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初二传统文化01 诗经1.

初二传统文化01 诗经1.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3:09:08 | 移动端:初二传统文化01 诗经1.

初二传统文化01 诗经1.

《诗经》(第一课时)201*.9.6

学生分析

初中生,对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应该不会太陌生。他们在此之前的学习或生活当中或多或少有所接触,因此,他们对其中的一些诗句或多或少有所了解,2.《诗经》的内容理解。3.掌握诗歌阅读赏析的方法。教学方法

鉴赏、背诵、讨论、比较。但这种了解不够深刻、全面,必须引导他们阅读和欣赏。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诗经》这本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距今大约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但在学生平时的阅读中,他们大多只能简单地引用其中几句诗,还不一定知道是出自《诗经》,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因此,我决定带领学生通过对几首重点篇目的阅读、探究,较深入地了解它的艺术性、思想性。《诗经》是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总集,要完全在课堂上学习,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课堂上,只是简单介绍这部作品,通过对《关雎》、《蒹葭》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它的价值,了解它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诗经》这部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关雎》、《蒹葭》的学习,掌握诗歌阅读赏析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诗经》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的技巧。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并显示歌词。

师:这首由已故歌唱家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曾流行于八、九十年代,雅俗共赏。那宽广、清丽、舒展的音乐旋律与那蕴涵着数千年情缘诗韵的歌词和邓丽君轻言细语、娓娓道来、独具情韵的嗓音之完美展现,给人予诗情画意、如梦如幻般的音乐形象及荡气回肠、回味无穷的乐感享受。那么,你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诗歌吗?(要点提示:取材于《诗经》之《蒹葭》。)

师:我们还在许多的电视剧中经常听到“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hǎo往往读成了hào)的诗句,你们知道它有出自何处吗?(要点提示:取材于《诗经》之《关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诗经》无穷的艺术魅力吧!

【设计意图:开头激趣相当重要,通过同学们感兴趣的歌曲与诗句,顺势引入《诗经》。】

二、整体感知,全面了解作品补充介绍: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305篇诗作,一向被编为三部分:《风》、《雅》、《颂》,其中《雅》又分为《小雅》、《大雅》。《风》多为民歌性质,《小雅》多为宴歌性质,《大雅》多为赞歌性质,《颂》多为祭歌性质。风→小雅→大雅→颂,它们依次越来越庄重、严肃、恢弘,即诗的人文精神或情意气质逐步具有崇高性和超越性:由民间的一般生活上升到贵族以及朝廷的宴饮、礼赞,再上升到对祖先或天地神灵的庄严祭祀

《诗经》的编排结构或内容分类是风、雅、颂,而《诗经》的主要写作手法或修辞方式则是赋、比、兴。前者指题材,后者指词章,统称为“六义”。“赋”本义是聚敛、聚集,这里指集中地叙述景状或抒发情意,聚焦式地予以吟唱或咏叹;“比”的本义是亲近、紧密,这里指类比、比喻、援例、引申等;“兴”的本义是起、作,意思是引发、感发、作兴、兴起等。打个通俗的比方,《诗经》里的风、雅、颂,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谓的“通俗歌曲”、“高雅歌曲”、“严肃歌曲”;而《诗经》里的赋、比、兴,则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明着说”、“暗着说”、“弯着说”。

《诗经》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光辉的一页。它对后世的影响首先是它的写实精神,其中很多作品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产物。诗人直抒胸臆,敢于大胆地反映现实,旗帜鲜明地颂美与怨刺。这种强烈的现实性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优良传统。其次是《诗经》的赋比兴手法以及纯熟的创作技巧,被后代诗人大量借鉴。特别是比兴,在古代诗歌中已不单纯是表现手法,而是生动的形象与深厚的内容、蕴蓄无穷的风格的统一。它是我国诗歌史上最重要的创作原则。另外,《诗经》灵活多样的诗歌形式和生动丰富的语言也对后代各体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晋时期,曹操、嵇康等人都学习《诗经》,创作四言诗。文学史上的赋、颂、箴、铭等韵文也都与《诗经》不无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诗歌主要内容、风格及艺术成就等全面的了解这部伟大的著作,为后面的解读打下基础。】

三、读懂内容,掌握方法(一)朗读训练1、听伴乐朗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可以让学生轻声跟读。2、全班学生齐读。3、正音。

读准以下字词的读音:

雎鸠(jūjiū)窈窕(yǎotiǎo)好逑(hǎoqiú)参差(cēncī)荇(xìng)菜寤寐(wùmèi)左右(mào)之蒹葭(jiānjiā)溯洄(sùhuí)跻(jī)(sì)唏(xī)坻(chí)

4、指导学生诵读课文

(1)诵读策略:要求学生注意停顿、轻重、徐疾、抑扬,在诵读中体悟诗中所表现的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提醒同学注意,诗歌重章的形式,也便于一唱三叹,反复吟诵。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再如: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2)指名同学朗读,大家指正。(3)《关雎》朗读指导:

首章是全诗的序,为下文描写君子追求淑女作铺垫,朗读时相对平静;第二章写出君子时刻都在思念姑娘,因此语句中流露出一种向往的味道;而第三章写了君子的相思之苦,要读出男子痛苦相思的情状;第四章和第五章意思相近,都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刻画出君子得到淑女的快乐与幸福之情,其中有一种兴奋和轻快的语调。

(4)《蒹葭》朗读指导:

每章前四句都是描写了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在朗读时要注意其中的感情变化,读出其中之味。

(5)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课文,进一步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男子想象与淑女在一起的欢快、愉悦,升调。)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焦急的心情,降

调。)

【设计意图:放开声音,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不仅有利于理解诗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有利于增强记忆,还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通过诵读,脑子里积累的材料多了,写作或讲话时才能信手拈来、出口成章,对人的气质和自信心的培养也很重要。】

(二)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诗歌的基本意思。

注意:诗歌重在体会,对于字词意义不必落实到每一个字词上,可以通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好。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

(三)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留作业。学生分四人一组讨论后,明确:

《关雎》写的是诗人对河边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爱恋。

《蒹葭》是塑造了一个不懈追求心上人的执著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

课后作业:诵读这两首诗歌,感受诗中隽永淳厚的意味,准备下节课朗诵。

扩展阅读:初二传统文化07 晏子春秋1

《晏子春秋》(第一课时)201*.10.25

教学目的:1、根据提纲自学课文。

2、学习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教学步骤及过程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要适当点拨。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分钟)

晏子是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外交家出使出国的两个故事,了解一下他出色的外交才能。三、学生自学程序(目标1):(39分钟)

教师列出提纲,学生根据提纲自学,小组交流解决。(投影显示)

1.阅读注释①,了解《晏子春秋》一书的基本内容。

2.熟读课文,口头复述课文中有关晏子的三个典型事例,整体把握文义3.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理解晏子语言的逻辑力量。要求:读出人物的语气、性格。4.分析人物形象:

思考:①晏子在楚国严辞反击楚王的目的是什么?②曼子是一个怎样的人?③由晏子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备学生)教师巡视,并根据巡视情况点拨学生:

1.养成看注释、查字典、深人思考的习惯,相信自己的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把握文意的方法。朗读是帮助理解文意的一种手段,朗读的要求是:

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读出情感。其中朗读停顿的划分,是建立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的。

如:"其贤者/使使贤主",如果读成"其贤者使/使贤主",就没有准确理解文意,也不符合文言文组词造句的规律。

其它的例子如:然则润为使子橘生淮南侧为橘所以然者3.逐步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

①实词、虚词的积累。如对课文注释中的词法要多读、多记,不断温故知新。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特殊句式的辨识、理解。如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易熙四、小结:(1分钟)

这节课主要请同学们根据教师的提纲进行自学,基本了解了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五、布置作业:(1分钟)1、完成自学提纲。(A)2、翻译课文。(B)

3、小组分角色扮演两个故事。(C)

六、总结:课文故事性强,让学生自学,老师提供自学提纲和自学程序,并进行点拨。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二传统文化01 诗经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二传统文化01 诗经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二传统文化01 诗经1.》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02414.html