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关于县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县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3:02:11 | 移动端:关于县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县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县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土地管理工作,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按照监督法、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县人大常委会对县国土资源局201*年以来的土地管理专项工作开展评议。本次评议重点围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征收收储和用地审批管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等四个方面。评议的主要工作:一是专门向县委进行请示,制订了实施方案,向社会发布评议公告,还通过向代表寄发征求意见表、公布电话和电子邮箱、设立意见箱等途径,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各乡镇(街道)人大、县直机关代表小组深入走访本区域的人大代表和选民,充分收集对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开展了专题调研,先后听取了县国土资源局、建设规划局等相关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四是县人大常委会组织6个调查小组,在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分赴6个代表中心组,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集中听取意见和建议;五是县审计局对县国土资源局201*年1月至201*年6月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领导下,在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开展宣传教育、做好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加强土地征收和用地审批管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土地法制观念逐渐增强。近年来,县国土资源局以开展各种宣传日活动为载体,利用各类媒体,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营造土地管理的社会氛围。通过学习宣传教育,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用地意识,为依法行政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环境。

(二)土地规划修编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做好规划局部调整工作。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做好建设项目占用非耕地的规划局部调整工作,先后向省里上报了10个乡镇(街道)的40多个建设项目用地的规划局部修改,批准修改总面积1700亩;完成永安、现代工业集聚区的600亩非耕地项目的规划局部修改基础工作。二是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完成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摸清农村土地和城镇地籍的基本情况,为规划修编打下基础。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开展规划大纲编制工作,及时上报省市审批。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做好规划衔接相关工作。开展规划基数转换工作,已完成了基数转换的外业核实,正在开展数据的室内分析处理。

(三)土地征收、收储和用地审批管理进一步规范。一是加强土地征收和收储工作。根据县政府的征地工作要求,按照征地程序,做好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制定等相关工作,进一步规范征地行为;制定了新的土地征收区片综合价,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对全县各类土地进行梳理,将29宗土地列入收储计划,做好工艺品城转角、蒲司湾等地块的收储工作。二是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做好低收入农户创业就业园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包装工作,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通过农居点整理、建设用地复垦,获得省核拨指标99.9亩,保障重点急需项目的用地需要。三是做好用地审核报批工作。201*年以来,共办理农用地转用报批2257亩,其中工业用地1257.8亩,农房报批546.1亩。特别是设立县国土资源局工业园区分局,抽调业务人员,统一受理、全程代办园区工业用地报批有关事项,取得了明显效果。四是重视解决农村村民建房问题。做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服务指导工作,制定出台有关实施细则,简化用地审批手续,减免有关费用,有效推进农民住房改造工作。

(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取得进展。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在“服务工业、推进项目”百日行动中,对全县工业用地进行普查,分析用地现状,起草和参与了关于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管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清闲促产等方面的文件,从政策上深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工作。二是做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已完成了35省道西段工程等省级重点项目用地预审和8个一般项目的用地预审工作,预审用地总面积201*亩。三是探索盘活存量闲置用地。对1999年以来全县已农转用而未供的6600多亩土地、已供未用的500多亩闲置土地、低效利用的600亩空闲土地,分析原因,进行分类分步处置,促进建设用地资源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五)一些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得到查处。一是加强土地巡查。提请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层层落实土地巡查监管责任,明确县、乡、村三级土地日常监管工作职责和任务。201*年以来,共开展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1300人次,发现制止违法用地896件。二是查处各类土地违法案件。通过开展卫星遥感执法检查、土地百日行动、违法违规隐漏案件查处等活动,共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241件,涉及土地面积4924.5亩,拆除各类违法建筑485间(处),面积11.7万平方米,给予党政纪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32人。三是做好土地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落实各项信访工作制度,加强接访、处访工作。201*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来访800人次,受理涉土问题来信897件,省市交转办125件,对这些信访件基本上都认真给予办理回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这几年县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县土地历史问题积累多年,各种新旧矛盾交织,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具体表现在:

(一)法制宣传还不够广泛深入。从调查情况看,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缺少持续有效的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对有关内容了解不多,致使一些群众土地法制意识淡薄,受利益驱动,违法占地建房的现象较多。同时,县国土资源局对自身职能及工作流程宣传不够,透明度不高,群众对办理用地手续程序仍不十分了解。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亟需修编。一是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欠科学,一些地块性质定位不切合实际,许多农保地与实地现状不符,农保率偏高,一些重大项目用地缺乏规划保障,较大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规划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不够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相关综合性规划衔接不够,不能很好地控制和引导用地,影响了项目落地,也导致规划变动存在随意性,由此带来一系列新问题。三是城乡建设用地需求与新增建设用地空间矛盾突出,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艰难,客观上成为土地规划修编的一大难题。

(三)土地征收收储和用地审批管理不够到位。一是土地征收困难。随着土地资源的不断升值,征收土地涉及利益调整越来越大,加上国家对土地的管理越来越严,征收土地所面临的矛盾和阻力也越来越大。在征地过程中,由于群众思想工作问题、补偿标准问题、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等原因,导致征地工作难度很大,有的地块(如后里吴村)批准后却无法进场。二是土地收储进展缓慢。多年来土地收储工作是我县的薄弱环节,办法措施不多,实际收效不大,土地储备中心未真正发挥作用,后续储备数量匮乏,用地保障严重不足。三是用地审批效率不高。用地审批环节多,涉及多个部门,工作量大,报批时间长,造成建设用地不能及时到位。

(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较低。一是建设用地供地率低。由于许多项目前期工作不充分、各类待开发用地缺乏统筹安排、征地难到位等原因,导致建设用地供地率低下。201*、201*年,全县的供地率分别为12.9%、1.96%,201*年上半年仅为0.11%,201*年至今全县仍有已转未供土地3500多亩,指标浪费严重。二是建设用地闲置现象突出。由于对土地批后利用缺乏跟踪监管,不少企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观念不强,闲置和粗放型利用土地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据统计,目前我县建设用地平均每亩税收只有9万多元,为全市的70%左右,产出率相当低。同时,一些效益好的企业急需用地无法解决,靠租借厂房或内部挖潜进行生产,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三是农村土地利用率低。农村建房缺少规划引导,布局散乱,管理不到位,导致一方面农村缺房户建房艰难,另一方面,占用耕地建房、少批多占和“一户多宅”的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

(五)土地执法监察有待进一步强化。一是违法占地案件居高不下。201*年12月至201*年9月,我县违法用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例高达92.6%,201*年被省里列为卫星遥感监控县,进行重点整改。据初步统计,201*年起,城区违法占地建房出现反弹,新增违法建房达600多间。二是执法监管力度不够。土地管理缺乏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乡镇、村对土地日常监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形成整体监管合力;执法力度不够,对违法占地的查处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部分地方违法用地屡拆屡发、屡禁不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三是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突出。各类问题迟迟未能得以有效破解,严重影响了我县土地管理秩序。四是土地信访问题突出。涉土信访案件占全县的信访量达30%,呈现数量持续增加、行为更为激烈趋势,违规越级访、集体访、上省进京访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仙居的整体形象。201*年,我县曾连续两个月进入省国土资源厅受理的信访积分排名前五位,极大影响了我县建设用地报件及规划调整工作。五是执法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财务收支管理问题较多。从审计部门的财务收支审计情况看,县国土资源局在编制管理、内部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有的问题较为严重。

三、几点建议

土地问题是事关仙居发展的根本问题。严格土地管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当前,必须牢牢抓住土地这个根本问题,竭尽全力管好土地,想方设法用好土地。

(一)着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是仙居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县国土资源局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严格土地管理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坚定管好土地的信心和决心;要采取各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深入宣传土地法律法规和国情国策,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土地法制观念,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保护耕地、依法用地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宣传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能职责、公开服务内容和办事流程,增强政策透明度。(二)着力做好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工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严格依法管地的基本依据。一要继续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要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土地利用情况;加强对今后土地需求和供给的预测分析,为开展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密切与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的联系,抓紧推进规划修编相关工作。二要认真做好规划修编调整工作。要积极调整规划,包装项目,优化项目布局,拓展用地空间;着眼长远谋划,统筹安排规划期内各类用地,定性定量到地块,努力留足用地空间;加强与相关部门、乡镇(街道)的联系,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积极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工作,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三要强化规划实施管理。严格按照规划控制用地,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依法修改和调整规划,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

(三)着力加强土地征收收储和用地审批管理。一要加大土地征收工作力度。要加强政策宣传,充分做好被征地农民的思想工作;进一步完善征地工作制度,严格履行征地程序,规范征地行为;研究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保障问题,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实行征地补偿费统一支付,做好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工作。二要切实加强土地收储工作。要认真执行土地储备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土地收储行为;充分发挥收储中心的作用,落实土地储备基金,实施存量土地收购储备,增强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力度,特别是对城区小宗土地,要注重储备中心的收储调控作用,防止土地零星推向市场而影响城市发展品位。三要提高用地审批效率。进一步改革管理机制,优化审批程序,简化用地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提高用地预审、报批效率。特别是要提高农村建房审批效率,加快推进农民住房改造工作。

(四)着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一要切实提高供地率。要充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及时办理供地手续;加强与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大供地力度,着力破解供地难问题。二要切实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管理。要抓紧研究出台土地批后管理的相关政策,规范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建立企业用地退出机制和闲置土地收回机制;积极引导企业转变土地利用观念,严格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大力推进“零增地”技改,在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亩产论英雄”活动;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节约用地,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依法处置各类闲置用地、空闲土地和擅自改变用途的土地,着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退二进三”政策研究,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三要切实解决农民建房难问题。要结合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活动,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建房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措施。进一步调整村庄规划布局,执行农村一户一宅政策,严格控制农民建房用地标准,从源头上制止一户多宅、少批多占、未批先占和占用耕地建房现象的发生。

(五)着力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一要完善土地执法巡查机制。要严格落实土地巡查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加大土地动态巡查力度,坚决制止抢建、违建行为,从源头遏制各类土地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二要加大违法占地打击力度。要切实履行职责,实行有案必查、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重大土地违法案件要公开曝光、公开处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加强土地市场检查,重点查处违法批地、乱占耕地及非法买卖农村集体土地行为。加强与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的密切联系,理顺机制,强化协作,形成合力。三要高度重视研究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制订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办法,设法加快推进遗留问题解决进程。四要切实抓好土地信访工作。要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意识,健全信访责任制度,重视来信来访,定期排查土地信访苗头,及早介入,提前防范,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扭转土地信访高发局面。五要增强土地执法保障能力。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整体素质;重视研究解决土地执法人员力量、工作经费保障等问题,为土地执法提供有力保证。

(六)着力做好审计意见的整改工作。对审计提出来的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的措施和办法,着力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努力实现财务收支的规范化管理。

扩展阅读:关于基层国土资源所管理模式和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1

关于基层国土所管理模式和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台州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丁美来梁勇

基层国土所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整个国土资源系统的基石。为了进一步完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去年以来,市局组织人员深入县(市、区)局、国土所,通过座谈会、访谈等形式,了解剖析现行国土所运行状况,提出改进基层国土所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台州市基层国土所发展历程

台州市现有国土所65个,管辖65个镇28个乡38个街道办事处。我市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一)属地管理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全市各乡镇(含街道,下同)为适应城乡发展和保护耕地的需要,逐步建立起土地管理机构,履行“清土”、制止擅自占地建房行为、审批建设用地等行政职能。当时的机构名称不一,有土地管理办公室、土地管理所、土地城建办公室等。土地管理机构内一般配备1-2名专职或兼职的土地管理员,人员直接隶属于同级政府。当时乡镇区域内土地的监管,实质上由乡镇政府统一部署,机关全员参与。县(市、区)土地主管机关仅负责业务上的指导。

(二)垂直管理阶段:90年代中后期,乡镇土地管理机构名称统一为土地管理所,其性质改为县(市、区)土地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人员隶属于县(市、区)土地主管部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开始走向垂直化。90年代末,各县(市、区)先后开始撤销乡镇土地管理所,改设土地管理

中心所,每个中心所管辖若干个乡镇的土地管理事务。201*年4月21日国务院《关于做好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12号)下发后,全市进一步缩并乡镇国土资源所,将全市73个国土资源所合并为现在的62个,平均每个国土资源所管辖2个以上乡镇。

二、现行国土资源中心所管理体制利弊分析

从10多年的运行情况来看,中心所管理体制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降低了管理成本。一方面,国土资源所合并成立中心所,管理得到了集中,压缩了办公经费,减少了人员开支,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全市国土资源所经过整合以后,所容所貌焕然一新,干部职工福利明显提高。201*年以来,全市共新建或购办公楼35个,62个中心所有72%的所建筑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条件好的国土资源所住有职工宿舍、吃有职工食堂、活动有职工俱乐部。全市国土资源所新配电脑352台,有78%的国土资源所拥有5台以上电脑,每条业务线都能用上电脑。对使用时间较长、性能较差的执法巡查车辆及时进行了更新,新配汽车65台,全市有73%的国土资源所配备车辆2台以上。我市国土资源所基本结束了“办公场所靠租借、办公经费靠罚款,业务办理靠手工”的局面。

(二)实现了人员的优化配置。设立中心所后,工作人员相对增多,业务骨干也相对集中,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化,可以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机制,根据人员业务特长,明确分工,让每个人的工作有所侧重,把执法监察、建房审批、土地证办理、档案、财务、矿产管理、地灾防治等工作落实责任到人,促进精细化管理。

(三)提高了服务能力和水平。一乡一所时,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较少、什么工作都要干,根本做不到专业精湛。下村办事或执法,所里就成了“空城”,老百姓来所办事,往往几趟都找不到人。设立中心所后,由于人员力量得到了加强,一方面在内部可以实行AB岗,方便来国土所办事的群众,不让群众走冤枉路;另一方面可以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但是,国土资源中心所实行垂直管理后,其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有:

(一)增加了群众办事的难度。中心所管辖范围广,平均每个中心所管辖近150平方公里,如果驻地外乡镇的群众要办理宅基地审批、土地使用权证等相关手续,需要跑很远的路,相应也产生了交通费。群众办土地使用权证如果资料齐全的话,至少要跑两趟中心所,一次交资料,一次领证。如果大老远跑到中心所,资料不全或者经办人外出等,则最少要跑三趟。中心所的管理模式在运行中,为群众来所办事增加了难度。

(二)疏远了与乡镇政府和村干部的关系。中心所往往要管两三个乡镇,辖区面积较大,不可能像一乡一所那样与乡镇及村干部经常交流。久而久之,中心所与镇村干部的关系疏远了,致使乡镇政府对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特别是处理“疑难杂症”时,普遍存在扯皮、推诿现象。从乡镇政府角度而言,国土资源中心所“悬在半空”,不再象属地管理时期那样随时看得见、叫得应、派得动,特别在制止违法用地上难免会感觉难以着力、无须着力,进而视土地监管为“份外事”,严重弱化了监管土地、保护耕地的职能。

(三)降低了执法监察的效能。成立中心所后,管理辖区变大了,但总体上人员仍不足,加上内部分工较细,各条线工作繁忙,实际在动态巡查时,人员投入并不多,管理触角很难伸到各个角落,容易顾此失彼,常常出现管理的“盲区”和“死角”。此外,仅靠中心所力量,实施强制执行力不从心,监管职责难以履行到位,导致违法用地现象屡禁不止,暴力抗法现象时有发生。虽然在各级政府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调的执法工作机制后,土地执法环境有所改善,但仍不尽如人意。

三、现行国土资源中心所管理职责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过去国土资源系统职能配呈倒金字塔型,管理职能集中在机关科室,国土资源所只承担执法巡查、宅基地审批等几项简单业务,无职无责少有作为。201*年国务院作出省以下国土资源垂直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后,我市将国土资源工作重心全面下移,通过配好设施、配强人员、配足力量、调高福利的“三配一调”具体措施,将各类国土资源业务向国土资源所延伸,明确规定国土资源所具有执法监察、信访、规划、地籍登记、土地开发整理、征地、建设用地报批、矿产资源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规费征收以及综合统计等9项管理职能,并统一制订了国土资源所21项基本制度、8个主要业务流程、46个台帐。同时,将国土资源所所有工作职责分解到岗到人,并实行AB岗制,确保国土资源所各项国土资源管理职能不缺位、工作人员不虚位。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将所有的业务都向中心所延伸,虽然体现一些优点,但也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

(一)业务全延伸,人员素质跟不上。目前,全市国土资源所整体上

文化素质不高,人才断层、人员老化严重,干部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懂法律、地矿管理等专业人才和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理各种业务的复合型干部。各类国土资源业务全面向国土资源所延伸后,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虽然每个工作人员、每项业务都能在“坐标式”管理体系中找到自己对应的坐标,也都能在相应的坐标中找到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规范,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因为工作人员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无法完全胜任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此外,由于忙于应付日常繁忙的事务,致使违法用地监管、农民建房审批服务等重点工作因精力有限难以到位,引发群众不满情绪。

(二)业务授权不到位,办事效率不高。虽然各类国土资源业务已全面向国土资源所延伸,但几乎所有的审批权还都保留在局机关,具体业务都要经过基层所初审后报局相关科室经办人、科长、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签字。特别是一些具体事项的办理,实际操作中国土所承担实质性的审查,科室只负责形式审查,人为造成办事环节多、程序复杂。如果中间再碰到经办人员或领导出差或开会等,很容易耽搁时间,影响办事效率。

(三)机关与国土所职责关系不顺,运行不畅。部分县(市、区)局机关内设机构设过多,职能存在交叉,加上缺少协调配合,互相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办事解释口径不一,老百姓有时无所适从。甚至其他相关部门及基层国土所办理具体业务时,也摸不着北,找不到对口的科室。此外,现行的机关科室设,造成干部苦乐不均,有些科室一年到头忙不停,个别科室闲着无事,部分科室一年的工作量都集中在下半年,上半年无所事事。

四、完善基层国土所管理模式思路探讨

现行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及职责划分上存在的弊端,影响着全市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发展,也与国土所改革初衷相违背。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尝试对管理模式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一)规范国土资源所工作职责。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内部运行机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机关科室职能进行整合归并,简化程序,治庸提速,促进全局工作的整体协调和高效有序。另一方面,由于国土资源所处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第一线,直接面对管理和服务对象,但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力量配也相当有限。因此,在工作职责上不应要求与县(市、区)国土资源局一一对应,尤其是不适合独立负责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的业务事项,其应当而且能够承担的主要职责是:

1、国土资源执法巡查和批后监管。①建立动态巡查网格化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巡查,第一时间发现违法行为,第一时间下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第一时间报告当地政府,并建立健全巡查台账,确保帐实一致;②受理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举报,依法进行查处,承担一般性违法案件的调查、取证、上报立案等工作,对严重违法案件按规定做好报告和移送工作;③按照国土执法快速反应机制要求对违法用地进行拆除复耕;④建立完善建设用地批后公示制度,在宗地现场显著位设用地信息公示牌,将宗地用途、面积、四至、容积率、开竣工日期等内容进行公示;⑤定期组织巡查,对照划拨用地批准书或国有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及时跟踪掌握项目开工、竣工等情况,并建立全程跟踪管理卡,对违约的在第一时间发出书面警示通知,对警示后仍不改正的,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国土资源信访调处。①做好来电、来访、来信和上级交办信访件的受理登记工作;②依法调处国土资源信访案件,按时调查、取证、处理、回复、报结,做到初信初访在基层化解;③定期开展国土资源信访动态排查,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倾向性、苗头性信访问题,对重大信访事项及时报告;④协助当地政府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3、农民建房用地审核。①受理农民建房用地申请,对建房户的条件(家庭人口、父母挂靠、原有老屋等情况)进行预审,并组织公示;②组织对申请用地位、面积等进行现场踏勘、审查,涉及使用农用地的依法先行办理农转用审批手续;③报当地政府审批,并组织公示;④认真落实“四公开、四到场”制度,即公开建房用地指标,公开建房用地条件,公开申请建房户名单,公开建房审批结果;选址定点到场,放样到场,施工期间巡查到场,竣工验收到场;⑤实行拆旧建新,督促拆除旧房。

4、地质灾害防治。①加强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监测,及时掌握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发现险情第一时间报告;②协助当地政府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灾害点的监测人和责任人;③协助政府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协助做好群众转移和安工作;④加强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及应急排险点实施过程的管理,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项目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⑤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农民建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督促落实相应的防范措施。

5、耕地保护。①参与基本农田划区定界工作,负责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标牌、界桩的埋设和维护;②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档案,严格做到基本农田保护区图、表、帐、册齐全,与实地一致;③检查督促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工程质量和进度情况,及时报告检查结果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④对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验收后的后续耕种情况进行监管,确保补充的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6、农民建房土地登记与地籍调查。①受理农民建房土地登记申请,组织实地指界、丈量,审核资料组件上报审批,并张贴公告,发放证书;②做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组织对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等进行外业实地调查,获取变化地类图斑、土地权属(宗地)等数据,及时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

7、政策法规宣传。①做好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引导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用地,重点组织好“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12.4”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活动;②承担有关国土资源的法律咨询。

(二)优化国土资源所组织架构。合理调整国土资源所,建立派驻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员制度,健全村级国土资源联络员制度,开展土地执法模范乡镇和土地民主管理示范村创建活动,优化国土资源所组织构架,不断完善坐标式管理模式。

1、合理调整国土资源所。综合考虑行政区划、区域人口、面积、历史沿革、交通等因素,按照“方便群众、便于管理、有助稳定”的原则,实行中心所和乡镇所对应相结合的方法,因地制宜设国土资源所。对中心城区、边远山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任务较轻的乡镇(街道),原则上设国土资源中心所;对规模较大、经济发展较快、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任务较重的乡镇(街道),可以考虑按乡镇辖区单设国土资源所。

2、建立派驻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员制度。做好与乡镇政府的衔接,由中心所给驻地外的乡镇指派若干名国土资源管理员,由乡镇解决其办公与生活场所。国土资源管理员负责联系、沟通、掌握本乡镇的国土资源工作情况,解答群众的询问,收集群众报批材料等,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中

心所,做好上下协调。

3、健全村级国土资源联络员制度。由国土资源所与乡镇政府共同负责,在每个村确定一位国土资源联络员,实行聘任制,一年一聘,年终考核,并通过设立国土资源联络员基金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解决联络员的报酬问题。通过国土资源联络员队伍的建设,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触角延伸到国土资源所管辖区域的每一个角落,让国土资源所变得耳聪目明。

4、开展土地执法模范乡镇和土地民主管理示范村创建活动。落实乡镇和村级干部土地管理职责,实行土地动态巡回检查制度、信访制度,及时处土地违法行为和涉土信访案件,营造依法管地用地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坐标式管理模式。按照设施配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度化、干部素质优良化、廉政建设系统化等“四化”要求,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所硬件、软件、个体能力和党风廉政“四位一体”建设,不断完善坐标式管理模式。

1、设施配标准化。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类对待”的原则,进一步改善国土资源所办公条件。①工作人员按辖区人口万分之一的比例配备,人员编制不足的可通过招聘协管员的形式解决;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通过新建、换或购办公楼,确保国土资源所建筑面积达到500-1000平方米,设有办事窗口、会议室、信访接待室、档案室等;③办公设施和执法器材齐备,配有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数码相机,确保车辆2辆以上,平均每人配备一台电脑,并与县(市、区)局联网;④规范统一国土资源所标识,提升国土资源整体形象;⑤配书写台席、座椅、笔、眼镜、茶水、阅报栏、办事指南等便民服务设施,服务理念、核心价值观、工作人员照片、职务、去向牌、办事机构示意图、办事条件、办事

项目流程、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等公开上墙。

2、管理工作制度化。本着“精简、实用、效能”的原则,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努力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①完善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行为规范;②按照国土资源所的主要职责,修订具体业务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权限、确定工作标准、限定工作时限、衔接好上下级业务对应关系;③精简业务台账,从业务需要出发,对原有台账进行归并,建立电子台账制度;④建立农民建房用地审批信息系统,规范审批行为;⑤完善并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AB岗制、责任过错追究制、学习例会制度、档案管理、日常值班等制度。

3、干部素质优良化。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配齐配强为重点,加强国土资源所队伍建设。①稳步推进国土资源所所长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把品德好、能力强、业务精、效率高、作风正的干部选调到国土资源所领导岗位,选好配强所长;②有计划地开展国土资源所人员交流轮岗、选派局机关年轻干部到国土资源所挂职、新录用人员到国土资源所接受锻炼。③推动跨系统干部交流。畅通国土资源所与乡镇政府之间干部交流的外向渠道,在将国土资源所优秀干部纳入市局管理后备干部库的同时,也推荐纳入县(市、区)组织部门建立的后备干部库,实行纵横双向推荐、双轨选用制度,激发队伍活力。④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培训教育,以立足岗位、增长才干、提高能力为重点,加强业务技能和公共行政能力培训,尤其是机关科室要加强对国土资源所的业务培训、指导和监督。鼓励干部职工参加自学、函授等学历教育,提高整体文化素质。

4、廉政建设系统化。注重从教育、文化、监督问责上,多形式全方位系统推进党风廉政建设。①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党风廉政建设执行情况作为国土资源所干部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据。②公开国土所

监督电话,设立意见箱、意见簿,并聘请社会监督员。强化监督问责力度,对服务态度不好、工作效率低下、监管失察,或者故意刁难群众,存在“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的严肃查处。③加强教育,牢固树立把“把权力还原为责任、把管理转变为服务”的理念,大力倡导“敢亮廉政风险点、敢削自己手中权”的权力观。④推进国土资源所廉政文化基地建设,悬挂廉政格言、廉政书画牌匾等,使廉政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关于县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关于县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县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0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