单位进行工艺性协作项目的联系。

2.根据质量第一的原则,在合格分承包方名录内选择协作单位。3.熟悉外协作单位后,要建立台帐。根据台帐按时催货。

4.外协件回厂后,应通知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5.负责提供分承包方评审资料和业绩考核资料。十一、采购人员职责

1.按照采购计划,承担具体采购任务。

2.对采购物资的质量负责,金属材料、焊条、标准件必须索取质保书,其品种、规格、数量必须与采购计划相称,不得变更。

3.严格遵纪守法及厂内财务制度,及时结清出差借款。

4.随时注意市场动向,收集有关材料配套件供应渠道及情报,做到采购渠道畅通,保证生产配套及时到位。十二、设备计量员职责

1.设备计量员在材料设备科长领导下,负责设备管理工作。

2.负责设备计量器具的登记、造册、建账卡、统一编号,办理计量器具的发放报废手续,经常对设备进行清查,做到账、卡、物相符。3.严格执行计量器具规程,按期对全厂讲量器具进行周期检,检定合格的发给检定合格证,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进行维修或报废。4.负责计量标准器具的周期送检,保证周检率达100%。

5.对非政党性损坏的设备器具,有权进行调查,并根据情节提出处理意见。6.有权对违反设备操作的行为进行制止。

7.负责编制设备检修方案、仪器的保养保管工作,保证设备、仪器的完好和精度。十三、生产技术科职责

1.在分管厂长及质保保工程师领导下,负责全厂的生产技术组织指挥和调度工作。2.根据业务合同结合本厂实际生产能力编制年、季、月生产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3.负责施工图会审、工艺文件制定、工装模具设计、劳动定额的编制。同时认真执行国家、部颁标准,认真做好标准化工作。

4.根据厂长指令,编制压力容器生产指令卡。做好生产调度和再制品周转工作,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及时解决生产的薄弱环节,积极搞好均衡生产,保证按质按量完成生产计划。负责处理生产过程中图纸、工艺、工装、材料等到技术问题,会同质检科处理质量问题,会签与输材料代用和不一致品回用手续。5.负责编制生产进度报表,并按时向上级报送。

6.负责召集图纸会审,分发施工图和工艺文件并负责提供压力容器产品竣工图。

41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岗位职责7.负责汇总统计各种生产统计资料,及时准确上报各种统计报表。8.对产品、产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会同质管办、质检科定期对用户进行访问,并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动态,提出质量改进方案和新产品发意见。十四、生产技术科科长职责

1.主持生产计划的编制工作,负责方式图会审,工装模具设计的任务,分发工艺文件的制定。

2.主持召开生产调度会议,领导日常生产调度工作。经常研究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影响生产计划完成的各种因素。3.承接外单位的协作加工任务。

4.负责审查各种生产计划,统计报表和合同,会签生产指令卡。

5.主持召开业务会议,下达生产计划,并对本科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十五、工艺员职责

1.在工艺责任人及科长领导下,负责产品工艺文件制定和工艺修改、工装模具的设计工作施工预算、劳动定额的编制。

2.负责编制工艺表卡、并督促执行、对违反工艺规程的施工方法有权制止。3.深入车间及时处理工艺问题,推选先进工艺。

4.对产品施工图进行工艺性审查,审查其制造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如不合理,经工艺责任人同意后,应立即书面向原设计单位提出建议,办理有关设计变更事宜。十六、焊接工艺员职责

1.在焊接责任人领导下,负责编制焊接工艺规程(卡)。2.负责解释焊接工艺和督促焊接工艺的执行。

3.负责了解焊接工艺招待情况,并及时同焊工总结经验,向焊接责任人报告。4.深入车间及时处理工艺问题,推行先进工艺。

5.对产品施工图进行工艺性审查,审查其制造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如不合理经焊接责任人同意后,应立即书面向原设计单位提出修改建议,办理有关设计变更事宜。

十七、标准化人员职责

1.负责标准收集、传递工作。

2.以产品制造的标准为主体,逐步实行其他各方面的标准化。3.负责贯彻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编制《现行标准目录》,发至各部门贯彻执行。4.贯彻制定标准化工作计划,制订企业标准和创优产品的标准交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实施。

5.进行新标准的宣传教育,并以讲座,短期训练的形式普及标准化基础知识,保证标准顺利贯彻执行。

6.积极参加标准化网络活动,广泛吸取经验,指导本厂的标准化。十八、经营科职责

1.在厂长的领导下,负责全厂的业务洽谈和产品销售工作对资金回笼工作负全责。2.负责经营和业务洽谈工作,做好合同评审。

3.负责用户访问和市场调查,定期向厂长报告市场动态和用户意见。4.按经济合同法负责和用户签订合同业务。

42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岗位职责5.负责监督合同近期执行。6.参加有关订货会议,向用户宣传本厂的特点性能。十九、经营科科长职责

1.在厂长的领导下,负责全科有关业务洽谈,产品销售及资金回笼工作。2.定期召开经营和业务会议。

3.做好合同评审工作按经济合同法负责和用户签订有关业务合同。4.经常组织学习经济合同法,减少或避免经济合同纠纷。5.向厂长报告市场走向及用户要求。二十、质量检验科职责1.在分管厂长的领导下负责全厂从原材料进厂产品出厂全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工作负全责。

2.严格掌握产品质量标准,把住质量关,坚持“不合格的材料不入库、不生产,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的“三不原则”,对检验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负责。3.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质量检验和控制。

4.配合质量管理办公室对职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推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5.参与审查新产品设计图工艺审定工作,参加新产品的试制和鉴定工作,提供新产品检验规程。

6.做好专用工艺装备和大修设备的质量检验工作。

7.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用户访问,做好质量信息反馈工作。8.按时填报质量统计报表,按月公布全厂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并对产品制造车间质量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9.负责对重大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做到事故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不受教育不放过,无改进措施不放过,即“三不放过”原则。

10.负责签署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说明书,汇集并保存产品质量档案。按规定交档案室存档。

二十一、质量检验科科长职责

1.在分管厂长领导下,对本科的工作负责。

2.贯彻执行国家关于产品质量的方针、政策和本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负责组织好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过程的检验工作。

3.编制下达本科的工作计划,对本科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检验并做出评价。4.每月向厂长汇报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并提出分析意见。5.推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负责质量宣传教育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用户访问。6.定期召开科务会议,对本科工作进行总结,并向分管厂长报告。二十二、总检验员职责1.总检验员在检验科长和检验责任人的领导下,负责产品制造全过程的质量总检验工作。

2.认真执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按图纸技术要求严格掌握质量标准。

3.对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检验方法、检验工具及所有检验资料,文件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43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岗位职责4.负责总结检验,耐压试验确认、油漆包装、铭牌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工作。5.负责汇总产品存档资料和出厂文件(产品质量说明书、合格证)交检验责任人审核。

6.有权监督各工序检验人员的工作,对违反工艺规程的做法有权加以阻止。7.有权按“容规”和相关标准要求对不合格品禁止销售。二十三、冷作、金工检验员职责

1.在质检科长和检验责任人的领导下负责冷作金工工序的检验工作。2.严格执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检验规程,做好本岗位的检验工作对所检工序的质量负责。

3.及时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字迹端正、无涂改,对记录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负责。

4.对冷作金加工工序的材质标记进程检查确认。

5.认真掌握检验标准,把住质量关,有权对不合格零件做好标记,严格隔离,不准混淆。

6.对已检零件、未检零件、合格零件、不合格零件做好标记,严格隔离,不准混淆。7.发现违反工艺纪律的行为劝告,当劝告无效时有权停止该工序的进行,并立即向检验责任人报告。

8.对检测器具应妥善保管和维护。二十四、焊接检验员职责

1.焊接检验员在质检科长和检验责任下领导下,负责焊缝外观质量、外形尺寸和焊接工艺规范的检验工作。2.认真执行管理制度,严格掌握质量标准,对坡口尺寸、焊缝外形尺寸、外观质量、工艺规范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检验,并做好工艺参数记录。

3.及时检验认真做好记录,字迹端正、无涂改,对检验记录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负责。产品完成后资料应及时归档。

4.对外观、外形尺寸不合格的焊缝,负责开具返修通知单,并督促焊工进行返工,对违反工艺规程的施焊方法和程序有权制止,并向焊接责任人报告。

5.对需要进行无损检测的焊缝,在外观尺寸检验合格后,签发无损探伤通知单。6.对需要进行物理性能试验的工件,及时填写送验单交物理试验室。二十五、材料、半成品检验员职责

1.在材料责任人和检验责任制领导下,负责原材料、焊接材料及外购外协压力容器配套的质量检验工作。

2.严格掌握材料标准,有权对不合格的材料不入库,不准投产。

3.负责原材料、焊接材料前的外观质量和外形式尺寸检验,对需要复检的材料,负责取样并填写送验单交理化试验室。

4.认真做好检验记录,及时将检验证件交材料责任人审核批准,及时做好入库材料的编号。

5.负责原材料的标记确认,检验入库标签,监督原材料的发放。对需要分割的材料在划线后,对材料标记移植进行确认,打上确认印记,并在流转卡上签字。二十六、理化试验人员职责

44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岗位职责1.理化试验员在理化责任人的领导下,对理化试验工作质量负责。2.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验证,作好原始记录,对所有提供的数据完整性、正确性负责。

3.填写试验报告,要求字迹端正、无涂改、无差错。按规定妥善保管好试验报告和试样,并及时登记试验台帐。

4.对初试不合格加倍复试的试件应及时报告理化责任人复查确认。5.对重要仪器,有毒药品应进行妥善保管,不得随便损坏或散失。6.认真学习业务技术不断提高检测水平,按时完成各项试验任务。7.做好自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持设备完好。二十七、无损检测人员职责

1.在无损检测责任人的领导下,及时完成安排的检测任务。

2.严格按照无损检测工艺守则和工艺卡进行操作,确保工作质量。3.自觉遵守工厂各项管理制度。

4.做好设备保护、保养及文明生产工作。5.及时做好有关检测记录检测报告。

6.认真学习业务技术,不断提高检测水平。二十八、焊接试验室负责任人职责

1.在焊接责任人领导下,积极开展焊接工艺试验工作。2.负责焊接材料的工艺性能鉴定、复查。

3.深入生产第一线,认真抓好焊接工艺攻关,及时角膜焊接发生的问题,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焊接试验及焊接工艺评定工作。

4.负责全厂焊工的实际操作考试和技能培训的具体事项。5.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引进推广新技术。6.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任务。二十九、技术档案资料员职责

1.负责产品检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和保管工作。2.对技术档案、资料保管质量负责。

3.对所管资料进行登记造册,编写目录、索引,做到帐册清楚,帐物相符,装订美观,便于查找。

4.资料借阅需要办理审批手续,到期督促交回,外单位来借阅资料须经领导批准。5.做好安全四防:“防火、防盗、防潮、防泄密”工作。6.负责有关技术资料的复制、翻印工作。三十、安全员职责

1、在厂长领导下,负责工厂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

2.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负责对职工进行安全文明生产教育。3.定期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4.抓好对重点安全工作,定期对消防器材,机电设备进行检查,保证安全可靠。5.有权检查压力容器的试压工作,有权制止违反安全规程操作行为和操作方法。6.负责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统计,对工伤假期作好登记,对重大工伤事故,应及时向厂长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工伤事故的建档工作。

45

管理制度201*版第0次修改岗位职责三十一、综合管理科职责1.在厂长和分管厂长领导下,对全厂财务、后勤事务、环境卫生、接待工作等进行综合管理。

2.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法》,杜绝违纪事情发生。3.加强成本环境卫生工作,做好客房接待工作。三十二、综合管理科科长职责

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法》搞好财务工作。2.认真搞好环境卫生及食堂伙食工作。

3.搞好成本核算,及时向厂长汇报经营情况。4.做好接待用户工作,及时反映用户意见。三十三、班长职责

1.在厂部的领导下负责本班组的全面工作。

2.服从分配,组织带领全班按计划完成生产承包任务。

3.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督促全班售货员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对本班组产品质量负责。

4.定期召开班组工作会议,分析班组思想状况,生产进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5.负责安排本班组生产任务,填好各种生产过程表卡和原始记录。

6.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艺守则,对工人进行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三十四、工人职责

1.在班长领导下,承担具体的生产任务。

2.服从分配,按图纸和工艺文件施工,按工序流转。严格遵守工艺纪律,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3.坚持质量第一,对本人生产的产品搞好自检工作,及时填写记录,服从检验售货员的劝告和裁决。

4.执行文明生产管理制度,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做好设备保养工作。

5.树立当家作主的思想,开展技术革新,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46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压力容器换证程序》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压力容器换证程序: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压力容器换证程序》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0172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