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某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结

某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3:03:41 | 移动端:某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结

某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结

建设新家园打造新产业又好又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们某某镇党委以某某村为试点,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村民生产生活质量为重点,大力建设新家园,打造新产业,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目前在某某村建设的新村小区一期工程160户居民楼已经建成,800户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预计今年将完成400户村民搬迁。同时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1200平方米村民中心服务大楼也将于201*年5月建成使用。去年以来,某某村干部带头办起轧钢厂、板材厂、电子厂等6家企业,新上第五代寿光温室大棚50个,兴建了鸿达东升养牛场和特种养殖小区,带动村民共同致富。201*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00元,同比增长14%,被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江苏省文明村”,被徐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徐州市新农村建设十佳示范村”,在徐州市“五杯竞赛”中获得新风杯。

一、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内涵,向老村庄要土地,破解发展瓶颈。

中央明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五句话20字方针,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要求。“生产发展”就是要打牢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

撑;“生活宽裕”就是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乡风文明”,就是要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村容整洁”,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新农村建设的生产生活条件;“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农村建设的乡村治理机制。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把村容整洁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由于历史、自然、环境、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经济在发展遇到土地瓶颈问题,一方面老村庄缺乏规划,过度分散,土地资源浪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薄弱,占用、闲置土地较多。混乱的宅基地又是产生农村矛盾的突出原因。另一方面耕地在逐年减少,招商引资发展新产业又缺少土地资源,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某某村的状况正是如此,全村共有9个自然村庄,占地1800余亩,约占全村耕地的1/3,户均占地1.87亩。大量土地被老村占用,人地矛盾突出,制约了经济发展,而老村庄改造难度较大。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土地发展瓶颈,建设一个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通过转变思想观念,我们摸索出一条“建设新家园,打造新产业”的路子,一方面集约经营土地,兴建农民新村,实施整村搬迁,彻底改变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将旧村拆迁复垦,向老村庄要土地,积累土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复垦老村庄1800亩土地,仅每年租金可收入75万元)。另一方面抓高效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增加农村集体积累。

二、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共助”的思路来

开展工作,坚持做到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角色不错位的原则。

在实施中我们充分征询村民意见,依靠群众决策。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政府不能包办代替,不能想当然,村民赞成不赞成、认可不认可,是决定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某某村试点中,是实施旧村改造整治还是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我们就此问题,从群众的认可程序、群众的购买愿望、群众的承载能力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民意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5%的农户具有建设新房的经济实力,97%的农户认可集中居住的村庄建设模式。从而增加了工作的可行性,坚定了我们的工作信心。

在规划上,我们在市建设规划部门的帮助下,聘请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按照“村庄布局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协调一致、房屋建筑整齐新颖、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各类资源高效利用、生产生活方便舒适”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了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的居住区占地304亩,共建房1000余栋,包括村民服务中心、卫生室、健身路径等配套齐全,同时根据群众家庭人口、收入状况和居住要求,确定了90-240平方不等的七种户型,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建设中,我们做好协调工作,争取相关支农政策。新村建设开始后,受到各级部门的关注,多次接待省、市领导参观指导,对此做法均予以肯定,并在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帮助。

组织村组干部以及有建房实力的农户到外地参观,让他们实地感受集中居住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同时,请到外地参观的村民在村民大会上谈见闻、说感受,为加快集

中居住区建设夯实了群众基础。

二是坚持群众主体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群众,能否搞好新农村建设,关健是如何让群众解放思想,进一步的激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为此,我们多次组织村组干部、群众代表等400余人次,先后到华西村、涟水县王嘴村、沛县葫芦村、寿光三元朱村等地参观学习,让他们实地感受集中居住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回来后召开村民大会宣传讨论,并要求到外地参观的村民在村民大会上谈见闻、说感受,用这种方法改变群众观念,开阔群众视野,使新农村建设在群众的思想中从“要我干”到“我要干”进行了转变,为加快集中居住区建设夯实了群众基础,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坚持尊重民意的原则。

群众的事群众当家作主,在某某村总体规划过程中,我们要求村两委及时将规划建设图用展板形式公布于众,多次召开群众座谈会、村民小组会、村民代表会,征求村民意见,在吸纳村民意见基础上,将修改完善的规划草案提交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同时在户型设计、资金筹集、工程管理、住房分配等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始终坚持群众参于讨论、评议和决定。专门成立了由老村干、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新村建设监督小组,全程对工程招投标、施工质量、住房分配等环节进行监督,杜绝了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现象,提高了办事的透明度。在住房分配上,采取了农村最原始的抓阄办法,杜绝了个别人托关系挑好房的现象,群众较为满意。

三、用物业化、社区化规范管理新村庄,打造和谐新农村。

新村建成入住后,为合理地管理好居民新村,避免“一年新,二年旧,三年破”的现象,我们在管理上引进了城市物业化、社区化的管理模式,坚持政府指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把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各项工作落实到集中居住区日常生活和管理中。充分发挥集中居住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组建、设立管理人员,对新村公共配套设施、设备定期维修维护,对新村环境定期进行打扫,垃圾集中处理,对绿化树木进管理养护,充分发挥村保安人员作用,维护新村治安环境,争创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服务标准化试点,力争把某某新村打造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我们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上作了一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听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虚心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某某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力争到201*年,该村村民全部入住新家园,复垦土地1500亩。同时,我们将以点带面,逐步开展其他各村的整村搬迁工作,力争201*年再规划建设1-2个村。

扩展阅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是关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是关于“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农民集中农业发展全市组织”的文章,本文由范文论文网精心整理,文章收集自互联网,仅供网友提供参考和学习,希望本文对能对您的工作、学习有所帮助。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市大力推进工作思路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探索一条适应时代特点、符合**实际的“三农”工作新路,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2005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将超过*000亿元,经济总量中“四分天下有其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000元,位居**省前列。一、推进“三个集中”:探索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新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发展,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创新工作思路,推进“三个集中”,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布局合理化、要素配置最佳化、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开发,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我们以农业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为主线,凸显外向、高效、生态、观光等现代农业的特色,规划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园区达21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2%。全市已形成森林生态体系和生态景观型农业片区、高科技设施型农业片区等“一个体系、八大片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38%。在推进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三个突出”,着力提升农业效益。一是突出科技兴农,按照生态、高效、集约、精确的要求,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已提高到58.5%,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8.5%。二是突出多元投入,积极吸引各类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今年推出的30个农业园区项目吸引投资21亿元,其中外资13亿元。三是培植龙头企业,重点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高收益领域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了朝阳集团等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全市农业集中效果明显,2004年江阴华西、宜兴西太湖、阳山万亩水蜜桃、唯琼生态农庄等17个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园区新增农业收益5077万元,园区内农民人均增收650元。推进乡镇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推动农村产业集聚,促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在推进工业集中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个结合”,着力提升发展水平。一是与培植特色产业集群相结合,全市已形成江阴新材料、宜兴环保、新区电子信息、惠山汽车零部件、锡山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二是与转变增长方式相结合,引导农村企业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对进入集中区的企业设置技术含量、投资强度等“门槛”,低于规定标准的项目不直接供地,一律进标准厂房。三是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防止污染生态环境的项目进入园区。全市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农村工业集中区的投资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4亿元,单体项目平均投资规模1650万元,集中区的工业产出已占全市乡镇工业的67%。

引领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集中,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整合小城镇和自然村,重点抓好户数较少特别是20户以下的自然村落、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自然村落等五类村落的撤并。全市乡镇总数已从83个减少到59个,撤并自然村196个。在村镇撤并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农民,先安置后拆迁;科学规划建设,集中成片开发了公共设施齐全、社会事业配套、环境绿化美化的农民新社区,入住农民普遍比较满意,每个农民占用的宅基地也从100平方米降为30平方米,既节约了土地,又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江阴新桥镇已有50%的农民集中居住,节约土地2925亩。在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教育培训,引导他们摒弃旧观念、旧习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江阴华西村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带领其合并的13个村组建精神文明建设开发公司,共同建设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推进“三大组织”建设:拓展农村生产关系的新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先进生产力,迫切需要发展与经济市场化、利益多元化相适应的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在实践中,我们推进“三大组织”建设,建立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委会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为两翼的组织体系,形成了新型的农村生产关系。随着村委改居委、农民变市民步伐的日益加快,农村集体资产如何做到产权明晰、有效运行、监管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履行生产服务、资产积累、资源开发等职能,通过建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落实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明晰了农村集体资产,有效维护了村民的权益,调动了村民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全国较早组建的黄巷镇陈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04年可支配收入达到650万元,每个股民平均分红2001元。目前,全市已组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74个,净资产26亿元,持股人数24.8万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已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载体,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随着“三个集中”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土地有序流转、收益稳定增长?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组织。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组建浮动分配型、固定分配型、混合分配型三种类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使土地既成为农民生存的“护身符”、致富的“摇钱树”,又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牢固纽带。目前,全市已组建各类土地股份合作社92家,参与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农民达78.6万人,占全市农民总数的36.5%。

随着农村市场化、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正确处理低效益与高风险的矛盾,成为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我们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按照让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利润的指导思想,坚持用工业化的方法、市场化的机制,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他们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组建标准上,坚持“四有”,即有健全的合作制度,规范化运作;有合作的手段,具备资金、技术等经营要素;有较大的合作规模,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有明显的合作效益,能促进农民增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松散型的,也有紧密型的;既有生产服务型的,也有产、加、销一体型的。目前,全市已建成112个“四有”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推进“三大保障”建设:形成富民安民的新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先进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富民安民。为此,我们着力完善富民安民的支撑体系,努力构建和谐宜人的新农村。

大力完善创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制度,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税收制度,落实了自主创业奖励、异地务农补贴、公益岗位补贴、小额创业贷款、职业介绍补贴、搬迁企业补贴等政策。二是拓宽农民转移就业的门路,重点抓好“六个一批”:新老企业吸纳一批、发展三产容纳一批、自主创业鼓励一批、异地务工转移一批、搬迁企业带走一批、购买岗位安置一批。三是提高农民创业就业的技能,建设培训基地,完善培训机制,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今年全市已培训农村劳动力......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某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某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某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0195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